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题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元谋人
D.半坡原始居民
2.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中央集权制3.《论语》云:“管仲相齐桓,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齐桓公称霸B.楚庄王称霸C.晋文公称霸D.勾践称霸
4.下图为北京人复原头像,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对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会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造房屋和使用陶器
5.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我国云南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6.《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其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7.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这个遗址是()。A.山顶洞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D.北京人遗址
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方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甲骨ト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西周历史
9.《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10.秦末农民战争中,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
11.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黄帝B.炎帝C.舜D.禹
12.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铁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13.青铜器是商周文明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青铜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14.我们扬州市有一个宝应县,“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正式确立于何时
A.商朝B.战国C.秦朝D.汉朝
15.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②夏朝的建立者
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
④舜的儿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16.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产生活的共同点是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能制造陶器
C.会种植水稻
D.懂得使用天然漆
17.促使原始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木构建筑的发明
C.饲养家畜家禽
D.原始艺术的发展
18.如图为轩辕故里,传说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这些传说有可能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蚩尤
B.黄帝
C.尧
D.舜
19.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导游关于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你认为正确的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到咸阳,东到北京
20.传说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教人们通商交换,他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2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
22.200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届遗产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将中国河南安阳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因为该地发掘出了
A.甲骨文、兵马俑
B.茶叶、青铜器
C.甲骨文、青铜器
D.丝绸、甲骨文
23.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
①修骊山陵
②统一文字
③焚书坑儒
④统一货币
⑤修建长城
⑥强征赋税
⑦严刑苛法
⑧开拓交通
A.①②③④⑦
B.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⑧
D.①③⑤⑥⑦⑧
24.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利簋
D.毛公鼎
25.破釜沉舟的成语来源于
A.巨鹿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二、综合题
26.和谐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君臣关系的和谐)
(1)两幅图片中的政治家在君臣同心之下,都进行了社会改革,其中,“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在图二进行的改革中,一个普通人要想获得爵位,可以通过什么办法?一个农民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减轻或免除劳役?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它”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中国水利史》(2)战国时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就是材料中的“它”,它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其修建者是谁?从材料看,此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精神文明的和谐)
(3)思想的包容是人类超越物质文明,追求精神文明的和谐跨越。如图为战国时期反映思想活跃局面的“百家争鸣”,请完成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