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度量衡
汉代度量衡器“权”
汉代度量衡器“权”汉代度量衡器“权”2011-06-09 20:09:36| 分类:中医学-学习 |字号订阅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l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蜀椒l升=50克葶苈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l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1枚=20~30克中者1枚15克强乌头1枚,小者3克,大者5~6克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枳实1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厚朴1尺约30克竹叶一握约12克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
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八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克。
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诚然难矣!。
小知识《中药古今用量的单位换算》
小知识《中药古今用量的单位换算》
汉代衡重:1斤=16两=250克
1两=15.625克约15克
汉代容量: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一合=20毫升,一升=200毫升,一斗=2000毫升,一斛=20000毫升。
汉代度量:分、寸、尺、丈、引都是十进制。
1尺=23厘米。
在中药计量上,宋朝以前的书是汉制,宋朝以后的书是今制。
1升(古)粳米是180克
半升半夏,今天称重大约是50克
五味子半升,大约是30克,
厚朴一尺,称重是15克,比较轻。
一方寸匕,是5、6克
杏仁100粒,去掉皮尖,是40克,
桃仁100粒,称重后是30克,
枳实1枚是18克,选中等大小的是18克,
附子1枚20克,大一点的附子25克,
野生的乌头个小,1枚5克。
1钱匕,大约是1克到1.5克。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即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为1两,16两为斤,30斤为钧,4钧为石。
(汉代“石”读shi,后世读dan)。
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1刀圭=0.5毫升,约0.5克,1撮=4刀圭=2克,1分=3.9~4.2克
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东汉一两折为今13.92克。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6克。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6克。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正文:“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
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
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
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今已亡佚。
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是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
掌握经方的药物用量,特别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与疗效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但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乃汉代张仲景所著,经方所用药量乃是汉制,与现代的度量衡制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及其与今制换算的关系。
1汉代的度量衡制1.1 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曰:“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载:对出土的汉代各种“权”进行实测,最轻的1斤等于235.8g,最重的1斤等于270g,多数为250g。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正是张仲景在世的年代)按汉代权的量级程序,当是十二斤权,实测为2,996g,一斤为249.7g,约等于250g,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据以上可知:汉1斤等于250g,1两等于15.625g,1铢等于0.65g。
1.2 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曰:“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南京博物馆藏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永平三年(公元60年)制,实容60ml水。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制,实容1990ml水。
山东博物馆藏东汉铜斗,实容小米2,000ml。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制,实容小米20390ml。
张仲景方药剂量古今度量衡折算(五)汉代的1尺是多少?1升多少?
张仲景方药剂量古今度量衡折算(五)汉代的1尺是多少?1升多少?上一节讲到了日本医家对仲景用药的折算,前面几节分别从古代各个时期的医家以及现代医家的论点进行分析罗列,通过上面四节内容讨论,大家的留言也是众说纷纭。
所以,这一节我们通过出土文物和文献,考证一下汉代的度量制。
本节主要讲长度和容量,下一节(六)讲重量。
汉代是传统剂量的理论形成时期,继承和推广了秦朝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并且在秦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完整的度量衡单位体系,史称“汉承秦制”。
1.西汉末年,王莽新政时期,刘歆对度量衡制度所做的改革,标志着传统度量衡体系进入了它的理论成型时期。
2.刘秀时期,东汉的度量衡制度基本和西汉保持一致。
汉代量器大小都沿袭秦时制度,基本不变;尺度量器用莽制,实际上略有增大之势,衡制是恢复了秦和西汉之制,而大于新莽时的单位量值。
我们来具体看下汉代度量制一、汉代长度量制在汉代,度量衡制首次记录在《汉书.律历志》。
其中的审度篇云“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本起黄钟之长,以于谷炬黍中者,一黍之广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文为引而五度审矣。
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蔫。
用竹为引,高一分,广六分,长十文。
”由此可见,汉代明确规定了长度的五个单位:分、寸、尺、丈、引。
黄钟为十二律之一。
声调最宏大响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中央黄钟,五音十二律由此而分。
因汉代的“分、寸、尺、丈进位合理,使用简单,量值适当,因此几千年来,历经改朝换代,尽管汉以后单位量值有所增减,而其单位制度却未有更改,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实施以后,才被米制所取代。
”综上所述,汉代的长度单位制为:10分=1寸;10寸=1尺;10尺=1丈;10丈=1引。
至今出土的东汉尺数量众多,共有85支,其中有57支铜尺,25支骨尺,还有数支五尺和木尺,大部分为民间日常用具,刻度多不甚精确。
这一时期特点:{!-- PGC_COLUMN --}数量多;从所测数据中可得一尺之值多集中在23-23.6厘米之间。
东汉度量衡及物价
东汉度量衡及物价一、关于汉尺秦国自商鞅变法后采用23.1厘米长的尺度。
秦始皇统一六国,仍以23.1厘米为—小尺,施行全国。
汉承秦制,以秦时尺值为汉尺长度。
但实际有些出入。
以西汉而言,如:西汉木尺长23厘米,错金铁尺长23.2厘米,铜尺23.5厘米,竹尺长23.6厘米,又一木长23.2厘米。
这说明西汉很多尺超过23.1厘米的标准数值。
进入东汉,尺度又常突破23.1厘米的标准,而且其差距往往更略大于西汉。
如:菱形纹铜尺二支分别长23.29和23.46厘米,鸟兽纹铜尺二支分别长23.39和23.63厘米,龙凤纹铜尺23.72厘米,鎏金铜尺23.6厘米,铜尺二支23.7和23.75厘米,残铜尺二支推算尺长23.75和24.08厘米,骨尺二支23.7和23.8厘米,牙尺23.5厘米。
尚有东汉尺十四支列入《图集》而作为附录者,超过23.1厘米者有九例。
最长者达23.83厘米。
此外还有建初六年的铜尺长23.5厘米,画彩牙尺长23.9厘米(日本嘉纳氏藏)。
两汉之尺传世实物大都超过23.1厘米的标准长度,主要的是经济上的原因。
西汉时官方要征购均输帛,为弥补损耗,有意把尺子稍为加大;东汉时因铸钱渐趋恶滥,布帛有返于货币的倾向,政府的税收本用钱币者(算赋口赋),也有改收布帛的事实(已出现“调”这一名词),官方更有加大尺度的要求,因此与西汉比,尺子显得更长一些,致《隋志》有“至于后汉尺度稍长”之语。
但加大幅度尚属有限,不易发觉,还可以用允许的制作误差及其他理由(如以发新发现的玉律尺为造尺的根据)搪塞过去。
而与征税无关的天文尺,如现存的袖珍式的东汉铜圭表尺,尺长就合23厘米,并未有超长现象,与常用尺长并不一致。
总之,从西汉到东汉,尺长虽略有出入,但与23.1厘米很接近,仍短于黍尺之长,为简单、概括起见,说两汉尺度之长为23.1厘米还是过得去的,否则只看到尽是纷杂的现象,就无法措其辞了。
另:从先秦起,秦尺就有大小之分,承袭秦制的汉代的尺自然也有大尺与小尺两制。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 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问题(郝万山)
2. 第二个问题,张仲景,他是汉代的人,所以他所写的书,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剂量,汉代的度量衡制,这一点好像没有人提出特殊的异议,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其实考察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容易的,不太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我们可以查史书,班固的《汉书.律历志》,它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这就是12铢这么重,「两之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不就是24铢吗?为什么衡重单位中用这个「两」呢?就是在制定这个衡重单位的过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单位是12铢算一个单位,两个12铢就叫1两,当然它就用这个「两」字来做为衡重的一个单位了,「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律历志》的这段话,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它的计量单位和它们的进位关系,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1两,16两是1斤,30斤为钧,成语有一句话叫做「千钧一发」,那就是用1根头发,吊着1000钧的东西,钧是个衡重单位,30斤是1钧的话,那么千钧就是30000斤,那当然是比喻相当危险,另外衡重单位还有一个石,4钧为石,我们应当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a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它念[shi],那么现在我们拿1200个黍米称重,说这就是半两,可以不可以啊?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们拿什么地方出产的黍米啊?是拿新生产的黍米呢?还是放了一年,陈的,已经比较干燥的黍米呢?你把它作为一个标准的衡重单位来计量的话,是不是能够大家都公认,这就是准确的计量呢?你是拿河南产的黍米呢?你还是拿北京产的黍米呢?所以这些都存在着问题,我们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这个标准的衡重器具,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的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汉代的一两,除以16的话,那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两说成是15克,差一点点,没有关系,我们就把1两说成是15克,是为了计算方便,好,关于衡重,我们就谈这么多了。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换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的转化1.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
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
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
中医-中药-古今中药度量衡汉代1两=15.625g ; 清代:1两=36.9g项目汉代清代1石1石=四钧=29760克1石=120斤=70800克1钧1钧=三十斤=7440克1斤1斤=16两=248克=液体250毫升1斤=16两=590克1两1两=24铢=15.625克1两=36.9克1圭=0.5克1撮=2克1钱=10分=3.69克1石=2斛=100000毫升1斛=10斗=20000毫升1斛=5斗=50000毫升1斗=10升=2000毫升1斗=10升=1000毫升1升=10合=200毫升1升=10合=1000毫升1合=2龠=20毫升1合=10毫升1龠=5撮=10毫升1引=10丈=355厘米1丈=10尺=35.5厘米1尺=10寸=3.55厘米1寸=10分=2.31厘米一、汉代1 石= 四钧= 29760 克1 钧= 三十斤= 7440 克1 斤= 16 两=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1 圭= 0.5 克1 撮=2 克1 方寸匙=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匙= 一刀圭= 一钱匙= 1.5 克一钱匙= 1.5-1.8 克一铢= 0.65 克一铢= 100 个黍米的重量一分= 3.9-4.2 克1 斛= 10 斗= 20000 毫升1 斗= 10 升= 2000 毫升1 升= 10 合= 200 毫升1 合=2 龠= 20 毫升1 龠= 5 撮= 10 毫升1 撮= 4 圭=2 毫升1 圭= 0.5 毫升“石”:读shí,后来读dàn“龠”:读yuè1 引= 10 丈= 2310 厘米1 丈= 10 尺= 231 厘米1 尺= 10 寸= 23.1 厘米1 分= 0.231 厘米梧桐子大= 黄豆大蜀椒一升= 50 克葶苈子一升= 60 克吴茱萸一升= 50 克五味子一升= 50 克半夏一升= 130 克虻虫一升= 16 克附子大者1 枚= 20-30 克附子中者1 枚= 15 克强乌头1 枚小者= 3 克强乌头1 枚大者= 5-6 克杏仁大者10 枚= 4 克栀子10 枚平均15 克瓜蒌大小平均1 枚= 46 克枳实1 枚约14.4 克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厚朴1 尺约30 克竹叶一握约12 克------------二、清代1 石= 120斤= 70800克1 斤= 16 两= 590 克1 两= 36.9克1 钱=10分=36.9 克1石=2斛=100000毫升1 斛=5斗= 50000 毫升1 斗= 10 升= 1000 毫升1 升= 10 合= 1000 毫升1 合= 10 毫升1 引= 10 丈=355厘米1 丈= 10 尺= 35.5 厘米1 尺= 10 寸= 3.55厘米1 寸= 10 分= 2.31 厘米二、进制关系1. 十六进位制与公制重量单位对照表一厘:约等于十毫(0.03125克)。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 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
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
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
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
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
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
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
汉代药物度量衡不同于官制
汉代药物度量衡不同于官制汉代药物度量衡不同于官制经典经方医学论坛首发通常科技史工作者,认为有两点不能证实存在过两套度量衡,1、文献依据 2、出土实物。
文本根据《本经序录》,参考《千金要方》: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子大也。
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
钱五匕者,今五铢钱边五字者以抄之,亦令不落为度。
一撮者,四刀圭也。
十撮为一勺,十勺为一合(千金作两勺为一合)。
以药升分之者,谓药有虚实轻重,不得用斤两,则以升平之。
药升合方寸作,上径一寸,下径六分,深八分。
内散勿案抑,正尔微动令平调耳。
而今人分药,多不复用此。
凡丸药有云如细麻者,即今胡麻也,不必扁扁,但令较略大小相称耳。
如黍粟亦然,以十六黍为一大豆也;如大麻者,即大麻子准三细麻也;如胡豆者,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准之。
如小豆者,今赤小豆也,粒有大小,以三大麻子准之。
如大豆者,二小豆准之。
如梧子者,以二大豆准之。
一方寸匕散,蜜和得如梧子,准十丸为度。
如弹丸及鸡子黄者,以十梧子准之。
这一段信息量是很大的。
1方寸匕散可做成蜜丸如梧子大10丸;1大豆=16黍;1刀圭=1梧子=2豆=32黍;1方寸匕=10刀圭=10梧子;1撮=4刀圭=4梧子=128黍;1勺=10撮=40梧子;1280黍或1200黍;1合=10勺=400梧子=12800黍;显然此数据错误,应为千金所载1合=2勺=80梧子=2400黍;合于官制1两。
1大豆=16黍;1梧子=2大豆;1弹丸=1鸡子黄=10梧子=20大豆=320黍;千金云:两勺为一合。
则:1合=2勺=20撮=80刀圭=80梧子=160大豆=2560黍;(此数据不精确,同时可见古人允许这个误差。
)这段数据有几个问题,官制同律度量衡规定,律起黄钟之龠,以龠的容积为起度量衡的基本单位,而本段丝毫不提及龠这个重要单位。
而是用合、勺、撮、方寸匕、刀圭、梧子、大豆、黍米的换算关系表达。
出土文物始建国铜律撮,是王莽量制,也就是刘歆的规矩,汉书律历志记载的官制同律度量衡,积百六十二分,换算为1.971cm3 与博物馆的科技史专家测量为2.1ml,接近。
汉代度量衡制
汉代度量衡制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一、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二、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汉1合=20ml;1升=200ml1斗=2000ml;1斛=20000ml三、汉代的度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汉1寸=2.3cm;汉1尺=23cm汉1丈=230cm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
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
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
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
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六、经方药量的折算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
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50~6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15克。
伤寒论方度量衡换算
一、汉代度量衡换算方法为出土实物实际测量的换算结果1、重量1200黍,重12铢。
24铢重一两(12铢X2,两之为两)。
16两重1斤。
30斤重1钧。
4钧重1石。
千钧一发。
石为容量读dan。
1斤=250g。
250÷16=15.625。
现在换算:1两=15g。
2、容量1200黍,1龠(yue)。
2龠为1合(ge)。
10合为1升。
10升为1斗。
10斗为1斛(hu)1升=200ml。
《伤寒论》本云“黄耳杯”=200ml。
故勘校人将原著“黄耳杯”换算为“升”。
3、长度五苓散:白饮和服方寸匕。
1黍为1分,10分为1寸,10寸为1尺。
10尺为1丈。
10丈为1引1寸=2.3cm。
1尺=23cm。
关于身高8尺=8X23=184cm。
二、晋朝晋朝沿袭汉制,只是在铢和两之间,加“分”。
6铢=1分。
4分=1两。
《伤寒论》中,只有一个方:麻黄升麻汤,使用:分。
所以,可以看出,麻黄升麻汤是晋朝人抄方时留下痕迹。
《金贵要略》不少方,用“分”作为衡量单位。
但需要区别:如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
表示比例。
如三物白散:桔梗3分,巴豆1分,贝母3分,这个分是等份。
三、宋朝晋朝到宋朝700-800年时间,度量衡发生很大变化。
1斤=600g1升=1000ml1尺=33cm宋朝以前,医药的度量衡,遵守汉制。
四、建国后宋以后到解放前,以宋制度量衡。
解放后:1斤=500g。
1钱=3g。
3钱=9g,药房为了好算费用,9g统一算10g的也有。
黑龙江1两=50g,1钱=5g。
五、举例麻黄3两(45g),桂枝2两(30g),甘草1两(15g),杏仁70粒=28g(100粒=40g)。
三次量。
故每一剂:麻黄15g,桂枝10g,甘草5g,杏仁9g。
现在每一剂熬两次(70%有效成分取药)。
张仲景是熬一次。
45%熬取药物有效成分比例。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桂枝15g,芍药15g,生姜15g,甘草10g,大枣4枚。
承上启下的汉代度量衡
承上启下的汉代度量衡中药古代剂量汉代:承上启下的汉代度量衡西汉末年律历学家刘歆,为迎合王莽在政治上的需要,征集通晓天文、乐律的学者百余人,度历代度量衡制度,经过总结归纳,分别整理成审度、嘉量、权衡各篇(后收入《汉书·律历志》),首次明确规定度量衡以黄钟为标准。
成为我国古代度量衡最系统、最权威的著作。
而审度、嘉量、权衡的最小单位即为禾本科的黍,黍多为椭圆形,平滑有光泽,有白、黄、褐色三种,我国北方栽培较多,供食用或酿酒。
1、审度:《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本起黄钟之长。
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
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其法用铜,高一寸、广二寸、长一丈,而分寸尺丈存焉。
用竹为引,高一分,广六分,长十丈。
职在内宫,廷尉掌之”。
根据出生汉代新莽文物测量所得每尺长分别为22.9、23.5、24cm,平均为24.466cm,东汉后期尺度略有增长,一尺约23.5cm。
-《中国古代度量衡》以上方法取中等大小的黍横排,一粒宽度相当一分之长。
100粒宽度为一尺。
2、嘉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
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概。
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
其法用铜,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其上为斛、其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为合、龠职在太仓,大司农掌之”以上方法取中等大小的黍横排,1200粒容量为一龠为10ml。
二龠为一合。
-《中国古代度量衡》3、权衡:《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本起于黄钟之重。
一龠容千二百黍,重12铢,两之为两。
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五权之制,以义立之,以物钧之,其作小大之差,以轻重为宜。
圜而环之,令之肉倍好者。
汉代度量衡制
汉代度量衡制汉代度量衡制一、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二、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汉1合=20ml;1升=200ml1斗=2000ml;1斛=20000ml三、汉代的度量《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汉1寸=2.3cm ;汉1尺=23cm汉1丈=230cm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
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
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
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
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六、经方药量的折算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
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50~6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15克。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一)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一)“经方”原为经验用方的意思,在汉代以前,凡是记载经验用方的书,统称之为“经方”。
班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所说的“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即指此而言。
但是这些经方的著作,均已亡佚。
今天人们所说的“经方”也就是本文所要讲的“经方”,则指《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方剂而言,含有方剂的经典、典范之意。
掌握经方的药物用量和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和疗效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但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乃汉代张仲景所著,经方所用药量,乃是汉制(后面还会谈到这个问题),和现代的度量衡制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及其与今制换算的关系。
今天我就和喜欢用经方的朋友们谈谈汉代度量衡制和中国历代度量衡制的变化问题。
一、汉代的度量衡制1、汉代的衡重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中国国家计量总局编写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对出土的汉代各种“权”进行实测,最轻的1斤=235.8克,最重的1斤=270克,多数为250克。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正是张仲景在世的年代)按汉代权的量级程序,当是十二斤权,实测为2996克,一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
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据以上可知:汉1斤=250克;1两=15.625克(为了计算方便,我下面把汉一两折算为15克);1铢=0.65克;2、汉代的容量《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南京博物馆藏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永平三年(公元60年)制,实容20毫升水。
上海博物馆藏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元初三年(公元116年)制,实容1990毫升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1斤=250g;1两=15.625g;1铢=0.65g
二、汉代的容量
《汉书·律历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以子谷柜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实测:
汉1合=20ml;1升=200ml
汉1丈=230cm
四、中国度量衡制的变化
汉代以后的两千年来,上述度量衡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晋朝以後到唐到宋,其变化尤其显著。衡重每斤由250克增至600克左右,量器的容量每升由200毫升增至1000毫升以上,尺度每尺由23厘米增至33厘米以上。到宋以後元、明、清则基本稳定。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五、中药计量的历史变革
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含唐代)保留了汉制。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
《晋书·律历志》 :“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
《唐会要》: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
1斗=2000ml;1斛=20000ml
三、汉代的度量
《汉书·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文物实测:
汉1寸=2.3cm ;汉1尺=23cm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七、经方药量实际应用
麻黄3两=45克;桂枝2两=30克 ;甘草1两=15克;杏仁70个=28克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一次治疗量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一服。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今天应当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
班固《汉书·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文物实测:汉光和大司农铜权,铸于光和二年闰二月二十三日(公元179年)是12斤权,实测为2996克,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
因药后反应增减药量: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匕,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匕。理中丸,日服三四丸,夜服二丸,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
六、经方药量的折算
以重量计量者,折算为现代计量(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者,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50~60克;五味子半升=30克;厚朴1尺(中等厚,宽3.5厘米,长23厘米)=15克。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如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10-25克、大附子=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
汉代一两为15.6g。汉一两为24铢,因此,一铢为0.65克。这两权钱刚好是8.1铢左右。每个刚好合八铢半两的重量。
一、汉代的衡重
以当地常用药的常用量为基准,以经方各药计量比例做参照,是方便的方法。
八、经方药量变化规律
因人制宜: 十枣汤“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四逆汤都有强人、羸人用量不同。
因病制宜:相同的病证,病邪的盛衰强弱也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在药量使用上做到药证相当。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的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