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机遇_挑战及对策研究
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
![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e58ed4d4b9d528ea80c77910.png)
长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长三角港口群作为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列车”前进的重要引擎。
一、长江流域内河集装箱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概况中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前,长江的潜力开发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
长江主航道从重庆延伸至上海,全长2400公里,共有港口261个,其中13个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港口。
长江内河集装箱泊位初步形成了上、中、下游全线开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格局。
目前长江干线的内河集装箱运输分为以下三种:1.江海直达进洋运输主要是长江下游各港到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的直达运输。
2.中转运输方式主要是长江中上游港口采用自航船、机动驳和顶推船组,推驳船队,远至下游各港中转至近洋各国或至上海中转到远洋各地区。
3.内贸集装箱运输主要是沿江各港之间的内贸集装箱运输和经由长江江海直达运输到国内其他省份的内贸货物。
长江流域港口集装箱运输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缺少集装箱码头设备,上游航行条件差,船舶运力不足等问题。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在改变,特别是内陆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与沿海地区相比非常低,具有很大的优势,发展势头很强。
据了解,长江干线货物运输量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和欧洲的莱茵河,成为世界上内河运输最为繁忙的通航河流。
目前,沿江大型企业生产所需80%的铁矿石、72%的原油、83%的电煤是依靠长江水运来保障的;长江水系完成的水运货运量占沿江全社会运量的20%以上,货物周转量占60%。
(二)长江内河流域港口群1.以重庆为中心的上游港口群重庆市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轮船可沿长江西上到达四川的宜宾,沿嘉陵江北上到达合川、潼南、南充等地,沿涪陵经乌江还可到贵州境内。
长江三峡的竣工更加为重庆水运的发展带来了机会。
重庆市力争在10年内使货物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TEU,2012年,长江干线航道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航运成本下降30%左右。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拥堵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拥堵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2bcac0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74.png)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拥堵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当前,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交通拥堵不仅仅是出行时间的延长,更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
因此,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解决策略迫在眉睫。
首先,我们来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
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不平衡、城市间的协同发展不足是导致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和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需求急剧上升,而公共交通体系未能及时跟上。
另一方面,城市间对交通资源的协同规划不够,既有的交通网络难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交通拥堵成为日常景象。
其次,我们要重视交通拥堵对于环境的影响。
长三角地区交通拥堵不仅仅是城市运行效率低下的表现,更对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车辆排放释放出大量的尾气,不仅污染空气,还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此外,交通拥堵还加剧了耗油量,进一步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加重了气候变化的风险。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策略是多方面的。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协同规划。
通过建立跨城市的快速路网,打破城市间的交通壁垒,提高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
其次,应该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改革力度。
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速度和覆盖率,使市民更加便捷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同时,在公共交通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与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的衔接,推动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
此外,引入智能交通系统也是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
通过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调控,优化交通信号的配时方案,减少交叉口的拥堵情况。
同时,智能导航系统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引导他们选择最合适的路线,减少交通阻塞点的形成。
除了改进交通基础设施和引入科技手段,我们也应该鼓励灵活的工作和出行方式。
强调弹性工作制度,减少高峰期的用车需求,分散交通流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居民采用共享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减少私家车的数量,缓解交通拥堵。
泛长三角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泛长三角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https://img.taocdn.com/s3/m/3a0afc8ad4d8d15abe234e17.png)
不为
”
用
退
来 给 市 场 让 出施 展
事 副 主 任 荣 跃 明认 为
的
“
现 在 比较 认 可
的空 间
下
,
。
但 是 在 缺 乏 制 度 保 障 的情 况
“
泛长三 角
江 苏省
、
”
指 的是5 省 1 市 : 上 海
、
要 求地 方政 府
自我 牺 牲
。
”
的想
市
省
、
浙江 省
安徽省
、
江西
法 充 满 了理 想 主 义 色 彩
■疆
“
长 三 角 现 在 存 在 的 问题
,
还将
”
。
等
。
但 该 办公 室 于 19 8 8 年被撤销
一
,
原
在政 绩主 导 的行政 框架之 下
现 上 述 问题 其 实 不 难 理 解
一
,
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继续存在于泛 长 三 角经 济模式 中
因之
据 说就 是 对 打 破 不 同地 区各 自
。
一
出于 本
华 东师 范 大 学 长 江 流 域 发 展 研 究 院 沈
。
随着长三 角地 区 工 业 化 和 现 代化 的迅 速 发展
,
、
城 市化 力
,
资源 缺 乏 的 同 时 遭 遇 涨 价 的 压
许 多企 业 坐 不 住 了
,
少暗礁
还 是 个 未 知 问题
再加上 对土地
普 天 东方 通
7
长 三 角经 济 外 扩 迫 在 眉 睫
20 0 8
资源 的 粗 放 式 利 用
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建议
![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56bb9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b.png)
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建议一、背景介绍长三角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面临着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提出一些针对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建议。
二、城市间高速铁路建设城市间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于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交通联系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应在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建设高速铁路网,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需要加强城市间铁路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形成便捷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优化港口布局长三角地区拥有众多重要港口,如上海港、宁波港、杭州湾港等。
需要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和水运运输效率。
加大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港口配套设施,提高货物吞吐能力,促进跨境贸易和国际物流发展。
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交通系统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应加快智能交通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信号灯优化、智能交通管理平台、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等。
通过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改善出行体验。
五、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人口密度高,公共交通扮演着重要角色。
应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提高公共交通覆盖面和服务质量。
建设轨道交通、公交线路和快速公交系统,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对交通的影响。
同时,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规划,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六、推广绿色出行方式为了减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应积极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
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减少汽车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建设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增加步行和自行车道,提供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
七、加强交通运输规划和管理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
应加强交通运输规划,进行跨区域、跨省份的协调和合作。
建立统一的交通管理机构,提高交通信息共享和交通规划的科学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运输规划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运输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9f85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2.png)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一、研究背景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为繁忙的地区之一,其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规划研究至关重要。
二、交通运输现状1.公路交通: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较为发达,公路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是,由于车辆数量增多、道路承载能力不足等原因,交通拥堵问题逐渐日益严重,特别是城市交通状况堪忧。
2.铁路交通: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干线较为发达。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尚未完全连通,对于区域内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广告性的发展还有一定限制。
3.水路交通:中国最长的江河——长江以及其上的一些重要港口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路交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船只数量和交通工具规模的限制,长江水路交通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运输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总体规划,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投资和建设等综合内容。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体系更为发达、智能、环保、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和规划。
四、交通运输规划建议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下提出以下建议:1. 多快道公路建设:建立高速公路、快速公路等多快道公路体系,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 火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全面建设、发展城际铁路、高速铁路。
增加城际列车数、车速,满足市民快速出行的需求。
3. 提高交通设施服务水平:加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设施的质量提升和服务水平,提高旅客运输质量、速度和安全。
4. 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化改造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港口和机场,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既满足交通运输需要,也提高承接能力和服务水平。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ca2a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9.png)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发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之一,由上海、江苏苏州、南通、无锡、扬州、常州、镇江、泰州、南京、徐州、宿迁和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嘉兴、绍兴、金华、台州和温州等城市组成,其地理范围跨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中心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交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呼之欲出。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与交通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先进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交通问题也随之凸显。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开始了。
截至目前,该地区已经建成了武汉地铁1号线,南京地铁2号线,上海地铁2、3、4、5、6、7、8、9、10、11、12、13、15、16、17、18、19号线和苏州地铁1、2、4号线等。
此外,还有很多地铁在建或计划中。
这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现代化进程。
但是,相比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呢?首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几年内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不可避免。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大大减少城市拥堵现象,缓解交通压力。
尤其在大城市里,因为交通压力的加大,一些交通点的堵车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可以起到直接的作用,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的交通条件,同时改善环境污染,减少碳排放。
四、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仍然面临许多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许多地方的经济状况并不特别好,这就导致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展缓慢。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状况与改善方法研究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状况与改善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32b29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7.png)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交通状况与改善方法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等重要城市。
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交通状况以及如何改善。
首先,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繁荣导致城市人口激增,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道路拥堵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尤其是在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导致出行时间长,耗费时间和精力,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其次,公共交通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城市已经建设了地铁系统,但地铁线路的覆盖面积和运营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此外,公交车的线路和车辆数量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供更便捷的公共交通选择。
除了道路和公共交通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交通还面临着环境污染和交通安全的挑战。
汽车尾气排放和交通事故频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不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城市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来减少尾气排放,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那么,如何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交通状况呢?首先,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繁忙的道路网,可以考虑扩大道路宽度、增设优先通行道、提高交通信号灯的自适应控制和交通指示牌的设置等。
此外,应加大地铁线路的建设力度,增加地铁站点和线路的覆盖面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交通选择。
其次,应推广发展绿色出行方式。
政府可以推出鼓励购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政策,减少尾气排放。
此外,鼓励居民骑行和步行,改善市内短途交通。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增设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提供更好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环境。
另外,应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增加公交车线路和车辆数量,提高公交车运行的频率和准点率,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同时,公共交通票价也应合理调整,以提高其吸引力和竞争力。
最后,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规划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规划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b38be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4.png)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规划研究近年来,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口密集、城市数量众多的地区,城市群成为了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城市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在城市群的发展中,交通运输作为城市群的连通纽带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必须与城市群规划相结合,加强整体规划建设,构建起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交通体系。
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发展现状现状分析是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第一步,目的是在全面了解交通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交通发展的方针和目标,确定规划的重点和方向。
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道路网络总长度2,06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总里程1,597公里。
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群内的角色逐渐成为主轴,扮演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这里有许多河流、湖泊和海湾,还拥有众多港口和船埠。
上海作为区域的中心,规模和经济实力远大于其他城市,也为区域内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条件。
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交通问题也不容忽视。
城市群内由于交通线路错综复杂,定位分散,交通流过分集中,区域性的复杂交通状况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达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交通规划研究的紧迫性要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交通问题,交通规划建设不能“单打独斗”,必须融合区域发展规划,联合合作,以合理的分工,协商统筹的共同目标,建立一个紧密合作的区域发展合作组织。
未来交通规划研究面临严峻的挑战。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交通构建的态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城市群的智能化交通体系不仅仅在于单纯的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快递物流日益发达,跨境物流也按需求迅速增长,人们对快捷、高效、安全的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鉴于这种情况,未来的交通规划研究应该提高对物流的重视度,推动物流运输方式的升级,促进物流业发展,从而推进城市群的高效发展。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问题研究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6d08a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8.png)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间的相互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其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一、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现状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杭州、无锡、常州、宁波、台州等城市,其区域内交通网络较为发达,涵盖了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
此外,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也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交通一体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截至目前,上海地铁已经建成14条线路,在城市间的路线交汇处设置东站、虹桥站等枢纽站,方便了长三角地区的出行。
此外,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也拥有自己的地铁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群内交通的便利性。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也呈现出“一网通达”的趋势。
目前,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之间都已经建成了高速公路,各城市之间互相连通,进一步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一些省级城市也在积极拓展与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联系,如浙江丽水与长三角地区的交通网络也越来越紧密。
此外,随着共享单车的风靡,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一些跨城市的共享单车品牌,如摩拜、ofo等。
这些共享单车服务为居住在不同城市的人们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出行方式,对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的推进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一体化问题尽管长三角城市群交通网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跨城市的公共交通线路仍不够完善。
长三角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线路相对比较少,而各城市之间的公交线路也相对独立,导致换乘麻烦、出行时间较长。
其次,城市群内交通优化亟待深入。
由于各城市之间的交通规划相对独立,存在交通拥堵、交通信息不畅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城市之间交通信息的共享和整合,以及统一的交通规划。
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有一些区段经常会出现拥堵,需要进一步建设高速公路主干网和副网,以缓解拥堵压力。
长三角航空货运发展现状及未来战略思考
![长三角航空货运发展现状及未来战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de285cec1c708a1284a449b.png)
长三角航空货运发展现状及未来战略思考作者:赵佳妮丁洁瑾来源:《商情》2013年第49期摘要:利用SWOT分析法,详细分析了长三角航空货运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长三角航空货运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探讨,对长三角航空货运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长三角航空货运战略思考1长三角航空货运发展的SWOT分析1.1优势(strength)世界范围内大型企业以及大型物流企业在长三角强势进驻。
近年来,大量的全球500强企业纷纷入驻长三角,国外的大型物流企业也瞄准这块区域的巨大商机;长三角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了江浙沪三省市16个一、二线城市,经在发展以上海浦东机场为主、虹桥机场为辅的组合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与上海、宁波、南京等港口组建的港口群以及密集的长三角公路运输网络构成海陆空三维运输网。
1.2劣势(weakness)区域内多城市管理不统一,长三角涉及江浙沪两省一市,三者在行政管理体制上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之间必然是存在着差异性的;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航空货运信息平台,区域内各区县信息化水平发展不一致是导致长三角未能形成有效信息平台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当发展水平一致时,还必须保证标准使用的统一化,这对权限分散、多头管理的长三角来说,也是阻碍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因素。
1.3机会(opportunity)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区域发展,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政府给予的极高重视使得长三角拥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乃至世界范围内争取到更多、更好的贸易机会;航空货运在长三角区域内的旺盛需求,经济总量水平越高,发展速度越快,对于产品的流通要求就越高;吸取外资在长三角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当将国内外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互相融合时,长三角的航空货运势必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1.4威胁(threats)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进驻将加大航空货运的竞争,面对国外成熟、先进的国际货运运作模式,国内多家企业纷纷采取外包形式,对国内物流企业发展造成一定困扰;其他运输方式对于航空运输的强大竞争力,价格低廉的公路运输或水路运输依然是最符合轻工业利润模式的选择;航空货运领域内各企业间激烈竞争。
长三角现代交通发展现状
![长三角现代交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95e90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03.png)
长三角现代交通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交通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这三个省份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交通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现代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长三角地区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地区的高速公路网已经初步建成,连接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使得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也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铁路交通的发展也是长三角地区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地区的铁路网已经初步建成,连接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使得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铁路交通的发展不仅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也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也是长三角地区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初步建成,连接了上海、南京、杭
州等城市,使得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缩短了城市内部的距离,也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
长三角地区现代交通发展的现状是非常良好的。
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现代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长三角地区的现代交通设施将会得到更加完善和发展,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
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
![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a8fe1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7.png)
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研究一、背景介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及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之一,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众多城市,这一区域的稳定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交通一直是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重中之重,一体化的交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交通现状和问题:1、由于地区面积巨大,各城市间的自然障碍较多,缺乏高效和可持续的交通体系,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充电桩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诸多。
2、历史文化、政治行政、城市规划等各方面原因造成交通设施滞后、互联互通能力弱、需求多样化等问题相对凸显。
三、交通一体化的措施:1、交通网络的升级改造。
区域内统一的地铁、轻轨、BRT、高速公路等人口集聚点相通的路网,方便居民的通勤和物流的顺利进出不同城市。
2、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
采用新技术,推动智能化交通建设,加强交通信息共享及调度平台的建设,以配合城市运转。
3、建立畅通的绿色物流体系。
建设覆盖长三角的便利的物流体系,方便区域内企业的进出和物资的调动。
4、加强交通规划的协同。
各地区间协商讨论,建立一个地区交通风险预警机制,实现交通基本设施互通共享,协调各地间的交通发展计划,建立起交通问题研究联盟。
四、长三角地区交通一体化后的成果:1、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捷、快速的交通条件。
不论在哪里工作或生活都可以到达地铁和高速公路,方便人们出外留学、旅游又或是进出城市。
2、实现交通信息化,大大提高交通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效率和降低人力成本,为整个经济社会的进步创造条件。
3、极大地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实现各城市间的物流共享,方便企业间的合作,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物流业服务水平。
4、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互动和经济合作,形成了经济联动效应。
五、总结交通一体化的发展有助于城市之间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形成经济共同体的机制。
缺少较为成熟的管理手段和规范标准,也存在一些遗漏的地方,如车险、快递等方面。
未来,应该进一步深化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建设,提高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战略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战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f228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6.png)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战略研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主要的城市群之一,它包括上海、南京、杭州等15个城市,总人口约1.15亿。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5.8%,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人口的集聚和交通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对于城市间交通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战略研究的重要性、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
交通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城市间交通作为城市经济的支撑,对于城市群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受到城市形态、道路建设和机动车辆等因素的影响,交通问题凸显。
据最新研究,长三角城市群内部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群发展的深刻瓶颈。
随着城市群不断扩张,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通的质量和效率关系到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的竞争力。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交通战略研究,明确长三角交通发展的方向,加强城市间交通规划的衔接度和协调性,有利于缓解城市群内部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和质量。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的协调和发展是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全球城市群之一,交通问题是这个城市群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也是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受交通建设的滞后、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和城市群化发展的加速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现有的铁路、公路和水路等交通建设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和物流需求。
首先,地铁或公交出行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随着城市群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高峰期形成,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的使用率呈现爆发式增长,短程、近期通勤需求因成本低廉、便捷快速,需求强大。
另一方面,地铁、公交线路分布不均,城市间公交线路不畅通、信息不共享、票价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城市间公交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在交通需求相对繁琐、服务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城市间的交通只能大面积地依靠私家车或者出租车来解决,而这又会进一步加重交通问题的恶化。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f6593c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2.png)
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长三角一体化是指以上海为核心,与浙江、江苏形成紧密合作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
这一战略的目标是推进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为这一地区带来了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长三角一体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机遇。
根据统计数据,长三角一体化区域的GDP已超过法国、英国和韩国,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一体化将加强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集群化。
这将大大提升长三角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和人才流动,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
其次,长三角一体化为区域间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一体化将促进城市间的交通网络的互联互通,加强城市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发展潜力。
这将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进入该区域,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长三角一体化还为区域间的人才流动带来了新机遇。
一体化将促进人员的跨地区流动和交流,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壁垒,为人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人才流动将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创新,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
然而,长三角一体化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区域间发展差异的挑战。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速度存在差异。
一体化需要解决这些差异,促进资源的公平配置和协同发展,以确保区域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长三角一体化还需要解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但也是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之一。
一体化需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此外,长三角一体化还需要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和管理的挑战。
一体化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和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和统筹,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解决政策衔接、资源共享等问题,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推动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研讨材料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推动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研讨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c8771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14.png)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推动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研讨材料在长三角这个充满活力的区域,真是机遇不断,发展势头如火如荼。
大家都知道,长三角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还有安徽,简直就是经济发展的宝地。
这里不仅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有着丰富的人才和资源。
要说起这片区域,真是可以用“金山银山”来形容,机会就像大海捞针,随便一捞,满手都是。
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大家或许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这可不是空话。
这种发展就像是把不同的乐器凑到一起,合奏出动人的乐章。
你想想,上海的国际化、江苏的制造业、浙江的民营经济,三者结合,简直是如虎添翼。
这样的优势,真是让人觉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只要我们好好把握,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飞速前行。
说到高质量发展,真不是单靠几句空话就能实现的。
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坐不住”的心态。
经济发展的动力就藏在每一个细节里。
比如说,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这些都是关键。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把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结合起来,那岂不是“如虎添翼”?这就像是给一个老虎装上了火箭,飞起来的那一刻,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叫好。
现在的市场竞争可不是昔日的“打打杀杀”那么简单。
大家都在拼实力,拼技术,拼服务。
我们得学会“见缝插针”,抓住每一个机遇。
比方说,在环保方面,长三角的城市都在努力转型,搞绿色经济。
大家都知道,绿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发展理念。
未来的竞争,可能就是“谁能更环保,谁就能赢”。
所以,咱们在发展的时候,得把绿色经济放在心里。
说到经济,很多人会觉得离自己很远,其实不然。
无论你是上班族还是创业者,经济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
咱们身边的一切,都和经济密切相关。
想想你买的每一件商品、吃的每一顿饭,背后都有经济在支撑。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所以,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真的是一件大事。
再说说文化的融合。
长三角的城市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底蕴,真是“百花齐放”。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b4f13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d.png)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
摘要:一、背景分析二、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现状与问题三、优化建议1.政策支持与引导2.提升公共交通设施与服务3.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4.创新运营管理模式5.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四、总结正文: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板块之一,其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当前的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此,提出以下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的意见和建议。
二、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现状与问题1.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长三角区域的公共交通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部分城市间的互联互通仍有待加强。
2.运营效率低下:部分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效率较低,导致资源浪费和乘客出行时间较长。
3.服务质量不高:部分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如车厢内拥挤、设施老化等。
4.环保意识不足:部分公共交通工具仍依赖传统燃油,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优化建议1.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领域的投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
2.提升公共交通设施与服务:加大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提高运营效率,优化线路设置,提升服务质量。
3.加强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4.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探索新的运营管理模式,如公私合营、特许经营等,提高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领域的竞争力。
5.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公共交通工具,提高环保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对于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bafd98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b.png)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
文章标题:优化长三角区域民生服务:公共交通与物流配送的意见建议【导言】作为长三角地区居民的一员,我们都深知公共交通与物流配送对于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与交通、物流相关的难题。
本文将从优化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意见建议,希望能够为长三角地区的民生服务领域带来一些改善。
【建议一:提高公共交通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在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十分紧密,然而,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并不够完善。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扩大公交线路和站点,提高运营频次和服务质量。
推广无障碍交通设施,为老年人、残障人士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条件。
【建议二: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绿色环保水平】物流配送的效率和环保水平直接影响着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
建议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加强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送网络和路线规划,加强智能物流技术的应用,提高配送效率。
推动绿色环保配送模式的发展,鼓励采用新能源车辆和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议三:加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长三角地区涵盖了城市和农村两种不同的居住环境,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议政府通过城乡一体化规划,整合城市和农村的公共交通和物流资源,加强农村地区的交通、物流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出行和物资配送便利性。
【结论】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的发展对于其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人民民生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施上述提出的一系列意见建议,我们相信能够优化长三角地区的民生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并积极筹划实施相关的改革措施。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民生服务的改善,而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e5e8c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3.png)
提出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工程的意见建议。
(原创版)目录1.引言:背景与意义2.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现状分析3.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的建议4.长三角区域物流配送现状分析5.优化长三角区域物流配送的建议6.总结:实施与展望正文【引言】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等服务领域的优化对于提高民生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针对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物流配送等民生服务领域的优化建议。
【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现状分析】长三角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省份,公共交通设施总体较为完善,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城市间公共交通连接不畅,互通性较差;2.城市内公共交通线路布局不合理,部分区域覆盖不足;3.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优化长三角区域公共交通的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城市间公共交通的互联互通,推进“一卡通”等便捷支付方式;2.优化城市内公共交通线路布局,加大公共交通覆盖面,满足市民出行需求;3.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车辆准点率,提升乘客满意度。
【长三角区域物流配送现状分析】长三角区域的物流配送业务发达,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物流配送效率较低,运输成本较高;2.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货物追踪和配送时效性有待提升;3.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绿色物流发展亟需推进。
【优化长三角区域物流配送的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推动物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配送效率;2.发展绿色物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物流业可持续发展;3.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提升配送时效性,降低运输成本。
【总结】实施上述建议,将有助于优化长三角区域的公共交通和物流配送等服务领域,提高民生水平。
长三角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
![长三角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337b41d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e.png)
长三角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货物流通量逐年递增,公路交通的网络化和发达程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但是,随着公路交通逐渐充足和加剧的交通拥堵,公路货运运输效率逐渐下降,给货物运输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而水路运输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状况则比较落后,其发达程度和服务质量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次研究将以长三角地区为背景,研究探讨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以提高货运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深入研究长三角地区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长三角地区公路水路货运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的公路和水路货运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公路水路货运的优劣势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通过研究国内外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模式的优劣,剖析其实现的难点和成功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探寻适合长三角地区的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模式。
3. 完善长三角地区公路水路货运基础设施。
从基础设施角度出发,提出完善长三角地区公路水路货运的具体措施,包括道路、港口等多个方面,以提升公路水路货运的效率。
4. 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和经济支持。
通过政策制定和经济支持,推动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高公路和水路货运的协作效率。
三、研究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公路水路货运协调发展研究,可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实现公路水路货运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优化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结构,提升整个地区物流效率;其次,调动公路水路资源,减少人力物力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最后,促进长三角城市之间的协作、提高地区间的运输效率和货运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长三角摘要: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开发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其交通运输发展带来各种机遇,但同时其运输需求的规模性和多样性对整个产业带来较高挑战。
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对策研究Abstract:Transportation is the foundation industr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 China,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 owns serious opportunities,while the big and diverse needs also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industriy.This ar-ticle overviewd the transport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analyz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Keywords:Yangtze River Delta Area;transport indus-try;countermeasures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中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它是继珠江三角洲之后我国又一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也是我国乃至亚洲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浦东新区的开发为首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和“温州”模式的扩展,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进入21世纪以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维持在21%以上,截止至2008年长三角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497.65亿元,相比于2000年的17330.47亿元增长了3.42倍,就其经济增长速度而言,平均为16%。
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基础和服务性产业,是维持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结构调整合理化,国民消费水平逐渐上升,客货运输需求逐渐旺盛,交通运输业成为连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重要纽带。
一、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状况分析1.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思想知道下,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不断加快。
2008年,长三角地区公路总里程达26.04万公里,占全国公路里程的6.97%,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343公里,占据全国总数的12.33%;内河航道总里程实现9667公里,占据全国的29.67%;长三角港口吞吐量为2.95万吨,实现国内港口吞吐总量的40.8%。
2.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在稳定中逐步提高2008年长三角地区共完成客运周转量306.71亿人公里,占全国的15.86%,其中公路完成2269.15亿人公里,铁路完成662. 04亿人公里、水运完成14.73亿人公里、民航完成60.79亿人公里,分别占全国的17.96%、8.51%、19.69%和26.39%;完成会运周转量26123.8亿吨公里,占全国24.76%,其中公路完成148.31亿吨公里、铁路完成715.24亿吨公里、水运完成23414.73亿吨公里、分别占全国比例的2.85%、11.53%和35.9%。
3.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结构化日趋显著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公路运输以其机动、灵活、迅速和方便直达的特性成为客运的主导方式;在货运方面,由于水路运输投资相对较小、能耗低、运载能力较强成为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民航业则成为旅客出入境的主要交通工具。
二、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运输业发展机遇①较强的地理优势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河网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河网长度达4.8~6.7公里,这就为水路运输的发展提供的良好的地理条件,尤其是上海北界长江,东濒东海,为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的平原地势也为公路和铁路运输提供了重要地理环境,这就为交通运输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为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环境。
长江三角洲汇集了金融、贸易、教育、科技和文化于一身,是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和技术转移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
2008年,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5.8%的人口,创造了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国内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客货运流通的加速,经济的发展更为交通运输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裴瑜(上海大学,上海200444)452011年4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③外资的吸引为交通运输业提供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
交通运输业投资所需资金巨大、投资时效较长、回报率较为不稳定,资金较为短缺,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及交通运输业资金的重要来源。
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有利的投资环境为长三角地区吸引外资构建了良好的平台,2008年,长三角吸收外商投资总额为476.4亿美元,这更好地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
2.面临的挑战①运输业发展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区域内发展不平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客货运流通的加快,在客运和货运方面依旧存在供不应求现象。
在客运方面每年旅客滞留已成为最主要的问题,尤其是于“春运”“黄金周”等客流较为集中时期,一票难求现象越发突出;货运方面尤其是港口运输,由于港口吞吐量限制,货物被搁置而导致交货时期延误,对国内及国外贸易又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就上海而言,在货运量的行业产值方面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城市,但较自身内陆货运量和规模而言,港口泊位建设相对落后;舟山和宁波地区则是港口发展较为完善,但货运量和行业产值较弱。
②交通运输结构不平衡,网络衔接不协调。
在交通运输业各运输方式数量结构方面,仍以各运输方式自身发展体系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目前,长三角交通运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为公路运输,而在民航和水运方面发展较为缓慢;其次各运输方式的衔接不协调,例如在多式联运发展方面,综合运输体系尚未充分完善,这也是我国多年来各运输部门各自规划、独立建设经营、网络布局自成体系所遗留的主要弊端。
③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加剧。
虽然不同运输方式所具有的技术经济特性使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使用范围,但从基本效用方面而言,都是为改变客货物的空间位置,所以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企业具有较强的替代性,这不仅存在于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也存在于同一运输方式内部。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建成和完善,其运输速度和时效性对航空运输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从2009年合武铁路开通以来,武汉到上海的航班有明显减少的趋势;2010年7月1日沪宁高铁和10月26日沪杭高铁的开通,使得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联系的更为紧密,对其他运输方式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态势。
三、合理利用各运输方式,促进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和市场需求根据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目前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对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首先,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可以缓解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逐步满足社会和市场对运输量的需求;其次,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统计,高速公路每亿元的投资,可以创造的直接就业岗位是1800个,间接就业岗位是2100个,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良好基础;再次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江浙沪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加快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且加强了农村与外围地区的经济往来,改善农村的经济环境。
2.合理协调运输结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和经济特征,决定了不同运输方式在运输供给中的特点。
对于任何一种运输方式而言,不论是技术特征还是经济特征的变化都会对相应的运输需求产生影响。
可以结合运输量、运输目的地以及现有的交通设施状况,发挥各运输方式的优势,合理调整运输结构,充分协调好公路、铁路、民航以及水运之间的运输关系,通过运输方式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建设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
3.适度拓宽交通运输业的融资渠道,合理利用外资现阶段,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业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投资和贷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参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美国交通运输业100多年发展历程来看,美国政府的资助和扶持政策是该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础,但政府参与方式已经随着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改变。
由于交通运输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资金投资不足导致相关项目实施进度停滞,适当利用外资十分必要,除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外还有利于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
长三角个运输企业可以在合理利用外资基础上,与国内资金相配合,充分发挥外资使用效率,有效缓解交通运输业资金不足现象,促进地区交通经济的发展。
总之,长三角地区独有的地理和经济优势为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机遇,但同时运输需求规模的扩大、运输方式的多样性和运输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运输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挑战,应在分析长三角地区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1]韩彪.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与我国的选择[J].经济研究,1993,(05).[2]张平.中国交通运输业放松管制与引进外资[J].管理世界,1995,(04).[3]张国伍.中国“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战略[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9,(10).[4]周晓东.浅析新形势下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J].北方经济, 2009,(07).[5]储永萍,蒙少东.交通运输业对上海国民经济影响的衡量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9,(06).作者简介:裴瑜,女,汉族,上海大学研究生。
46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