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富饶的大海 三位数乘一位数》PPT教学课件1
算一算:用竖式计算
43×3=
45×2=
73×2=
29×3=
19×6=
182×3=
232×3= 204×2= 216×4= 812×3= 901×9= 207×3=
221×4= 302×3= 328×3= 281×4= 644×2= 306×5=
432×2= 403×2= 192×4= 171x7= 253×3= 904×6=
富饶的大海
三位数乘一位数
90x7 200x6 4x700 8x60
60x7
5x80
100x6 50x4 9x20 3x80 5x70
3x300
计算:
311 × 3 933 222 × 4 888 312 × 3 936 134 × 2 268
精彩问题
精彩问题
精彩问题
精彩问题
你能算出渔民大约夹 了多少根海带苗吗?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意思是:时间像江河东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悲伤、后悔。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意思是:人要有所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放任自流。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朱熹小简》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意思是:能把一本书读过百遍,其中的含义自然就领会了。出自《三国志•魏书》。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意思是:读书多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 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 意思是:没有才,宏伟的志向就不能实现;不学习,就不能成大才。出自6(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语》。 6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意思是:不学习便无法增长才于,没有志向就难于取得学业上的成功。出自《诸葛亮集•诫子书》。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下决心学习,连吃饭也忘记了;有所心得便高兴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逼近了。出自《论语•述而》。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意思是:取得伟大的功业,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办事果断,没有后患。出自《尚书•周官》。 9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意思是:积累许许多多的财富,不如学习一种小小的技术。出自《颜氏家训•勉学》。 10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意思是:人的立志,语言忠实是它的根本;修养自已的品德,应以行动为先。出自(唐)吴叔达《言行相顾》。 1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不然到了满头白发之时,只有徒叹奈何了。出自(宋)岳飞《满江红》。 12 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人,一事做不得。 意思是:一个人之所以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学问,都是由于他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3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意思是。山是由土石日积月累而高耸起来的,长江大河是由点滴之水长期积聚而成的。比喻知识、业绩都是由少到多,由小到大长期积累、创造而成功的。出自(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铭》。 14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 意思是:学习必须以思考为根本,思考就能得到知识,不思考就得不到知识。出自(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15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蒿不可放缓。 意思是:作学问就象撑着逆水的船,连一蒿也不能放松。比喻学习不要自满,要坚持有恒。 16 为学须先立志。 意思是:作学问首先应当立志。出自〈朱熹语录〉 17 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意思是:作学问的人不怕志向立得不高,就怕不能持之以恒;不怕作品里的话说得不漂亮,就怕自己不照着做。出自 〈薛方山记述•上篇〉 18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意思是:学习要树立大志,没有大志就容易自满,自满了就不易有长进了。学习要有勇气,缺乏勇气,不懂的东西会自以为已经懂了,没有学到的东西会以为已经学到。出自《近思录集注》卷二。 19学不博者,不能守约;志不笃者,不能力行。 意思是:学识不广博,就不能得其要领;志向不笃诚,就不能努力去做。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学》。 20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意思是:学习贵在懂得提出疑问。有小疑问得到解决,总能有小进步;有大疑问得到解决,就能有大进步。出自《格言联壁•学问类》。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上 3.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案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29页信息窗3。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结合现实情境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能正确说出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正确的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播放视频)他的名字是——胡图图,今天的任务是“摘水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果园参观吧!二、探究新知1、请看大屏幕:出示信息窗3中的情境图片一。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同学说一说。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收集到的信息也很全面。
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励多种问题)师:下面我们主要来探究这个问题:3篮苹果一共多少个?已知:一筐苹果60个,一篮苹果比一筐苹果少38个,有三篮苹果。
问题是:三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要求:三篮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想一想、画一画、并列出算式。
(指名同学上黑板展示做法,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继而进行计算教学,既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学习材料,又让学生明白了计算际问题,并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如果用一个算式,该怎样列式呢?指名学生上黑板列式,教师评价并指正。
(如果用一个算式,算式里应该有小括号,把要先算的60-38括起来,否则就要先算乘法,这样就与我们的题意不符,在这里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位置与方向》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位置与方向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第36~40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引起学生的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主动构建方位知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教学难点: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新农村,学习有关位置与变换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变换)2、导入课题:(课件出示走进新农村的情境图)谈话: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凤凰村。
同学们请看,这个村庄的房屋多么整齐呀!村口的雕塑银光闪闪,饮料加工厂真是壮观,风景区里风景秀丽。
同学们想不想进去看一看呀?预设:想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谈话:我们游览一个景区的时候,会发现景区的入口处有一张路线图,上面展示给我们很多的景点及线路提示我们怎么走,同学们看看这“凤凰村路线图”,上面有哪一些景点?学生回答谈话:1、在这张地图上有一个方向,是什么?(北)2、根据这个方向,你能说出其它的三个方向吗?预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出示方位图:四个方向)谈话:看看路线图,用你所学的知识,描述一下不同景点的方位吧。
例如:牡丹亭的北面是(),南面是()住宅区在文化中心的()面,在风景区的()面凤凰塔在风景区的()面文化中心的()面是饮料加工厂【设计意图:复习以前所学的方位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做铺垫】谈话:3、从村口到住宅区怎么走?提示:谁知道住宅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抽生交流)【设计意图:指引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从村口向北走,经过牡丹亭再向北走,就到了住宅区。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三位数乘一位数课件
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1个十乘3得3个十, 3写在十位上。
百位上的3表示3个百, 3个百乘3得9个百, 9写在百位上。
典题精讲
蔬菜公司卖出花菜132千克,卖出的白 菜是花菜的3倍。卖出白菜多少千克?
132 × 3 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典题精讲
探索新知
买2筐蟹,需要多少钱?
400×2=
购买2筐蟹, 每筐400元。
(元)
你会算吗?试试看。
复习导入
根据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40×2怎 么计算?跟400×2有什么联系?
40 ×2
80
想一想,400×2怎么计算?
探索新知
买2筐蟹,需要多少钱?
400×2= 800(元)
400×2表示2个400相加。
312×3
300×3=9+00 10 ×3=30
+ 2 ×3 = 6
=
936
300×3=900 +
12 ×3= 36
=
936
探索新知 买扇贝一共需要多少元?
312×3= 936(元)
31 2
×3
6 ...… 2×3=6 3 0 …… 10×3=30 9 0 0 …… 300×3=900 9 3 6 …… 6+30+900=936
十
百
个
84 0 0
400+400 =800(元)
探索新知
买2筐蟹,需要多少钱?
400×2= 800(元)
40×02 =8 00
4个百乘2等于8个百,是800。
探索新知
买扇贝一共需要多少元?
312×3=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3.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30,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 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掌握其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参观过带鱼加工厂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遇到一个难题,你能帮老师解决吗?出示问题:一箱带鱼398元,如果买7箱,3000钱元够吗?同学们用竖式或用计算器都能计算出具体的钱数,你能不用计算,而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估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唤起对知识的回忆,提出想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
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应该怎么列式?你想知道怎样进行估算吗?你有什么好建议?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汇报,(课件出示)398×7。
(3)集体交流:怎样估算398×7呢?①谁愿意到前面说一说你的想法呢?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方法一:398×7≈2800400方法二:398×7≈398010方法三:398×7≈4000400 10②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理由③师适时引导:把398估成400,把7估成10,都可以。
为什么把398看作400而不看成390呢?哪个估算结果最适合本题?为什么?④全班同学通过比较得出:一般情况下,我们只需要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数进行计算,比较方便。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2. 引导学生置疑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二、探究新知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
(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
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此环节的练习,除强化本节知识的掌握,还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
书
设
计
混合运算的应用
16×2+98 98-13×3
=32+98 =98-39
=130〔元〕 =59〔元〕
教
学
反
思
达标测试题
一、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课堂练习
1.120﹣96÷8 48÷4﹣10
17﹢49÷7 46÷2﹢28
同桌交流,尝试表述
指名交流
独立计算,学生板演,全班评改。
2.342﹣54÷9 80﹢12×5 250÷5﹣30 52﹢45÷9
同桌交流,尝试表述
指名交流运算顺序
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改
3.360﹣24÷6 56﹢78﹣33 9×6﹢104 180÷9×8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收集到的信息也很全面。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情景图展现了学生解题需要的信息,教师借助信息引导、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探索新知可以产生浓厚兴趣。】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信息窗2第26-28页
备课教师
法永政
教学时间
共1课时第1课时
单位
天平店小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经历比照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算顺序
〔4〕反馈练习4×8-15 85-16×4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学会用操作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的审美修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措施: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来学习对称知识。
2、突出实践,加强操作。
3、评价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对称图形特点的把握。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科书28-30页认识轴对称图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探索活动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按要求能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准备各种各样的对称实物。
学具准备:准备各种各样的对称实物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轴对称图形练习教学内容:课本31页至33页3至11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灵活解答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景中欣赏、感受对称美,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应用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观察、交流、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三课时回顾整理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够灵活解答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景中欣赏、感受对称美,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第一单元《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千以内数的读写。
2.数数、识数。
3.千以内数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千以内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数数,从1数到1000,让学生体会千以内数的大小。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最快、最准确。
3.教学讲解讲解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和读写规则。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千以内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二、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3.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加法和减法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运算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教学讲解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让学生掌握运算技巧。
4.练习巩固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距离等。
6.课堂小结三、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
2.培养学生识别和画角的能力。
【教学内容】1.角的定义和分类。
2.角的识别和画法。
3.角的应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角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名称。
2.教学互动老师通过实例讲解角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
3.教学讲解讲解角的识别和画法,让学生掌握角的表示方法。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角的识别和画法练习,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应用拓展学生利用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图案、测量角度等。
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3.1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23,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提示:在学习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和汇报,展示学生自己探索的口算方法,允许学生有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熟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2)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3)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分析、类比、综合、讨论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2.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喜欢大海吗?能不能和大家谈谈你对大海的感受呢?生1:大海很美、很辽阔。
生2:我们喜欢到海边玩,在海边可以看到美丽的贝壳和鹅卵石。
生3:大海里有很多的鱼和虾。
师:是啊,大海不但美丽,而且富饶,老师这有一段海边拍摄录像,想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录像)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满载而归的渔船,还有鱼、螃蟹、扇贝等海产品。
生2:渔民伯伯们笑得很开心,看来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富饶的大海带给我们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富饶的大海)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情境,将学生引领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为:1. 第一单元:认识数字11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110的意义。
2. 第二单元:加减法(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一位数加一位数和一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 第三单元:认识数字112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1120的意义。
4. 第四单元:加减法(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5. 第五单元:认识数字213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2130的意义。
6. 第六单元:加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7. 第七单元:认识数字3140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数字3140的意义。
8. 第八单元:综合练习内容:通过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正确认识并理解数字140的意义。
2. 学生能掌握一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学生对数字140的意义理解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实物和图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出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练习。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四制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单元到第八单元的内容。
其中第一单元是《数的概念》,主要让学生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和运算;第二单元是《几何图形》,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第三单元是《量的计量》,主要让学生认识和运用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第四单元是《数的进位》,主要让学生掌握1000以内的数的进位运算;第五单元是《分数的认识》,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第六单元是《时间的认识》,主要让学生认识和运用时间单位;第七单元是《统计图表》,主要让学生认识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第八单元是《量的比较》,主要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等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100以内的数的读写和运算;2. 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3. 认识和运用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4. 掌握1000以内的数的进位运算;5.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6. 认识和运用时间单位;7. 认识和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8. 掌握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等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统计图表的制作。
2. 教学重点:数的读写和运算,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计量单位的使用,进位运算,时间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统计图表模板。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让学生接触和理解分数的概念。
例如,老师拿出一个苹果,切成8份,让学生描述这个苹果的每一份是多少。
2. 例题讲解: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例,讲解运算规则和步骤。
如1/4 + 1/6 = 5/12。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几何图形的认识: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乘法》教学建议青岛版
《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乘法》教学建议信息窗3——海产品加工该情境图以带鱼加工车间为背景,以工人谈话的方式,提供了一些数学信息:每小时加工102千克,平均每个车间加工820千克。
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2个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借此分别引入对一个因数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方法的学习。
教材通过问题“一箱带鱼398元。
如果买7箱,3000元够吗?”引入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应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O)的笔算方法,会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时,教师先组织看图,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补充信息,提出用三位数乘一位数解决的数学问题。
“合作探索”中共有三个红点。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引入对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有O)笔算的学习;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2个车间加工多少千克?”引入对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的末尾有O)笔算的学习;第三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一箱带鱼398元。
如果买7箱,3000元够吗?”引入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来解决生活问题。
第一个红点问题,教材延续之前的做法,呈现乘积部分需要补充的竖式,一个孩子提出问题:“积的十位十该写几呢?为什么?”意图还是先放手让学生尝试竖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时,重点解决一个因数中间有O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在用竖式计算102×4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探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交流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探索102十位上的O与4相乘怎么办。
在质疑问难中,学生体会到102中间的“O”和“4”相乘积仍是“O”,写在积的十位上,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因数中间有O)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红点问题,教材呈现两种竖式计算的方法,意图是先放手学生自己尝试竖式计算,由学生发现两种计算方法,自觉对比体会哪种算法更简便。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4篇)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4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你们看,都有谁呢?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能说说它的位置吗?(出示电脑图片)二、学习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它的'位置却没有表达清楚。
第几排是怎样确定的,第几个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猴是怎样说的?播放电脑媒体课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乌龟(我在第二排第三个)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找一找哪儿是第一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几个应该从哪边开始数呢?指着图看看。
从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知道了排数一般从前往后的,个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要讲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同时出示媒体课件)三、试一试1、小动物的位置讲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学们,从右往左数,可以这样确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谁来试试说说自己的位置?()在第3组第2座?()做在第4组第4座?2、师里来了新同学,请同学们来帮他们找找位置?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打“√”。
A同学:第3组第2座B同学:第2组第5座C同学:第4组第3个电脑课件展示,集体校对。
四、闯关练习1、电脑出示题目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消息,要求正确说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
出示电脑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2、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组交流。
出示小朋友的电影票(第几排几号),学生回答正确后,进行表扬鼓励。
3、找图书。
(帮图书管理员来找图书)说出什么书在第几层第几个,正确说出它们的位置。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科目: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备课本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常用质量单位。
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教学课时分配:2课时(新授)单元教学策略: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单元备课科目: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备课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富饶的大海为主要情境,分5个信息窗,从出海归来——养殖海产品——加工海产品——销售海产品——海产工艺品,包含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乘法;乘法的竖式计算;末尾和中间含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混合运算。
这是初次接触乘法的竖式计算,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和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学习连乘和代小括号乘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第三单元 综合练习 青岛版
复备
(1)独自笔算,并进行小组整体评价。
(2)上面的笔算你能按不同标准分类吗?各类笔算在计算时有哪些容易出错的问题?
(3)独立思考后,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需要明确的问题:用乘数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同样地,用乘数乘被乘数的百位时,也要注意进位问题。
四、梳理总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在计算方面有什么更好的收获吗?
板
书
设
计
综合练习
110×2=220(米)答:扬扬每分钟滑220米。
110×3=330(米)答:辰辰一共滑了330米。
我还能提出的问题是
我的解答是
教
学
反
思
三、巩固提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教师提示: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的不同解法。
2.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在这里我们用估算的方法解答时把96看作多少?再说说每一步计算要注意什么。(交流、讨论、汇报)
集体订正。
(1)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复备
一、谈话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完成了这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学习了哪几种形式的计算?今天重要进行估算、笔算的整理复习。
二、归纳整理
出示问题情境:同学们,假期刚刚过去,我相信在假期里同学们一定过的很愉快。小红的假期过的也很有意义,假期的这一天小红的爸爸和妈妈带着小红去光明酒店吃自助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消费情况。
①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出前后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名回答。
②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答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三上数学三富饶的大海——三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1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第1 课时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乘法,p23页和自主练习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能口算几百数乘一位数。
2、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训练6×8 60×8 2×5 2×5030×3 40×4 60×320个十是()个百 12个十是()百()十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23页信息窗1中有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交流,后汇报,教师出示。
师:看来呀,我们三(2)班的孩子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问题三、合作探究,形成算法。
(一)探究学习红点一的计算方法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怎样列式?生:算式:400×2=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鼓励自主写出答案,想一想:怎样算的?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汇报。
后,教师小结。
(二)尝试练习,自主完成,交流订正。
P24页自主练习第1题。
(三)探究学习第二个红点1、提出问题,让学生列出算式。
312×32、合作计算,后探讨算法3、小结:与两位数乘法一样,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4、尝试练习:p25页自主练习第4题。
四、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信息窗1中的其他问题。
2、p24页自主练习的第2、3题。
3、合作订正。
五、质疑反思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计算时,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或建议同学的吗?或计算时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孩子们,同学们友好的提醒你们记住了吗?(记住了)希望同学们能将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2课时教学内容:巩固练习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复习1、口算:13×3= 20×4= 50×6= 300×2= 210×4= 160×1=2、32×3读作(),还可以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还表示()4、9乘6写成()×(),26乘以1写成()×()。
2、笔算(指名板演)321 212 324 312× 3 × 4 × 2 × 3二、巩固练习1、p25页自主练习第25页第5题自主完成,小组合作订正,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完成自主练习第6、7、8题1、第六题:自主完成后,集体订正2、第7题:独立完成,合作探究订正答案。
3、第8题:四、练习及检测练习册p8页练习题,练习后及时反馈,修正。
信息窗2 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p26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具学具信息窗2情境图课件。
教学步骤一、复习:1.口算:101×8 23×3 232×3 231×2 300×2 70×62、笔算(指名板演):312×3= 2×343 212×4二、新授1.出示信息窗2,理解情景图。
(1)提出问题。
出示情景图:图中呈现的是渔民在海水养殖场的劳作场面。
(2)请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3)从学生获得的信息中,选择并提出问题。
例如:渔民用蟹笼养螃蟹一笼养8只螃蟹共121笼。
一共养螃蟹多少只?渔民叔叔用7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7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2.探讨计口算方法。
学习第一个红点知识。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121×8(2)尝试用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3)尝试讨论,掌握算法。
1 2 1× 8引导学生比较:复习题中板演的与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怎样处理进位的数?使学生明白乘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十,向十位进1;如果积满二十,应向十位进2,积满三十呢?------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乘十位数,满几十向百位进几,即向前一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3)尝试练习,班演,及时指导。
242×3 152×43.教学第二个红点知识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出示信息窗2,根据第二幅图讲出数学故事:渔民叔叔用5个笼子养扇贝,每笼装125只扇贝3只笼子能装多少只扇贝?(1)列出算式。
125 × 7(2)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竖式。
学生尝试计算。
(3)合作交流,谈算法。
(4)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说明乘的顺序及进位法则。
用竖式计算时,注意什么?4、完成课本第26页的“自主练习”1后两道的题目和2题。
三、巩固:完成课本第27页3、4题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重点指导第4小题向进位问题。
四、作业:p27页第7题五、板书设计:一位数三位数进位的乘法第2课时教学内容一位数乘三位数进位的乘法巩固练习(p27-p28第5、6、8、9、10题)教学要求: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理解算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熟练程度。
教学步骤:一、复习1、口算(课件出示):200×4 231×3 43×2 60×5 300×42、笔算(两人板演,全班齐算)217×5= 4 ×241=312×7= 124×8=练习后请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练习巩固1、做自主练习p27页第6、9题先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作业,最后集体订正。
2、第5题:计时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指导第6题、第8题、第10题计算,独立完成,合作订正,教师及时巡视指导。
三、学习检测练习册p9页中的1、3、7题。
做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课本p28页聪明小屋,学有余力的学生计算。
信息窗3 三位数(中间或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海产品加工教学目标:1.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竖式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难点:在计算过程中注意末尾或中间的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第1课时一、激趣导入,出示信息窗3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和一些游客一起去采购青岛的特产——海产品,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吧!观察讨论:根据信息窗3的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二、合作探究,解决以上问题(红点1、2)1.出示情景图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海产品?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吗?2.学生观察情景图,自主提问,师板书3.解决红点一问题:(1)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带鱼?②独立尝试列出竖式,尝试计算1 0 2× 44.小结:中间有零的数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5、学习解决红点2问题,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1)、提出问题,合作试做,(2)、汇报,班演(3)、指导,小结:(4)、尝试练习:1 8 0 3 7 0× 6 × 4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3.自主练习第3题:火眼金睛辨对错小组内说说对不对,错在哪儿?计算这样的题时需要注意什么?4、自主练习第四题自己列式,全班交流四、形成性测试P31页5、6、7题完成后,合作订正,教师加以指导。
四、小结:教学札记:末尾有0或中间有0 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漏写乘数后面的0。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使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第2课时教学目标:巩固掌握末尾有0或中间有0 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学习掌握相关的估算方法,学会估算积;进一步熟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并能解决形影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信息窗3第3个红点,自主练习8-11题。
一、复习巩固:1、口算:p33页综合练习第1题。
2、计算(部分学生班演)206×7 = 5×780= 306×6= 5×78=二、看信息窗3,出示红点3问题,解决问题。
1、思考,试做。
2、引导估算3、做一做,你估得准吗?4、教师指导,学习估算积的方法。
三、形成性练习1、 P32页第8题(先估算,在计算)2、补充练习:估一估,积是多少97×6≈ 979×7≈289×5≈304×5≈四、拓展学习1、P32页第11题(试做,合作找规律,教师点拨)2、探讨《聪明小屋》五、作业第9题第3 课时教学内容:巩固复习,p33页综合练习1-5题,《你学会了吗?》第二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能熟练计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累数学素养及素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引导完成p35《你学会了吗?》及时指导。
二、学成检测P33页第1、2、4、5、题三、检测反馈1、集体订正,小组互评。
2、交流,订正。
3、教师指导:第3题:理解列式,再估算。
第4题:指导解决方法和解题过程,及书写格式。
第5题:独立计算,进一步复习巩固平均数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四、课后作业P33页第3题理解讨论,探讨比较方法。
下一节课交流。
第4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练习,扎实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到正确、熟练;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p34页6-10题一、复习:1.口算:49×7≈ 50×7= 600×9= 54÷6= 5×900= 6×49≈2、判断,改错。
(出示)P31页第3题二、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P34页第1题。
三、检测P34页第6、7、8题。
四、检测反馈,指导巩固。
五、独立完成,合作订正。
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