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分离定律 教案

分离定律 教案

分离定律教案
教案标题:分离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分离定律的应用方法
3. 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难点: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准备案例和习题
2. 学生准备:提前复习相关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分离定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
1. 教师简要介绍分离定律的定义和原理,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

2. 教师讲解分离定律的应用方法,包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示范
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演示分离定律的具体应用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解题
方法。

四、练习
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通过多个案例的练习,巩固分离定律的应用方法。

2. 学生可以分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提高分离定律的运用能力。

五、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分离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分离定律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分离定律教案高中数学

分离定律教案高中数学

分离定律教案高中数学
1. 理解分离定律的定义
2. 掌握分离定律的运用方法
3. 能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分离定律的概念
2. 掌握使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2. 理解分离定律在代数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和例题
2. 学生准备笔记和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引入分离定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离定律是什么以及它的
作用。

2. 讲解:讲解分离定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示例详细说明分离定律的运用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熟练掌握分离定律的运用技巧。

4. 拓展:给学生一些拓展问题,让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分离定律在代数运算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
1.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2. 布置课后习题,检查学生对分离定律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离定律的运用。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Ⅰ)教案浙科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Ⅰ)教案浙科版必修2
- 关键词: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比例
- 板书设计:用图示或公式展示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突出遗传比例的概念,同时可以用实际案例或图片来解释这些定律的应用。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分离定律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分离定律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等生物学核心素养。通过学习分离定律,学生应形成对生命现象的本质认识,建立遗传规律的科学思维框架,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遗传问题,并具备对遗传现象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
2. 加强实践操作: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3. 培养知识应用能力:设计更多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4. 及时反馈与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5. 增加课堂互动:采用小组讨论、问题抢答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5. 练习题库: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6. 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含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知识点、案例分析等,以便进行课堂教学。

《分离定律》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生物

《分离定律》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生物

《分离定律》教案_教师资格面试高中生物教案-分离定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掌握分离定律的实验方法和步骤;3.能够应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问题;4.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分离定律的实验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2.能够应用分离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引入(10分钟):介绍遗传学中的概念:基因、等位基因等;提问:如何解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2.讲解(25分钟):1)分离定律的概念: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分别地传递给子代,分离定律是指在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过程中,它们独立地分离并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2)实验方法:通过自交和回交实验,观察和分析代际间和亲代间基因型的转移和分离过程;3)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

3.实验操作(30分钟):1)分组: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实验操作:实验组通过自交和回交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性状在后代中的分离状况,对照组通过没有回交和自交的普通群体观察和记录性状的分离情况;3)数据收集:将实验得到的数据整理和统计,并进行结果分析。

4.讨论与总结(20分钟):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分离定律的原理;2)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解释为什么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后代中会按照一定比例分离;3)总结:即使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亲代中是杂合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会按照一定比例分离,每个性状的分离是独立的。

5.拓展应用(15分钟):通过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提问:如果红豆的花色由红色基因(R)和白色基因(r)控制,红豆食品厂选取一批红豆种子繁殖,种子表皮颜色呈现红色和白色的比例为3:1,试推断这批种子是如何产生的?六、教学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正确;2.了解学生的实验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3.评价学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离定律教案

分离定律教案

分离定律教案第一篇:分离定律教案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课时安排】 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苏教版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三章第一节,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然后,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且知道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对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以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考查方式及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具体的题目情景中怎么应用还不是很清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知道高考的考查方式并通过标杆题分析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3)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2、能力目标:(1)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试验验证——理论(3)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4)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进行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教学重点】(1)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的识记;(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遗传图解的写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创设学习情景:导入:如果双亲都是双眼皮,其子女一定双眼皮吗?如果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是前世造孽还是现世报应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问题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

分离定律_教案模板

分离定律_教案模板

教学对象:高中生物教学目标:1. 理解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掌握分离定律的推导过程和验证方法。

3. 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并解决简单的遗传问题。

4. 培养学生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推导过程和验证方法。

难点:分离定律的应用和解决遗传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如基因、性状、遗传因子等。

2. 引入分离定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分离定律与遗传学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1. 讲解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等。

2. 分析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阐述分离定律的推导过程。

3. 介绍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如测交实验、自交实验等。

4. 通过实例讲解分离定律的应用,如杂交育种、遗传病诊断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分离定律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四、课堂讨论1. 组织学生讨论分离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遗传病的预防、育种技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分离定律与其他遗传学定律的关系。

五、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推导过程和验证方法。

2. 强调分离定律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分离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遗传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学习分离定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评估分离定律教学的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学资源:1. 教科书《高中生物》2. 相关教学课件、练习题3. 遗传学实验视频、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

(完整版)分离定律教案

(完整版)分离定律教案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苏教版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三章第一节,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然后,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且知道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对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以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考查方式及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具体的题目情景中怎么应用还不是很清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知道高考的考查方式并通过标杆题分析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3)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2、能力目标:(1)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试验验证——理论(3)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4)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进行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教学重点】(1)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的识记;(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遗传图解的写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创设学习情景:导入:如果双亲都是双眼皮,其子女一定双眼皮吗?如果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是前世造孽还是现世报应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问题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分离定律(Ⅱ)教案浙科版必修2
(1)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3)能够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2.教学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3.教学难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分离定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能力。
3.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各异,部分学生可能习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习惯。这可能会影响到课堂互动和讨论的效果,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针对学生层次和学情分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点的巩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六、教学资源
1.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2;
2.课件:分离定律(Ⅱ)相关课件;
3.案例资料:相关遗传现象的案例资料。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使学生建立遗传现象的基本认知,形成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科学理解,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3. 分离定律的应用:分离定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后代的遗传比例。例如,如果父母都是杂合子,那么他们的后代有可能是1:2:1的比例分布,即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
4. 分离定律的遗传图解:分离定律的遗传图解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遗传现象。遗传图解包括P代、F1代和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分布情况。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分离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分离定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遗传与进化观理解分离定律的内容。

2.通过对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实验,建立类推理与演绎的思维。

3.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的分析,根据初中所学遗传的相关知识,构建生物模型。

4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对生物学科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离定律的内容。

【难点】分离定律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因子用D表示,隐性因子用d表示;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解释是假说,但是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

以此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测交实验孟德尔用杂交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dd)测交,高茎豌豆(Dd)产生配子分别是D和d,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dd)只产生配子d。

测交后,在得到的64株后代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这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1:1。

验证了假说。

2.假说——演绎法读书指导教材,什么是假说演绎法,结合孟德尔的研究历程,说一说分为哪几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3.得出结论请同学讨论总结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教师提问: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指(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B测交后代分离比是1:1。

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环节三:拓展与应用如果想知道一个生物是否为纯种,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自交、测交。

植物可以自交,动物无法自交就用测交。

测交可以用来纯合子和杂合子的鉴定。

《第1节 分离定律》教案1

《第1节 分离定律》教案1

《第1节分离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

(4)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了解孟德尔简历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

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遗传规律之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应该可以:1、通过阅读课本,能说出豌豆的特点、杂交实验的过程,掌握常见的遗传学符号含义2、通过分析,初步理解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容易成功的优点3、通过学习,理解掌握常见的遗传名词,增强学习遗传的兴趣和基本能力4、通过分析,总结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共性现象5、通过分析,学会用孟德尔的假说来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共性现象学习重点:总结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共性现象学会用孟德尔的假说来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共性现象遗传名词的区分和理解初步的建模思想如何突破“假说——演绎法”的理解学习难点:学会用孟德尔的假说来解释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共性现象你知道怎么样学本节内容吗?本节学习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能说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杂交实验中出现的共性特点。

分析理解孟德尔提出假说,能利用假说解释分离现象。

了解一种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追寻孟德尔的研究思路:发现问题-进行实验-建立假说-实验验证-形成理论。

课前预习很重要,比一比谁掌握的更多1、豌豆特点:(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豌豆是授粉而且是授粉植物,在自然情况下,一般都是。

(2)、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

(3)、豌豆具有多个稳定、易于区分的。

2、杂交实验过程步骤:人工去雄—套袋—采粉—人工授粉—套袋(1)人工去雄的对象是。

为什么要去雄?什么时候去雄?(2)去雄后为什么要套袋?(3)采粉的对象是。

(4)人工授粉的目的是。

什么时机授粉?授粉后为什么还要套袋?(5)思考:如果是单性花之间的人工异花授粉,需要以上的全部步骤吗?3、整理本节教材中出现的遗传学名词:。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基础知识常用符号表示符号P F1 F2 ×♀♂含义学习过程:研究课题一提供材料一:分析孟德尔完成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平行杂交试验后,出现了那些共性特点研究课题二提供材料二:利用孟德尔的假说怎么解释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活动:目的:通过活动更好的理解孟德尔的假说,同时体会孟德尔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用围棋代替孟德尔假说中的“遗传因子”,模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活动过程:请同学们在下图()和中摆上围棋表示基因P:紫花X 白花()()配子F1 紫花()配子F2 基因组成()()()()性状紫花紫花紫花白花3 : 1课后思考和整理:②性状类 ①交配类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容易获得成功的原因有什么?3、整理遗传定律中的概念系统杂交:自交:测交:性状:相对性状: 。

《分离定律》教案.docx

《分离定律》教案.docx

第一节分离定律、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与分离定律的解释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3、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4、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逐步养成怀疑、批判、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教学难点:应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方法:讨论举例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讲解】杂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孟德尔研究了 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都得出了 3: 1 ,可见这其中肯定有什么 规律存在。

【提问】为什么在子二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写出遗传图 解,并强调遗传图解中的符号书写。

)探讨一对 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 验 分析相对性状和性状的概念。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 型。

孟德尔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

展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单因子杂交实验(花色)P: F 2紫花705白花下2中的3: 1是 是巧合呢? 紫花X 白花I紫花i ×705224比例约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行人工杂交;成熟后 籽粒都留在豆荚中, 便于观察和计数;有 多个稳定的,易于区 别的性状。

学生看书,思考并回 答问题:3 : 1不是偶然的。

提高识图 能力,分析 判断能力对分离现 象的解释学生看课本,讨论回 答:① 性状是基因决定 的。

显性基因(A ) 控制显性性状,隐性 基因(a )控制隐性性 状,基因在体细胞中 成对存在。

② 配子形成时,成对 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孟德尔通过豌豆的遗传实验,对豌豆的遗 传现象进行了解释,他的解释正确吗?用 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提问】1、CC 能有几种类型的杂交?请大家写出三种组合的杂交遗传图解。

(请学生板演)2、大家判断一下,哪一种组合能验证分 离定律呢? 【解释】第1种子代都是紫花,无法判断;第2种 本身就是孟德尔的假设;第3种最好,根 据子代表现型比值是1 : 1,从而证明了Ii -豌豆杂交实验解释子1子'2盼F 配 F【总结概念】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系基因性状入不同的配子。

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二 1-2 第1课时 分离定律 教案

2022-2023学年苏教版(2019)必修二  1-2 第1课时 分离定律  教案

第二节分离定律第1课时分离定律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

1.生命观念:认知花的结构与生殖功能相适应,并尝试人工异花授粉的操作。

2.科学思维:利用遗传图解,梳理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对解释的证明。

3.科学探究: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解释生物的一些遗传现象。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以紫色花豌豆和白色花豌豆的杂交实验为例)实验过程说明(1)P具有相对性状(2)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4)实验结果与正交、反交无关(1)理论解释①孟德尔认为,在来自母本的雌性生殖细胞和来自父本的雄性生殖细胞中存在着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hereditary factor),这些遗传因子在亲本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②在杂合子F1(D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D和d分别独立存在,因此在形成生殖细胞时,F1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D型和d型雄配子,也可以产生数量相等的D型和d型雌配子。

③在F1自花授粉时,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而且结合的概率相等,如豌豆D型雄配子,既可以和D型雌配子结合,又可以和d型雌配子结合,且结合成DD和Dd的机会相等。

(2)遗传图解3.分离定律: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二、模拟动物性状分离比的杂交实验1.四人一组,每组准备两个小罐,分别标记为1号罐和2号罐。

每个罐中均有100个围棋子,其中黑子和白子都是各50个。

1号罐中的棋子代表动物雌配子,2号罐中的棋子代表动物雄配子;黑子代表遗传因子A,白子代表遗传因子a。

将每个罐中的棋子充分混合均匀。

2.分别从两个小罐内随机抓取一个棋子,放在一起,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类型。

每次记录受精卵类型后,将抓取的棋子各自放回原来的小罐,重新混合均匀。

重复20次并归纳结果。

分离定律教学设计.docx

分离定律教学设计.docx

《分离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根据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将学习的内容一步一步地呈现,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在每一步之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学习的状态。

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做出及时的反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根据认知主义的教学理论,发现学习法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将教材中的活动充分展开,模拟科学家的探究实验,以一种更直观的形式展现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自己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许多问题来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前期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遗传与进化》(浙江科技出版社)“第一章孟德尔定律” 的“第一节分离定律”中的第一部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与第二部分“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材先详细地介绍了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再通过文字描述来解释分离现象,然后以遗传图解来分析单因子杂交实验,加深学生对于分离定律的理解。

孟德尔定律是高中生物学习的一个重难点,实践中遇到的遗传学问题要运用孟德尔定律来解释。

本节内容是接下来学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基础,也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

(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金华二中高二(10)班的学生。

该班的学生热爱自然,在生活中能够观察到同类生物形态、结构等的不同,并引发思考。

在平时阅读科技杂志等过程中,初步了解了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如基因、杂交等概念。

学生在必修一中学习了分子与细胞的知识,这些知识相对比较具体,以记忆为主。

而本节知识内容涉及隐性基因、基因型、基因分离等抽象概念,学生对这些内容理解会相对比较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性状分离、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解释分离现象,初步掌握遗传图解的书写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亲本 ♀: 母本 ♂: 父本 ×: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交配) × : 自交 (自花传粉;遗传因子相
同的雌雄个体交配) F1: 杂种子一代 F2: 杂种子二代

×



♀♂
正交
高 茎

×



反交
P高
×

茎子一代所显现出来 茎
的性状
F1

显性性状 茎
×子一代未显现出来 的性状
性状——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 们可以根据性状的差异鉴别各种生物。
相对性状——
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巩固练习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F2
隐性
性状
787 高茎 277 矮茎 3 :1
P高

F1
×


×
高 茎
F2 显性
性状 性状分离
性状分离比
787 高茎 277 3 :1
隐性 性状
矮茎
性状分离
在同一代个体中,显性性状与隐性 性状个体同时出现的现象。
稳定遗传
后代个体的性状彼此相同,而且与 亲本的性状也相同的现象。
实验结果:
1. 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 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假说-演绎法 4、通过实验来检验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
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在于D与d的分离。
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说明了 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 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 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有完全显性作用
基因型
DD
纯种 高茎豌豆
dd
纯种 矮茎豌豆
Dd
杂种 高茎豌豆
表现型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生物体在形成 生殖细胞---配子 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中。
1:1
F1配成形子单成中存的遗在配传子因比子值相等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配子
雄配子
D
d
D
d
DD Dd Dd dd
1
:2 : 1
高茎 3
矮茎 1
(D)
显性遗传 因子
(高茎) 显性性状
相对性状
DD 显性纯合子 Dd 杂合子
隐性遗传 因子 (d)
隐性性状 (矮茎)
表现型
dd 隐性纯合子 基因型
本节内容概念图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F1
Dd
×
Dd
F1配子 D
d
(一)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1)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交配,如果新出现 了性状,则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例: 红眼果蝇×红眼果蝇
白眼果蝇 (隐性)
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2)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 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例:高茎×矮茎
高茎 (显性)
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3)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 性状分离比为3:1,则分离比为3的性状即 为显性性状
F2
DD Dd
高茎 高茎
3
D
d
Dd 高茎
dd 矮茎

1
假说-演绎法
1、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科 (1)F1代全部显现高茎
学 事
(2)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

离),分离比接近3:1
问题:为什么F2中性状分离比是3:1?
假说-演绎法
2、推理、想像,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 (1)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基因的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想一想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如何选育显性性状 和隐性性状的优良品种?
要选育显性性状品种:应连续自交,直到 确认得到不再发生分离的显性类型为止。
要选育隐性性状品种:一但出现隐性性状的 品种,就是选用的品种。
想一想
为什么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
在人类,虽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通常很少出现,但在近亲结婚(例如表兄妹 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 那里继承相同的基因,而使其后代出现病症 的机会大大增加。
第1节
孟德尔的 豌豆杂交实验
(一)
高中部:赵晶
杂交实验材料 —— 豌 豆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保证了自然状态下豌豆是纯种,实验结果可靠
(2)豌豆的相对性状易于区分 便 于 观 察 、 分 析 实 验 结 果
(3)豌豆花大,便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1、去雄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配子中遗传因子 成单存在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假说-演绎法 3、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
假说-演绎法 4、通过实验来检验推理的结论是否正确
测交——F1与隐测性交纯实合验子的杂交
dd只能产生一 种d配子,它与 F1产生的配子结 合时,不会掩盖 F1配子中遗传因 子的作用。
例、豌豆子叶黄色和绿色受一对遗传因子(Y、y) 控制。现将子叶黄色豌豆与子叶绿色豌豆杂交, F1为黄色。
(1)_黄_色_子_叶__为显性性状,_绿_色_子_叶_为隐 性性状。
(2)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_Y_Y _和_y_y_。 (3)F2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YY、Yy、yy , 比例
是 1:2:1 。
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控制
显性遗传因子 D
高茎
(显性性状)
隐性遗传因子 d
控制 矮茎
(隐性性状)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合子
杂合子
DD
dd
Dd
纯种
纯种
杂种
高茎豌豆 显矮性茎遗传豌因豆子 高茎豌豆
对隐性遗传因子具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中的细胞 核遗传,而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以及原 核细胞。
1、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 2、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 3、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遗传题的解题技巧
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基因用A、a表示), 据图回答:
(1)人类白化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是______性 (显或隐)基因,其遗传方式遵循______定律. (2)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Ⅲ8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______. (3)若Ⅲ8和一个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结婚,则生了一 个患病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为正常的几率为_____。 (4)图中Ⅲ9、Ⅲ10、Ⅲ11都表现正常,他们的父亲Ⅱ5 最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