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论美》阅读训练(苏教)

合集下载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论美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测试:论美

十二*论美01 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4)题。

①我们一家人去剧场看表演,坐在我身边的是衣着华丽、举止端庄的一位女士,她带着一个容颜俊秀的小男孩。

如果说,刚开始我是被他们的外表所吸引,那么后来则是因她们高贵的人格而对她们肃然起敬。

②当看到滑稽.的小丑表演时,男孩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站到座位上大喊大叫;当那个年轻的演员紧张得忘掉台词时,女士最先给予.善意的掌声;当演出结束谢幕时,他们毫不吝啬..地为演员们鼓掌……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我从他们身上摄取到了优雅的美丽。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滑稽.(jī)给予.(yǔ)吝啬..(lìn sè)(3)第①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衣着华丽、举止端庄的女士。

(4)第③段中引号的作用是表示引用。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幽雅谚语衬托愧悔朴素光晖“幽”改为“优”“晖”改为“辉”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2)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羞愧与悔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意。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

(2)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

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

5.结合“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这句拉丁谚语,谈谈对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中“最美不过夕阳红”含义的理解。

这里的“晚秋”与“夕阳红”都象征老年。

2016秋苏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论美》练习题

2016秋苏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论美》练习题

12 论美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就是( )A、优雅.(yǎ) 吝.啬(lìn) 滑稽.(jí) 严肃.(sù)B、腐.烂(fǔ) 摄.取(niè) 衬.托(chèn) 俊.秀(jùn)C、机遇.(yù) 谚.语(yàn) 愧.悔(kuì) 放射.(sh è)D、放弃.(qì) 容颜.(yàn) 端.庄(duān) 规范.(fàn)2、下列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美就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就是机遇,而不就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瞧并不悠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2)美优如盛夏的水果,就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晖。

3、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______(美丽华丽亮丽)。

(2)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_______(光芒光辉光彩)。

4、下列对文章的主题与论证方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就是( )A、本文论证了美德就是人类最高的美。

B、文章开头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美貌就是人的追求。

C、第4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某些老人与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D、第2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性。

5、综合性学习。

学了《论美》之后,相信同学们对“美”有了深刻的认识。

为此,班级开展了以“美”为主题的活动,请您来参加。

(1)【宣传美】请您拟写一条关于“美”的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感悟美】仿写句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自然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就是清新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________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永恒美。

九年级语文上册《论美》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论美》精品同步测试 苏教版

十二论美【预习反馈一、给加点的字注音。

肃然起敬()滑稽()谚语()二、你能理解下列句子的内涵吗?1.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美犹如是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三、根据自己对课文的初读感知,回答下面问题。

1.你认为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语句能给你以启迪,摘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四、链接阅读,回答问题。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学家。

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恩格斯语)。

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

那个时代,正值资本原始积累阶段,资本家对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残酷剥削。

当时的英国社会人欲横流,道德沦丧。

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培根出版了《论人生》一书,对哲学、伦理学、做官秘诀、处世之道、治家准则,对艺术和大自然的欣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

《论美》是该书中的一篇。

培根是哲学家,在这篇杂感中,他论及人的“形体之美”和“幽雅行为之美”,最后提出了“德行美”,希望“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美的境界。

以上介绍中画线部分的文字主要写了那两个方面的内容?五、自主学习,发疑提问。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二 论美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二 论美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九篇

2019年精选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二论美苏教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她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

B、尽管雨多么大,路多么难走,她都能坚持按时到校。

C、只有坚持认真预习,才会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D、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成功》《学问和智慧》《论美》三篇议论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从不同角度谈读书治学、心灵美的内容,使读者从中得到很大启发。

B、《成功》一文的作者是季羡林,他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语言亲切自然。

C、英国哲学家培根所写的《论美》语言精美,在表达上有丰富的想象力,善于比喻。

充分论述了德行美才是人类最高的美。

D、《学问和智慧》中作者阐述了学问与智慧的辩证关系: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给下面一段文字填上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_______。

①1983年7月,那里最低气温为-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 )的美;直线是( )的美,曲线是( )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 )的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A、流畅流动淡雅婉转B、流动流畅婉转淡雅C、婉转流畅流动淡雅D、流动淡雅流畅婉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找出有语病的句子( )A、季羡林进入古稀之年后,他的学术生命时期仿佛进入了黄金时代。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美》同步测试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美》同步测试苏教版

第12课论美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愧.悔 __ 谚.语滑jī shè取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称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静的。

②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是吝色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许多容颜峻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错别字改正3.我们身上有很多美好的品质,如诚恳、朴素、善良、勇敢、无私、正直等,要善于发掘和自我肯定。

请找出一点加以阐发(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示例:诚实是一束馨香的花朵,让他人快乐,更使自己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中学对该校300名高一学生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快乐男生》两大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情况《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快乐男生》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原因事迹很感人、很受教育与自己的关系不大有趣、能表现个性品位不高人数91 209 245 55比例30.3% 69.7% 81.7% 18.3%(1)请概括说明统计表反映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分析。

苏教版九上语文 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同步练习

苏教版九上语文    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同步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是借助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

B.《多收了三五斗》这篇散文记叙了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作者叶圣陶。

C.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美》中认为:“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描绘了奇丽多姿的富春江山水,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答案:B解析:“《多收了三五斗》”这篇散文关于体裁的说法不对,应是“小说”。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更不能放弃课内只顾课外,要从课内中学到语文的基础知识及赏析文章的方法,并和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语文能力和素养得到提高。

2.给下面这段话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正确的一项是()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 )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cè()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lún()的艺术品。

A.zhuówù侧伦B.chúè测论C.chùwù测伦D.chùè侧论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汉字字音、字形,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结合词语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掌握同音字、形似字的写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南宁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

2020秋苏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论美练习题

2020秋苏教版语文九上第12课论美练习题

12 论美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优雅.(yǎ)吝.啬(lìn)滑稽.(jí)严肃.(sù)B.腐.烂(fǔ)摄.取(niè)衬.托(chèn)俊.秀(jùn)C.机遇.(yù)谚.语(yàn)愧.悔(kuì)放射.(shè)D.放弃.(qì)容颜.(yàn)端.庄(duān)规范.(fàn)2.下列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悠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2)美优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晖。

3.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______(美丽华丽亮丽)。

(2)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_______(光芒光辉光彩)。

4.下列对文章的主题和论证方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

B.文章开头以一个比喻、一个实例,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美貌是人的追求。

C.第4段运用对比论证,通过某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D.第2段运用举例论证,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性。

5.综合性学习。

学了《论美》之后,相信同学们对“美”有了深刻的认识。

为此,班级开展了以“美”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来参加。

(1)【宣传美】请你拟写一条关于“美”的宣传标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2)【感悟美】仿写句子。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自然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是清新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永恒美。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论美》练习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论美》练习苏教版

十二论美
一、默一默
能合上书本,默写下列词语
吝啬腓力普摄取滑稽
二、读一读
这是一篇议论文,请大家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美这个话题,作了哪些论述?在这些论述中作者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
三、想一想
1、文章论了哪几种美?那么在作者心目中,什么样的美才是最理想的美?
2、赏析语言: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做一张“美的格言卡”。

一、练一练
培根认为:美德最美。

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

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学生各抒己见)
五、作业:
就你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写一句关于美的格言,写一首关于美的小诗,或写一段关于美的随笔。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论美》苏教版九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美》苏教版九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论美》(苏教版九上)阅读练习及答案《论美》(苏教版九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题9—13题:(14分)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
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
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饱受着愧悔的
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
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9.揣摩文中红色的词,想一想,为什么不能删去?(2分)
10.文中“晚秋的景色”中的“晚秋”指的是什么?(2分)
11.作者以“盛夏的水果”为喻,想说明什么观点?(4分)
12.为什么“世上有许多美人”“晚年”“愧悔”?(3分)
13.美怎样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3分)参考答案:整理
9.如果删去“有些”,那就等于说是“全部”,以偏概全。

“尽管”与“却”相对应,说明推断的前提,强调了美德的重要性。

10.这里的“晚秋”相对于“春天”而言,是指人的老年。

11.说明形体美是难以永久保持的。

12.在多数情况下,青年人不懂得追求德行美,所以到了老年会愧悔。

13.美只有落在懂得德行美的人身上,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2课《论美》同步练习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12课《论美》同步练习

九年级(上)第三单元第12课《论美》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是借助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

B.《多收了三五斗》这篇散文记叙了江南小城旧毡帽朋友们被迫贱价粜米的故事,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作者叶圣陶。

C.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美》中认为:“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D.《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描绘了奇丽多姿的富春江山水,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2.给下面这段话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正确的一项是()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无论是令人厌恶.( )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cè()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lún()的艺术品。

A.zhuówù侧伦B.chúè测论C.chùwù测伦D.chùè侧论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调查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B.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使南宁人民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与改造。

C.美国不厌其烦地宣扬“伊朗核威胁论”,目的在于不断对伊朗施压,迫使其就范。

D.是否能按时到达就在于他的努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历史上曾经人来人往的丝绸古道,如今已变成了人迹罕至....的沙漠。

B.班会上,在同学们指出了王军的许多缺点后,他锋芒毕露....,百般辩解。

C.一个又一个的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转过水榭,是一条回环曲折的石桥,桥下流水潺潺。

【初中记叙文阅读】《论美》(苏教版九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论美》(苏教版九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论美》(苏教版九上)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题913题:(14分)
有些老年人看起来很可爱,因为他们的风格优雅美丽。

拉丁谚语说:深秋的景色是最好的。

有些人的美丽不值得赞美,但有些人的美丽不值得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饱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9.崔莫文的红字,想想看,为什么不能删掉?(2分)
10.文中晚秋的景色中的晚秋指的是什么?(2分)
11.作者以盛夏的果实为隐喻。

作者想解释什么?(4分)
12.为什么世上有许多美人晚年愧悔?(3分)
13.美如何才能散发出真正的光彩?(3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
阅读答案
网整理
9.如果删除了一些,就等于说它们是全部的,并概括为整体。

虽然它与之相对应,但它解释了推理的前提,并强调了美德的重要性。

10.这里的晚秋相对于春天而言,是指人的老年。

11.这表明身体美很难永远保持。

12.在多数情况下,青年人不懂得追求德行美,所以到了老年会愧悔。

13.只有当美落在懂得美德与美的人身上,并将美的外表与美德结合起来,美才能散发出真正的光彩。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论美》阅读练习2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论美》阅读练习2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论美【课内阅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X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X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通读全文,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观点的句子,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章第2段,作者把“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的原因归结为“造物的吝啬”,你认同这个看法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作者培根是英国哲学家,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人(中国正处在明末清初),他在文章中选用的事例都是欧洲的,设若培根学贯中西,他可能会选择哪些中国的例子来证明文中的一些观点呢?请就文中的某一观点写出一个相对应的例子。

观点: _ 例子: _______________ 4.时下美女效应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许多人不惜花费巨资,忍受剧痛,开始整容手术,人造美女闪亮登场。

论美(2003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课内阅读)

论美(2003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课内阅读)

论美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选自《论美》)17.“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中“此”与“彼”分别指什么?(用第1段中的词语回答)(2 分)“此”指代:“彼”指代:18.选文中提到了多个有关“美”的概念,其中与“最高的美”内涵基本相同的有(写出两个即可):、(2分)19.意大利克罗齐说“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

”这句话可以帮助理解第2 段中的哪一观点?(2 分)答:20.下列句子的意思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2分)【】A.美貌的人并不具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B .按照几何比例不可能画出最美的人像。

C,外形不美的人事业上却大有作为。

D.各种形式的美都是难于直观的。

2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1 段文字以两种人为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B.第2 段文字通过三个层次美的比较,充分说明内在美即品德美重于外在美。

C .第2 段文字末划横线的句子,意思是说美是整体的、和谐的、不可分割的。

D.选文论述的是人生哲理,虽然都是理论分析,但文笔生动,颇有幽默感。

【参考答案】17. 此:美貌(或:容颜俊秀。

或:外形美)(1分)彼:才能(或:(有所)作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美》阅读训练
品味瑕疵
①我国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谚语,英谚也有“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之说。

由此看来,任何事物都有缺点,都有瑕疵。

如何对待这些瑕疵,却因人而异:有些人斤斤计较,换得的是不满和不快乐,而有些人却学会品味瑕疵,从而收获了很多。

②瑕疵铸就了别样的美。

最美女神维纳斯,成就其美的,不是无瑕绝伦的美貌,不是艺术
家高超的技艺,而是一双无法修复的手臂。

两只残缺的手臂,却激发了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从而成就了一种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月缺是瑕疵,但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那一弯如钩的月,却把李煜的国破家亡之恨、孤独寂寞之情渲染得如此传神,从而写出了深深触动我们内心的凄清之美。

正是瑕疵,酝酿出这些别样的风景。

③瑕疵也能超过完美,创造奇迹。

在美国有个叫拉里恩的玩具商人开办了一家玩具娃娃公司,设计了一个可爱的娃娃名为Bratz ,却总是无法超越完美的经典——诞生于195 9 年的芭比。

当他为此苦恼时,他那只有7 岁的孩子不小心把几滴墨水溅到娃娃脸上,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对这个脸上有瑕疵的娃娃,孩子反而更喜欢了。

“你不觉得他跟我很像吗?看他那一脸的雀斑,很可爱!”他的孩子指着娃娃脸上的污渍说。

拉里恩得到启发,大胆地设计了有五位成员的娃娃组合,最主要的是她们脸上都有一些雀斑,这就是如今的Bratz 。

经过十年的发展,拉里恩用持续市场销量说明了Bratz 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玩具娃娃。

美国《时代》杂志这样评价说:“拉里恩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用瑕疵超越了完美的经典!”
④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

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成为他人生中抹不去的
瑕疵,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却将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动力,奋笔疾书,夜以继日,终于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

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被很多工作拒绝,但在喜剧方面逐渐显露出了他的优秀之处,从此,一位著名喜剧大师诞生了。

正是他的瑕疵成就了他的事业。

然而也有一些人却不是这样,比如一些运动员在自己事业上升时期,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想方设法回避该有的挑战,早早结束运动生涯,失去了获得更大成功的机会。

因此,有时瑕疵虽然使我们的人生不完美,却激发出更大的能量,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⑤尼采说:“追求完美是正常而有缺憾的人性。

”允许瑕疵的存在,是人生淡然的大智慧。

学会品味瑕疵,才能感受到不完美的完美,才能创造奇迹,才会收获更大的成功。

1. 阅读全文,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概括中心论点】
2. 下面是对本文的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理解文章内容】
A. 文章开头引用两句谚语,目的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会有瑕疵,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瑕疵,从而逐步走向“完人” 。

B. 用最美女神维纳斯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只残缺的手臂,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美” 这个观点。

C. 本文采用“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的论证结构,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D. 第③段的事例说明了一个道理:有瑕疵的玩具,就能超越完美的经典。

3. 第④段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你指出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它的作用。

【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 我们生活当中也会有“瑕疵” ,你肯定有感受。

请你举出一例,运用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拓展思考】
参考答案
1. 学会品味瑕疵,能够收获很多。

2. C
3. 示例一: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司马迁身受大刑之辱后激励自己,完成了《史记》而声誉斐然的例子(卓别林因为相貌丑陋而工作遭拒绝,最终成为著名喜剧大师),
证明了“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真实,更
具说服力。

示例二: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司马迁、卓别林两个例子与一些运
动员过早退役的事例加以比较,突出强调“品味瑕疵,能战胜挫折,获得更大成功”
的观点,使文章内容更全面,论点更鲜明。

4. 举例恰当,运用文中的观点合理分析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