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及阳性症状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特征包括思维混乱、幻觉、妄想以及情感和行为的异常。

这种疾病通常在青少年或者成年早期出现,对患者和其家庭来说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然而,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研究表明大多数患者在18至30岁之间首次发病。

这个年龄段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发病期,其中男性患者通常在20至25岁之间发病,而女性患者则稍晚一些,通常在25至30岁之间发病。

然而,也有一些患者在更年轻的年龄发病,甚至有儿童和青少年患者。

这些早发病的患者通常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和较差的预后。

其次,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一些研究发现男性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男女患病率相似。

其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男性患者在发病年龄较早的情况下更容易被诊断出来,而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被误诊。

此外,女性患者的症状可能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探究性别差异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研究表明,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

此外,环境因素也对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起着一定的影响。

例如,早期的儿童创伤经历、城市环境、社会压力等因素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有关。

此外,生物学因素也对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起着一定的作用。

研究发现,男性患者通常比女性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和较差的预后。

这可能与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有关,雄激素被认为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展和病程有关。

然而,这个假设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总而言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和性别差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遗传、环境和生物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虽然大多数患者在18至30岁之间首次发病,男性患者通常在20至25岁之间发病,女性患者稍晚一些,通常在25至30岁之间发病。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跨诊断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重点内容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跨诊断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重点内容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跨诊断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解读重点内容摘要青少年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疾病,呈现一个连续的疾病发展轨迹。

目前临床上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靠行为症状学指标,虽然在临床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评估太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有效的神经生物学指标,导致诊断的一致性较低,给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干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前驱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之前已有多个认知领域的缺陷和社会功能异常。

因此,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在临床操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现以近年国际研究成果为基础,收集和整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2020年发表在《世界精神病学》杂志的"首个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进行解读,旨在协助临床工作者科学处理临床青少年精神疾病诊断困难的问题,为精准防治青少年精神疾病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临床分期;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医疗服务儿童和青少年期是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和神经发育的重要阶段。

青少年精神疾病是一组慢性的、反复发作的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功能损害的疾病,往往始于个体成长的青少年时期,呈现一个连续的疾病发展轨迹。

目前临床上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诊断很大程度上依靠行为症状学指标,根据患者的行为表现与诊断标准中所描述症状的一致性做出诊断,虽然在临床治疗实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评估太过于主观,缺乏客观的、有效的神经生物学指标,导致诊断的一致性较低,给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干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前驱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之前已有多个认知领域的缺陷和社会功能异常[1L因此,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在临床操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发表在《世界精神病学》杂志的"首个青少年精神疾病跨诊断的临床分期国际专家共识'12]旨在协助临床工作者科学处理临床青少年精神疾病诊断困难的问题,为精准防治青少年精神疾病做出积极贡献。

精神分裂症的儿童与青少年特征及干预

精神分裂症的儿童与青少年特征及干预

精神分裂症的儿童与青少年特征及干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

它会对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在症状表现、病程特征和干预方面与成年患者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重点讨论精神分裂症的儿童与青少年特征及干预措施。

1.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特征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与成年患者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更常出现幻觉和妄想症状,而不太表现出明显的思维紊乱。

他们可能会出现对现实的错误解读,如认为自己具有超能力或被追踪等。

其次,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情感不稳定、易激动、易冲动的特征,这与成年患者的情感淡漠和社交退缩有所不同。

此外,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病程特征也有所不同,他们往往表现出反复发作和缓解的病程,而不是成年患者的持续性症状。

2.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干预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措施需要考虑到他们的发展特点和需求。

首先,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因此,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应该密切合作,及早发现和介入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提供早期干预措施。

其次,综合治疗是有效的干预策略。

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抗精神病药和抗焦虑药。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应对症状,提高社交和生活技能。

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支持、学校支持和社区支持,可以帮助患者适应学校和社交环境。

此外,教育家和社会工作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提供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教育,帮助改善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他们应该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疾病的挑战。

3. 儿童与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和未来展望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关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未知的领域。

例如,我们仍然不清楚精神分裂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具体发病机制,以及其与遗传、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特征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特征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个性特征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许萍;杨建华【期刊名称】《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年(卷),期】2007(016)001【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个性特点、家庭环境模式,及其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个性的影响.方法以16~19岁首发精神分裂症60例为研究组,同年龄段在校就读学生60例为正常对照组;以艾森克个性(成人)问卷(EPQ),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为测评工具,测验结果全部输入心理测验软件系统,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均数、χ2、t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性格多为内向不稳定型(19例)、高精神质[(7.12±3.22)分]、高神经质[(14.38±5.85)分];其家庭环境亲密度[(5.55±2.19)分]、成功性[(5.22±2.18)分]、知识性[(4.08±1.82)分]、娱乐性[(4.37±2.16)分]、组织性[(5.13±2.23)分]、道德性[(5.23±1.79)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家庭环境中亲密度和组织性与个性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个性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和组织性.【总页数】2页(P47-48)【作者】许萍;杨建华【作者单位】475003,开封,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475003,开封,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精神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相关文献】1.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J], 陈祖朋2.青少年强迫症患者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对强迫症状的影响 [J], 高丽娟;祁富生3.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子女早期人格特征及家庭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J], 殷俊凤;孙乃玲;解昌国4.青少年强迫障碍患者的个性特征、家庭环境研究 [J], 黄国明;钞雪林;陈建云5.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J], 何智滢;梁超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周芬;史新广
【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1)001
【摘要】探讨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来源及相关因素可以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随机抽取的130名来自苏州大学的大学生进行测定,并用相关和路径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近一学期内的应激源主要来自恋爱、专业学习、业余培训、经济、争取政治上进等问题;应激、早期记忆、一般效能、应付效能、焦虑、抑郁和躯体症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相关;一般效能和应付效能是应激、早期记忆与焦虑、抑郁之间的中介变量.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应激源,对不同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卫生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周芬;史新广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0521;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江苏,苏州,2105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48
【相关文献】
1.大学生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J], 蔡佳静;
2.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能力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J], 曹海龙;卢丽霞;张宏伟
3.大学生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运动损伤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J], 邱世亮;贾龙
4.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J], 张健;薛云珍;
5.某校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J], 吴晶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

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出现思维混乱、幻觉、妄想和情感失调等症状。

尽管这种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之间普遍存在,但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发病率、症状表现和疾病进程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与表现特点。

一、性别差异的发病率研究显示,男性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上略高于女性。

据统计,男性患者的发病率约为女性的1.4倍。

这一差异可能与遗传、生理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男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早发病的情况,而女性患者则更倾向于晚发病。

此外,女性在更年期前后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二、性别差异的症状表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在男性和女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患者常常表现出更严重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消极症状,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和情感冷漠等。

此外,女性患者在症状表现上也更容易出现情感不稳定和自伤等行为。

三、性别差异的疾病进程研究发现,男性患者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进程上更为严重。

他们往往比女性患者更早出现首次发病,病情进展更快,并且更容易出现负性症状。

此外,男性患者的病程也更为不稳定,复发风险更高。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的疾病进程相对较缓慢,症状也更容易受到药物治疗的控制。

四、性别差异的病因机制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完全清楚。

然而,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男性患者往往伴有更高的遗传风险,一些基因变异与男性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可能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等激素的保护作用,这些激素可能对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炎症反应起到调节作用。

总结起来,精神分裂症在性别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患者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症状表现更为严重且疾病进程更快。

相比之下,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消极症状,病程相对较缓慢。

这些性别差异可能与遗传、生理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但具体的病因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男女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男女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

男女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的比较王秀珍;孙太鹏;孙晖;杨林;刘书伟【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26)6【摘要】Objective: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linical featur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thod:One hundred and twenty-five male(male group) and 133female(female group)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hild and adolescents underwent the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in age,age ofonset,predisposing factors,positive family history,coursefeature,hospitalization duration and scores of the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global assessment scale( GAS)and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 Results: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age of onset,predis-posing factors,positive family history,course feature and hospitalization duration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all P > 0.05). The hostility,slow behavior,apathy and lack of vitality score of BPRS in mal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female group(t = 2. 164,t = 3. 317,t = 2. 096,t = 2. 230;P < 0. 05 or P < 0. 01). The scores of halluci-nation and thought disorder in femal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 group(t = 3. 682,t = 2. 987;P < 0. 01 or P < 0. 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scores of GAS and CGI-SI in hospitalization and CGI-GI in discharge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all P > 0. 05). Femalegroup got higher scores of CGI-EI than male group(t = 2. 466)and male group got higher scores of insight than female group in discharge(t =2. 403),showing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all P < 0. 05). Conclusion:Negative symptoms apathy and lack of vitality are promient in 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ositive symptoms hallucination and thought disorder are prominent in females patients. Clinical effects in females are better than that in males.%目的:比较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男性与女性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

缓解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缓解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缓解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刘小林;张程赪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缓解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的状况.方法采用美国NEO-PI-R个性问卷对100例缓解期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0例正常青少年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在NEO-PI-R中五因素人格模型的差异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0种特质人格和单个特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解期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在特质层面存在差异,应引起重视.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刘小林;张程赪
【作者单位】512200,乐昌,广东省乐昌市韶关粤北第三人民医院;512200,乐昌,广东省乐昌市韶关粤北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4
【相关文献】
1.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J], 徐东华;杨利纯;谭建存;朱美兰
2.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研究 [J], 王赞利;高成阁;纪术茂;陈元堂;马军平
3.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与社会行为模式相关性研究 [J], 陆艺;刘金同;王
旸;乔冬冬;苏磊;李宪伟;简佳
4.缓解期癔症患者MMPI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J], 朱孔香;吕铎
5.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的对照研究 [J], 高成阁;王赞利;纪术茂;陈元堂;马军平;陈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c r y ( ≥ 8 m g / L ) P C T ( ≥ 0 . 5 n g /  ̄ )
3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在新生儿期 引起新 生儿死亡的主要 疾病之 一 , 其临 床表现 不典型 , 缺乏特异 性。 “ 血培 养” 作
为诊 断 的金标准 , 所需时 间长 , 不宜 用于早期诊断 。 因此 , 早期发 现细菌 感染标 记物对新 生儿败血 症的早期 诊断 、 及时合理 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 I 是 由肝脏 合成 的一 种能与肺 炎链球菌荚膜 C 多
表2 C R P 及P C T 的诊断价值
检 测 项 目 灵 敏 度 特 异 度 7 0 . 8 8 3 . 3 7 5 . 0 8 0 . 5 阳 性 预 值 阴 性 预 测 值 正 确 率 7 9 . 0 8 5 . 1 6 5 . 8 7 8 . 3 7 2 . 6 8 2 . 1 约 登 0 , 4 5 8 0 . 6 3 8
综 上所 述 , P C T、 C R P 可 作 为 新 生儿 社 区获 得 性 败 血症 晚发型的早期诊 断指标 ; 均 阳性 可诊断为新 生儿败
血症 , 应尽 早抗 生素治 疗 ; 对 于仅一 项 阳性者 需结合 临
床表现和其 它非特 异性的指标 , 如 白细胞计数 、 血小板计
数、 杆状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比值 、 血 沉等 , 进行诊断 。
急性组 织损伤后4 - t h t  ̄n , 2 4 - 4 8 h j  ̄ 高峰 , 与感染程度呈
正相关 , 感染控制后其含量急骤下降 , 一 周内可恢 复正 常

际儿科学杂志 , 2 0 1 3 , 4 0 ( 2 ) : 1 4 8 - 1 5 1 .
[ 3 】I r w i n A D, C a r r o l E D. P r o c a l c i t o n i n [ J ] . A r c hD i s C h i l d F _ d u e P r a c t

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_应付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_应付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应付方式及其关系研究王娜,李占江,杨清燕,徐子燕,闫丽琼,毛佩贤,贺佳丽,陈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100088)【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和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性。

方法: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和应付方式问卷,测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02名正常对照。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相比,患者的非理性信念水平明显偏高(P﹤0.01),在自责、退避的应付方式上得分较高(P﹤0.05),而在问题解决的应付方式上得分却显著偏低(P﹤0.001);②非理性信念水平与自责、退避、幻想、合理化等应付方式显著正相关(P﹤0.05-0.01),而与问题解决的应付方式呈负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着非理性信念,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且非理性信念与应付方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非理性信念;应付方式;非理性信念量表中图分类号:R3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611(2007)02-0180-03AStudyonCharacteristicsandRelationshipofIrrationalBeliefsandtheCopingStyle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WANGNa,LIZhan-jiang,YANGQing-yan,XUZi-yan,etalFacultyofMentalHealth,BeijingAn-dingHospital,CapitalUniversityofMedicalSciences,Beijing100088,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haracteristicsandrelationshipofirrationalbeliefsandthecopingstyle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Methods:200schizophrenicpatientsand102normalcontrolswereassessedwithIrrationalBe-liefsScale(IBS)andCopingStyleInventory.Results:①Comparedwiththecontrols,thelevelsofIBSofthepatientswereobviouslyhigher(P﹤0.01),andthesubscalescoresofself-accusationandwithdrawalwerehigher(P﹤0.05),butthescoreofproblem-solvingwassignificantlylower(P﹤0.001).②Thereweresignificantposi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sofIBSandthecopingstyleofself-accusation,withdrawal,fancy,andrationalization(P﹤0.05-0.01),andsomenegativecor-relationbetweenthelevelsofIBSandproblem-solvingcopingstyle.Conclusio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ingeneral,haveirrationalbeliefs,andoftenadoptnegativecopingstyles.Andthereissomerelationshipbetweenirrationalbeliefsandthecopingstyles.【Keywords】Schizophrenia;Irrationalbeliefs;Copingstyle;IrrationalBeliefsScale【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研发攻关项目(项目号:D0906001040391)通讯作者:李占江非理性信念最早由Ellis提出,主要指对自我、他人或环境缺乏客观依据的苛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即要求的绝对化、过分的概括化和对事件的后果进行糟糕透顶的估计,可以引发一系列的负性情感和消极行为,并与多种情绪障碍关系密切[1,2]。

女性精神分裂症更年期与青年期患者的临床对比观察

女性精神分裂症更年期与青年期患者的临床对比观察

表1 比较 两组患 者临床 表现特 点 ( n ,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基本资料
选取 自2 0 1 0年 5月 至 2 0 1 3年 5月 间 收治 的 6 8例女 性
2 . 2 比较两组患者性格特点及精神病家族史

精 神 分 裂症 患 者作 为研 究 对 象 ,所有 患 者 均 根据 《 中 国精 神 疾 病 诊 断与 分类 》确 诊 为精 神 分 裂症 。并 排 除 原 有癫 痫 病史 者 ; 酒 精 、药物等 滥用及 依赖 者 ; 器质 性疾 病引起 的精 神分裂 ; 偏 执 型精 神 障碍 、强 迫 性精 神 障碍 等 。根 据 年龄 不 同分 为青 年 期组 和更 年 期组 ,各 组 3 4例 。青 年期 组 患者 年 龄在 1 8 ~ 3 5岁 ,平均 年龄 ( 2 6 . 0±5 . 3 4)岁 ,病程 在 0 . 5 一 l O年 不等 ,平均 病程在 ( 5 . 2 5 ±2 . 9 6)年 ; 更年 期组 患者年
两组 间差 异性 明显 ,有 统计 学意义 ,结果 分别见 表 2 。 表2 比较两 组患 者性格 特点及 精神病 家族 史 ( n , %)
2 . 3 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
更 年期 患者症状 严重 程度较 青年 期 明显 ,两组 间差异 性 显著 ( P <O . 0 5 ) ,具有 统计学 意义 ,详细 结果见 表 3 。
世界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4年第 1 4卷第 2 9期

1 2 3
临床研 究 ・
女性精神分 裂症更年期与青年期 患者 的临床对 比观察
( 江 门市第 三人民医院 ,广东 江门 5 2 9 0 0 0 )

精神护理模拟试题

精神护理模拟试题

精神护理模拟试题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护理评估的内容中还要对患者精神方面进行评估。

这包括A、信仰、人生观B、信仰、自我超越C、人生观、自我超越D、人生观、信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E、人生观、信仰、自我陶醉、自我实现正确答案:D2.关于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是䓬A、长期应用不引起耐受与依赖B、可用于癫痫治疗和酒精依赖患者急性戒断症状的替代治疗C、可治疗各种躯体疾病伴随出现的焦虑、紧张、失眠D、可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失眠E、可用于治疗各种焦虑障碍正确答案:A3.女性,55岁,听闻女儿在外地遭遇车祸死亡后出现情绪激动,哭泣,说听到女儿在隔壁房间说话,拿着手机不放说要等待女儿电话,对家人提及女儿去世的事时,反应剧烈,说有人要带走女儿。

此时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抑郁症B、癔症C、精神分裂症D、创伤后应激障碍E、急性应激障碍正确答案:E4."患者男性,36岁,农民。

因失眠、怀疑被人迫害、自言自语、冲动毁物3个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

入院后用氟哌啶醇、氯氮平等治疗,2周后出现吞咽困难。

今日午餐时患者与他人发生争吵,又喊又闹,狼吞虎咽,致使馒头卡在咽喉部而发生噎食,随即出现面色青紫,眼睛发直,两手乱抓。

最可能的护理诊断是"A、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与多食有关B、有自伤自杀的危险(针对自己):与环境改变及无自知力有关C、有窒息的可能:与进食过急、噎食有关D、有受伤的危险:与自我保护能力缺失有关E、生活自理缺陷(进食、沐浴、如厕等):与精神运动抑制有关正确答案:C5.家属反映患者喜欢照镜子,此时,最应想到患者可能有哪一症状A、感知综合障碍B、幻听C、人格解体D、被害妄想E、思维联想障碍正确答案:A6.22岁男性,大学二年级学生。

近一年来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发呆,时有自语自笑,动作迟缓,吃一顿饭要一个多小时。

5天前开始终日卧床,不吃饭,不知如厕。

青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病前适应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对照分析

青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病前适应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对照分析

青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病前适应状态及临床症状的对照分析印海翔;张晨;王晓良;田涛;江文庆【期刊名称】《四川精神卫生》【年(卷),期】2008(21)4【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病前适应状态及临床特征.方法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调查住我院的19例首发早发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0例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适应状态及临床特征,并时行对照分析.结果在病前适应状态方面,早发组在孤僻、同伴关系、学校适应性方面明显差于成年组.临床特征方面,早发组的焦虑抑郁和满打满算性评分明显高于成年组;敌对猜疑评分,成年组则明显高于早发组;早发组的病前适应状态与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病前适应不良与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年龄、临床特征呈相关性.【总页数】3页(P199-201)【作者】印海翔;张晨;王晓良;田涛;江文庆【作者单位】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早期症状分析 [J], 李献斌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对照分析 [J], 刘自力;罗瑞聪;肖丽珍;李娟3.青少年期与成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 [J], 张晨;伍建红;王晓良;江文庆;禹顺英4.青少年期与成年期发病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J], 刘光雄;杨来启;化振;叶明5.儿童少年期与成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差异分析 [J], 谭小林;张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疾病的性别角色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影响

精神疾病的性别角色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影响

精神疾病的性别角色性别认同和性取向的影响精神疾病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功能或化学物质异常引起的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

而精神疾病往往与个体的性别角色、性别认同和性取向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这些因素如何相互影响和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一、性别角色对精神疾病的影响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于不同性别所期待的行为、角色和特质。

在传统观念中,男性被期待表现出强壮、冷静和果断的特质,而女性则被期待具备温柔、体贴和善解人意的特质。

然而,当个体无法或不愿意符合这些社会期待时,会面临诸如社会压力、自我认同困惑等问题,从而增加了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性别角色对精神疾病的影响如下所示:1.男性和女性角色的限制:传统性别角色的限制可能导致男性和女性在处理情感和压力时采取不健康的方式。

例如,男性可能难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内心紧张和焦虑,进而增加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

女性在承受压力时可能倾向于自责和内化,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

2.性别角色认同与身份认同的关系:性别角色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是男性还是女性的认同和接受程度。

当性别角色认同与个体的身份认同不一致时,会引发心理冲突和身份认同困惑。

这种困扰可能导致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生,如抑郁、焦虑和身份认同问题。

二、性别认同对精神疾病的影响性别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性别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性别认同困扰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同与出生时所被指派的生理性别不一致的状况。

这种认同困扰可能对精神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以下为性别认同对精神疾病的影响:1.性别不一致带来的压力:对于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不一致的个体来说,面临的社会压力和歧视可能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

这种身份认同困扰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杀倾向等精神疾病的发生。

2.转换过程中的压力:对于选择进行性别转换的个体来说,手术、荷尔蒙治疗和社会角色转变等都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这个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焦虑、抑郁和身份认同方面的挣扎,需要专业的支持和辅导。

三、性取向对精神疾病的影响性取向是指个体对于异性恋、同性恋或双性恋的情感、性欲和恋爱的倾向。

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曹宁;王中刚;刘传新【期刊名称】《精神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31)4【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双相障碍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方法选取816 例首次确诊的双相障碍患者,按性别不同分为男性组(409 例) 和女性组(407 例) ,对比两组在病程、家族史、首发诊断、伴发精神病性症状、精神刺激史等方面的异同点.结果男性患者受教育年限长于女性患者(P < 0. 01) ,女性已婚患者多于男性已婚患者(P < 0. 01) .女性患者以抑郁为首发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以躁狂为首发多于女性患者(P < 0. 01) ; 女性患者伴有精神刺激史多于男性患者(P < 0. 05) ; 双相障碍患者多以慢性起病为主,其中女性患者以急性、亚急性起病为主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以慢性起病为主多于女性患者(P < 0. 01) ; 女性患者自杀史多于男性患者(P < 0.01) ; 女性患者伴发精神病性症状多于男性患者(P < 0. 01) .女性患者误诊率高于男性患者(P < 0. 01) .结论不同性别的双相障碍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在临床工作中应对此加以区别对待.%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clin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Methods A total of 816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diagnosed for the first time were divided into male group(409 cases) and female group (407 cases) ,and their disease course,family history,initialdiagnosis,accompanied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history of mental stimulat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Male patients got education for longer time than that in female patients(P < 0. 01) . There were more marriedfemale patients than married male patients(P < 0. 01) .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s the first onset were more than male patients and the male patients with mania as the firs onset were more than female patients(P < 0. 01) . The female patients with mental stimulation history,suicide history and accompanied psychiatric symptoms were more than male patients(P < 0. 05) . The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were mainly chronic onset,in which female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subacute onset were more than male patients and 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nset were more than female patients(P < 0. 01) . The misdiagnosis rate in fema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ale patients(P < 0.01) . Conclusion There are different clinical features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which should be treated differently in clinical work.【总页数】4页(P260-263)【作者】曹宁;王中刚;刘传新【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山东济宁,272067;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济宁医学院,山东济宁,272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相关文献】1.双相障碍混合状态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临床特征比较 [J], 邬俊福2.系统性红斑狼疮不同性别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J], 王建刚3.不同类型首发症状的双相障碍患者\r临床特征对比研究 [J], 王中刚;曹玉英;李盼盼;魏辰;张旭;靳士立;禚传君4.双相障碍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就诊情况分析 [J], 张变梅;孙仕友;齐志宏;王宇;陈瑀;景秀林5.双相障碍患者血清中色氨酸羟化酶、5-羟色胺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J], 刘光伟;赵俊霞;赵栋;綦航;邓巧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神病学A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精神病学A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

精神病学A考试模拟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心理治疗工作中,下列哪项是最重要的治疗原则A、与药物配合治疗B、治疗者必须掌握各种心理治疗的理论C、建立良好,信任的医患关系D、必须详细地收集病史,包括个人成长史E、注意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C2、患者坚持不在床上睡,因为他感到床在运动,实际上床是静止不动的。

此症状是A、妄想B、空间知觉障碍C、非真实感D、运动性幻觉E、感觉倒错正确答案:D3、谵妄的病理机制主要是A、脑神经细胞急性代谢紊乱B、低血压C、感染D、颅脑损伤E、电解质紊乱正确答案:A4、下列有关氯胺酮的说法错误的是A、氯胺酮粉末又称为K粉B、只能通过鼻吸和气雾法摄取C、可对多个脏器系统造成损害D、滥用者常将氯胺酮与其他药物合用E、滥用者有时连续数天使用正确答案:B5、镇静作用强,抗胆碱能作用明显,对心血管和肝功能影响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小,治疗剂量比较大。

以上是哪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特点A、中效价抗精神病药物B、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C、低效价抗精神病药物D、所有抗精神病药物E、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正确答案:C6、女性,35岁,精神分裂症,某日声称自己是葛老太太(患者死去的母亲),并说“你说我是谁?我老了,78岁了!牙也没了,头发也白了”。

护士说她不是葛老太太,患者说:“你们连我葛老太太也不认识了,你们弄错了,刘某是我死了的女儿,我来代她受罪住院。

”两天后患者又转回来声称是刘某而否认是葛老太太,表示前两天确实认为自己就是78岁的母亲,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该例患者最可能的症状是A、人格转换B、替身综合征C、交替人格D、双重人格E、人格解体正确答案:C7、某患者称自己的脑子里有个小人在说话,该患者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是A、艾司西酞普兰B、米安色林C、阿普唑仑D、奋乃静E、拉莫三嗪正确答案:D8、严重抑郁症自杀观念强烈者应首先考虑使用A、多塞平B、苯乙肼C、丙咪嗪D、电休克治疗E、阿米替林正确答案:D9、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焦虑、抑郁症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患者发生自杀行为和物质滥用的可能性增加B、可继发于药物的不良反应C、以疾病的早期和缓解后期多见D、常常被精神病性症状所掩盖E、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较多出现正确答案:D10、男性,20岁,医生对其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时不合作,通过观察其动作行为,哪项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A、兴高采烈、手舞足蹈B、反复洗手C、无目的模仿别人的动作D、走来走去E、坐立不安正确答案:C11、下列药物中属于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抗焦虑药物的是A、碳酸锂B、丁螺环酮C、曲唑酮D、安非他酮E、利培酮正确答案:B12、关于超价观念,不正确的是A、是妄想的早期表现B、常有一定的现实基础C、有一定的人格基础D、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及需要E、是一种坚信正确答案:A13、躯体形式障碍的疼痛障碍的病程标准是A、至少3个月B、至少9个月C、至少1年D、至少6个月E、至少2年正确答案:D14、关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中,正确的是A、精神药物的起始剂量应更低B、抑郁患者有青光眼可使用三环类抗抑郁剂C、对有严重失眠和焦虑的病人,应长期使用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D、使用精神药物时,如症状稳定后,应继续维持原剂量一段时间E、对于精神障碍的出现,首先要使用精神药物对症治疗正确答案:A15、患者,女性,20岁,因“反复发作性紧张、恐惧,伴胸闷、气促1月”来诊。

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白丽娟【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61例、女42例,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采用PANSS量表进行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末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和体重,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结果: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 <0.05)。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男女性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男性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 <0.01);治疗8周末,男性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 <0.05)。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阳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P <0.05,P <0.01)。

男(60.6%,37/61)、女(57.1%,24/42)性患者使用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但男性、女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男、女性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利培酮对男、女性精神分类症患者均由治疗效果,且对男性患者的疗效优于女性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security of risperidone in treatment of different gende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103 schizophrenia patients (men 61 cases, women 41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for 8 weeks. The PANSS scale wasused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before treatment, and respectively 2-week, 4-week, 6-week and 8-week after treatment. The body weight and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als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s.Results:For male patients, the clinical cure rate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female patients (P< 0.05). With extension of treatment time, the PANSS score of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ere all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 0.01); before treatment the PANSS score of ma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patients(P< 0.01), while after treatment the PANSS score of male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patients(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SAPS score and general psychiatric scale score were 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patients(P< 0.01, P< 0.05). The main adverse effects of risperidone was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and ther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extrapyramidal symptoms of male (60.6%, 37/61) and female (57.1%, 24/42) patients (P> 0.05).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 postprandialbloodglucose,triglycerideandbodyweightofmaleandfemalepati entshad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s: Risperidone has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malepatientsisbetterthanfemalepatients.Themain adverse effects ofrisperidone are extrapyramidal symptoms.【总页数】4页(P299-302)【作者】白丽娟【作者单位】山西省荣军精神康宁医院,山西太谷 030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臧双九2.利培酮、奥氮平和喹硫平治疗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1年自然观察研究 [J], 杨晓敏;张红霞;王慧芳;周卉;江开达3.观察利培酮口腔崩解片联合奥沙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J], 何燕;张敏桥;韩亚丽;蒋达平4.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J], 程波;王燕;周君亚5.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J], 程波; 王燕; 周君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与月经期激素水平相关分析

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与月经期激素水平相关分析
· 1108 ·
山 西 医 药 杂 志 2018 年 5 月 第 47 卷 第 10 期 ShanxiMedJ,May2018,Vol.47,No.10
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 与月经期激素水平相关分析源自蒋合萍 张仁刚 彭 瑾 刘 君 蔡端芳
【摘 要】 目的 探讨18~35岁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月经期其精神病性症状与激素水平的相 关 性。 方法 选择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 别 测 定 患 者 经 期 和 经 期 后 的 各 项 性 激 素 水 平、简 明 精 神 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等。结果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期时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经期后,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犘 <0.05);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期时的精神病 性 症 状、BPRS 总 分 高 于 经 期 后,组 间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犘 <0.05);结论 月经期低雌激素水平与18~35岁女性精神分 裂 症 患 者 的 精 神 症 状 具 有 明 显 的 相 关 性,且 其精神病性症状更为突出。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Menstrualwomen; Schizophrenia; Psychoticsymptoms; Estradiol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发 病 机制复 杂、临 床 表现 异 质性、病因不明的精神障碍。多数 具有明 显的 精 神 病性症 状,多 表 现 为 幻 觉、妄 想、思 维 紊 乱、行 为 紊 乱、兴奋等 症 状。 有 临 床 报 道 称,精 神 分 裂 症 的 发 病率为15/10万,且发病趋 于 年 轻 化 。 [1] 一 般 男 性 的发病高峰为15~25 周 岁,女 性 发 病 高 峰 为 25~ 35 周 岁 [2],处 于 生 育 高 峰 。 女 性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月 经期症 状 突 出,主 要 表 现 为 行 为 紊 乱、兴 奋、幻 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精神症 状。有研究显 示,在女 性 月 经期时雌激素分泌量会减 少,此时 的雌 激 素处于 相 对较低的水平,因此本研究 了解经 期与 女 性精神 分 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 关系,为进一步 探讨精 神 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参 考 依据,为临床 预防和 治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心理应激关系的研究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心理应激关系的研究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心理应激关系的研究邓沛荣;刘燕花;宋玉芬;隋菊英;刁咏梅【期刊名称】《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年(卷),期】2011(19)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应激因素对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

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对202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

结果相关分析发现学习压力与情感平淡总评分、言语障碍总评分、意志缺乏总评分、兴趣/社交缺乏总评分、分量表总评总分、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成正相关。

教师压力与情感平淡总评分、言语障碍总评分、分量表总评总分、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成负相关。

同学朋友压力则与情感平淡总评分、言语障碍总评分、分量表总评总分、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均成正相关。

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阴性症状的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亲子关系(t=-2.458,P<0.05)、同学朋友压力(t=4.331,P<0.001)、教师压力(t=-3.639,P<0.001)。

结论亲子关系越亲密、学习压力及同学朋友压力越大、教师压力越小的青春期分裂症病人其阴性症状越明显。

【总页数】3页(P14-16)【作者】邓沛荣;刘燕花;宋玉芬;隋菊英;刁咏梅【作者单位】中国山东省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青春期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及阳性症状关系的研究2.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的相互关系3.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驱症状与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的关系4.我国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研究进展(四):心理、社会与遗传5.精神分裂症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阳性症状的比较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y mp t o ms( S A P S ) . R e s u l t s : T h e r e w a s a n e g a t i v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p r e s s u r e a n d t h e n e g a t i v e c o p i n g i n m a l e t e a c h e r s( P < O . 0 5 ) , w h i l e n o c o r e l a t i o n w a s f o u n d i n f e m a l e t e a c h e s. r T h e r e w a s a p o s i t i v e c o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t h e f a mi l y s t r e s s a n d t h e n e g a t i v e
力 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 , P < 0 . 0 5 , 而女性无相关性 。女性在家庭压力与消极应对 呈显著正相关 、 在 同学 朋友压力 与积极应对 呈显著负 相
关. P< 0 . 0 5 , 而男性无相关性。在怪异行 为总评分与消极应对之间 , 女性呈正相关 , 而男性则无相 关性。男性在 阳性 思维形式 总评分 、 分量 表
2 0 1 4年 1月 第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卷 半月 刊 第 1 期
中国民康 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He a l t h
J a n, 2 0 1 4
Vo 1 . 2 6 S e mi mo n t h l y No . 1
n a i r e , t r a i t c o p i n g s t y l e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T C S Q) ,s t r e s s o r s c a l e f o r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s t u d e n t s ,a n d s c l a e f o r a s s e s s me n t o f t h e p o s i t i v e
L I U Ya h — h u a ,DE NG P e i — mn g ,D E NG Yi n g — h u i 。
( 1 . T h e P s y c h o -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H o s p i t a l o f Y a n t a i C i t y , S h a n d o n g 2 6 5 2 0 0 , C h i n a ; 2 . S t a t i s t i c a l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摘 要】 目的 : 探讨不同性别精神分裂 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应激源及阳 性症状是否存在 关系。方法 : 采用自 编的 一般情况问卷、 特质应
对方式问卷 、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 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 , 对2 0 2 例青春期首发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 。结 果 : 相关分 析发 现 , 男性在教师压
o f F i n a n c e nd a E c o n o m i e s )
【 A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e x p l o r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mo n g c o p i n g s t y l e a n d s t r e s s o r , p o s i t i v e s y m p t o m i n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c s w i t h d i f f e r -
【 论
著】
青 春 期 不 同 性 别 精 神 分 裂 症 患 者 应 对 方 式 与 应 激 源 及 阳 性 症 状 关 系 的 研 究
刘 燕花 , 邓沛 荣 , 邓 颖慧
( 1 . 烟 台市心理康复医院 , 山东 莱阳 2 6 5 2 0 0 ; 2 . 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
S t u d y o f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 a mo n g c o p i n g s t y l e, s t r e s s o r a n d p o s i t i v e s y mp t o m
i n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c s f o d i f e r e n t g e n d e r
e n t g e n d e r .M e t h o d s : 2 0 2 a d o l e s c e n t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i f st r - e p i s o d e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w e r e a s s e s s e d b y s e l f - ma d e g e n e r l a s i t u a t i o n q u e s t i o n —
综合评价 总分 、 阳性症状量表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之 间呈显著负相关 , 而女性则无相关性。多 因素分 析发现性别 因素与阳性症状存在 明显 的
关联 。结 论 : 不 同性别分裂症患者 , 面对应激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 ; 应对方式不同 , 会影响其症状 的表现 ; 性别与 阳性症状存在明显的关联 。
【 关键词 】 性别; 精神分裂症; 应对方式; 心理 应激; 阳 性症状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0 3 6 9 . 2 0 1 4 . 0 1 . 0 0 5 中圈分类号 : R 7 4 9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0 3 6 9 ( 2 0 1 4 ) O 1 — 0 0 1 2 — 0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