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美阅读答案
论困厄培根阅读答案
![论困厄培根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4f8e1850e2524de4187e16.png)
论困厄培根阅读答案篇一:培根随笔阅读答案填空题 1.《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2.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化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培根】3.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内的建树。
4. 本书由【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组成5.【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6.从《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
7.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8. 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9. 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10. 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11.《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12.《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13.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
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4.《培根随笔》体裁以及类型:哲学散文随笔集。
也可以称为【论文集】15.《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中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培根随笔名著复习及答案(实用)
![培根随笔名著复习及答案(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113a110a31b765ce0508149b.png)
《培根随笔》名著练习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
:( 《论求知》) ,( 《论美》),( 《论善》),( 《论真理》),( 《论健康》),( 《论家庭》) ,( 《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热爱哲学)“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富有生活情趣)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自强不息)可以看到一个( 工于心计、老于世故)培根随笔》内容简介: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
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
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
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
特别是在(哲学)方面。
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散文随笔集。
(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 (“人生哲学”)这是一篇(论美)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
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比喻论证,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
《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
![《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2882df84254b35eefd3430.png)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名人姓名:培根出生年代:1561~1626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名人国家:英国内容简介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
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
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
《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2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培根随笔》的名句· 知识就是力量。
--- 培根· 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
--- 培根· 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
--- 培根·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
--- 培根·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
![《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3be8076eeaeaad0f33004.png)
《培根随笔》复习《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名人姓名:培根出生年代:1561~1626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名人国家:英国内容简介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
通行本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
《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2 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培根随笔》的名句· 知识就是力量。
--- 培根· 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
--- 培根· 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
--- 培根·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
--- 培根· 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 培根:《论美》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练习1、《培根随笔》是英国的哲学家、作家的__培根________的作品。
请你写出培根的几句格言警句:__①知识就是力量。
节选《论美》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节选《论美》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8fc66fbceb19e8b9f6ba46.png)
节选《论美》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节选《论美》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第—4题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纵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芒。
1.写出以下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肃然起敬:
愧悔:
2.对“美是不能制订标准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标准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只有机遇才是美的。
B.只有机遇才是美的,标准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
C.美的创造和发现需要机遇,而不需要标准它,也不需要公式限制它。
D.美不应该用标准和公式去限制它,而是在适当的机遇中发现和表现它。
【答】()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答:
4.第二、四、五段主要各使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
答:
1、肃然起敬:很严肃地敬重起米。
愧悔:羞愧与悔恨。
2、D。
3、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
4、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照论证。
【精品作文】论困厄培根阅读答案
![【精品作文】论困厄培根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43d3e076a20029bd642df1.png)
7.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8. 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9. 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热爱哲学 )的培根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的培根。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富有生活情趣 )的培根。
4、《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5、培根的散文常常采用什么手法?
6、请你写出培根的几句格言警句?
7、随笔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8、从《论嫉妒》中,你的领会是什么
9、培根是怎么指导人读书的?
10、《培根随笔》语言简洁,有哪些好处?
四、简答题答案
1、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3.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就是他在【哲学】和【文学】领域内的建树。
4. 本书由【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组成
5.【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6.从 《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
13.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伟大的复兴】,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论美》练习和答案
![《论美》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e1d376561252d380eb6e21.png)
论美【课前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吝啬..()摄.取()谚.语()..()滑稽.()幽雅2、仿照下面句子对美作的形象的比喻及理由阐述,请你也来写一个比喻句,并对你这样比喻的理由作简要的说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比喻理由:这个比喻写出了作者对一个人虚有其外表美的蔑视。
说明外表美是不能持久的。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美”不同的人看法是不一样的。
同样面对同一景致,不同的人看法也会不一样。
仔细揣摩提供的例句,完成后面的填空。
一棵千年古树,它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看着这棵树,植物学家说:多顽强的生命力,你是历史的见证!画家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材商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2)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的。
(3)美是不能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A.缺乏保持制订 B.缺少保持制定C.缺少坚持制定 D.缺乏坚持制订【课堂导学】1、本文的论证过程:首先解决“是什么”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1、2)其次解决“为什么”在对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中行为之美为最美(3、4)最后解决“怎么样”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5)2、本文的核心观点:本文中关于“美”的观点很多,但文章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
培根随笔片段《论美》赏析
![培根随笔片段《论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9e7a3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f.png)
培根随笔片段《论美》赏析培根随笔片段《论美》赏析《论美》是散文集中的一篇著名的美文。
培根在文中提到: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诚然,爱美是人的天性。
无论是生活在哪个年代哪个国家的人,都在追求着美。
然而,当人们乐此不疲地使用各种方法淡妆浓抹、注重衣着、讲究发型等让“美丽”布满全身时,却可曾想到,你得到的,仅仅是瞬间的外表美,而真正能让你美丽起来的,你又得到了多少呢?!那些衣着华丽、披金戴银,却毫无真才实学,肚里空空的人;那些外表风度翩翩、英俊潇洒,而内心丑恶、言行令人不齿的人,他们是否真正等到了美呢?仅有衣着,外表的美,并不是完整的美丽。
外表的美往往是肤浅、短暂的。
你看红通通的苹果和可人的荔枝尽管有天然的美貌,但过几天,她们的美貌就开始衰变,然后就会腐烂掉。
我们人也一样。
每个人都有过一张红润的、笑容可掬的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张脸就慢慢地爬满了皱纹,青春的美丽不复存在。
外表的美总是经不起岁月的冲洗,经不起长久的凝视,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
很多其貌不扬的人,被认为是真正美的人。
音乐家贝多芬虽只是个1.6米的又矮又盲的人,但他的精神是如此崇高,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如此高大。
这是因为他不断地在音乐领域努力开拓,为音乐事业奋斗一生,发出了无比强大的个人艺术魅力。
还有许许多多的外表平平甚至是丑陋的人,他们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共和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正如俄国文学家契诃夫所说的:“人,应该从知识、修养到风度、衣着,都是美丽的。
”世界上的很多事并不都是需要漂亮的人来做,相反许多事情的成败在于是否有真才实学。
当我们颂扬爱迪生、李时珍的卓越贡献时,当我们欣赏雨果、鲁讯的不朽名著时,当我们赞美乔丹、马拉多纳的高超球技时,谁又曾在意他们是否美丽呢?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才貌双全”,然而谈何容易。
既然外表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个不变的事实,那么何不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勤奋努力、品德修养在别人面前展现出一个美丽的自我,展现出一个具有内在美的真实完美的自我呢?美丽,是由内而外的。
论美培根阅读答案
![论美培根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8708f576eeaeaad1f330a5.png)
论美培根阅读答案【篇一:论美阅读答案】t>第12课论美班级学号姓名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装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劲的。
②.它在朴素背景的称托下反而更华丽??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迄了内在美。
3.下面是关于“美”的格言警句,请你选择一句,说说你的理解。
①.我对事业的抱负和理想的目标,是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
②.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③.不论我在哪儿,只要我活着,天空、云彩和生命的美就会跟我同住。
答:4.根据要求填空,使之语意完整。
在它;鲁智深美在他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美在他。
5.艾青说过:“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情味,他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下面的语段选自《有些语言是如此之美》,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意思连贯,符合文章美的语境。
多年不曾联系的高中同学从遥远的南方打来电话,问我,你那儿天气怎样?我说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她说我这儿花开得正艳,火红火红的,烧人眼呢。
然后就是一段时间的沉默,我问怎么不说话了?她笑了,道:我一下子就被感动了,仿佛真的有一股香气,若有若无萦绕在身边。
在萧瑟的落雪的寒冷北方,这样别致的问候和祝福,可以使人在心里开出花来。
二.阅读理解、分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培根随笔试题(附答案)
![培根随笔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c144fccc22bcd126ff0c9b.png)
培根随笔名著阅读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1.《培根随笔》的作者是()A.列夫·托尔斯泰 B.雨果 C.弗兰西斯·培根D.高尔基2.作者是什么国家的人()A.英国B.俄国C.美国D.中国3. 《培根随笔》体裁以及类型是()A.广大人民群众B.贫穷百姓C.哲学家D.世家贵族子弟4.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在那两个领域的建树()A.思想和政治B.精神和劳动C.思想和哲学D.哲学和政治5.作者还倡导通过()解释自然的奥秘。
A.总结归纳B.经验归纳C.实验D.看书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6.《培根随笔》为( )十七世纪著名( ),( )和经验主义哲学家( )所著.7.本书分为:( )( )( )( )( )( )( )等多篇随笔.8.( )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9.从《培根随笔》的“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10.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11.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12.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13.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14. 《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 ),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15.《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 )16.《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
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
9-3《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
![9-3《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7b3b23482fb4daa58d4b24.png)
十七、《培根随笔》《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名人姓名:培根 出生年代:1561~1626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名人国家:英国内容简介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 )。
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
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 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 )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
《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1.知识就是力量。
2.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
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类别:人生23.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类别:人生4.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培根美文赏析-of beauty 论 美
![培根美文赏析-of beauty 论 美](https://img.taocdn.com/s3/m/ad06117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9.png)
培根美文赏析-of beauty 论美VIRTUE is like a rich stone, best plain set; and surely virtue is best, in a body that is comely ,though not of delicate features; and that hath rather dignity of presence, than beauty of aspect. Neither is it almost seen, that very beautiful persons are otherwise of great virtue; as if nature were rather busy, not to err, than in labor to produce excellency. And therefore they prove accomplished, but not of great spirit; and study rather behavior, than virtue. But this holds not always: for Augustus Caesar, Titus Vespasianus, Philip le Belle of France, Edward the Fourth of England, Alcibiades of Athens, Ismael the Sophy of Persia, were all high and great spirits; and yet the most beautiful men of their times. In beauty, that of favor, is more than that of color; and that of decent and gracious motion, more than that of favor. That is the best part of beauty, which a picture cannot express; no, nor the first sight of the life. There is no excellent beauty, that hath not some strangeness in the proportion. A man cannot tell whether Apelles, or Albert Durer, were the more trifler; whereof the one, would make a personage by geometrical proportions; the other, by taking the best parts out of divers faces, to make one excellent. Such personages, I think, would please nobody, but the painter that made them. Not but I think apainter may make a better face than ever was; but he must do it by a kind of felicity (as a musician that maketh an excellent air in music), and not by rule. A man shall see faces, that if you examine them part by part, you shall find never a good; and yet altogether do well. If it be true that the principal part of beauty is in decent motion, certainly it is no marvel, though persons in years seem many times more amiable; pulchrorum autumnus pulcher; for no youth can be comely but by pardon, and considering the youth, as to make up the comeliness. Beauty is as summer fruits,) which are easy to corrupt, and cannot last; and for the most part it makes a dissolute youth, and an age a little out of countenance; but yet certainly again, if it light well, it maketh virtue shine,and vices blush.美德好比宝石,在朴实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
![《培根随笔》导读及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92fefe998fcc22bcd10dc1.png)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名人姓名:培根出生年代:1561~1626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名人国家:英国内容简介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
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
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
《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
《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2 培根随笔的名言整理1.知识就是力量。
2.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
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类别:人生3.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类别:人生4.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九年级上册_培根《论美》
![九年级上册_培根《论美》](https://img.taocdn.com/s3/m/308cf852a8956bec0975e383.png)
弗兰西斯· 培根(英)
培根是西方哲学史和科 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 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 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 始祖”。《培根论人生》影 响 (对比) 内在美 品德之美
(最为重要) 胜于
形体之美
胜于
美犹如盛夏的 水果,容易腐 烂而难持久
(比喻)
行为之美
美德好比宝石, 在朴素的背景 下反而更华丽
找出文中富于哲理的语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
更华丽。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 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 直观的。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 而美。 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6、达· 芬奇
发挥想象,仿照例句,另写几句, 表达你对美的感受.
例句: 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 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学生说:“勤奋学习,坚持不懈的 努力就是美,一种执著追求的美.” 医生说: 法官说:
--说:
是的,外貌很重要, 但是,外貌又没有那么重要! 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魅力绝不取 决于TA的外貌,而是TA是否善良体贴、幽默 风趣、乐观向上。。。取决于TA的灵魂是否有 香气。
弗兰西斯· 培根 (英国) (1561~1626)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分小组讨 论以下问题:
1、作者论及哪几种美?这几种美之间是什 么关系? 2、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中运用了哪 些论证方法? 3、文章最后作者给我们提出怎样的勉励和 希望?
《培根随笔》练习及材料1
![《培根随笔》练习及材料1](https://img.taocdn.com/s3/m/dde22430ee06eff9aef8072e.png)
《培根随笔》练习及材料1.主要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2.阅读感受: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
3.一句话书评: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4.主题思想: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
5.人物性格:对自然有比较客观和独特的认识。
6.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1)、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
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3)、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发。
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
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7.培根名言及点评:(1)《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2).《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
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
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阅读题:
1.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分)
肃然起敬:
愧悔:
2.对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往往是机遇,而不是公式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规范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只有机遇才是美的。
B.只有机遇才是美的,规范的是不美的,根据公式创造的也是不美的。
C.美的创造和发现需要机遇,而不需要规范它,也不需要公式限制它。
D.美不应该用规范和公式去限制它,而是在适当的机遇中发现和表现它。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5分)
4.第二、四、五段主要各使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5分)
答案:
1.肃然起敬:很严肃地敬重起米。
愧悔:羞愧与悔恨。
2.D
3.示例: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美。
4、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