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大党建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城市大党建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作者:赵亮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12期
改革开放的近40年,我国城镇化进入较快发展的中后期,经济深刻转型、社会深刻变革、利益诉求多元,城市发展治理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城市的社会结构、组织形态、交往方式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城市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走出一条符合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城市大党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出的党建工作模式,就是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连接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的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
一、兰州市构建城市大党建的实践
兰州市现有户籍人口368.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8.2万人、城市党员人数约占到全市党员人数70%,随着全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去仅靠社区党组织力量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的传统模式已难以适应发展需求。兰州市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市”职责定位,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发展全域党建为目标,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抓手,着力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互享的城市大党建体制机制和工作格局。
(一)加强政策引导,理顺城市大党建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四级联动机制,推进城市党建区域化。市委指导8个区县均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党建工作谋划设计、分析研判、督查落实。在48个街道实行“大工委”制,在376个社区实行“兼职委员制”,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为成员单位的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委任为街道党工委委员或选聘为社区党组织委员。二是聚焦主责主业。机构设置规范化,对街道党政内设机构进行优化整合,清理规范社区组织设置,原则保留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工作站以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机构,其余都予以撤销或者将相关职能划归街道。三是支部建设标准化。将城市大党建与全省正在推进的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对标已出台的农村、机关和国企3个领域党支部建设标准,起草《城市社区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指导城市社区党支部以手册为遵循和标尺,有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二)党建引领治理,建立城市大党建共建共融格局
一是基层治理网格化。综合考虑地域分布、人口数量、驻区单位数量等因素,把每个社区划分为3至6个网格,在每个网格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二是共驻共建契约化。在街道社区设立党建工作共建联络站,与辖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书”,建立驻区
单位社区服务需求清单,街道社区尽力满足其需要;驻区单位党组织主动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组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4.6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岗位61524个。三是打造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积极创新城市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通过支部小班化和楼宇、网格建支部的方式,建立楼宇党支部853个,最大程度延伸党建工作触角。建立服务型、监督型、宣教型和联谊型“特色党小
组”3951个,打造融党建、政务、生活、卫生、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化民生党建中心”8个,实现了服务功能最大化、服务范围全民化。
(三)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城市大党建服务职能
在街道党工委“车头”的引领下,充分调动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列车员”作用,通过开展爱心义诊、爱心美发等“爱心+”系列活动,将“爱心动车组”开进千家万户。聘请有专业特长的在职党员,定期开展法律宣讲、党课辅导、健康咨询服务,每月一次的“社区邻里文化节”孕育浓浓邻里情。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主导、社会组织承接、社工力量参与的“三社联动”工作法,开展各项便民服务,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构建城市大党建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兰州市在构建城市大党建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相比,与构建城市党建大格局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一是构建城市大党建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基层干部只注重于自身的街道社区党建,认为构建城市大党建是给基层工作加任务,对构建城市大党建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准确,导致街道社区在城市大党建工作中“轴心”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社区党组织的基础保障水平还不高,社区基础保障有所加强,但受经济条件、人员编制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些社区整体基础条件薄弱,仍然存在服务设施不完备、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三是基层党务干部力量有待加强。有的街道存在专职副书记、组织和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配备不齐或专职不专等问题,两新组织党务干部严重不足的问题。
三、构建城市大党建的思考
(一)加强政治建设,明确城市大党建核心
构建城市大党建的核心在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城市大党建工作,谋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党内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把每一名党员都纳入到党支部的有效管理之中。要建强战斗堡垒,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街道社区全覆盖,做到党员群众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使群众时时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二)强化阵地建设,夯实城市大党建基础
构建城市大党建要注重把工作重心放在社区,扎实实施“强基”工程。把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规划,通过各类有效方式,解决面积不达标、位置不便利、功能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提升整體功能。加大社区阵地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严格办公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统一外观标识,优化功能布局,突出党建元素,打牢红色印记,使党组织的旗帜在城市基层阵地凸显出来。要切实加大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工作运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社区工作人员报酬津贴保障力度,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三)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城市大党建格局
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对辖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城市基层全面贯彻落实。给街道党工委充分赋权,通过建立健全工作例会、双向述职考评等制度,把共驻共建情况作为驻区单位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由街道、社区提出评价意见。将城市党建工作情况与干部晋升奖惩、评优树模、推荐先进挂钩,推动共驻共建。
(四)优化党建队伍,提升城市大党建水平
构建城市大党建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很强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制定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建设的具体规划,优化队伍建设。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把有志于社区、两新组织建设的人才吸纳到城市大党建工作中来,大力吸引有能力、热于投身社区工作的大学生到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中。加强对辖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业务指导,通过共同举办党建活动,开展优秀经验分享会、党员技能交流会等多样方式,使辖区各类党务工作者相互借鉴一些好的经验,互看互学,促进不同党组织间以及党员间的联系,提升辖区党建整体工作水平。
作者简介
赵亮(1986-),男,甘肃兰州人,甘肃省委党校在读研究生,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办公室职员,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作者单位:中共兰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