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三篇】
【导语】⼈教版五年级语⽂上册语⽂教案怎么写?准备了⼈教版五年级语⽂上册《古诗词三⾸》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古诗词三⾸》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四个⽣字并正确书写、运⽤。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默写《泊船⽠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法,感知诗词⼤意,⽤⾃⼰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诗⼈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2.过程与⽅法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课⽂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暗藏于诗中⽆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像等⽅法,感知诗词⼤意,感受诗⼈暗藏于诗中⽆限的思乡之情。
2.体会诗⼈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王安⽯的⽣平。
2.了解宋朝诗⼈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教学过程 第⼀课时泊船⽠洲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运⽤所学的⽅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教学难点: 运⽤所学的⽅法体会《乡愁》的情感。
教学过程: ⼀、知诗⼈,解诗题。
导⼊: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多如繁星,不胜枚举。
⽽北宋的王安⽯就是其中耀眼的⼀颗。
谁来介绍⼀下王安⽯? 1.指名介绍。
教师适当补充,强调王安⽯与南京的关系。
2.导⼊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脍炙⼈⼝、⽿熟能详的⼀⾸诗——《泊船⽠洲》 3.剖题。
(1)这⾸诗是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洲) 简介⽠洲:⽠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
(2)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 (3)理解题⽬的意思。
⼆、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
过渡:此时诗⼈就在⾃⼰故乡不远的⽠洲,他写下这⾸诗,想说什么呢?我们⼀起来学这⾸诗。
人教版语文《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三首》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朗诵、默写、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3.通过板书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古诗词三首》的内容和情感。
难点:板书设计的美感和创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词三首》。
这三首诗分别是《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
大家先自主朗读这三首诗,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
2.诗歌解析(1)我们来学习《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
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请大家齐读这首诗,然后我来讲解一下诗中的关键字词。
(2)我们学习《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象。
请大家先自主朗读这首诗,然后我们一起来分析诗中的意象。
(3)我们来学习《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鹳雀楼的高远和壮丽。
请大家齐读这首诗,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诗人的情感表达。
3.板书设计(1)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设计一下这三首诗的板书。
请大家充分发挥创意,将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关键字词融入板书设计中。
(2)我先来给大家示范一下《静夜思》的板书设计。
请大家看黑板,我会在左边写上诗的题目,右边写上诗的内容。
在诗的内容下面,我会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画面。
大家觉得怎么样?(3)请大家分组讨论,为《望庐山瀑布》和《登鹳雀楼》设计板书。
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板书设计,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4.课堂展示(1)现在,请大家展示你们的板书设计。
我会邀请每组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同学在下面观摩。
(2)展示结束后,请大家互相评价一下各组的设计,看看哪组的设计最具创意,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古诗词三首》的基本内容,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板书设计来表现诗人的情感。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继续复习这三首诗,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请同学们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设计一份板书,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2024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古诗词三首》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古诗词三首》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古诗词鉴赏技能。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此外,我还发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习惯不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
我也计划给予学生更多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我会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具体的评价和建议,同时也会在课堂上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古诗词三首》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古诗词三首》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等意象,表达了边疆将士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佩之情。
例题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通过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意象的描绘,描绘了一个寂静、荒凉的秋夜场景。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1.古诗词三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三首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春望》。
这三首诗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学习这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古诗词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是,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其意境和情感。
2.难点:学习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鉴赏教学法: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诗歌的文本、图片、音乐等。
2.资料:准备相关的古诗词资料,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意境。
例如,展示《静夜思》的图片,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寂静的夜晚。
2.呈现(10分钟)呈现《静夜思》的文本,引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诗意。
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诗进行朗读和背诵。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方式。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18课《古诗三首》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通过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它是我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三首具体的古诗。《登高》、《望岳》和《春望》分别展示了杜甫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以及他如何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无法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古诗朗读环节,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投入其中,但仍有个别学生因为害羞、紧张等原因,朗读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古诗的当代价值、分析其艺术魅力并探讨如何传承。
18课《古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1.《登高》——唐代杜甫
副标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句内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望岳》——唐代杜甫
副标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句内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品味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三首古诗词。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登鹳雀楼》: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2.《望庐山瀑布》: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3.《江雪》:全诗内容、诗意、背景及作者简介。
二、教学目标1. 熟读三首古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词的韵味。
2. 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手法,提高审美情趣。
3. 了解诗词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三首古诗词的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学习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感受古诗词的韵味。
3. 讲解:分析三首古诗词的诗意、背景和作者简介。
4. 实践情景引入:以《登鹳雀楼》为例,让学生想象站在高楼上俯瞰远方,体会诗人的情感。
5.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讲解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首古诗词,展示并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词三首》2. 板书内容:(1)三首古诗词的全文(2)诗意、背景和作者简介(3)古诗词的写作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分别以《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为题,仿写一首古诗词。
2. 答案:示例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示例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示例3:《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秋季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秋季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古诗词相关的背景资料、诗人介绍、诗词注释等资料,以便学生查阅。
3.多媒体资源:制作或收集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课堂教学展示。
4.评价工具:设计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的标准和量表,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理解三首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意境。
-学会分析诗词中的意象、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古诗词的能力。
-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24年秋季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引导学生关注课题,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古诗词有什么了解?”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古诗词的特点和魅力。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三首古诗词,分别是《登鹳雀楼》、《望庐山烟雨》和《夜泊牛渚怀古》。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手法如何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美感。
4.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中的文化价值和审美特点。
-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5.课后作业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但不限于:
-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撰写一篇关于诗词的感悟或鉴赏文章。
-准备一次诗词朗诵,下节课进行展示。
十二、教学反思与调整
1.教学反思
人教版语文《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案(推荐)
人教版语文《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案(推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案1【教材简析】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古诗《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一首词《渔歌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钯彩明亮的图画,不只表示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示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
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
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局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的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小朋友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
这些小朋友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年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
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载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
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
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示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要求】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精彩教案5篇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精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1. 《登高》——唐代杜甫2. 《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3. 《山行》——唐代杜牧详细内容:1. 《登高》:了解诗的背景,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夜书所见》:分析诗中的景象,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
3. 《山行》:描绘山间景色,感悟诗人的豪情壮志。
二、教学目标1. 熟悉三首古诗词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中的景象、意境和情感。
2.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教学重点: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解读诗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首古诗词的背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的意境。
2. 新课导入:(1)介绍诗人及诗作背景。
(2)引导学生朗读三首古诗词,感受诗的韵律美。
(3)逐句解读诗意,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
3. 例题讲解:(1)分析《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句意。
(2)解读《夜书所见》中的“夜深篱落一灯明,破帽遮颜过闹市”句意。
(3)讲解《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句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三首古诗词的理解。
(2)仿写一首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词三首》2. 板书内容:(1)登高:杜甫,景象描绘,意境感悟。
(2)夜书所见:叶绍翁,内心世界,意境解读。
(3)山行:杜牧,豪情壮志,自然美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三首古诗词,并背诵。
(2)结合所学,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写一篇鉴赏短文。
2. 答案:(1)熟读三首古诗词,并背诵。
(2)鉴赏短文示例:《登高》描绘了秋天登高所见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词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古诗词三首》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能够朗读《古诗词三首》并感悟其中之美
二、教学重点
1.《古诗词三首》的理解和感悟
2.诗词的朗读和表达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准确把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四、教学准备
1.课文《古诗词三首》
2.诗词赏析资料
3.录音设备
4.板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板书展示《古诗词三首》的标题,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学习诗词
1.介绍《古诗词三首》背景和作者,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来源和历史意义。
2.逐句讲解《古诗词三首》,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3.练习诗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诗词赏析
1.分组讨论《古诗词三首》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示学生对诗词的理解。
2.老师点评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如何深入挖掘诗词之美。
4. 后续活动
1.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赏析,并进行小组展示。
2.组织学生写诗或将自己的情感表达成诗词形式。
六、课堂小结
1.复习诗词的内容和作者信息。
2.强调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词。
2.完成一篇诗歌或散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以上是本次《古诗词三首》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
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有所提高。
人教版《古诗词三首》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
人教版《古诗词三首》语文公开课教案3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案1【设计理念】1、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2、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同学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教学目标】1、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3、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准备】1、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
2、“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
【课时布置】3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演播,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假期俺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1、出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
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同学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2、再以形式出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假如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俺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第1课《古诗词三首》。
师板书课题“1、古诗词三首”设计意图: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开课出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协助同学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同学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师:俺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1、简介作者及敬亭山:俺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
亭,读ting,俺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
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2、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3、同学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4、交流:⑴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⑵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1)
2024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2. 分析和品味古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感受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境、情感和修辞手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首古诗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三首古诗词的作者、背景和内容。
3. 例题讲解:以《宿建德江》为例,分析诗句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外两首诗词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并进行交流讨论。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三首》2. 内容:《宿建德江》:孟浩然,写景抒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借景抒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寓情于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背诵三首古诗词。
分析三首古诗词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2. 答案:背诵三首古诗词,要求熟练、准确。
分析作文中要包含三首诗词的作者、背景、内容、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组织一次古诗词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本节课的三条教学目标分别为:1. 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诗词中出现的生字,结合注释准确理解词义。
能流利背诵这三首古诗词,并默写前两首。
2.学生能够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准确地说出诗句的意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培养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诗句,指导朗诵,积累优美的语言。
✓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2.难点✓深入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把握诗人的心境变化。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想象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导入1.多媒体展示敬亭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简单介绍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创作风格。
(二)整体诵读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教师范读或播放音频,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3.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三)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让学生根据诗句画出画面。
●讨论“众鸟”“孤云”的含义,理解诗人通过数量的对比表现出的孤独感。
●引导学生观察空白的画面,体会“尽”和“去”所表达的动态效果。
●强调诗人用词的精妙。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此时的孤独心境,通过反复诵读表现出这种孤独。
3.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探讨“相看两不厌”中“相看”的对象,理解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特殊情感。
●从景美和精神寄托两个方面理解“看不厌”。
●联系李白的其他诗作,如《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进一步体会诗人超凡脱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4.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引导学生思考诗人找到知心朋友后的心情变化,带着愉悦的情感朗读诗句。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融入情感,再次朗读全诗,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古诗词三首》公开课教案 1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和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同学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同学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同学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语文板书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古人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对仗等。
2.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
2.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江南春》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江南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江南春”、“水乡”等。
(三)学习《静夜思》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静夜思》,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静谧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床前明月光”代表着夜晚的宁静,“疑是地上霜”则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四)学习《春晓》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晓》,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生机美。
2.学生自主观察诗句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3.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代表着春天的美好,“处处闻啼鸟”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五)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六)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词。
2.选择一首最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诗句解析,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江南春》、《静夜思》和《春晓》三首古诗词,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的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课堂气氛有时显得较为沉闷,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人教 语文 四上 第7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21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塞、秦”等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10 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塞、秦、征”3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6 个字。
2. 能借助注释理解《出塞》和《凉州词》的大意,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并默写《出塞》。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Ⅰ主题导入,揭示课题1. 学习单元篇章页,指出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
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闪耀在文学的王冠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唐诗《出塞》和《凉州词》。
让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迹到古代的边塞去看看吧!(板书:《出塞》《凉州词》)2. 理解“出塞”。
(1)指名读“塞”,“塞”是平舌音,读“sài”。
(2)指导“塞”的写法:“宀”的横钩的横要长;中间是三横两竖,下横要长,两竖下边不出头,撇和捺在下横处起笔,要舒展。
(3)了解边塞诗。
①借助图片了解“边塞”。
(课件出示边塞图)“边塞”指边境的要塞,有坚固的防御设施的据点,就像一道屏障,阻挡敌人入侵。
②边塞诗:我国在秦汉时期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到唐朝,边境战争一直没有间断。
部分诗人通过写诗来表现边塞生活,表达爱国情怀,这一类体裁的诗就叫“边塞诗”,又叫“出塞诗”。
Ⅱ识字写字,交流评议1. 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观察,交流难写字的书写要点。
秦:上方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开口较大,一撇贯穿三横,捺在横下起笔,下边“禾”字要窄小。
醉:笔画比较多,要写得紧凑些,左右匀称,两部分要写得瘦长。
2024年秋季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古诗词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朗读:“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词三首》。请大家先来朗读一下这三首诗的标题:《山行》、《夜泊牛渚怀古》和《示儿》。大家能感受到这些诗的韵味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首古诗,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十三、教学展望
展望未来,我希望能够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喜爱古诗词,感受到古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深刻哲理。同时,我也期待能够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十四、教学资源更新与维护
1.定期更新教学课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需求,增加或调整教学内容,如增加诗歌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相关历史知识等。
4.文化传承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古诗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
八、教学资源
1.古诗词教学课件:包含诗歌原文、注释、背景介绍、朗读示范等。
2.古诗词背景资料:提供诗歌作者的简介、创作背景、历史背景等相关资料。
3.古诗词朗读音频:供学生模仿和学习标准的朗读技巧。
4.古诗词练习题库:包含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用于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阅读其他古诗词,积累词汇,提高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
```
《古诗词三首》教学板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行》
作者:杜牧
内容: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泊牛渚怀古》
作者:王勃
内容:牛渚西江夜泊船,客中亭水江天阔。忽梦少年多高兴,携手登高望牛渚。
《示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古诗词三首》板书公开课教案《独坐敬亭山》公开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写课文。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同学通过自身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对诗中描绘的景物展开充沛的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
1、教师即兴背诵一首古诗,引发同学兴趣,问:
在你学过的古诗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首,背给大家听。
2、老师:
俺听出来了,你们掌握的许多古诗都是在课学习的。
那你是怎样学习古诗的呢?有什么好方法吗?
3、今天俺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板书课题。
齐读,解释诗题:
“谁愿将课前收集到有关李白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二、自读交流
1、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自由的诵读古诗,注意古诗的韵味,读的舒缓些,并划出节奏。
2、再来读一读古诗,边读边品味:
你的心中有什么滋味?
3、请你带着你品味的这种感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古诗,对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同学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组长先汇报是以什么方式来学习古诗的,弄明白的什么?其他同学补充。
三、精读品味
1、老师:
听了你们的介绍,俺也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的确,这首诗写得是多么的含蓄深刻,韵味悠长呀!让俺们再次读古诗,画出令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互相交流:
你通过朗读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3、小组讨论:
说说这首是中的词语有什么特点?读了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四、达标测评
1、诗人李白把山拟人了,寄情于山。
学完这首诗你联想到什么?
2、鼓励同学根据自身对诗句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感情,选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身的感受。
(写作、绘画、背诵、抄录等)
五、拓展延伸
1、把这首诗默写下来。
2、请你选择自身喜欢的诗句加以想象画出来。
可以在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丰富内容。
3、你还知道李白的哪首诗?读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