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10年水泥发展

合集下载

2022年中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中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中国水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虽然 2022 -2022年我国水泥行业景气度下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高速铁路、大路、轨道交通、港口、机场、水利、农业及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水泥需求持续增长。

依据《水泥工业"十二五"进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进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将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平稳增长,估计“十二五”期间水泥需求年增速将从“十一五”期间12%左右的复合增速回落至 3%-4%的水平。

估计 2022 年水泥需求总体上将保持温柔增长态势,2022 年国内水泥需求量约为 25亿吨左右24,我国水泥行业在“十二五”期间供需基本平衡25。

因此,虽然 2022年以来我国水泥行业景气度下降,但由于水泥行业增长的内生动力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将来较长时期内水泥行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①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将来拉动水泥需求的主要动力2022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2022年中国经济将以不低于7%的增速保持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将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拉动水泥需求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

2022 年 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六项主要任务中包括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会议提出了“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同时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气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进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展的重要增长极。

中西部将成为城市群进展的重点,2022年,国家将连续加大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着力解决西部地区交通和水利两块“短板”问题。

2022 年 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城镇化时间表进一步细化,提出了三个“1 亿”目标,到 2022 年,要解决约1 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 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 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

中国建筑材料发展史

中国建筑材料发展史
公元7世纪~14世纪
烧土材料广泛应用,建筑材料技术进一步发展
砖、瓦、木材、石、琉璃瓦
封建社会后期(明清)
公元15世纪~19世纪
建筑材料技术相对稳定,砖石结构得到广泛应用
砖、石、木材、琉璃瓦
近代(新中国成立后)
公元20世纪至今
水泥、混凝土、钢筋等现代建筑材料广泛应用
水泥、混凝土、钢筋、玻璃、金属
中国建筑材料发展史
时代/朝代
年代
建筑材料发展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
原始社会
距今9000-4000年
天然材料利用为主木材、草泥、黄土层 Nhomakorabea奴隶社会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木构架技术成熟,砖瓦开始使用
木材、砖、瓦
封建社会前期
公元前475年~公元581年
土木建筑为主,砖瓦技术进一步发展
木材、砖、瓦、石
封建社会中期(唐宋)

中国水泥工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中国水泥工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方针。要以企业 为主体 ,不断完善产学研一体 化创新体系 ,大 力推进水泥 关键 技术创 新和
系统集 成创新 ,进一 步提 高水泥工业的竞争力 。第三 ,应当始终 颦持 “ 大对外开放 ”的 扩 战略。 目前,我 国水泥 工业的技 术 、装备与 丁程 业已经迈进 国际市场 ,显 示出了 比较 强的 竞争力。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维普资讯

宁 建 材
20 0 6年第 6期
中 国 水 泥 工 业
第二届建材 行业 岗 位 技 术 能 手
进 入 发 展 新 阶 段
第二十届国际水泥大会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副 总理曾培炎为大会发来贺信
第二 十届 国际水泥大会 1 2 O月 4日在北京召开 。国务院副总 理曾培炎在 为大会发 来的 贺信 中表示 ,中国水泥工业将按照 科学发展观 的要 求 ,贯彻控制 总量 、调整结 构 、提高质 毒} 约资源 、保护环境 的方针 ,加快 发展大型新 型水泥 ,逐步 淘汰落后产 能 ,推行清洁 、节 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 。
科 工自己 。
中国材料科工 集团总经 理谭伸明 在致词 中表 示 ,近几 年 ,在经 济全球 化的大背 景下 , 世 界市场加速 融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 了中国水泥行业产 业结构调整 和技术进步 。一
是 中国水泥 工业 结构 调整已快速推进 ,新 型干法水泥出现 了快 速发展 的局 面 。干法 水泥工
石膏等以前从 没有使 用过的工 业废弃原料作 为水泥 生产 的原 材料 .确保 了企业生产的所 有 水泥产品都符合 国家优惠政 策 的规定 。不但使企业每年享 受
千 万 元 的 退 税 经 济 效 益 , 同 时 也为进一步拓宽工业废渣利 用

关于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与碳中和路径探讨

关于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与碳中和路径探讨
2.
1 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泥产能非常有限,主要依
赖进口。在 20 世纪 50 年 代,随 着 我 国 重 工 业 化 战 略
的推进,水泥工业开始得到发展,建立了一批水泥生产
线。改革开放以后,特 别 是 进 入 21 世 纪,随 着 城 镇 化
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 施 建 设 的 大 规 模 推 进,我 国 水 泥
以通过财 政 投 入 支 持 水 泥 行 业 的 技 术 创 新 和 研 发 活
动,特别是那些有助于碳中和的技术,例如包括设立专
拓展海外市场。特别 是 在 “一 带 一 路”倡 议 的 推 动 下,
项基金,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低碳技术研发项目,
加,参与了许多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3.
2 市场路径
中国水泥企业在亚洲、非 洲 和 欧 洲 等 地 的 布 局 日 益 增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
进程和房地产开发等仍将是推动水泥需求增长的主要
因素。政府对于产能 过 剩、环 保 和 节 能 减 排 的 政 策 将
继续影响水泥行业的发展,例如通过产能置换、关闭落
以及促进产学研合作。
政府可以通过制 定 相 关 法 律 法 规,建 立 碳 交 易 市
场,为碳排放权的买卖提供平台和规则。此外,还可以
(
2)环保和节 能 减 排。 目 前 环 保 和 节 能 减 排 是 中
国水泥工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方向。国家对水泥
行业加大了环保和节 能 减 排 的 力 度,特 别 是 在 二 氧 化
碳排放、粉尘和氮 氧 化 物 排 放 方 面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水
泥企业正在通过提高能效、利用替代能源、采用新型干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水泥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艰难调整的阶段。

本文将从产能扩张、技术创新、环境治理及国际竞争等方面,对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产能扩张是中国水泥行业的一大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大,水泥需求量持续增长,促使水泥企业纷纷扩大产能。

然而,由于过度投资和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新建水泥生产线的规模和数量,推动水泥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优化产能布局。

技术创新是中国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节能减排压力的增加,水泥企业开始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推动水泥生产工艺的革新。

例如,采用新型燃料替代传统煤粉,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应用新型磨机和破碎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水泥企业还积极开展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生产。

第三,环境治理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一直是水泥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状况,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标准,对水泥企业的排放进行严格监管。

水泥企业也加大了环境治理的力度,投资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烟气净化设备等,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竞争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的新挑战。

随着全球水泥市场的开放和竞争加剧,中国水泥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

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中国水泥企业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时,水泥企业还通过品牌建设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式,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中国水泥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而技术创新和国际竞争则为水泥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信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下,中国水泥行业将实现转型升级,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的未来。

国内外水泥产业比较研究

国内外水泥产业比较研究

国内外水泥产业比较研究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作为一名研究水泥产业的研究员,对国内外水泥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详细阐述我对国内外水泥产业的了解和发现。

让我们来看看中国水泥产业的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市场。

根据我的研究,中国的水泥产业可以分为两个区域: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水泥产业相对较为发达,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较高。

而西部地区的水泥产业相对较为落后,技术和设备相对较旧,生产效率较低。

在生产规模方面,中国水泥产业的规模也非常大。

根据我的研究,中国的水泥产量占到了全球水泥产量的近一半。

然而,尽管中国水泥产业的规模很大,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例如,由于对水泥需求的增长,中国水泥产业面临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与中国的水泥产业相比,国外的水泥产业也有其独特之处。

国外的水泥产业可以分为两个区域: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和越南等,水泥产业相对较为落后,技术和设备相对较旧,生产效率较低。

然而,这些国家的水泥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机遇,例如,随着经济的增长,对水泥的需求也在增长。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水泥产业相对较为发达,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较高。

然而,这些国家的水泥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环保法规的严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总的来说,国内外水泥产业在发展水平、生产规模和面临问题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异。

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水泥产业都需要面对资源和环境问题,同时也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

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改进,水泥产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作为一名研究水泥产业的研究员,对国内外水泥产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比较。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详细阐述我对国内外水泥产业的了解和发现。

我国水泥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销量均居全球首位。

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水泥产业也面临着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李建梅;李国栋;蔡超【摘要】水泥工业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与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近期国内水泥工业的发展现状,分别从生产工艺、生产规模、新型干法生产线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国内水泥工业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国内水泥工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17【总页数】3页(P18-19,50)【关键词】水泥工业;现状;趋势【作者】李建梅;李国栋;蔡超【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172水泥工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产业,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各种化工产品产量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各种化工废渣大量产生,如煤矸石、粉煤灰、尾矿、电石渣、钢渣、高炉矿渣、脱硫石膏等,这些化工废弃物不仅侵占土地且是破坏生态环境,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然而利用水泥工业销纳化工废弃物是一条良好的途径。

不仅减少了化工废弃物的储存,且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真正做到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近年来,水泥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较好的满足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

2005年以来,我国水泥产能、产量持续增长,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大企业快速成长,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行业整体效益有所改善,新型干法水泥从数量到质量的增长前所未有。

截至2012年底,我国水泥已发展成为22.5亿吨产量规模,占到全球水泥产量60%左右,且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的比重达到了90%,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水泥工业通过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装备和工程能力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1]。

水泥发展史

水泥发展史
抗战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癿水泥厂全部惨遭日本侵占,而长江以北水泥厂也 几乎全部沦落。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内战爆发,一些遭到破坏癿工厂无力修复,惨淡经营。
到1949年,全国只有14家水泥厂,年生产能力丌足300万吨,而实际年产 量仅有66万吨,占当时总生产能力癿16.3%。
1889-1949 引进技术 发展生产
2000至今
步入新丐纨 践行科学发展
三、克服困难 坚定发展
1958年,第一个采用国产窑的水泥厂——湘乡水泥厂开工建设,该 厂采用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华新窑。“华新型窑”和“小屯 型窑”被确定为当时我国水泥工业干、湿法发展的主导窑型,这是中国 水泥生产技术的第二个里程碑。
建设时期的湘乡水泥厂
1998年,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扩建日产25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 干法生产线建成投产,使日产2000吨级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 投资首次大幅下降到3亿元以下。
1889-1949 引进技术 发展生产
1949-1957 百废待丼 支援建设
中国水泥发展史
1958-1978 克服困难 坚定发展
走出动荡 走向改革 1978-2000
唐廷枢
一、引进技术 发展生产
1893年,唐山细棉土厂因产品成本高、质量差丌得丌关闭停产。 1906年,唐山细棉土厂由开平矿务局总办周学熙恢复生产,幵改名
唐山洋灰公司,继又定名为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
该厂采用当地北大城山石灰石和唐坊黑粘土为原料,幵购进了丹麦史 密斯公司2台φ2.1m×30m回转窑,采用干法生产龙马负太极图牌 (俗称马牌)水泥,年产约25万铁桶(约4.25万吨)。启新洋灰公 司癿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水泥工业癿诞生和百年我国水泥工业史癿 开端,启新洋灰公司因此也被誉为“我国水泥工业癿摇篮”。

中国近代水泥发展

中国近代水泥发展

中国近代水泥发展作者:董彧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6期【摘要】启新洋灰公司是近代中国水泥工业的代表,它经过“北方事业之父”周学熙在唐山细棉土厂的基础上建设起来,在当时民族工业中险象环生、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启新之所以成功不仅有它的超经济手段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其对经济情况的适应,这是我国近代企业开始成熟的体现。

本文以启新洋灰公司为例,从启新发展中所特有的优势和曲折,映射出中国近代水泥工业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启新;发展;水泥【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启新洋灰公司是中国创办的最早的一家水泥厂,不仅在中国水泥业中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上具有很大的代表作用。

启新洋灰公司的前身是1889年(光绪15年)建立的唐山细棉土厂。

当时正值洋务运动的后期,洋务派主张从单纯的军事工业逐步扩大到军事工业相联系的其他企业,随着工矿企业的开办以及军事工程的修筑,洋灰的需要量日益增加,李鸿章派督办开平的买办唐廷枢去了解,唐廷枢发现水泥工业有利可图,遂奏请设立。

资金是由军械所各局、开平矿务局和香山地主各出资两万两组成。

当时唐山细棉土厂厂址选在大城山南侧,主要原料石灰石就地开采,土料从广东购买,通过开平矿务局运煤船运回。

工厂技术管理人员设化验师一名,炼土匠一名,工头一名,均由英国细棉土厂选雇,其他工匠由开平矿务局调拨。

前期工厂规模小,占地面积为六十余亩,有石窑、锅炉四座,晾土机、挖土机等生产设施,日产量不足三十吨。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同于西方,有着自身的特点。

中国最早的机器工业,不产生于私人资本经营的民用品的商品生产,而产生于封建官办的非商品性的军用品的生产。

随着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官僚、买办、地主进而引导到普通的商人资本,使得从封建社会中已经形成的货币财富开始向产业化资本转化,启新洋灰公司的创立说明了这一点。

一、发展中的优势启新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启新工厂在封建官僚的支持下,拥有多方面的特权,借用北洋淮军银饷所和天津管银号的国家公款建立厂,获利后开始召集股本,清偿公款,是一般商民所不易办到的,也是启新建立之后出现几次繁荣的重要原因。

中国水泥工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中国水泥工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维普资讯
COL UMNS会 议 专题 报道
中国水泥工业
进入成 熟发展 阶段
中 国 水 泥 协 会 副 会 长 、 书 长 孔 祥 忠 秘
20 0 7年 , 中国水泥工业取 得 了令世 人瞩 目的业绩 。 新型
干法 水泥产 能 持续增 长 , 构调 整取 得 突破 性进 展 i 结 大集 团 的并购 重 组案 例此 起彼伏 , 生产 集 中度 不断 提高 ; 汰 落后 淘
2 2 中国 水 泥 2 0 . 0 85
维普资讯
资 锐 减 : 0 7年 华 东 安 徽 、福 建 两 个 省 份 进 入投 资 前 1 20 0
年 度
19 9l o
水 泥销 售 收入 ( 元 ) 利 润 总额 ( 元 ) 销 售 利 润 率 ( ) 亿 亿 %
地 区
山东 省 江 苏 省 浙江 省 广 东 省 河 北 省 河 南 省
四川 省 I
产量 ( 吨) 万
华 东 华 东 华 东 中 南 华 北 中南
西 南
占 全 国 比重 ( ) %
1 .1 20 87 .0 77 .9 72 .2 69 .1 68 -5
新高 。 主要得 益于 大企 业 集团 为主 力军 的市场 整 合迅 速展 开, 结构调 整 对提升 行业 的利润 空 间起到 了推动作 用。2 0 07
年全 国水 泥销 售利 润率 达到 6 0 , 2 0 . % 比 0 6年增 加 1 0 , 5个
百 分点 , 已连续 两年 稳步 提高 。

水 泥产 量 增 速 回落
占到 4个 , 北 、 华 西南地 区各 1 个
序 号
1 2 3 : 4

中国水泥发展史

中国水泥发展史
年生产能力为245.1万吨。这些企业大都购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 如湿法回转窑,在生产技术上我国有自己的技术人员和水泥专家。我国水泥 在国际上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抗战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水泥厂全部惨遭日本侵占,而长江以北水泥厂也 几乎全部沦落。 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内战爆发,一些遭到破坏的工厂无力修复,惨淡经营。

毛泽东主席视察启新水泥厂
1954年唐山启新水泥厂工 人庆祝公私合营
1889-1949 引进技术 发展生产
1949-1957
百废待举 支援建设
中国水泥发展史
1958-1978
克服困难 坚定发展
走出动荡 走向改革
1978-2000
2000至今
步入新世纪 践行科学发展
三、克服困难 坚定发展

1958年,第一个采用国产窑的水泥厂——湘乡水泥厂开工建设,该 厂采用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华新窑。“华新型窑”和“小屯 型窑”被确定为当时我国水泥工业干、湿法发展的主导窑型,这是中国 水泥生产技术的第二个里程碑。

1921年,中国最早投产的湿法水泥厂——中国水泥厂开始建设,采用德 国湿法技术,于1923年建成。

1939年,采用国产设备建设立窑生产线的昆明水泥厂开始建设,这是中 国水泥生产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一、引进技术 发展生产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抗日战争爆发的20多年间,当时我国共有16家水泥企业,
四、走出动荡 走向改革

1992年,第一条吸引外资建设的“大连华能-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 (现更名为“大连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日产4000吨熟料预分解窑 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投产。
大连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 混 凝 土 的 施 工方 式 角度 来 讲,预 拌混凝土的生产工厂化和施工机械化, 相对于建筑企业在工地自行拌制混凝土 的 传 统 方 式而 言,具 有保 障 建 筑 工 程 质 量、保护城市环境、节约水泥用量、提高 施工效率和实现文明施工等诸多优势。
从混凝土的组成角度来讲,如表1所 示,大量使用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磨细 矿渣、硅灰等)和适量添加外加剂(减水 剂、防水剂、速凝剂、膨胀剂等)是预拌 混凝土的一大特点与有益尝试,它不但能 解决特殊工程的实际需要(水工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还能满足 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多功能、少水 泥用量”的要求,达到降低原材料的直接 成本的效果。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掺加,可 以使每立方米混凝土直接成本减少15~20 元,这可以完 全 抵 消混 凝 土 从 搅 拌站到
行业关注
Industry Focus
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混凝土网 王 骅
摘 要:现代混凝土是由水泥、矿物掺合料、砂、石、空气、水和外加剂等组成的多相聚集 体,并能满足“高工作性、高早强增强和高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的复合材料,它与传统混凝土 在组成、配合比设计、施工方式等方面有着巨大不同。预拌混凝土(RMC)是现代混凝土技 术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是建筑施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在混凝土生产总量中所占比 例大小,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混凝土工业和建筑施工水平的高低。本文从多个侧面 分析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6 0 %左 右。在 国 家 扩 大 内 需 政 策 以 及 “十一五”发展规划引导下,一批重点基 础建设项目、交通项目纷纷上马。由于这 些项目的建设施工用混凝土都是系统内 自供预拌混凝土,预计到2014年后,随着 大型基建项目的陆续完工,系统内自供预 拌混凝土的产量将有所减少。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seek; pursue; go/search/hanker after; crave; court; woo; go/run after一、我国水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行业预测1、水泥产业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水泥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水泥行业的发展程度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内投资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必然也处于扩张阶段.据相关资料统计,改革开放时,我国水泥产量仅为6524万吨,经过30来年的发展,到2010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已达到了亿吨.其总产量连续25年位居世界第一.据行业内专家预测到2011年,我国的水泥总产量将到达20亿吨左右.图1 中国近五年水泥总产量2.我国水泥行业缺陷分析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工业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实现了自身的膨胀式发展,为我国近年来的城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际水泥产业技术的进步,我国也在不断的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比如,今年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这大大有利于我国产业机构的升级以及缓和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冲突.但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水泥产业发展的现状,即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水泥行业与下游行业长期处于价格结构失衡的状态.国际上水泥与钢铁的价格比一般是1:3,而中国却达到了1:10.国外水泥价格每吨均价在70-100美元,而我国水泥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每吨售价仅仅40美元左右.2我国水泥行业生产集中度和市场集中度都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水平,水泥行业的过于分散造成市场的恶性竞争.与世界通行标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泥行业排名前四家的企业集中度为%,比世界通行规定的低集中度标准还低%,比美国1978年的水泥集中度低%.3我国水泥行业长期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产能分配不均匀.由于水泥是一种区域性极强的“短腿”产品,如果在一定区域内集中过多的企业会导致市场买卖双方力量失衡,以及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比如,由于近年来北京的快速发展,引来了不少水泥企业落户北京周边,北京市场已出现水泥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低于其他地区,企业效益明显降低.4我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准,粗放式的发展导致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过程中,小型立窑水泥企业即"小水泥"在数量上的超常发展,导致了目前我国水泥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小,整体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尽管当前我国在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但是由于此生产线成本高,需要一定的企业规模才能产生经济效应.因此,进行行业内部之间的企业重组迫在眉睫.3.我国水泥行业前景分析水泥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将面临来自行业内部之间的大变革,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企业之间的兼并;由于社会建设的需要水泥需求也会有进入一个良好的市场需求时期.具体分析如下:1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的导向,在未来两年中国水泥行业将迎来整合期.政府政策表明将通过跨省兼并行业排名前十的企业使其总体市场份额从2010年的28%在2015年提升到45%以上.水泥行业之间的整合将大幅降低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提高主要企业的市场主导能力和经济效益.行业政策有效的限制了产能增量并推动了行业整合.图2 水泥行业前十家企业市场份额CR10 2社会建设需求将促进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水泥市场需求在未来几年迎来利好时期.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的重点是投资水利工程,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严重水旱灾害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暴露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政府“一号文件”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而水泥作为基础原料必然会增加其需求.中国水泥协会预计,2011年水泥的总需求和产能将分别同比上涨9%和5%,导致3,000 万吨的求供差异.需求和供应条件的改善将增强龙头水泥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定价能力.图3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水泥消耗的关系3随着我国推出西部大开发的策略后,西部将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水泥产生巨大的需求.加上水泥是区域性很强的产品,因此未来迎合市场的需求,水泥企业会进行迁移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估计在未来几年,西北地区的水泥新产能增量将达到28%,西南地区新产能增量为13%.西部将占到全国水泥新产能增量的41%.图4 中国区域市场的水泥新产能增量二、水泥业兼并重组的短板水泥行业是一个能够才生规模经济的行业,因此企业之间的适当组合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损耗以及提高企业效率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在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中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如果不能得到解决,企业重组后将给水泥行业带来不良冲击.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行业的兼并可能会导致恶性的价格上涨,扰闹市场经济的秩序.由于水泥行业兼并后,龙头企业对于水泥有较大的定价权,当企业为了谋取较高的超额利润,就可以通过减产使价格上涨.如果价格上涨幅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可能会造成两种结果:1由于水泥是属于基础原料,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下游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可能引发全社会的通货膨胀.2水泥作为基础原料,其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他行业的成本增加,当成本高于利润时,会导致投资热度下降,社会进入通货紧缩的状态.2.水泥行业的兼并导致行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下降,企业在缺少竞争的环境下,一方面产品质量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会减少技术研发的费用.由于兼并重组后,小型企业很难进入市场,导致龙头企业处于较安逸的市场环境.安逸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缺少危机感,不思进取.从而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以及技术水平的停滞不前.劣质的水泥质量不仅会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也会引起社会的动乱.3.水泥行业的兼并本是为了通过企业之间的整合,促进水泥行业的资源利用率,减少浪费,但是如果兼并后的企业没有积极的进行技术改造,而只是让多个企业变成一个企业,即所谓的大而不强,那么就失去了兼并重组的意义.4.水泥行业是一个区域性较强的行业,水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可能会导致以地方性服务的厂商减少.从而导致某些地区运输成本增加.三、相关信贷支持策略为了改善中国水泥行业产业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企业分散、集中度低、恶性竞争的状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水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中提到,“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强做大优势企业.以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电解铝、稀土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工信部发布的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公告中也有明确表述,“鼓励现有水泥熟料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不以新增产能为目的技术改造项目”.说明国家政策对于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是处于利好的基本面.央行、银监会提出,“对于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银行信贷原则的项目,鼓励机构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的项目,以及资本金缺位的项目不得提供授信支持”.环保部也明确提出,“将区域水泥产业规划环评,作为受理审批区域内水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的前提”.因此,为了顺应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趋势以及市场的需求,开行可以考虑以下支持水泥行业兼并的信贷策略:1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开行可以考虑提供贷款以满足其兼并需要.可以获得较稳定的利息收入,并且也能顺应国家调控产业结构的导向.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企业兼并重组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区企业兼并重组,财政资金投入要优先支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企业兼并重组.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商业银行要积极稳妥开展并购贷款业务,扩大贷款规模,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鼓励商业银行对兼并重组后的企业实行综合授信.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等参与企业兼并重组,并向企业提供直接投资、委托贷款、过桥贷款等融资支持.积极探索设立专门的并购基金等兼并重组融资新模式,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并购贷款、境内外银团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跨国并购.。

我国水泥产量增长图表

我国水泥产量增长图表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 5 %石灰或粒 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旳水硬性胶 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波特兰水泥)
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 料旳称型硅酸盐水泥,其代号为P。在硅 酸盐水泥熟料粉磨时掺加不超出水泥质量 5% 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旳称型 硅酸盐水泥,其代号为P。
1、生产工艺 主要原料:
凝结时间 完全失去可塑性,并产生强度 所需旳时间。
4、体积安定性 GB要求:初凝不不大于45min,
5、强度
终凝不迟于390min。初凝不合 格者为废品,终凝不合格者为
水化热 不合格品。
1、细度
体积安定性:水泥浆在硬化过 程中,体积变化旳均匀性能。
2、原则稠度 原因: (1)熟料中f-CaO, f-MgO 过多,
3、凝结时间 f-CaO, f-MgO 过烧,构造致密,
熟化慢,硬化后,才熟化,体积膨
体积安定性 胀开裂。
5、强度
(2)石膏过量,硬化后,仍有 CaSO4存在,则CA、水化铝酸钙
水化热
与之反应,形成钙矾石,膨胀开裂。 测定措施:沸煮法、雷氏法。
要求: f-MgO≯ 5% SO3≯3.5%
细度
GB要求:用水泥胶砂强度测定。
煅烧
磨混细合 生


1450°C

磨细
水泥成品
铁质材料
2、矿物构成
硅酸盐水泥旳主要熟料矿物旳名称和含量范围如下: 硅酸三钙 3CaOSiO2 ,简写为C3S,含量37% 60% 硅酸二钙 2CaOSiO2 ,简写为C2S,含量15% 37% 铝酸三钙 3CaOAl2O3,简写为C3A,含量7% 15% 铁铝酸四钙 4CaOAl2O3Fe2O3 ,简写为C4AF, 含量10%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10年水泥发展简介:2001年到2009年,是中国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销了国家建材局等9个工业口委管国家局,重组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材行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新的转变。

重组后的建材协会、水泥协会,成为企业、行业、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并在加强行业自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中国水泥协会在安徽芜湖市召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改造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会,近40家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提出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先进性和在结构调整中的不可替代性;希望水泥企业要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好新型干法水泥“国债”贴息项目与“双高一优”计划项目的实施,学习海螺发展经验,练好内功,优化设计,为产业结构调整做贡献。

这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从此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驶上了快车道,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一阶段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颁发的文件和出台的政策也是最多的时期。

这些政策和文件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加快了水泥工业淘汰落后,发展了新型干法,推动了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国家宏观调控与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这一关键阶段,中国水泥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积极作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把行业和企业的呼声传递给政府,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提供了依据。

为国务院103号文对水泥投资热提法的关键词是“关于防止”而不是“关于制止”付出了努力,这也为后几年新型干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随后中国水泥协会又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联合调研,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培育和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通过重组兼并,加快调整水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

此建议随后得到有关部委的肯定,60家国家重点水泥企业名单公布,并明确了相关支持的政策和措施。

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水泥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4年5月,铜陵海螺万吨生产线一次点火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条万吨线,随后海螺水泥相继又建成投产了3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

这不仅是海螺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水泥人的骄傲,它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伴随着水泥工业快速发展,中国的水泥技术装备产业发展也突飞猛进。

水泥装备技术在经历了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等阶段后,进入了自主创新、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时代。

在满足国内建设服务的同时,中国水泥研究设计、装备制造和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在国际市场上与最强的公司同台竞争,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能力,中国的成套水泥技术装备也伴随国际水泥工程项目总承包开始大量出口,水泥装备率先实现国产化并出口成套装备。

此间,中国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公司以国际水泥工程项目总承包进军国际高端市场,以先进的技术水平、成本优势、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工期控制能力形成了很强的全球竞争优势,目前已经超过40%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15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中,有11条是由中国人建设的。

2008年1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海螺集团视察,肯定了海螺所走过的道路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称赞海螺的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海螺要努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

2009年2月11日,正在沙特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又视察了中材国际承建的利雅得水泥公司,鼓励企业要继续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占领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水泥企业,既体现了对水泥行业关怀,也对全行业科学发展寄托了无限希望,这是对水泥行业取得发展成就的肯定,同时也对行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2001年以来,水泥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新型干法高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国水泥年产量从2000年的5.97亿吨提高到2008年的13.88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2008年的61%,新型干法成为行业的主流;到2008年底,全国新型干法生产线达到922条,熟料产能达到7.57亿吨,预计2009年新型干法的比例将到达70%,提前完成“十一五”预定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家政策力度加大,落后工艺快速淘汰,淘汰的水泥落后产能超过2亿吨,每年淘汰都在5 000万吨以上;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我国5 000吨、10 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装备出口和水泥项目工程总承包已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大增强了水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

2000年前,中国没有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能达到1 000万吨,而如今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建设新线、扩大规模,已有10多家企业集团超过了千万吨规模,其中安徽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水泥产能均上亿吨。

前12家水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4.4%上升到2008年的24%,形成了一批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水泥企业集团,中国水泥已经进入大企业集团主导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中国水泥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了发展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过去10年,中国水泥行业飞速发展,年产量由8~10亿吨增长到去年的20.9亿吨,约占全球水泥产量的60%。

2011年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513条,设计熟料产能14.5亿吨,实际熟料产能达到17亿吨。

目前符合38号文件精神的在建生产线216条,这些在建项目的熟料设计产能就达到3亿吨,实际产能3.5亿吨,加上现有产能,总计熟料产能20亿吨,折合水泥产能约31亿吨。

水泥工业的能量效率不同窑型的能量消耗和能量效率差异比较大。

根据水泥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的几种窑型的热效率在17~55之间。

比较好的窑外分解窑可以达到55的热效率,而比较差的老式干法中空窑、湿法窑和普通立窑,热效率有的甚至不到20.中国不同水泥窑的热效率窑型预分解窑预热器窑老式干法余热发电中空窑湿法窑老式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机械立窑普通立窑热耗(KJ/KG)3260 4013 5434 5852 7942 4096 4180 5434热效率(%)50-55 37-44 29-35 28-35 17-26 38-42 32-40 30熟料能耗(Kgce/t)110 137 185 200 271 140 143 186 指数 1 1.25 1.68 1.82 2.46 1.27 1.3 1.69 节能减排的首要任务看来是要尽快淘汰这些落后的生产能力。

目前,这些落后的生产能力还占有整个国家水泥生产能力的30%左右。

通过工艺和设备改进,主要大力推广高效的新型干法工艺,淘汰落后,5年内有可能减少co2排放量1.6~2亿吨,10年内有可能减少3~4亿吨。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水泥工业不仅引进了国外的技术装备,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的投资。

如拉法基、豪瑞、海德堡、意大利、CRH、太平洋等七家世界水泥排名前十强进入中国市场,以独资、合资、参股、控股多种方式参与中国的水泥工业,我国水泥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水泥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这些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成为推动水泥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先进技术与装备的自主研发,是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实现水泥工业现代化是我国几代水泥人的梦想。

从“一五期间”由东欧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到消化吸收、开发出中国国情的“华新窑”;从上世纪70年代研究开发预分解窑技术,到引进国外先进的新型干法技术装备,直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出口到世界各地。

我国水泥工业基础薄弱,实现水泥工业的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历史上的“土洋结合”、“大小并举”、“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等政策是国情所致。

水泥工业既承担着立窑水泥的发展、改造、提高的任务,又承担着进行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创新的任务。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国家实力不强,外汇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完全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是不现实的,一定要走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道路。

新型干法水泥之所以在2000年以前发展缓慢,有技术装备水平低和投资项目审批制等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当时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投资高、建设周期长、达产达标慢,造成了投产之时,就是企业亏损之日,从而使建新线可望而不可及。

针对这种情况,从1996年起,国家建材局组织新型干法“低投资”、“国产化”工作,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国产设备、业主负责等措施和工作,实现不降低项目技术水准前提下的低投资,更好体现技术和经济的圆满结合。

2000年海螺集团在荻港建设的2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总投资仅3.7亿元,这标志着水泥技术装备“国产化”“低投资”基本实现,大力推广预分解窑的在经济上的条件已经成熟。

1995年新型干法水泥2853万吨,仅占总产量的6%。

2000年上升到7188万吨,占总产量的12%。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并发展。

实践证明,水泥行业走到今天,离不开设备研发、制造产业、安装技术等相关机构和单位的共同努力。

技术装备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技术装备的研发创新,水泥工业不可能向前发展。

技术装备的研发创新是尽快改变我国水泥工业的落后面貌,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

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战略,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振兴水泥工业,人才是保证。

一直以来,水泥行业就非常重视专业科研队伍的建设,先后设立了专业科研设计院所、地质勘探、施工安装、机械制造队伍。

从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转变:通过不断的吸取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制造安装技术,中国的成套水泥技术装备也伴随国际水泥工程项目总承包开始大量出口,水泥装备率先实现国产化并出口成套装备,中国水泥技术装备和工程总承包已经占国际市场份额的40%。

中国的新型干法水泥技术已然完整成熟并具备走向世界水泥行业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