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翻译

合集下载

儿童文学的翻译

儿童文学的翻译
“我不睡觉,”迈克尔喊,他还以为只有他说了算,“我不嘛,我不 嘛。 娜娜,现在还不到六点呐。噢,噢,我再也不爱你了,娜娜。 我告诉你我不要洗澡,我不洗嘛,我不洗嘛!”(杨静远译)
W: 孩子,你为什么哭? P: 你叫什么名字? W: 温迪·莫伊拉·安琪拉·达林,你叫什么名字? P: 彼得·潘。 W: 就这个吗? P: 就这个。 W: 真可惜。 P: 这没啥。 W: 你住哪儿? P: 右手第二条路,然后一直向前,直到天亮。 W: 这地址真滑稽! P: 不,不滑稽。 W: 我的意思是说,他们在信封上就是这么写的吗? P: 我从不收到什么信。 W: 可你妈妈要收到信的吧。 P: 我没妈。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 好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 满天都是小星星
2.2. 童年期儿童和童年文学
➢ 童年期儿童(7-12岁) ➢ 童年文学
接受小学教育 抽象思维开始发展,但形
象思维仍占主导 对事物好奇心强
开始学习书面阅读和写作 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快速
指小表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儿化语
例1:With another shriek, she flung this last terrible thing away from her and kept falling, down and down and down into deeper darkness, where there was no longer anything to hold on to.
2.3. 少年期和少年文学
回顾
➢ 什么是儿童文学翻译?
➢ 儿童文学的特点
幼儿期儿童和幼儿文学 童年期儿童和童年文学 少年期和少年文学
3. 儿童文学的语言
3.1 形象鲜明,生动有趣

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

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

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及展望一、本文概述儿童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相互理解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现状,分析其发展趋势,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首先回顾了儿童文学翻译的历史演变,阐述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接着,从国内外两个维度出发,分别介绍了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翻译理论滞后于实践、翻译市场不规范等。

文章展望了儿童文学翻译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翻译理论研究、提升翻译质量、推动翻译市场规范化等建议,以期为未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二、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国内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视也日益提升。

近年来,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深入探讨了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策略和方法。

他们强调了儿童文学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阅读心理和审美特点,提出了“儿童本位”的翻译理念。

同时,对于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文学性、文化性和教育性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讨论。

在翻译实践方面,国内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越来越多的优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的孩子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视野。

同时,国内儿童文学翻译家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和理念。

在翻译批评和接受研究方面,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接受情况和读者反馈。

他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了孩子们对于翻译作品的接受程度和喜好,为儿童文学翻译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望未来,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儿童文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儿童阅读需求的日益增长,儿童文学翻译作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摘要】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儿童文学翻译在这一时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概况、特点、影响、案例分析以及研究不足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在当时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不仅满足了中国儿童对外国文学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

目前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

展望未来,研究者可以从更多的原始文献中寻找线索,探索更多未被发现的信息,丰富对这一时期的理解,并为当代儿童文学翻译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概况、特点、影响、案例分析、不足、展望、意义总结、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五四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时期,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阶段之一。

在五四时期,中国爱国情怀和文学创作达到了顶峰,形成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

五四时期也是中国文学翻译的繁荣期之一,各种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资源。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重要分支,在五四时期也得到了相应的关注和发展。

儿童文学的翻译在五四时期也有较大的进展,不仅翻译了许多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还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些翻译作品不仅为当时的儿童读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也推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壮大。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探究其中的特点、影响以及不足之处,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与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之一,对于探索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性及影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四时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历史时期,儿童文学翻译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变革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对五四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态、价值观念以及翻译实践,有利于揭示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文学的交流与碰撞,以及儿童文学翻译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儿童文学翻译结果

儿童文学翻译结果

没有我,但是缤纷:欲望的真相,高兴地幻想。

把激情不减,这深刻的快乐,充满痛苦,爱和仇恨的力量,把我的青春再次还给我。

歌德,浮士德,阿基里斯,赫克托尔,尤利西斯,史诗中的英雄是一个成熟的男人,一个成人。

埃涅阿斯,现在带走父亲,父亲太老,带走儿子就太年轻。

这个是最完美的体现,是象征意义的“中间”人生阶段。

这种模式将持续多长时间,但与谜一般的第一英雄一起,近代,它分崩离析。

根据文章,哈姆雷特是三十岁的年轻人:远离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标准。

但我们的文化,在选择哈姆雷特作为其第一个象征英雄,遗忘了他的年龄,或者说不得不改变,把丹麦王子描绘成一个年轻的男子。

在这个意义上起决定性推力作用的是歌德,使它成型,征兆性地,在把它规范准确到工作中,青年是最有意义的生活的一部分。

<<威廉·迈斯特>>这部小说同时标志着成长小说的诞生(更准确的说,它在西方叙事黄金时期占据重要地位,并使西方黄金时期成为可能),和一个新的英雄:威廉•梅斯特,其次是伊丽莎白·班纳特和朱利安索雷尔,拉斯蒂涅和弗里德里克和Bel-Ami,威佛利和戴维科波菲尔,Renzo Tramaglino,奥涅金巴扎洛夫,多萝西,布鲁克等。

青年是对这些英雄的一个必要的、充分的定义。

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斯还年轻,但他的青春是偶然的,隶属于其他更有意义的特征,比如作为阿伽门农的儿子。

但在十八世纪末的重点是颠覆,它造就了威廉·迈斯特和他的继承者中的代表,有趣的是,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因为年轻。

青年,或者是欧洲小说的许多的青年版本,成为了我们现代文化时代持有的“生命的意义”:它是墨菲斯托送给浮士德的第一个礼物。

在这项研究中,我希望阐明这一象征性转变的原因,特点和后果。

1在“稳定的群体”里,即是在”传统”的社会地位里,卡尔写道,“年轻是生物分化的问题。

”在这里,年轻就意味着尚未成年。

每个青年忠实地重复着他的祖先把他介绍成一成不变的角色:再次引用曼海姆的话,这是一个“死板”的青年,没有生机。

儿童文学翻译刍议

儿童文学翻译刍议

儿童文学翻译刍议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儿童文学的翻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儿童文学旨在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关键概念、技巧和挑战,以便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一、儿童文学翻译的概念和特点儿童文学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中的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具有以下特点:1、针对性:儿童文学翻译要针对孩子们的阅读特点和兴趣爱好,选用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艺术性:儿童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更是一种艺术再创作。

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需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以呈现出原作的艺术美感。

3、教育性:儿童文学翻译还承担着一定的教育责任。

它通过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生动的描写,帮助孩子们了解不同文化、拓展视野。

二、儿童文学翻译的关键技巧1、保留原作的美感: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原作中的语言美感和艺术风格,尽可能在译文中保留这些美感。

2、简化语言:由于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对原文进行适当简化,使用符合儿童阅读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

3、形象化表达: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采用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注重情感传递:儿童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元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传递这些情感,让孩子们能够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情感内涵。

三、儿童文学翻译的挑战1、保留原作的韵味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有着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色,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尽量保留这些韵味和风格,让孩子们能够领略到原作的魅力。

2、跨文化差异的处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注意跨文化差异,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作中的文化信息。

3、儿童理解能力的考量:儿童文学翻译面向的是孩子们这一特殊群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以确保译文能够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

儿童文学的翻译-熊建新、陈绍琦

儿童文学的翻译-熊建新、陈绍琦
thought passed through a man's mind, then a grin was seen in the mirror, and the sprite laughed heartily at his clever discovery. • 妖精说:“这实在太好玩了,太好玩了呀!”如 果一个人的脑子闪过一个好的想法,镜子中则会 出现龇咧的笑容,这个妖精对于他这一聪明的发 明高兴得不得了。
儿童文学的翻译 Translating Children’s Literature
熊建新 陈绍琦
Contents
• 1、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 2、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 3、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 4、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 • 5、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1、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 1.1 儿童文学的概念:• 译文一:这朵雪花越长越 大,最后变成了一个女人。 她披着最细的、像无数星 星一样的雪花织成的白纱。
• 译文二:那片雪花变得越 来越大了,最后,它像一 个年轻的女子,穿着最细 的白纱,这些白纱是由成 千上万片像小星星一样的 雪花做的。
• 4.3图文并茂, 乐在其中 • Under blue sky,the horses are running
freely on the grasslands .
• 蓝蓝的天,青青的草,马儿在草原上哒哒 地赛跑.......
• 4.4跨文化转移
• As timid as a rabbit 胆小如鼠 • The apple of one’s eye 掌上明珠 • Red 中国代表喜庆,西方代表暴力 • Cowboy 中国代表悠闲,西方代表冒险 • Dog 中国代表鄙视,西方代表同情 • Dragon 在中国代表高贵,在西方代表凶恶

儿童文学翻译PPT

儿童文学翻译PPT
儿童文学翻译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主讲:2117寝室 蒋婉芳、王有婷、熊美琪、郭 倩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context:
1、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特征 2、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3、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4、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4、儿童文学翻译策略
4.4跨文化转移
As timid as a rabbit 胆小如鼠
The apple of one’s eye 掌上明珠 Red 中国代表喜庆,西方代表暴力 Cowboy 中国代表悠闲,西方代表冒险 Dog 中国代表鄙视,西方代表同情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2、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2.1转型期: 上个世纪 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翻译的理念开始转向“ 儿童本位”, 译者努力使用 贴近儿童的现实生存与生活状况 , 贴近儿童的审美意识与 阅读接受心理的语言把国外优秀 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到中 国, 使儿童文学真正走向儿童。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詹美妮 将之称为“儿童文学回归大地” 。 2.2现今: 仍不断有众多 的、优秀的各国儿童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 介绍给中国的儿童读者,同时中国许多儿童文学著作也被 一位各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随 着时代的发展, 昔日的 一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也在 “与 时俱进”不断地被重 译, 这足以证明儿童文学翻译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2、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2.1萌芽期: 晚清时期, 那时洋务运动使中国敞开国门, 自此中 国开 始引进国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伊索寓言》、《金 银岛》等 170多种儿童文学作品), 丰富了中国儿童读者的 精神。 2.2高潮期: 五四前后是中国翻译史上西学翻译的高潮期, 同时 也 催生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热潮。不但儿童 从中汲取到了丰 富的精神营养, 而且译者和创作者也从中 获得了儿童文学 翻译和创作的典范和艺术灵感。 因而儿童 文学在“五四” 新文学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儿童文学文言文翻译题

儿童文学文言文翻译题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现代文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于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就能不迷惑,五十岁就能明白自己的天命,六十岁就能顺应外界的声音,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而不会越过规矩。

”【儿童文学文言文翻译题】题目:请将以下文言文段落翻译成适合儿童阅读的现代文,并简要说明翻译的理由。

文言文段落: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教之有方,则成材。

教之无方,则败类。

”【翻译】孔子说:“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

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但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和教养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如果不去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变化。

教育的道理,最重要的是要专一。

如果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那就是父母的过错。

如果教育不够严格,那就是老师的懒惰。

如果教育有正确的方法,孩子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如果教育没有正确的方法,孩子就可能变成不良之辈。

”【翻译理由】1. 使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词汇和句式,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文言文表达。

2. 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文的意境和哲理,使儿童能够理解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

3. 结合现代教育观念,适当解释一些古代教育观念,帮助儿童理解其背后的道理。

4. 在翻译中加入适当的现代教育实例,使儿童能够将古代教育思想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产生共鸣。

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探讨

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探讨

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探讨概要:儿童文学翻译为文学翻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并未引起人们关注。

事实上,儿童文学翻译难度与其他文学作品难度相当,在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对于翻译理论研究极其重要。

因为儿童文学翻译理论和实践并未有机的结合,所以儿童文学翻译人员及儿童文学研究人员需要丰富儿童文学翻译理论,为儿童文学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童趣再现必须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段、语法、词汇才能到达到,因此译者就需要仔细体味,准确的描绘其意趣,尽量创作出从功能角度来讲对等的翻译文本。

儿童文学翻译目标读者为儿童,译者就需要通过儿童心态去体会、鉴赏原作,而后按照儿童认知、心理、以及审美特点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

儿童文学翻译家研究。

对儿童翻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翻译家有鲁迅、郑振铎、周作人等等。

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指出:周作人提出的译者应当具备人类学知识以及译者需要调整句法和文法特征以贴近儿童思想等等观点,是极具价值的;鲁迅注重儿童文学的社会现实意义与教育作用,鲁迅希望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儿童少年正确的认识现实,这也致使从上世纪30年代起儿童文学现实主义发展方向为主流。

对儿童文学翻译家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现阶段情况来看现有研究对儿童文学翻译家的研究工作缺乏力度。

藏族儿童文学翻译现状。

翻译人员大都为业余人员,并未接受全面的学习及研究,缺少必要知识储备。

还有就是翻译人员较为分散,并未形成合力,儿童文学翻译成果不成体系,不能满足藏族儿童文学发展的实际要求,大多数应该翻译的作品,尤其是诸多中外儿童文学佳作并未被翻译成藏语,因此藏族儿童文学翻译情况不容乐观。

1、国外研究概述插图与文字。

儿童文学显著特点就是存在一定量插图,这就给儿童文学翻译工作带来难度。

在儿童文学插画翻译中,最为重要的是高度具体的图片与高度不确定文字之间的互文性,这种不确定关系导致译者采取随意的态度,加之原文较为简短,稍微的偏离都会造成译文与原文出现较大出入。

还存在译者在目标语文本之中加入信息,把原文中仅通过图片传达的内容以文字形式在目标语译文中显现。

儿童文学翻译选题的现实意义

儿童文学翻译选题的现实意义

儿童文学翻译选题的现实意义儿童文学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现实意义不可忽视。

首先,儿童文学翻译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

通过阅读翻译作品,儿童可以了解外国文化的魅力,并增强对外语的兴趣。

其次,儿童文学翻译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水平。

儿童在阅读翻译作品时,可以接触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学习新的词汇和语法。

这对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儿童文学翻译还可以提高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

儿童在阅读翻译作品时,需要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这可以锻炼儿童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儿童文学翻译还可以促进儿童的文学素养。

儿童在阅读翻译作品时,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学作品,并学习文学知识。

这对于儿童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儿童文学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现实意义非常显著。

通过儿童文学翻译,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语言水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文学素养。

而这些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儿童文学翻译还可以拓宽儿童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对于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视野也是很有益的。

在儿童文学翻译的选题上,也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择。

选择那些对儿童来说有吸引力,又不失文学性的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总之,儿童文学翻译的现实意义非常重要,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在选题上的科学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才能更好地发挥儿童文学翻译的作用。

此外,儿童文学翻译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儿童文学翻译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下一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文学翻译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起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另外,儿童文学翻译还可以提高儿童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阅读翻译作品,儿童可以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增强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总之,儿童文学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都非常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提高语言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促进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下一代,提高儿童的文化自信心。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历史阶段划分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历史阶段划分
第三阶段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七十年代
以“一切革命斗争”为纲领的儿童文学翻译之转向
载“革命之道”
服务于“无产阶级儿童”
第四阶段
新时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以“为儿童而译”为准则的儿童文学翻译之回归
进入新时期即20 世纪80 年代后,儿童的独立人格和价值逐渐被认识,儿童文学也从性质和意义上回归文学本体,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儿童的”文学,因此儿童文学翻译也应从“成人本位”回归到“儿童本位”。
参考文献
李文娜·朱建平. (2015). 「从“儿童的发现”到“为儿童而译”」『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 80-87.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历史阶段划分
发展阶段
相应时间特点概括主旨来自心儿童观第一阶段
清末民初
1900-1920
以“儿童的发现”为契机的儿童文学翻译之兴起
载“民主启蒙”之道
服务于身为“未来新国民”的儿童
第二阶段
五四时期
1915-1921
以“儿童本位”为中心的儿童文学翻译之繁荣
载“人生之道”
服务于有“独特需求”的儿童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摘要: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儿童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异化和归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历来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而儿童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归化和异化都有着各自的价值和优势。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归化异化一.儿童文学翻译“儿童文学是指切合儿童年龄特点,适合儿童阅读欣赏,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1]因而儿童文学翻译具备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特点:译者要考虑儿童读者特定年龄阶段的阅读需求、心理特征和接受水平。

归化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翻泽理论家尤金·奈达。

奈达提倡归化.注重翻译目的、翻译交际性及目标语文本的对象,“强调最近似的自然对等物”,即译语文本应在交际功能上与原语文本实现等值.可以不考虑原语语言表达形式等因素.尽可能保证目标语读者产生与原语读者根本相同的反响。

[2]三.异化与归化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1.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归化译法归化以译语文化为出发点,以读者接受能力为核心,强调译文符合目的语,地道生动,因而往往对原文中的异域文化色彩和语言风格特色进行删改,使其融入外乡文化的框架之内。

归化将原文转换成目的语的“对等物”,使其符合目的语的语言逻辑习惯,从而帮助读者扫清理解上的障碍。

原文:Youareprobablyditurbinghiret;andthequicketwaytopoilafriendhipitowakeomebodyupinthemorningbefo reheiready.译文:你这样叫恐怕只会打搅他休息,大清早人家还在睡觉,你却把他吵醒,这最容易伤害感情。

破坏友谊了。

译者没有遵循原文的顺序而将“beforeheiready”提前,符合中文逻辑顺序,更具说服力,方便儿童读者理解。

2.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异化译法异化翻译尽可能地保存源语的文化差异,展现源语文化的异域性,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洋腔洋味洋风景”,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儿童文学翻译浅析

儿童文学翻译浅析

儿童文学翻译浅析摘要:本文以杨静远的《杨柳风》译本为例,探讨上述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则。

指出一篇成功的儿童翻译,应该真正为儿童所喜爱,并忠实于原文,富有童趣。

译者需努力使译作的语言既规范又符合儿童特点,即准确、简明、生动、悦耳。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杨柳风原作精神童趣注释一、引言翻译研究者对于儿童文学翻译有着不同的理解。

严维明曾提出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四种手段,包括:1.译出童味;2.化难为易;3.多加停顿,多用短句;4.注意逻辑。

在翻译儿童作品时,要深刻体会儿童心理,用儿童所能喜爱的,接受的语言来营造一个美妙的世界。

二、《杨柳风》的介绍(一)原作《杨柳风》是肯尼恩·格雷厄姆的代表作。

故事虽不离奇却很有趣。

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

财大气粗而又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受到朋友们的责难和管束。

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妆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二)译作《杨柳风》与中国渊源不浅,早在1930年,周作人便发表关于《杨柳风》的介绍文章,称其“写得很美”。

之后有很多学者的译本,其中评价最高的也许是杨静远女士翻译的《杨柳风》,杨译文的《杨柳风》老少皆宜、语言美丽,无论在辞藻的选用,意境的塑造,精神层面的把握都最接近原著。

三、《杨柳风》的翻译赏析(一)原著精神面的理解题目的翻译:先说说书名的翻译。

现在“柳林风声”这个名字在大众出版物中好像用得更普遍一些,而杨静远先生将其译为《杨柳风》,沿用周作人的译名,既符合书作者风雅的文笔,又别有”吹面不寒杨柳风”式的与自然相和谐的意韵和温雅的气质,体现了原作的神韵。

(二)富有童趣1.选词1.1选词浅显易懂。

由于儿童知识面具有一定局限性和心理发展的不完全性,译文采用的词要力求简单,亲切,好懂并且形象生动,富有趣味。

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与技巧

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与技巧

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与技巧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儿童文学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翻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难点。

本文将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技巧。

首先,儿童文学翻译需要考虑到读者的年龄特征。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有限。

因此,翻译时需要使用简单明了的词汇和句子结构,尽量避免复杂的修辞手法和难懂的文化隐喻。

例如,英汉之间的翻译中,可以将英文中的复杂句式拆解成简单的句子,在汉译文中注重词汇的清晰度和易读性。

其次,儿童文学翻译需要兼顾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富有想象力和幻想性质,其中很多词句并无一一对应的翻译方式。

因此,译者需要有相应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保证译文的准确度同时保持原作的趣味性。

在这个过程中,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如意译和增译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翻译童话故事中太阳说话时,“sun”可以灵活译为“太阳之神”或“金色的太阳”,以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寓意。

此外,儿童文学翻译需要关注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了不同的认知和价值观,在翻译中需要尊重和体现原作所代表的文化特色。

例如,翻译西方经典童话时,需要将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中国文化相结合。

这样的文化调整可以在翻译中引入一些中国元素,并通过注释或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

另一个困扰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是语言游戏和谐音的翻译。

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存在丰富的语言游戏和谐音,这些游戏和音效可以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

然而,这也给翻译带来了挑战。

一种解决方案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意象和音乐感,通过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语言特点来创造相似的效果。

例如,在翻译《格林童话》中的魔蛙时,可以使用与原作类似音效的词汇,并通过译者的巧妙调整来保持趣味性。

除了以上难点之外,儿童文学翻译也要考虑到细节的入微。

比如角色的命名、食物的描述和动作的表达等都需要仔细斟酌。

这些细节往往能够影响到儿童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国外儿童文学翻译

国外儿童文学翻译
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著的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同时对一些特定文化元素进行了适 当的解释和注释。此外,还采用了押韵和节奏感强的表达方式,以保持原著的诗意和语言 的节奏感。
《小王子》的翻译实践
翻译背景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童话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王子在星球之间旅行的故事。这部作品寓意深刻,充满哲理,为成人和儿童所 喜爱。
翻译难点
原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翻译时很难保持原著的诗意和语言的简洁性。同时,原著中充满了象征和隐喻,翻译时需要准确传达这些元素。
翻译策略
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著的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同时对一些特定文化元素进行了适当的解释和注释。此外,还采用了意译和直译相结合的方法,以保 持原著的诗意和语言的简洁性。
语料库是一个包含大量语言样 本的数据库,通过语料库可以 快速找到相似的表达方式,提 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 译的结合
机器翻译可以快速完成初步的 翻译工作,而人工翻译则可以 在机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校对 和修正,这种结合方式能够提 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跨文化交流的加强与深化
文化差异的处理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 差异,通过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这些差异,确保 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加强
通过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 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加深对彼此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培养跨文化意识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培养跨文化的意识和敏感性,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翻译的重要性
01 文化交流
通过翻译,国外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能够进入其 他国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儿童文学文言文翻译

儿童文学文言文翻译

昔有兔与龟,相约于山林之间,曰:“吾等各有所长,今试较之,以决胜负。


兔闻之,欣然允诺。

龟亦坦然应允。

于是,二人定于次日清晨,于山脚之下,开始赛跑。

兔自恃脚快,洋洋得意,认为龟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龟则沉着冷静,不骄不躁,心想:“虽我行速不及兔,然我持之以恒,终能胜之。


次日清晨,二人如约而至。

兔跃跃欲试,一溜烟般跑出老远。

龟则缓缓而行,一步一个脚印。

众动物见状,纷纷议论:“兔定能胜龟,龟必败无疑。


然而,世事难料。

兔在途中,心生骄傲,认为龟绝追不上。

于是,兔在山道旁,停歇片刻,悠然自得地欣赏风景。

而龟则不知疲倦,一路小跑,渐渐逼近兔子。

兔察觉到龟的逼近,慌忙加快脚步。

然而,此时兔已松懈,速度大减。

龟趁机加速,终于追上了兔子。

二人并驾齐驱,一同前行。

兔心中懊悔不已,心想:“我本可轻松胜之,却因骄傲而败。

今日教训,使我铭记终身。

”龟则微笑着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贵在坚持。

我虽速度不及你,然我持之以恒,终能胜你。


众人见状,纷纷鼓掌叫好。

兔与龟互相尊重,从此结为好友。

兔也从此改过自新,不再骄傲自满。

二人携手共进,共同成长。

此故事告诫我们,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谦虚的态度,方能取得成功。

同时,也要学会持之以恒,方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

龟兔赛跑,虽为寓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教训,成为更好的自己。

unit 11儿童文学翻译

unit 11儿童文学翻译
掉啊,掉啊,掉啊!这一跤怎么一辈子摔 不完了嘛! ---赵元任译
So while the children swam and played and splashed water at each other, Wilbur amused himself in the mud along the edge of the brook, where it was warm and moist and delightly sticky and oozy. ---Charlotte’s Web 因此,当两个朋友有用、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 时,威尔伯就待在可变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 暖和,湿嗒嗒的,黏黏呼呼,舒服极了。 --任溶溶译
儿童文学翻译
Translating for Children
• 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 • 儿童文学的翻译原则
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 儿童文学的概念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 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 总称。通常所说的儿童文学是指广义而言,它 是幼儿文学(3-6)、儿童文学(6-12)、少 年文学(12-17)的总称。
他把它打开,然后又发出一声长得出奇的叹息,里 面包着的竟是他那壁炉薪架上的铜把手。这最后 一根羽毛终于压垮了骆驼的背。(西方谚语,意 思是一系列打击使人无法承受) --朱建迅译
--再现童趣,激发想象
In another moment down went Alice after it, never once considering how in the world she was to get out again. ---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儿童文学翻译
摘要:翻译目的论,也就是目的决定方法,是将翻译目的作为所有翻译行为所应遵循的首要法则。

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文学这一特殊文学形式,对英国女作家 j.k 罗琳所著小说《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译本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细节分析,探讨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如何更好翻译出不失源语言原意又有目标
语言广泛接受程度的儿童文学作品。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儿童文学;哈利波特;源语言;目标语言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01
一、翻译目的论
翻译目的论,也就是我们所谈到的目的决定方法的主旨是,行动由目的指导。

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

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以实现翻译的目的。

该理论在等值翻译论进行了突破,译作的发动者、翻译者和接受者得到了相应的重视,赋予了翻译更多新的涵义,对翻译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和指导意义。

然而,翻译目的论在我国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目的论在翻译方面的研究有着巨大的潜力,而用此理论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则更少。

二、《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文翻译的不足之处
(一)对语言文字理解的不到位
同样,鉴于故事中霍克沃兹魔法学校的学生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比如中国学生张秋),所以其中使用的语言也不仅仅简单地局限于英语语体,这也就给译者有意无意地设置了障碍,要求很高的语言掌控力。

否则,很容易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误纰漏。

例如大家公认的中译版最严重的错误在于这一处:
原文:there was an inscription carved around the top: erised stra ehru oyt ube cafru oyt on wohsi.
译文:顶部刻着一行字:厄里斯斯特拉厄赫鲁阿伊特乌比卡弗鲁阿伊特昂沃赫斯。

(脚注:这行字是厄里斯魔镜上的符箓) 乍读起来,不知所云。

若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如果将原文“erised stra ehru oyt ube cafru oyt on wohsi”倒过来加以整理,就成了“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t’s desire”。

这句话是原作者给读者的直接提示:厄里斯魔镜能够使人看到自己内心深处最迫切,最强烈的渴望(所以作者罗琳才会将desire欲望一词镜像翻转变为erised厄里斯)。

而译者完全没有理解,把这段内容彻底译丢了,想当然地认为是符箓。

按照源语言转换为目标语言的理论,比较好的翻译方法为意译法:“愿心汝乃面颜汝非现所之吾”。

如果倒过来阅读,则变成“吾之所现,非汝颜面,乃汝心愿”,与原文倒过来的意思完全吻合。

这样处理既可以体现原文的韵味也可以传达原文的风格。

(二)对双关的不重视
双关语是英语和汉语中都十分常见的修辞格。

它利用词语的同音
异义,言此及彼,或彼此兼得,产生形象生动或诙谐滑稽的语言效果,为听众(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词语的双关意义由是各民族语言内部因素决定的,因此,双关语的翻译处理是译者不可回避的最大难题之一。

比如第六部第二章,spinner’s end,《蜘蛛尾巷》: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区是一个老旧的英国早期工业区,附近有废弃的厂房,高耸的烟筒,还是鹅卵石铺设的路。

spinner 显然是“纺织工人”;spinner’s end 直译是“纺织工人巷”,可略称“织工巷”。

但这一街名也语带双关,强烈暗示阴谋正在策划中,一如蜘蛛正在结网。

end本身是一个普通的英国街道用语,但却有另一个意思为“结束”或“终结”,暗示阴谋不会得逞,阴谋者必将败亡。

译者的译法过于简单,没有表现出语言的深层涵义。

(三)对人物语言风格的不努力
人物语言要有鲜明的特点,这样给读者才容易深刻印象。

比如《星球大战》里的尤达大师说话的特点就是爱说倒装句。

当然,这给译者的翻译水平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但还是希望尽可能得去表现人物语言的原汁原味。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众多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都带有明显的方言或者是口音特征。

在这一点上,很遗憾译者未能给予原文风格以足够的注意,在中译本中没有看到任何的体现。

比如邓布利多校长的睿智和意味深长,弗农姨父的尖酸刻薄不近人情,小精灵的插科打诨,芙蓉的法国腔调与口音,斯内普教授的偏
袒讽刺等等,除了海格经常用“俺”来自称之外,并没有对其典型的非标准英语涉及到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特别的翻译。

当然还有众多的魔法咒语及生物名词均是结合古拉丁语或其他语种创造
而成,甚至预言的语言也是有其特点的,但可惜在译文中在这方面的努力明显不足。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译作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译者基本上能够将原文的语言风格准确地传达出来,为儿童读者服务。

目的论为儿童文学的翻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儿童,这个读者群体决定了儿童文学的特殊性。

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关注意义的三个方面,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

一部译作存在些瑕疵是在所难免的,造成这些瑕疵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如专业知识缺乏、原文理解偏差,粗心大意不仔细等等。

不过,译者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明显的误译。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以“目的法则”为首要原则,心中时刻牢记儿童读者,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以形象具体、生动风趣的语言与读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译作与原文的“功能对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翻译儿童文学,使孩子们读到好的儿童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clifford nders.literary translation:a practical guide[m].shang 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2]苏农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马爱农,马爱新译.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