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

2009(7)

代城市研究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思考

Practice of Eco-City’s Construction in Nanjing

韩颖 于玲 汪炘

HAN Ying YU Ling WANG Xin

汪炘,南京市环保局助理工程师,方向:污染控制与

防治。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日益加快,城市化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由于其人口大量聚集和产业高度集中的特点,伴随产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问题,迫切需要社会各方协力解决。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为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生态城市是一个具有类似自然界生态系统自组织调节能力的开放性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强调结构合理、功能和谐、动态平衡,追求在一定条件下的整体发展最优化[1~3]。

南京人口规模较大,工业化程度高,资源匮乏,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城市,环境容量有限,城市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生态城市建设

是南京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实施绿色南京战略,建设生态市”的战略决策,计划通过15年(2005年~2020年)的努力,使南京成为经济生态高效、环

境生态优美、社会生态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4]。

1 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1.1 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南京是全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7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50000元,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6:49:48.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经济总量的40.8%[5],同时南京还是座人文荟萃、知识密集的科教城市,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人才优势,为生态市建设搭建了高水平的技术平台[6]。

1.2 自然条件

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14.4%,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达26.6亿m3,年平均外来水资源总量在9000多亿m3,工业与城市生活用水可靠,南京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景观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建自然保护区和具有自然保护功能的风景名胜区、

[生态]

2009(7)

现代城市研

森林公园等区域有17处,占全市总面积的10.11%。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与古今文明共同构成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类型[6]。

1.3 实践基础

近年来,南京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明显,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65.2%,城市主要内河完全消除劣Ⅴ类水体,长江南京段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突破300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74.5;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南京相继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称号[6]。

2 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分析

从发达国家已有的经验来看,生表1 南京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mg/m3)0.1200.1220.1090.1090.107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mg/m3)0.0300.0450.0520.0630.058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mg/m3)0.0490.0550.0540.0520.051注:数据来自于南京统计年鉴2008[7]。

态城市建设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近年来,南京生态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为南京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南京市的生态环境还存在许多不足,要真正实现生态城市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2.1 空气方面

近年来,南京空气质量有逐渐转好的趋势。2007年南京日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为93,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达到312天[7],较2000年的283天、2003年的297天有明显提高。如表1所示,表征城市环境空气的主要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自2005年开始逐年下降,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自2007年开始好转,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自2006年开始逐年降低。总之,在南京城市空气质量方面有逐渐转好的趋势的同时,空气质量仍有待改进,大气污染仍然需要控制。2.2 水方面

南京市人口多,工业化程度高,无论是生活污水还是工业废水产生量都相当大,水污染防治压力非常大,污水处理的任务也很重,南京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和投资强度,综合性城市污水处理厂从2000年的3座,发展到2005年的5座和2006年的7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65.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城市主要内河完全消除劣Ⅴ类水体,长江南京段水质达国家Ⅱ类标准。

2.3 声方面

2007年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到517.48km2比2006年452.1 km2有明显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域覆盖率也从2006年的78.6%提高到2007年的90%,2007年区域互不干涉噪声平均值54.1dB比2006年的53.8dB略有上升,2007年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6dB较2006年的68.3dB有小幅上升。2.4 固体废弃物方面

如图1所示,2000年到2007年,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综合利用量都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也逐年提高。

3 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可以看出,

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

87

88

2009(7)

现代城市研究

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条件,目前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南京坐南朝北的簸箕状地貌和重化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性,给南京建设生态市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先天劣势

南京城市地貌特征是东、南、西三面环山,北接江淮平原,呈坐南朝北的簸箕状,在盛行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南京,空气易聚不易散,造成南京空气质量明显受上风影响,而产业布局不合理又加剧了这种影响。南京的重化工业大部分处于城区的上风上水位置,甚至出现与生活区犬牙交错的现象,影响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其次,南京位于长江下游,上中游水体污染对南京水质存在重要影响。最后,我国北方沙尘暴南进,大厂等地的重化工业带以及日益显现的长江水体污染都对南京生态环境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南京上空不明恶臭及五大水源地告急便是明显例证。自然地理条件和早期重化产业布局的先天性劣势给南京建设生态市带来了一定的难度[8]。同时,南京人均耕地面积较低,人均耕地面积仅为600m2,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经济发展、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土地资源占用需求剧增,生态用地遭受蚕食和挤占,自然水系、山体破坏较为严重。

3.2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以石化、冶金、电力、建材等为主导的重化工业,在南京工业结构中一直占有很大比重。重化工业偏重,其能耗大、水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主要

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居高不下,重化工业产业结构过重、发展惯性大、技术改造难度大,产业生态转型严重滞后,给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很大压力,加大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生态化转型的难度,成为南京生态市建设的瓶颈制约因素之一。同时,南京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差距很大,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乡镇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缺乏,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

3.3 生态环境改善的任务艰巨繁重

南京水环境达标率较低,部分水体的污染严重,水环境全面达标的任务艰巨;城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受到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重化工业污染等的严重制约;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偏低,建设土地占有过快,生态破坏区的修复进展缓慢;农业等面源污染、养殖业等集中污染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项目建设与环境容量等的矛盾日益尖锐;环境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地区尤为突出。

3.4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环保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协调的运作、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部环保实绩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环境执法不够有力,环境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社会的环保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人们生活消费方式

需要进一步转变,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

4 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指标、思路、措施

4.1 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指标

生态城市是一个由许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生态子系统、经济生态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自然生态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它们相互交织、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按一定规律组合的相辅相成的共生系统。因此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一般也涵盖了上述四个子系统。南京市环保局根据国家生态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结合南京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了南京生态市建设的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社会进步等三大类28项指标,并分别提出2010年、2015年、2020年的规划指标值,详见表2。

4.2 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

针对目前南京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南京经济社会条件、城市特点,对照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定位、量化指标,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生态城市,本文提出南京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如下: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促进传统经济与社会的生态转型为导向,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环境安全体系,将生态理念渗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生态转型,建立起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