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羌文化
匈奴、鲜卑、羯、氐、羌
圭
鲜卑族拓跋部拓跋珪
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
统一: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结束了十六国长期纷乱割据的局面
7、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
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499年,他 四岁即皇帝位。即位19年时,冯太后 去世,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 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 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探 其精奥······才藻富瞻,好为 文章,诗歌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 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 字。”
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影响: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统一 原因
迁都 措施
作用
建立
孝文帝迁都 孝文帝改革
北魏统一
北 方 民 族 大 融 合
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1)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使中华民族 的 文化更加的灿烂; (2)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各民族 的 共同繁荣和发展; (3)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 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6、十六国和黄河流域的统一
政局的演变
北朝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宋、齐、梁
西东 魏魏
梁
南朝
北北 周齐 梁、陈
1、十六国时期的战乱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建立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拓
跋
时间:38368年6年
一、民族融合
1、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2、表现(1)匈奴、鲜卑、羯、氐、羌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规模 关中地区少数民族
占到总人口的一半
秦汉时期的氐和羌
秦汉时期的氐和羌氐族氐和羌是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两个关系密切的民族。
氐族的原始分布地在今甘肃东南、陕西西南、四川西北地区,即汉武都天水、陇西、广汉等郡一带。
《史记·西南夷列传》:“自冉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
”自冉以东北,是西汉水、白龙江、涪水上游等地,这些地区自古就是氐族分布的所在。
《汉书·地理志》记:武都郡的武都(治今甘肃西和西南)、故道(治今陕西宝鸡南)、河池(治今甘肃徽县北)、平乐道(治今甘肃武都东北)、沮(治今陕西略阳东)、嘉陵道(治今陕西略阳东北)、循成道(治今陕西略阳西北)、陇西郡的氐道(治今甘肃天水)、蜀郡的湔氐道(治今四川松潘北)皆为氐族所居。
汉时,“有蛮夷曰道”①。
上述诸道、县皆在“冉以东北”,其地自古为氐族所居。
氐人的分布,如前所述,在秦陇、巴蜀之间。
其地山陵险阻,峻阪相接。
许慎《说文》卷十四下云:“秦谓陵阪曰阺。
”汉人之称氐人为“氐”,和氐人居住的地形有很大关系。
氐族处于汉、羌两族之间,与汉、羌两族很早就有密切联系,深受两族影响,但氐族仍然具有既不同于汉又不同于羌的民族特点。
《魏略·西戎传》云:“其俗,语不与中国同,及羌、杂胡同,各自有姓,姓如中国姓矣。
其衣服尚青绛。
俗能织布,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
其妇人嫁时著衽露,其缘饰之制有似羌,衽露有似中国袍。
皆编发。
多知中国语,由与中国错居故也。
其自还种落间则自氐语。
其嫁娶有似于羌。
”②这段史料说明:氐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与中原汉语不同,但由于与汉联系交往多,又多懂汉语;氐族的社会经济,主要经营农业,过定居农耕生活,兼饲养牲畜,牲畜中猪的饲养,是表明定居的一个重要标志。
《后汉书·西南夷传》叙述白马氐的经济云:“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
”氐族的农业和纺织都有相当的水平。
汉末,汉军曾在武都“下辨收氐谷十余万斛”①;氐人的麻织品很早就受到汉人的重视。
《说文》中即有氐人织品的专词,所谓“絣,氐人殊缕布也”;“纰,氐人■也”②。
一个民族的诞生——氐人千年氐人
一个民族的诞生——氐人千年氐人话题:氐人和文化木本植物羌族一、三眼族群至今在当初氐人生活过的甘肃南部,依然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在比氐人还要古老的上古时代,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个三眼的族群。
他们除了与我们一样的两个眼睛,在额头上还有一个直立着的眼睛。
但是因为气候变化,雨水浸入了那只眼睛,导致这个族群集体生病消亡了。
他们认为一些他们在当地偶然挖掘出来的新石器时代的遗物(现在我们叫它寺洼文化)就是当年这些立眼人使用过的。
甚至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有人在成都看到这种立眼人在街上闲逛——氐人的后人为了膜拜三眼神,用刀割开额头,将墨涂在上面,呈眼睛状,等痊愈后,就形成了额头上的“眼睛”。
这些传说借助神话的形态,保留着一些氐族先民的零散原始记忆。
事实上,寺洼文化的居民,正是氐人的先祖。
这些原始记忆,随着千年的流传,几经改变,最终在今天我们还能看到一点关于它的线索。
在寺洼遗址中,我们发现他们从那时就开始施行火葬的习俗。
当汉族人攻入氐族部落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氐族俘虏们不担心被俘虏,而担心不被火葬,可见火葬观念对氐人的重要意义。
作为渊源极近的汉族和氐族,为什么在丧葬上有巨大的区别?我认为答案还是和氐人的生活环境有关。
我们知道如果任由尸体暴露在空气中腐烂,很容易引起瘟疫等疾病的流行。
所以各民族都会葬掉尸体。
葬礼可以使瘟疫远离人群,又可以寄托生者对死者的感情,于生理和精神卫生上都是人类的一大创举。
掩埋尸体和烧掉尸体,一样可以达成目的。
中原大都非常平坦,人最初能生活的地方也大都是被河流冲击形成的平原,土壤层很深,挖一个坑,甚至挖一个深坑都很容易。
而在氐人生活的山区,土层和石层之间错综复杂,山地地形更因降雨风化等原因,不断因泥石流、塌方等发生改变,而火葬只需要点一把火就可以,所以寺洼居民自然地选择了火葬。
山区土葬之难,在工具成熟的今天依然可见。
我就见过有人在山坡土质较厚的地方建坟,数年后改葬时发现因为土坡呈缓慢下滑的形态,棺木在埋葬地点数米外。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
秦汉时期西部氐羌介绍秦汉时,活动于西部的民族主要是氐与羌。
文献上氐、羌虽并称,两者关系却较为复杂:或认为氐、羌同源,氐出于羌;或认为氐、羌不同,习俗有异。
就文献记载而言,氐、羌二字使用并不严格,此处称氐,彼处呼羌,如白马氐、白马羌,如武都氐、武都羌,等等。
从相关记载及五胡十六国来看,氐、羌皆在“五胡”之列,且都曾建立过政权。
所以,氐、羌即便同源,却是异流发展,应属不同人群。
除“白马氐”外,关于氐人,两汉正史并无专门记载,仅在叙述“西南夷”或羌人历史时被约略提及。
白马氐所居武都土地险阻,“有麻田,出名马、牛、羊、漆、蜜。
氐人勇戆抵冒,贪货死利”(《后汉书·南蛮传》)。
魏晋以后的一些文献,如《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简单提到氐人的习俗:氐人俗能织布,善种田,编发,嫁娶与羌有相似处,等等。
关于羌人,自商代以来就不断出现于典籍、甲骨、金文中,《后汉书·西羌传》更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记录其历史的文献,学者因此建构出几乎与中国历史平行等长的羌族史。
近二三十年来,台湾学者王明珂以羌族史研究为契机,对我们所“熟知”的“羌族史”提出挑战,不仅有力冲击了既有的民族史书写“典范”,也使我们有机会反思秦汉的边疆民族问题。
本节以羌人历史的叙述为主,并提及王明珂的“边缘理论”。
通常,历史学界对“民族”的界定,主要基于以下假设:民族是一群有共同血缘、语言与文化特征的人群。
以此假设为前提,进行民族史研究:以构成此“民族”人群的内部客观特征,如体质、语言、文化等为研究对象,追溯有相同或相似客观特征的人群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经由这种溯源,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来源,及它与其他民族的宗裔分合关系,并在如此的时间深度上构成一个民族的历史。
这个基本假设及相关研究方法,从理论到实践今天均受到强烈质疑。
从当今世界各民族现况来看,共同的体质、语言、文化特征,并非构成一个族群或民族的必要因素。
譬如,以语言来说,说羌语的不一定都是羌族,羌族不一定都会(或愿意)说羌语。
略阳江神庙,古氐羌文化的缩影
景区Scenic70江神庙.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Rights Reserved.71景区|Scenic72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有一个山城名曰略阳。
略阳地属陕西南部秦岭南麓的汉中盆地,一江两河穿城而过。
在县环城路以西的嘉陵江畔,坐落着一座奇异非凡的江神庙。
它是中国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古氐羌族风格戏院建筑群,用大量的木雕和彩绘,充分展示出精致华丽、奇异夸张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不仅具有羌文化探讨价值和极高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还是一个民俗旅游的好去处。
氐羌文化源远流长,商贾云集名噪兴州早在先秦至两汉之间,略阳就是古氐羌人生息之地。
虽有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满族等少数人迁徙于此,但仍旧以古氐羌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至今仍保留了一部分氐羌游牧部落的痕迹。
江神庙就是典型的古氐羌传统文化的见证。
庙内现存古建筑50余间,在戏院、回廊、过厅、厢房、前殿、后殿内,有反映古氐羌民俗民风、中国历史神话传说和关于略阳的名人字画以及彩绘木雕版画400余幅。
从江神庙后殿所挂的国画大师李可染的《嘉陵风情》长卷画作中可以看出,略阳城峰峦陡峭,茂林叠嶂,山腰有塔,谷底有民居,停船靠岸的码头,沿蜿蜒曲折的嘉陵江而建,江神庙即在此处。
江神庙,顾名思义就是祭祀江神的场所,但因嘉陵江航运是解放前唯一一条连接陕、甘、川的交通枢纽,故而这里繁荣兴旺、商贾云集。
从庙内的碑碣记载可以看出,此庙原是古代嘉陵江航运线上,船帮料理事务和祭祀聚会的活动场所。
每逢船帮经过时,操着各种口音的吆喝声伴随着纤夫高亢的号子声,一阵压过一阵。
等船靠岸停稳后,船工和纤夫就在江神庙内歇脚喝茶、听书看戏、摆龙门阵,各路船帮会首则忙于交易货物、招揽生意。
不仅如此,每当逢年过节、逢场赶集时,江神庙内外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停船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唱戏声、说书声、操着各种方言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面对如此繁荣的经济大市场,就连周边三省的绅士名流、达官显贵也时常会聚于此,相互结识、探讨商机。
氐族的起源及早期分布-最新文档资料
氐族的起源及早期分布“氐”一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经有所出现了。
在先秦的古籍中就有着这样的记载:《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对于这些史料记载中的“氐”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
陈梦家和顾颉刚先生就在解释这些材料时把“氐”作为一个动词来解释。
①张建昌先生,黄烈先生,李绍明先生等学者也认为这时的“氐”不是我们所说的氐族人,杨铭先生认为《殷武》中出现的“氐羌”是当时与殷王朝有关系的方国或者是部族,而与我们以后所说的氐人和羌人不同。
[1]那么“氐族”的称呼是如何而来的呢?三国魏鱼豢的《魏略?西戎传》:“(氐人)自相号曰盍稚,各有王侯,多受中国封拜。
”可见氐人自己并不叫自己为氐,氐人是其他民族的人对其的称呼。
据历史学家们的考证,我们所说的“氐人”是秦人对生活在陇坻居民的称呼,意为“在山地生活的人”。
[2]“氐”初为秦人对生活在坻地的人的称呼,从“氐”这样的称呼可知,氐族这个民族是生活在山地的居民。
(一)对于氐族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焦点,要探究氐族的起源问题只能借助于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和一些相关的考古材料,从中去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也正是由于这些局限性,使得学者们在氐族起源的问题上就有了许多的争论。
在现有的资料上,也不能对学者们的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在这里对学者们的相关观点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
大致有这样的四种说法:一是氐、羌为同源随着发展形成了不同的两个民族乃同源异流的情况。
对于这样的观点是来自于对于古籍材料的解释,二是认为氐族起源于羌族为羌族的分支。
杨建新,张建昌等学者就持种观点认为氐族人是羌人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另一种有别于羌人的民族共同体。
氐族人形成单一的民族,是由于有些羌人部落因为受到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受到周边民族的影响,开始寻找新的生存空间,离开原来所居住的高原地区迁于更能适合居住,生存的河谷地带,开始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活,并在不断的适应环境和应对挑战,在逐渐的与其他民族的频繁接触中,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和习惯,最终从羌族中分化出新的民族氐族,这也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解释为什么在古籍中往往把氐羌连用,是因为他们本是同源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随着发展和分化又出现了一些习惯的不同。
[羌族的族源及历史]探寻氐羌族的历史轨迹论文
[羌族的族源及历史]探寻氐羌族的历史轨迹论文世纪之交,何光岳先生的新作《氐羌源流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
这是何先生《中华民族源流史》系列著作中的又一项重要骨干工程。
它的问世,是何先生几十年艰苦耕耘的重大收获。
这是一部关于氐羌族源流研究的开拓性学术专著。
首先,它填补了空白,第一次梳理出氐羌源流的基本脉胳。
羌族是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民族群体,它们最早在甘青之交的黄河上游及渭水上游一带繁衍生息。
后来它们向四方迁徙,与周围的土著民族融合,逐渐形成新的族群。
其中有一支向东迁首先进入文明社会,形成炎帝族和黄帝族;一支向西南迁移,后来形成了吐蕃、苏毗、羊同及域外诸羌;还有一支则仍留居发祥地——甘青高原,由于自然条件艰苦,这一支发展缓慢,从而形成诸羌。
氐族是以繁殖培育新羊种而得名的古老民族。
它先在今河北北部的太行山麓同早已分布于此的戎、北狄、东夷、东胡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氐族族群,又向西南迁徙至甘南地区,与羌族杂居,互相融合,到汉魏时期形成了氐族。
由于氐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过着农耕定居的生活,经济较为发达,文明程度也比其他少数民族要高。
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氐族加入了“五胡乱华”的行列,先后建立了前秦、仇池、后凉等国。
到唐代,氐族几乎都融人汉族。
属于氐人系统的人、白人则向西南迁人川西、滇北、滇中。
因此,氐羌族是一群人数众多,迁徙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的古老民族,是构成中华民族的重要骨干。
氐羌族源远流长,列国分支和氐族繁多复杂,延续时间久远,要对氐羌族源流、分支、列国、诸姓氐的分布和迁徙作一纵向梳理,这绝非易事。
何先生以数十年之积累,数十万里之调查访求,在艰苦的条件下撰成《氐羌源流史》,第一次全面系统论述了氐羌族的源流、迁徙、分布、流变等过程,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有关氐羌族史,历朝留下的史料十分稀少,且分散零碎,难以搜寻。
时至今日,关于氐羌族的论著仅限于氐、羌、藏、彝及西南各民族的专史,如马长寿的《氐与羌》,任乃强的《羌族源流初探》,李绍明、冉光荣、周锡银的《羌族史》,方国瑜的《彝族史》,杨铭的《氐族史》等,这些专著无疑都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羌人、氐人:游牧于陇南的古老族群
| |
一 、 氐的族源 题 亮
意见 : 一说羌 、 氐同源而异派 , 一说羌 、 氐虽 自古关系密切 , 却是 盟。 公元前 1 6世纪 的商汤时 , 羌人臣服于商朝 , 到商朝晚期 的武 两个不同的民族 。 乙时 , 、 羌 商关系破裂 , 到商朝文丁时 , 双方又归和好。约在公元 前者认 为,史记》 汉书》 后汉书》 《 《 《 等史籍所载 的“ 羌氐” 常 前 1 世纪 , 武王联合 羌和庸 、 、 、 、 、 、 等八 国部 , i 周 蜀 雾 微 卢 彭 濮 常连用或分用 、 混用 , 说明“ 、氐” 羌” “ 并非两个独立的族称 。 关于 落 , 了商朝 , 灭 建立 了周朝 。 周王大封诸侯 , 在异姓诸侯中姜姓最 羌 的来源 , 东汉应劭《 风俗通》 释说 , “ 解 羌 主牧羊 。故 ‘ ’ 羌 字从 多 , 由此 , 羌人大批进入 中原地 区的封国 , 并接受华夏文化 , 同化 羊, , 人 因以为号 ” 《 。 后汉书 ・ 西羌传》 , 本出 自三苗 , 说 羌“ 姜姓之 于华夏族。 别也。其 国近南 岳 , 流四凶徙之三危” 史记 ・ 及舜 。《 五帝本纪》 记 战 国时 , 在黄河上游 和湟水 流域一带 ( 主要 在今青海境 内 ) 载“ 三苗在江淮 、 荆州数为乱。 于是舜归而言于帝” “ ,迁三苗于三 有羌人活动。秦厉共公 时( 4 6 前 7 一前 4 3 , 4 )爰剑受 到羌人拥戴 , 危” 。这里的“ 三苗” 又叫“ , 有苗 ”“ 、苗民”是 我国古代传说 中黄 被推举 为首领 , 此 , , 从 实行 了世袭制 , 子孙繁衍 , 自为部落 。如 各 帝至尧舜 禹时代的古族名 , 主要分布在现在长江中游以南一带。 牦牛种越 羌 ( 四川 西昌东南 ) 白马种广汉 羌 ( 四川西部 ) 今 、 今 “ 三危” 即三危 山 , , 又叫卑羽山 , 在今甘肃敦煌县东南 3 。而 等等 , 0里 而生活在今 甘肃 陇南 武都 区及 周边地区的参狼种武都羌 , 有史可考的 , 最早 见于殷商时的 甲骨 卜 , 甲骨文记载 , 辞 据 殷商 史称 “ 参狼羌在武都胜兵数千人” 人 口必有数万 。 , 时的羌 , 又叫“ 方” 有 两 大部落 , 羌 , 一个 是 “ 羌 ” 一个 是 “ 北 , 马 两汉时 , 羌人有 了更大发展 , 自爰剑后 , “ 子孙支分凡百五十 羌” 。羌人活动 区域相当广阔 ,魏书 ・ 昌羌》说 :其地东接 中 种” 《 《 宕 “ ( 后汉书 ・ 西羌传》o 此外 , 属于别部的有先零 、 当煎 、 牢姐等
羌族服饰
羌族服饰概括
现在羌族的服饰包括了衣、裤、褂、头帕、围裙、腰带、 裹肚、绑腿和佩饰则有头饰、耳饰、项饰、腰饰和手饰等 等。
• 衣,羌语称为“普”(本文所指羌语,为羌族南部方言桃坪语,下
同)。羌族男女都穿长衫,形似旗袍,右衽,长过膝盖。面料主要为毛、麻 织品及棉布,色彩亦以白、黑、蓝、红为主。自产自织的毛、麻织品均为白 色或黑色的原本色。因羌族地区没有棉纺织和印染技术,所以棉布均到市场 购买,棉布的颜色白的、黑的、蓝的、红的都有。从衣着色彩习惯上讲,老 年人(包括男女)喜穿面料为毪子或棉布的黑色和蓝色长衫,素色居多,装 饰较少。青年男子喜着面料为毪子、麻布的白色长衫,在领口、袖口、斜襟 及叉口等处缀有红布、黑布或蓝布条花边,还有用羌族桃花刺绣作花边装饰 的,大方美观;在与藏区相邻的地方,也有用普鲁作花边装饰的。中青年妇 女的衣服色彩比较丰富,主要基色为白色、红色和蓝色,在托肩、领口、袖 口、斜襟、叉子和前后摆都绣有艳丽花边,也有用色布条镶嵌的条型花边, 根据不同的衣服底色来搭配花边的颜色,比如白色衣服就配以黑色、红色、 蓝色或黄的、绿的颜色来装饰;而红色、蓝色衣服,则搭配白色、黑色和黄 色,以此类推。中青年妇女的衣服给人的色彩印象是既丰富又协调。
补点花有牙签子、吊灯台、钓鱼花等,视空白大小挑刺点缀。羌族刺绣是农村妇女在劳动间隙中 完成的民间工艺品,赤不苏、沙坝等地区编挑的腰带、鞋面、鞋底清秀明丽;较长、土门等地区串挑 的围腰鼓兜,黑白相间,刚健淳朴。 剪纸:赤不苏、沙坝、较长地区羌族妇女常信手将纸剪成各种花边图案贴于布面绣制服饰、鞋面。
•
时,适于面积大的围腰装饰。
• •
于飘带、鞋面、头帕。
羌族刺绣构图,有正花、边花、角花、补点花等。正花为主图案,构图有锦鸡穿牡丹、狮子滚绣 球、吉祥雀报春、蛾蛾抱百花、喜鹊闹梅、猴子摘桃、金瓜银灯、吉祥梅花等。
氐羌民族与汉中_孙启祥
2013年11月第31卷第4期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Nov.2013Vol.31No.4氐羌民族与汉中孙启祥(汉中市档案馆,陕西汉中723001)[摘要]汉中是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之地,是氐人的原始分布地和羌人的早期迁入地。
夏商之时,汉中西部即成为氐人聚居地。
西汉以后,伴随着羌人、氐人的大规模内迁和民族矛盾的加剧,汉中的氐、羌力量逐渐壮大。
东汉时,羌人在汉中的人数和势力达到极盛。
两晋南北朝,汉中逐渐成为包括氐、羌在内的非华夏族人控制的区域,氐族杨氏还在略阳建立了武兴国政权。
隋唐时,民族政策缓和,民族融合加快,氐族慢慢从汉中消失;羌族在汉中虽然一直延续至近现代,但人数甚少。
氐、羌人对汉中的文化习俗影响至深,至今仍可见遗痕斑斑。
[关键词]氐族;羌族;氐羌关系;氐羌遗风;汉中[中图分类号]K203;K29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36(2013)04-0051-07[收稿日期]2013-06-06[作者简介]孙启祥(1961-),陕西勉县人,汉中市档案馆馆长,汉中市陆游学会会长,陕西理工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名誉教授,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从事汉中历史文化研究。
①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917页。
另本第1句作“氐羌,氐地羌,羌不同……”。
氐族和羌族是我国古代西部两个起源早、分布广、人口众的民族。
地处中国西部南北分界线秦岭之南的汉中,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与氐族和羌族都有密切关系。
近代以来,汉中已不属于羌人生产生活的重点地区,羌族人数很少。
本文试就氐、羌民族的起源、分布及其与汉中的关系进行勾勒探讨,以有助于区域民族文化的发掘。
一、氐羌关系及其概念演变在汉代之前的众多古籍中,氐羌常常以联绵词的形式出现。
西北民族史-羌族与氐族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周朝立国以后,把一些姜姓羌人分封到中原地区,如分封在今山东的 齐国,分封在今河南许昌、南阳一带的申、吕、许都是姜姓国。周时 进入中原的这部分姜姓羌人,历西周之世,已基本上与华夏人相融合, 成为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平王东迁以后,一些以羌人为主体的羌戎大量迁入中原地区。
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秦厉公时, 羌人在无弋爰剑率领下,社会经济有了一定发展,形成为 部落联盟。首领称酋或豪,阶级分化日趋明显。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18
羌人的社会经济和风俗习惯
(二)社会组织结构
爰剑子孙代代相承而为河湟羌人的首领,与长子继承制或
5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羌族的起源
《说文· 羊部》:“羌,西戎牧羊 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 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游 牧民族的泛称。 《史记· 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 三危,以变西戎。”《后汉书· 西羌 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 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 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华夏族人大 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
春秋时的义渠羌部落建立了义渠国,其领域包括今甘肃东
部、陕西北部、宁夏及河套以南地区。后为秦所灭 。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10
羌族的起源和先秦时期的羌族
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
11
汉魏时期的羌族的分布
汉代,羌人分布很广,从地域划分,有东羌和西羌两大类。 进入中原的东羌人已基本上与汉族融合,未进入中原的羌 人大部分分布在今甘、青河湟地区,已进入奴隶制社会。 此时,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沿有若羌等羌人部落,在雅鲁 藏布江流域有发羌、唐牦等羌人部落。 汉代居住在西南地区的羌人,有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 青衣羌和冉(马尨)羌等众多部落。 牦牛羌分布在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清溪镇;牦牛 羌也称越嶲羌。汉越嶲郡在安宁河、金沙江以至雅砻江流 域,都是羌人聚居地。 牦牛羌以西,今甘孜州东南部有白狼等羌人部落。
氐羌文化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一种艺术活动,当人类开始劳动生产和进行社会性活动时就和歌唱绘画等即伴随着原始人的劳动和生活应运而生了。
随着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的萌发,舞蹈也成为凝聚部族感情,进行祭祀、战争、庆典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
其中亦显示着一个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
古老的舞蹈遗存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活化石,是精神化的文物,从中可供我们了解、认识历史。
这也是我们今天考察一个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在《民舞集成》的普查中,舞蹈工作者在嘉陵江、汉江源头的略阳、宁强县一带,挖掘出至今仍流传在边远山区的古老的民间舞蹈《羊角鼓》和《羊皮鼓》。
舞蹈中至今保留着比较原始、古朴的具有古老巫舞的色彩;保留着古代军卒练兵、征战之仪式和场景;具有一定的原始生活气息和率真的特色。
使人观后大有古代氏族部落舞蹈遗风之感。
由于这一地区曾是古氐羌人聚居、活动之地,因而疑为古羌人舞蹈文化之孑遗。
一、陕南曾是古之氐羌民族活动范围古羌族曾经聚居、活动于汉水中上游地区。
其称谓见于古书者,或谓之羌,或谓之氐羌。
《周书·王会解》:“氐羌以鸾鸟。
”孔晁《注》:“氐地羌。
羌不同、故谓之氐羌。
今谓之氐羌。
”据此可知,所谓氐羌,系氐地之羌族。
“盖羌其大名,氐其小别也。
”古羌族系西部游牧部族之大族。
活动分布地域极其广泛。
据有关资料载:北起天山南麓,黄土高原,向南经青藏高原至四川盆地、泯江、嘉陵江、汉江上游直到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域中都有古羌戎的分布。
居于陕甘青高原的古羌族向东进入中原,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氐羌,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古之氐羌,在今陇蜀之间者,至秦汉时,盖皆服属中国,同于编户。
”东进的氐羌系羌族分支,亦是陕南古老的部族之一。
由于其最早“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故较之余部更为先进一些。
吕思勉在同书中对于羌人、巴人间的关系时说:羌族“其在南者,则同化较迟,则古所谓巴人,汉时所谓巴各南蛮及板楯蛮也。
最早在青海劳动生息的民族,曾是古东方大族——羌人
最早在青海劳动生息的民族,曾是古东方大族——羌人西行羌人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青藏高原地区,也就是藏族古称。
以羊为图腾(早先以畜牧业为主)。
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
殷商甲骨文中频繁出现“羌”这个字。
历史上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被称之为“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
民族历史姜姓始祖为炎帝,其最初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姜”、“羌”、“氐羌”《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左传·哀公九年》也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
”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区,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区获得空前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
“羌”、“氐羌”。
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
殷商甲骨文中记录了大量有关“羌”和“羌方”的活动,意为奴隶。
甲骨文关于“羌”和“羌方”的记载中,从活动情况看,商代羌之疆域广大,大致据有今甘肃省大部和陕西西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一带,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
著名族群有“北羌”、“马羌”等。
其经济生活仍以畜牧业为主。
后羌人加入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联军。
氐羌氐羌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
《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
氐羌,乞姓。
”《逸周书·王会解》说“氐羌以鸾鸟”。
孔晁《注》云:“氐羌,与羌不同,故谓之'氐羌’;今谓之'矣’。
”如是,羌是大名,氐是羌中的一种,因羌的种类很多,所以称氐为“氐羌”。
据顾颉刚考证认为,氐羌同为姜姓,即同出于炎帝。
童书业更进一步论证:“'姬姜’似即'氐羌’。
'姜’之即'羌’……'姬’之即'氐’。
”如是,氐羌实为共同种,盖其后进,是有此称。
至汉晋以后,氐羌逐渐分流,成为介于华、羌之间的又一民族。
羌戎少女图戎、羌戎。
周文献中常以戎概称西方非华夏文化圈内诸族。
如《礼记·王制》:“……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羌族
羌族是古代羌人地后裔.秦汉以来称姜、羌、氐羌、羌戎和西羌.他们自称日玛、日麦、尔玛、尔麦,含义是本地人.关于羌人来历地神话传说是《太阳和月亮》.是说在很早以前,洪水滔天,唯有月亮和太阳兄妹因钻入皮口袋中,得以生存.为续人烟,结为夫妻.兄妹成了夫妻,彼此都难为情,此后太阳与月亮再不相见,各自提着神灯,白天黑夜轮流照看自己地羌族子孙.还有一则神话《伏羲姐弟》,讲人间大旱,猴子从树上爬到天上,弄倒了放水地坛子,导致人间洪水涛天.老天爷倒了一盆金水,把水止住,神仙拿起刀在大地上砍了几下,把余水引到大海里,于是地上就有了一沟一沟地河和一堆一堆地山.发洪水时,只有伏羲姐弟俩躲进桶里面,躲过了灾难.洪水过后,弟弟向姐姐求亲,姐姐说:“我们两个各背一扇磨,各自爬到一个山上,把磨滚下山,如果两扇磨合拢了,我们两个就成亲.他们就各自背磨爬到山上滚磨,结果,两扇磨合在一起了,她俩就配成一家.不久姐姐生了个肉坨坨,弟弟把它切成了小坨坨,挂在各种树上.第二天,到处都有了人烟,桃枝底下那家姓陶,李子树下那家姓李,核桃树下那家姓郝,白杨树下那家姓白……羌、羌人、西羌是对西部游牧民族地泛称.羌与姜通,羌与姜姓地炎帝有渊源关系.舜时,三苗人西迁至青海东南部,与当地居民融合成为羌族.夏商周,又向西、向北发展,分布于青海地黄河、湟水流域以及甘肃地大夏河、洮河流域.传说羌人是夏王朝地主要组成部分,大禹也是羌人.大禹地出生地在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古代羌人聚集地甘青一带,是我国古文化聚集地之一,如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都与羌人先祖有联系,但其中地卡约、寺洼、上孙家寨、辛店诺木洪等文化与羌族更直接些.商时,称羌方,包括北羌和马羌两部分.羌人中地姜,原本居住在姜水流域,对周人影响巨大.周人始祖弃,是姜人部落姜螈地儿子.周王朝分封了许多姜姓诸侯国,如齐、吕、申、许、纪、向、州、彰、历等.西周东周,羌人被大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奴隶无戈爱剑做了羌人地首领,促进了羌人地发展.秦汉时,羌族更加活跃.西汉进行了严厉打击.东汉与羌进行了旷日持久地战争,两败俱伤.有地被迁移融合,有地向西南地川西迁徙,以后由武都羌、广汉羌和越裔羌发展成为西南藏彝语族各支地先民.还有地翻越唐古拉山,与藏北地居民融合,成为藏族先民地一部分.三国时期,羌人被大量征兵入伍.五胡十六国时期,羌人姚氏建立了后秦政权,后被东晋灭亡.姚氏政权灭亡后,陇西一带地宕昌羌和邓至羌活跃起来.后北周灭宕昌羌,邓至羌因内乱而亡,他们与南北朝都有来往,后迁至岷江上游,成为今天羌族地组成部分.原宕昌之地又有党项羌人兴起,首领拓跋宁率部内迁旭州,被隋朝封为大将军.唐时,吐蕃强盛,大量党项羌被征服.唐后期,拓跋氏实力雄厚,为建立西夏奠定了基础.此外,较大地部落还有东女羌、白兰羌、西山诸戎.唐代西山诸戎以哥邻和白狗最为著名,活动在四川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以西.哥邻又名嘉良,即现在藏族中地嘉戎,白狗是现在羌族中地一支直系先民.宋代,除岷江上游还有一些村落保持羌族地基本特点外,其余大多融合.元代、明代在羌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末清初,土司制度废除,封建农奴制瓦解,地主阶级在羌族地区发展起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年万人,年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属地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市地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平武县,其余散居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地丹巴县以及贵州铜仁地区地石阡、江口等县.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地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半山腰,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地民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以务农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和土豆.羌族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地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地影响大.很早就用汉文记事,通用汉文.中古羌人在西夏王朝元昊地大力主张下还创造、使用过西夏文字.年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了《羌族拼音文字方案》,羌文地设计以茂县曲谷话为标准音,采用个拉丁字母表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地宗教信仰还停留在多神崇拜地原始宗教信仰阶段,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此外,以藏传佛教影响最大.羌族宗教经典保存最完整最系统地有三大经典,即上坛经、中坛经、下坛经.阿爸木比塔,天神,天爷之意,是羌民供奉地最高神,又被奉为太阳神和农业神.还盛行吊狗祭山.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地崇拜,所谓“白石莹莹象征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羌族地祭祀仪式中以祭天神最为频繁,以祭山神最为隆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乐器中最具特色地地首数羌笛,此外,还有口弦、唢呐、脚盆鼓、羊皮鼓等.羌族好歌好酒,最有代表性地是情歌和酒歌.舞蹈是羌族人不可缺少地文化活动.“沙朗”有“唱起来,摇起来”地意思,此舞在羌区最为盛行,分为办丧事时跳地忧事沙朗和节日期间跳地喜庆沙朗.“仁木那·耸瓦”,赤不苏方言,意为“宾客来临时表示尊敬和欢迎地舞蹈”,是羌族传统礼仪舞蹈,主要由岁以上地老年人所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挑花和刺绣是羌族传统地民间工艺美术结晶,是民族艺术中地一朵奇葩.羌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喜饮酒,但从不酒后滋事.羌民以青稞为主料,加以大麦、小麦、玉米精心酿制出一坛坛地青稞咂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人禁忌很多,如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准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能把筷子横放在碗上,不得倒扣酒杯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阿巴补摩》神话叙述了远古人类没有粮食吃,阿巴补摩就上天去取回五谷粮食给人间,并亲尝百草,发现了医治百病地草药.这正与汉文献所载炎帝神农氏地业绩暗合,而炎帝恰恰出自古羌姜姓部落.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燃比娃盗火》描述英雄燃比娃历尽艰难险阻,多次为人类去天庭盗火,最后盗得用白石相击取火地办法.有了火,人间才有了温暖与光明,才有熟食而进入文明.这则神话反映了羌族先民百折不挠、奋发进取,为实现人类地愿望和理想而勇于探索、敢于斗争地精神,表出羌族先民们地崇高理想和舍已为人地道德情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盘古出世开天地》神话提到:扁古王时,其手下有个官想杀他,扁古王就许愿说:“哪个去把杀我地人杀了,我就把最小地女儿嫁给他.”扁古王地狗听到这话后,晚上把那个官地脑壳咬下来交给扁古王.扁古王不愿把自己地女儿嫁给狗,但扁古王地女儿执意要嫁给白狗,白狗对妻子说:“你用金盘子扣在我头上,再用个金碗盖上,过七七四十九天,我就变成人了.”他妻子按照他地话做了,但是过了六八四十八天,妻子等得慌了,揭开碗一看,只有脑壳还没有变过来,成了人身狗脑,人们叫他“盘古王”,盘古把天地分开,眼一闭就成了黑夜,眼一睁就成了白天,用手把天和地撑开,天就每天长一丈,地也每天长一丈,盘古死后身体地各部分化成了自然万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羌族神话《神仙造人》中说,伏羲、女娲、轩辕、梨山老母和红云老母在洪水过后,决定用泥巴造人.伏羲和轩辕造男人,女娲、梨山老母和红云老母做女人.伏羲和轩辕一共做了一百个男人,梨山老母和红云老母、女娲每人做了三十个人,总共做了九十个人,同时给女人做了一些花衣裳,男人女人做好以后,给泥巴人吹了口气,泥巴人就活了.从此世上男人比女人多,女人爱穿花衣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创人成功后紧接着就产生人地繁衍问题,这涉及到人类地婚姻制度,羌族神话对此做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地解释.羌族神话《羊角姻缘》中讲道:天神造好人后,男人和女人如同野兽一样乱配.天神给一位叫鹅巴巴西地女神说明了大地凡人地情况,让她专管人类婚配大事,制止凡人男女乱配地情形.女神鹅巴巴西于是下凡劝阻人类,但失败了.最后她来到人神交界地地方,遇上专管凡人投胎地哥哥.她向哥哥诉苦,哥哥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让她在人神交界地地方给每个出生地凡人立一个规矩,不准乱配,只能一夫一妻,对已经出生地人就不管了.于是女神鹅巴巴西在人神交界长满杜鹃花地地方住下,她把天神食用后地每只羊地角收集起来,把羊地左角放在她住地地方地左边,把羊地右角放到她地右边,规定凡是要投生地男性向右边走,在右堆地羊角中取一只,采一束杜鹃花;女性向左边走,在左堆地羊角中取一只,采一束杜鹃花,这样才能过山投生.凡是拿了同一羊头上双角地男女,到了凡间就是一对夫妻,不管天南地北,羊角总得对号,以羊角姻缘结束了人间地乱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许多羌族神话和汉族神话类似.说明,羌族是一个非常古老地民族,和汉族交往密切,彼此文化互相影响.。
羌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
羌族历史文化与习俗传承羌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羌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本文将从羌族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习俗传承等方面,探讨羌族的魅力所在。
一、羌族的历史渊源羌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秦时期,2000多年的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羌族的祖先最早定居在黄河上游的巴蜀地区,后来逐渐向四川东部、青海西部等地扩展。
在历史长河中,羌族与中原文化、藏族文化、土家族文化等民族形成了交融、融合发展的局面。
二、羌族的文化特色1.语言文字方面:羌族使用汉字和东羌语,东羌语属于藏缅语系。
羌族仍保留着一部分传统的羌族文字,这对于研究羌族历史和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2.衣着服饰方面:羌族的传统服饰色彩丰富多样,男子通常穿着翻领上衣和短裙,而女子则着装更加华丽,以彩色的花朵图案为主。
这些服饰不仅体现了羌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也是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诠释。
3.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羌族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手工艺术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
羌族的舞蹈动作优美独特,常常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给人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三、羌族的习俗传承1.婚礼习俗方面:羌族的婚礼十分重视,婚礼的庆祝活动通常持续数日。
新娘穿上传统的羌族婚装,新郎则骑马接新娘。
婚礼期间,亲友们围绕着新人开展各种传统的欢庆活动,如舞蹈、歌唱等。
2.节日习俗方面:羌族有丰富的节日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盂兰节和鲜花节。
盂兰节通常在农历六月或七月举行,羌族人民会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扫墓、跳舞等。
而鲜花节则是在每年的农历春节后举行,人们会欣赏花朵、品尝美食,亲友团聚共度佳节。
3.礼仪习俗方面:羌族崇尚礼仪和传统美德,重视尊老爱幼、尊重祖先、邻里互助等价值观念。
在羌族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会礼让长辈,重视家族观念,并通过丰富多样的仪式和习俗来表达尊敬和感恩之情。
总之,羌族历史文化的丰富与传承凝结在羌族人民的血脉中。
通过对羌族历史、文化及习俗的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陇南氐羌地方政权与陇南文化
陇南氐羌地方政权与陇南文化陇南文化不仅包含着“伏羲文化”、“秦陇文化”、“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受到古老的氐、羌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使得陇南文化丰富多样,异彩纷呈。
在陇南数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氐、羌民族于东晋、南北朝时期,在陇南先后建立的仇池国、宕昌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五个地方割据政权,对陇南历史和陇南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
陇南是我国古老的氐族的故居地和发祥地,但它建立仇池国却比较晚。
公元296年,氐族首领杨茂搜在仇池山建立政权,至371年杨纂时为前秦符坚攻灭。
公元387年前秦在淝水之战中惨败后迅速崩溃,杨纂族人杨定收集旧众,再建政权于历城(今陇南西和北)。
杨定子杨盛继位后,迁回仇池山,至公元442年被南朝刘宋政权攻灭。
两个仇池政权前后实际存在134年。
习惯上把杨茂搜建立的政权称前仇池国,传5代5主,历76年;把杨定重建政权称后仇池国,传2代4主,历58年。
仇池国在杨难当时最为强盛,国土东至汉中,南逾广元,北达天水,西据宕昌,人口在50万以上。
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改元“建义”,立妻为皇后,子为太子,置百官,宫女数千,前呼后拥,威风不亚于中原大国的皇帝。
前赵刘曜曾一次截获“其辎重千余辆,士女六千人”。
在当时战乱环境中,仇池不仅国力较强,也相应安定,《魏书·氐传》称“西方流人以仇池丰实,多往依附”。
所以,仇池不仅足以与其他政权抗衡,而其他政权也争相与仇池联络交往,甚至联姻结盟。
前秦符坚就将女儿嫁给杨定,又将另一女顺阳公主嫁给杨壁。
符丕娶杨膺妹为皇后。
北魏主拓拔焘也将公主嫁给杨保宗。
在对外交战中,仇池曾先后击败过前赵、后赵、成汉、前秦、西秦、后秦、大夏、东晋和刘宋诸多政权的进攻。
公元371年,前秦以7万大军攻仇池,仇池主杨纂率5万之众迎敌,在鹫峡展开大战,仇池兵败,前秦兵驱掠仇池人口入关中。
公元405年、406年、412年,后秦姚兴3次率兵攻仇池,均被击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是人类最早创造的一种艺术活动,当人类开始劳动生产和进行社会性活动时就和歌唱绘画等即伴随着原始人的劳动和生活应运而生了。
随着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的萌发,舞蹈也成为凝聚部族感情,进行祭祀、战争、庆典中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
其中亦显示着一个民族文化的辉煌成就。
古老的舞蹈遗存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活化石,是精神化的文物,从中可供我们了解、认识历史。
这也是我们今天考察一个民族历史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
在《民舞集成》的普查中,舞蹈工作者在嘉陵江、汉江源头的略阳、宁强县一带,挖掘出至今仍流传在边远山区的古老的民间舞蹈《羊角鼓》和《羊皮鼓》。
舞蹈中至今保留着比较原始、古朴的具有古老巫舞的色彩;保留着古代军卒练兵、征战之仪式和场景;具有一定的原始生活气息和率真的特色。
使人观后大有古代氏族部落舞蹈遗风之感。
由于这一地区曾是古氐羌人聚居、活动之地,因而疑为古羌人舞蹈文化之孑遗。
一、陕南曾是古之氐羌民族活动范围
古羌族曾经聚居、活动于汉水中上游地区。
其称谓见于古书者,或谓之羌,或谓之氐羌。
《周书·王会解》:“氐羌以鸾鸟。
”孔晁《注》:“氐地羌。
羌不同、故谓之氐羌。
今谓之氐羌。
”据此可知,所谓氐羌,系氐地之羌族。
“盖羌其大名,氐其小别也。
”
古羌族系西部游牧部族之大族。
活动分布地域极其广泛。
据有关资料载:北起天山南麓,黄土高原,向南经青藏高原至四川盆地、泯江、嘉陵江、汉江上游直到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域中都有古羌戎的分布。
居于陕甘青高原的古羌族向东进入中原,与当地民族融合,成为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氐羌,吕思勉先生在《中国民族史》中说:“古之氐羌,在今陇蜀之间者,至秦汉时,盖皆服属中国,同于编户。
”东进的氐羌系羌族分支,亦是陕南古老的部族之一。
由于其最早“受汉族文化的熏陶”,故较之余部更为先进一些。
吕思勉在同书中对于羌人、巴人间的关系时说:羌族“其在南者,则同化较迟,则古所谓巴人,汉时所谓巴各南蛮及板楯蛮也。
”除此,尚有余支向南经几次大迁徙、与当地民族融合后,成为彝族(古称罗罗)、纳西、白族、傈僳、土家、普米等近十个民族。
汉水中上游地区曾是氐羌聚居、活动或是骚扰之地。
在历史上留下许多印记。
今宁强县,古称“宁羌”县。
《宁强县志》载:“宁强县境,禹贡梁州之域。
商及西周时代为氐羌所据。
……春秋战国,县西北部为白马氐(羌族之一部)之东境、东南部为蜀国苴候都邑葭萌领地。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平羌将军宁正征洮州(今甘肃省临潭县)氐羌,氐羌降,置宁羌卫于徽州(今甘肃徽县),‘其曰宁羌,盖以辑宁氐羌之义,欲羌之永宁耳。
’”其县名直到“民国31年(1942)元旦,改宁羌为宁强”县。
明·嘉靖《略阳县志》亦记载有:略阳在“春秋为氐羌所居。
”
《略阳县志》(1992年版)载:“略阳先秦时为白马氐东境地。
自汉至南北朝末,氐人多次在此建立政权、反抗汉族统治,屡次失败,汉族统治者曾数次将氐族人强制迁往酒泉、扶风、天水、关中一带。
未被迁走的氐人,被迫学说汉话、学农耕、顺从汉人的风俗习惯,与汉民通婚,逐步被汉人同化。
……羌族亦同样受汉族生活习俗影响与汉族融为一体。
清雍正《重修略阳县志》载,当地人‘兼有南北语,类秦蜀’,积淀成兼有陕甘川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
”
除志书记载外,至今在一些地方还保留有“羌寨”、“羌沟”、“羌窝子”等地名。
足以证明略阳、宁强一带曾是古之氐羌人生活居住的地方。
氐羌人极为强悍。
史称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
不能持久,而果于冲突。
以
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
然古之羌人虽强悍,但由于进化较迟,故而皆系有勇无谋之粗鄙山野之夫。
相传:早在商汤之时羌人就时常作乱、直到商武丁王即位。
《后汉书·西羌传》有载:“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
故其诗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
”武丁所伐之鬼方即为氐羌。
《诗经·商颂·殷武》也有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亦说明在商武丁之时氐羌部落曾被征服,并臣服于商王朝。
然而,到了商朝末年,面对商王朝的暴政,羌人又倒戈随周武王讨伐商纣。
《书·牧誓》有记:当时,周武王伐纣之时有很多部落“及庸、蜀、羌、髳、徽、彭、濮人。
”对于《牧誓》中提所提到的羌人,吕思勉在《微、卢、彭、濮考》中认为:“羌族蔓延甚广,从武王伐纣者,当在陇蜀之间。
”也就是说随武王伐纣的古羌人,乃嘉陵江上游、汉水中上游的氐羌部族。
古羌人“俗勇敢善战,以寇抄为事,皆披发。
”对对外的征战中如此,对内的族人中亦是“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
”因为强悍好战,并以“寇抄为事”,经常侵犯骚扰汉人及其它部族。
故而自汉以后,各朝各代为保一方安宁,常以武力征剿。
这种征剿的战争在安康一带也常发生,曾有出土物“铜弩”为证:清同治年间兴安知府童兆蓉在《铜弩行》(并序)中考证:认为系
当年镇压羌人所用无疑。
由此亦可说明,当时汉水中游的安康亦有羌人骚扰,汉人为拒其侵犯而使用铜弩,而使“羌虏惊溃”。
古羌人多在汉水上游聚居、活动,除上述《宁强县志》、《略阳县志》等志书记载外,还有许多氐羌文化遗迹。
据梁中效先生在《汉水上游文化史探微》中说:“今天矗立在略阳县城内高台子小学中的‘紫云宫’(又名新江神庙)和位于略阳城东侧的江神庙,是氐羌文化的孑遗。
这两处古建筑的最大特点,是重于木雕和彩绘,注重外观华丽,没有汉族古建筑的斗拱装饰,大量使用挡封板,以便遮盖檐椽和内部的梁架结构。
古建筑上的板绘艺术,有兽头图案画、氐羌人物画和高浮雕人物故事图像。
兽头图案画多是熊、野猪、猴之类的动物,与氐羌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的宗教活动有关。
氐羌人物形象造型新奇,衣着服饰与汉族迥然不同。
”“……有一将军画幅,高鼻、浓眉、大眼、头戴尖顶羊角帽,帽顶有金鸡翎,耳旁披发,身着披风,内着铠甲,足蹬尖卷皮靴”(转引自陈显达《汉中地区名胜古迹》)。
上画人物,活脱脱的羌族人形象。
1974年,安康五里月河北部出土了一件战国“虎钮錞于”。
“錞于”是我国西南地区古代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乐器。
远古的氐羌、巴族人信奉龙或虎,将其作为图腾崇拜。
而安康出土了多件以虎为图案的兵器物件,如剑、戈、钺、錞于等。
至今在西南同属古羌族后裔的彝、纳西、土家、白、普米、傈僳、哈尼等族都不同程度的在形式上保留着崇虎的习俗。
正如前所述,古羌人分支颇多,程度高低不一,“其在南者,则同化较迟,则古所谓巴人,汉时所谓巴群南群蛮及板楯蛮巴”之说,可认为氐羌与巴同俗,“虎钮錞于”则是羌人或巴人的虎图腾乐器无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