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贷款通则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全文
《贷款通则》全文

《贷款通则》全文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三章贷款期限和利率第四章借款人第五章贷款人第六章贷款程序第七章不良贷款监管第八章贷款管理责任制第九章贷款债权保全和清偿的管理第十章贷款管理特别规定第十一章罚则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所称贷款人。
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
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本通则中的贷款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第三条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
应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第四条借款人与贷款人的惜贷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密切协作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实施《贷款通则》的监管机关。
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七条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 自营贷款,系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特定贷款,系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第八条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新法律规定贷款(3篇)

第1篇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贷款业务在我国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规范贷款市场秩序,保护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不断修订和完善贷款法律制度。
本文将详细解读我国新贷款法律规定,旨在为广大贷款者和金融机构提供参考。
一、新贷款法律规定的背景近年来,我国贷款市场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如贷款欺诈、违规放贷、高利贷等,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损害了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合法权益。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于2021年颁布了《贷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对贷款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
二、新贷款法律规定的主要内容1. 贷款主体资格《通则》明确了贷款主体资格,规定贷款人应当具备合法的贷款经营资格,且不得有不良信用记录。
借款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还款能力。
2. 贷款合同(1)贷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约定贷款金额、期限、利率、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
(2)贷款合同签订前,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借款人的收入、资产、负债、信用记录等。
(3)贷款合同签订后,贷款人应当将贷款合同送达借款人,并确保借款人了解合同内容。
3. 贷款利率(1)贷款利率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由贷款人和借款人协商确定。
(2)贷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利率规定,不得高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3)贷款利率调整应当提前通知借款人,并按照约定的调整方式执行。
4. 贷款期限(1)贷款期限应当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贷款用途合理确定。
(2)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
(3)贷款期限届满,借款人未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前偿还。
5. 贷款担保(1)贷款担保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担保法律、法规的规定。
(2)贷款担保方式包括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
(3)贷款担保人应当具备担保能力,并按照约定履行担保义务。
6. 贷款发放与支付(1)贷款发放前,贷款人应当对贷款用途进行审核,确保贷款用于合法用途。
(2)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还款方式,及时足额支付贷款。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贷款通则是指贷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于借款人和贷款机构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2021年最新版本的贷款通则的中文版,共1000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贷款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所有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第三条被授予贷款资格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称为借款人,向借款人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称为贷款机构。
第四条贷款机构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借款人提供贷款服务。
第五条贷款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贷款审批、放款、还款等制度,确保贷款业务的安全与稳定。
第二章:贷款审批第六条借款人在向贷款机构申请贷款时,应当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或组织情况。
第七条贷款机构应当依法进行借款人信用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贷款审批的重要参考。
第八条贷款机构不得将借款人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他非法用途,确保借款人的信息安全。
第九条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机构要求提供相关的贷款材料,贷款机构应当及时审批并给予答复。
第十条贷款机构在审核贷款申请时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防止风险。
第三章:贷款发放第十一条贷款机构在借款审批通过后,应当与借款人签订贷款合同,明确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相关事项。
第十二条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时间领取贷款金额。
第十三条贷款机构应当将贷款发放给借款人,确保贷款金额的准确到账。
第十四条借款人收到贷款金额后应当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进行有效利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五条贷款机构应当对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贷款资金的合法、安全使用。
第四章:贷款还款第十六条借款人应当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按时还款。
若无法按时还款,应当提前告知贷款机构并协商解决方案。
第十七条贷款机构应当向借款人提供便捷的还款渠道,同时提供还款明细和账户余额查询等服务。
第十八条借款人应当按时还款并支付相应的利息和手续费。
贷款机构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超过合理范围的费用。
第十九条贷款机构应当记录借款人的还款信息,确保还款记录的真实和完整。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贷款业务的监管,促进金融机构规范经营,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的各类贷款业务,以及金融机构与贷款消费者之间的相关行为。
第三条金融机构应当遵循合法合规、诚实守信的原则,开展贷款业务,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贷款审批、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完善贷款业务管理机制,切实履行贷款业务的风险防范和内部监管责任。
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合规开展贷款业务,不得违法违规放贷或变相放贷,不得损害贷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有不当竞争行为。
第七条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贷款消费者的金融教育和风险提示,提高贷款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金融素养,降低贷款业务的风险。
第八条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护贷款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加强信息披露,保障贷款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九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贷款合同管理制度,明确贷款合同的主体内容和权益保障,保障贷款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贷款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合理地处理与贷款业务相关的纠纷,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贷款审批管理第十一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贷款审批流程和审批标准,规范贷款审批行为,确保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
第十二条金融机构在开展贷款业务时,应当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贷款用途等进行综合评估,严格把关贷款审批的质量。
第十四条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时,应当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地确定利率水平和贷款期限,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利率标准和隐性收费,确保贷款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十五条金融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集中度监管要求,控制贷款集中度,防范贷款业务的集群风险,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贷款通则是指针对贷款活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旨在明确贷款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要求,保障金融机构和贷款申请人的权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以下是2021年最新版本的贷款通则,共2000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金融监管,促进贷款市场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制定本通则。
第二章:贷款的基本原则第二条:贷款活动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诚信原则,不得歧视申请人的种族、性别、年龄、国籍、婚姻状况等个人特征。
第三条:贷款活动应注重风险控制,授信方应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确保贷款资金安全。
第四条:贷款利率应合理、透明,不得超出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定。
第五条:贷款活动应遵循依法经营和风险可控原则,防范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活动。
第六条:贷款活动应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贷款产品,满足不同申请人的需求。
第三章:贷款的程序和要求第八条:申请人在办理贷款时应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身份证明、收入证明、资产证明等相关材料,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九条: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以不合理的理由拒绝合法合规的贷款申请。
第十条:金融机构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贷款投放比例,合理安排贷款的规模和时间。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应及时向申请人告知贷款审批结果,并如实告知贷款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的贷后管理制度,加强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
第四章:监督和问责第十三条: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贷款活动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贷款市场中的问题。
第十四条:金融机构应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确保贷款业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贷款通则的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公开曝光。
第十六条:对于违反贷款通则的贷款申请人,金融机构有权拒绝其贷款申请,并将其相关信息列入黑名单。
《贷款通则》全文

《贷款通则》全文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 1996年6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三章贷款期限和利率第四章借款人第五章贷款人第六章贷款程序第七章不良贷款监管第八章贷款管理责任制第九章贷款债权保全和清偿的管理第十章贷款管理特别规定第十一章罚则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所称贷款人。
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
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本通则中的贷款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第三条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
应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第四条借款人与贷款人的惜贷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密切协作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实施《贷款通则》的监管机关。
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七条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自营贷款,系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特定贷款,系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第八条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中英文对照)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所称贷款人,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
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本通则中的贷款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第三条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应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第四条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借贷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密切协作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实施《贷款通则》的监管机关。
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七条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自营贷款,系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特定贷款,系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第八条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长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
第九条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信用贷款,系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担保贷款,系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保证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抵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质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票据贴现,系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中国银行贷款通则

中国银行贷款通则
摘要:
一、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的背景和目的
二、贷款通则的主要内容
三、贷款通则对贷款人和借款人的规定
四、贷款通则的实施和修订
正文: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是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这一通则的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
贷款通则的主要内容包括:贷款的定义、分类、贷款人和借款人的资格和责任、贷款的申请和审批、贷款的担保和保险、贷款的利率和期限、贷款的违约责任和纠纷处理等方面。
贷款通则对贷款人和借款人的规定主要包括:贷款人必须是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借款人则必须是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贷款人和借款人都应当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贷款合同的约定,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和贷款使用的合规性。
贷款通则的实施和修订情况:自1996 年6 月28 日起实施,至今已经过多次修订。
最新的修订版于2021 年1 月1 日起实施。
每次修订都旨在适
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完善和优化贷款通则的相关规定,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
总之,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是一部旨在规范贷款行为、保障借贷双方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法规。
贷款通则(讲课)

• 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 密切协作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监管机构
•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实施《贷款通则》 的监管机关。
贷款种类
从资金上分:
• 自营贷款,系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 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 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 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 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 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
借款人
• 对借款人的要求: • 一、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 期贷款已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 偿还计划。 • 二、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 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 三、已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 • 四、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 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 50%。 • 五、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人的要求。 • 六、申请中期、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 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 的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务 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
户 和自然人。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
按 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本通则中的贷款币
种 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原则
• 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行 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应 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 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 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 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国家另有规 定者除外。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 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帐户。
贷款通则

详细调查内容:(1)借款人的品行。主要 了解与借款人的资料有关的证明文件和批 准文件;(2)借款合法性。主要了解借款的 用途是否符合国家产业、区域、技术以及 环保政策和经济、金融法规;(3)借款安全 性。主要调查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及贷款风 险情况;(4)借款的盈利性。主要调查测算 借款人使用贷款的盈利情况及归还贷款本 息的资金来源等。
借款人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 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符合下列要求; (1)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 贷款已清偿,未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 (2)除自然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3)已经在拟借款的银行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 户。 (4)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总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0%。 (5)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人要求。 (6)申请中、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 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 目的资金比例。
• 五、贷款人 • 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 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 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 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 1、贷款人的权利: • 根据贷款条件和贷款程序自主审查和决定贷款,除国务院批准的特定 贷款外,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 ①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资料; • ②根据借款人的条件,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 • ③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 ④依合同约定从借款入帐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 • ⑤借款人未能履行借款合同规定义务的,贷款人有权依合同约定要求 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 • ⑥在贷款将受或已受损失时,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 的措施。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各界对资金需求的合理需求,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提供的贷款业务。
第三条:贷款业务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确保资金流向合法、稳健、高效。
第四条:金融机构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合理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确保风险可控。
第五条:贷款利率应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不得存在不合理抬高利率的行为。
第六条:金融机构应确保贷款信息的保密,不得泄露借款人的个人隐私。
第七条:借款人应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或隐瞒重要信息。
第二章:贷款申请第八条:借款人可向各类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包括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
第九条:借款人应提供个人身份证明、经济状况证明、还款能力证明等相关材料。
第十条:金融机构应及时受理贷款申请,并在合理时间内作出审批结果。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进行评估时,应严格按照风险管理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第十二条: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应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借款人。
第十四条:借款人可根据贷款审批结果选择是否接受贷款,并在规定时间内签署贷款合同。
第十五条:金融机构应向借款人提供贷款合同,并明确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借款期限等重要条款。
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应依法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并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管理贷款。
第十七条:借款人应按期足额还款,并承担相应的利息和费用。
第十八条:借款人如发生还款困难,应及时与金融机构沟通,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十九条:金融机构应及时调整贷款利率、还款期限等相关条款,以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第五章:风险管理第二十条: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贷款风险可控。
第二十一条: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第二十二条:金融机构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
第二十三条:借款人应自觉遵守贷款合同约定,提高还款意识,主动应对风险。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尊敬的贷款申请人,您好!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贷款业务,保障您的权益和利益,特制定本贷款通则,敬请仔细阅读。
一、贷款基本条款1.贷款额度:按照您的个人情况和资信评估结果,我行将决定您的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我行规定的借款上限。
2.贷款利率:我行的贷款利率根据您的个人信用等级、贷款用途等因素而定,我们将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利率。
3.贷款期限:贷款期限根据您的贷款用途、还款能力及对我行的信用评估结果等因素而定,最长不超过规定的贷款期限。
4.贷款用途:借款人必须明确贷款用途,并承诺严格按照贷款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资金。
5.还款方式:我行提供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按月还息等多种还款方式供您选择,您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并按月按期还款,确保贷款账户有足够的余额以偿还本金和利息。
6.提前还款:您可以在贷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期限内提前还款,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费用,还款顺序按照法律法规和我行规定执行;如发生贷款提前结清,借款人应及时申请并缴纳提前结清手续费用。
7.逾期还款:若您未能按照合同约定还款时间还款,则需要承担逾期利息和违约金等相关费用。
若您连续两次或以上出现逾期还款,我们有权终止贷款,并保留法律追偿权。
二、贷款申请流程1.申请材料准备:借款人应提供真实、准确和完整的申请材料,包括借款人和配偶的身份证明、收入证明、财产证明、婚姻状况证明、抵押物证明等资料。
2.填写贷款申请表:借款人应认真填写贷款申请表,并保证所填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3.申请审批:我行对您提交的贷款申请进行审批,对您收集到的个人信息,我行将予以严格保密,若您在申请过程中发现个人信息泄露或被滥用的情况,请及时联系我行客服人员。
4.交付贷款:贷款审批通过后,我行将根据您的要求,将贷款金额交付给您,并与您签订贷款合同。
三、贷款还款1.还款账户:还款账户由借款人指定,需保证在还款期限内有足够的余额,以便正常还款。
2.还款时间:根据合同约定,您应按月按期还款,如遇节假日或银行系统原因导致无法按期还款,需提前进行预约或提前还款。
中国银行贷款通则

中国银行贷款通则一、中国银行贷款通则概述中国银行作为我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长期以来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类贷款业务。
为了规范贷款业务操作,保障客户与银行的合法权益,制定了《中国银行贷款通则》。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银行贷款的相关规定与操作流程。
二、贷款种类与期限中国银行提供多种贷款产品,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企业贷款等。
各类贷款的期限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银行政策而定,一般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贷款期限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用途及银行的风险控制等因素。
三、贷款利率与费用中国银行贷款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定及市场状况制定,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贷款利率的确定需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同时兼顾银行与客户的利益。
此外,贷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手续费、评估费等,具体费用标准请咨询当地分行。
四、贷款申请与审批流程1.客户需准备相关资料,包括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征信报告等。
2.到中国银行营业网点或线上渠道提交贷款申请。
3.银行对客户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征信查询、收入评估等。
4.银行审批通过后,与客户签订贷款合同。
5.银行发放贷款,客户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五、贷款还款与风险管理1.贷款还款方式包括等额本息还款、等额本金还款等,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还款方式。
2.银行会对客户进行定期还款提醒,确保客户按时还款,避免产生逾期。
3.贷款过程中,客户需注意风险管理,合理使用贷款,避免出现信用风险。
六、贷款合同与法律保障1.贷款合同是中国银行与客户约定贷款相关事项的法律文件,双方应严格履行。
2.如发生贷款纠纷,双方可协商解决,也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七、相关政策与法规1.中国银行贷款业务遵循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政策法规。
2.客户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应了解相关政策法规,确保合规操作。
总之,《中国银行贷款通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贷款业务指南。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贷款通则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制定的一系列规范,用于管理贷款业务。
以下是2021年最新版本的贷款通则,共计1000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贷款业务操作,保护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借款人的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特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贷款通则适用于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
第三条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两大类。
第四条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但应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并公示于金融机构官方网站。
第二章个人贷款第五条个人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个人提供的用于个人消费、购房、购车等个人用途的贷款。
第六条个人贷款申请人须提供真实有效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明、收入证明、财产证明等。
第七条个人贷款的额度和期限由金融机构根据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来决定。
第八条个人贷款的还款方式包括等额本息、等额本金等,由借款人选择。
第九条金融机构应向个人贷款申请人提供详细的贷款合同,包括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条款。
第十条个人贷款申请人违反贷款合同约定的,金融机构有权采取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第十一条企业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向企业提供的用于经营发展的贷款。
第十二条企业贷款申请人须提供真实有效的企业信息,包括营业执照、年度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等。
第四章监管与处罚第十七条对于违反贷款通则的金融机构,相关监管机构有权采取监管措施,并给予罚款或吊销执照等处罚。
第十九条贷款申请人和借款人有权利和义务仔细阅读和理解贷款合同,并根据合同履行还款义务。
第二十条贷款通则的解释权归金融机构所有。
第二十一条本通则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之前的规定自行废止。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贷款市场秩序,促进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放贷款活动。
第三条:金融机构应当遵循法律法规,合理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根据相关风险控制要求设置合理的利率、还款期限和抵押物要求。
第四条:金融机构应当公开贷款政策和流程,依法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贷款透明度和可获得性。
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确保贷款活动的风险可控。
第二章:贷款审批第六条:借款人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应按照机构要求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信息,如有虚假和隐瞒,后果自负。
第七条: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还款能力和担保条件等因素,综合评估贷款申请。
第八条:金融机构在审批贷款时,应当及时告知借款人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和担保要求等相关信息。
第九条:金融机构应当合理控制不良贷款风险,审慎决策,并及时将不良贷款列入风险预警。
第三章:贷款利率和还款第十条: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市场利率形势、贷款类型和风险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确保合理收益和风险可控。
第十一条:借款人在签订贷款协议前,应当仔细阅读并理解协议条款,确保还款义务和利率等事项明确。
第十二条:借款人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还款期限和方式按时还款,如无法按时还款应提前通知金融机构,并确保及时偿还债务。
第十三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还款提醒和催收机制,帮助借款人合理安排还款。
第四章:抵押和担保第十四条:金融机构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适当的抵押物或担保,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
第十五条:金融机构在抵押物或担保的评估和管理中,应当依法规定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金融机构应当及时处置担保物,如有需要可以合理适用法律程序对担保物进行处置。
第五章:风险防控第十八条:金融机构应当定期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化解。
第十九条:金融机构应当增加贷款风险敞口监测频次,及时处理风险信号,预防和化解风险。
《贷款通则》全文

《贷款通则》全文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1996年6月28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三章贷款期限和利率第四章借款人第五章贷款人第六章贷款程序第七章不良贷款监管第八章贷款管理责任制第九章贷款债权保全和清偿的管理第十章贷款管理特别规定第十一章罚则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所称贷款人。
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
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本通则中的贷款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第三条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
应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第四条借款人与贷款人的惜贷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密切协作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六条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实施《贷款通则》的监管机关。
第二章贷款种类第七条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 自营贷款,系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特定贷款,系指经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第八条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

贷款通则2021最新版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我国金融市场,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本通则适用于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
第三条金融机构经营贷款业务,应当依法合规,遵循公平竞争原则,依据客户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利率和期限,不得歧视客户、捆绑销售其他金融产品。
第四条各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贷前审查、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切实做好贷款风险管控工作。
第五条各金融机构应当依法履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金融风险防范义务,对涉嫌洗钱、恐怖融资等违法行为进行风险提示和防范。
第六条各金融机构负责人应当加强对贷款业务的管理,确保贷款业务合规运作,防范经营风险。
第七条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各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实施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确保金融市场秩序稳定。
第二章贷款审批第八条金融机构在开展贷款业务时,应当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符合条件的进行审批。
第九条贷款审批程序应当合理规范,不得设置不合理的审批条件和程序,不得要求或接受贷款申请人以外的利益。
第十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贷前审查机制,对贷款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确保贷款审批决策的合法合规。
第十四条贷款审批部门应当建立贷款审批记录档案,完整、真实、准确记录审批过程和审批决策。
第十五条金融机构应当根据贷款合同约定,及时向贷款申请人发放贷款,不得拖延发放。
第十六条贷款发放应当严格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方式进行,不得挪用贷款资金进行其他用途。
第十七条金融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贷款发放管理制度,对贷款发放过程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发放程序合规、安全。
第十八条贷款发放应当登记完整、准确,每笔贷款均应有发放记录,包括贷款申请材料、贷款审批决策、贷款合同等。
第二十条贷款发放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履行贷款发放程序,不得违规发放贷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贷款通则贷款通则,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
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通则,自1996年8月1日起施行。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贷款通则22最新版本贷款通则全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贷款通则22最新版本贷款通则全文
正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贷款行为,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提高贷款使用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
本通则所称贷款人,系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
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本通则中所称贷款系指贷款人对借款人提供的并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
本通则中的贷款币种包括人民币和外币。
第三条
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行政规章,应当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原则。
第四条
借款人与贷款人的借贷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贷款人开展贷款业务,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密切协作的原则,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
第六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是实施《贷款通则》的监管机关。
第二章贷款种类
第七条
自营贷款、委托贷款和特定贷款自营贷款,系指贷款人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贷款人承担,并由贷款人收回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系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贷款人(受托人)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贷款风险。
特定贷款,系指国务院批准并对贷款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后责成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第八条
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贷款。
中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5年以下(含5年)的贷款。
长期贷款,系指贷款期限在5年(不含5年)以上的贷款。
第九条
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票据贴现信用贷款,系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
担保贷款,系指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保证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的贷款。
抵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质押贷款,系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权利作为质物发放的贷款。
票据贴现,系指贷款人以购买借款人未到期商业票据的方式发放的贷款。
第十条
除委托贷款以外,贷款人发放贷款,借款人应当提供担保。
贷款人应当对保证人的偿还能力,抵押物、质物的权属和价值以及实现抵押权、质权的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
经贷款审查、评估,确认借款人资信良好,确能偿还贷款的,可以不提供担保。
第三章贷款期限和利率
第十一条
贷款期限贷款限期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和贷款人的资金供给能力由借贷双方共同商议后确定,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自营贷款期限最长一般不得超过1年,超过1年应当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
票据贴现的贴现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贴现期限为从贴现之日起到票据到期日止。
第十二条
贷款展期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借款人应当在贷款到期日之前,向贷款人申请贷款展期。
是否展期由贷款人决定。
申请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展期的,还应当由保证人、抵押人、出质人出具同意的书面证明。
已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中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的一半;长期贷款展期期限累计不得超过3年。
国家另有规定者除外。
借款人未申请展期或申请展期未得到批准,其贷款从到期日次日起,转入逾期贷款帐户。
第十三条
贷款利率的确定贷款人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上下限,确定每笔贷款利率,并在借款合同中载明。
第十四条
贷款利息的计收贷款人和借款人应当按借款合同和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计息规定按期计收或交付利息。
贷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从展期之日起,贷款利息按新的期限档次利率计收。
逾期贷款按规定计收罚息。
第十五条
贷款的贴息根据国家政策,为了促进某些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可以对贷款补贴利息。
对有关部门贴息的贷款,承办银行应当自主审查发放,并根据本通则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第十六条
贷款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除国务院决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决定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贷款人应当依据国务院决定,按照职责权限范围具体办理停息、减息、缓息和免息。
第四章借款人
第十七条
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贷款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并且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没有清偿的,已经做了贷款人认可的偿还计划。
二、除自然人和不需要经工商部门核准登记的事业法人外,应当经过工商部门办理年检手续。
三、已开立基本帐户或一般存款帐户。
四、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未超过其净资产总额的5%。
五、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人的要求。
六、申请中期、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项目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第十八条
借款人的权利一、可以自主向主办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申请贷款并依条件取得贷款;二、有权按合同约定提取和使用全部贷款;三、有权拒绝借款合同以外的附加条件;四、有权向贷款人的上级和中国人民银行反映、举报有关情况;五、在征得贷款人同意后,有权向第三人转让债务。
第十九条
借款人的义务一、应当如实提供贷款人要求的资料(法律规定不能提供者除外),应当向贷款人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帐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二、应当接受贷款人对其使用信贷资金情况和有关生产经营、财务活动的监督;三、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四、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及时清偿贷款本息;五、将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应当取得贷款人的同意;六、有危及贷款人债权安全情况时,应当及时通知贷款人,同时采取保全措施。
第二十条
对借款人的限制一、不得在一个贷款人同一辖区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级分支机构取得贷款。
二、不得向贷款人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
三、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不得用贷款在有价证券、期货等方面从事投机经营。
五、除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以外,不得用贷款经营房地产业务;依法取得经营房地产资格的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房地产投机。
六、不得套取贷款用于借贷牟取非法收入。
七、不得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使用外币贷款。
八、不得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
第五章贷款人
第二十一条
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或《金融机构营业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
第二十二条
贷款人的权利根据贷款条件和贷款程序自主审查和决定贷款,除国务院批准的特定贷款外,有权拒绝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其发放贷款或者提供担保。
一、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资料;二、根据借款人的条件,决定贷与不贷、贷款金额、期限和利率等;三、了解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四、依合同约定从借款人帐户上划收贷款本金和利息;五、借款人未能履行借款合同规定义务的,贷款人有权依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六、在贷款将受或已受损失的,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
第二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