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运用发展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与发展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最后指出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信息化技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运用与发展
分类号:u415.1
一、前言
我国建筑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

从20
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

但是,全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进程发展的很不平衡。

二、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状
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建设部颁布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新标准首次对特级施工企业
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并且作为必须具备的硬性条件。

2012年的特级资质就位更是实行了一票否决制,信息化不合格,特级资质就不能继续保留。

在国家这个大方向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能增强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是现代化企业的必经之路,因此,把信息的化建设
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建设部颁布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信息化考核标准的公布,众多软件公司先后也针对性的开发出适用于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软件并大力推广。

也有一些实力雄厚的施工企业自主开发了适用的信息化管理软件(比如中建一局)。

公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是通过对公路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它以公路工程为对象,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对项目的招投标、设备、物资、进度、质量、人力资源、财务、成本等各种参数动态管理,实现对资源开发、共享和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安全生产、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

1、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是整个管理的核心,单独的生产力要素都必须在“人”这个最重要也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下,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不断的相互作用、相互转换,才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管理就是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而对项目各个人员状况的动态了解是信息化应用的集中表现。

建立人力资源库,将劳动力分成三大类:单位职工、分包队伍人员和外聘人员,将人员详细的个人资料录入电脑,作为参考,随着时间、空间转移,具体项目的不同条件,人员的才能、技能、特长等也会发生变化,项目成立初人力资源的分配,均参照以前人员
履历做出,随着环境变迁、项目进展,适时调整,真正做到人尽其能,随时掌握各个队伍、人员的思想状况、技能状况,使项目能够组合最合适的人选干好自已的工程。

还便于对从业人员进行管理,提高劳务素质,从而能更好的调动其他生产力要素的积极性和有用性,提高生产力水平。

2、物资材料管理:
物资材料作为项目施工的保障,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本与效益。

在物资管理方面,各种物资材料分门别类,统一编号建立档案。

如果想查询某种物资,只需要输入名称,软件系统会把该种材料的所有相关的信息内容全部呈现在眼前,包括购买时间、购买数量、单价、规格型号、存放位置、出入库情况以及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等,都可以一目了然,节约时间,便于决策,提高效益。

3、机械设备管理: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公路工程规模大,对设备需求大,种类繁多,特别像沥青拌合站、摊铺机、沥青洒布车等,这种技术含量高的筑路机械,如何把机械设备从型号、配套到使用维修等全过程管理好,使其发挥应有的性能,最佳经济效益,是施工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之前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有多少台设备,都在什么位置?状况怎么样?公路作为一种线形工程,里程较长,施工作业段较多,实时掌控比较困难。

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每天的运营情况、所处位置、承但的任务等信息内容录
入到系统里,定期进行小结,使项目决策者随时了解设备的性能、所处位置、利用率等,为下一步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提供依据,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性。

4、进度与费用管理:
进度控制与费用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与项目的成败密切相关。

传统的项目进度与费用控制数据繁多,处理困难,消费人力大,而且费用与进度很难统一起来,往往为了赶进度而使费用增加,给项目成本控制带来很大弊端。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这些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以目前使用范围较多的p3管理软件为例,它可以方便的制作各种电子表格、复杂图表、处理数据、灵活方便的运用公式进行计算,具有强大的功能和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不仅可以科学有效的编制进度计划,还可以根据适时条件随时调整计划,并且将费用也综合在内,真正做到了时间费用的结合,为项目决策者科学精确的制定进度计划和费用控制提供依据,有效的提高了项目管理者的水平,并且对费用控制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5、质量与安全管理:
质量、安全是项目建设的百年大计,是一个项目管理不平和施工水平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施工企业持续必展的必要条件,如何做到质量的100%合格,安全零事故目标,是每个项目追求的最理想结果。

信息化管理系统收录质量安全管理的各种规章、验收规范等,
根据进度计划编制质量检验计划、安全管理计划,对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找出偏差原因,进行优化或改进。

建立施工工艺与质量安全的联系数据库,并与实施者挂购,牵一发而动全局,真正做到对项目动态质量,安全管理,通过质量安全检查直接生成检查评定结果,项目管理者打开系统就可以清晰的了解目前项目质量安全状况,质量安全执行过程情况,可以准确的追踪到某个分项工程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执行的规范要求,产生的数据结果,做到更加科学高效的决策。

6、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每个项目决策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项目管理中最难控制的问题,成本的多少是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施工企业能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

以前,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决策者不能及时掌握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物资材料实际使用数量是超过设计用量,还是节约,心中无数。

怎样动态的掌握成本与进度的关系,是每一个项目管理者所期待的一个管理提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与使用,利用计算机可以轻松实现这一目标。

以用友开发的nc综合项目管理系统为例,它可以方便的实现投标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三算对比分析。

可以根据项目管理的深度把各种费用支出细化到办公费、人员工资等,各种物资材料也可以细化到钢筋、水泥、沥青等,甚至可以细化到钢筋的具体规格型号。

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比周期,一般以月为一个周期,月末由各部门人员把数据录入系统,就可以自动生成三算对
比的盈亏分析报表,项目决策者只需要打开电脑就可以非常直观清晰的看到三算对比,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判断出项目的盈亏情况,可以追踪到某一种材料节超、某一类间接费用节超等,为决策者及时调整计划及施工方案提供了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四、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达到的目标效果
1.提高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数据样式规范、流程处理规范是规范管理的先决条件。

原始数据录入格式统一,各业务的处理流程在系统中进行固化,让“自由驾驶”变成“轨道交通”,每一项业务发起人、审核人、决策人得到固化,避免了业务开展的随意性。

如通过合同评审流程的固化,约束了不合规范的操作,规范了管理行为。

2.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实时、直观性与分析效果。

一个施工企业所有的人、材、机等资源都在网上有明确直观的反应,以及所有施工机械的分布使用情况,所有项目部材料的进出情况都有实时、直接的反应。

通过系统的纵向横向对比,数据间的关联分析,能够透析出潜在的趋势和问题。

3.提高了处理问题的及时性——指挥零距离、决策零时间为高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共有的信息平台,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基本能同时得到相关信息,而且通过信息系统,决策的发布、传达的速度大大加快,缩短了信息传递的链条,从而缩短了决策反应时间。

4.拓展了管理空间——通过信息化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覆盖面,
同时也增加了管理内容。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外埠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在信息平台上得到反映,改变了原来靠人跑的管理模式。

五、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具体到大多数项目管理软件而言,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软件系统集成问题和推广深度不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尚未形成,信息共享不佳,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公共基础数据编码不一致,导致数据不一致性,数据共享和关联程度不够。

2、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仍需要持续落实。

3、业主与承包商的数据不连续、不集中,施工、监理、项目部数据独立,各部门的信息传送成本较高。

六、结束语
中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和实施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信息化技术会更上一层楼,为我国的建筑业管理带来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全国建筑业企业特级资质信息化评审标准解读与信息化推
进会资料汇编.中国建筑业协会.2010.
[2]安筱鹏,关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思考[n].中国计算机
报.2002.
[3]任国战,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n].河南日报.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