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古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里
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位于河南省偃师市 缑氏镇陈河村。北依景山, 南望嵩岳,东南为(huán)辕 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 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 便为洛都畿辅之地。玄奘故 里景区共有7个景点,即玄奘 故居、皇家寺院佛光寺、陈 家花园、凤凰台、马蹄泉、 晾经台、西原墓地。 洛阳东南40公里处207国道 北侧,偃师市缑氏镇的凤凰 山下,有条凤凰谷,谷东的 陈河村就是唐代著名高僧、 翻译家,旅行家玄奘的故里。

隋唐东都城遗址
隋唐东都城文化遗址位于洛阳市区,北 依邙山,南对伊阙,西至涧河,东逾瀍 水,洛水横贯其中。隋大业元年(公元 605年)所建,历经唐、武周、五代后 梁、后唐、后晋诸王朝。北宋是为西京。 东都城址分为外郭城、宫城、皇城、东 城、含嘉城、圆壁城和曜仪城。规模宏 大,而局有序。城址周长为27.52公里, 是洛阳最大的一座古代都城。城内有里 坊109个,河南多于河北。现在河南已 找到了55个,河北仅找到9个。城内有 三个大的市场,东为丰都市,西为大同 市,瀍河东岸有通远市。1988年1月 13日,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共有8座城门,东3、南3、北2,以南 面中门定鼎门最宏伟。城垣遗址周长约 27.5公里,略呈正方形。内由宫城、 皇城、东城、圆璧城、曜仪城、含嘉仓 城等组成。
宗教设施
白马寺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 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 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 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 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 庭”和“释源”之称。现存的遗址古 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 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 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之一。 白马寺建成后,洛阳佛寺逐渐增多, 到西晋时,全国128寺,洛阳即占 42寺。五胡十六国时期。洛阳成为 佛教中心。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佛教 风行,佛寺骤增,洛阳最多时佛寺达 1 300多所,其质量和规模也都不同 寻常。
民居
孙旗屯文化遗址 :孙旗屯文化遗址位于今洛阳市西南郊周山北麓的孙 旗屯村东,是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经发掘清理出大量的房屋残基 和窑穴。 孙旗屯文化遗址位于今洛阳市西南郊周山北麓的孙旗屯村东,是一处大 型的原始聚落遗址,经发掘清理出大量的房屋残基和窑穴遗址,其中在 仰韶文化层中发现有椭圆形和袋形窖穴,在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 文化层中,主要有袋状窖穴。该遗址处还发现有商代遗址主要有葫芦瓢 形灰坑。孙旗屯文化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洛阳原始社会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其他名建筑
香山寺 龙门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 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紧邻龙门石窟。 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武则天称帝时重 修该寺,并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 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 佳话。白居易曾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 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 振。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 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 山”。2003年,香山寺第五次修复, 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 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 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 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 道等 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 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 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 并肩邻立。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
名人故里
老子故宅 老子故宅,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 族区东通巷北头西侧,今洛阳市第二 十四中学校院内。东临孔子庙(即瀍 东书院旧址),西傍瀍河。老子故宅 由西向东,与孔子庙、三灵侯庙(俗 称“葛唐周”)并行,均坐北向南, 一字排开。 三灵侯庙大门,正对东通巷,从三灵 侯庙大门西行,有一小巷可通老子故 宅大门,老子故宅大门坐西向东,门 上有两条石刻雕龙,额题“老子故宅” 四个大字。进大门北折,坐北向南有 一间佛殿,内塑观音菩萨像一尊。菩 萨像前有一乌金佛像,在民国16年 (公元1927年)时,被人盗去。佛 殿后砌有院墙,中开二门,与后院老 子故宅相通,进二门,坐东向西有东 厢房5间。通过院中甬道,过东厢房, 可达坐北向南的大殿,内塑有老子像 一尊。

宗教设施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 大石窟为: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 云冈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洛 阳市城南6公里的伊阙峡谷,这里香山 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 过,古称“伊阙”, 隋炀帝迁都洛阳后,将把皇宫的正门正 对伊阙,而皇帝又以真龙天子自居,从 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因 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列 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 焉”,此处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 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 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 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 密如蜂房。 洛阳半龛居士刘中州书唐韦应物咏龙门 诗(如右图)
洛阳古建筑
洛阳古时称雒阳,神都。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发 祥地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之 一。联合国命名的世界文化名城,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 麦加、洛阳、雅典)”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和丝绸之 路东方起点之一。 洛阳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十三朝古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 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道学、 儒学、佛学、理学或渊源于此,或首传于此,或光大于此,以 “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根文源。 国花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 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拥有悠久历史的洛阳, 古建筑的数目也是令洛阳人自豪的重要一点。

园林建筑
东汉西苑 汉灵帝辟建,位于城西。园林内起裸游馆千 间,引渠水绕流,乘船可达馆。灵帝来馆, 命宫人皆解上衣或共裸浴;煮西域菌墀 (chí )香为汤,以余汁入渠,名“流香 渠”。又作鸡鸣堂,经常醉迷天晓,让内侍 学鸡叫,以假乱真。
园林建筑
隋西苑 据记载,隋西苑位于隋东都洛阳宫城 以西,北背邙山,东北隅与东周王城 为界,周一百二十里。苑中造山为海, 周十余里;海内有蓬莱、方丈、瀛洲 诸山,高百余尺,台观殿阁,分布在 山上。山上建筑装有机械,能升能降, 忽起忽灭。海北有龙鳞渠,渠面宽二 十步,屈曲周绕后入海。沿渠造十六 院,是十六组建筑庭园,供嫔妃居住。 每院临渠开门,在渠上架飞桥相通。 各庭院都栽植杨柳修竹,名花异草, 秋冬则剪彩缀绫装饰,壮丽非凡。院 内还有亭子、鱼池和饲养家畜、种植 瓜果蔬菜的园圃。 1980年,洛阳市在西苑16院遗址上 建起一座遗址公园:西苑公园。公园 具体而微,其中以河、湖、山为脉络 布置园景、广布植物的特色,亦可作 为后人一窥西苑美景之凭。

军事设施
洛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四周群山环抱,历代关隘建筑宏伟。 汉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 关村,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 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2007年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捆绑项目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楼坐西向东,北接陇海线,南连青龙山,西通县城,东 临涧水。关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古称八特坂或八将山,是著名的古战场遗址。 史称“汉函谷关”,又称为汉关。
其他名建筑
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7.5公里 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 “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 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 周公姬旦修建。庙内古树参天殿堂 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 太公、等周人先祖及功臣勋将的配 殿,汉白玉武将像等古迹名胜。 周公庙,庙始于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年),距今已1380多年,是 专门为纪念祭祀周公而建的。庙区 现存古建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 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 阁玲珑。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 并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 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洛阳 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 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 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 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 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 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 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 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 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 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 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 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 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 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手工作坊
洛阳历史曾有大批手工业作坊。从夏商的陶 器生产窑,到周朝的铜器生产作坊,以至于 战国的铁器、砖瓦,隋唐的三彩陶瓷,宋代 的活字印刷等手工业作坊,都留下了无数座 建筑遗址,虽然古籍记载不多,亦可使后人 窥见其一些盛况。
西周铸铜作坊
据对熔炉残壁的分析,可知当时熔铜采 用的是内加热式的炉子 。大型炉子高 达1.5米左右,是竖式鼓风炉,它基本 上已经具备了现代鼓风炉的雏型。这表 明在西周时我国的冶炼技术已相当先进。 从出土的大量陶范分析,可知当时的制 范流程是,先制母范,即模型;然后按 照母范上规划好的分型方案制作外范, 即铸型。一般简单的器型用双合范,复 杂的器型用多合范。每片范的分型面上 都对应地做好三角楔形的榫卯、长方形 的子母口,以便合范时扣合,工艺相当 精密。 从出土的陶范看出当时铸造的器物种类 很多,有鼎、簋、卤尊、爵等。还有车 马饰器、兵器等。从出土的卜骨、卜龟 以及被杀害的奴隶尸骨来分析,当时在 开炉浇铸时可能还要进行占卜和杀牲祭 祀的仪式。 这座大型青铜器作坊建于西周初年,毁 于西周中期穆王以后,距今约有三千余 年的历史了。
·建筑工程之洛阳古代建筑
•城池 •手工作坊 •交通设施 •民居、名人故里 •其他名建筑 •军事设施 •园林建筑 •宗教设施 •庙、宫等 •陵墓
汉魏洛阳故城
(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都城)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城东15 公里洛阳市郊区、偃师市、孟津 县毗连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河。 更始三年(25),东汉光武帝刘秀 定都于此,其后三国魏、西晋、 北魏也以此为都,历4代共330 多年。北魏末年在战乱中化为废 墟。 城池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东15公 里,在洛龙区、孟津县、偃师市 交汇处,北依邙山,南临洛河, 地形北高南低。


百度文库
交通设施——桥梁
洛河诸桥 1.秦复道桥 2.东汉永桥 3.隋天津桥 4.隋皇津桥 5.隋永济桥 ……
瀍河诸桥
1.唐镇国桥 2.明广济桥 3.明耿公桥
交通设施——道路
周王城道路 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 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 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维,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同时,《周 礼· 考工记》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如 “都”、“王城”和“诸侯城”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 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 牧地的相关关系的论述。《周礼· 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 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周礼· 考工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 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现则有周王城广场可供游览。
汉函谷关
“函”就是匣子,“谷”就是山谷, “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为匣, 遏其要冲。但函谷关一词不始于西 汉,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春秋时期 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 椐险设关,以抵御东方诸侯的进攻。 那里由秦岭、黄河、衡山岭构成的 天然屏障中,惟有函谷一道贯通东 西,故此关就被称为函谷关。先秦 和西汉初年的函谷关位于今三门峡 灵宝市。公元前241年,楚、赵、 魏、韩、燕合纵攻秦,至此关而败 还;公元前207年,刘邦西入咸阳, 遣兵守此关以拒诸侯军。可见当时 此关确实有不可低估的军事作用。 右图为函谷关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