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2017

合集下载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单2017

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单2017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一、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禽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和海洋哺乳动物。

二、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与流感相似,表现为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咽痛等。

部分患者肺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会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三、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来源、传播方式及高危人群是什么?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

病例大部分为散发状态,有个别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或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而被感染,目前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老年人为发病高危人群。

四、如何预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1、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接触过禽鸟或禽类的分泌物后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特别是老年人要尽量避免接触禽类及进入活禽市场。

2、养成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

3、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4、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5、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早就诊,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衡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年1月17日。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引言概述:H7N9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和致死率。

为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介绍H7N9禽流感的基本知识,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预防办法。

一、H7N9禽流感的基本知识1.1 病毒来源与传播途径H7N9禽流感病毒主要来源于家禽和野生鸟类,通过与感染禽类接触或食用被感染禽类的肉类和蛋类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此外,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少量的传播可能,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1.2 症状与临床表现感染H7N9禽流感后,人体会出现高热、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1.3 高风险人群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更容易感染H7N9禽流感,并发生严重病情。

因此,这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二、预防办法2.1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基础。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禽类或禽类产品后;避免接触禽类粪便;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避免与患有流感症状的人密切接触等。

2.2 食品安全与熟食消毒确保食品安全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购买禽肉和蛋类时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无证经营的禽类产品;食用禽肉和蛋类时确保彻底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烹饪前对刀具和砧板进行消毒等。

2.3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H7N9禽流感的重要手段。

根据卫生部门的推荐,高风险人群应及时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三、早期发现与及时就医3.1 提高健康意识公众应提高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了解相关症状和传播途径。

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旅行史。

3.2 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疲劳会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H7N9禽流感的风险。

因此,公众应注意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3.3 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如果所在地区发生了H7N9禽流感疫情,公众应避免前往该地区,以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PPT课件
17
诊断标准
• 重症病例:
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 为重症病例。
18
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 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 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 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11
第三部分
人禽流感临床表现及治疗
12
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 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 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 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 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 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 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 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其中8人死亡,但未发现人际传染。 2004年4月6日,加拿大两名养鸡工人出现感冒症状,被确诊
为感染H7N3禽流感病毒。
7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2004年8月,越南再添三人死于H5N1病毒感染。

H7N9防控知识

H7N9防控知识
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
例,有数起家庭聚集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
•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
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 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0天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 别是中老年人。
H7N9流感主要临床表现
• 潜伏期:7天以内,也可长达10天。 • 早期症状:表现为流感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可伴有头
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 重症者:发展迅速,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症、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特点: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早诊早治困难,后期重症治疗效果
人感染H7N9禽流感概况
• 2013年至今,我国内地20个省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禽
流感病例1256例,死亡493人,病死率39.2% • 2017年1月份全国报告H7N9病例192例,死亡79例, • 2月6日-12日:发病69例,其中死亡8人。 • 2月13日-23日:发病35例,其中死亡7人。 • 2月24日-3月4日:发病28例
最好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感染病毒,禽肉一定要烧熟煮透。
• 4、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乏力等流感样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发
热门诊就诊,就诊时要主动告知自己发病前有无活禽接触史,以便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
• 5、去医院就诊或者看望病人时要戴口罩。
• 6、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 7、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 8、做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居家和办公室经常通风,

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说的开一点,就是另一种禽流感变种。

目前传播方式和疫苗还不能被确定,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做好预防工作。

1、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2、不吃未熟透鸡蛋别接近不明野鸟这些东西都会成为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不要图省事就直接吃半生不熟的东西。

3、熟食类的禽肉是可以吃的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

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以被消灭,70℃经几分钟即能被杀掉。

一定要将生熟分开,牢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特别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蛋。

4、外出踏青注意什么如周围没有疫情,鸽子等鸟类就是健康的;如发现附近有鸟类突然死亡,应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儿童尤其要少接触鸟类和禽类。

5、板蓝根预防H7N9是否有用流感高发季节,很多人习惯在家“囤积”板蓝根,平时当作饮料,用以预防流感。

板蓝根在防治风热性感冒具有一定作用,但对风寒等其他类型感冒不一定适合,因此服用板蓝根也要因人而异。

6、其他常见的预防措施每年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

如果出现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感冒症状,应注意休息多喝水,注意室内勤通风。

对于年老体弱或年幼抵抗力差的人群说来,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及自我保护,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其他:1、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3、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织金县少普镇勇模学校2017年3月24日(H7N9)禽流感防治宣讲织金县少普镇勇模学校2017年3月24日。

预防H7N9禽流感安全宣传材料

预防H7N9禽流感安全宣传材料

预防H7N9禽流感安全宣传材料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今年在我国部分省份出现首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做好疾病防控工作,让大家了解相关卫生常识,科学防病,避免过度恐慌,以下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H7N9禽流感医学知识问答1、流感(H7N9)病毒与流感的H1N1、H5N1病毒有何不同?这三种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但它们有明显区别。

H7N9和H5N1被认为是动物流感病毒,只是偶尔会感染人类。

H1N1病毒可以分为通常感染人类与通常感染动物的两种。

2、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

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近期,我国报告出现人感染此病毒,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3、禽流感病毒的特点: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4、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出现重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5、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6、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7、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8、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

9、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引言: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国多地浮现疫情。

为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加强预防工作,本文将从预防知识宣传和预防办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和症状1.1 病毒的传播途径H7N9禽流感主要通过禽类传播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传播较为罕见。

禽流感病毒主要存在于禽类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中,人类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者其分泌物而感染。

1.2 症状表现感染H7N9禽流感后,患者常浮现高热、咳嗽、咳痰、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

严重病例可浮现呼吸难点、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2.1 加强媒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H7N9禽流感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传播途径、症状表现、防控措施等,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2.2 开展社区宣传活动组织专家进行禽流感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普及禽流感的预防知识,提醒他们避免接触禽类和其分泌物,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减少感染的风险。

2.3 制作宣传资料制作H7N9禽流感的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资料,向学校、医院、机关等公共场所发放,提醒人们注意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性。

三、H7N9禽流感的预防办法3.1 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接触禽类或者其分泌物后要及时洗手;避免接触禽类、禽类市场和禽类粪便;避免生食和半生食禽肉及其制品。

3.2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禽舍、禽类粪便等,减少病毒的传播途径;做好禽类的消毒工作,杀灭病毒。

3.3 提高免疫力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四、H7N9禽流感的防控措施4.1 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2 加强禽类养殖管理加强禽类养殖场的管理,做好禽类的疫苗接种和防疫工作,减少病毒的传播。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引言概述:
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识,预防疫情的扩散,本文将介绍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正文内容:
1. H7N9禽流感的基本知识
1.1 H7N9禽流感的起源和传播途径
1.2 H7N9禽流感的症状和危害
1.3 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2. 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
2.1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
2.2 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知
2.3 增加疫苗接种率
3. H7N9禽流感的预防办法
3.1 做好个人卫生
3.2 避免接触禽类和禽类产品
3.3 注意食品安全
4. H7N9禽流感的社会预防措施
4.1 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
4.2 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
4.3 加强禽类市场的监管
5. H7N9禽流感的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
5.1 加强国际间信息共享
5.2 推动国际合作研究
5.3 建立健全的疫情防控机制
总结:
综上所述,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是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措施。

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加强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以及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努力,将有助于有效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H7N9禽流感的预防中,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

防控H7N9禽流感宣传资料

防控H7N9禽流感宣传资料

防控H7N9禽流感宣传资料目录:一、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行为守则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问答三、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一、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行为守则个人讲卫生:科学洗手,文明咳嗽,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居家保健康:开窗通风,生熟分开,远离活禽,环境整洁。

个人讲卫生释义一、科学洗手6步洗手法: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第六步:将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二、文明咳嗽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若一时来不及拿纸巾遮掩,可用手肘弯的衣服遮挡口鼻,因为病毒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打喷嚏或咳嗽时,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

三、充足睡眠儿童每天保证有9~10小时的睡眠时间;成年人每天保证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老年人每天保证有5~6小时的睡眠时间。

四、增强体质1.加强运动:锻炼过程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220-20)x(70%-85%)=140-170(次/分)的范围内;锻炼时,达到刚出汗或出小汗的程度较为合适。

2.健康、营养饮食:饮食、饮水要卫生;少吃煎、炸、烘、烤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奶制品和高蛋白的食物。

居家保健康释义一、开窗通风两个空气相对清洁,适宜开窗通风的时段:10:00及15:00前后;一天内开窗3~4次,一次30分钟为宜;阴天、雨雪天、刮风时不宜多开窗。

二、生熟分开生、熟食物必须分开;切生、熟食物的刀具必须分开;存放生、熟食物的餐具必须分开;储备食物的冷冻柜必须生熟分开。

三、远离活禽在禽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前往鸟类公园及禽类聚集区;不要主动触碰各种禽类;若发现周边有违规养禽的现象,应立即前往居委会等相关部门或拨打相关热线进行举报。

四、环境整洁各街道、居委及居民应及时清除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禽类养殖地、大型养殖场、疫情易发区等区域要重点监测、治理;严格执行禽畜粪便及时清理、消毒,无害化处理;在农村村民居住区,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大力改善环境卫生;加强对自来水厂的水源保护,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内放养家禽、家畜。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一、H7N9禽流感简介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禽类传播给人类的病毒,最早于2013年在中国被发现。

该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禽类或其排泄物而传播给人类,尤其是与感染禽类密切接触的人群。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的传染性较强,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它可以在人际之间传播。

二、H7N9禽流感的症状感染H7N9禽流感的人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1. 发热:体温超过38℃。

2. 咳嗽:干咳或有痰,可能伴有喉咙痛。

3.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或气短。

4. 肌肉或关节疼痛: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

5. 乏力:感到疲倦或虚弱。

三、预防H7N9禽流感的基本措施1. 避免接触禽类:尽量减少接触活禽、禽类粪便或禽类市场,特别是生病或死亡的禽类。

2. 做好个人卫生:经常洗手,尤其是接触禽类或其环境后。

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

3. 健康饮食:确保禽肉、蛋类和禽蛋熟透煮熟,避免食用生或未煮熟的禽类及其制品。

4. 避免近距离接触:尽量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特别是那些出现呼吸道症状的人。

5. 注意咳嗽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

四、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避免接触禽类或其环境后触摸口、鼻或眼睛。

2.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睡眠。

3. 注意个人防护:在接触禽类时,佩戴合适的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禽类及其排泄物。

4. 避免养殖场、禽市场等高风险区域:尽量避免进入养殖场、禽市场等高风险区域,如有必要,务必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5. 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禽类的情况。

五、H7N9禽流感的治疗1. 及早就医: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接触禽类的情况。

2. 接受医生的治疗建议: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3. 休息和补充营养:在治疗期间,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补充足够的营养。

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

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

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一、认识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在鸟类中传播。

尽管人类也能感染禽流感病毒,但大多数病例发生在与感染禽类接触的人中。

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组织,或间接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二、健康生活方式1.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2.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品。

3.坚持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4.避免吸烟和过度饮酒,保持心理健康。

三、避免接触感染源1.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其分泌物,尤其是在农贸市场和禽类养殖场。

2.在处理肉类食材时,要使用专用的砧板和刀具,避免交叉污染。

3.接触公共场所后,要勤洗手,尤其是接触眼睛、鼻子和口部等易感染部位。

四、食品卫生安全1.购买肉类食材时,要选择经过检疫合格的,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肉类。

2.烹饪时要煮熟煮透,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以杀灭病毒。

3.存放食品时要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五、个人防护措施1.在接触感染禽类或其分泌物时,要佩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禽类接触史。

3.若怀疑自己感染了禽流感病毒,要避免与他人接触,及时隔离和治疗。

六、早发现早治疗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就医过程中,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禽类接触史和旅行史等相关信息。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病例,应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同时,医疗机构应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七、科学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开展科学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禽流感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宣传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禽流感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还应提醒公众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与感染禽类的接触机会。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违反防疫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h7n9禽流感的防治(2017)PPT

h7n9禽流感的防治(2017)PPT

2019/4/15
11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9/4/15
12
(一)诊断。
2019/4/15
13
(二)鉴别诊断。
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 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 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 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 要依靠病原学检查。
2019/4/15
6
三、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 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 内。
2019/4/15
7
2019/4/15
9
(二)实验室检查。
2019/4/15
10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 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 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 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血凝素
流感病毒的结构
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 是两种体积较大 的糖蛋白,位于病毒颗粒表面。 HA:使病毒得以粘附至细胞表面并启动感染过程 NA:使新生成的病毒离开宿主细胞
病毒RNA 神经氨酸酶 =活性位点 M1蛋白
HA 和 NA这两种糖蛋白 均为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点
2019/4/15
16Biblioteka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 韦等)和抗细菌及病毒及真菌,但强调临 床的治疗时机要“早、快、准”。尤其是 ,抗病毒药物在使用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 本,并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对于 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发 病超过48小时亦可使用。
2019/4/15
17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及预防办法1. H7N9禽流感简介H7N9禽流感是一种由H7N9亚型的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禽类传播,但也有报道称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

禽流感病毒对人类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因此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传播至关重要。

2. H7N9禽流感的症状患者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常出现以下症状:- 发热- 咳嗽- 喉咙痛- 呼吸急促- 肺部感染等3. 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H7N9禽流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直接接触感染禽类,如鸡、鸭、鹅等- 食用未煮熟的禽类及其制品- 接触污染的表面,如禽类粪便、尸体等- 与患者密切接触4. H7N9禽流感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H7N9禽流感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避免接触禽类,特别是生病或死亡的禽类- 食用禽类及其制品时,确保充分煮熟,避免生食- 避免接触禽类粪便和污染的环境- 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禽类后或前往公共场所前- 使用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在疫情高发地区-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 及时就医,如出现相关症状,尤其是与禽类接触后出现症状5. H7N9禽流感的预防知识宣传为了提高公众对H7N9禽流感的认知和预防意识,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宣传活动:-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介绍禽流感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并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张贴和发放。

- 利用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播放相关宣传片或刊登相关文章,向公众传达禽流感的重要性和预防方法。

- 组织专家讲座、座谈会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向公众普及禽流感的相关知识,回答公众的疑问。

-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宣传活动,发布相关知识和宣传资料,鼓励公众转发和分享,扩大宣传影响力。

6. H7N9禽流感的预防工作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禽流感疫情,加强对禽类市场、养殖场等场所的监管。

人感染H7N9流感知识宣传1

人感染H7N9流感知识宣传1

H7N9禽流感预防知识宣传
(1)勤洗手:接触禽鸟类或其粪便后要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眼鼻。

(2)保持环境卫生,注意生活工作环境的清洁、通风。

(3)少接触禽鸟: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特别是避免儿童与禽类接触;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流感流行期间,少去禽鸟市场。

(4)咳嗽喷嚏遮口鼻: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掩口鼻。

(5)煮熟煮透:禽肉、禽蛋须煮熟煮透后再食用;病死禽类应作深埋或焚烧处理,禁止加工或食用。

(6)生熟分开:处理生肉和熟肉的砧板、刀具及器皿要分开使用,避免混用。

(7)发热咳嗽早就医:如出现高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特别是接触禽鸟后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并佩戴口罩,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8)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多样化,均衡营养。

(9)主动关注疫情动态信息及政府与权威机构和专家的指导,保持健康的心态,不恐慌、不听信谣言与小道消息,对于遏制疫情扩散及保护自身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北街幼儿园宣
2017年2月12号。

预防感染H7N9禽流感宣传资料

预防感染H7N9禽流感宣传资料

1、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感染H7N9禽流感?【新增】目前已有证据提示活禽市场暴露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1)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类、鸟类或其粪便,尤其是病(死)禽;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

儿童应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

如果发现病(死)禽、畜,不要自行处理,应报告有关部门。

(2)不要购买活禽自行宰杀,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3)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注意饮食卫生,在食品加工、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彻底洗手。

(5)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本病非常重要。

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和用药。

2、吃肉或者说吃家禽、猪肉产品是安全的吗?【新增】吃正常处理和烹调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够热的情况下会失去活性,以正常温度烹调食物(食物应以至少摄氏70度均匀加热)可杀死病毒。

在疫情暴发地区,肉制品在经过适当处理及烹调的情况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但病死动物或发现时已经死亡的动物不可食用。

3、哪些人需要特殊防护?有何具体要求?【新增】与家禽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养殖、分拣、运送、销售、宰杀、免疫接种工作和病、死禽处理等的人员,以及对有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的专业人员需要特殊防护。

特殊防护的要求是穿普通工作服,外罩一层防护服(隔离衣),戴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穿长筒靴或可消毒的保护性脚套。

注意洗手,减少感染发病机会。

4、这种流感病毒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吗?【新增】任何源自动物的流感病毒若能感染人类,如果病毒具备有效的人传人的能力,理论上都有可能造成流感大流行。

7N9禽流感卫生宣传资料

7N9禽流感卫生宣传资料

H7N9禽流感预防讲座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易发季节,今年在我国部分省份出现首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做好疾病防控工作,让大家了解相关卫生常识,科学防病,避免过度恐慌,卫生防疫站编发《H7N9禽流感医学知识问答》、《食品安全措施》、《个人卫生行为》等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H7N9禽流感医学知识问答1、流感(H7N9)病毒与流感的H1N1、H5N1病毒有何不同?这三种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但它们有明显区别。

H7N9和H5N1被认为是动物流感病毒,只是偶尔会感染人类。

H1N1病毒可以分为通常感染人类与通常感染动物的两种。

2、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的H7病毒通常是一组在鸟类中传播的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

虽然偶尔会有某些H7病毒(H7N2、H7N3、H7N7)感染人类的报告,但过去没有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报告,直到近期,我国报告出现人感染此病毒,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四省市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

截止4月8日24时我国共报告24例确诊病例,7例死亡病例。

3、禽流感病毒的特点: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

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4、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出现重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5、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6、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7、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

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

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二、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对于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建议,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三、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

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预防措施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不要喂饲野鸽或其他雀鸟,如接触禽鸟或禽鸟粪便后,要立刻彻底清洗双手。

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白鸽或野鸟等。

6、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四、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五、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

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
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务川自治县县庆中学
2017年3月1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