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工程一览(图

合集下载

特高压

特高压

从技术上看,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间无需落点,能够将大量电力直送大负荷中心;在交 直流并列输电情况下,可利用双侧频率调制有效抑制区域性低频振荡,提高断面暂(动)稳极限;解决大受端电 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采用1000千伏交流输电,中间可以落点,具有电网功能;加强电网支撑大规模直流送电; 从根本上解决大受端电网短路电流超标和500千伏线路输电能力低的问题,优化电网结构。
换流站是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和交流进行相互能量转换的系统,除有交流场等与交流变电站相同的设备外, 直流换流站还有以下特有设备:换流器、换流变压器、交直流滤波器和无功补偿设备、平波电抗器。 换流器主 要功能是进行交直流转换,从最初的汞弧阀发展到电控和光控晶闸管阀,换流器单位容量在不断增大。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换流站交直流转换的关键设备,其网侧与交流场相联,阀侧和换流器相联,因此其阀侧绕 组需承受交流和直流复合应力。由于换流变压器运行与换流器的换向所造成的非线性密切相关,在漏抗、绝缘、 谐波、直流偏磁、有载调压和试验方面与普通电力变压器有着不同的特点。
直流输电
01
名词定义
02
设备技术
04
技术的主要 特点
06
技术的经济 优势
03
换流站设备 特点及作用
05
导线的选择
技术创新 我国应用前景
和交流输电区别 技术和经济优势

换流站设备面临的 问题
绝缘子片数
发展前景
什么是直流的“静电吸尘效应”
在直流电压下,空气中的带电微粒会受到恒定方向电场力的作用被吸附到绝缘子表面,这就是直流的“静电 吸尘效应”。由于它的作用,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直流绝缘子表面积污量可比交流电压下的大一倍以上。随着污 秽量的不断增加,绝缘水平随之下降,在一定天气条件下就容易发生绝缘子的污秽闪络。因此,由于直流输电线 路的这种技术特性,与交流输电线路相比,其外绝缘特性更趋复杂。

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比较

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比较

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比较摘要综述了高压直流输电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应用现状,对二者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预测了这两种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0 引言我国电网的特点是能源资源与经济发展地理分布极不均衡,必须发展长距离、大容量电能传输技术,采用新的或更高一级电压等级,实现西南水电东送和华北火电南送。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集中在高压直流(HVDC)和特高压交流(UHV)输电技术。

本文试就这两种技术的应用现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预计这两种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1 国内外高压直流与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应用概况随着电力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流输电技术日趋完善,在输送能力和送电距离上已可和特高压交流竞争。

多端直流输电技术也取得了一些运行经验:意大利到撒丁岛和柯西岛的三端直流输电工程于80年代投运;美国波士顿经加拿大魁北克到詹姆斯湾拉迪生的五段直流输电工程,全长1500 km,1992年全线建成投入五端。

到1996年底全世界已投运的直流输电工程有56个,输电容量达54.166 GW[1]。

我国的葛洲坝—上海500 kV双极联络直流输电工程1989年投运,额定容量为1 200 MW,输电距离为1 080 km。

天生桥—广州500kV直流输电线路全长980 km,额定输送功率1 800 MW。

此外,三峡—华东两回直流输电方案已审定。

目前国外单个直流输电项目的输电容量正在逐步增加,表1为其中典型代表。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始于60年代后半期,前苏联从80年代开始建设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乌拉尔1 150 kV输电工程,输送容量为5 000 MW,全长2 500 km,从1985年起已有900 km线路按1 150 kV设计电压运行。

1988年日本开始建设福岛和柏崎—东京1 000 kV 400余km线路。

意大利也保持了几十km的无载线路作特高压输电研究。

美国AEP则在765 kV的基础上研究1 500 kV特高压输电技术。

一特四大

一特四大

晋东南煤电II
300
西安东 330 ×
东南郊 470
400 南阳
300
驻马店 140
徐州煤电 450
淮南煤电
300
260
徐州
160 270
沿海核电 连云港 270
滁1州70 泰州
0 无锡150 上海西北 170 上海西南
300 重庆 360
荆州 恩施 300
220 武汉 440
2020年前后特高压电网规划图
远东(俄)
呼盟煤电
2020 年 前 后 , 国 家 电
网交流特高压系统形成以
华北、华中、华东为核心,乌鲁木齐主网
联结我国各大区域电网、 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
哈密电厂 ×
哈密二、三厂
安西
和主要负荷中心的坚强的 电网结构。
蒙西、陕北、晋东南、 内蒙锡盟、宁夏煤电基地
张掖
西北
西宁 拉西瓦
永登
白银
官亭
兰州东
以交流特高压分散接入南
北方向多条大通道上,四
雅江水电
川水电的部分容量通过东
川西水电
川西水电 雅龙江梯级
雅安
150 乐山
西方向的交流特高压通道 向华中和华东输送;在东
金沙江I期 金沙江II期
部受端建设一定容量的支
锡盟煤电I 锡盟煤电II
锡盟
东北
华北 480 480
沈阳
蒙西煤电IV 蒙西煤电III
蒙西
450
北京东 150
唐山 沿海电源
蒙西煤电II
蒙西煤电I
100
420
280
120 天津
蒙西煤电V
陕北
石家庄
宁夏煤电 银川东

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与实验基地情况介绍课件

交流特高压示范工程与实验基地情况介绍课件

国外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前苏联在1985~1990年期间建设的 1150kV输电系统曾按额定电压运行了5年 时间。但在苏联解体后,该线路跨越两个国 家,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一部分划归该国 管理,不能统一调度,同时存在电费纠纷。 所以该特高压线路在90年后已降至500kV 运行,降压运行的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 是和经济问题 。
工程于2006年8月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下达的项目核准批复文件,同年底开工 建设。历经28个月建设于2008年12月全面 竣工。12月30日完成系统调试投入试运行, 2009年1月6日22时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投入 商业运行。
• 这条特高压线路为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 化运行的1000kV输电线路。
国外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意大利、 西班牙等国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研 究特高压输电技术,但历经四十余年至今, 仅有俄罗斯和日本各建设有一条特高压交 流输电工程(而且长期降压运行) ,并且 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都未实现商业运行。
国外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日本的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始 于1973年。上世纪90年代,日本建设了 427km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同杆并架输电 线路(目前以500kV运行)和新榛名特高压 设备实证实验场(一直到今天还在通电状 态)。曾计划于21世纪初升压到特高压输 电,但至今仍未升压。
建设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的主要目是有针 对性地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特 高压设备长期带电考核和特殊自然环境对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影响等方面的试验研究, 为特高压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我国的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位于湖北省武 汉市江夏区,占地 24万m2。 2008年国家 发改委批复依托基地建设特高压工程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2008年12月26日 ,特高 压交流试验基地正式投入运行 。

国家电网的18条特高压工程汇总(附名单)

国家电网的18条特高压工程汇总(附名单)

国家电网的18 条特高压工程汇总(附名单)
北极星输配电网讯:8 月16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内蒙古扎鲁特山东青州±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项目核
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16〕1756 号),核准建设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
工程。

扎鲁特青州直流工程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4 省(区),新建扎鲁特、青州2 座±800 千伏换流站,新增换流容量2000 万千瓦;新建扎
鲁特青州±800 千伏直流线路1234 公里;工程动态投资221 亿元。

该工程是起点内蒙古自治区的第5 项和落点山东省的第4 项特高压工程,也是±800 千伏、输送容量1000 万千瓦、受端分层接入500/1000 千
伏交流电网的特高压直流标准化示范工程,达到±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设
计和制造的最高水平,对于特高压电网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具有重要的创新和示范意义。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三交六直工程正在建设,一直工程获得核准,在运、在建和核准特高压线路长度达到3 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3.1 亿千伏安(千瓦)。

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第18 个获得核准并将开工的特高压工程。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国家电网的另外17 个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

已投运交流特高压
12009 年1 月6 日,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运营的特高压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 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

特高压输电工程

特高压输电工程

我心目中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一、我国能源现状与方向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导致全球的气候问题、资源利用问题不断的上升,各国的经济学家都开始提倡走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的道路。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和能源上的问题尤其明显。

我国严格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战略的高速,促进产生结构的优化、科技成果的转化。

近些年来,我国在常规能源的发展上的工业技术水平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

例如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和建筑大型现代化煤矿的能力、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现代化煤矿机械的能力。

在石油开采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海水石油的勘探和开发能力,石油的开采向海洋进军。

在发电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大型火力发电的技术,掌握了亚临界60万kW和超临界80万kW火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施工、调试及运行技术。

在新能源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具备新型核电站的设计和建造能力。

我国的风电发展迅速,目前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初步掌握了大型风力发电组的设计和制作技术。

在太阳能方面,我国自主研发了太阳能的集热设备,并且太阳能热水器实现了产业化。

我国的生物发电技术在国家的支持上已经小有成就,但是依然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并未实现产业化。

虽然已经取得了如此之多的成果,但是我国的能源产业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上仍然未取得大的突破,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的一些实验、试点企业虽然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大型、高效的清洁能源生产设备,但是更多的企业仍然在使用低效和落后的清洁能源生产设备。

这些设备的参差不齐也导致了我国能源发展水平的局限性。

例如在电力行业中,本世纪最新的发电机组与上世纪50年代的低效率发电机组一起的使用中;在煤炭行业,世界上先进的采煤设备和人工挖煤技术并存;石油炼制的企业也是设备、技术与国际的先进水平有很大的差距。

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能源供需问题越来越严峻,亦愈来愈得到全球各国的热点关注。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是一种用于远距离输电的高压输电技术,其特点是输电距离远、输电功率大、输电损耗小。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发展历程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发电厂与用电地点的距离不断增大,传统的110kV、220kV输电线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迫切需要一种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

1928年,世界上第一条超高压(即特高压)输电线路——美国卡姆登至贝格姆特的345kV交流输电线路建成,标志着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诞生。

此后,各国纷纷投入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输电距离的增加,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逐渐成为远距离输电的首选技术。

二、现状目前,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国自2009年以来就先后建成了多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其中以西北至华东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扬中至南京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为代表。

这些工程不仅为中国电力系统的升级换代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力工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转型。

在国际上,俄罗斯、美国、巴西、印度等许多国家也纷纷启动了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建设。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输电技术的主流。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核心在于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

目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工作电压等级已经达到1100kV,并且具备了超过10GW的输电功率能力。

变电站设备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已经能够满足特高压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需求。

2.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技术的提升,特高压输电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

现在已经出现了数千公里长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使得大气污染等环保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特高压输电系统还能够处理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极端天气等情况,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特高压交流GIL输电技术研究及应用

特高压交流GIL输电技术研究及应用

特高压交流GIL输电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特高压交流输电GIL技术的特点。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GIL 的一些主要技术,这些技术代表了特高压GIL的结构和技术参数。

最后总结并讨论了该技术在项目建设中的成功应用。

关键词:特高压;绝缘设计;通流能力气体绝缘输电GIL是用SF6、SF6/N2、C4F7N等气体绝缘的电能传输单元,配置于外壳与导电杆的相同轴配置中,传输容量大,损耗小,环境影响小,运行可靠性高,空间节省。

主要应用在城市地下管廊输电、水电站和核电站等场景。

但是,由于GIL成本高昂,在地理或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将采用架空输电或高压电缆等方式。

一、特高压交流GIL输电技术主要特点1.对于特高压交流输电,存在导致网络故障并形成针对特定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这些弱点专门针对电源分配、负载布点、电源输送、交换等而设计。

特高压交流电网提供了更大的电力运营业务、更大的范围和更低的损耗电流,从而减少了输电走廊的设置并满足了电力需求。

2.使用特高压联网,使带电网中线路两端的功能角度差异保持在<20°范围内,从而实现交流同步网络的稳定性能和更稳定的电网的功角生成。

3.对于特高压交流线路,充电无功功率是500 kV线路的五倍,为了有效控制工频过电压,线路必须配备并联电抗器装置,当线路的发送功率发生变化时,送、受端无功均无效。

系统故障时电压稳定性是维护稳定配电系统的主要因素。

4.采用1000kV高压输电更为合理,是多馈入的受端电网无功功率和电压稳定的永久可靠保证,为解决500kV短路超标电流和低输电技术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特高压GIL关键技术1.绝缘施工。

GIL使用的绝缘结构包括SF6气体间隙。

正确的场强调整是绝缘设计的关键。

在合理绝缘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抑制金属颗粒进一步提高GIL绝缘性能。

间隙设计原则:在气隙设计中,GIL包括壳体外径D和导电杆外径D的选择。

GIL为均同轴圆柱形结构,内部电场为微不均匀电场,电场不均匀系数约为1.7。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发展历史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发展历史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发展历史
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这个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苏联等国家开始探索高压输电技术,并逐步实现了220千伏(kV)至500kV的高压输电。

在这个时期,各国在高压输电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

1972年,苏联首次实现了750kV的特高压输电,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特高压输电的国家。

探索期(2006年至2010年):
这个阶段中国开始实践推广应用特高压直流技术,但对于特高压交流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争议,焦点集中在安全性、必要性和经济性等方面。

2006年12月,中国首条特高压“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开工。

在这个阶段,中国开始建设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并逐步提升输电等级。

2009年,中国建成了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标志着中国电网大踏步迈进特高压时代。

加速发展阶段(2011年至2015年):
在这个阶段,中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建设进一步加速。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投资力度,并开始大规模建设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

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对特高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逐步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核心技术。

成熟期(2016年至今):
随着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广泛推广,中国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建设逐渐进入成熟期。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大规模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网络,实现了跨区域电力输送和能源调配。

同时,中国还在持续推进特高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提高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效率和可靠性。

全国全世界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全国全世界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177..
(5)系统通信工程 系统通信工程为1000Kv OPGW光缆线路,光缆线总长686Km,芯线为24芯。 5.工程批准概算 国家电网公司批准工程总投资为:静态投资56.78亿元,动态投资58.56亿元。其中: (1)晋东南变电站新建工程静态投资102418万元,动态投资106051万元。 (2)南阳开关站新建工程静态投资65440万元,动态投资67074万元。 (3)荆门变电站新建工程静态投资95920万元,动态投资99962万元。 (4)晋东南一南阳线路工程静态投资151594万元,动态投资155851万元。 (5)南阳一荆门线路工程静态投资108283万元,动态投资ll 1324万元。 (6)晋东南一南阳线路黄河大跨越工程静态投资10110万元,动态投资10394万元。 (7)南阳一荆门线路汉江大跨越工程静态投资10347万元,动态投资10637万元。 (8)系统二次及通信工程静态投资7129万元,动态投资7333万元。 (9)研究试验费静态投资5500万元,动态投资5638万元。 (10)基地建设费静态投资11090万元,动态投资11367万元。 工程建识资金的20%来源于国家电网公司自有资金,其余80%耒源于对外融资。 (三)1000千伏变电站典型设计与技术参数选择 (1)主变压器采用单相自耦型式,电压为1000/X/3/500/N,/3/1 10KV,容量1000/1000/334MVA,主变压器3 组,每组3x1000Mva,全站变压器容量9000Mva,1i11900万千伏安。 (2)1000千伏线路10回,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500千伏线路10回,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 (3)无功补赏装置,1000kv长线路配置l组3x320Mvar特高压高抗,为了减少线路潜功电流,在特高抗中心 点装设小电抗器,l组3xlOOOMva变压器,在变压器低压儿Okv侧配置8组低压无功补偿设备,每组容量 120Mvar,还装设1组240Mvarfl毛压电容器。 (4)1000KV断路器采用HGIS,短路电流水平,1000kv俱1]短路电流水平按50KA选择,500KV断路器可采用 GIS,或HGIS,500Kv侧短路电流按63KA选择。 (5)过电压绝缘水平,1000Kvfl4,操作过电压按1.7p.U考虑。 (6)继电保护装置,1000KV线路保护配置两套全线速动主保护,每套保护均具有完整的后备保护功能。 500KV线路每回线路配置两套分相电流差动保护,每套保护均具有完整的后备保护功能。 (7)系统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远动信息传输到国调,直调,网调,采用调度数据网络与专线通道互为备用 方式。远动信息传输到国调备调,相关网调和省调采用调度数据网络方式。 (8)站用电源,按”两用一备用”方式,两路电源由两台主变压器l 10KV母线供电,另一路有外来35KV电 源供电,站用电源可靠性达到N一2。 (四)1000千伏线路典型设计与技术参数 (1)线路路径选择根据线路走向,交通,地形,河流,结合地方城市规划及建设,自然保护区等设施的要 求,从几个路径中选择一个最合理路径。 (2)气象条件,一般平丘地区线路最大风速可取30m/s,一般导线覆冰厚度可取lOmm。 (3)导线和地线,根据1000kv线路特点,对不同导线截面和分裂式输送容量,电磁环境影响,机械性能,电 能损失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论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8×LGJ一500/45钢芯铝绞线具 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特性。导线桉经济密度正常输送功率为5000MW,按导线温升控制在700c时输送功 率为9000MW,一根地线采用OPGW一150光纤复合地线,另一根按照机电性能,热稳定要求采用LBGJ一150— 20AC铝包钢绞线。 (4)绝缘配合及防雷接地,按地区污区分布图,Ⅱ级污区泄漏比距不小于2.5cm/KV,HI级污区泄漏比距不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经典)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经典)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特高压交流输电,是指10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输电工程及相关技术。

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和经济性等特点。

目前,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路参数特性和传输能力、稳定性、经济性以及绝缘与过电压、电晕及工频电磁场等方面。

1、输电能力。

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与输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线路阻抗成反比。

一般来说,1100kV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为5 00kV输电能力的4倍以上,但产生的容性无功也为500kV输电线路的4.4倍及以上。

因此,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较小时,送、受端系统的电压将升高。

为抑制特高压线路的工频过电压,需要在线路两端并联电抗器以补偿线路产生的容性无功。

2、线路参数特性。

特高压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电抗和电阻一般分别为500kV输电线路的85%和25%左右,但其单位长度的电纳可为500kV线路的1.2倍。

3、稳定性。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电力系统稳定性决定的。

对于中、长距离输电(300km及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主要受功角稳定的限制(包括静态稳定、动态稳定和暂态稳定);对于中、短距离输电(80~300km),则主要受电压稳定性的限制;对于短距离输电(80km以下),主要受热稳定极限的限制。

4、功率损耗。

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与输电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线路电阻成正比。

在输送相同功率的情况下,1000kV输电线路的线路电流约为500kV输电线路的1/2,其电阻约为500kV线路的25%。

因此,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单位长度的功率损耗约为500kV超高压输电的1/16。

5、经济性。

同超高压输电相比,特高压输电方式的输电成本、运行可靠性、功率损耗以及线路走廊宽度方面均优于超高压输电方式。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是指电压等级在800千伏及以上的电力输电系统。

它是实现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介绍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现状。

作为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起者和领跑者,中国在特高压交流输电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2010年,中国建成了世界首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京沪特高压工程。

此后,中国陆续建设了西电东送、南西电网、北洛电网等一系列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特高压输电网。

据统计,中国目前特高压交流线路总长已经超过3万公里。

除了覆盖面积之外,中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其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是电力传输效率的大幅提高。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特点是输电线路可以较长距离传输能量,同时在线路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少。

这种输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低输电成本,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保护环境。

其次,中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电网安全和稳定运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可在输电过程中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及时地发现故障,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为善后措施提供必要的支持。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也在开展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例如,欧洲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面临着能源地理分布不均的问题,需要通过输电将远离能源消费中心的可再生能源输送到主要用电地点。

为此,欧洲各国陆续启动了特高压交流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工作,试图通过特高压交流输电来解决能源输送的问题。

美国也有一些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例如从得克萨斯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其线路长度达到近1000英里。

这条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达到了1100千伏,并实现了可持续运营。

总体来看,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从发展趋势上看,未来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将主要体现为智能化、数字化和高效化三个方面。

中国交流特高压和直流输电工程名称一览表

中国交流特高压和直流输电工程名称一览表

序号工程建设名称站名简称1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长治变电站南阳开关站荆门变电站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长治-南阳输电线路长南I线南阳-荆门输电线路南荆I线长治-南阳-荆门输电线长治-南阳-荆门线路3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长治变电站南阳变电站荆门变电站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4皖电东送淮南-上海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淮南变电站芜湖变电站安吉变电站练塘变电站皖电东送工程5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复龙换流站奉贤换流站向家坝-上海工程向上工程6云南-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楚雄换流站穗东换流站云南-广东工程云广工程7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锦屏换流站苏州换流站锦屏-苏南工程锦苏工程8哈密南-郑州±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南换流站郑州换流站哈密南-郑州工程哈郑工程9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双龙换流站武义换流站溪洛渡-浙江工程溪浙工程10舟山直流输电工业性实验工程舟山直流工程11嵊泗直流输电工程嵊泗直流工程12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一灵宝换流站灵宝一期13灵宝背靠背直流工程二灵宝换流站灵宝二期14中俄直流背靠背联网工黑河换流站黑河工程15高岭背靠背直流工程一高龄换流站高岭一期16高岭背靠背直流工程二高龄换流站高岭二期17柴达木-拉萨±400kV直流输电工程柴达木换流站拉萨换流站青藏工程18天生桥-广州±5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天生桥换流站广州换流站天广工程19贵广I回±500kV直流输电工程高坡换流站肇庆换流站高肇工程贵广I回20贵广II回±500kV直流输电工程兴仁换流站宝安换流站兴安工程贵广II回21三峡-常州±500kV直流输电工程龙泉换流站整平换流站三峡-常州工程三常工程22三峡-广东±500kV直流输电工程江陵换流站鹅城换流站三峡-广东工程三广工程23三峡-上海±500kV直流输电工程宜都换流站华新换流站三峡-上海工程三沪工程24宝鸡-德阳±500kV直流输电工程宝鸡换流站德阳换流站宝鸡-德阳工程保德工程25呼伦贝尔-辽宁±500kV直流输电工程穆家换流站伊敏换流站呼伦贝尔-辽宁工程呼辽工程26葛洲坝-上海±500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葛洲坝换流站南桥换流站葛洲坝-南桥工程葛上工程27葛沪直流综合改造工程三沪II回±500kV工程团林换流站枫泾换流站三沪II回工程ß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银川东换流站胶东换流站宁东工程2中国交流特高压和直流输电工程名称一览表。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现状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Ultra High Voltage, UHV)是指输电线路电压等级达到1100kV 及以上的输电技术。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电力行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之一,具有输电量大、线损小、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大容量、超远距离、穿越高山和密林的大型输电工程中。

在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正在不断迭代和发展。

一、技术水平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是通过提高输电线路电压等级,降低传输损耗和减小电缆截面积的方法来提高输电效率,因此其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输电效率和输电成本。

国内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自2006年实现了国内首次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投产运行以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多条11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其中“晋南500kV转变—南郑500kV变电站工程”、“呼和浩特500kV变电站—高浦500kV变电站工程”、“广东阳江220kV变电站—广州长安500kV变电站工程”等多个工程已经实现投产运行并稳定运行。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国内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并且不断朝着更高的电压等级和更大的输电容量迈进。

二、发展前景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其在能源大通道的建设和国家电网的规划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具有输电量大、线损小、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使其在长距离大容量、超远距离、穿越高山和密林的大型输电工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成为国内外电力行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中国在推动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不断地创新技术和改进设备,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作为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领域的代表性工程之一,东北特高压工程的成功投产及运行,标志着我国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在技术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未来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将朝着更高的电压等级和更大的输电容量发展,成为国家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工程一览(图

世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工程一览(图

世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工程一览(图)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输电输电工程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美国、前苏联、日本和意大利都曾建成交流特高压试验线路,进行了大量的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和试验,最终只有前苏联和日本建设了交流特高压线路。

一、前苏联1150kV工程前苏联1000kV级交流系统的额定电压(标称电压)1150kV,最高电压1200kV,是世界上已有工程中最高者。

1、工程概况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开始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技术的研究工作,1985年8月建成了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切塔夫线路(497km)以及2座1 150kV变电站(升压站),并按照系统额定电压1150kV投人工业运行。

1988年8月建成了科克切塔夫~库斯坦奈线路(410km)以及1座1150kV变电站,该线路也按1150kV投入工业运行。

一直到1990年为止,前苏联有907km长的1150kV输电线路和2座1150kV变电站、1座1150V升压站按1150kV电压运行了5年之久。

之后,前苏联又分别建设了库斯坦奈~恰尔连滨斯克线路(328km)以及1座1150kV变电站;埃基巴斯图兹~巴尔纽尔~依塔特线路1115km和1座1150kV变电站。

综上所述,前苏联从1985年8月至今共建成2350km 1150kV输电线路和4座1150kV变电站(其中1座为升压站)。

其中有907km线路和3座150kV变电站(其中1座为升压站)从1985年~1990年按系统额定电压1150kV运行了5年之久。

之后由于前苏联经济上的解体和政治原因,卡札克斯坦中央调度局将全线降压为500kV电压等级运行,在整个运行期间,过电压保护系统的设计并不需要进行修改,至今运行情况良好。

2、1150kV变电站(1)建设规模前苏联已建成4座1150kV变电站,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科克切塔夫1150kV变电站,包括1150kV和500kV两级电压等级,1150kV部分建规模为:2回1150kV出线、2回备用出线;2组1150/500kV 200MVA主变压器;2组900Mvar1150/kV并联电抗器。

世界特高压输电技术路线图

世界特高压输电技术路线图

特别策划FEATURES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针对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需要,为了发挥特高压输电的潜在经济性,很多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特高压输电技术相关研究。

美国、苏联、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和中国等都分别建设了特高压试验基地,开展理论研究、工程技术研究、电气设编者按世界电网等级从 110千伏到1000千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

这个过程也是世界电力技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历程。

特高压输电技术作为目前电网技术的巅峰之作,也经历了多年严谨扎实的科学试验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各国的发展历程,向读者展示世界特高压输电技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坚克难,攀上巅峰。

世界特高压输电技术路线图本刊记者高 靖样采用同杆双回方案。

1988年秋,日本开始动工建设特高压线路,并于1992年4月28日建成了从西群马开关站到东山梨变电站138公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1993年10月又建成从柏崎刈羽核电站到西群马开关站的南新泻干线中49公里的特高压线路部分。

两段特高压线路全长187公里。

1999年完成东西走廊从南磐城开关站到东群马开关站的南磐城干线194公里和从东群马开关站到西群马开关站的东群马干线44公里特高压线路的建设,两段特高压线路全长238公里。

1995年,特高压成套变电设备在新榛名变电所特高压试验场安装完毕,随即进行带电考核。

截至2004年6月底,日本特高压设备在1000千伏电压下累计带电时间达到1683天。

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给日本带来的冲击,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核电站建设计划推迟,特高压工程建设速度也随之放慢,已建成的特高压线路一直降压运行。

但是,日本仍对特高压在国内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

根据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预测,2010年左右,南磐城特高压干线将升压到额定电压运行。

历史再次证明电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成熟可行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暂时搁置或规划延迟,其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

国家能源局放行交流特高压12条输电通道

国家能源局放行交流特高压12条输电通道

国家能源局放行交流特高压12条输电通道十二条输电通道包含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5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和3条±500千伏输电通道,这意味着,特高压交流获得国家能源局放行,多年来围绕交流特高压的争议终有定论。

一份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制定的电网投资方案,已经通过了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下称中资公司)的评估,很快也将获得国家能源局的批复。

这份方案涉及投资超过2000亿人民币,内容包含建设十二条贯穿中国东西部的输电通道,将内蒙、山西、陕西和云南等地的电力资源向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输送,用以解决这些区域日益严重的雾霾和电力短缺问题。

这十二条通道为:1.辽宁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 (±500千伏)2.内蒙锡林格勒至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3.内蒙上海庙至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4.陕西榆衡至山东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5.蒙西到天津南特高压交流工程6.锡盟至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7.淮南-南京-上海华东电网北半环特高压交流工程(4月21日已获国家能源局核准)8.宁夏到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9.山西到浙江,特高压直流10.山西盂县电厂接入河北工程(±500千伏)11.陕西神木到河北500KV输电通道扩建过程12.南方电网西电东送,丽江直送深圳特高压直流工程除实现‚西电东送‛外,十二条输电通道的建设还将对解决西部新能源外送和东北地区电力富裕的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例如,辽宁绥中电厂2*100万千瓦机组改接华北电网工程,将对解决东北地区电力富裕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多条以内蒙为送端的特高压工程可将该地区煤电与风电打捆送出,解决三北地区长期以来的风电弃风问题,这将激发当地的新能源投资热情。

这十二条输电通道是国家能源局围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的配套措施。

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主持召开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专题会议上就已经提及今年将‚加快十二条输电通道项目进程‛。

围绕交流特高压的争议已持续经年,力推交流特高压的国家电网[微博]认为该项目优势明显,可以解决新能源消纳、区域电力资源平衡和治理雾霾等问题;反对者则认为±500千伏超高压和直流特高压完全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交流特高压经济性差且存安全隐患,不宜开工建设。

我国特高压建设情况

我国特高压建设情况

±800
1680
1600
2014
宁东-浙江
±800
1720
1600
2016
酒泉-湖南
±800
2383
1600
2017
国家电网在建在运特高压工程
工程名称
电压等级 线路长 变电/换流容量 投运时 (kV) 度(km) (万千伏安/万千瓦) 间
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
640
1800
2011
淮南-浙北-上海
1000
2*649
2100
2013
浙北-福州 交
淮南-南京-上海 流
锡盟-山东
1000 1000 1000
2*603 2*780 2*730
1800 1200 1500
2014 2016 2016
蒙西-天津南
1000
2*608
2400
2016
榆横-潍坊
1000 2*1049
1500
2017
向家坝-上海
±800
1907

1440
2012
直 哈密南-郑州
±800
2192
1600
2014
流 溪洛渡-浙西
我国目前建成的特高压线路:交流线路接近 2000 千米,变电容量近 6000 万 千伏安;直流线路长 7800 千米,换流容量超过 6000 万千瓦。 (1)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kV 特高压交流工程
起点:长治变电站(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石哲镇) 终点:荆门变电站(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沈集镇) 长度:640 公里,途径山西、河南、湖北三个省 特点:我国第一个特高压输电工程、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2)淮南-上海 1000kV 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起点:淮南变电站(安徽省) 终点:沪西变电站(上海市) 长度:649×2 公里,途径安徽、浙江、江苏、上海 4 个省市 特点:首创“点对网”的架构方式及“同塔双回”的架线方式 (3)浙北-福州特高压个交流输变电工程 起点:浙北特高压变电站 终点:福州特高压变电站 长度:2×603 公里,近期输电能力将达 680 万千瓦,远期输电能力可进一步 提高到 1050 万 千瓦以上。 (4)向家坝-上海±800KV 直流线路 起点:复龙换流站(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复龙镇) 终点:奉贤换流站(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 长度:1907 公里,途径川、渝、鄂、襄、皖、苏、浙、沪 8 个省市 特点:我国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5)锦屏-苏南±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起点:锦屏(裕隆)换流站(四川省) 终点:苏州(同里)换流站(江苏省) 长度:2095 公里,途经川、滇、渝、湘、鄂、浙、皖、苏 8 个省市 特点:输电距离首次突破 2000 公里的特高压工程 (6)哈密南-郑州±800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起点:新疆哈密南天山换流站 终点:河南郑州中牟县境内的中州换流站 长度:线路全长 2192 千米,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 6 省(区) 特点:总投资 233.9 亿元,2012 年 5 月核准开工建设,2014 年 1 月正式竣工 投运。额定输电能力 800 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 输送距离最长、代表了世界直流输电技术最高应用水平的创新工程。 (7)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起点:四川宜宾市溪洛渡双龙换流站 终点:浙江金华市浙西换流站, 长度:1670.8 公里,途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 5 省,不 特点:工程总投资 238 亿元,额定输送功率 800 万千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工程一览(图)关键词: 特高压交流输电输电工程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美国、前苏联、日本和意大利都曾建成交流特高压试验线路,进行了大量的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和试验,最终只有前苏联和日本建设了交流特高压线路。

一、前苏联1150kV工程前苏联1000kV级交流系统的额定电压(标称电压)1150kV,最高电压1200kV,是世界上已有工程中最高者。

1、工程概况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开始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技术的研究工作,1985年8月建成了埃基巴斯图兹—科克切塔夫线路(497km)以及2座1 150kV变电站(升压站),并按照系统额定电压1150kV投人工业运行。

1988年8月建成了科克切塔夫~库斯坦奈线路(410km)以及1座1150kV变电站,该线路也按1150kV投入工业运行。

一直到1990年为止,前苏联有907km长的1150kV输电线路和2座1150kV变电站、1座1150V升压站按1150kV电压运行了5年之久。

之后,前苏联又分别建设了库斯坦奈~恰尔连滨斯克线路(328km)以及1座1150kV变电站;埃基巴斯图兹~巴尔纽尔~依塔特线路1115km和1座1150kV变电站。

综上所述,前苏联从1985年8月至今共建成2350km 1150kV输电线路和4座1150kV变电站(其中1座为升压站)。

其中有907km线路和3座150kV变电站(其中1座为升压站)从1985年~1990年按系统额定电压1150kV运行了5年之久。

之后由于前苏联经济上的解体和政治原因,卡札克斯坦中央调度局将全线降压为500kV电压等级运行,在整个运行期间,过电压保护系统的设计并不需要进行修改,至今运行情况良好。

2、1150kV变电站(1)建设规模前苏联已建成4座1150kV变电站,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科克切塔夫1150kV变电站,包括1150kV和500kV两级电压等级,1150kV部分建规模为:2回1150kV出线、2回备用出线;2组1150/500kV 200MVA主变压器;2组900Mvar1150/kV并联电抗器。

该变电站1985年8月建成后按系统额定电压1150kV运行了5年之久,1990年以后降压为500kV运行至今,为以后建设的1150kV变电站积累了很多施工、设备调试以及运行的经验,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测试工作。

日常运行和紧急事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电系统实际的操作过电压水平不会超过1.6p.u.,因此前苏联后期1150kV系统的过电压设计,从原来操作过电压1.8p.u.降到1.6p.u.。

(2)电气主接线1150kV配电装置采用一种新型的双母线双断路器电气主接线,即每个出线回路采用双断路器,主变压进线回路不装断路器直接接人母线。

这种主接线主要是考虑输电线路的故障率大于主变压器故障率,尽管主变压器回路不装断路器,如果主变压器故障相当于母线故障,但是苏联1150 kV主变压器十分可靠(查波罗什变压器厂生产19台单相667MVA 1150kV主变压器运行了185台年,故障率为0),发生上述这种情况的概率是很小的。

而在故障率相对高一些的出线回路安装2台断路器分别接人两条主母线可以提高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同时由于2个主变压器进线回路不装断路器,应尽在出线回路安装2台断路器,但是整个1150kV配电装置的断路器数量并没有增加(本期工程)。

因此前苏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在1150kV不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而要用新型的双母线双断路器接线,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在国内1000kV 交流变电站设计时借鉴。

(3)主要电气设备前苏联4个1150kV变电站的1150kV配电装置都采用屋外中型布置方案,安装了常规敞开瓷柱式1150kV电气设备,包括4柱8断口空气断路器、双柱垂直开启或隔离开关等各种电气设备。

1988年秋动工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

1992年4月28日建成从西群马开关站到东山梨变电站的西群马干线138公里线路,1993年10月建成从柏崎刈羽核电站到西群马开关站的南新泻干线中49公里的特高压线路部分,两段特高压线路全长187公里,目前均以500千伏电压降压运行。

1999年完成东西走廊从南磐城开关站到东群马开关站的南磐城干线194公里和从东群马开关站到西群马开关站的东群马干线44公里的建设,两段特高压线路全长238公里。

目前日本共建成特高压线路426公里,由于国土狭小,日本特高压线路全部采用双回同杆并架方式。

二、日本1000kV工程1、工程概况日本1000kV电力系统集中在东京电力公司,1988年开始建设1000kV输变电工程,1999年建成2条总长度430km的1 000 kV输电线路和1座1000 kV变电站,第1条是从北部日本海沿岸原子能发电厂到南部东京地区的1000kV输电线路,称为南北线(长度190km),南新泻干线、西群马干线;第2条是联接太平洋沿岸各发电厂的1000kV输电线路,称为东西线路(长度240 km),东群马干线、南磬城干线,如图所示。

此外日本还建成了1座新楱名1100kV变电站,所有的1000kV线路和变电站从建成后都一直降压为500kV电压等级运行,考虑配合太平洋沿岸和东北地区原子能发电厂的建设拟升压至额定电压1000kV运行,但是由负荷增长停止不前,电源建设和1000kV升压计划也大幅推迟,预计在21世纪10年代后期才能升压至1000kV运行。

2、1100kV变电站(1)建设规模日本已在东京电力公司建成1座新楱名1000kV变电站,其建设规模为:1000kV 4回出线,4台3000MCA 1000/500kV主变压器,不安装并联电抗器。

(2)电气主接线1000kV配电装置采用日本在500kV变电站广泛使用的双母线双分段电气主接线(采用SF6断路器分段)。

电气主接线中避雷器MOA配置原则经过详细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计算分析后采用2+1+2的方案,即每个出线回路加2组MOA,每个主变进线回路加1组MOA,每四分之一段母线加2组MOA,其结论是虽然MOM总数量比常规1+1+1方案有所增加,增加了MOA部分的投资,但是采用本方案可以将电气设备绝缘水平从2900kV(雷电冲击)下降至2250kV,使电气设备的投资下降很多,其最后综合总投资比常规方案可以节省9%。

日本1000kV不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其独特的多避雷器配置设计值得我国在1000kV 变电站设计时参考。

(3)主变压器日本由三大制造厂三菱、日立和东芝公司分别各生产一台单相1000MVA 1000kV主变压器,安装在新楱名1000kV变电站。

日本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始于1973年。

引发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原因主要有: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电力需求预测估计年增长率为6%~10%;将新泻、福岛等地核电输往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远距离输电、输电走廊紧张);如果仍采用500千伏输电则首都圈的短路电流将超过63千安;解决未来远距离输送电力的稳定问题。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建设了427千米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同杆并架输电线路(目前以500千伏电压运行)和新榛名特高压设备实证实验场(一直到今天还在通电状态)。

曾计划于21世纪初升压到特高压输电,但至今仍未升压。

电力需求增长催生特高压就日本特高压输电的前景问题,笔者与东京电力公司技术部长财满英一、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电力技术研究所所长藤波秀行、东芝公司电力事业部原特高压项目负责人村山康文、东芝公司浜川崎工厂(变压器、开关、避雷器等设备的主要制造点)总工程师池田九利、东芝公司电力事业部原避雷器部部长菅雅弘等专家进行过多次交流,他们一致认为:日本从未想过放弃特高压交流输电计划,推迟的原因主要是日本经济低迷、电力需求增长迟缓所致;在系统稳定性、输电线路及输变电设备技术等方面,所有技术问题已全部得到解决;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不存在技术障碍,具有随时可以升压的技术储备。

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十家电力公司中最大的一家,其装机容量占日本全国的1/3左右。

东京电力的供电面积约39000平方千米,供电区人口约4300万。

东京电力公司也是日本唯一具有特高压输电线路及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实证实验场的电力公司。

财满英一博士就东京电力公司何时实现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商业运行问题作了如下说明: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三点,一是电力需求的增长,二是新电源点的建设(新建电站因为系统稳定性和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不考虑用500千伏输电电压输送大功率电力),三是即便只考虑潮流问题也需要特高压。

最新数据表明:东京电力公司2000年以来年电力需求增长率为1%~2%,最高日尖峰负荷出现在2003年,为6400万千瓦。

2005年东京电力公司自身的总装机容量为6184万千瓦,不足的电力目前由其他公司供电。

以上事实说明,东京电力公司有新增装机的需求。

财满英一博士还强调说,由此预计,约2015年前后有可能实现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商业运行,这也是东京电力公司的新榛名特高压设备实证实验场为何至今没有中断设备带电考核的缘故。

日本对特高压的研究1973年,日本建成第一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

同年,正式开始了1000千伏级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研究工作。

日本特高压输电特别委员会通过对输送1000万千瓦的输电模型系统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

经过800千伏/1100千伏/1200千伏/1500千伏等多个交流电压等级及直流±500千伏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认为:(1)800千伏与1500千伏的缺点:800千伏输电能力低、要求的输电线路回数多、输送电力的成本相对较高、环境及选址不利;1500千伏电压等级难以预测输电线路,变电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方面不合适。

(2)1100千伏与1200千伏的比较:输送能力方面,双回线路正常输送均满足1000万千瓦的输送能力,1200千伏方案稳定极限输送能力可以超过2000万千瓦;绝缘、静电感应和噪声抑制方面,1200千伏比1100千伏的导线数目增加,而且铁塔高度约增加10米,重量增加约30%左右;建设费用方面,1100千伏的建设费用比1200千伏低18%左右;雷击事故率和可靠性基本相同。

(3)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方式的比较:如果以直流构成外环系统,系统的结构不能满足可靠性要求。

虽然有采用多端直流系统的可能性,但进行系统扩充时的灵活性低、多端直流导致经济性下降、有时由于潮流的反转需要改变主电路接线,可能制约外环的运营。

直流输电技术主要适合超远距离电源输电系统,而日本输电距离600千米左右不算是超远距离,直流的经济益处不显著。

如果在交流事故时(也包括单相对地短路等频度高的事故)换流器会因失去电压支撑而停止,将对系统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