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作业:第11单元 听课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古代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
第33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主干知识梳理】
1.小国寡民新兴工商业者阶层 3.陶片放逐法成年男性公民观剧津贴黄金时代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之一,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则会延缓社会的发展。
考点二
1.(1)轮番而治;少数服从多数;法律至上。
(2)古代雅典法律至上、人民主权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制和任期制,这些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直接民主政治、抽签与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陶片放逐法”等忽视参政者的素质导致权力滥用、误用;城邦利益至上的观念造成对个体权利的忽视;缺乏对公民大会等多数权力的有效监督。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B[解析]本题以雅典注重公民谈话、辩论的能力为切入点,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提取、解读与分析的能力,考查新课程标准中历史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素养。
材料关键信息是雅典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
在大型集会上发表个人主张,赢得民众支持,这是民主政治的体现,是公民参政议政活跃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
A项错在“必须”一词,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在“危机”,材料本身无法体现;D项错在“内乱”,材料无法体现。
考题2D[解析]本题以僭主的出现和结局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理解能力。
由材料可知,僭主是在破坏民主政治的基础上产生的,最终遭受流放等惩罚,表明古代雅典社会主流思想仍是民主政治,由此可知D项正确。
题干中未体现贵族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
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故排除。
材料未涉及平民政治权利内容,故排除C项。
考题3D[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宣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
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的目的是限制权力滥用、防止官员腐败,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体现了培养其权利观念,故A、B、C三项未反映题干材料的全部主旨,以偏概全,故排除;古代雅典的官员、陪审员就职前宣誓和成年男子参加宣誓仪式均是为了增强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考题4C[解析]本题以雅典的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驱使公民参加公民大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并未丧失其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中雅典政府有时用上述方式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这只是一种临时手段,并不能说明民众失去政治热情,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题干的核心信息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政府有时让公共奴隶行使警察职能,在不能伤害公民的前提下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突出的是公民参政的义务。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C项。
考题5C[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法律规定的内容为切入点,考查古代雅典政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材料只有一项法律规定,不能说明雅典法律的完备性,故排除A项;自然法则的
理性精神强调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与自杀无关,排除D项;雅典公民自杀必须先申请,说明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与法律尊重生命无关,排除B项,选C项。
考题6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旨在考查学生史料实证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据材料信息,雅典民主政治职位部分轮流担任,部分由最富有阶层自费轮流担任,普通公民与富有公民兼顾,故A 项错误、C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时期,文化繁荣,B项违背史实;雅典民主是少数公民的民主,“绝对平等”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考题7D[解析]本题以古代雅典梭伦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材料中论述的重点并不是古代雅典实行抽签选举,而是在抽签选举之前实行的差额选举,这一举措明显有利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
材料中体现不出对贵族利益的维护,故A项错误;权力运行机制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考题8B[解析]古代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不是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材料中体现了公民大会决定将6位将军判处死刑,说明公民大会具有至上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公民大会的独断,不听取个人申辩,并不是被告人没有申辩的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讲述公民大会将被指控救援不力的6位将军判处死刑,但是这6位将军并不能代表整个军队,也不能得出说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故D项错误。
考题9D[解析]本题以雅典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受到督察、监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A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出各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平衡,C项错误;公职人员行使职权要经常受到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的督察、监视,表明材料中规定的目的是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故选D项。
•练经典
1.B[解析]五百人议事会通过抽签产生,只要符合要求,每个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国家政治,因此这种做法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故选B。
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其成员通过抽签产生不能说明公民大会具有权威性,A项错误;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不属于司法机构,因此不能体现维护司法机构的公平性,C项错误;抽签选举对公民团体的稳定性无影响,D项错误。
2.A[解析]材料反映雅典人要放逐的两人联合起来,致使另外的人被流放,故选A。
3.B[解析]从伯利克里的辩词看出当时主张战争的还有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伯利克里当时是首席将军,掌握实权,但也被公民大会废黜和罚款,故B项正确;瘟疫只是伯利克里下台的诱因,伯利克里下台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直接民主的泛滥,故C项错误;伯利克里也是公民一员,故D项错误。
4.A[解析]由材料“职官都由抽签产生”“集体任职制度”“陪审员更达6000之众”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故选A。
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的政治垄断,B项错误;由材料中抽签选举、集体任职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的特征,而非公民权的范围,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并未实现公正平等,D项错误。
5.B[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雅典的司法制度注重陪审团的投票结果,也就是说司法制度融合了民主制度,故选B,排除C。
据题干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注重的是司法与民主的结合,A项错误;法律是正义与理性的体现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6.B[解析]根据所学在雅典直接参与城邦事务管理的是全体公民,并不是全体居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公民无论何种身份都可以去演讲,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公民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雅典民主授予全体公民一定限度的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但必须是公民且其个人思想不能威胁城邦统治,所以全体人民享有自由表达思想的权利表述不正确,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能参与公民大会的都是公民,公民均享有发言的权利,故D项错误。
7.A[解析]根据材料中“政治的肥大造成经济的萎缩:民主愈完美,公民愈贫穷”得出,古希腊过于强调民主,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中“全体居民”的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公民的政治分工,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对古希腊民主政治弊端的分析,未涉及政治精英问题,故D项错误。
8.D[解析]“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表明雅典民主政治非理性的一面,公民容易受别人的鼓动,故选D。
演说家是推动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的原因,但演说家无法主宰民主政治,A项错误;公民大会是讨论国事的议会,表明公民大会具有议会性质,B项错误;政治野心家的放纵受“陶片放逐法”的控制,C项错误。
9.C[解析]材料“雅典法院(陪审法庭)常常为慷慨陈词的口才所左右而把无辜的人处死”说明赫尔摩奇尼斯认为辩论时口才会导致司法机关出现错误判决,表明其反对以人作为尺度,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和材料“雅典法院(陪审法庭)常常为慷慨陈词的口才所左右”可知这说的是陪审法庭的职能而不是公民大会,故B项错误;材料“雅典法院(陪审法庭)常常为慷慨陈词的口才所左右而把无辜的人处死。
另一方面又常常令有罪的人被开释”直接说明司法审判制度有待完善,故C项正确;据材料“把无辜的人处死”和“有罪的人被开释”可知公民未享有充分自由,故D项错误。
第34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主干知识梳理】
1.平民习惯法
2.公民自由民
3.民法大全
4.奴隶制度封建制度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罗马法重视证据,体现了理性、公正、平等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值得肯定;但是其注重形式,显得过于呆板,缺乏灵活性,这是罗马法的重大缺陷之一。
考点二
1.法律思想: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意义:有法可依,贵族随意解释法律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2.罗马法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化解社会矛盾,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深远影响。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C[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
根据材料“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的信息和恩格斯的评论可以判断出,平民通过斗争推动公民法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获得公民权利,取得了和贵族在法律上平等的地位,故C项正确。
罗马法本质上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A项说法错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民法大全》的编纂,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自由民权利通过万民法来保证,故D项错误。
考题2A[解析]从德国文学家歌德对罗马法的评价可以看出,材料表明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深远,它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A项正确;罗马法只提供“立法规范”而不是“行为规范”,B项错误;罗马法不仅仅对民主制度有影响,对专制制度也有影响,罗马帝国就是专制政权的政府,C项错误;D项夸大了罗马法的影响,排除。
考题3C[解析]本题以古罗马正义女神像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图片中的古罗马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说明法官审案时应坚持理性原则,不被表象所迷惑,故答案为C项。
道德良知与双眼蒙
布无关,故排除A项;证人证言有对,也有错,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体现理性原则,故排除B项;双眼蒙布的含义和遵从民众意愿不符,也没有体现理性原则,故排除D项。
考题4B[解析]本题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A 项本身不符合史实,贵族依然在法律制定中占主导地位;推动法制建设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与不同阶层间的相互妥协无关,故C项不准确;贵族与平民的政治诉求不可能一致,故排除D项;材料只能说明平民采取了有效的方法争取自身的权益,故答案为B项。
考题5A[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
材料“意大利人不能参与罗马政治活动和担任官职,没有资格分享公有地和战利品”,说明意大利人作为非公民,与罗马公民的不平等,故A项正确;公民与非公民的斗争源于罗马法只保护罗马公民,外邦人即非公民得不到保护,与贵族世袭特权及公民和贵族的矛盾无关,故B、C 项错误;这些斗争的成因是罗马境内非公民利益缺乏法律保护,故D项错误。
考题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法,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
材料中罗马法“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说明它注重规范市场规则,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故D项正确。
罗马法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故A项错误;罗马法与当时的社会状态相适应,不是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故B项错误;罗马法仅仅是为后来的国家提供了一些法律原则,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
考题7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和罗马文明的比较,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知古代雅典和罗马文明的内容。
古代雅典政治中无皇帝制度,也无完备的法典,排除A、C两项;陶片放逐法是古代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一个措施,古罗马没有实行此制度,排除D项。
只有B项是二者的共同点。
考题8D[解析]根据“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可知,这应该与万民法有关,万民法有利于缓和罗马社会矛盾,题干中也无从体现这点,故A项错误;根据“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可知,作者并不认为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或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故B、C两项错误;根据“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可知,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故选D。
•练经典
1.A[解析]题干材料说明法学家参与罗马法创制,创制程序规范,体现了理性精神,故选A。
B项表述与题目中“法学家以他们的学术权威和皇帝所授予的解答问题的权利……对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研究”不符,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贵族,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错误;根据题目中“法学家以他们的学术权威和皇帝所授予的解答问题的权利”得出,法学家具有解答问题的权利,并非具有司法权,D项错误。
2.B[解析]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学家将市民法系统分类并定义为四个属概念,其中“人法”和“物法”自成体系,体现了二者是有区别的,选项中“相提并论”的表述不准确,故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罗马法学家利用亚里士多德的“种属”理论对罗马法进行了分类,使其更加体系化,故B项正确;《民法大全》产生于公元6世纪,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罗马法长盛不衰的信息,故D项错误。
3.B[解析]通过“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以得知罗马法限制了公权的滥用,但是这只是题干意思的一部分,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法律既要保障个人权利,同时禁止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干预个人生活,这说明罗马法保障了公民权利,故B项正确;通过“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题干并没有主张法律至上,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
4.D[解析]据材料“离婚由一方提出……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可知,罗马法主张婚姻自由,故A项错误;据材料“但不是由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无任何正当理由……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可知,罗马法注重维护公民的合法利益,而未涉及保护弱势群体,故B 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而不是强调维护公序良俗,故C项错误;据材料“但不是由
于对方的过失而是另有正当原因……对当事人双方都不加制裁……无任何正当理由……对主张离婚的一方给予制裁”可知,法律坚持公平的原则,维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故D项正确。
5.C[解析]材料“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既体现了法治精神,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故选C。
卢梭生活年代远远晚于罗马帝国时代,A 项错误;材料主旨是统治者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与自然法无直接关联,B项错误;材料意在强调“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未强调法律体现谁的意志,D项错误。
6.A[解析]《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内容翔实,包括了民法的各个方面,所以查士丁尼对它十分重视,认为它是“包括全部法学的基本原理”,故选A。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条理清楚,概念明确,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能说是“大力倡导”,B项错误;“公元161年”是罗马帝国时期,C项错误;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是公元6世纪颁布的《民法大全》,D项错误。
7.D[解析]罗马帝国并非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罗马帝国时期元老院等体现了民主,故B项错误;罗马帝国本质上是君主制,故C项错误;罗马帝国从形式上看是民主,本质上是实行君主制,故D项正确。
8.C[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罗马遵守与敌方作出的誓言,与任何敌军作战都适用此项规定的表述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必须遵守祭祀团作出的与敌方的誓言,没有体现罗马人对神的尊重,故B 项错误;从材料“对敌方作出的誓言往往是必须遵守的,个人无权通过伪誓言违反公开与敌军达成的条件和约定”,可知此项规定重视诚信,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人遵守与敌方的誓言,没有体现罗马人爱国,故D项错误。
第35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主干知识梳理】
2.人和人类社会人是万物的尺度
3.美德即知识人真理
【考点深化探究】
考点一
(1)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为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智者学派虽然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和作用,但也过分强调了人类智慧活动的功利性,不利于正常社会秩序的建立,因而偏离了人文主义的核心价值。
考点二
相同:都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都注重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不同: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苏格拉底注重研究人的伦理道德。
【高考链接突破】
•解考题
考题1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梭伦坚信道德胜于财富,谴责、抨击贵族的贪婪、专横和残暴,其思想具有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且说法本身错误,排除;B项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符;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梭伦并不反对贫富差别的存在,他所反对的其实是道德败坏的人占据较多的财富,而好人往往贫穷,C项错误。
考题2B[解析]本题以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干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突出了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不能说明宗教信仰意识淡薄,排除A项;根据“诸神……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
完美无缺的”,可见希腊神话中凸显的是诸神的人性而非神性,具有早期的人文思想,故B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结合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等可知,公元前9至前8世纪,古代雅典尚未真正进入民主政治的进程,排除D项。
考题3D[解析]本题以古希腊神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他又说“我憎恨所有的神”,这样的戏剧为雅典人所喜爱,体现的是雅典社会对人的尊重,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答案为D项。
A项与材料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相矛盾;普罗米修斯本身就是神,故排除B项;材料本身不涉及物质生活,故排除C项。
•练经典
1.B[解析]材料强调了人对事物的认识,未强调人的美德,故A项错误;材料“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是典型的智者学派的观点,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人与物的关系,故C项错误;天赋人权是近代启蒙运动的主张,故D项错误。
2.A[解析]根据题目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得出理性,根据题目中“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得出原始蒙昧,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与题目中“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相符,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C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不相符,故D项错误。
3.C[解析]根据材料“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可知,材料中并没有阐述法律的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述了法律服务于人的需求,所以不是客观评价,故B项错误;由材料“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属于所有的人”“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得出,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突出人的地位,法律与人并未有机结合,故D项错误。
4.C[解析]材料中苏格拉底说“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经过反思”说明这不仅仅只是自己的感觉,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讲了苏格拉底的个人想法,并未提及他的目的是培养雅典公民的独立人格,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了“我这个人只听从那经过反思后在我看来是最好的论点”,经过了反思的论点是基于人类理性所作出的判断,故C项正确;材料中讲了苏格拉底面临死刑,说明了苏格拉底宁愿赴死,也不愿屈服于城邦“强权”,因此他不认可城邦的“强权”,故D项错误。
5.B[解析]题干主要论述国家应该由谁去治理,没有涉及民主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认为统治者“不是偶然选中的人”,说明雅典的抽签选举存在弊端,故B项正确;题干没有谈及雅典的统治者是奴隶主专政,故C项错误;题干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有统治知识的人,没有涉及美德问题,故D项错误。
6.A[解析]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论证了社会分工中只有哲学家(贤人)才有能力治理国家,故A项正确;这一国家学说指出了泛滥的直接民主制带来的希腊政体的局限性,故B项错误;C项属于近代启蒙思想的意义,故C项错误;D项属于智者运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
7.A[解析]柏拉图认识到真理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人文精神起源阶段如智者运动很注重感性,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故B项错误;柏拉图个人观点不能说明文学家和艺术家的社会地位,故C项错误;柏拉图的观点是对古希腊社会重感性的社会的反思,故D项错误。
8.D[解析]高腰希顿能够反映人与艺术的结合,但这并非本质,它的出现是黄金分制法广泛应用的结果,故A项错误;高腰希顿主要体现黄金分制法,与追求自由无关,故B项错误;高腰希顿是黄金分制法应用的结果,与政治上的开放包容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由于黄金分制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可知,希腊人崇尚理性,故D项正确。
9.D[解析]材料“有合理宽大的一面”说明不是性恶论思想,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理性是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理解事物的能力,据材料“没有反对和怀疑的权力”可知,B项错误;材料“下对上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