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与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合集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正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国税发[2008]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中华会计网校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所得税管理,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依法治税,全面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所得税管理和反避税水平,充分发挥企业所得税组织收入、调节经济、调节收入分配和保障国家税收权益的职能作用。

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落实企业所得税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和反避税制度及手段,逐步提高企业所得税征收率和税法遵从度。

二、总体要求根据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总体要求是: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

(一)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是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基本方法。

各地要结合当地情况,对企业按行业和规模科学分类,并针对特殊企业和事项以及非居民企业,合理配置征管力量,采取不同管理方法,突出管理重点,加强薄弱环节监控,实施专业化管理。

1.分行业管理针对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实施有效管理。

全面掌握行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核算特点、税源变化情况等相关信息,分析可能出现漏洞的环节,确定行业企业所得税管理重点,制定分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管理制度办法、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以税种管理为经 行业管理和风险项目

以税种管理为经 行业管理和风险项目

以税种管理为经行业管理和风险项目税收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各级税务部门和税务管理人员对税收风险管理和税收行业管理的理念均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在税收征管的实践中加以应用和完善。

可以说,税收风险管理和推行税收行业管理已成为当前税收管理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两大主流。

笔者结合基层国税工作实际,针对纳税人为主体的税收风险管理与行业管理如何有机结合、实现途径谈些个人的想法。

一、实行税收风险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1、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可使税收管理更具效率性和针对性。

税收风险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应对和处理)等手段,对纳税人不能或不愿依法准确纳税而造成税款流失进行确认并实施有效控制。

税收行业管理主要通过建立行业税收管理制度、行业税收分析、行业评估模型等管理措施,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归类和分析,揭示同行业、同一税种税负的弹性区间和行业税收管理特征规律,以期达到控制行业税负,防止偷骗税行为发生,防范税收风险的目的。

因此,两者的目的是殊途同归,目标一致。

将税收风险管理与行业管理有机结合,应用到实际税收征管实践中,可使税收管理目标更具针对性和效率性。

2、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可使税收管理更具透明性和公平性。

公平理论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角度主要着眼于公平感,而不是绝对的公平。

公平感由三维构成: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

分配公平指对资源结果的公平感受;程序公平则更强调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的公平性;互动公平关注的是执行程序中人际处理方式的重要性,即包括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

广大纳税人特别是跨国公司、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等骨干、重点企业,通常对税收政策和税收征管的程序、办税事项的流程、环节等希望税务机关在日常税收征管和服务中更加公平、透明、高效。

除税收制度上的公平透明对待外,纳税人要求的公平、透明还包括对税法采取不同态度的纳税人,如对依法纳税的企业、操作性失误的企业、筹划性遵从的企业和恶意偷漏税企业进行分门别类的甄别,区划对待,税务机关采取相应的应对管理措施,进行必要的鼓励和纠正。

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国税事业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 促进国税事业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国税事业发展2010年上半年国税漕河分局工作,在县国税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守“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治税宗旨,围绕作风建设年活动主题,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知难而上,克难奋进,在组织收入、文明创建、和谐国税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现将这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征管精耕细作促进国税收入质效全面提升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狠抓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化评估为抓手,以专项清查为突破点,全面夯实税源管理基石,促进国税收入质效全面提升。

一、严格依法治税,促国税收入质量全面提升。

2010年我分局进一步深化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在税源管理上狠抓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今年上半年累计组织入库税收收入3758万元,占年度收入计划8952万元的4198%,比同期4298万元减收540万元,减少了12.56%,但是除个人储蓄利息所得税因政策因素同比减收464万元,“总部经济”税收同比减收613万元外,本地税收比同期2600万元增收537万元,增长20.65%,在困境中实现了税收收入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

我们在组织收入的过程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计划,严奖惩。

今年我分局在税源管理上继续精耕细作,在分局辖区内对现有税源进行彻底清查摸底,按规模大小和行业属性进行分类排队,严控重点税源,细管专项税收、深挖品牌代理,将分局所有税源进行全面梳理,及时将计划分解到股室到片线到人头,制定奖惩制度,实行严格责任制结算。

二是抓重点,严控管。

严格抓住重点企业征管,对年税额在20万元以上13户重点税源本地企业实行跟踪管理,每月定期分析企业收入、成本、税金入库等结算情况,评估企业税负率,对零申报和低税负企业要重点审核分析,加强日常监管,堵绝欠税行为发生。

2010年元至6月份13户重点税源企业累计入库税收收入1682万元,占半年累计入库总收入3758的44.76%,比同期的1472万元增收了210万元,增长了14.27%。

新形势下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新形势下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新形势下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完善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企业所得税收入已成为当前税收增长的主要源泉。

2008年施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后,国家税务总局明确了以“分类管理”为首要位置的企业所得税管理方针,突出了新形势下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本文作者结合赴深圳市国税局实地调研成果介绍我国现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不同思路尝试,以期达到工作经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税种专业化管理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43-02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管理对象,区别管理方式,明确管理内容,突出管理重点,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实施有效控管的一种管理方法。

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对企业所得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合理配置征管力量,突出管理重点,强化管理手段,对切实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税法实施前的分类管理工作我国新税法实施前,国家税务总局明确的企业所得税总体管理要求为“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分类管理”16字方针,当时“分类管理”要求的首次明确提出体现了企业所得税征管模式的进步。

与此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在2006年下发的《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按照企业规模、征收方式、不同行业和管理类别提出了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供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在实施中选用。

各地税务机关可以结合所辖纳税义务人具体情况做进一步细分,或同时交叉采用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或实行层级分类,这些都体现了针对企业所得税实施分类管理的总体要求,并与国家税务总局自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全国范围重点行业专项检查相辅相成,分类管理模式已开始在企业所得税税收征管中逐步实施并显现成效。

关于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意见

关于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意见

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工作意见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我省国税征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省局决定借鉴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体制机制,转变税收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纳税遵从度.为全面推进这项重点工作,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对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纳税户急剧增长,与税务干部人数持续维持低增长形成鲜明反差,基层税务机关“人少户多”的矛盾日益尖锐.税收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形势下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难以推动税收管理方式发生根本转变.落实责任与监督制约难以协调统一.有限征管资源一方面短缺不足,一方面配置效率低下,征纳成本居高不下,等等.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的真正落实,制约着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税收风险管理为有效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有效路径.各地要紧密联系税收征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影响税收征管工作全局的主要矛盾,统一对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充分认识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有利条件.2003年,全省国税系统借鉴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理论,建立了覆盖纳税服务、税收执法全过程的税收征管业务流程运行机制.2006年以来,以综合征管软件为基础,开发完成了以流程管理系统、监控决策系统、基层管理平台三位一体,外部信息交换顺畅的综合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江苏优化版.2007年以来,在各级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以及税源税基管理的主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职责清晰、衔接顺畅、重点突出、良性互动的税源联动管理机制等.这些重要举措不仅表明,风险管理的一些具体要求已经存在于税收征管实践中,同时也为全面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级税务机关在推进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并运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税收风险管理涉及各级各部门和税收征管各主要环节,专业化分工要求高,统一协调性要求高.因此,各级要十分重视加强对实施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管理.各级税源管理联动机制建设的领导小组直接承担实施风险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税源联动管理联席会议直接承担各级风险管理的协调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和税源管理的各环节,要在联席会议的框架内,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要求,统一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通过调整完善管理职责和运行流程,使联动机制迅速融入到风险管理的新格局中.经过努力,全省国税系统按照风险管理战略规划、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和风险管理监控评估等程序架构,形成以提高纳税遵从为目标,以风险控管为导向,以信息平台为依托,征管资源优化配置,专业分工清晰明确,上下互动、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体系.二、转变管理职能、发挥资源优势,细化省市局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能配置,健全相应的运行机制省市局在实施风险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省市局的业务管理部门要从行政管理为主的职能体制,向行政管理加实体管理的职能体制转变;要从政策制度管理为主的职能导向,向政策制度遵从管理的职能导向转变,努力使省市局直接融入到风险管理的大流程格局中,逐步承担起风险管理运行流程中的“风险目标规划管理、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管理、风险应对支持管理和上收管理”等重要职能,发挥其在风险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具体工作任务重点包括:建立风险分析识别管理工作机制.要筛选、整合监控决策系统中的税源预警监控指标和税源管理联动指标,建立省级风险特征指标库.计统部门牵头管理日常税收风险分析识别工作,主要从事税收风险的宏观分析,包括经济与税收、跨税种、跨部门以及重点税源的综合税收风险分析;税种管理部门、专业管理部门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税种管理、专业管理的特点、难点和热点,深化各税种管理中、各专业管理中的税收风险分析;征管部门主要从事税收程序性风险分析;稽查部门、税种管理部门、专业管理部门还要通过对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等典型案例解剖,开展微观风险分析.建立适应风险分析识别要求的风险信息情报管理机制.征管和信息中心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基于监控决策系统的信息查询分析模块,建立纳税人情报信息管理库.重点是提高内部信息的共享度,挖掘税收管理过程中税收风险信息情报资源;拓展外部信息的采集渠道,采集地税、上市公司报表、工商、统计、行业管理部门和管理协会等部门信息;提升跨地区信息交换、查询功能,形成跨地区信息情报采集、交换管理机制.建立协调统一的风险应对管理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做好年度专项检查、行业纳税评估等风险应对的总体规划和分部门风险应对的计划安排.省局本级开展各税种、各专业管理联动纳税评估,由征管处牵头负责.年度专项检查工作,由稽查局牵头负责.深入研究不同时期主要税收风险的应对策略,总结设计应对风险的方法和措施,为基层风险应对提供专业支持;做好数据模型、分析工具的研发工作,研究收集制定业务操作模本、评估审计指南等,提高对基层税务机关风险应对的指导力和支撑力,这项工作,由省局征管处牵头负责.对基层一线遇到的复杂政策和征管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及时提供专家指导帮助.部分重要复杂应对事项上收到省局直接进行风险应对;联系部分大企业直接实施以风险控制为重点的专业化管理,这项工作主要由大企业和国际税收管理部门负责.建立风险管理工作目标管理和保障机制.征管和计统部门要发挥联席会议秘书部门作用,做好全系统风险管理的规划管理工作,对规划期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方针策略、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等作出系统性安排.对规划期风险管理工作作出及时的总结评估,为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持续完善提高提供依据.省辖市局要按照省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做好本地区风险管理年度规划工作.以省局风险特征库为基础,根据本地区纳税人产业分布结构状况,及遵从风险发生的主要特点,建立本地区的市级风险特征库;参照省局的部门分工,组织好日常风险分析识别工作.建立风险等级排序管理工作机制,根据本地区税收风险发生的特点和人力资源分布状况,做好风险等级排序相关参数的调整维护,做好风险等级排序的日常管理工作.根据省局的统一规划,做好中小企业风险分析应对指南、模板的编制工作.结合省局纳税评估、专项检查等工作安排,制定本地区年度联动纳税评估、整合专项检查等规划部署工作.对部分复杂事项实施上收管理;按照大企业管理的统一要求,开展上收大企业税收分析监控和风险应对工作;对一线一些风险应对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及时的支持帮助.做好全年风险管理总结评价和绩效评估工作.三、创新管理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明确细化县以下税务机关在风险管理中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县局以下国税机关在实施风险管理工作中,要以科学组织实施风险应对为主轴,以推进县局实体化和创新税收管理员制度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税收管理的综合效能.县局机关要从以行政管理职能为主的职能体制,向以直接承担税源税基监控管理等实体职能为主的职能体制转变.县局机关要认真落实“把审核、审批等事务性工作前移至办税服务厅”等规范要求,进一步清理、简化考评考核等行政事务性工作,不断提高直接承担税源税基管理的职能比重.具体职能包括:在纳税人较多的地区,直接承担税收风险的等级排序管理;直接承担本县域范围内纳税人风险信息情报管理和对外交互工作;直接承担本县域范围内的风险分析识别工作;直接承担部分复杂事项的组织应对工作;直接组织实施中小企业的行业风险应对管理;按照风险类型直接实施专业化应对工作;直接组织实施全部或部分大企业或重点税源户风险分析监控、风险应对等事项;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省市局上收管理的协助配合工作等.在纳税人比较多的地区,按照风险类型实施专业化应对、中小企业的行业管理、全部或部分大企业或重点税源户的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等事项,也可以由县局所属的专门机构承担.要按照税收风险管理的总体构架创新管理员制度,形成与管理层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排序相衔接的管理员职能体制.要合理分解户管员管理职责,把税收风险分析、专业纳税评估、大企业的风险监控应对、中小企业的行业性风险监控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风险管理职能,从属地管理的税收管理职能中分离出来;把制度性安排的、事务性管理服务职能保留在属地管理的职能中.具体职责分解范围,由省辖市作出统一规定.要把综合业务素质较好的管理员配置到风险等级高、业务复杂程度高、综合技术应用要求高的专业管理岗位.在专业机构或县局等更高层面上,建立具有专业化管理能力的管理团队,不再实行划片分户的管理模式,根据风险等级排序针对不特定纳税户,开展大企业管理、专业评估、行业管理等工作.省局将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些县区局,作为全省县局实体化和税收管理员制度创新试点单位;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全省县局实体化和税收管理员制度创新指导意见.省辖市局可根据本地区的征管状况实际,有序开展试点工作.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科学安排好风险应对工作.在风险应对策略选择上,要从偏重税收执法,向综合配套运用税法宣传、咨询辅导、提示提醒、纳税人自我修正、约谈说明、税收核定、税务稽查等递进措施转变.在风险应对对象确定上,要从无差别的平均管理,向基于风险识别、等级排序,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应对转变.在风险应对模式选择上,要改变不区别“纳税人规模、风险类别”实施单一应对的模式,对大企业实施个性化的分析、监控,对中小企业按行业、风险类型等实施效能型管理.在风险应对方式上,要从简单地开展实地稽查取证方式,向重点做好申报数据、基础信息与相关涉税信息比对审核和案头分析工作转变.在风险应对技术应用上,要克服用单一税负指标进行简单比对的做法,通过加强培训,提高综合应用风险指标、评估模型等技术工具开展应对处理的能力.四、加强知识技能培训,推广应用信息平台,做好税收风险管理的支持和保障工作全省上下要全面开展税收风险管理原理及其实践应用知识的培训,省局分次分批完成对各级领导和师资的培训工作.各地要在五月底之前培训到全体国税干部.年内,各地要根据省局的部署要求,做好与风险管理要求相关的以“纳税评估、税收经济分析、财务会计知识、税务稽查、反避税、计算机操作”等为重点的业务培训和技能练兵,为落实税收风险管理要求提供智力保障.省局按照风险管理的程序要求,成功开发了基层管理平台,近期将完成基层管理平台的上线部署工作.各地要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基层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一是要认真组织好基层管理平台的操作培训工作.各地要组织力量系统解读基层管理平台的主要业务功能设置,迅速培养一批熟练操作的业务骨干.上线初期要确保各级各部门都有专人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基层分局的综合管理岗、各税源管理部门均有专人能够熟练操作使用,年底前力争达到从事专业管理的税收管理员人人都能操作应用.二是要按照基层管理平台中风险管理的程序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明确风险特征库的管理岗及相应的责任人员,承担本级风险特征指标的分析解读、采集编写、选择维护等工作.要明确风险等级及应对策略选择的管理岗位及相应的人员,承担纳税人风险等级的解读、干预以及不同等级纳税人风险应对措施选择等工作.各级要明确本级各部门与风险特征库指标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要逐步适应并加强对风险特征库、风险等级排序、高风险纳税人应对策略选择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工作.设置好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应对策略选择分配、风险信息补充采集等专门管理岗位,确保各项功能衔接顺畅,发挥设计效果.三是要做好基层管理平台与监控决策系统中风险特征库、联动管理平台、流程管理系统中相应工作流之间的信息流贯通对接和数据验证工作.二OO九年四月十七日。

市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文件

市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文件

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文件马地税〔2011〕36号签发人: 刘鲁舟关于呈送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的报告省地方税务局:按照省局《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意见》(皖地税〔2011〕17号)的要求,现将《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随文呈送,请审阅。

二〇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信息公开选项:不予公开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2024年10月31日封发打印:彭莉校对:征管科技科刘安宁马鞍山市地方税务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实施方案为强化税收风险管理,完善税源管理体系,提高税收征管质效,提升纳税服务水平。

根据省局《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就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为主题,以推进管理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促进纳税遵从为目标,坚持依法治税,认真贯彻落实总局“信息管税”的总体要求,深化税源分类管理,完善税收岗责体系,规范税收征管程序,强化税收风险控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完善运行和保障机制,切实提高税收管理和服务效能。

二、基本原则(一)分类管理的原则。

按照行业、投资和纳税规模不同,对税源进行科学分类。

组建行业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税源管理特点,建立差别化应对机制。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审核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为税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和必经程序,调整部门职能设置,明晰岗责体系,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

(三)信息管税的原则。

加大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提高涉税电子信息的采集能力,严格数据质量管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数据信息的分析利用。

(四)优化服务的原则。

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理念,整合办税服务功能,健全纳税服务体系,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提高纳税遵从度。

(五)积极稳妥的原则。

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是税收征管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既要全面推进,又要积极稳妥;采取先行试点,找准重点,突破难点,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实现整个管理模式的转换。

沈阳市国家税务局、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沈阳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沈阳市国家税务局、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沈阳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沈阳市国家税务局、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沈阳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沈阳市国家税务局,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公布日期】2009.06.22•【字号】沈国税发[2009]68号•【施行日期】2009.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所得税正文沈阳市国家税务局、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沈阳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沈国税发〔2009〕68号)各区、县(市)国家税务局,地方各税务分局,直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总局提出的“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企业所得税管理总体要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和《辽宁省国家税务局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辽宁省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辽国税发〔2009〕42号)有关规定,经研究,沈阳市国家税务局和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共同制定了《沈阳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施办法(暂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九年六月二十二日沈阳市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实施办法(暂行)第一条为了全面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规范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的工作,保障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8〕30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适用范围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范围内的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居民企业纳税人第三条纳税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一)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二)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薄的;(三)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四)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五)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六)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

特急国家税务总局文件国税发〔2011〕10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税务总局决定,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海南、四川、陕西、深圳国税局和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河南、广东地税局开展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现提出以下意见:一、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大企业生产经营日益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趋势。

大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集中度、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纳税服务要求高、内容复杂,涉税诉求快速响应要求和跨地区统一税收征管要求日益增强。

在企业税收属地征管,税收管理资源分散、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难以对大企业实行有效监管和纳税服务。

实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必然选择。

各试点单位要结合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将实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突破口,按照税务总局统一部署,进一步探索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

二、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定点联系企业为对象,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信息化为依托,专业化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科学配置征管资源,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

(二)基本原则1.属地入库、统一管理在现有税款入库地和入库级次不变的前提下,对大企业实施统一规范的专业化税收管理。

2.明确任务、分级负责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标,确定具体工作事项,明确各层级在实施大企业专业化管理中的工作任务。

3.上下协作、统筹互动注重发挥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和属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优势,实现有机结合。

4.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针对本地征管现状和能力,大胆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工作。

谢旭人:税务机关要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谢旭人:税务机关要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谢旭人:税务机关要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谢旭人一行先后深入到山东省临沂市、济南市等地基层税务机关进行调研,参加了山东省国税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听取了山东省国税、地税局工作汇报。

谢旭人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山东国税、地税局深入开展宏观税负分析、加强纳税评估,促进税收征管质量所取得的成绩。

谢旭人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初冬的齐鲁大地,寒意渐浓。

谢旭人一行在济南一下飞机,就不辞劳累,匆匆赶路,历经约4个小时的行程,来到革命老区---临沂。

在临沂,谢旭人十分关心老区税收工作情况,听取了临沂市国税、地税局的工作汇报,参观了市区国税局的”廉政文化百米长廊”和”廉政书画展”。

对临沂市税务系统近年来坚持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促进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支持老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他要求,各级税务机关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牢记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税收工作。

谢旭人指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今后我国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税收涉及社会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提高公共财政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保持国家税收稳定增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税收是经济调控的杠杆,运用税收政策,可以促进科技进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税收也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通过调节社会财富分配状况,影响不同经济主体的物质利益,实现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关于印发《企业清算环节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国税发[2008]161号

关于印发《企业清算环节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国税发[2008]161号

关于印发《企业清算环节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青国税发[2008]161号各市国家税务局、市内各国家税务局;市地税征收局、稽查局、各分局、各市地方税务局: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企业清算环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现将《企业清算环节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月十五日企业清算环节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完善企业清算环节所得税征管,推进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防止税收流失,切实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青岛市所得税征收管理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青岛市行政区域内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所得税清算。

(一)纳税人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纳税人股东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解散;(三)纳税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四)纳税人被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或宣告破产;(五)纳税人因其他原因解散或注销。

第三条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所得税的清算,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的规定,以合法有效的合同、章程、协议等为基础,按照合法、公平、公允、及时和保护国家税收利益、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企业所得税的清算第四条纳税人清算开始之日具体为:(一)纳税人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或其它解散事由出现之日;(二)纳税人股东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解散之日;(三)纳税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之日;(四)纳税人被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或宣告破产之日;(五)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清算开始之日。

(六)纳税人因其他原因解散之日。

第五条所得税清算期间是指纳税人自终止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清算之日起,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止的期间。

企业所得税工作总结

企业所得税工作总结

企业所得税工作总结企业所得税工作总结1一、递延所得税研究问题总结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人为主观判定问题(1)问题分析以当年亏损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符合条件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例。

企业会计人员依据对公司未来期间盈利能力及应纳税所得额的预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而对于预测的方法、预测精确度的测算,准则与税法都未进行规定。

人为的主观判断会带来利润的操控空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会相应地减少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增加净利润。

如果上市公司为粉饰报表,在不满足确认条件的前提下强行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误导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2)所得税实务工作改进建议会计准则中应增加对未来会计期间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判断的具体规定,以统一口径,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

税务机关可要求企业提供管理层签字批准的业绩预测,用以判断未来可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

从而对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提供依据。

(3)税收征管工作改进建议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判定依据的税务检查。

目前,所得税年度申报后续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的合规性审核方面,缺乏与企业财务报表的交叉比对。

以当年利润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为例,企业应在连续的五个纳税年度对企业财务报表的递延所得税事项进行处理,税收征管工作应关注此类存在会计估计的事项,鉴定是否存在人为操纵利润的因素,并进行风险预警,降低可能的税收风险。

2.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重复确认问题(1)对递延所得税资产重复确认问题的分析在合并报表业务中,按照CAS18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规定。

被合并方因采用权益法核算,因账面价值调整产生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不符合暂时性差异的内容,不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同时,因子公司已经在独立的财务报表中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确认,在合并报表层面再次确认递延所得税会造成重复确认。

(2)所得税实务工作改进建议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应该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同时体现企业真实发生业务的内容。

税务局所得税科工作总结工作要点

税务局所得税科工作总结工作要点

两江区税务局所得税管理科二○一○年上半年工作小结暨三季度工作要点2010年上半年,在区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局机关各处室及基层所得税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所得税管理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依法治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所得税管理水平。

现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理论学习和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发展的能力上半年,所得税管理科紧密结合所得税工作实际,找准结合点,把握着力点,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开展“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学习讨论活动,切实转变观念。

认真进行分析评议,查找问题,落实整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力求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立足所得税各项工作、服务发展。

按照进一步强化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服务基层的工作思路,重新明确了处内人员的职责分工,健全了处室工作制度,并将全区23个单位划分为四个片区,建立联系员制度,对口联系和指导基层税务机关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二、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新税法(一)组织召开全区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新税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总局学习贯彻新企业所得税法工作会议精神,确保新税法的顺利实施,所得税管理科与国际科于2010年1月7日至10日召开了全区国税系统贯彻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税务系统贯彻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区国税系统贯彻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工作。

会议要求,各单位贯彻实施新税法工作要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局领导具体组织协调,企业所得税管理部门发挥牵头作用,税政、法规、征管、计统、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新税法及实施条例的实施与老税法的衔接工作落到实处。

(完整word版)关于税收管理专业化与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几点建议

(完整word版)关于税收管理专业化与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几点建议

关于税收管理专业化与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几点建议税收管理专业化问题和税收管理员制度完善创新问题,是当前各级税务机关十分关注的两大热点问题,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十分及时,非常必要。

会前,根据总局通知要求,我们做了一些分析思考,下面,根据总局通知列出的要点,结合我们江苏国税税收管理专业化及创新管理员制度工作的实践情况,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参考:一、关于税收管理专业化问题(一)讨论税收管理专业化问题,首先应当正确理解税收专业化管理概念。

近年来,总局关于税收管理的总要求,在原来的科学化、精细化的基础上,加上了税收管理专业化,但是关于什么是税收管理专业化一直没有比较完整的概念表述。

虽然这是一个概念问题,但是,如果不能把专业化的内涵、外延搞清,容易在实践上出现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国所得税和反避税工作会议,提出了所得税专业化管理的概念,即,专业化管理就是要根据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所得税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其掌握的企业所得税专业技能,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强化管理深度的目的。

这个表述将专业化概念强调根据纳税人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

具体定位在三个方面:1、根据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所得税管理专业人才队伍;3、运用其掌握的企业所得税专业技能。

我们认为,作为全国税收管理的总要求,专业化概念应当更加严谨、科学。

理解这个概念建议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专业化概念的内涵。

早期的专业化主要是表达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有所谓社会分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高。

后来,随着管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专业化概念主要是指,一个组织根据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在规律及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把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阶段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实施专门管理,以促进生产经营整体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企业税务会计工作总结【3篇】

企业税务会计工作总结【3篇】

企业税务会计工作总结【3篇】企业税务工作总结篇一今年以来,全县国税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作风建设年”为载体,以“三服务”活动为抓手。

尽心尽力促收入,凝心聚力强管理,真心实意优服务,扎扎实实抓作风,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国税工作任务,开创了国税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主要工作成绩一是国税收入稳步增长。

狂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强化职能,挖潜增收,全系统共组织完成国税收入36200万元,同比增收4827万元,增长15.4%,再创历史新高,收入工作呈现增长快、入库均、后劲足的特点。

收入工作的高质量完成,突显了国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增强,为公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征管基础日益夯实。

大力推行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我局坚持从强化税源管理入手,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征管工作得到加强。

以CTAIS系统为依托,开展户籍清理。

查明我局在册纳税人6555户,其中一般纳税人446户,小规模纳税人200户,个体工商户5980户。

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根据《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要求,对174名管理员实行主管、分管、税收管理员三级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并加强了管理员巡查考核和日志考核。

建立了职责明晰、管理规范、协作高效、监控严密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

加强税种管理。

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把好认定审批关,新办认定115户次,全县456户一般纳税人全部纳入网上认证。

规范企业所得税管理,做到“大户精管、小户细管”;加强所得税汇算清缴,为368户纳税人确立所得税征收方式,实现了户籍和日常管理的专业化。

强化信息支撑。

强化“信息管税”的理念,推进系统内外网建设,所有纳税人全部纳入了微机管理,税收资料实行了一户式储存,深入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和个体“双定”户委托银行划缴税款工作。

97.07%的企业纳入系统,2759户次纳税人成功划缴了税款,征管数据质量在全市连续保持“零差错”。

三级联动三评同步三转并举推进税收专业化、绩效化、精细化管理

三级联动三评同步三转并举推进税收专业化、绩效化、精细化管理

三级联动三评同步三转并举推进税收专业化、绩效化、精细化管理规范管理在税收管理工作中起起基础性作用,决定税收工作作质与量。

今年以来,我们结结合税收管理现状,以“管理理规范年”活动为抓手,制定定工作方案,明确管理重点,,从建立新型的税收管理员制制度着力,按照“属地管理,,划片分类,户事相宜,权责责相应,人机结合,动态监控控”的原则,以专业化分工、、集约化运作、规范化管理为为导向,做到了三级联动、三三评同步、三转并举,大力实实施税收专业化、绩效化、精精细化管理,推进了依法治税税,强化了税收管理,提升了了征管质效。

一、、以细化责任为前提,做到三三级联动,实施专业化管理一是定方案、拿办办法,建立责任机制,当好一一级责任人。

按照“细化任务务、硬化责任、量化考核、强强化监督”的工作要求,市局局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实施方案案,落实项目推动法,及时出出台了《XX市国家税务局税税收管理员管理办法》,从管管理分类、工作职责、工作规规范、监督考核、岗位轮换等等五个方面构建管理体系。

全全面落实了分级管理责任机制制,实行分管局长、分局长、、管理员三级联动,分管局长长主要负责对管理员的业务指指导、项目落实、工作协调和和任务督办,掌握汇总数据,,把握收入进度,提高征收质质量;分局长主要负责对管理理员的日常监督考核,因地制制宜地对区域税源进行分类监监控,掌握考核指标变动,把把好数据信息“出口关”;管管理员主要负责岗位职责的全全面落实,开展税源企业巡查查,采集生产经营数据,组织织纳税评估,掌握税源动态情情况。

二是细分类类、严把关,实行责任管理,,当好二级责任人。

各分局积积极落实“中间责任”,按照照市局统一要求,划分A、B B、C三类责任区,成立责任任组,明确责任人,实行包户户到人、划片到户、责任到岗岗,对重点税源实行“一户多多人”,按税种划分进行管理理;对一般税源实行“一人多多户”,按涉税事项进行管理理;对个体税源实行“人机结结合”,采取票税比对管理;;对零散税源实行“卡片管理理”,保证税款及时入库。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06.08.05•【文号】国税发[2006]119号•【施行日期】2006.08.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企业所得税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发布日期:2011年1月4日,实施日期:2011年1月4日)宣布失效或废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6〕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管理的特点,为进一步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进一步提高对强化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运用一定程序、方法和手段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管理工作,是全面强化税源监控、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所得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税种,是当前税收征管中比较薄弱的税种,也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的税种。

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征管难度大,做好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是有效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2005年全国所得税工作会议的明确要求。

各级税务机关要从落实“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宗旨和“依法治税”原则、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和优化纳税服务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各级税务机关要在总结以往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将它作为强化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和核实税基的核心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主要内容按照《办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对象、实施分析、约谈辅导、调查核实、评估处理、反馈建议和维护更新税源管理数据等环节。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专业化管理模式专业化人才纳税服务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论文摘要]税收管理专业化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不走税源管理部门单打独斗,不是一专到底,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不是唯收入论成败。

根据实践中的问题税收管理专业化而是应该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与层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努力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积极推动纳税服务专业化,全面推进管理专业化。

专业化管理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通过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其专业技能,实行分类管理和规模化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深度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分工越来越细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税收管理专业化是大势所趋。

据笔者调研,20o7年娄底市国税局适应这种趋势,大力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着重改革管理的组织结构,按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所得税三个类别分设税源管理机构,实行针对性管理。

专业化管理推行一年多来,收到了明显成效,税收征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补办税务登记2836户,个体税收增长44.6O%,高出总收入增长水平20.42个百分点,所得税收人增长53.5%,高出总收入增长水平29.92个百分点。

但是,总体来说,目前的专业化管理还只是“破冰”之举,尚未达到“融冰”、“化冰”的境界,专业化管理的深度、广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在专业化管理方法、专业化管理手段、专业化管理目标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本文拟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推进专业化管理纵深发展提出几点浅见,供工作中参考。

一认识上应该厘清的几个问题1、专业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而是全方位、立体型、深层次的专业化管理。

有人认为,按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所得税纳税人进行了分类就是进入了专业化管理,这是错误的。

分类是专业化管理必备条件,是基础,但不是全部。

目前,我们的专业化管理还停留在浅层甚至表面上,形式上转型了,实质上还没转型,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程序还是老套路、老办法。

【精品文档】关于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调研报告-word范文 (5页)

【精品文档】关于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调研报告-word范文 (5页)

【精品文档】关于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调研报告-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关于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调研报告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应在继续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推行专业化管理。

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不仅是对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要求,也是对整个税收征管的要求。

为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笔者结合××实际,进行了调研与思考。

一、充分认识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实现税收科学化管理、深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专业化管理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

其中,科学化强调探索和掌握管理的规律,是加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精细化强调管理要精确、细致和深入,是加强管理的具体要求;而专业化管理强调根据纳税人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管理,是加强管理的基本方法。

离开专业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实现。

其次,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强化各类税源管理、推进依法治税的有效举措。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主体个性化差异日益明显。

从我市来看,全市59592户纳税人中,国有企业560户,集体企业1676户,股份制企业5490户,“三资”企业1602户,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264户。

这些纳税人不仅所属行业、经济性质、纳税能力不尽相同,而且在内部控制、会计核网算和税法遵从度等方面也有明显差异。

比如,世界跨国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的近40户“三资”企业,普遍采用erp系统进行内控和核算,而国内的中小企业一般采用手工核算,有的新办企业基层是请人代账。

鉴于企业情况千差万别,税收风险大小各异,税收工作需因企制宜,分类管理。

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总结汇报

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总结汇报

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总结汇报深化征管改革,全面提升地税管理水平近年来,修水县地税局按照省、市局的统一部署,求实奋进,排难而上,不断夯实征管基础,深化征管改革,初步建立起新的征管模式,税收征管工作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轨道。

XX年各月税务登记率、申报率、滞纳金加收率、处罚率均达到100%,入库率达到98%以上,征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地税收入迅猛增长, XX年前9个月共征收入库税收亿元,与XX年全年征收数持平,预计全年总收入可达到亿元,及时将地方经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反映到了地方税收收入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

回顾我局税收征管改革工作,我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了贯彻落实和创新:一、深入开展工作调研,做到征管改革紧贴实际,因地制宜。

“凡事预则立”,为确保新征管业务软件在我县成功上线,征管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成效,我局在新一轮税收征管改革启动后认真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对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动员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地税干部职工的紧迫感、责任感,为各项工作向纵深推进注入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是开展新旧征管业务软件应用环节差异情况对比,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

三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税源控管、数据信息的综合利用、纳税服务水平、岗位职责与部门协调配合等不同方面查找与新征管业务软件不相适应的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详实的征管资料。

四是深入开展“我为征管改革献计策”活动,组织开展专题讨论,鼓励广大干部积极参与到征管改革中来,做征管改革的“有心人”、“热心人”,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开展形势分析教育,系统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主攻目标、找准了问题症结,寻求出解决征管实际问题的最佳对策,凝聚了推进改革的合力。

二、高标准、严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新征管业务软件上线工作,打造高起点的地税征管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区国税局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专业
化精细化治理
∙作者:长安区国税局公布时刻:2008-10-20 选
择字号()

全国税务系统企业所得税治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召开后,长安区国税局以贯彻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认真分析企业所得税治理现状,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治理。

该局的要紧做法为: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一步增强做好企业所得税治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该局要求全局干部要从思想上全面摒弃“重流转税轻所得税”的错误认识,切实加强对所得税治理工作的领导,加大考核力度,积极营造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把企业所得税治理列为协调联动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防止税源流失。

要求各分局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本辖区纳税户数、行业分布、重点税源户数、亏损户数、重点行业户数等差不多情况,并积存、收集与所得税征收治理相关的资料。

同时,积极建立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登记信息比对制度,实现信息共享。

定期组织“双漏户”的清理活动,加大巡查巡管力度,确保治理不留死角。

三是做好核实税基工作,有效防止税款流失。

规范各类台账治理,确保台账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维护及时,并通过建立台账并追踪每年的变化情况,实行动态治理;严格税前扣除项目审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审批范围、时刻、资料和程序上符合政策规定,严格落实重大税前扣除项目集体审议制度,不违规审批、不越权审批、
不超期审批;加强汇总纳税企业监管,严格汇总纳税企业的信息反馈制度。

四是积极实施分类治理,增强企业所得税征管的针对性。

按照“抓大、控中、核小”的思路,建立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分类治理体系,增强企业所得税治理的针对性。

切实加强重点税源治理,依据企业的规模、资产占用数额、应税收入、应缴税款等经济指标,建立完善重点税源库,实施重点监控和服务,实行局领导定点帮扶制度,建立企业、税收治理员、分局长3级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与职责;认真开展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工作,重点针对非一般纳税人的小规模企业,对确实不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及时改为核定征收,对核定征收企业督促其尽快健全各类帐簿,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不违规扩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严禁按照行业或者企业规模大小,“一刀切”地搞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依照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业特点,综合考虑企业的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收入水平、利润水平等因素,分类逐户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或者应税所得率;加强连续三年亏损企业的治
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巡查巡访,在企业申报前,及时对企业进行政策指导,在征期过后,立即深入企业开展纳税辅导,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做到了早发觉早解决,同时,提高企业纳税意识,不定期的组织税法知识和税收软件的培训与辅导,增强企业办税人员的纳税意识,加大评估力度,提高治理水平;完善总分支机构的治理,依照跨省总分支机构的征收方式的变化调整,认真贯彻落实“统一计算、分级治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征收治理方法,切实加强治理。

五是完善汇算清缴,强化纳税评估。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三步治理法。

事前治理确实是要在汇缴前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宣传,使纳税人了解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特不是了解当年出台的新政策和涉及纳税调整的政策,积极做好汇缴预备工作;事中治理确实是汇缴开始后,要求税收治理员做好企业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审核工作;事后治理确实是在汇缴结束后,要认真组织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评估结束后,要针对发觉的问题,及时分析查找在治理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分析报告,实现以评促查、以评促管。

六是加强税法宣传,促进企业规范经营。

积极建立新企业所得税法宣传的长效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
大对新税法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熟悉所得税相关政策和办
税流程,特不是新旧税法产差不和新税法颁布以来上级税
务机关下发的各类通知、文件,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业
务素养、企业依法纳税观念及守法经营意识。

浅议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所得税进行了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新企业所得税法框架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保增长、促进展的经济目标,如何加强所得税治理,提高税收征管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有效防范、操纵和化解税收风险,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纳税人纳税遵从度,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

一、企业所得税征管现状
(一)征纳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
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税收征管的普遍和核心问题,相关于
增值税征收治理,企业所得税在这方面更为明显。

在增值税治理上,金税工程建设和专用发票、税控装置和技术等使得以票控税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偷、逃税成本较高。

企业所得税基于税种本身治理的较大难度,涉及企业财务核算的方方面面和生产、经营全过程,税务机关缺乏较为有效的征管手段。

基于纳税人经济理性考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隐瞒纳税情况,纳税人纳税能力的信息是私有信息,税务机关难以获得,造成征纳信息不对称。

(二)征管范围划分不尽合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所得税收入分享体制改革后税收征管范围的通知》(国税发[2002]8号)第二条第一款:“自2002年1月1日起,按国家工商行政治理总局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工商行政治理部门办理设立(开业)登记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治理”。

由于对新办企业认定标准有争议,国家税务总局陆续又出台了几个关于明确征管范围的文件。

国家税务局、地点税务局差不多上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治理机关,两者在治理范围认定上各持所见,“误管户”、“漏管户”时有发生,有的企业甚至同时向国地税申报,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不利于所得税征管。

征管对象划分不按企业性质、类不,而是按工商注
册登记时刻,这就意味着相同性质、类型的企业,归属不同的税务机关治理,客观上违背了税收平等。

(三)所得税日常治理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1、分类治理没有得到具体落实。

在所得税治理规划中,对企业纳税人尽管按其经营规模、财务核算水平、经营行业、信誉等级、纳税方式、存续年限等不同标准进行了分类,将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户与非重点税源户、查账征收与核定征收企业、汇总纳税与就地纳税企业等,但实际治理却并未按各类不相应的治理要求治理到位。

2、评估工作流于形式。

所得税纳税评估与日常治理等工作不衔接,表现为所得税评估分析审核不到位。

评估时差不多是就(财务报)表到(纳税申报)表,收效甚微。

究其缘故有三:一是所得税纳税评估对财务会计与税收政策水平的要求较高,而税收治理人员业务水平相对较低;二是税务人员财务会计知识欠缺,对企业财务信息掌握不清,评估工作不够深入;三是纳税评估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设立专职的纳税评估岗位。

3、汇算清缴质量难以保证。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所得税征管工作的核心。

汇缴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税收征管水平的高低和国家税款的安全、完整。

然而由于汇缴时刻紧,企业
户数多,业务复杂,办税人员业务素养不高,税务人员业务不精的现状,汇缴的质量难以保证。

4、对季度预缴申报不够重视。

长期以来,税务部门一直对企业的年度汇缴申报比较重视,而对企业的季度预缴申报却关注不够,审核环节弱化,而企业的亏损在季度预缴申报时就差不多形成,假如等到年度汇缴时再加强治理为时已晚。

(四)监控措施和治理手段相对落后
1、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治理方法、手段落后,基础治理工作薄弱,原有的制度、规章、方法等已不适应新企业所得税法征管的客观需求,新法下的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亟待出台。

税收征管应用型软件的开发和使用相对滞后,纳税人及税收治理员对新的申报系统使用不熟悉,不利于所得税征管工作的科学、合理、规范、高效。

2、企业所得税税源动态监控体系不完善,税源信息不完整,所得税信息化程度不高。

与地税、工商、统计、房管等部门信息沟通不够,信息共享和反馈机制没有建立。

第三方信息猎取和利用严峻不足,数据信息不共享,税收征收方式的核定不科学,国税、地税征税范围划分不清等缘故,造成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不力,税源信息不真实、不完善,直接阻碍企业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