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忍与自由习题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答案 (2)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答案 (2)

<大学语文考试题目及详细答案>《兼爱》一、比较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的异同。

在先秦诸子,中墨家学派,可谓是与孔孟儒学比肩而立的两大思想流派。

儒家讲“仁爱”,墨家讲“兼爱”,成为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

他们共同的地方是都提出”爱人”的主张。

不同的是,儒家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只有在爱有差等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家反对儒家仁爱理论中的那种分亲疏、分等差、分厚薄、由近及远的仁爱思想。

墨家认为,这种有差别的爱,正是造成天下之人不相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语言质朴充实,不重文采。

文辞不加修饰,能就近取譬,浅近通俗,重在以理服人。

说理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论辩一气呵成,气势非凡。

三、今天应如何看待墨子的兼爱思想?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

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煞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齐桓晋文之事》一、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齐桓晋文之事章》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

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

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民等多方面的含义。

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二、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是什么?1.娴熟论辩技巧。

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人入彀,从而使对方心悦诚服。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课文选讲篇目:1樊迟、仲弓问仁2冯谖客孟尝君3容忍与自由4我的世界观5秋水6张中丞传后叙7婴宁8蒹葭9湘夫人10春江花月夜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2秋兴八首13长恨歌14无题15苦恼16饮酒17赤壁赋18哭小弟19断魂枪樊迟、仲弓问仁练习题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附参考答案: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

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题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答: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题.

练习题第一单元仁者爱人樊迟、仲弓箭问仁 \答案原君 \答案樊迟、仲弓问仁一、填空题 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收集整理而成的。

2、孔子是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 ,其思想的核心是 ,3、“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 “五经” 指、、、、。

二、单项选择题1、《樊迟、仲弓问仁》一文中,孔子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 A、善于识别人的人 B、能够广交朋友的人C 、默默无闻的人 D、敢于行动的人2、下列不属于儒家所提倡的美德的集中表现的是( A、恭 B、敬 C、怨 D、忠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今本《论语》由东汉郑玄厘定 B 、《论语》中所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 C 、《论语》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D 、《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E 、善于论辩是《论语》的一大特色 2、下列行为中属于实践“仁”的具体表现的有( A 、出门如见大宾B 、使民如承大祭C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E 、居处恭,执事敬重, 与人忠 3、下列代表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 A 、《论语》 B、《左传》 C、《庄子》 D 、《孟子》 E、《韩非子》四、解释带点的字词 1、使 . 民如承大祭祀 2、在邦 . 无怨, 在家 . 无怨 3、雍虽不敏 . , 请事 . 斯语 4、举直错.. 诸枉 5、不仁者远 . 矣 6、居处恭,执事敬.......五、简答题 1、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2、请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 的内涵。

3、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原君一、填空题1、《原君》是一篇严谨的议论文。

2、《原君》一文从“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引出“ ”的为君之道,奠定了全篇论证的基础。

3、《》是《明夷待访录》一书的首篇。

4、后人将、、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

二、单项选择题1、《原君》中, 对自己夺取的产业沾沾自喜的人是 ( A、明太祖 B、汉高帝C、崇祯帝D、商纣王 2、《原君》中发出“若何为生我家!”的痛苦悲叹的人是( A 、明太祖 B、汉高帝 C、崇祯帝 D、商纣王 3、《原君》模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是从探究人均的(入手的。

大学语文容忍与自由

大学语文容忍与自由

大学语文容忍与自由一、考点透视1.认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理解“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

3.理解“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

4.认知文中的主要事实论据,说明其所证明的论点。

5.体会本文从自己的经验教训说起、以典型实例为依据、深人浅出、明白清楚的说理风格。

二、思考及练习答案1.谈谈你对“容忍〞与“自由〞之关系的理解。

答: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当你对别人容忍,也就是给予他自由,反之亦然。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如果没有容忍作保证,所谓的自由也就只会是空中楼阁,从肯定意义上讲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这是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因此为了让他人,也为了让自己得到自由,人类要努力改正“喜同而恶异〞的心理惯性。

至于“绝对之是〞的观点,更是错误,它是人类容忍与自由路上的绊脚石,所谓的“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2.胡适认为不存在“绝对之是〞,你的看法如何答:作者借陈独秀的回信,提出“绝对之是〞并认为这种情况不存在,对于作者的观点,我们认同。

因为政治上标榜的“绝对之是〞,其心理来源是总是觉得自己“不会错〞,这也是人类普遍“喜同而恶异〞的心理惯性在政治上的表达。

但是“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处于对自然、社会不断认知过程中的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能总是“绝对之是〞,并且那种“喜同而恶异〞的心理惯性,本身就是对不同意见、看法、主张的漠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是觉得自己“不会错〞的想法,只是一种自欺欺人、不敢面对现实的闭塞之举。

3.识记文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

答:本文运用例证法来阐发道理。

在所论述的三个层次中,作者先后用到了三个典型例证,分别证明了文章三个层次的分论点,也就是三个道理。

这三个典型例证:一是作者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条律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论证了“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二是宗J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的惨剧,论证了“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三是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商量之余地〞,论证了“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

尊重自由平等+同步练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尊重自由平等+同步练习-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但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平等现象,下列选项体现不平等现象的是()A.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B.公交车上设立“老弱病残孕”专座C.就业歧视、性别歧视、特权思想等D.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年龄歧视”“学历歧视”“身高歧视”“职业歧视”甚至“收入歧视”等现象。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要()①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①运用刑罚严厉打击①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①树立特权意识,谋求最大利益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下列体现平等的是()①老人、儿童、孕妇和残疾人乘坐交通工具享受特殊照顾①杨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子女安排工作①我国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①张某因携带乙肝病毒,在参加竞聘时公司拒绝录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我们生活的世界依然有很多不能平等待人的现象,人们追求平等的脚步不能停止。

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上。

①享有权利①法律地位①人格①履行义务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2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

其中规定:烈士子女、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等多类考生可享加分或优先录取。

这体现了()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原则B.不同情况差别对待的原则C.此类考生具有无限的权利D.我国公民不享有平等权利6.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这里所说的“平等”是指()A.法律地位上的平等B.现实生活中的平等C.做人资格上的平等D.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7.人生来平等,我们要尊重这种平等。

生活中践行平等要求我们()①反对特权①追求智力水平的平等①平等地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①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8.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两层含义是指()①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①不同情况差别对待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①职位高特权多,职位低无特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9.下列不属于珍视自由的是()A.小红在某政府网站上提出合理化建议B.小明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C.小梅午休时在宿舍里大声播放音乐并跳舞D.小英拒绝父亲的辍学要求,坚持回校学习10.1月30日,贵州务川女子易某某在互联网上编造、散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实信息,被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易某某行政拘留日的处罚。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容忍与自由课后答案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容忍与自由课后答案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容忍与自由课后答案1、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下一句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下一句是“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撰文(zhuàn)炫耀(xuàn)嗔怪(zhēn)伺候(sì)B、捧场(pěng)贮藏(zhù)锲而不舍(qiè)瑰丽(guī)(正确答案)C、瓜葛(gé)勾当(gōu)皈依(guī)山冈(gáng)D、深奥(ào)陨石(yǔn)角斗(jiáo)收敛(liǎn)4、1工作时如果来电话的人太啰嗦,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浪费时间,你可以说“别废话”,然后直接挂掉电话。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狭隘(ài)言简意赅(hài)B、笑靥(yǎn)心宽体胖(pán)C、脸颊(jiá)诲人不倦(huǐ)D、酝酿(niàng)一蹴而就(cù)(正确答案)6、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蠕动(rú)艾蒿(hāo) 聆听(líng)B、残羹(gēng)给予(jǐ) 湍急(tuān)C、悚然(sǒng) 允诺(nuò) 弹丸(dàn)D、侍坐(shì) 徘徊(huí) 凌驾(léng)(正确答案)7、4. 下列句中加双引号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先进文化理念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和科技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答案)B.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大学语文》笔记及配套练习-第五节

《大学语文》笔记及配套练习-第五节

(一)《论毅力》1.梁启超,本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以激励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仁人志士,继续努力。

2.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事实论据:用五种不同毅力的人的不同结果来说明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4.理论论据: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孟子曰:“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5.论证方法:① 类比法:“行舟”、“为山”、“平地”、“掘井”之喻,就都是通过类比法来讲道理。

② 对比法:强调了“止”与“进”、败与成的对比。

(主要的)6.本节知识点及考频总结成语:功亏一篑(二)《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1.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学术自由”,主张“兼容并包”。

2.论点:“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三大教育思想。

3.论据:事实论据:蔡元培在德国留学期间的购物经历只论证了敬师爱友。

4.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如专门学校和大学的对比、“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学习的对比等。

5.名句对应: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抱定宗旨)诸君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荀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砥砺德行)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犬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

(敬师爱友)6.计划两件事情:一、改良讲义。

二、添购书籍。

7.用以批评“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的是(终南捷径)《大学语文》笔记及配套练习-第五节8.艺术特色:①讲述“三事”的三段,都用一个反问句来引出结语,语重情长②语言亦文亦白,将文言的简练典雅与口语的通俗明快融于一体③说理简要透彻,而且情理并重,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三)《容忍与自由》1.作者:胡适。

青年时代留学美国,1917年回国后,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2.文体:议论文3.论点: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练习题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练习题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严以自律之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②自由自在是人们向往的生活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遵守法律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针对下图中风筝的困惑(挣脱?不挣脱?),伙伴们众说纷纭。

下列观点中不能帮助风筝做出正确选择的是()A.风儿:应该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飞翔,不受束缚B.云儿:飞翔的自由不是绝对的,需要线的牵引C.燕子:挣脱线的束缚,看似自由了,但再也不能拥抱蓝天D.大雁:线虽然限制了你的自由,但你可以飞得更高更远3.有人认为,拥有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②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③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④拥有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任何限制与约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近年来,高铁霸座、机场撒泼、抢公交车方向盘、“路怒族”等词频上热搜,公共场合俨然成了某些人任性的“秀场”。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关于依法惩治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对上述行为亮剑:《广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则将上述行为纳入失信信息。

这些举措意在()①用法律法规为自由划定边界②依靠严厉惩罚实现良法善治③以信用法制化引导人们守公德④以外在监督促使个人行为自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平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

在法律意义上,平等的两层含义是()A.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B.职位高特权多,职位低的无特权C.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D.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平等地接受法律制裁6.下边漫画启示我们()A.不要跟小气的人打交道B.B.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不能随便乱坐D.尽管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不同,但人生来平等,应得到充分尊重7.陶行知说:“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忍与自由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容忍与自由》
一、单项选择题
1 .《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2 .作者认为“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观点()
A.不正确 B.有一定合理之处 C.完全对 D.有争议
3 .《容忍与自由》一文的作者是()
A.朱光潜 B.胡适 C.蔡元培 D.陈独秀
4 .根据《容忍与自由》中的观点,《王制》中的哪一个字正是中国专制政体之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
A.骂 B.想 C.诛 D.哭
5 .作者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目的是说明自己的年纪越大,就越觉得()
A.自由比容忍更重要 B.容忍与自由变得都很重要
C.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D.容忍与自由变得都不那么重要
6 .在宗教史上,当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后,有人批评他时,他发表了一篇文字,其目的是()
A.作为一种消遣 B.悼念塞维图斯 C.表达苦闷的心情 D.为他自己辩护
7 .高尔文之所以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的基本原因是()
A.树立自己的权威 B.塞维图斯不听命于他
C.厌恶塞维图斯 D.深信自己不会错
8 .对于“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胡适觉得是()
A.很不容忍的态度 B.很容忍的态度
C.很不自由的态度 D.很自由的态度
9 .文中多次所提到的《王制》,其出处是()
A.《礼记》 B.《易经》 C.《尚书》 D.《诗经》
二、多项选择题
1 .《容忍与自由》一文中主要事实论据包括()
A.作者年少之时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 B.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
C.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D.郭沫若改《屈原》剧本中的台词
E.王若虚改动司马迁《史记》中的原话
2 下列有关胡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年时曾留学美国 B.宣扬民主、科学的思想 C.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D.认同封建旧文化观 E.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3 以下属于胡适着作的有( )
A.《管锥篇》 B.《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C.《尝试集》
D.《中国哲学史大纲》 E.《白话文学史》
4 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当宗教统治者“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时候,他们往往会()A.迫害异端 B.压迫一切思想言论 C.摧残异己
D.禁止一切宗教自由 E.放开言论
5.以下观点,作者所认同的有()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C.“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容忍的态度 D.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E.“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可取的态度
三、简答题
1 .结合课文试述《王制》中”诛”的目的是什么其对社会有什么危害
2 .结合原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演绎法来进行论证的
四、简析题1 .阅读胡适《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
布尔先生死了十多年了,他这句话我越想越觉得是一句不可磨灭的格言。

我自己也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的感想。

有时我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问:A.这段话中布尔先生的这句话大致是什么
B.这段话中最能简要深刻表现这句话最深层含义的一句话是
C.为什么说“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2 阅读胡适《容忍与自由》中的一段文字:
我十七岁的时候(1908)曾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几条“无鬼丛话”,其中有一条是痛骂小说《西游记》和《封神榜》的,我说:《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

”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掌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
这是一个小孩子很不容忍的“卫道”态度。

我在那时候已是一个无鬼论者,所以发出那种摧除迷信的狂论,要实行《王制》的“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一条经典!
问:A.在这段话中作者为什么要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
B.这段话中的证据属于什么类型
C.这段话属于何种论证方法
答案一、1 D、2D 、3B 、4C、5C 、6D、7 D、8A、 9 A二、1 A B C 、2 A B C E 、3 BCDE 、4 ABCD、5 、6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