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复习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题突破[例题+习题(含答案)]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题突破[题型分析]从2017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可以发现: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所考查的内容,涉及了化学原理、概念、物质性质、实验操作、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和评价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即只要与中学化学实验相关的所有知识都能成为高考化学考查的考点内容。
实验题检测内容的特点:(1)源于课本从近5年高考化学卷实验试题以及近4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试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
而且,有些试题所涉及的实验直接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这种命题方式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课本实验教学;另一方面,很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高考命题原则(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组专家所言:“教材是创设高考试题的丰富素材,教材人人都有,试题贴近教材能够体现公平、公正的命题原则”)。
(2)突出基础随着命题指导思想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高考化学对实验能力的考核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然而,不论试题要求怎样变化,基于中学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实验试题考查的内容仍将强调基础,突出基础性。
分析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就可明确这一特征。
象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虽然试题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都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基础性。
体现在:a、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物质的鉴别、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解释;b、利用常见或常用的化学仪器或装置来完成题目规定的化学实验;c、根据考生所应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化学知识来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或对给定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3)强调综合从近年试题走向可以看出,试题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即以实验为中心,将化学实验与其他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考查。
2018年高考全国理综化学II卷(附答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2.(6分)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3.(6分)实验室中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B. C.D.4.(6分)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5.(6分)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一P键数目为4N AB .100 mL 1mol •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lN A C .标准状况下,11.2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mol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6.(6分)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 3二次电池,将NaClO 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
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CO 2+4Na ⇌2Na 2CO 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ClO 4﹣向负极移动 B .充电时释放CO 2,放电时吸收CO 2C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 2+4e ﹣═2CO 32﹣+C D .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e ﹣═Na7.(6分)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 0.4000mol •L ﹣1的NaOH 溶液 称取4.0g 固体NaOH 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 的还原性 向盛有2mL 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和KMnO 4溶液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mL 不同浓度 NaHSO 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 2O 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二、非选择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
专题八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专题突破
专题八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专题突破【考情分析】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是高考热点,物质制备主要以气体、无机物、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学生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而性质的验证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过程中包括对物质性质的预测,如2018·课标全国Ⅲ,27,2018·北京理综,28,2018·江苏化学,19,2017·课标全国Ⅲ卷26题对绿矾的性质进行探究,2016·课标全国Ⅱ卷28题对Fe2+和Fe3+的性质进行探究;是近几年新课标考试的热点题型。
1.物质制备的三大原则(1)选择最佳反应途径如用铝制取氢氧化铝: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SO4)3+6NaAlO2+12H2O===8Al(OH)3↓+3Na2SO4,当n(Al3+)∶n(AlO-2)=1∶3时,Al(OH)3产率最高。
(2)选择最佳原料如实验室用铝盐溶液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应选用氨水,而不能选用强碱氢氧化钠溶液;用铜盐与碱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铜,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能选用氨水(氢氧化铜可溶解在氨水中)等。
(3)选择适宜操作方法如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因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极易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更要注意隔绝空气。
2.物质性质实验探究常见命题角度(1)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如探究SO2具有还原性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通过KMnO4溶液是否褪色来说明。
(2)物质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如探究Fe3+的氧化性强于I2时,可利用FeCl3与KI淀粉溶液反应,通过溶液是否变蓝色来说明Fe3+的氧化性大于I2。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般通过设计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来完成,如通过Mg、Al与同浓度盐酸反应产生H2的快慢来说明Mg 的活泼性强于Al。
(完整版)2018高考化学复习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
课时3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1.(2016·课标全国Ⅲ,26)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____。
(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玻璃棒用作引流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CaCO3――→稀盐酸、煮沸、过滤②滤液――→氨水和双氧水冰浴③――→过滤白色结晶(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混合液中盐酸过量,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盐酸,调节溶液的pH 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过滤分离。
(2)a项,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容易造成溶液飞溅,错误;b项,玻璃棒用作引流,正确;c项,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防止有气泡,正确;d项,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错误;e项,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容易划破滤纸,错误。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6 化学实验综合题
1.【2018新课标1卷】醋酸亚铬[(CH3COO)2Cr·H2O]为砖红色晶体,难溶于冷水,易溶于酸,在气体分析中用作氧气吸收剂。
一般制备方法是先在封闭体系中利用金属锌作还原剂,将三价铬还原为二价铬;二价铬再与醋酸钠溶液作用即可制得醋酸亚铬。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所用蒸馏水均需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目的是_________,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
(2)将过量锌粒和氯化铬固体置于c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打开1、2,关闭3。
①c中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亮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同时c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打开3,关闭1和2。
c中亮蓝色溶液流入d,其原因是________;d中析出砖红色沉淀,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4)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______________。
【答案】 去除水中溶解氧分液(或滴液)漏斗n+2Cr3+=n2++2Cr2+排除c中空气c中产生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冰浴)冷却过滤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解析】分析:在盐酸溶液中锌把Cr3+还原为Cr2+,同时产生氢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化。
生成的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可以把生成的CrCl2压入d 装置发生反应,据此解答。
(3)打开3,关闭1和2,由于锌继续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导致c中压强增大,所以c中亮蓝色溶液能流入d装置,与醋酸钠反应;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醋酸亚铬难溶于水冷水,所以为使沉淀充分析出并分离,需要采取的操作是(冰浴)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4)由于d装置是敞开体系,因此装置的缺点是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被氧化而使产品不纯。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重要的有机实验》习题训练(含解析)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重要的有机实验》习题训练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A.硝基苯和水B.苯和甲苯 C .溴苯和NaOH溶液D.甘油和水2、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苯中的苯酚,加入溴水后过滤B.分离苯和溴苯,加入水后分液C.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碳酸钠饱和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D.区分乙酸、乙醛、乙醇,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3、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加入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层后除去水层C.除去CO2中的少量SO2: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4、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C.用量筒取5.00mL 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 mol·L-1盐酸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5、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鉴别硝酸银溶液、己烯、苯、乙醇和苯酚溶液的一种试剂是()A.盐酸B.溴水C.三氯化铁溶液D.钠6、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A.将冰醋酸、乙醇和浓硫酸混和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乙醇和3 mol / L硫酸按体积比1∶3混和共热至170℃制乙烯C.检验CH3CH2Br中的溴元素,加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D.用苯、溴水和还原铁粉制溴苯8、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证明纤维素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取加热至亮棕色的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B .定性检验C 2H 5Cl 中的氯元素:将C 2H 5Cl 和NaOH 溶液混合加热煮沸后,加过量的HNO 3酸化,再加AgNO 3C .混有乙酸、乙醇杂质的乙酸乙酯用饱和Na 2CO 3溶液进行除杂提纯D .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NaOH 溶液中,制取红褐色氢氧化铁胶体9、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粗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 溶液洗;⑤水洗。
2018年化学高考实验题(2021年整理)
1.2018年化学高考实验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2.3.4.编辑整理:5.6.7.8.9.尊敬的读者朋友们:10.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化学高考实验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11.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化学高考实验题(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2.13.2。
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 D。
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4。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B C D实验NaOH溶液滴入FeSO4石蕊溶液滴入氯水Na2S溶液滴入AgC热铜丝插溶液中中l浊液中入稀硝酸中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5.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sp(CuS)〈K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 246.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
(完整)2018北京高考化学(含答案),推荐文档
2 5 17 35 2 5 2精心整理2018 北京高考化学6.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 .甲醇低温所制氢 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 .氘、氚用作“人造太 阳”核聚变燃料C .偏二甲肼用作发射 “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 .开采可燃冰,将其 作为能源使用7.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 CO 2 和 CH 4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 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 CH 3COOH 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B .CH 4→CH 3COOH 过程中,有 C―H 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8.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 17H 35COOH+C H 18OHC H COOC H +H 18O B.常温时,0.1mol·L -1 氨水的 pH=11.1:NH ·H ONH ++OH ?324C. 由 Na 和 C1 形成离子键的过程:D. 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 2++2e ?Cu9.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10. 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
其结构片段如下图精心整理A B C D实验NaOH 溶液滴入 FeSO 4 溶液中石蕊溶液滴入氯 水中Na 2S 溶液滴入 AgCl 浊液中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 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 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33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D.结构简式为:11.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pH,数据如下。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 专题十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教学案 苏教版
课时3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课时诠释]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与探究实验是高考热点,物质制备主要以气体、无机物、有机物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学生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基本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条件的控制、产率的计算;而性质的探究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过程中对物质性质的预测,设计实验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能更好地考查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此类试题往往探究化学反应机理、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探究对典型问题的质疑、探究未知物的成分、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的现象等,是近几年新课标考试的热点题型。
微点聚焦一 涉及气体的物质制备[典题示例]【示例1】 (2017·北京朝阳模拟)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 2S 2O 3·5H 2O ,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产过程。
烧瓶C 中发生反应如下:Na 2S(aq)+H 2O(l)+SO 2(g)===Na 2SO 3(aq)+H 2S(aq) (Ⅰ) 2H 2S(aq)+SO 2(g)===3S(s)+2H 2O(l)(Ⅱ) S(s)+Na 2SO 3(aq)=====△Na 2S 2O 3(aq)(Ⅲ)(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装置E 中为________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 中Na 2S 和Na 2SO 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 中Na 2S 和Na 2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装置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 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
a .蒸馏水b .饱和Na 2SO 3溶液c .饱和NaHSO 3溶液d .饱和NaHCO 3溶液实验中,为使SO 2缓慢进入烧瓶C ,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实验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实验Ⅰ—化学实验常见仪器与基本方法1.[2018浙江卷-2]下列仪器名称为“漏斗”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为冷凝管,B为容量瓶,C为量筒,D为漏斗【考点】常见仪器名称2. [2018全国卷Ⅰ-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末涉及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末反应完的乙酸和乙醇,因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导气管不可伸入溶液中,以防倒吸,B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通过分液分离,故C 正确。
D.本实验中不需要灼烧的操用,D错误。
【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装置;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溶解性;蒸发、分液、防倒吸等实验操作方法与装置等。
3.[2018全国卷Ⅱ-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答案】B【解析】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所用天平不可用托盘天平,称得的NaOH 固体为4.000 g;另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需等其溶液冷却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中。
A错误;B. 黄色氯化铁溶液遇到浓的维生素C溶液,会被还原成Fe2+,溶液变为浅绿色。
(完整word)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2018年高考化学
高考肆题题源18化学实验该计与探究【母题来源】2017年高考北京卷【母题题文】某小组在验证反应“Fe+2Ag+= Fe2++2Ag”的实验中检测到Fe3+,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向硝酸酸化的0.05 mol •L-1硝酸银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有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
(1)检验产物①取出少量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 (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o②取上层清液,滴加K3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
(2)针对“溶液呈黄色”,甲认为溶液中有Fe3+,乙认为铁粉过量时不可能有Fe3+,乙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针对两种观点继续实验:①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证实了甲的猜测。
同时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且溶液颜色深浅、沉淀量多少与取样时间有关,对比实验记录如下:(资料:Ag+与SCN生成白色沉淀AgSCN②对Fe3+产生的原因作出如下假设:假设a :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Fe3+;假设b :空气中存在Q,由于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可产生Fe?;假设c:酸性溶液中NQ-具有氧化性,可产生Fe3+;假设d:根据_________ 现象,判断溶液中存在Ag+,可产生Fe3+。
③下列实验I可证实假设a、b、c不是产生Fe3+的主要原因。
实验n可证实假设d成立。
实验I:向硝酸酸化的 ___________ 溶液(pH-2)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不同时间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3 min时溶液呈浅红色,30 min后溶液几乎无色。
实验n:装置如图。
其中甲溶液是___________ ,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方程式推测实验i ~iii中Fe3+浓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分析-含答案
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分析-含答案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题命题分析高考综合实验题的知识容量很大,出题素材新,考查角度广,综合程度高。
近几年全国卷中的综合实验题涉及的题型有物质制备实验题、性质探究实验题、定量测定实验题等。
考查的角度有仪器的识别与应用、物质的制备、除杂与分离、物质的性质探究与验证、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描述、实验结论的评价与计算。
试题呈现融合趋势,在制备或探究中也有定量计算,整个实验题拉开梯度。
2017年2017年的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以凯氏定氮法为题材考查。
2016年2016年的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以氮的氧化物和氨气为题材考查气体的制备,装置连。
2015年2015年的高考化学综合实验题以草酸的分解为题材考查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以及仪器的名称及作用等内容。
解题策略1.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需要遵循“条件合适,操作方便;原理正确,步骤简单;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产物纯净,污染物少”的原则。
设计的基本流程为根据目标产物,确定可能原理,设计可能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选择原料,设计反应装置(方法、仪器等),实施实验(步骤、操作要点、控制反应条件等),分离提纯产品。
2.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需要考虑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考虑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反应速率是否较快,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以实现“绿色化学”。
总之,设计好化学实验方案,对于研究化学知识和提高化学实验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安全性”是实验中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在净化、吸收气体和熄灭酒精灯时,要避免液体倒吸。
进行易燃易爆实验时,需要防止爆炸。
例如,在H2还原CuO的实验中,应该先通入H2,然后点燃气体。
在防氧化方面,需要先灭灯再停止通氢,如H2还原CuO后。
2018高考化学专题攻关之专题11+综合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含解析
专题11综合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1.【2017江苏卷】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密度为1.36 g·cm−3。
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 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 浓H2 SO4;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 g NaBr。
步骤2:如图所示搭建实验装置,缓慢加热,直到无油状物馏出为止。
步骤3: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
步骤4:将分出的有机相转入分液漏斗,依次用12 mL H2O、12 mL 5% Na2CO3溶液和12 mL H2O洗涤,分液,得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得1-溴丙烷。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加入搅拌磁子的目的是搅拌和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时生成的主要有机副产物有2-溴丙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需向接受瓶内加入少量冰水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2中需缓慢加热使反应和蒸馏平稳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有机相的操作:向分液漏斗中小心加入12 mL 5% Na2CO3溶液,振荡,____________,静置,分液。
【答案】(1)蒸馏烧瓶防止暴沸(2)丙烯、正丙醚(3)减少1-溴丙烷的挥发(4)减少HBr挥发(5)将分液漏斗下口向上倾斜、打开活塞排出气体【名师点睛】本题分别从实验条件的控制与分析、实验仪器的选用、实验原理的理解、产品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重点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化学实验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时可分为三步:整体了解实验过程、准确获取题示信息、认真解答题中设问。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
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
2.【2018新课标2卷】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2018年高考试题,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B.根据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结合溶液颜色变化分析;C.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据此解答;D.根据双氧水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点睛: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特点、发生的反应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注意设计或评价实验时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
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是要考虑的。
本题中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往往只考虑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忽略了实验结论需要建立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
3.【2018新课标2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结合有关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
2018全国高考(乙)理综试题探究与应对—化学-3.第一章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原性
11、准确移取 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1
血红色 溶液变蓝、 有黑色固 体出现
B、
金属铁比铜活泼 金属铝的熔点较 低 Cu(OH) 2 的 溶度 积 比Mg(OH) 2 的小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 0.1mol·L MgSO 4 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
-1
落下来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例 6、[全国 2016-3-7].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A、 B、 C、 D、 Al 2 (SO 2 ) 3 和小苏打反应 铁比铜金属性强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HF与SiO 2 反应 实际应用 泡沫灭火器灭火 Fe 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漂白粉漂白织物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 操作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2+
)
例 7、[全国 2016-3-9]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A、 B、 C、 D、 配制稀硫酸
排水法收集KMnO 4 分解产生的O 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浓盐酸与MnO 2 反应制备纯净Cl 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CCl 4 萃取碘水中的I 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例 2、[全国 2017-1-10].实验室用H 2 还原WO 3 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杂质,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实验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Ⅰ—化学实验常见仪器与基本方法1.[2018浙江卷-2]下列仪器名称为“漏斗”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为冷凝管,B为容量瓶,C为量筒,D为漏斗【考点】常见仪器名称2. [2018全国卷Ⅰ-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末涉及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末反应完的乙酸和乙醇,因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导气管不可伸入溶液中,以防倒吸,B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通过分液分离,故C 正确。
D.本实验中不需要灼烧的操用,D错误。
【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装置;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溶解性;蒸发、分液、防倒吸等实验操作方法与装置等。
3.[2018全国卷Ⅱ-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 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解析】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所用天平不可用托盘天平,称得的NaOH 固体为4.000 g;另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需等其溶液冷却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中。
A错误;B. 黄色氯化铁溶液遇到浓的维生素C溶液,会被还原成Fe2+,溶液变为浅绿色。
B正确;C.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KMnO4溶液;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2O2=SO42-+H++H2O,反应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山东省2018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年真题分类:专题16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Word版含答案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专题16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2012广东,33)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
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
反应原理: +2KMnO4+KOH+2MnO2↓+H2O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分子量122,熔点122.4 ℃,在25 ℃和95 ℃时溶解度分别为0.3 g和6.9 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
(2)无色液体A是,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 ℃开始熔化,达到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
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完成表中内容。
(4)纯度测定:称取1.220 g产品,配成100 mL甲醇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 mol。
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的计算表达式为,计算结果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答案】 (1)分液 蒸馏(2)甲苯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颜色褪去(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①冷却结晶,过滤②滴入稀HNO3和AgNO3溶液③测定熔点 白色晶体在122.4 ℃左右完全熔化(4)×100% 96%【解析】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技能和对综合实验的理解应用。
首先通读流程。
反应混合物过滤后的滤液中有未反应的甲苯及产品苯甲酸盐。
过滤后将滤液分离为有机相和水相的操作应为分液。
有机相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蒸馏即可回收甲苯。
水相经浓盐酸酸化后再用结晶法分离获取苯甲酸。
将这一流程理清楚后再开始针对题设问题作答。
2.(2012福建,25)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发生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填序号)A.往烧瓶中加人MnO2粉末B.加热C.往烧瓶中加人浓盐酸(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3 物质制备及性质探究类实验题1.(2016·课标全国Ⅲ,26)过氧化钙微溶于水,溶于酸,可用作分析试剂、医用防腐剂、消毒剂。
以下是一种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一)碳酸钙的制备(1)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________。
(2)右图是某学生的过滤操作示意图,其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b.玻璃棒用作引流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二)过氧化钙的制备CaCO3――→稀盐酸、煮沸、过滤②滤液――→氨水和双氧水冰浴③――→过滤白色结晶(3)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
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过滤得到的白色结晶依次使用蒸馏水、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是: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品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混合液中盐酸过量,加入氨水可以中和盐酸,调节溶液的pH 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过滤分离。
(2)a项,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容易造成溶液飞溅,错误;b项,玻璃棒用作引流,正确;c项,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防止有气泡,正确;d项,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错误;e项,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容易划破滤纸,错误。
(3)步骤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O2,溶液呈酸性,而CaO2溶于酸,故应将溶液煮沸以除去溶解的CO2气体。
(4)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CaCl2、H2O2、NH3·H2O,产物为CaO2、NH4Cl和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由于H2O2在高温下易分解,所以反应应在冰浴中进行。
(5)由于乙醇与水互溶且易挥发,所以使用乙醇洗涤去除晶体表面的水分。
(6)制备过氧化钙的另一种方法将石灰石煅烧后,直接加入双氧水反应,过滤后可得到过氧化钙产品。
该工艺方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的缺点是:没有除杂净化工艺,所制得产品纯度低。
答案(1)调节溶液pH使Fe(OH)3沉淀过滤分离(2)ade(3)酸除去溶液中的CO2(4)CaCl2+2NH3·H2O+H2O2===CaO2↓+2NH4Cl+2H2O或CaCl2+2NH3·H2O+H2O2+6H2O===CaO2·8H2O↓+2NH4Cl 温度过高时双氧水易分解(5)去除晶体表面水分(6)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纯度较低2.(2017·广西适应性测试)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一】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使Cl2在装置C中被KOH溶液充分吸收,装置A中滴加浓盐酸的速率宜________(填“快”或“慢”)。
(3)有同学认为对调装置B和装置C的位置不利于提高装置C中氯酸钾的产率,你是否认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①从装置B中量取25.00 mL氯水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慢慢地充入SO2,溶液黄绿色完全消失后再充入一段时间的SO2。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足量BaCO3粉末,过滤,洗涤,将滤液导入滴定池中。
③取0.01 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棕色滴定管,用电势滴定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的电极电势有最大的变化)测定氯元素的含量。
通过测得的电动势(E)可知溶液中c(Cl-)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氯元素含量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达到该次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mL。
解析(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装置A中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发生离子反应:2MnO-4+10Cl-+16H+===2Mn2++5Cl2↑+8H2O;氯气通入水中,首先看到有气泡冒出,一部分氯气溶于水中,溶液呈现黄绿色。
(2)装置A中滴加浓盐酸的速率慢,可以使产生的氯气被C中KOH溶液完全吸收。
(3)若B、C对调位置,则随氯气出来的氯化氢会与KOH反应,降低氯酸钾的产率。
(4)氯水呈酸性和强氧化性,所以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5.00 mL氯水,因为SO2-4也能与Ag+反应生成沉淀,所以加入足量BaCO3粉末,以将SO2-4全部沉淀,消除对Cl-滴定的干扰。
(5)AgNO3见光易分解,为防止AgNO3见光分解,用棕色滴定管滴定。
(6)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加入AgNO3溶液的体积为40.00 mL左右时,溶液的电极电动势有最大的变化,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溶液40.00 mL。
答案(1)分液漏斗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有气泡冒出,溶液颜色逐渐变成黄绿色(2)慢(3)认同,若对调位置,氯气中的HCl会消耗KOH,降低KClO3的产率(4)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将SO2-4全部沉淀,消除对Cl-滴定的干扰(5)防止AgNO3见光分解(6)40.003.(2017·广西调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NO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设计了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确定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
甲同学的推断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不同意甲同学的推断,他观察到图甲装置圆底烧瓶中的气体不是无色。
为此乙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①在大试管中放入适量石灰石,加入过量稀硝酸;②待石灰石反应完全,将铜丝浸入过量的稀硝酸中;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试管中气体始终为无色,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④待集气瓶充满气体后从水槽中取出,敞口正放在桌面上,观察到瓶口气体颜色有变化,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
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瓶口气体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20%的稀硫酸,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填正确选项的编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还原剂b.氧化剂c.酸化d.提供热能解析(2)乙同学的设计中,使稀硝酸先与碳酸钙反应产生CO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以避免空气中的氧气对实验产生干扰。
(3)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硝酸铜,在铜片过量的情况下,再加入稀硫酸,提供了足量的H+,NO-3在H+存在的情况下继续和铜反应生成NO。
答案(1)不正确NO2能与水反应生成NO,无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NO还是NO2,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都是NO(2)排净装置内的空气无色变成红棕色(3)c 3Cu+2NO-3+8H+===3Cu2++2NO↑+4H2O4.(2016·上海化学,六)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4)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1)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加入过量的乙醇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由于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因此实际用量多于此量;由于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炭化,降低酯的产率,所以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
(2)由于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所以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