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精品资料).doc

合集下载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10 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3、残酷的刑法
阅读课本P48页的材料研读部分,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描述的 奇怪现象?说明了秦朝的刑法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秦朝,在市场上,有这样 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 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4、焚书坑儒
阅读课本P48左上方的相关史事,了解“焚书坑儒”
“焚书”是焚烧哪些书籍?“坑儒”又是坑杀哪些人? 实质是什么?如何评价?
例:春秋时期,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核 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政治上主张以德治国,教 育上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 总结许多教育规律,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1.秦的暴政的体现? 2.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根本原因,直接原 因?
3.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反秦起义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什么战役? 有个成语出自于此,是什么?
全国总人口约2000万 估算秦朝耕田所剩劳动力人口数量?
这对当时社会生产了什么影响?
秦始皇陵想象图
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
2、沉重的赋税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
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董仲舒说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汉书·食货志》。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始皇 帝。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4 年,秦王朝为什么会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歌谣中的历史】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项羽:巨鹿之战,以少胜多 灭秦主力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第10课《秦末农夫大起义》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作业内容第10课《秦末农夫大起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学问实力:了解秦的暴政,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与楚汉之争的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秦始皇,为稳固同意采纳的措施引入新课;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本科的学习,让学生相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夫抵抗和秦灭亡的主要缘由,确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相识人民群众对历史开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秦的暴政2、大泽乡起义难点:1、秦朝暴政对农夫起义的影响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稳固自己的统治,他建立了一套什么样的制度,并且为了稳固统一采纳了哪些措施?当时的秦帝国强大无比,那么为什么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就灭亡了?生:略。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的内容,坚信同学们在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相识。

生:略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PT首先,咱们一起来看本节课的第一局部,秦的暴政,表达在哪些方面。

一、秦的暴政1.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繁重师:首先同学们来看一首歌谣,然后告知教师,你从这那么歌谣里得到了什么信息。

同学们主要卡教师用红色标出来的字。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聚;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生:略师:对,通俗的说就是吃不饱穿不暖,那么咱们换句话说这是什么现象?对,赋税很重,还有什么?看关键字,修长城,守边关,这些活是给谁干的?对,国家,那么咱们可以说是什么?很好,徭役、兵役繁重。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二、内容分析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希望自己开创的帝业能够相传万世。

然而历史并没有像他想的那样,强大的秦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很快就走向了灭亡。

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封建专制残暴统治的结果,所以它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三、教学目标1.掌握秦暴政的主要表现,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2.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史实,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过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学习,认识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以问题设置,聚集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秦的暴政(重点)(1)教师活动教材研读:归纳秦的暴政的表现(2)学生活动表现1:赋税沉重。

表现2:徭役兵役繁重。

表现3:刑罚严苛。

表现4:“焚书坑儒”。

表现5:秦二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

2.陈胜、吴广起义(1)教师活动问题探究: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原因,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2)学生活动会①直接原因:大雨使戍守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②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记笔记】(3)教师活动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材料1: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

——司马迁《史记》材料2:从陈胜吴广开始,历史不断地发生农民反抗地主压迫的大小起义。

——范文澜《中国通史》(4)学生活动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是第一次农民大起义;②沉重的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③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秦朝的灭亡(1)教师活动阅读教材P63,概况巨鹿之战的基本情况。

(2)学生活动(3)教师活动问题探究:秦朝因暴政灭亡对后世有何借鉴意义?(4)学生活动1.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爱惜民力;2.应对君主权力适度制约;3.法家学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与儒家学说相调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

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并收集与本课有关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温故知新(提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生答:秦朝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一、秦的暴政情景: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此情景引出秦朝的刑罚(1)刑法的严苛死刑:坑杀、腰斩、车裂、醢(音海,即剁成肉酱)等十多种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秦法还规定:族诛连坐等(2)赋税和徭役繁重多媒体出示秦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等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要修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出示数据材料: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50万,南戍五岭50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70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计算:秦朝全国总人口有2000万人妇女人数有1000万人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小孩650万人青壮劳动力还有多少?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耕田种地的还有多少?通过计算让学生感同身受,不到50万的人口,需要种地养活2000万人。

思考: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3、以上图片和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答出赋税徭役的繁重(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始皇去世后这些暴政是不是随之消弭了?学生思考回答。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秦末民族大起义 教案.doc

【精编】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 秦末民族大起义 教案.doc

1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识记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时间、建立政权、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刘邦建汉。

掌握秦朝灭亡的原因。

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学会从插图和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学会搜集成语典故。

能够正确评价秦始皇。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和战争经过。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谜语导入教师:请大家猜两个人物谜语,谜面:“捷报”和“太湖风光”,谜底,打两个古代历史人物名字。

学生:……“捷报”是陈述胜利,谜底是陈胜,“太湖风光”,是太湖(吴)风光一望无际,视野宽广,同时“湖”、“光”又是“吴”、“光”的谐音词,谜底为“吴广”。

21·世纪*教育网教师:大家知道陈胜吴广是什么时期的人?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围绕着这两个人物来学习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过渡:当时希望和平安定的秦朝百姓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揭竿而起,所以说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而秦朝的暴政首先表现在,繁重的徭役。

活动2【讲授】秦的暴政教师:秦始皇的暴政,要从他广建宫殿陵墓说起。

秦始皇为了追求享乐,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

还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他就在咸阳大兴土木,大建宫殿。

他每灭掉一个诸侯国,就命令画下该国宫殿图样,在咸阳盖起同样的一处。

这样,咸阳附近盖满了各式各样的宫殿,关内300处,关外400多处。

但秦始皇还不满足,又建了一处更加豪华的宫殿——阿房宫(“阿房”读音)阿房宫“东西500步,南北50丈,上可以坐一万人,下可以建5丈旗。

规模可谓宏大。

秦亡后,项羽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据说大火三月不灭,由此同学们可以想见阿房宫的规模有多大了。

当时曾流传歌谣“阿房,阿房,亡始皇”。

版权所有同时,秦始皇还为他死后的荣光大建陵墓。

秦始皇的陵墓——骊山陵是一座宏伟而又堂皇的地下宫殿,从秦始皇即位那年(公元前246年,)开工修建,一直到公元前210年死去,前后历时36年,后期据史书记载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优质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优质教案《秦末农民大起义》第一课时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中国古代史的必修重点内容之一。

秦朝的统一,将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强大的秦王朝却昙花一现,很快就走向灭亡,本课通过“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秦亡汉立的历史过程,本课条理清晰,因果分明,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2、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引导学生探究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秦亡前后,项羽、刘邦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初步比较战争性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组织学生分析探讨,动脑思考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秦朝的暴政,探究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史料论证的历史学习方法;2、通过讲述讲述本课内容有关的历史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发挥学生潜能,体验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历史地图的使用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时空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从而形成对“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道理的深刻理解。

【教学重点】秦未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学难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1、查找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等相关资料,精心排练,以便在课堂上交流;2、组织学生编写《陈胜、吴广起义》剧本、服装的设计和准备、道具的制作等,并指导排练;3、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导入新课)秦朝建立后,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代代相继,传之万世。

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灭亡了。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二.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三.教学难点: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

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回答问题。

)过渡: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秦朝呢?讲授新课:一秦的暴政精读课文,自主学习:(要求:看课本47~48页第一目“秦的暴政”及相关史事,完成问题。

)1秦暴政的表现(简练的词句概括)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略)小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赋税沉重2徭役兵役繁重3刑法严苛4二世更残暴过渡:秦朝残暴统治下,如果你是秦朝老百姓,你打算怎么办?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秦二世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要求:看课本48~49页第二目“陈胜吴广起义”,完成下列问题: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学生回答略)探究一: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分组讨论,学生活动略)能力拓展: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参考答案: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优质课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优质课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五届中学优化课堂教学研究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了解秦朝的灭亡。

【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秦的暴政的主要表现,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楚汉之争具体史实的学习,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实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2.充分利用本课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2.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为后来的农民反抗残暴的统治树立了榜样。

三、学习者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历史思维能力较薄弱,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及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采取灵活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对课文灵活处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应该从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及突破:1.秦的暴政 2. 陈胜、吴广起义重点解决措施:1.秦的暴政: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秦的暴政。

2.陈胜、吴广起义:引导学生学会从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四个方面了解难点:对秦亡和楚汉之争胜败原因的探究难点解决措施:材料研读,小组合作讨论,教师点拨,分析归纳五、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本课有关成语2.学生创作、排练课本剧《大泽乡起义》六、教学设计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本节课是使用2016版七年级历史新教材的一节教学研讨课,经过几次磨课,。

10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资料

10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资料

5、秦二世更加残暴
下令将秦始皇的 嫔妃全部陪葬;把修 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 活埋;诛杀兄弟,姊 妹22人;杀蒙恬等大 臣不计其数;不断增 加赋税和徭役。
第三学习主题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指鹿为马
赵高(?~前207)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赵高欲为乱,恐 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 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 右。左右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 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陕西渭南的“焚书”灰堆遗迹
在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之后,秦始皇着手于思想和文化领域。公元前213年,秦始皇 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焚书”,主要是焚毁民间收藏的《诗》《书》、记 述六国历史的书籍和诸子百家著作。
第三学习主题 第10课 秦末农民起义
陕西临潼的坑儒谷遗址
徐福(神武天皇)
秦始皇后期追求长生不老、成仙,方士们为其寻求丹药,齐人徐福出海寻求长生不老 药,花费巨大没有结果。后来有方士寻药不成,辱骂秦始皇后逃跑。公元前212年,秦始皇 于咸阳郊外渭水边上活埋了方士和儒生共460多人。有认为坑杀的主要是方士,而非儒生。
4、焚书坑儒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5、面秦对二世秦更朝加如残暴此残暴的统治,作为当
时的老百姓,你会怎么做呢?
二、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
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事件:
大泽乡起义
想一想?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温故而知新

教学设计1: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设计1: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朝的暴政;理解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知道张楚政权;理解巨鹿之战;知道楚汉之争。

培养阅读观察能力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口述等,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秦灭亡前后,刘邦、项羽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等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情分析】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始皇的历史功绩,这一节课学习秦始皇的暴政,学生心理上难以接受。

我们要分类把握历史事实,让学生自我认知,形成自我体验。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导学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表演学习法。

【教具】导学提纲、历史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导入】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学生回答略)秦朝的统治状况如何?公元前209年,900多名贫苦农民在陈胜、吴广的带领下揭竿而起,点燃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让我们一起回到秦朝去看一看吧。

一、秦的暴政本目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设计的问题从简单的入手,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幻灯片1:导学提示。

阅读教材第50~51页,并思考: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师:秦的暴政的表现是什么?生: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

师:秦始皇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修建了大量的宫殿和陵墓。

请看大屏幕。

幻灯片2:宫殿陵墓图片。

师: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目标】①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史料实证)②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起义的基本史实及历史意义。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③知道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认识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唯物史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难点:秦的暴政与农民大起义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看图猜成语,大家知道这是哪一成语典故么?答案提示:指鹿为马教师指导:赵高想要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

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

”问身边的大臣,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

果然,这件事以后,朝中上下莫不噤声,都看赵高的眼色行事,任其为所欲为。

指鹿为马这件事给摇摇欲坠的秦王朝一个沉重的打击,敲响了秦朝灭亡的钟声,下面让我们走入本课,一起来了解秦末农民大起义。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秦末的农民大起义指什么?起义的原因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答案提示: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秦的暴政1、自主学习:【史料实证】阅读史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①材料一:......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材料二:至于始皇......收泰半之赋...... ——《汉书·食货志》答案提示:赋税沉重教师指导:材料一解析:要向官府交纳的田租、人头税,以及花在盐铁上的钱(因为秦代盐铁价贵),这些是以前的二十倍。

有的人耕种豪民的田地,交纳十分之五的税。

所以贫困的人常穿牛马的衣服,食猪狗的食物。

材料二解析:至秦始皇时,国家征收的田赋超过百姓收入的半数。

②材料一:......又加月为更卒(劳役),已复为正(正卒),一岁屯戍(戍卒),一岁力役(郡兵),三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材料二: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史记·七十列传·张耳陈馀列传》答案提示:徭役、兵役繁重教师指导:材料一解析:人民每年给官府服一个月徭役,即“月为更卒”;服完徭役之后又连月轮番服兵役,一年或充任卫士以保卫京师,守卫京师诸官府,或为戍卒戍守边境,另一年服役于本郡县,边服役,边训练,以上所有的服役是以前的三十倍;材料二解析:北部边境有修筑万里长城的苦役,南边广征兵丁戍守五岭,国内国外动荡不安,百姓疲惫不堪。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设计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教学设计

第10课秦统一全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了解秦朝的暴政,并掌握其与农民起义之间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结合史料,从具体史实出发了解秦末农民起义;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训练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通过刘邦和项羽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史实的比较、分析能力以及得出结论的概括、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秦朝暴政不仅对当时的人民有影响,同时也对汉朝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通过对秦朝暴政和项羽的认识,了解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秦的暴政及影响三、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杜牧《阿房宫赋》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导入,师解释,消灭秦的不是天下,而是秦朝自己,即秦的暴政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让学生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

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解释:赋税:维护国家正常运转需要公民缴纳的费用。

比如:军队、政府部门、公共工程等。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

田租:秦以前按亩征收,秦建立后不论实际占有的土地多少,一律按照官府掌握的应有的土地数目征收。

口赋:以人口为征收对象,具体钱数已无资料考证。

杂赋:各种临时征派。

比如修长城、驰道、修皇陵等等。

)以上材料说明:沉重的赋税材料二: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徭役:中国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从事的无偿劳动。

秦朝徭役分为三种:一是更卒,每年一次,在本县、本郡服役一个月;二是正卒,一生一次,期限一年,主要是在本县本郡参加军事训练和维持地方治安;三是戍卒,也是一生一次,期限一年,或屯戍京师,或戍守边疆。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精品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实用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精品课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实用教学课件(部编版)

目的:控制人们的思想言论。 影响: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和破坏。
相关史事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 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 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 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 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 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
④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 沙丘平台(今河北平乡东北)。胡 亥与赵高、李斯合谋发动沙丘政 变,逼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胡 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现象: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 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 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各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 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在大 泽乡爆发了。 (2)材料三中的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谁?他们为什么要起义?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功:①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首创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过: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秦始皇功大于过
领袖:陈胜、吴广。原因:为了推翻残暴的秦朝。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无联系?为什么?
有联系。理由:正是由于秦朝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才爆发了
陈胜吴广起义。
议一议
评价历史人物:1.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2.一分为二、全 面评价;3.主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精品教案(word版)

2022年部编版初中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精品教案(word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课程标准】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知道秦朝的灭亡。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历史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秦的暴政是激起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根本原因,以及在楚汉之争中刘邦为什么会战胜项羽,从而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

难点: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和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的变化。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秦帝国无疑是最富有神秘色彩的朝代之一。

它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

但如此伟大的一个朝代,一个想代代相传直至万世的帝国,竟然只存在了15年就灰飞烟灭了!是什么原因断送了始皇帝的梦想?让我们在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找寻答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秦的暴政1.酷刑展示: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或只买单只,拐杖却是抢手货。

问题:秦国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生试说。

展示:秦朝刑具。

教师:秦朝有一种刑罚,犯了罪要切去单脚,所以鞋子没人买,拐杖抢手呀。

揭开谜底:“行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劓鼻盈蔂(luó),断足盈车”,即使免去死罪,也往往要割去鼻子或砍断双腿,挖去膝盖。

所以买鞋的人少,买拐杖的人多。

当时有人曾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说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

2.重役学生:讨论秦朝除了刑罚残酷之外,还有哪些不合理的制度呢?材料:新婚的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当孟姜女寻夫找到长城边上时,却被告知范喜良已经死了。

闻此噩耗,孟姜女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

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丈夫血肉模糊的脸上。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教案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秦朝建立后,由于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赋役沉重,滥用民力,刑法严苛,思想控制,导致民怨沸腾,陈胜吴广掀起农民大起义,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投入反秦浪潮,秦朝迅速走向灭亡。

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了解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史料实证)通过观察地图,了解秦末农民起义的大致形势。

(时空观念)理解秦朝暴政与农民起义之间的关系,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教学重点:秦暴政的表现教学难点:理解秦朝暴政与农民起义的关系导入:师:陕西西安临潼东边的骊山北麓,长眠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壮举——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始皇统一中国,天下归秦,并且推行种种制度,巩固统一,加强统治,天下归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他自称始皇帝,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二世、三世,传之万世而无穷,然而,秦始皇死后三年,秦朝就二世而亡了。

声名显赫的秦朝为何如此短命?它是怎么被推翻的呢?让我们来学习第十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师:其实秦始皇陵就埋藏着秦朝灭亡的部分因素。

骊山陵是一座宏伟堂皇的地下宫殿,从嬴政即位的那年(BC246)开始,一直到BC210年他死去,足足修了36个年头。

据文献记载,墓里面顶上用珍珠做成日月星辰。

下面,用水银做成江河湖海。

里面还珍藏着多种奇器珍宝。

为防止后人盗墓,命令工匠装了不少机弩。

当时,在秦始皇陵周围曾有民谣流传,“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

渭水为什么不流呢?因为修始皇陵要运石头,很多人在运石过程中死去了,尸体多到把河口都堵住了。

关于秦的暴政,后人编了这样一首诗歌《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敢怒不敢言,唯恐遭劫难;轻则砍手足,重则全村连;昏庸是胡亥,统治更残暴。

请大家结合这首诗歌,阅读课本,找出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哪些?生:1.赋税沉重,2.徭役和兵役繁重,3.法律严苛师:秦朝建立后,修建皇陵只是百姓们需要承担的徭役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课件精品

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课件精品

要点二 陈胜、吴广起义
起义概况
大泽乡起义
1.时间:公元前209年 2.领导人:陈胜、吴广 3.原因: (1)直接原因:戍边遇雨误期 (2)根本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 4.过程:建立张楚政权,称王 5.意义: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次 大 规 模 农 民 起
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 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
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章碣作《焚书坑》, 用“坑灰未冷山东乱”来讽刺 秦始皇焚书的做法并不能使统 治长久。今陕西临潼有一个坑 儒谷,据说是当年坑儒的地方。 焚书坑儒是怎么回事儿?秦朝 是如何灭亡的?这节课我们一 起来看看吧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
6.结果:暴起的义统失治败。
人物扫描 观看视频,了解陈胜、吴广的事迹理解他们的反抗精神
要点三 秦朝的灭亡
1.起义范围扩大 思考: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起义的深远影响、秦朝内部的矛盾与危机、反秦力量的壮大 与联合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反秦浪潮 的兴起和持续。
讲 3.秦朝的灭亡
要点一 秦的暴政
1.秦始皇暴政表现 阅读材料,思考秦始皇暴政的表现有哪些?
材料一: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
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的现象。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二: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表城,现多:年1未.相沉逢重;的赋税2.繁重的徭役、兵役3.严酷的刑罚
秦军主力被歼后,秦统治集团分崩离析。赵高杀死秦二世,另立子婴(秦始皇 长子扶苏的儿子)为王。子婴继位五天后将赵高诱杀。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 一支起义军进入关中,逼近咸阳。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实验中学石国红
一.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
2、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3、培养用积极观点和积极分析方法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学习因果分析的方法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秦始皇,为巩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课
2、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
2、认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
二.教学重点:大泽乡起义、秦朝的灭亡
三.教学难点:秦朝暴政对农民起义的影响、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

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

请同学回答一下有哪些具体措施?(学生回忆上一课内容,回答问题。


过渡: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

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
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迅速走向灭亡了,是谁推翻秦朝呢?
讲授新课:
一秦的暴政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要求:看课本47~48页第一目“秦的暴政”及相关史事,完成问题。


1秦暴政的表现(简练的词句概括)
2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略)
小结:秦朝的暴政表现在: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苛
4二世更残暴
过渡:秦朝残暴统治下,如果你是秦朝老百姓,你打算怎么办?
过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秦二世时,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二、陈胜.吴广起义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要求:看课本48~49页第二目“陈胜吴广起义”,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经过、政权、结果
2是谁的起义军在哪次战役中击败了秦军主力?
3秦朝的残暴统治最终是被谁推翻的?(学生回答略)
探究一: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分组讨论,学生活动略)
能力拓展: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小结:(见下表)
陈胜、吴广大起义(大泽乡起义):
过渡:陈胜、吴广牺牲后,农民起义仍在继续发展。

刘邦、项羽继续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秦朝统治。

刘邦、项羽农民起义:
1)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破釜沉舟”以少胜多)
讲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讲讲“破釜沉舟”的故事。

(略)
2)刘邦率军入咸阳,秦灭亡。

探究二: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它给了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参考答案:原因:秦朝对人民实行暴政
启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过渡:秦亡之后,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之间又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争夺帝位之争,史称“楚汉之争”。

三楚汉之争
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要求:看课本49页第三目“楚汉之争”,完成下列问题。

1.楚汉之争双方代表各是?
2.楚汉之争结果?(学生活动略)
小结: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最终刘邦赢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王朝。

探究三: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
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小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能力拓展: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

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末农民起义这一重点学习了三部分知识,包括秦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

其中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正因为秦的统治残暴,人民才起来反抗推翻残暴统治。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之后的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结束了秦的暴政。

秦亡后,此时农民起义的性质转变了,战争由推翻暴政转变为争夺帝位,最终刘邦在楚汉之争中取胜,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大汉朝!我们下节课再具体学习这一课。

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收集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典故,知道其出处并能大致描述故事经过。

2课后作业:课后活动和基训第10课
板书设计: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秦的暴政
1赋税沉重
2徭役兵役繁重
3刑法严苛
4二世更残暴
二.陈胜、吴广起义
1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2项羽、刘邦起义
三.楚汉之争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