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作者:邢磊张崇康

来源:《管理观察》2016年第14期

摘要:本文在梳理政治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从管理制度、政治文化、行政绩效、政治清廉、政治监督、权益保障和区域环境七个方面,选取27个要素指标,构建了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关键词: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政治生态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活的大环境和大趋势,事关人心向背。政治生态的优化和良性发展是实现政治清明、预防腐败的重要前提。实现政治生态的优化,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政治生态现状,并找出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导行政行为,把政治生态建设落到实处。本文就构建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尝试。

一、政治生态系统及其特征

所谓政治生态,是指政治主体在一定政治环境下的生存方式,以及在此政治环境下养成的政治习性,同时也指政治主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目前国内关于政治生态的研究相对丰富,但在政治生态系统的构成方面仍处于学术探索阶段,尚无公认的结论。总的来说,政治生态应该是一个外延广阔、内容丰富的系统。从广义讲,一切直接或间接对政治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生产方式与水平、自然地理条件、文化习俗、社会传统、民族结构等,都是构成政治生态的要素;从狭义讲,政治生态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密切相关,也应当包括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决策等内容。本文从政治生态建设角度出发,仅对狭义的政治生态系统进行讨论分析。

政治生态系统的特征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照,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过论述,本文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社会性。政治生态系统的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生态系统中活动主体具有社会性,并突出表现在政治活动的组织性上。二是具体的政治过程和政治产品具有社会性,它们的产生往往会引发一定的社会效应。

开放性。政治生态与自然生态一样,不仅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循环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政治生态系统与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等其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动态性。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等方面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政治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其他系统的影响,整个系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动态性特征。

多元性。政治生态系统的多元性指在人类社会中,由于历史文化、具体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性,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政治制度、发展模式等各不相同,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政治生态系统。

和谐性。政治生态系统的和谐性表现在政党、社会团体与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和谐的关系,所追求的是政党与社会团体之间,政党、社会团体和自然环境之间实现共赢。

二、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

任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都需要相应的理论做支撑,本文是以政治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来构建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来说,包括政治生态平衡理论、政治可持续稳定理论、政治系统论、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等。

政治生态平衡理论强调政治领导和政治管理要与政治环境相适应,优良的政治环境也是政治领导和政治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虽然这种适应和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最终也会在局部或全局上为不平衡所打破。但必须承认,政治领导、政治管理和政治环境之间的平衡,是政治领导系统、政治管理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政治领导、政治管理具有活力和效率的重要前提。

政治系统论以政治系统而不是国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尤其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进行研究。它将政治看作是一个分工明确、完整有序的整体,政治系统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作为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实现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

政治可持续稳定理论注重当前政治稳定和长远政治稳定的统一。政治可持续稳定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稳定,也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稳定。它是政治系统面对不稳定因素不断变革和调整后更高层次的有序稳定。这种稳定是健康的,也是可持续的。它不仅标志着当前政治系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还预示着未来的政治系统也将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认为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是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应该由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以上理论是构建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依据,但不足以全面准确地反映政治生态的丰富内涵,还应充分考虑价值观导向、行政成本、公务员权益等因素,创造性地设计出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

三、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程序

为了提高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具体构建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问题导向原则。在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中,要聚焦政治生态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意识,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倒推优化政治生态的具体指标。

整体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各指标在组合形式上应该层次分明、主次得当,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指标体系初步确立后,要把众多指标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衡量,保证各项指标能够全面反映评价目标,同时避免指标之间内容上的交叉。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政治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有些可量化,有些不可量化。对于可量化的,要以科学、透明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用定量评价指标直接表征政治生态状况。对于不可量化的,要通过调查、实验和分析等非量化手段,用定性评价指标进行表述。只有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才能使评价指标的选择更加全面有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要以相关理论作为指导和支撑,也要充分考虑政治生态实际,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整个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很好地衡量政治生态水平,可以运用于具体的考核评价之中,并对政治生态建设以及规范公务员行为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根据常规的指标体系设计程序,本文通过以下步骤完成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是确定政治生态优化目标。广泛参考国内相关机构为优化政治生态而提出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提炼,明确政治生态的内涵和发展目标。二是确定指标体系分类框架。根据政治生态发展目标,借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框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筛选归类,确定政治生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类框架。三是确定指标选取标准。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确定准确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为选取标准。四是确定潜在的指标库。以政治生态指标分类框架为指导,通过广泛调查征集,综合比较确定本指标体系初选指标库。五是遴选指标。按照指标选取标准,采用专家小组讨论、专家评分、案例分析等方法,确定最终的指标。

四、政治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