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历史(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魏B. 蜀C. 晋D. 吴2.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下列哪一项出现于唐朝?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纸张A. 杜甫B. 白居易C. 王之涣D. 苏轼4. 明朝时期,下列哪位航海家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A. 郑和B. 刘家港C. 汪大渊D. 茶马古道5. 清朝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了“鸦片战争”?A. 乾隆帝B. 嘉庆帝C. 道光帝D. 同治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郡县制。
(√)2. 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3.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但国内商业却相对衰落。
(×)4. 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5. 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在_______(长安),终点在_______(罗马)。
2.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成医学巨著《_______》(伤寒杂病论)。
3. 唐朝的_______(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 宋朝的_______(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5. 明朝的_______(戚继光)是著名的抗倭英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请列举唐朝的三位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3. 简述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
4. 请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5. 请简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巩固统一后的国家?2. 请以唐朝为例,说明对外交往的重要性。
3. 分析宋朝商业发展的原因。
4. 请结合元朝的历史背景,分析其民族政策的特点。
5. 请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分析明朝的盛世局面。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分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远古传说虽蕴含着一些历史信息,但不能等同于历史,而史实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炎帝教民耕种B.北京人使用天然火C.大禹治水D.黄帝大战蚩尤2.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A.元谋人B.半坡居民C.北京人D.河姆渡居民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也会印证远古传说,下列属于传说的是A.相传黄帝发明了指南车B.半坡人会纺织、制衣C.夏朝的中心地区在今河南、山西地区D.河姆渡人会制作乐器4.选择题: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这里“家天下”的出现标志着哪一种制度的产生?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选举制5.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古文字现代汉采刃焚休曰字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6.春秋时期,农业上出现了深耕细作,耕地面积扩大,山林也得以开发。
这主要得益于A.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B.社会环境的安定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自然条件的优越7.大教育家孔子所办私学的招生原则是A.招收品德高尚的学生B.招收不同类别的学生C.招收智商足够高的学生D.招收出身底层的学生8.“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材料中,促使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B.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C.确立新政治经济秩序D.能够在兼并战争中取胜9.为进行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下活动。
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是活动内容查阅文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等观看视频《大秦帝国——北击匈奴、南定百越》等搜集图片《圆形方孔半两钱》、《铜权》、《铜量》等考察遗址广西灵渠、陕西秦长城遗址等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秦统一货币促进经济交流C.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D.秦建立统一多民族的国家10.下面关于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D.发生于秦始皇在位时期11.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测试题8套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共8套NO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序号内)1、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中,最早开始人工取火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居民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的生活特点不包括A、过着定居生活B、会建造房子C、住半地穴式房子D、会种植庄稼3、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C、汤战胜桀D、盘庚迁都到殷4、西周实行分封的根本目的是A、结成部落联盟B、“公天下”变成“家天下”C、天子为巩固其统治D、为削弱地方诸侯力量5、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事,警事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
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生活的历史写照。
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7、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孔子听后,问“伤人乎?”这则故事体现出孔子倡导并实践了他的思想A、“仁”B、“因材施教”C、“兼爱”、“非攻”D、“无为而治”8、孟子认为“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他的观点是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B、要发展林业C、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D、要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中华传统医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回答9-11小题。
9、很早时候,我们先民就总结出食“五谷杂粮”有益于健康的养身之道。
我们知道,“五谷”农作物的齐备是在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10、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它是由总结出来的A、扁鹊B、黄帝C、华佗D、张仲景11、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书籍A、《齐民要术》B、《水经注》C、《缀术》D、《伤寒杂病论》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砖上刻有“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无饥人”(见下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2. 以下哪位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A. 孔子B. 孙武C. 老子D. 墨子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4. 以下哪位是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A. 康有为B. 孙中山C. 李鸿章D. 袁世凯5.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天津条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_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 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是__________。
3.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事件。
4. 清朝末年的维新派领袖是__________。
5.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一下秦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汉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主要成就。
3. 请简要介绍一下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请论述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及其失败的原因。
2. 请论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辛亥革命及其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B2. B3. A4. A5. C二、填空题答案1. 秦2. 孙武3. 鸦片战争4. 康有为5. 《辛丑条约》三、简答题答案1. 秦朝的建立过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其主要成就有: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修建长城,推行法治等。
2. 汉朝的建立过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胜利后,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其主要成就有:发展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推广儒学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工具D.铁制工具2.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
下图的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3.《史记》中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
”《礼记》中也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
这些内容都体现了A.炎黄结盟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4.据《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
”“邦诸侯”指的是()A.分封制B.世袭制C.郡县制D.三公制5.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不仅数量多,种类齐备,而且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B.C. D.6.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7.《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楚、燕、齐 B.秦、楚、齐 C.赵、魏、秦 D.韩、赵、魏8.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C.封建社会逐渐走向崩溃D.思想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9.“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与此相关的人物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光武帝D.汉高祖10.对大泽乡起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秦朝的统治B.因秦朝的残暴统治而引起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D.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标志性事件11.下表显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反映的局面是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社会动荡D.文化繁荣12."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A. 禅让制B. 神权政治C. 封建制度D. 分封制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春秋时期的开始?A. 周平王东迁B. 齐桓公称霸C. 晋文公称霸D. 楚庄王称霸3. 下列哪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4. 下列哪个国家是战国七雄之一?A. 鲁国B. 卫国C. 韩国D. 中山国5.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秦朝的建立?A. 秦始皇称帝B. 秦灭六国C. 楚汉战争D. 吕不韦专权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2. 西周实行______制度,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3. 春秋时期,______成为第一个霸主。
4. 孔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的学说。
5. 战国时期,______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介绍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
2. 请简要介绍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
3. 请简要介绍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四、论述题(25分)1. 请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B3. B4. C5. B二、填空题答案1. 夏2. 分封3. 齐桓公4. 儒5. 秦三、简答题答案1. 夏、商、西周的社会特点包括:奴隶制度、神权政治、封建制度、分封制等。
2.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春秋时期战争规模较小,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较大;春秋时期礼乐制度较为完善,战国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溃等。
3. 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提倡君子之道,主张以德治国。
四、论述题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和影响:1. 意义: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能够帮助我们复原北京人身体特征提供依据的是A.人类化石B.大量石器C.动物化石D.灰烬和烧石2.对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而言,最不可能发生的是()A.尝试着培育野生猪、野生狗尾草,使之成为自己的主食——粟和稻B.发明了弓箭狩猎,并将吃不完的野兽饲养起来C.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广泛种植棉花,穿棉布衣服3.所有的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其主要原因是A.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B.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C.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D.所有的中华儿女都是黄种人4.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被封在反周势力强大的商、奄故地;政治、军事经验十分丰富的姜尚被封在反周势力非常强大的夷人故地。
这表明分封制A.扩大周朝的控制区域B.意图建立王畿的“藩屏”C.防止夏、商旧族叛乱D.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5.在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由此判断,记载这段历史的文字应该是()A.小篆B.甲骨文C.金文D.隶书6.“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春秋诸侯争霸中第一位称霸的诸侯王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7.下列国家中,既在春秋时称霸中原,又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齐国B.燕国C.鲁国D.韩国8.习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下列主张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①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②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③韩非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9.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评试卷及答案
4.中国文字博物馆于2022年8月开展一期主题为“中国汉字的光辉历程”的展示。以
下是展厅中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C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存
显
启凭借强大势力继承父位 “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的政治传统
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正式建立了
武王伐纣、“国人暴动” 说明统治者无德无才必然会导致王朝覆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B )
选项
A
B C D
史实
结论
良渚遗址发现稻谷、绢片残 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阶级分化相当明
5.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古书上记载,当时的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
种土地了,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反映了
(C)
A.金属货币更多使用
B.分封制的逐步瓦解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古代军事水平提升
6.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外观颜色选用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又蕴含着“道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1.在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地段靠近南北裂缝的堆积时,曾发现过三层灰烬,最厚深达六米,位于整个堆积的中上部;中层灰烬较薄,最后深达四米,位于堆积的中下部,下层灰烬最薄,最厚处只有一米,位于堆积的底部。
这说明A.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B.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C.北京人采用群居生活的方式 D.北京人己经学会制造工具2.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窖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群居采摘3.“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农”指的是()A.尧B.黄帝C.舜D.炎帝4.《三字经》中说:“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夏商周的兴亡更替。
夏、商亡国的共同原因是A.天灾频繁B.屡次迁都C.外族入侵D.暴君暴政5.2019年10月20日,字酷—2019“司母戊鼎”杯国际汉字艺术设计大赛作品暨“创意生活”汉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展开幕式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且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A.金文B.甲骨文C.行书D.楷书6.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
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
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
都江堰是离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据都江堰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未发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受损的迹象。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江堰修筑在岷江流域B.内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C.代表了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D.内江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8.在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两分,共50分)1.《史记》记载:“皇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
”这反映了我国的铜器最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A.商朝B.夏朝C.原始社会D.春秋时期2.“孔子周游列国”“烽火戏诸侯”,与“列国”,“诸侯”相关的西周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皇帝制3.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龙骨”上刻有明显“符号”的人,并断定其为商代的文字,使蒙尘三千多年的“符号”免于湮没。
这种“符号”应是()A.隶书B.金文C.甲骨文D.小篆4.道家提出无为而治、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家的代表人物有()①老子②孔子③庄子④墨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官于始皇,百官甚畏之”,称之为“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A.御使大夫B.丞相C.刺史D.太尉6.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曾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向汉武帝提出这个建议的大臣()A.董仲舒B.卫青C.霍去病D.主父偃7.右图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
此项工程是()A.灵渠B.大运河C.都江堰D.郑国渠8.“丝绸之路经济带”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A.长安B.中亚C.欧洲D.西亚9.右图为五禽戏动作图。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练习五禽戏起到了康复医疗、防疫祛病、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编创五禽戏的名医是()A.张仲景B.司马迁C.贾思勰D.华佗10.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文学作品来了解史实。
《三国演义》中“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A.桂陵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混水之战11.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 2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7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能制造工具的原始人类应当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①遗存稻谷②人面鱼纹彩陶盆③干栏式房屋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3.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是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大禹4.传说中的尧、舜、禹收到百姓爱戴的原因是①生活俭朴,克己爱民②宽厚待人,以身作则③以事业为主,与民同甘苦④实行民主制⑤建立王朝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5.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记载。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7.春秋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A.天子势力衰微B.诸侯势力强大C.战争频繁D.生存环境恶化8.统一是秦朝建立之后最流行的词语,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这一时期的“统一”之列A.车辆形制B.度量衡C.文字D.服饰9.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A.兴修水利B.青铜农具的出现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D. 分封制的瓦解10.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所提出的下列观点中,代表儒家学派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B.进行改革,以法治国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11.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诞生,各国变法不断出现,其归根结底是由于A.诸侯国势力的强大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战争的需要D.社会政治的变化1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右图展示了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C.春秋战国的纷争D.秦汉时期大一统13.下列人物中,哪一位的学说被秦始皇吸收并加以实践A.孔子B.董仲舒C.老子D.韩非子14.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清朝15.公元前 209 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A. 陈胜、吴广B. 刘邦C. 项羽D. 李自成16.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军B.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C.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D.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17.“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致力于共同利益。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2.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发展史。
中国的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①农作物的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④打制石器的出现⑤磨制石器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3.俗话说:“水火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几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
下列对他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D.其子继承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4.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这一年是()A.公元9世纪40年代B.公元前9世纪40年代C.公元8世纪40年代 D.公元前8世纪40年代5.余秋雨盛赞:“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图示文字按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③①④D.④③①②6.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B.王室得到霸主的支持而中兴C.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D.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7.《资治通鉴》开篇记载: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晋国的三家为诸侯,即历史上的“三家分晋”,瓜分晋国的三家是()A.楚、燕、齐 B.秦、楚、齐 C.赵、魏、秦 D.韩、赵、魏8.假如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墨子四人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主持人,招聘的栏目有: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按照他们的各自主张,应聘栏目最恰当的是()A.《教育观察》---孔子B.《法制园地》---孟子C.《军事天地》---老子D.《自然与环境》---墨子9.“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第一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 以下属于人类起源地的是:
A. 欧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2.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
A. 火药
B. 造纸术
C. 指南针
D. 灯笼
3. 下列历史事件中,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关的是:
A. 秦始皇统一六国
B. 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起义
C. 辛亥革命洪门起义
D. 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 地中海是世界三大洋之一。
正确 / 错误
2.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
正确 / 错误
3. 八国联军入侵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事件。
正确 / 错误
...
第二卷主观题(共30分)
一、简述下列历史事件(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辛亥革命
(此处留出空白,供学生回答)
2. 五四运动
(此处留出空白,供学生回答)
3. 抗日战争
(此处留出空白,供学生回答)
...
答案
第一卷
1. C
2. D
3. D
...
第二卷
1. (学生回答)
2. (学生回答)
3. (学生回答)
...
注意:本试卷仅供参考,请以老师的要求为准。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A. 魏B. 蜀C. 晋D. 吴2.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是?A. 长安B. 洛阳C. 杭州D. 成都A. 杜甫B. 白居易C. 王安石D. 李白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区?A. 印度洋B. 大西洋C. 太平洋D. 北冰洋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2.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唐玄宗时期的治理成就。
(×)3.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
(√)4.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指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
(√)5.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_______、印刷术、火药。
2. 东汉末年,曹操建立了_______政权。
3. 唐朝的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 元朝时期,中国的首都迁移到了_______。
5. 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推翻了清朝统治。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
2. 请列举出至少三位唐朝的著名诗人及其代表作。
3. 简述宋朝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4. 请简要介绍明朝的“一条鞭法”。
5. 请说出鸦片战争的起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假设你是秦始皇,请阐述你为什么决定修建长城。
2. 如果你是一位唐朝的商人,请描述你的商业活动及可能遇到的困难。
3. 请以一位明朝官员的身份,写一封信给你的上级,报告你所在地区的民生状况。
4. 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 请以一位辛亥革命参与者的身份,写一篇日记,记录你的所见所闻。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 道试题,每题2 分,计24 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 1 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指的是( )A. 北京市B. 浙江省C. 云南省D. 陕西省2. 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
考古学家已经在河南汤阴、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两者对照,可以说明( )A. 所有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B. 所有的传说都是可信的C. 研究历史只能依靠考古D. 有的传说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3. 《三字经》中有“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齐桓公,秦朝B. 晋文公,齐国C. 齐桓公,秦国D. 楚庄王,秦国4.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社会问题激烈辩论,形成争鸣之势。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认为“兼爱非攻则天下治”,庄子则揭露国君“轻(轻率)用民死”。
这说明他们( )A. 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 治国思想理念基本一致D. 解决了当时的社会问题5. 秦开创的这一体制包含有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
材料中的“体制”的创立( )A. 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B. 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C.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 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块秦代十二字砖,其上刻有文字“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据相关历史知识判断,这块砖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 行书B. 铭文C. 小篆D. 楷书7. 通过“破釜沉舟、西楚霸王、楚河汉界、乌江自刎”等关键词,我们可以想到的人物是( )A. 项羽B. 刘邦C. 楚庄王D. 陈胜8. 汉景帝时的丞相申屠嘉称赞:“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历史(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说明()A.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B.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C.狩猎是北京人主要的生活方式D.化石是复原北京人特征的重要证据2.小王同学假期去参观一处原始居民遗址,他在遗址内的博物馆里看到了如下的展览品。
根据这些考古发现判断该处遗址是A.半坡聚落B.河姆渡聚落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3.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配对,错误的一组是A.炎帝——教民耕种B.嫘祖——养蚕缫丝C.黄帝——制作陶器D.仓颉——创造文字4.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
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A.A B.B C.C D.D5.如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契丹文D.西夏文6.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造彩陶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C.“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燕、韩、赵、晋、秦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捍卫周王室的作用7.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③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④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④8.商鞅变法内容中,对我国地方行政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大政策”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建立县制D.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土地9.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中央集权D.商鞅变法10.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11.魏晋时期,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主要原因是A.儒家从此走向没落B.社会动荡不安C.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D.佛教道教学说的扩张性12.“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曾经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逐渐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巫山人距今有200万年,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将向前推进A.10万年B.30万年C.60万年D.100万年2.长江流域一带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大米C.小米D.玉米3.“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等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神话传说B.游牧文明C.海洋文明D.农耕文明4.俗话说:“水火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三过家门而不入,花了13 年时间,终于治好水患。
下列对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联盟首领B.他是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C.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D.其子继承其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5.《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
”下列各项中能突出体现这种精神的是()A.开始学会用火B.禅让制C.甲骨文的创制D.牛耕的推广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落D.天子依附于诸侯7.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以下战役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8.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主张是A.仁者爱人B.以德治国C.有教无类D.因材施教9.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该年所属的世纪和年代是A.公元前3世纪30年代B.公元前3世纪20年代C.公元前2世纪30年代D.公元前2世纪20年代10.“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11.对比认识是历史学科的能力之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 B.北京周口店 C.浙江余姚D.陕西半坡村2.探究共性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同之处是()。
①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③经营原始农业④制作彩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
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材料中的“他们”是()A.炎帝和黄帝 B.老子和孔子 C.秦皇和汉武 D.文帝和景帝4.西周开始出现了诸侯的称呼,众多诸侯产生的制度是A.奴隶制B.选举制C.世袭制D.分封制5.《新中国考古五十年》一书中记载“在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箭),……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 从这段材料可以归纳出的历史信息是商朝时期①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②青铜工艺高超③已有文字④统治残暴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
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与齐、晋距离较近,而与周天子相距甚远B.鲁国想与齐、晋联合共同攻打周天子C.周天子势力与齐、晋势力差不多D.周王室衰微7.公元前260年,秦王亲自来到河内,井把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全部征调到战场,拦截赵国的救兵,断绝他们的粮食。
当时,秦赵两国激战于A.城濮B.桂陵C.马陵D.长平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这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方法是()A.以“德”教化人B.因材施教C.有教无类D.当仁不让9.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doc精选模拟(1)一、选择题1.下列著名的旅游景点中,与佛教息息相关的是A.B.C.D.2.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各不相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这部作品是A.《兰亭集序》B.《宣示表》C.《张猛龙碑》D.《比丘道匠造像题记》3.地方治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汉武帝为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颁布“推恩令”B.建立刺史制度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铸造五铢钱4.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A.铲形币B.刀形币C.圆形方孔半两钱D.蚁鼻钱5.铁器、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铁制工具应用农业生产领域最早开始于A.商朝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6.假如你来到约6000多年前的半坡居民家中,他们热情地端出香喷喷的食物招待你,你认为这一食物原料最有可能是A.小麦B.粟C.玉米D.水稻7.远古时代,传说有位著名的部落首领为了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人非常尊敬他。
他是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8.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格局,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
”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①民族融合的作用②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③江南经济的发展④对外交往的加强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9.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于( )A.西晋后期B.三国时期C.东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10.“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作品的赞誉A.祖冲之B.王羲之C.顾恺之D.华佗11.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12.“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13.“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
” 材料中“炀帝此举”是指A.统一全国B.创立科举制C.修建粮仓D.开通大运河14.下列内容与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见下图)相符的是①能够直立行走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体生活③用火防寒,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5.古诗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中“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A.关西B.新疆C.西域D.西藏16.“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是唐朝诗人胡曾的《流沙》中的诗句。
这两句诗句描绘的是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17.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A.禅让制的实行B.夏朝建立C.商朝建立D.西周建立18.“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曲《曹操》中有这样的歌词。
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鼎立之后的是A.曹操B.孙权C.诸葛亮D.曹丕19.这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东汉史学家班固评价这部著作“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部著作是()A.《春秋》B.《左传》C.《史记》D.《资治通鉴》20.汉景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根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一定)劝(鼓励)农桑……”。
该诏书说明汉景帝重视的是A.工业生产B.手工业生产C.农业生产D.商业活动21.春秋时期征战杀伐此起彼伏,争当霸主各不相让。
最先称霸的是A.齐桓公B.楚庄王C.晋文公D.秦穆公22.“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
”为此,汉武帝A.统一铸造货币B.实行盐铁专卖C.实施“推恩令”D.大举反击匈奴23.战国时期,为秦国强大、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的改革是A.管仲改革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24.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这说明甲骨文()A.年代最早B.内容丰富C.影响深远D.造字成熟2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这首诗中的场景出自于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肃宗统治时期二、材料综合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驼着中原的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驼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
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
一支支驼队驼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驼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
——摘编自《二十五史详解》(1)写出丝绸之路的起点。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最后一句作者对丝绸之路的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7.“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
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区别开来,将上表内措施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
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什么相同点?28.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尽管各民族之间曾经存在矛盾与冲突,但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大量南下的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彼此交往。
他们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相互渗透,取长补短。
——以上均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为了抗击这一民族,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的原因以及内迁带来了什么结果?(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内迁的各族中哪一民族为革除落后习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而进行了改革?请举出该改革的两项措施。
改革的影响如何?(4)请你谈谈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阳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选项D符合题意;青城山是道教圣地,选项A不符合题意;兵马俑是秦始皇死后的陪葬,选项B不符合题意;山东曲阜孔庙是为了纪念孔子,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清新的特色,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A项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B解析: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
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所以答案选B。
4.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已经统一中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始皇为了发展经济,统一了货币,将六国的钱币统一为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所以在南海郡当时实行的货币已经是圆形方孔钱,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5.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范围得到扩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6.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所给信息“6000多年前的半坡居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会种植农作物粟,所以这一食物原料最有可能是粟,B项符合题意;小麦和玉米在当时还不会种植,水稻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人物不具备治水有功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选D。
8.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对外交往的加强与社会统一无必然关系,故含有④的C不合题意;三国两晋南北时期,虽然北方战乱频繁,但是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北方社会的安定;汉人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所以这一时期也存在民族融合、统一、发展等积极因素,故D符合题意;AB包括不全面,排除。
故此题选D。
9.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优越,有利于农业发展,政局稳定,战乱较少。
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大量人逃往江南地区。
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更多的北方人迁徙到江南,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A项符合题意;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长江以南的许多地区还非常落后,没有大规模迁徙,B项不合题意;西晋之后,东晋、南北朝是,长江中下游一定农业发展,还有北方人南迁,CD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的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
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