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与砚
笔墨纸砚的古诗
笔墨纸砚的古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王冕《墨梅》意思: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这里的“砚”是文人墨客书写绘画的重要工具,墨与砚紧密相连,这砚池边的梅树仿佛也沾染上了墨香。
例子:我去朋友家,他正在画梅花,那梅花画得淡雅极了。
我就说,你这画有点像王冕笔下的“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你是不是也有个神奇的洗砚池呀?哈哈。
“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李白《草书歌行》意思:桌上摆着麻纸和素绢排了好几箱,宣州石砚里的墨汁散发着光泽。
这诗句把纸、砚、墨都写出来了,好像能看到那文房四宝整齐摆放的样子。
例子:在书法展上,我看到一幅狂草作品。
我就对旁边的人说,你看这字写得这么潇洒,想当初啊,那作者可能就像李白诗里写的“笺麻素绢排数厢,宣州石砚墨色光。
”有好多纸,砚里的墨也磨得好好的,才能写出这样的字吧?“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意思:落笔能惊动狂风暴雨,诗成能使鬼神哭泣。
虽然没直接提到纸砚,但笔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好笔才能写出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而笔与纸砚相辅相成,缺了纸砚,笔也难以发挥。
例子:我和同学讨论李白的诗,我特别激动地说,李白写诗可厉害了,就像杜甫说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写诗的时候,那笔在纸砚间飞舞,才能写出这么棒的诗呀,你说是不是?“若把长江作砚池,提起金焦当墨磨。
”——解缙意思:如果把长江当作砚池,把金山和焦山提起来当作墨来磨。
这是一种很夸张的想象,把长江和山与砚墨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情怀。
例子:我跟爷爷在长江边散步,爷爷看着滔滔江水说,你看这长江啊,就有人想把它当成砚池呢。
我就好奇地问,谁呀?爷爷说,解缙就说过“若把长江作砚池,提起金焦当墨磨。
”哇,我觉得好霸气啊。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李白《江上吟》意思:兴致正浓的时候落笔可使五岳震动,写成的诗足以笑傲天下。
2024高考文言文、语言文字应用定时练二及解析
一轮复习·文言文专练(二)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籍..。
大将军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节选自《世说新语·方正》)材料二:何充,字次道,庐江人。
丞相王导妻之姊子,故少与导善,早历显官,明帝亦友昵之。
成帝即位,迁给事黄门侍郎。
平苏峻乱,稍.迁东阳太守。
在郡甚有德政,荐征士虞喜,拔郡人谢奉、魏颜等以为佐吏。
王导、庾亮并言于帝曰:“何充器局方概,有万夫之望,必能总录朝端。
臣死之日,愿引充内侍,则外誉唯缉,社稷无虞矣。
”由是加吏部尚书。
及导薨,转护军将军,与中书监庾冰参录尚书事。
庾冰兄弟以舅氏辅王室,权侔人主,虑易世之后,戚属转疏,将为外物所攻,谋立康帝注,即帝母弟也。
每说帝以国有强敌,宜须长君,帝从之。
充建议曰:“父子相传,先王旧典,忽妄改易,惧非长计。
故武王不授圣弟,即其义也。
昔汉景亦欲传祚梁王,朝臣咸以为亏乱典制,据而弗听。
今琅邪践阼如孺子何社稷宗庙将其危乎!”冰等不从。
既而康帝立,帝临轩,冰、充侍坐。
帝曰:“朕嗣鸿业,二君之力也。
”充对曰:“陛下龙飞,臣冰之力也。
若如臣议,不睹升平之世。
”帝有惭色。
建元初,出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以避诸庾。
俄而帝疾笃,冰、翼意在简文帝,而充建议立皇太子,奏可。
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
充居宰相,强力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凡所选用,皆以功臣为先,不以私恩树亲戚,谈者以此重之。
然性好释典,崇修佛寺,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也。
于时郗愔及弟昙奉天师道,而充与弟准崇信释氏,谢万讥之云:“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
”永和二年卒,时年五十五,赠司空,谥曰文穆。
(节选自《晋书·何充传》)【注】康帝,即后来的晋康帝,当时身份是琅邪王。
关于磨墨的描写
关于磨墨的描写
以下是一些关于磨墨的描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他轻轻地将墨块放在砚台上,右手握住墨锭,左手慢慢地转动砚台。
墨块与砚台之间发出细微的摩擦声,仿佛是古老的文化在低声诉说。
她专注地磨墨,眼神中透露出对艺术的执着。
她的动作轻柔而稳健,墨汁在砚台中逐渐汇聚,如同一池清泉,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他坐在书桌前,静静地磨墨。
随着手臂的来回推动,墨块渐渐磨损,墨汁如黑丝般缓缓流出,与空气中的尘埃共舞。
磨墨的过程宛如一场细腻的舞蹈,她的手指在墨块与砚台间舞动,优雅而灵动。
墨汁如绸缪般滑过砚台,留下一道道深邃的墨迹。
他磨墨时,仿佛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每一次研磨都是对耐心和专注的考验,而他却乐在其中,享受着这份与传统对话的宁静。
她小心翼翼地磨墨,仿佛在呵护着一个珍贵的秘密。
墨汁的浓郁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陶醉在这静谧的氛围之中。
磨墨是一种仪式,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他沉浸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着墨与砚的交融,也思考着内心的世界。
在磨墨的时光里,时间仿佛凝固了。
他专注于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用心去感受墨汁的变化,将思绪融入这墨香四溢的时刻。
她轻轻磨动墨块,墨汁如汩汨细流般涌出,细腻而均匀。
砚台中的墨汁犹如一片宁静的湖泊,等待着笔尖的触碰,绽放出美丽的墨花。
磨墨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心境的沉淀。
他在磨墨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安宁,也用这份专注和耐心,为创作注入了灵魂。
中国四大名砚
编辑词条中国四大名砚中国四大名砚石前言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就已粗见雏形。
刚开始时是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大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
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谈起砚的种类有许多种,从砚的材质可分为:玉砚、银砚、铜砚、铁砚、陶砚、瓷砚、石砚、漆砚等,其中石砚是最为普遍,也最实用的一种砚。
砚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砚是半坡村遗址出土的研磨颜料的研磨器,在1980年,大陆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
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
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了五千年了。
秦汉时期,陶砚、瓦砚、铜砚、漆砚等砚的历史由来已久,据《古今事物考》记载:「自有书契,即有此砚。
盖始于黄帝时也。
一云子路作。
」目前所知,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磨天然或半天然墨了。
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
砚台历经秦汉、魏晋,到了唐宋为辉煌时期,开始采用广东端州的端石、安徽歙州的歙石以及甘肃临洮的洮河石,至此,中国的砚台历史产生了著名的端砚、歙砚、洮河砚。
至唐代起,各地相继发现适合制砚的石料,开始了以石为主的砚台制作。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研》中记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歙州次之。
后始重端、临洮,及好事者用未央宫铜雀台瓦,然皆不及端,而歙次之。
故史书便将「端、歙、临洮」合称为三大名砚。
到了清代末期,又将山西的澄泥砚与端、歙、临洮,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中国的文房四宝
中国的文房四宝中国的文房四宝是指毛笔、墨、纸和砚台,它们是中国古代文人在书写、绘画以及学习中所必备的工具。
这四种文房用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一、毛笔毛笔是中国独有的书写工具,源于战国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成熟。
毛笔的制作材料分为策杆和笔毛两个部分。
策杆通常由竹子或木材制成,长度约为20厘米左右。
而笔毛则是用细长的动物毛发制成,一般采用狼毫、鼠须、兔毫等。
不同的笔毛材质决定了毛笔的书写效果,如狼毫柔软、吸墨性好,适合用于书法写作;而鼠须毛笔硬而富有弹性,适用于绘画。
毛笔成为中国文房四宝中最重要的一种,因其独特的笔触和墨香而备受讴歌。
毛笔笔锋可以刚中含柔,可以变化出千变万化的线条和墨迹,使得书法和绘画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二、墨墨的使用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时期,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制墨技术。
墨分为固体墨和水墨两种类型。
固体墨是用墨膏研磨后制成的,质地坚硬,适合于平面书写和绘画;而水墨则是墨膏与水混合后制成,易于调配墨色,并且适合于写意画。
墨的制作原料通常使用松烟、蜡烛烟或油烟等,经过多次烧煮和过滤等工序制作而成。
品质优良的墨需要具备以下特点:色泽纯正,墨迹浓淡适中;吸水性好,能够使纸张完全地吸墨;韵味悠长,书写久了泽留久不褪色。
墨以其独特的黑色写意于中国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中,成为了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纸纸在中国的发明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中国古代的纸是以植物纤维制成的,主要原料有莎草、桑树皮等。
纸张的制作工艺需要多道步骤,包括湿造纸、压榨、晾晒等环节。
纸在中国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纸张有着较强的吸墨性,可以很好地展现毛笔的笔触和墨色。
纸还可以用于制作书籍、绘画作品和日常书写,被广泛应用于书法、绘画、诗词等领域。
四、砚台砚台是用来研磨墨膏的工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砚台的主要材料通常有石料、陶瓷或青铜等,造型多样,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文房四宝---墨
文房四宝---墨墨为文房用具之一。
是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后亦包括朱墨和各种彩色墨。
墨的具体产生年代已不可考。
《三才图会·器用》:“后汉李尤:《墨砚铭》:‘书契即造,墨砚乃陈’。
墨与砚者则是、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时也。
一曰田真造墨”。
其说大抵不可信,把许多发明集中到黄帝时期,显然是因为黄帝已成为华夏各族共同推崇的始祖之故。
明朱棠涝《述古书法纂》谓西周宣王时邢夷所制邢夷墨,为古代名墨之一。
“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由于明去西周甚远,故可信程度不高。
年代较早又较为可信的文献记载为《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显然,最迟不过战国时期墨已经得到应用,而考古发现则更早,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有用朱和墨书的痕迹,在商代石、玉、陶器的表面,也曾发现过墨书的痕迹,而于湖北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墨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
汉时的墨无实物流传,故具体形状不得而知,但制墨已成一定的规模,其形多为丸状,这从当时的砚多有研石在砚上压墨磨成墨汁中可知。
宋陆游诗:“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人砚细无声”。
魏晋时期墨模的发明使墨的形状趋于规整。
三国魏人韦诞(字仲将)善制墨,《三辅决录》载:“(韦诞)因奏曰:‘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迳丈之势,方寸千言”。
业内人尊其为制墨祖师。
所制之墨有“仲将墨”或“韦诞墨”之名。
南北朝之际,制墨中心由陕西扶风等地向河北易水、山西潞州转移。
做工较前朝更为考究。
唐代制墨业名工辈出,制作益精,而且已有朱墨和黄墨等多种颜色,朱墨系以朱砂研细加胶而成,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二》:“造朱砂墨法:上好朱砂细研飞过,好朱红亦可,以梣皮水煮胶,清浸一七日,倾去胶清,于日色中渐渐晒之,干〓得所,和如墨挺,于朱砚中研之,以书碑石”。
黄墨是以雌黄研细加胶而成,《新唐书·韦述传》:“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祕书不逮也”。
文房四宝---墨
文房四宝---墨墨为文房用具之一。
是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后亦包括朱墨和各种彩色墨。
墨的具体产生年代已不可考。
《三才图会·器用》:“后汉李尤:《墨砚铭》:‘书契即造,墨砚乃陈’。
墨与砚者则是、与文字同兴于黄帝之时也。
一曰田真造墨”。
其说大抵不可信,把许多发明集中到黄帝时期,显然是因为黄帝已成为华夏各族共同推崇的始祖之故。
明朱棠涝《述古书法纂》谓西周宣王时邢夷所制邢夷墨,为古代名墨之一。
“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由于明去西周甚远,故可信程度不高。
年代较早又较为可信的文献记载为《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
显然,最迟不过战国时期墨已经得到应用,而考古发现则更早,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就有用朱和墨书的痕迹,在商代石、玉、陶器的表面,也曾发现过墨书的痕迹,而于湖北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墨块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实物。
汉时的墨无实物流传,故具体形状不得而知,但制墨已成一定的规模,其形多为丸状,这从当时的砚多有研石在砚上压墨磨成墨汁中可知。
宋陆游诗:“香缕映窗凝不散,墨丸人砚细无声”。
魏晋时期墨模的发明使墨的形状趋于规整。
三国魏人韦诞(字仲将)善制墨,《三辅决录》载:“(韦诞)因奏曰:‘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迳丈之势,方寸千言”。
业内人尊其为制墨祖师。
所制之墨有“仲将墨”或“韦诞墨”之名。
南北朝之际,制墨中心由陕西扶风等地向河北易水、山西潞州转移。
做工较前朝更为考究。
唐代制墨业名工辈出,制作益精,而且已有朱墨和黄墨等多种颜色,朱墨系以朱砂研细加胶而成,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墨谱二》:“造朱砂墨法:上好朱砂细研飞过,好朱红亦可,以梣皮水煮胶,清浸一七日,倾去胶清,于日色中渐渐晒之,干〓得所,和如墨挺,于朱砚中研之,以书碑石”。
黄墨是以雌黄研细加胶而成,《新唐书·韦述传》:“蓄书二万卷,皆手校定,黄墨精谨,内祕书不逮也”。
墨与砚的启示100字
墨与砚的启示100字墨与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它们不仅仅是书法绘画的工具,更是激发智慧和启示的象征。
墨与砚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艺术创作中,还给予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宝贵启示。
首先,墨与砚的制作过程需要精心照料和细致设计。
墨块的制作需要研磨墨汁和选择合适的材料,砚台的制作需要选取质地优良的石材并经过雕刻打磨。
这个过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情。
只有将问题仔细剖析和处理,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同时,制作墨和砚的过程也需要创新和艺术思维,它们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才能使画家和书法家获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也需要保持创新和艺术思维,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以便取得更好的成果。
其次,墨与砚都是需要时间的磨练和积累才能产生作用的。
墨汁的品质需要墨块的反复研磨,砚台也需要长时间的使用和摩擦来磨平,使之更加顺滑。
这也告诉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我们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沮丧和放弃,但正如墨与砚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练来提升品质一样,我们也需要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墨与砚的使用过程也有一定的规律,需要认真的准备和技巧的运用。
墨汁需要适量的加水稀释,砚台也需要用适当的力量和角度来磨制墨汁,只有处理好这些细节,才能画出美丽的字画。
这再次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需要有规划和准备,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技巧的磨练,我们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墨与砚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合作的关系。
墨汁需要砚台来磨制,而砚台也需要墨汁来磨平,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产生作用。
这告诉我们,在团队和合作中,每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或缺的。
只有站在团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实现合作的最大化。
墨与砚还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珍惜彼此的合作和贡献,那么仅凭一方的努力是无法实现成功的。
最后,墨与砚也具有文化和精神的寄托。
墨的深黑色彩和砚台的稳固形状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黑墨与砚台故事新编200字
黑墨与砚台故事新编200字黑墨(shà o):是墨中之王,黑亮如墨,坚若盘石。
墨汁晶莹而凝厚,遇水不溢,不裂不烂。
黑墨出墨如水,墨中之王,有紫毫、白毫,其色有青、蓝、白、黑之分;其性如冰、滑、爽、凝如玉、声如雷。
黑墨与砚台故事系列从《紫毫之恋》、《红字之谜》、《墨韵》、《天净沙白》四篇文章开始,每篇篇幅不长,只有一百多字——其内容涉及到墨、砚、印、书、画、雕、玩、鉴、玩......等文化艺术品种。
以墨讲故事,以砚绘文章,以墨话人生,以砚品天下,以砚润千年,为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本文在原有黑墨系列内容基础上,加入了砚台系列内容,对其内容进行补充延伸与拓展。
•一、【紫毫之恋】宋王安石(1034—1083),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宰相。
他有才又有德,还善于为人处世,因性格刚直、清廉正直的形象,而被后人称赞其为“真政治家”、“清宰相”和“宋诗之祖”。
他曾对朋友说:“我一生就是这样的心境:当我身处黑暗时,别人不会注意我的;只有当我充满光明时,别人才会注意到我。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1067—1103)就是一个真实的例子。
他也曾被弹劾而贬官回乡。
一次偶然间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个小姑娘“白兔精”(shì n)便对她一见钟情,随后两人互相倾心相许。
•二、【红字之谜】唐贞观年间,云南傣族出现了一个叫红宝石镇的地方,而这个镇中的砚台正是红宝石镇的贡品——端砚。
传说当年端砚从缅甸运来的时候中美两国交战,美国兵不费吹灰之力打败了当时正在中国边境作战的泰国军队。
此时中国士兵已经阵亡多年。
在战事结束后一个月的傍晚,中国士兵终于来到了端砚所在的砚石上。
只见砚石上赫然写着一红字:“红宝石镇贡砚台。
”这个传说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军队,如果遇到了对自己国家有用的砚,都应该爱不释手地去收藏。
•三、【墨韵】秦时明月之夜,月上柳梢头。
在月色的映衬下,月上柳梢头,月儿清圆,水波荡漾,清澈见底。
月儿将手中的竹竿一挥,竹竿上立刻泛起无数的涟漪,就像一道道明亮的波纹将明月笼罩其中。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
摘要:
1.故事背景及人物介绍
2.墨与砚的争论
3.墨与砚的和解及寓意
正文:
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关于墨与砚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墨和砚这两位文人必备的工具,曾经发生了一段争论,最后又达成和解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这家人的文房四宝中,墨和砚是最引人注目的。
墨是书写绘画的必备之物,砚则是磨墨的工具,它们相互依存,共同为主人提供便利。
然而,墨与砚却常常争论谁更重要,谁更有价值。
有一天,墨对砚说:“我是书写绘画的必备之物,没有我,主人无法创作出美妙的书画,所以,我比你重要。
”砚听后,却不同意墨的观点,它反驳道:“你虽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我,你无法被磨成细腻的墨汁,也无法为主人提供方便。
”
墨与砚的争论愈演愈烈,它们谁也说服不了谁。
直到有一天,主人发现了它们的争论,决定为它们解开这个难题。
主人说:“你们都很重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没有墨,砚就没有用武之地;没有砚,墨也无法变成细腻的墨汁。
你们应该和睦相处,共同为主人服务。
”
听了主人的话,墨与砚恍然大悟,它们明白了彼此的重要性,也理解了相互依存的道理。
从此,墨与砚再也没有争论过,它们和睦相处,为主人提供了
优质的服务。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墨与砚是一对好友,墨是一块墨砚,砚是一只砚台。
他们俩在一起度过了很多有趣的时光。
有一天,墨被人用来写字,砚就被人用来沾墨水。
墨被写在纸上,愉快地展示自己的黑色魅力;而砚则被倾注着对文字的热情,默默地陪着墨水。
墨和砚虽然被人们一直合理使用,但他们并不满足于这种被动的角色。
他们决定自己出去寻找更好的机遇。
于是,墨和砚一起踏上了旅程。
他们经过山川河流,穿过森林草原。
在旅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
一次,墨和砚遇到了一只漂亮的毛笔。
毛笔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墨和砚决定和毛笔一起合作。
他们三个一起到处旅行,写下了许多独特的故事。
墨用自己深沉的黑色,展示出文字的力量;砚用自己承载墨水的能力,让文字更加生动。
他们的故事被人们所喜爱,墨与砚也因此成为了文学艺术的代表。
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永恒的符号。
墨与砚的寓言故事,将黑白之间的美妙交融,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展示了合作的力量,也证明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明白了墨与砚的真正价值,他们不仅仅是实用的工具,更是艺术的使者。
他们的存在不仅带给我们便利,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
墨与砚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追求,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故事。
活出自己的色彩,让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实用版2篇】目录(篇1)1.墨与砚的寓言故事概述2.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3.故事的寓意和启示正文(篇1)【墨与砚的寓言故事概述】《墨与砚》是一则流传已久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通过描述墨和砚这两位亲密伙伴的经历,传递了友谊、互助和成长的道理。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故事的主人公是墨和砚,它们分别是书写时必不可少的墨和砚台。
墨和砚一直以来都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它们共同为主人提供书写便利,见证了主人的学识和成就。
有一天,墨不小心掉落在地上,沾染了一身的灰尘。
砚台见状,十分心疼,立刻用自己的水将墨洗净。
然而,这样一来,砚台本身却变得污浊不堪。
墨见状,又用自己的黑色将砚台染黑,让它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故事的寓意和启示】这则寓言故事通过墨和砚的经历,向我们传递了友谊、互助和成长的道理。
首先,故事强调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扶持,如同墨和砚在困难时刻彼此关心、支持。
其次,故事告诉我们,成长过程中要学会付出和奉献,墨和砚都在为对方付出,最终共同成长。
最后,故事启示我们要珍惜友谊,正如墨和砚始终不离不弃,共同度过一段段美好时光。
目录(篇2)1.故事背景及人物介绍2.故事的起因:墨与砚的争执3.故事的发展:墨与砚的误解加深4.故事的高潮:墨与砚的和解5.故事的结局:墨与砚的友谊加深正文(篇2)这是一个关于墨与砚的寓言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墨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墨工,砚则是一个富有学识的砚台。
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为文人们提供书写的便利。
故事的起因是墨与砚的争执。
一天,墨发现自己被砚台上的墨迹弄脏了,非常生气,认为是砚故意陷害自己。
砚感到非常冤枉,解释说这是无意中发生的,但墨并不相信。
随着争执的继续,墨与砚的误解加深。
墨开始认为砚不仅故意陷害自己,还嘲笑自己的无知。
砚则感到非常痛苦,因为自己被误解了,但又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故事的高潮在于墨与砚的和解。
一天,一个文人来到他们的面前,告诉他们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黑墨与砚台新编作文
黑墨与砚台新编作文黑墨与砚台,是自古以来不可分离的。
如果没有了黑墨,那么文字便无从谈起;而如果没有了砚台,书法便成为画饼充饥。
古时候的先贤们发明了笔和墨汁等工具之后,对于书法,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笔下的毛笔、纸张及砚台这些东西身上,试图利用它们,通过各种形式将文化传承并创新出新的作品。
也正因此,历史留下了大量有关书法的著述,尤其是在宋朝之前的唐朝、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三个时期,书法更是蔚然成风,并被后世推崇为极高的艺术境界。
但是现实却很残酷地告诉我们:这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到了今日,依旧还有许多学生甚至是普通老百姓觉得书法只是书法家的专属物件儿。
所谓重在参与的结果就是当你面临着全班同学都投入其中的活动时,总会感慨万千——力不从心。
唐代诗人王维在《山中送别》一诗中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读罢此句,再看众生表情:绝大部分脸上泛起浅笑,嘴角微翘,似乎满怀喜悦之意,惟独一男子紧蹙眉头。
难道他真不懂得文人间的友谊?非也!原来,此位仁兄是个女孩儿啊。
她已经将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却连题目中的‘阳关’二字尚未弄清楚,这不能怪谁,谁让她初中毕业呢?何况眼前又不仅仅是要背诵课本知识,那简直是苦海深渊呀!唉……人啊,你总得给人家点儿面子吧。
既然答应了帮助她理解记忆,那便想办法找到相关资料帮忙吧!否则不是辜负了父母对你的厚爱吗?接下来的事就好说了。
两个人不就应该互帮互助吗?哈,就这样。
嘿嘿,不错嘛!学习效率提高啦!这倒也不失为一件美差!或者干脆用笔记录下来岂不省事!此刻,我的脑袋里闪现出两条平行线。
黑墨砚台、粉红色的笔记本,沉浸在青春年华里的我是幸福快乐的,也有少许苦涩!白色衬衫配上蓝色牛仔裤,这种装束早已经过时,虽说穿着休闲运动,但由于颜色过于艳丽,导致整体显得不协调。
显然,我做了什么蠢事,自己把自己给暴露了。
好尴尬啊!天空放晴了,太阳照耀着每一个人。
灿烂的阳光打在手掌心,暖烘烘的,舒服极了!四周像镜子般闪烁。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
墨与砚寓言故事概括20字左右
摘要:
1.故事背景及人物设定
2.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3.故事的寓意和教训
正文:
从前,在一个偏僻的村落里,住着一位名叫墨的年轻人和一位名叫砚的老人。
墨勤奋好学,热爱书法,而砚则是村里最富有智慧的长者。
他们的友谊如同笔墨与砚台一样密不可分。
某天,村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书法比赛。
墨满怀信心地报名参加,而砚则鼓励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比赛前,砚将自己珍藏多年的名贵墨条送给了墨,希望他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墨感激不已,发誓一定要为砚争光。
比赛当天,墨凭借出色的书法技艺,成功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他的作品犹如行云流水,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然而,在比赛即将结束时,墨突然发现砚送给他的墨条不见了。
焦急万分的墨开始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比赛结束后,墨垂头丧气地告诉砚墨条丢失的事情。
砚却没有责怪他,反而安慰他说:“墨条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的技艺和自信。
这次比赛,你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
听了砚的话,墨豁然开朗。
从此,他不再过分依赖外物,而是更加努力地钻研书法。
终有一天,墨成为了一位闻名遐迩的书法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并非依赖于外在的物质,而是取决于自
己的才能和信心。
中国古代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具体表现
中国古代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具体表现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代识字教育的发展1.周朝的礼乐教育2.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塾教育3.汉朝的经学教育三、古代写字的工具与材料1.毛笔2.墨与砚3.纸张四、古代写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1.临摹2.笔画练习3.结构与章法五、古代写字教育的社会影响1.书法艺术的形成与发展2.文人的修养与情操3.对文化传承的贡献六、结语正文:【引言】中国古代的识字与写字教育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演变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
从周朝的礼乐教育到汉朝的经学教育,古代的识字与写字教育不仅培养了无数文人墨客,还孕育了书法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识字与写字教育的发展及其具体表现进行探讨。
【古代识字教育的发展】中国古代的识字教育始于周朝的礼乐教育。
在这个时期,贵族子弟通过学习礼乐经典,掌握基本的识字能力。
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到来,私塾教育逐渐兴起,诸子百家的学说传播开来,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识字教育。
汉朝时期,经学教育得到空前的发展,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后来的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古代写字的工具与材料】在古代,写字所用的工具与材料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笔作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丰富的品种和样式。
墨与砚则是书写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它们的发展与改进为书写提供了便利。
纸张的发明与改进则为书写提供了更为理想的载体,推动了古代写字教育的发展。
【古代写字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古代写字教学注重方法和技巧的传授。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学生通过临摹名家字帖,掌握字形、笔画和笔法。
笔画练习则是强化基本功的重要手段,各种笔画技巧的熟练运用为书法创作奠定了基础。
结构与章法则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古代写字教育强调字形的结构美和整体的章法美,使书法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古代写字教育的社会影响】古代写字教育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古代写字教育的基础上,书法艺术逐渐形成与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TIPS1_为什么有的纸笔墨非常便宜
第三节 工具的选择—这样做省时省力省钱一、好文房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1.舒适愉悦的书写感受;2.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笔法技法体系,进步更快;3.不再为寻找工具而烦恼、花冤枉钱;4.作品呈现效果上一个大台阶。
什么是好文房?首先是适用性。
木工整料用斧,分料用锯,平滑用刨,挖洞用凿。
你用写二王的笔去写颜真卿肯定吃力不讨好,反之亦然。
其次是价格。
一般而言,相同品类越贵的,材料和做工越好,也越顺手。
这里要提醒一句,性价比是存在的,但价廉物美是不存在的,活动打折是另一说。
我以前也幻想过便宜也好写的工具,经过无数次尝试最终放弃了,实际上你会发现多了一堆垃圾,这些垃圾加起来可以买好多高品质文房。
最后,也是最务实的一条,好的毛笔、纸张必须得试了才知道。
不管什么笔,自己试了才知道,学费是一定要交的,交多交少而已,学习了这个教程的人,学费就一定交的少,因为这是多年专业培训的结果,绝大部分人觉得好,这就省去了你很多试错成本。
Tips1:为什么有的纸笔墨非常便宜?所有商品的最终价格都包含工、料、税费、渠道费用。
做工投入少的一定也是原料比较差的,比如低档次尼龙毛添加比例较大,再生纸作为纸浆,墨中使用化学胶,用石膏粉取代炼烟等。
偷工减料,逃避环保费支出,逃避税收,这是一些文房用品价格非常便宜的根本原因。
价廉物美是不存在的,几乎所有人都不信,几乎所有人也都上过当,然后走上正道,不再花功夫去淘便宜货。
024书体、碑帖与笔纸墨的关系025026毛笔的价格参考体系(2018年)长锋羊毫大号,站姿书写,35-45元长锋羊毫中号,坐姿书写,30-40元进阶用铁线篆专用笔,坐姿书写,40-50元庙堂隶书专用笔,羊毫加健,30-35元厚重楷书专用,颜楷最佳,羊兼毫,40元行草书用笔,羊狼兼毫,45-50元大字专用笔弹性较好的,80元大字专用笔,羊毫为主的,65元027二、毛笔的历史与工艺关于毛笔这种工具的使用,有考古实物证明的,最早可以追溯战国。
《墨与砚》阅读附答案
《墨与砚》阅读附答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墨与砚》阅读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最好的朋友往往也会闹点别扭,墨与砚从来就是一对配合得很好的伙伴。
假说,他们也有过一次矛盾。
有一天,黑墨忽然长叹一声,对砚台说:“老兄啊!我不想跟你厮守下去了。
就凭我这副乌黑硬朗的身骨,到哪儿不受欢迎?干吗要在你这小天地里转一辈子呢?”“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砚台翻了翻眼皮,瞪着黑墨问。
黑墨昂着头,傲慢地答道:“你这点小肚子,岂能容纳我这块大料?你瞧我稍微转动一下身子,就碰到你的腹壁;再一转身,就要顶穿你的肚皮了。
要是让我出去,在桌面上或是地面上打转转,保证可以磨出更多的墨汁来。
”“我劝你别好高鹜远了,”砚台笑了笑对黑墨说,“实践证明,我们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将一事无成。
”“哼!你压制我的才能这么多年了,难道还想压我一辈子吗?”黑墨拉长了他那副黑面孔,气势汹汹地质问砚台。
“我这是好心劝你,听不听由你。
”“不管你怎么说,我也要离开你!”说完,黑墨腾地跳出砚台,在桌面上呼呼啦啦地转动起来,一边转一边高声对砚台说:“今天,我要让你看看我的能耐!瞧我转得多灵活,多带劲,简直就像在溜冰场上进行滑冰表演一样!”黑墨转啊,转啊!转得头昏眼花,猛一跤跌在桌面上,腰也扭了,腿也折了,可是瞧瞧桌面上,却一点墨汁也没有。
砚台诚恳地说:“你不听忠告,才吃了这个大亏。
你把自己的能耐估计得太高了,其实,离开了水和我,你又有什么作为呢?快回来吧!”黑墨重新跳进砚台,转上几圈,脚下就涌出了香喷喷的墨汁。
从此以后,黑墨就安心地在观台里转磨,再也不想跳出去了。
1.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别找出能表现黑墨骄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腰也扭了,腿也折了”实际上是黑墨情形的拟人化。
墨与砚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墨与砚的诗句:
1. “砚与笔墨乃舟船,宋代曾巩《谢章伯益惠砚》。
”
2. “砚浴珍材躬试墨,宋代朱翌《湘江亭别程干》。
”
3. “韦布当磨铁砚墨,宋代郑清之《静乐用元韵为劝学之什再和》。
”
4. “墨云忽从砚池起,宋代李昴英《罗浮何君佑夫相访惠诗又出所作水墨鱼戏题卷》。
”
5. “横栏著砚争濡墨,宋代张镃《杨伯时李子永潘茂洪同游安福寺诗》。
”
6. “诗忙渴砚酒磨墨,宋代张镃《题米元晖画》。
”
7. “笔墨纸砚胡秉言笔翠竹化玉管,绝代四德全。
挥洒墨如意,苍毫劲健欢。
轻描凤漫舞,龙跃若惊天。
千古留佳作,神颖传万年。
”
8. “墨醇烟百炼久,万杵臼中锤。
规矩方圆定,花鸟松鹤偎。
圭玄韵味足,砂麝聚青瑰。
存迹经年远,余香依旧挥。
”
9. “纸塑身薄如翼,泼墨弄丹青。
鸿雁报音信,诗词诵韵精。
雅俗各品味,经典万年灵。
苦辣酸甜事,包容千古明。
”
10. “砚秉承亘古奇,妙手绘端庄。
百世玩石友,松腴掭润香。
盘龙闹墨海,野露和乌霜。
厚重蓄神蕴,深沉存雅堂。
”
这些诗句都以墨与砚为主题,表达了文人墨客对它们的深厚情感和赞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得不 耐烦了 , 气呼呼地对砚 说 :哼 !我的才能都被你埋没 了, “ 难道你 想一辈子霸 占我吗?”“ 快别这样说 , 墨老 弟 , 其实咱们俩 ……” “ 不管 你再说什 / , 厶 我都要 出去 ! ”墨一下子跳 出了砚 台 , 在桌面上 自由自在
面里啦 !咱俩 呀 , 谁也不 能离开谁 , 快上来吧 ” 墨红着脸 走了过去 , 重新跳 到砚 台里 , 它只转 了几 圈 , 脚下就涌 出
了许多墨汁 。 从此 , 墨就 安心地在 砚 台里生活 着 , 再也 没有非 分之想 。它们又
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了
( 指导老师 :赵桂珠)
地转动起来 , 起了优 美的舞蹈 …… 跳
墨心里想 :这下子肯定能磨出许多墨汁来 , “ 让砚台见鬼 去吧 ” 于 是, 它跳 啊 , 啊 , 跳 直到跳得头 昏眼花 , 一歪 , 猛 跌倒在桌子上 , 才从梦幻 中清醒过来 。它瞧了瞧桌面 , 吃惊地说 :怎/ 一点墨汁也没有呢?” “ 厶 砚诚 恳地 对墨说 :墨老 弟 , 瞧啦 , 出的墨汁 全部渗 入木 头桌 “ 别 磨
T e ei e r a i e d n swel s c e t ew i n . h r t n c e t e r a ig a l a r a i r ig sh v v 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0 ⅢP "
看, 我这小巧玲珑 的身段 , 干吗非得在你这块小天地里转悠不 可呢?” “ l你在说什 /0 ?” 喂 厶 阿 砚莫名其妙地问 。墨昂起头说道 :你就这 “ 厶 /点地方 , 共也不过一平方分 米 。你瞧 , 总 只要 我稍微扭动 一下身子 , 就碰到你 的 四壁了 ; 是我再 使劲 一转 , 要 说不 定就要 顶破你 的小 肚皮 啦 。假 如我跳 出去 , 在大方桌上转一转 , 准能磨出很多的墨汁来 ” “ 墨老 弟 , 我劝你 别瞎 想了吧 l 砚 笑了 笑 , ” 对墨说 ,难 道你 忘了 “
;
{ ; }
; 《≤ 写作时光 l
张
悦 ( 江苏省 高邮市经济开发区中学世 纪风文 学社 )
大家都知道 , 墨与砚 是一对形影不 离的好朋友 , 可是 , 它们之 间也
曾闹过 一次别扭 。
一
天 , 叹了一 口气 , 墨 对砚说 :砚兄 啊 , “ 我不想和你在 一起 了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