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设计性实验》课件

《设计性实验》课件

假设,用于进行实验验证。
3
设计实验方案
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 设计、样本选择、实验流程等。
设计性实验的案例介绍
药物疗效实验
通过设计性实验,测试不同 药物对疾病治疗的疗效,找 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用户体验测试
利用设计性实验方法,评估 产品或网站的用户体验,以 改善用户界面和功能设计。
市场调研实验
《设计性实验》PPT课件
什么是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通过操纵和设计变量来研究因果关系的科学实验方法。它 用于探索和验证各种理论和假设,以及测试新的产品或解决方案。
设计性实验的特点
1 自变量控制
设计性实验充分控制 实验中的自变量,以 确保所观察到的现象 和效果与被研究的变 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2 有目的的操纵
设计性实验可用于评估市场 营销策略的效果,帮助企业 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
设计性实验的注意事项
• 确保实验样本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 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干扰和偏倚。 • 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尊重伦理规范,保护实验对象的权益。
总结
设计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精心设计和操纵实验变量, 帮助我们理解因果关系和解决问题。在实施设计性实验时,我们应该遵循 严格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分析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靠性。
设计性实验通过有目 的地操纵和改变自变 量,以观察其对因变 量的影响,从而得出 科学结论。
3 严格的实验设计
设计性实验采用严格 的实验设计,包括随 机分配实验组和对照 组、双盲实验、重复 实验等,以消除偶然 误差和外部影响。
设计性实验的意义和作用
科学验证
设计性实验可以用来验证 科学理论和假设,为学术 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和数 据支持。

1实验探究教学的成功案例例举[五篇材料]

1实验探究教学的成功案例例举[五篇材料]

1实验探究教学的成功案例例举[五篇材料]第一篇:1 实验探究教学的成功案例例举实验探究教学的成功案例例举田玉凤老师:关于《原电池原理》教学,我曾经设计过这样一节课。

首先演示铜、锌、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然后提出问题“是否只有铜、锌、稀硫酸才能构成原电池,铜、锌在原电池中的作用是什么,是否一定要使用稀硫酸?”教师为学生提供如下材料和试剂:电极材料:碳棒、锌板、铜板、铁钉、塑料片;溶液:硫酸、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酒精。

不同的组提供的材料和试剂是不同的。

学生用本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探讨,回答上述问题,最终要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随后的课堂汇报交流,学生总结出锌可以用其他的活泼金属替换,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电子;铜的主要作用是导电,可以用其他导体来替换;如果把铜换成比锌更活泼的金属,也能形成电流,但是电流的方向就是相反的了。

对于电解质溶液也作了实验探究,用乙醇、纯水、纯水中追加食盐、硫酸铜溶液等替代硫酸,观察原电池构成的情况,使学生对于原电池构成条件、原电池反应原理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刘江东老师:海淀区八一中学宋晓敏老师做了一节二价铁三价铁转化的区级研究课。

这节课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补铁剂的使用说明,使用说明中的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亚铁盐的性质,同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三价铁检验方法的信息。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更好地保存补铁剂,保存过程中避免和什么物质在一起?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哪些物质可以和二价铁共存,哪些物质能够把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

这样就把二价铁、三价铁转化的知识融入探究活动。

3教师自主开发科学探究活动举例田玉凤老师:教师自主开发的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是比较小的探究问题。

比如我对《乙烯》这节课中乙烯的加成反应问题的教学做了这样一个尝试。

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根据这一现象应该得到什么结论呢?有的教师就说是发生了加成反应。

但是我给学生的结论是乙烯和溴发生了反应,发生了什么反应由学生自己去探讨。

科学实验教案15篇

科学实验教案15篇

科学实验教案科学实验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实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科学实验教案1一、概述与目标本活动是一个实验、观察、探索发现的科学活动。

幼儿通过观察盐溶解到水里及蒸发、结晶的过程,了解使盐结晶的方法,感知盐的结晶现象,进而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感知水的三态变化现象。

二、活动准备准备食盐、小玻璃罐、钉子、细绳、汤匙、小木条、一杯盐水、一杯淡水。

三、内容、活动形式与方法本活动分两部分:1.观察盐的结晶2.探究盐结晶过程中水到哪里了。

(一)做一做,看一看,盐水变成了盐。

1. 尝一尝出示一杯盐水和一杯淡水,让幼儿品尝,说说它们的不同味道,知道水咸是因为水里有盐。

2. 做一做(1)在小玻璃罐中装满热水,一次放入一汤匙盐并加以搅拌,使盐水全部溶化。

反复这样操作,直到盐不能再溶化为止。

(2)在细绳一端绑上重物(如钉子),使之垂直浸入盐水中,另一端系在小木条中间,把小木条横放在罐口上,然后把罐子放到阳光下。

3. 看一看(1)请小朋友每天观察,看罐子里水位的变化,并在罐子外用彩笔做标记,直到水完全蒸发掉为止。

(2)观察绳子的变化,细细的绳子上出现了许多白色的东西,尝起来咸咸的。

(二)想一想1.罐子里的水跑到哪里去了?实验观察水蒸发为水蒸汽的现象。

(1)引导幼儿观察热水中冒出的热气。

(2)试一试,把一块玻璃罩在热水杯上,引导幼儿观察玻璃上形成的水珠。

交流讨论:水变成水蒸气,遇到玻璃,又变成了水。

小结:罐子里的水蒸发成水蒸气,跑掉了。

(在讨论时,引导幼儿回忆冬天嘴里呼出的气体,水开时壶上冒出来的热气,冷天房间玻璃上的水珠等。

)2.试一试,想一想,绳子上的白块是什么?探究问题:(1)水到哪里了。

(2)绳子上怎么会有盐。

在组织幼儿观察盐结晶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同时把盐水滴在镜子上,等水蒸发后,让幼儿观察镜子上留下了什么。

实验性研究-PPT课件全篇

实验性研究-PPT课件全篇
22
(七)试验分组
必须设对照组
(八)试验观察期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九)依从性
(十)结局的测量
1. 死亡确诊和登记;2. 行为改变;
3. 减少传播;
4. 不良反应;
(十一)资料分析
评价指标:抗体阳转率、预防分值、效果指数等
统计分析方法:常规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等
23
六、类试验 又称半实验研究,指在实验研
究中,不设对照组,或设对照组但 不是随机分组。
16
研究实例
国产新药14氨基酸800(14AA-800)治疗肝昏迷 的临床研究。该研究为多中心的协作研究。以 上海、浙江、福建等12所医院为现场,共收集 了肝昏迷病人80例。对80例病人除一般治疗外, 静脉滴注14AA-800,指标为是否“苏醒”。将 结果与上海瑞金医院过去用传统治疗的41例肝 昏迷病人的治疗效果资料进行比较。
(三)特点
研究期间内两种措施都交叉用于每一受试对象, 可进行患者自身疗效的比较,或不同患者间的疗效 比较,试验效率高。
18
(四)优缺点 1. 优点 每个研究对象都接受两个方案的治疗,消除了个体间的差异。 患者自身比较,效果观察较准确。 随机分组避免了组间差异。 可有效地控制选择性偏倚。 所需样本量较少。 2. 缺点 对于急性炎症性病变、不可能回复到第一阶段治疗前的疾病 (心梗、溃疡等),以及那些不应当回到第一阶段治疗前状态的 疾病(心衰、昏迷等)都不能采用交叉试验。 两阶段治疗可能存在顺序效应。 若每个阶段用药周期过短,药效可能不易充分发挥,若周期过 长,则难以保证良好的依从性。
因研究对象来自不同的总体,研究时期不同步,
可比性难以保证,结果的说服力较弱。
15
4. 优缺点 (1)优点 同时期内所有病人都可接受新疗法或新药物,符合伦理。 可减少自愿者偏倚。 可充分地利用既往的病历等常规资料。 省时、省力、节约经费。 (2)缺点 过去的条件(诊断水平、诊断标准)与现在可能不同,可 比性差。 病人来自不同的总体,代表性不好。 不能施行双盲法。 既往资料的完整性不够。

初中实验探究专题教案

初中实验探究专题教案

初中实验探究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

2. 培养学生正确寻找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能够区别对照组和实验组。

3.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正确寻找变量、对照组与实验组,能描述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或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介绍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流程。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安全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5.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实验探究题目,并进行实验探究。

四、教学内容1. 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 变量的寻找和对照实验的设计:介绍如何寻找实验中的变量,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的得出: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如何得出实验结论。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变量的寻找和对照实验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与结论的得出。

2. 实践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实验结论的科学性。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与同学的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根据具体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2. 教材:提供实验探究的相关知识点,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研究实验设计方案

教学研究实验设计方案

一、实验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实验设计,验证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二、实验目的1. 验证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有效性;2.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3. 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三、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某市一所普通高中一年级4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其中两个班级为实验组,两个班级为对照组。

四、实验方法1. 实验组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2)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课后: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反馈。

2.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课前:教师讲解教学内容,学生进行预习;(2)课中:教师进行知识讲解,学生进行笔记和课堂练习;(3)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

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兴趣;2. 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学,确保实验组的实验条件优于对照组;3.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了解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4.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六、实验指标1. 学生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2. 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兴趣程度;3. 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成绩、学生满意度等指标评估教学效果。

七、预期成果1. 验证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有效性;2. 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3. 推广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实验教案范例6篇

实验教案范例6篇

实验教案范例6篇标题:实验教案范例6篇教案1:科学实验初探——探究物体的密度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的密度概念,并能正确计算物体的密度。

2. 掌握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3. 能够设计并进行简单的密度实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几个物体,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密度,并提出问题。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密度的概念,以及计算密度的公式。

3. 实验设计: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包括选择物体、测量质量和体积的方法等。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密度,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回答导入阶段的问题。

7. 拓展: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密度。

教案2:化学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和特征。

2. 能够正确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3. 掌握酸碱溶液的浓度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几种常见的酸碱物质,引发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征。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制备酸碱溶液、使用酸碱指示剂等。

4. 实验观察: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酸碱溶液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7. 拓展:提出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酸碱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3:物理实验探究——测量光的折射角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2. 能够正确使用直尺和量角器进行光的折射角测量。

3. 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形式。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光的折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的认识。

《实验方案设计》课件

《实验方案设计》课件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实验目的与问题分析
实验目的
01
02
03
确定实验目标
在开始实验之前,首先需 要明确实验的目标,以便 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方案 和收集数据。
指导实验过程
实验目的是实验过程的指 导思想,有助于确保实验 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 有效性。
合作研究
与其他研究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实验的应用和推广。
培训与交流
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实验应用经验和技术成果,促进实验的 普及和应用。
REPORT
《实验方案设计》 ppt课件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 实验方案设计概述 • 实验目的与问题分析 • 实验变量与控制 • 实验操作流程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实验方案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实验方案设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 部分,对于推动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具有重要意义。
确保实验结果可靠性
科学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够保证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 分析和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
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
在开始设计实验方案之前,需要明确研究 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确保实验方案具 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假设的可行性分析
在提出假设之后,应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实验方 案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包括对实验条件、资源、技 术等方面的考虑。
REPORT
CATALOG

课题实验课教学研究设计

课题实验课教学研究设计

观察法:设置情景,观 通过迁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体 激活学生主体地位,
察学生的表达,并结合 现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
充分提升学生独立解
具体情况及时点拨
决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的能力
学生观察展示内容并让学生结合导学 案辅助材料体会鉴赏句子的方法及句 子产生魅力的原因
幻灯片展示、句 子分析、
自然观察法、参与观察 法:了解学生对鉴赏方 法的掌握情况
教师讲解、师生互动
提升学生参与意识、 能力,端正对待鉴赏 语言的正确态度,提 升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高正确分 析问题的能力
四、共同体会句子的多 样性——材料展示:10 观察、感受、分类、总结 多个句子
展示材料、循序 导入
参与观察法:体会学生 的感受
材料展示,诱趣导学
了解句子的多样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体会学生的志趣
五、自主探究:文章的
意蕴——情境创设2:“ 赞美说”“无主题说” ——有人说本文是在赞 美李冰,有人说是没有 主题,你怎么看?
探究活动3:面对这个问题,如何才 能正确挖掘散文主题
研究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实验目标
实验方法 实施策略
鉴赏文中有特色的语言 文章的意蕴
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的确立,在教学中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平等的师生关系,心灵的互动与交流。赢得学生的尊重爱戴和对所 授内容的信服。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与提高。
问卷观察法、调查谈话法、归纳研讨法 在师生沟通过程中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坦诚对待学生、真情献给学生的八个方 面渗透人文关怀
材料展示;结合 “作者其人” (导入下一环 节)
直接观察法、参与观察 法:自己讲述,参与探 究了解并及时引导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 ppt课件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  ppt课件
机会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各组间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 1.随机化目的与内容: ①保证处理组和对照组实验单位各种已知或未知
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衡可比性; ②避免人的主 观因素影响; ③保证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随机变量。 2.随机化的内容:随机分组、随机抽样、随机实验顺序。 3.随机化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及抓阄、摸球、掷币、 抽签等半随机方法。


X n2

X ng
T2

Tg
区组小计
B1 B2

Bn X
(二)应用范围:
不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中,若仅考虑一个具有k 水平的研究因素,
且实验单位可以按照某个或某些重要的非研究因素分组时,均可采用随机区组
两只动物。
PPT课件
16
(二)应用实例 例,有20只小鼠,按窝别、性别相同,月龄、体重相同或接近的条件配成 10对,试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配到甲组和乙组中去。
——随机数字表法 (1)编号:将10对小鼠顺序编为1-10号; (2)取随机数字:从随机数字表中的任一行任一列开始,如第7行第5列开
始,依次读取一位数抄写于配对号下,见表3-7第2行; (3)事先规定:若随机数字为奇数,则对子中的第一只小鼠分配甲组,另
个动物(即第12号动物)调至C组,使三组动物数相等。最终分组如下,A组:
1,3,9,13,15号,B组:4,5,7,8,10号,PPCT课组件:2,6,11,14,12号。
9
(三)重复原则 重复(Replication):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观察,
重复程度表现为样本含量的大小和重复次数的多少。 1. 重复的意义:估计实验误差和降低实验误差。

课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课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集体备课教案(3) --“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一)教学内容:1、实验设计概论2、实验设计讲座教学时数:5学时教学措施:讲授、讨论教学安排: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1 概述﹡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本医学范畴?机能实验学是融合老式旳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旳新型课程,是实验性很强旳医学基本课程。

﹡实验教学旳重要手段?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动物实验:重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旳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旳重要手段。

﹡实验教学旳重要目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旳重要内容?基本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旳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增进各学科知识旳融会贯穿。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旳科研工作措施。

§2 设计性实验给定实验目旳规定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旳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行实验、观测记录、论文答辩等,即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积极旳去摸索未知世界。

﹡实验设计目旳1、充足结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旳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3、培养一定旳科研能力﹡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1、解决因素:2、受试对象:3、实验效应:如:观测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旳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实验设计旳基本原则1、对照原则:可使解决因素和非解决因素旳差别有一种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原则对照解决对照自身对照2、反复原则3、随机原则﹡实验设计旳基本程序1、准备工作:广泛收集阅读资料;设想立题方向。

2、选题(立题):3、设计实验方案:4、可行性分析和预实验:5、正式实验:6、整顿、分析实验成果;7、完毕论文﹡选题前旳准备工作1、提出问题:2、建立假说:重要查阅文献、提出问题旳创新点、国内外有关动态、注意别人如何建立假说、技术路线、综述、立工作假说。

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5篇)

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5篇)

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实验教学设计贡山一中物理教研组摘要:本文从正确认识探究式学习的特征出发,分析了课堂探究式实验设计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同时以案例给出了进行这类探究活动设计的思路。

目的是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探究活动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形式的反映。

不同的形式会产生出不同效果,从而收到的课堂效果也会不一样。

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应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教改实践,探讨中学物理教学形式的新思路。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继承发展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上进提出了“五环节”的课堂教学结构,即组织教学——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学影响很大。

我国各学科教学都严格地执行五环节结构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这里,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作为教师,首先要对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和特征有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设计探究活动。

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来说,其基本过程可以围绕如下七个环节进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倡用自制教具和“随手取材”进行探究活动,注意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开发并鼓励学生参与开发各种层次、以小型为主的探究性活动。

实验教案(共5篇)

实验教案(共5篇)

实验教案(共5篇)第一篇:实验教案【实验课题】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教学目标】1.对长度的各个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

2.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3.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教学重点】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知道测量的准确度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知道如何正确记录测量的结果。

【仪器和器材】最小刻度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刻度尺各一支,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实验方法】1.出示最小刻度分别为分米、厘米和毫米的三种刻度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并对1 米、1 分米、1 厘米的长度形成具体观念。

2.用上述三种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观察重点:刻度尺的刻度情况;教师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的正确记录。

3.出示木折尺、钢卷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指出其最小刻度或测量能达到的准确度。

【结论】:长度测量的准确度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决定,应根据测量的准确度要求,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或其他测量工具。

【注意事项】1.要教给学生正确该数和记录的方法。

当被测长度的一端和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另一端位于两个最小刻度之间时,只能用眼睛估读,因而是不准确的,记录的数字要比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的示数多一位。

2.由于刻度尺的端面往往被磨损,它的零刻度线不适于作为测量时的起点线,这时可以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正确使用刻度尺,但也存在误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教师应注意强调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实验课题】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使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实验器材】:机械停表一块(量程15min,分度值0.1s),实验用小车一辆,挡板一块,斜面(长 0.73m、10°角倾角)一个。

【实验步骤】:1.观察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检验停表的按钮和指针是否正常工作。

2.在斜面上确定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终点处安置挡板3.将小车放置在斜面上,由起点处释放,同时按下停表按钮,小车运动到终点的同时再次按下停表按钮。

《实验设计教案》课件

《实验设计教案》课件
《实验设计教案》PPT课 件
# 实验设计教案PPT课件
实验设计概述
实验设计是指为了获得科学、准确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一种设计过程。通过 本节课,你将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其重要性以及实验设计的流程和步 骤。
实验设计的要素
实验对象
确定实验研究的对象或被试者,这是实验设 计的基础。
实验因素
确定影响实验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变量控 制与操作。
疫苗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型 疫苗,测试其安全性、有效性 和免疫效果。
新药研发实验设计
通过实验设计方法,研发新药, 评估其药效、毒性和适应症, 以实现临床应用。
总结与问答
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回顾
回顾实验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讨论
探讨实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对实验设计的深入理解。
小测验
通过小测验检验学生对实验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的内容。
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的目标与目的,有助于指导实验设 计的方向与内容。
实验设计方案
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确保实验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1 可重复性
2 系统性
实验设计应具备可重复性,即他人能够按 照相同的步骤与条件重复实验并获得相似 的结果。
实验设计应具备系统性,包含完整的实验 流程和严密的研究设计,确保实验结果可 靠。
1
实验数据处理
对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统计分析,以便后续的结果分析。
2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假设,从中得出结论和推断。
3
实验结果应用与推广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PPT课件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PPT课件

05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注意 事项
注意伦理和法律问题
尊重受试者权利
确保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隐私权得到保护,遵循伦理原则,避免任何形式的伤害和侵犯。
遵守法律法规
在进行实验性研究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管理法等,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注意实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保证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评估实验成本和效益
在实验设计时,应对实验成本和效益 进行评估,确保实验的可行性和经济 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谢谢观看
实验性研究设计(实验设计)PPT课 件
目录
• 实验性研究设计概述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步骤 •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注意事项
01
实验性研究设计概述
实验性研究的定义
01
实验性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 法,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假设或 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
总结词
在实验性研究中,应多次重复实验以获取可靠的结论。
详细描述
重复原则是实验性研究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和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实 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重复实验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结论,增强说服力。在实验设计时,应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重复次数,以达到良好的统计效果和实际意义。
03
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基本 类型
单组实验设计
总结词
对单一受试者或一组受试者在实验处理前后的变化进行测量。
详细描述
单组实验设计是指对单一受试者或一组受试者在实验处理前后的变化进行测量的实验设计。这种设计 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探索性实验和初步实验,但无法排除非处理因素的影响,因此结果的可信度较 低。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5篇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5篇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5篇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实验探究教案1生活中常见的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教学,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了解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盐的某些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这节课主要探究学习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

从《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内容,它要求学生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条件及酸碱盐的溶解性;学会判断复分解反应类型;正确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但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类型不能做出判断,从而产生疑问,因此,本课学习复分解反应,会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似曾相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会缓解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紧张情绪,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态。

而教材内容的整体安排又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系统性,渗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理念,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复分解反应作为化学用语中的“高层建筑”,既需要前面基础知识:元素符号、化合价及化学式书写等基本化学用语的辅助,也需要酸碱盐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条件的支撑。

所以,熟练准确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无论是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还是今后化学的继续学习,都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综合素养也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说目标依据课标、教材内容,从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理解复分解反应,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一些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研究生实验设计教案:指导学生设计与实施科学实验

研究生实验设计教案:指导学生设计与实施科学实验

研究生实验设计教案:指导学生设计与实施科学实验1. 引言在研究生阶段,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环节。

本教案旨在为研究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并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案目标•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合理选择适当的工具和仪器设备;•具备完善的实验安全意识和操作技巧;•训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案内容3.1 实验设计基础•科学实验的定义和分类;•科学方法及其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实验假设与变量的确定;•编写实验方案及其要素;•设计合适的对照组与样本选择。

3.2 实验工具与仪器设备•常用于研究生实验的常规工具介绍与使用方法;3.3 实验操作技巧•安全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3.4 数据采集与分析•合理选择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展示和解读。

3.5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要素;•论述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及讨论;•引用文献和参考资料的规范。

4. 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授课:讲解实验设计基础、工具使用方法、操作技巧等内容; -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设计任务; -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共同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对科学实验设计的掌握情况,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 - 设计并完成一项小型科研项目,并提交相应的实验报告; - 小组展示和讨论各自设计的科学实验方案,并互相评估。

6.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教材、期刊论文和在线资源,以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学习。

以上是关于研究生实验设计教案的内容编写,请根据您的需求和主题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拓展。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教案5篇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教案5篇

科学实验教学设计教案5篇中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使我们的受教育者在走向社会前具备必要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而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生的创造性。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谈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是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形式。

”化学实验可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培养科技素质。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内容比较平淡,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

实验目的只是为简单化地验证化学原理,培养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学生不能主动思考问题,不能联系实验过程与所学知识。

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究性及趣味性。

化学实验教学中实现趣味性,必须改变师生头脑里固有的实验模式。

传统的实验模式是强调“训练”有素,整齐划一,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现成操作设计和规定。

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

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学生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显然本来“教”的对象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却成了被动地被“填”的“鸭子”。

只有接受的权力而无选择权力,这样的实验只能令人发困,令人讨厌!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趣味性,关键在于实验中多一些启发性和探索性!一、倡导自由与开放式实验,进行启发式教学。

如果仔细研究初中化学教材里的许多实验,的确都有编辑合情合理的设计安排,紧紧抠住基本原理,倘若在教学中灵活使用,做一些改进革新,增添趣味性,则启发兴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观察实验的动力。

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按部就班的规范操作,不厌其烦地强调要防止试管炸裂,但学生并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试管炸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只能按照教师的说法强记,其实他们很想看到炸裂的现象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
一、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实验单位、实验效应
(一)处理因素(treatment factor):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于实验单位, 在实验中需要观察并阐明其效应的因素,即研究因素。可以是生物、理化、 心理、社会等因素,也可以是机体本身内在对机体有影响的因素。
2.对照的形式 。 (1)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 :设立不施加任何处理或干预因素的对照。 (2)实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 (3)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 :给对照组受试者使用无药理活性的安慰剂。
消除药物以外因素尤其是受试者精神心理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偏倚。 (4)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 :用现有标准值或正常值作对照,临床上用
表 30 只动物完全随机化分组
动物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随机数字 33 35 72 67 47 77 34 55 45 70 08 18 27 3 90
余 数 020112110120020
初步分组 A C A B B C B B A B C A A C A
随机数字表法:也称完全随机法。 例:要将15只受试动物平均分为A、B、C三组。
先将动物编号1~15号。再查随机数字表,(任意)令从第16行第6个随机
数开始,从左至右逐个抄录15个随机数按顺序依次分配至动物1~15编号下,
以3(分三组)除每个随机数字,令余数为0者分A组;余数为1分B组;余数为
2者分C组。
初步分组结果:A组为1,3,9,12,13,15号,共6只动物; B组有4,5,7,8,10号,共5只动物动物; C组是2,6,11,14号,共4只动物动物。
需从A组调整1只到C组各组→继续查随机数字表,在上述第15个随机数字90后 的一个随机数是16,用随机数16除以A组动物数6,余数为4,则应将A组第4 个动物(即第12号动物)调至C组,使三组动物数相等。最终分组如下,A组: 1,3,9,13,15号,B组:4,5,7,8,10号,C组:2,6,11,14,12号。
1.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又称混杂因素)的确定 2.处理因素水平的选定和组合:单因素单水平、单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单水
平、多因素多水平的实验研究。 3.处理因素的标准化: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研究中应始终如一,保持不变。
研究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应按分析交互作用的方法设计分组。
(二)实验单位 (experimental unit) :亦称受试对象或实验 对象,为处理因素作用的客体,是接受处理因素的基本 单位。根据实验单位的不同,实验性研究分为动物实验 研究、临床试验研究和现场试验研究三类。实验单位可 以选择人、动物、植物、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亚细 胞、血清或其它体液等生物材料。
1.指标的关联性——能够确切地反映处理因素产生的效应(专业知识)。 2.指标的客观性:①客观指标,是借助一定的仪器或检验等方式测定所得
的客观数据。多数为定量指标。②而主观指标则是通过研究者观察判断或 由受试者自身主观感觉而回答的结果。多数为定性指标。——可采取多人、 多次、盲法、交叉法进行观察判断。 3.指标的精确性:包括指标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①精密度是指重复测量或 观察时,测定值(观察值)与其均值的一致程度。 ②准确度是测量值的 正确性的量度,即测定值(观察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4.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①特异性是表示该指标能够鉴别真阴性的能力。 ②敏感性是表示该指标能够检出真阳性的能力。
实验设计
概述:
以是否对研究对象施加干预为主干进行分类
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医学科学研究按照对研究对象是否进行
干预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大类。
实验性研究: 实验主体通过实验 手段施加于实验客 体某些干预因素, 观察由此引起的实 验效应。
第三章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研究设计
第一节 实验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完全随机设计 第三节 配对设计 第四节 随机区组设计 第五节 交叉设计 第六节 拉丁方设计 第七节 嵌套设计 第八节 析因设计 第九节 正交设计 第十节 重复测量设计
公认的经典治疗方法或标准治疗方法作对照也属标准对照。 (5)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negative and positive control):如,研究某化合物
是否会致癌的长期动物实验研究中,只有当阴性对照组未发生癌症或仅发生 极少量癌症(自发),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都诱导出有意义的癌症,结果通 过统计学分析,对判断受试物的动物致癌性才有参考意义。 (6)相互对照(mutual control) :几个有效处理的实验组互为对照。
提高效应指标的 可用性、精确性
可选用多种方法和多个指标,通过多 方法、多途径全面观察,相互补充, 互相验证,综合分析。
二、实验性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对照原则 对照(control)就是在实验中设置与处理组相互比较的对照组。
1.设置对照组的意义与原则——排除非研究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偏差。 三个基本要求:均衡、同步和专设。
1.实验单位入选条件: 明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同质性和代表性,两个
基本条件:①对处理因素敏感。②反应稳定。 2.其它影响因素的控制
(三)实验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处理因素作用于实验单位后引起 的某种反应,可通过具体的指标来表达。在选择效应指标时要注意指标的 关联性、客观性、精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
(二)随机原则 随机(Randomization):指在实验分组时,每个实验单位都有相同的概率或
机会被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各组间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 1.随机化目的与内容: ①保证处理组和对照组实验单位各种已知或未知
的基本特征(如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均衡可比性; ②避免人的主 观因素影响; ③保证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的前提——随机变量。 2.随机化的内容:随机分组、随机抽样、随机实验顺序。 3.随机化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排列表法、及抓阄、摸球、掷币、 抽签等半随机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