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类认识的宇宙

合集下载

人类认识的宇宙

人类认识的宇宙

10
一、宇宙的基本特性
1、物质性:天体----多样性 2、运动性:天体系统----层次性
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可编辑ppt
11
地月系
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可编辑ppt
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度逐 渐扩展到150—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宇 宙大爆炸学说横空出世---------宇宙
可编辑ppt
3
一、宇宙的基本特性
1、物质性:天体----多样性
天体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有那些常见的天体?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可编辑ppt22来自时间上是上百亿年,空间上是上百亿光年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物质性:天体—多样性
人 类 认 识 的 宇 宇宙中的地球 宙
宇宙的特性: 运动性:天体系统—层次性
普通天体
特殊天体 (地球存 在生命的 原因?)
宇宙环境条件 自身物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
安全的运行轨道 日地距离适中 体积、质量适中
可编辑ppt
4
可编辑ppt
5
猎户座气体星云
蟹状星云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7
卫星,流星,彗星,星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可编辑ppt
8
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陨铁)
A
BC

人类是如何认识和探索宇宙奥秘的

人类是如何认识和探索宇宙奥秘的

人类是如何认识和探索宇宙奥秘的关键信息项:1、探索宇宙的历史阶段古代观测近代科学革命现代技术发展2、主要探索手段天文观测太空探测器载人航天3、重要理论与发现相对论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的研究4、国际合作项目国际空间站大型天文望远镜联合观测5、未来探索方向系外行星研究暗物质与暗能量探索11 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在古代,人们通过肉眼观测星空,记录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形成了早期的天文学知识。

例如,古埃及人通过观测天狼星的位置来预测尼罗河的泛滥,而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则编制了详细的星表。

111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近代科学革命时期,天文学迎来了重大突破。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挑战了传统的地心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结构的认识。

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天体运行的规律。

伽利略则通过自制望远镜观测星空,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月球的表面特征等,为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2 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手段也日益丰富和先进。

太空探测器成为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及更远宇宙的重要工具。

例如,旅行者号探测器已经飞出太阳系,向宇宙深处进发,携带了人类的信息,希望能与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取得联系。

21 天文观测是人类认识宇宙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面上的大型天文望远镜能够捕捉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微弱光线,通过光谱分析等技术,了解天体的化学成分、温度、速度等信息。

同时,射电望远镜的出现也让人类能够探测到宇宙中的无线电波,发现了脉冲星等神秘天体。

211 太空探测器的使用为人类带来了更加详细和准确的宇宙信息。

例如,火星探测器对火星的地质结构、气候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和建立火星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212 载人航天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里程碑。

宇航员能够在太空中进行实地观测和实验,亲自感受宇宙的环境。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为长期的太空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多个国家的宇航员在上面共同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观测活动。

人类认识的宇(二)

人类认识的宇(二)

人类认识的宇宙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2.通过了解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事例,激发学生爱科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

关于天体系统的教学建议关于天体系统,教师重点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

尤其是知道地球在这个层次中的位置。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其最远的天体离地球大约150亿~200亿光年。

我们针对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进行了分类。

因此有了天体系统的层次。

建议教师采用本期提供的动画“天体系统”来进行教学。

该动画能很清晰地展现天体系统的层次。

而且有各类天体的典型图片,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尤其动画中包含了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动画,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层次的天体运行状态。

关于地球的普通性的教学建议在“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教材提到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点,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格,让学生比较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五个指标的数值。

则不难发现,地球的邻居们和地球非常相像。

尤其是金星,其质量、体积和地球相差无几。

这些数据说明:地球在太阳系成员中是非常普通的,其运动状态和运动特征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如果课时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特征:(1)共面性;(2)近圆性;(3)同向性。

之所以要重点提出地球的普通性,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各种物质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但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关于地球的特殊性的教学建议在讲授“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在说明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后,还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即地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星。

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一、古代对宇宙的认识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非常有限。

他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星星和行星是神秘而神圣的存在。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中国等都有关于宇宙的神话和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中描述了宇宙的起源和组成,但缺乏科学的证据和观测数据。

二、天文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开始使用天文仪器和观测技术来研究宇宙。

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察星体的运动和位置,建立了一些关于宇宙结构和运行规律的基本理论。

三、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争议在古代,关于宇宙的认识出现了两种主要观点,即日心说和地心说。

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行;地心说则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运行。

这两种观点在古代引发了争议和辩论,直到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可。

四、望远镜的发明望远镜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对宇宙的认识。

伽利略·伽利莱是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科学家,他观察到了月球表面的山脉和陨石坑,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并证实了日心说的正确性。

望远镜的使用使得天文学家能够更加清晰地观测太阳系中的行星和星星,进一步拓展了对宇宙的认识。

五、宇宙的扩张和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宇宙的膨胀理论,即宇宙正在不断地扩张。

后来,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这是宇宙诞生后所遗留下来的辐射,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在约138亿年前由一个极其高温高密度的初始状态诞生,随后不断地膨胀和冷却。

六、宇宙的组成和结构通过观测和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示了宇宙的组成和结构。

宇宙主要由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普通物质包括星系、恒星、行星等,而暗物质和暗能量是目前尚未直接观测到的,但通过宇宙背景辐射和其他观测数据得到了间接证据。

宇宙的结构包括星系团、星系和恒星等层级,形成了宇宙的大尺度结构。

七、现代天文学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天文学在对宇宙的认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课件)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1.如图 1-6 所示,请你选定一个点,看另外 两点的运动方向和快慢,如选A看B和C的运 动方向和快慢是如何的?
B和C都离A远去,C比B远离A快。
2.假设宇宙在膨胀,那么原先紧邻的星系分离的 速度比遥远的星系分离速度快一些还是慢一些? 紧邻的星系分离速度慢一些。
新知讲解
大爆炸宇宙论
三、现代宇宙学说
随着时代的进步,先进科学仪器的发明,对观察宇宙更加有利。
哈勃望远镜
哈勃望远镜拍摄到的星系
新知讲解
这是哈勃望远镜拍到的绝美星系画面
新知讲解
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自己的测量数据,分析了24个星系的速度 和距离,发现距离越大的河外星系,速度越大。即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 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的变化。
气球在胀大过程中各个小圆点间的距
4.如果这些小圆点代表星系,那么,这些原 离变大,实验表明,宇宙扩张,原先
先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吗?
靠得很近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增大了。
慢慢放掉气球里的气体,由此思 根据以上科学假设,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推理:如果能将时间倒 考宇宙的起源应该是怎样的? 退,宇宙中的星系之间的距离必然缩小,最终会聚在一个点上。
宇宙的膨胀有观测事实的支持,又得到众多科学家的理论阐释,因 此 ,大爆炸宇宙论已成为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虽然大爆炸宇宙论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仍然遇到了不少的疑难 问题。如为什么早期宇宙会有如此高的温度? 为什么宇宙在空间中的大尺度上会如此均匀? 膨胀后的宇宙会不会坍缩?许多假设都有待于 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证实。
新知讲解

人类认识的宇宙(试题+答案+解析,7页)

人类认识的宇宙(试题+答案+解析,7页)

课时作业(二)人类认识的宇宙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一、选择题(4分×15=60分)美国航空航天局2011年11月28日宣布,在太空“宜居带”中发现一颗迄今为止最像地球的小行星—Gliese 581g。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小行星带位于图中哪两颗行星之间()A.3和4B.4和5C.5和6 D.6和72.距离位置3行星的最近的一个恒星是()A.太阳B.哈雷彗星C.织女星D.火星解析:图中1表示水星,2表示金星,3表示地球,4表示火星,5表示木星,6表示土星,7表示天王星,8表示海王星,9表示彗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

答案:1.B 2.A中新网2011年8月16日报道据日本新闻网16日报道,日本国立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和东京药科大学等合作,已经开始一项火星生命探测计划,并准备在2020年前后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寻找外星生物。

读下表,完成3~4题。

行星质量(地球为1)体积(地球为1)平均密度(g/cm3)公转周期自转周期四季更替地球 1.00 1.000 5.52 1.0年23时56分有火星0.11 0.150 3.96 1.9年24时37分有3.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C.表面温度高低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解析:从表中数据可看出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自转周期,而自转周期的长短决定着昼夜交替周期的长短。

答案:D4.人类深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A.有生命存在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C.有昼夜交替D.是八大行星中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解析:因为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与地球的环境最为类似,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故人们对它的探索极有兴趣。

答案:D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

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

地理 中图版 高一 人类认识的宇宙

地理 中图版  高一 人类认识的宇宙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 地球 月球
太阳系
总 星 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2.任何天体都存在发生、 发展和消亡的生命历程
3.宇宙经历了
温度-由高到低 的过程。 密度-由密到稀
液态水的存 在 距太阳位 置适中, 温度适宜
地球的宇宙 环境较安全
四、地 球上存 在生命 物质的 条件
太阳光照 较稳定
认识天体
流星
认识天体
狮子座流星雨( 1999年11月16-18日)
认识天体
威 斯 特 彗 星
认识天体The
Moon

A Picture of the Moon

The Earth

A Picture of the Eart、航天飞机、太空实验室
注意:陨石和航空飞机不是天体
探查到泰坦神
阿尔发宇宙站
航天飞机起飞
三、天体之间的关系
1.宇宙不断运动和发展
——天体相互吸引和相 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 月 系
地月系 地球同它的天然卫星——月球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是它的中心天体。由于地球质量同月球质量的相差悬殊(成81.1:1)
太阳系
银 河 系
河 外 星 系
河外星系: 银河以外的星系。 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总星系不等于宇宙)
阜蒙县高中白福江
一、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地心说” “浑天说” “星系” “日心说” 现代观测→总星系
二、宇宙中的物质—天体
——天体是宇宙物质的存在方式
1. 自然天体:
太阳、月亮—如圆盘 恒星———闪烁光芒 彗星———拖着长尾 流星———划破夜空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湘教版

11地球的宇宙环境湘教版

地球
火星
土星
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卫星的大小差别很
大,有的直径只有几千米。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 然卫星。
月球和与地球
自然卫星
人造卫星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
天体,主要物质是氢。体积大、密度小。
蟹状星云
蝴蝶星云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
较小的天体,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哈雷彗 星公转周期为76年。
八 大 行 星 的 运 动 特 征
水星 7o 0.206 金星 自 3.4o 0.007 地球 0o 0.017 火星 1.9o 0.093 西 木星 1.3o 0.048 o 土星 2.5 0.055 向 天王星 0.8o 0.051 o 海王星 1.8 0.006 金星的自转是自东向西 东 公转方向 轨道倾角 偏心率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71 400
60 000 25 400 24 750
317.94
95.18 14.6 17.2
1.33
0.70 1.24 1.66
11.8年
29.5年 84.0年 164.8年
活动: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你能说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 通的行星吗?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
►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卫星少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 (木星、土星)
水星:最接近太阳的行星
金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自转方向自东向西 唯一逆向自转的行星
地球: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火星:存在冰冻水,可能适合人类生存
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
土星:有明显的光环
天王星:第一颗使用望远镜发现的行星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

(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①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②从结构特征来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

③从突出特征看,地球并无特别之处。

距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海王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是金星,最远的是海王星;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是水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土星;八大行星中唯一逆向自转的是金星;自转周期最长的是金星,最短的是木星;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公转周期越短。

卫星数目最多的是土星,没有卫星的是水星和金星。

(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在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中,目前人们只知道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所以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生命物质的存在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适宜的自身条件有关。

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1)天体只有相互吸引,并且相互绕转才能形成天体系统。

(2)“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被降级成为“矮行星”。

(3)八大行星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木星,能够用肉眼看到的是水、金、地、火、木、土这六颗行星。

(4)哈雷彗星的绕日公转方向呈顺时针,和八大行星公转方向相反。

(5)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行星,它与八大行星相似的方面有:①均绕轴自转。

②均绕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均为逆时针,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③均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密度。

④本身不发可见光,依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及其分布的规律,可结合“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理解原理并学会具体分析。

(1)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直接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间。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状况,其强弱既与太阳高度有关,也与当时的天气特征、海拔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太阳高度角大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天气状况好的地方太阳辐射强;海拔高的地方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

湘教版必修1地理课堂笔记

湘教版必修1地理课堂笔记

第一单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的半径约140亿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2、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态。

天体系统:天体在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下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组成天体系统。

1)银河系主要由恒星和星云构成。

2)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矮行星以及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3)地月系由地球和月球构成。

其中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其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完全一致。

3、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性——外观、物理性质、太阳系当中的位置普通。

2)特殊性——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分布。

适合的温度 自身条件: 适度厚度的大气3)生命存在的原因: 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 外部条件: 稳定的光照 安全的宇宙环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分为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段。

太阳辐射的影响: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

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气候(天气状况)地形( 地势)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太阳辐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光影响光合作用,温度影响呼吸作用弱。

不利:温度影响作物生长期。

太 阳 系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天体系统的级别低地球 月球其他恒星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2)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波通讯 3)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5)干扰电子设备,威胁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6)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如地震)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一、 昼夜更替 1、 晨昏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界限。

侧视图中过地心。

晨昏线的判定: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白天的为晨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白天——黑夜的为昏线。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史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史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类只能以肉眼观察到黑夜之中的天空。

早期人类将天空中的星星、行星、月亮和太阳视为神秘的自然神灵,称之为神明。

他们相信神明掌控了季节、自然现象和命运。

在此基础上,早期的天文学家开始研究天体运动和宇宙规律,这是人类的第一步迈向天文学。

古代天文学家在寻找规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工具来辅助他们观察天体运动。

例如,受托马斯·爱德华·伯内特的启发,巴比伦人采用楔形文字制作了环球仪,它是一个可以模拟天体运动的机械装置。

地球的形状已经在古埃及时期被确定下来,巴比伦人则确定月亮的周期,并建立了太阳年历。

古希腊时期,天文学家开始倡导天体运动是可以使用数学公式精确计算的观点。

正是由于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和哥白尼等伟大的科学家的贡献,才导致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的长足发展。

当人类开始使用光学望远镜等更先进的工具,从而拓宽了对宇宙的认知领域。

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伽利略·伽利莱通过望远镜的自行发明等方法成功观察到了太阳黑子、木卫一号、相邻三星和土星环等一系列天体现象。

这一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进步,打破了古老的天文学观点。

在随后的时期,伯努利家族和牛顿等伟大科学家都为天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代天文学家在进一步扩展对宇宙的认知领域时,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突破。

在20世纪,统一场论成为物理学的焦点,并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这两个理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飞行器和望远镜的发展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可以观测更远地区的平台。

宇航员和自由飞行器的发射,则帮助科学家重新搜寻磁层和宇宙射线的本质。

在此基础上,加速器的发明为理解基本粒子、宇宙演化和暗物质、暗能量等奥秘提供了可能性。

虽然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宇宙寿命以亿年计算。

在知识和发现的基础上,要想彻底理解这么大的宇宙,还需要不懈地努力。

未来的科学家需要不断地创新方法来解读宇宙的复杂性。

或许未来的一个方向就是基于更加准确的数据,探究暗物质、暗能量等性质。

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一、古代人对宇宙的认识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一直是基于观察和经验的。

古代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空中的星星是神秘的存在。

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天体都绕着地球运转。

二、哥白尼的日心说哥白尼是16世纪的天文学家,他提出了日心说,即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和其他行星则围绕着太阳运转。

这一理论打破了地心说的观念,引发了当时的科学革命。

三、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伽利略是17世纪的天文学家,他通过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些天体现象,如月球表面的山脉、木星的卫星等。

这些观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日心说的正确性,也对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是17世纪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这一定律,人们可以解释行星的运动和天体间的相互作用。

牛顿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使得宇宙的运行规律更加清晰明了。

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是20世纪的物理学家,他提出了相对论,对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互关联的,而且光的速度是宇宙中的最高速度。

相对论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精确和完整。

六、现代宇宙学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现代宇宙学研究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等问题。

通过对宇宙射线背景辐射的研究,人们得知宇宙在大约138亿年前经历了一次大爆炸,即宇宙大爆炸理论。

同时,人们还发现宇宙中存在着暗物质和暗能量等神秘的存在,这些发现使得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更加复杂和深刻。

七、未来的挑战与展望尽管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和挑战。

例如,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问题仍然困扰着科学家们。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将会越来越深入,也必将带来更多的新发现和突破。

总结起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从古代人的观察和经验,到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望远镜观测,再到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一次的突破都推动着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向前迈进。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强弱标志|光球层)、耀斑(最激烈|色球层)、日珥(色球层)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

高一地理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宇宙环境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A.银河系和河外星系B.地月系和银河系C.总星系和河外星系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答案】A【解析】天体系统是一种运动系统,其形成条件是相邻天体因相互吸引导致相互绕转形成的运动系统。

我们目前认识的宇宙的范围为总星系。

如下图所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属于同一层次。

【考点】本题考查天体系统的含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地球等天体所在的天体系统的级别。

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A.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B.质量和体积适中C.只有一颗卫星D.有生命物质存在【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由于有生命物质的存在,故地球是太阳系中最特殊的行星。

3.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现象可能发生在月球的是①昼夜现象②电闪雷鸣③朝霞、晚霞④日食、月食⑤行走如跳远A.①② B.①⑤ C.④⑤【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宇宙环境。

月球表面无液态水,所以不会出现电闪雷鸣的天气现象,不会出现朝霞和晚霞;位于月球上,不能看到月食现象。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如图(图中行星大小并不表示行星的体积)所示,1999年8月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以地球为中心,近似排列在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构成了“十字连星”状。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天体之所以能够近似地构成了“十字连星”状,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各天体的A.质量大小不同造成的B.体积大小不同造成的C.距日远近不同造成的D.相互绕转的轨道与周期不同造成的【答案】D【解析】结合图示,由于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其他天体的公转周期不同,而此时正好处于特殊的相对位置而形成。

【2】太阳之所以成为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根本原因是A.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均绕太阳公转B.太阳能自己发可见光C.太阳居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D.太阳有巨大的质量和体积【答案】D【解析】由于太阳占了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故形成强大的引力作用,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 1 -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4 - 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 7 -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 - 12 - 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 - 14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宇宙是所有时间、空间和物质的总和,是物质世界的整体。

2.可观测宇宙: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作“可观测宇宙”或“已知宇宙”。

其半径约137亿光年。

3.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含义(1)天体: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

(2)天体系统: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强弱标志| 光球层)、耀斑(最激烈| 色球层)、日珥(色球层)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浙教版9年级下册 第一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练习(含解析)

浙教版9年级下册 第一节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练习(含解析)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水平是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如古代人的宇宙观。

科学假说都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如“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论”。

2、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的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这些是大爆炸宇宙论的依据。

知识点1古代人的宇宙观1、中国古代流传着“开天辟地”的神话,下列对该神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科学假设B.它能科学地解释宇宙起源C.它采用了宇宙膨胀的观点D.它既是神话,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起源进行探究的思想2、关于宇宙的起源,世界各国的人民早就有了不同的解释,下列这些观点由中国人提出的是()A.地心说B.日心说C.盖天说D.大爆炸理论知识点2从地心说到日心说3、关于“地心说”与“日心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的B.“日心说”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的C.“地心说”认为地球时宇宙的中心D.“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经科学探究被证明是正确的4、古代人们形成“地心说”思想的客观依据是()A.日月星辰东升西落B.太阳会发光C.人间应位于天堂与地狱的中间D.流星会落向地面向地面5、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有着漫长艰难的过程,如日心说和地心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B.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且静止不动,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C.在天文学史上,虽然日心说最终战胜了地心说,但地心说更符合人们的直接经验D.哥白尼经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了地心说,开普勒在总结前人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心说知识点3现代宇宙学说6、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A.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B.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D.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7、如图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怎样的?


古代 天圆地方说 公元2世纪, “地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 说”; 18世纪,天文学家引进“星系”一词;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 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使天文观测的尺 度逐渐扩展到150—200亿光年的时空区域------宇宙大爆炸学说横空出世---------宇宙
一、宇宙的基本特性

1质的存在形式。 有那些常见的天体?
有星光闪烁的恒星 有明亮的行星 有圆缺多变的月亮 有轮廓模糊的星云 有一闪即逝的流星 有拖着长尾的彗星 有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有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人造天体

猎户座气体星云
蟹状星云
卫星,流星,彗星,星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已知最远星系,距地球119亿光年
三、九大行星

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九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海冥
太阳系图片
太阳系图片
四、宇宙中的地球


位置上: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从表1.1中可以看出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 自转运动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地球与其它行星不同之处就在于地球是有生命存在。
时间上是上百亿年,空间上是上百亿光年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人 类 认 识 的 宇 宙
宇宙的特性:
物质性:天体—多样性
运动性:天体系统—层次性
普通天体
稳定的太阳光照
宇宙中的地球
特殊天体 (地球存 在生命的 原因?)
宇宙环境条件 安全的运行轨道 日地距离适中 自身物质条件 体积、质量适中 地球内外温度变化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 光照条件稳定:从地球产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在这段时间里, 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比较稳定,生 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 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

地球的物质条件是: 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外温度变化:海洋的形成
1.1人类认识的宇宙
天体的概念 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球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什么是宇宙?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呢?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是由大约150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宇宙在大爆 炸前处于极高温和超高密状态,大爆炸使物质四散出击,宇宙空 间不断膨胀,温度也相应下降,后来相继出现在宇宙中的所有星 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 时间:10-44 s 体积:10100倍 温度:1032K 宇宙大爆炸理论
课后作业
河外星系

银河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同银河系规模相当的天体系统,称为 河外星系,简称为星系。目前能观测到的约有10亿多个。
总星系

天文学上把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合起来叫 做总星系。这就是我们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200亿光年为 半径的宇宙空间。所包含的星系在10亿个以上 。总星系所含物 质中,最多是氢,其次是氦。
地月系

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月地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
太阳系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九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 体等天体围绕太阳公转,构成太阳系。轨道直径约为120亿千米。
银河系


太阳和千千万万颗恒星又组成庞大的恒星集团,称为银河系。 银河系中有2000多亿颗恒星。主体部分的直径约为8万光年。
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陨铁)
A
B
C
天体类型:
自然天体(星球等)
人造天体 (人造卫星) 注:不作特殊交代的天体均指自然天体
一、宇宙的基本特性

1、物质性:天体----多样性 2、运动性:天体系统----层次性

天体系统概念:运动着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而形成的不同级别的系统。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