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性脾破裂23例诊治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迟性脾破裂23例诊治分析

目的:分析延遲性脾破裂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3例延迟性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手术治疗19例,其中脾切除14例,脾部分切除2例,脾修补术2例,自体脾片网膜内移植1例,保守治疗4例,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提高对延迟性脾破裂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治疗方法选择,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延迟性脾破裂在急诊工作中并不少见,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但是因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比例较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各类相关报道逐渐增多,现将2005-2012年本科收治的延迟性脾破裂23例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计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1.2岁。致病原因:车祸外伤10例,打击6例,坠落伤5例,原因不清2例。发病时间:除2例原因不清外,均在受伤后2 d以上,其中2~7 d 11例,8~14 d 8例,>15 d 2例。

1.2临床诊断本组有7例受伤后在我科或其他医院进行诊治,当时有左上腹或左季肋区疼痛,并行相关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离院后经过一定时间出现突发剧烈左上腹疼痛,再次就诊,其他患者受伤后症状轻微,疼痛均自行缓解,未予诊治,出现剧烈腹痛后首次就诊。全组患者查体均有腹肌紧张,左上腹或全腹压痛,反跳痛,就诊时或1 h内出现心率增快>120次/min,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表现者9例。血常规检查Hb<10 g/L患者20例,行腹腔穿刺有不凝血患者15例,经影像学(B超或CT)检查发现脾破裂23例。

1.3治疗患者入科后均给予液体复苏治疗,使用止血药物,监测生命体征,红细胞压积及Hb含量,其中4例经保守治疗,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红细胞压积及Hb含量稳定,未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治疗中出现休克不能纠正或短时间内血压上升,很快就下降;红细胞压积及Hb含量进行性下降等,采取手术治疗,术中根据脾脏损伤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中脾切除14例,脾部分切除2例,脾修补术2例,自体脾片网膜内移植1例。

2结果

本组患者4例保守治疗,均给予补液(晶体,胶体),成分输血,止血药物,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应用,监测生命体征,动态监测血常规,定时影像学复查等治疗,患者绝对卧床2周,出院后2周复查一次,半年内禁止剧烈运动,随诊半年均无异常。手术患者术后无爆发性感染,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

3讨论

3.1概念及机理延迟性脾破裂又称继发性脾破裂,是指外伤后48 h以上出现症状的脾破裂。其发病机制主要有:(1)大多数患者为包膜完整,包膜下实质挫伤,随着出血量增加,包膜破裂,引发症状;(2)脾脏破口较小,出血缓慢,持续一段时间才出现症状;(3)脾脏完全破裂,但是凝血块或周围组织粘连形成血肿,因为某些原因破裂引起症状[1]。

3.2诊断1977年大山廉平总结延迟性脾破裂主要有3种征象:Kehr征(左肩牵涉痛)、Balance征(左上腹固定浊音)、Tyedelenberg征(里急后重,提睾肌收缩致阴茎勃起)。1964年Lorimer指出延迟性脾破裂三联征:无明显出血原因的出血;左侧膈肌升高或活动受限;胃底或胃体有充盈缺损[2]。延迟性脾破裂典型的症状是腹痛-缓解-突发剧烈腹痛,缓解期长短不一,80%在受伤2周内,个别长达数月或数年,早期症状较轻和不典型,所以早期极易误诊或漏诊。缓解期中,患者往往没有留院观察,发病时周围环境复杂,易造成不能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容易发生休克导致死亡。所以在患者发生左上腹、左季肋区或左侧腰背部外伤后,作为急诊外科医师要提高警惕,尽量让患者留院观察,尤其有左9、10、11肋骨折时[3]。如患者不愿留院,一定告知患者如有左上腹剧烈疼痛时,一定及时来院复诊。在接诊患者时,如有可疑,一定详细询问病史,注意有无左上腹外伤史,同时仔细体格检查,及时查血常规,注意红细胞压积和Hb含量。诊断性腹腔穿刺是必须进行的操作,此操作简单快速,阳性率较高,但出现阴性结果时也不能轻易下结论,必要时重复穿刺或行腹腔灌洗,有报道延迟性脾破裂阳性率达96%~99%[4],此方法是诊断内脏损伤的基本方法,但上诉方法无法对损伤器官定位,也不能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5]。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左侧膈肌抬高,活动受限、左上腹密度增加等表现,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B超检查简单易行,携带方便,无创,可重复性高,可以发现脾脏包膜下或脾实质内低回声,脾形态变化及腹腔内积血,阳性率较高,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早期破损较小时不易发现。CT检查能清晰的显示脾脏的形态,对包膜下及脾实质损伤有重要的诊断意义,CT检查阳性率也较高,但是也有漏诊的可能[6],笔者认为如怀疑脾破裂,首选检查应为B超。本组23例患者行B超或CT检查均显示阳性。另外有一些检查对脾破裂出血也有一定的价值,如核素扫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等,因脾破裂大多为急症,上诉检查大多较复杂,对病情进展缓慢、诊断困难的患者可以适当考虑。复习文献,总结经验,笔者认为延迟性脾破裂诊断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1)既往外伤史,尤其是左季肋区外伤史;(2)腹痛-缓解-突发剧烈腹痛症状;(3)全腹或左上腹肌紧张、压痛等体征;(4)腹腔穿刺有不凝血,或腹腔灌洗阳性;(5)辅助检查B超或CT等影像学改变;(6)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下降,Hb含量下降等。

3.3治疗治疗原则为生命第一,无论采取什么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脾脏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调节的作用,同时还有内分泌功能,对循环血有过滤清除的作用,脾脏切除后易导致血液黏稠度上升,提高了血栓的风险;增加了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易出现感染性疾病,有人研究脾切除患者尤其是小儿有发生爆发性感染综合征(OPSI)的危险,普遍认为OPSI发生率成人为0.3%,儿童为0.6%[7-8],所以脾脏在现代外科学当中不再是“切除无害”的器官了,有学者认为,延迟性脾破裂发病时间距

受伤时间长,组织水肿,包膜与脾实质分离等原因造成修补手术较为困难,主张以脾切除术为主。笔者认为:(1)在扩容后,血液动力学很快趋于稳定,无腹内其它脏器损伤,持续生命体征监测稳定,反复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加重表现者[9],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尽量保证脾脏功能,以防止脾切除后各种并发症的风险;(2)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征象表明存在持续出血,则应积极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受伤时间、脾损伤的程度及病情来决定。临床中脾破裂分级的方式为:Ⅰ级:脾包膜破裂或多发裂伤长度<5 cm,深度<1 cm;Ⅱ级:孤立或多发裂伤,长度≥

5 cm,深度≥1 c m,脾门完整;Ⅲ级:不规则破裂,脾门受损或脾已部分离断;Ⅳ级:脾广泛破裂,包膜广泛剥脱,脾动脉主干受损或离断[10]。病理性脾肿大并延迟性脾破裂、Ⅲ级以上脾破裂行脾切除术,脾切除者可以行自体脾片移植术;Ⅰ、Ⅱ级脾破裂者可行保脾手术:脾包膜及实质均有损伤未达脾门者,根据腹腔污染情况及脾包膜及实质的水肿可以选择脾部分切除;脾包膜破裂,脾实质无损伤者,可以行脾修补术[11-12]。另有医师报道行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脾破裂取得良好的疗效[13]。本组手术患者因术式选择得当,术后均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应强.外科治疗延迟性脾破裂的临床探讨[J].中外医疗,2012,27(16):92-94.

[2] 邱云峰,徐海民,陈虹,等.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附28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8,14(8):575-576.

[3] 金永法,周伟幸,杨寅.延迟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5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9,11(3):347-348.

[4] 汪青.14例迟发性脾破裂诊治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398-1400.

[5] 郭定恩.延迟性脾破裂13例诊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38.

[6] 叶琳,马庆久.延迟性脾破裂25例诊治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07,23(10):913-915.

[7] 李力鹏,王战红,李小军.保守治疗儿童Ⅰ~Ⅲ级外伤性脾破裂48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45-49.

[8] 禹志,李杰.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4):9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