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素材《春江花月夜》知识梳理
09 高二语文重难点知识汇总 古诗词《春江花月夜》

高二语文重难点知识汇总第九讲古诗词《春江花月夜》重难点讲解一.写作背景《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
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
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中,杨广两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两首,张的两首的写作年月在张若虚此诗之前。
杨广等五首诗的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
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
二.层次结构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三.内容述评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春江花月夜》知识讲解

《春江花月夜》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赏析诗歌的景、情、理,提高明白得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知识积存文学常识作者介绍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
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
曾任兖州兵曹。
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泛艳体,追求自由豪爽,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工诗,尤擅七言。
诗以《春江花月夜》闻名。
今仅存诗两首。
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
格调悠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对诗歌继承和进展,阻碍极为深远。
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一辈子感叹,语言清新优美,韵律悠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受,后人评判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伙儿”。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字词汇总滟滟(yànyàn):波光荡漾的模样。
霰(xiàn):雪珠。
扁(piān)舟子:飘动江湖的客子。
扁舟:小舟。
课文精要明白得主旨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秀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反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清结构月亮是这首诗的最重要的意象,在本诗之中,月亮可谓是无处不在,按照景、理、情的逻辑顺序,月能够分为三种,景中之月,理中之月,情中之月。
景中之月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悠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020高中语文 第06课 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06课春江花月夜1.作家作品张若虚,(约660—约720),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之誉。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2.诗歌背景《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中的《吴声歌》。
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
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
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余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
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袭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滟.滟()清风浦.()霰.()暮霭.()细雨霏.霏()捣衣砧.()皎.皎()纤.尘()纤.绳()扁.舟()扁.平()碣.石()谒.见()遏.制()芳甸.()4.词语解释(1)滟滟:(2)芳甸:(3)霰:(4)浦:(5)扁舟子:(6)明月楼:(7)徘徊:(8)碣石:(9)潇湘:1.初唐吴中四士“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3.yàn pǔ xiàn ǎi fēi zhēn jiǎo xiān qiàn piān biǎn jié yè è diàn4.(1)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2)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 不胜愁。 谁家 缓缓地离去,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不胜忧愁。哪家的
今夜 扁舟子? 何处 相思 明月楼? 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何处的思妇徘徊在闺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 月徘徊, 应 照 离人妆镜台。 玉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 户 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 拂 还来。 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 此时 相望 不相 闻, 愿逐 月华 流 这时二人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音讯,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
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 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荡漾,将诗情推 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 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象转到了人生
图上,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5.有人认为,《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 超越了以前的山水景物诗 , 你认为呢?试简析
之.
【点拨】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艺术上
都超越了以前的山水景物诗、哲理诗、爱情 诗,为传统的体裁注入了新的内涵 .它融诗情、 画意、哲理为一体 ,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 ,
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
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
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
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
纤 尘 (xiān) . 青枫浦 .(pǔ)
皆似 霰 . 捣衣砧 .
扁 舟子 (piān) 芳甸 (dià n) . .
二、通假现象 文,通“纹”,波纹 鱼龙潜跃水成文 . 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已 __________ ①人生代代无穷已 . 动词,停止
行矣,而剑不行 ②舟已 .
人教版1《春江花月夜》课件

-18-
春江花月夜
首页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课
作
题目
学习目标
序
者
①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作者所
描绘的意象和画面。
春江花 张若 ②缘景明情,通过分析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理解
1
月夜 虚 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但 但.见长江送流水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只 只管,尽管
鱼龙潜跃水成文.
波纹
文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章
-11-
春江花月夜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3.积名句 (1)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008·山东高 考) (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013·广东高考) (3)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 若虚《春江花月夜》)(2013·重庆高考)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 第二单元 春江花月夜 Word版含答案

1.积累诗歌素材,了解作家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置身诗境,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品读诗歌形象。
一、置身诗境古典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
欣赏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意象再现。
意境是诗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一般来说,意境包括物、情、意三个方面,三者有所侧重。
二、缘景明情根据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及情景之间的关系,要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篇幅较短、意象常见的诗歌,欣赏时只需将意象连缀起来即可。
意象跳跃较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的诗歌,要根据诗中的关键点来补充连缀。
某些诗歌,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之妙,以小见大,可以对这些佳句多加吟咏、玩赏。
春江花月夜一、字音认读1.滟.滟(yàn) 2.霰.(xiàn) 3.扁.舟(piān)4.砧.石(zhēn) 5.芳甸.(diàn) 6.拂.去(fú)7.皎.皎(jiǎo) 8.江畔.(pàn) 9.纤.尘(xiān)10.徘徊..(pái huái) 11.南浦.(pǔ) 12.碣.石(jié)二、词语积累1.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2.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3.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此处指思妇4.碣石潇湘无限路...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5.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6.汀.上白沙看不见汀:沙滩7.愿逐..月华流照君愿:希望逐:追随8.谁家今夜扁舟..子舟:小船9.人生代代无穷已.:尽10.但.见长江送流水:只11.青枫浦上不胜.愁:忍受三、佳句诵读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春江花月夜》《江城子》-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春江花月夜》《江城子》知识梳理成语、文化常识、一词多义、表现手法、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江天一色:形容江面宽阔,水天相接。
2.星月皎洁:星星和月亮明亮洁净。
皓月千里: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温和。
3.纤尘不染: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4.一叶扁舟:形容物体小而轻。
5.鸿雁传书:投递书信或书信往来。
6.落花流水:原形容春景衰败,现在形容惨败。
7.鱼龙百变: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8.生死相隔:是指两个人在生命结束后分别前往不同的世界,彼此之间再也无法相见或交流。
9.咫尺千里:意思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是远在天边一样。
10.形影相顾: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孤独无依。
11.雪鬓霜鬟:白发。
借指老年人。
12雾鬓风鬟:指女子细密而蓬松的美发。
13.伉俪情深:指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二、文化常识1.张若虚: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唐朝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为其代表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享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之名。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闻一多评价《春江花月夜》是“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另一首诗是《代答闺梦还》。
2.古代诗歌分类常识:古代诗歌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今体诗)。
近体诗:唐代人始创的诗体,分为绝句和律诗(包括排律)。
绝句分五绝和七绝,律诗分五律和七律;排律在律诗基础上中间加进若干对仗的句子。
古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都可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诗人也可写古体诗),按字数可分为四言诗(《诗经》)、五言诗(《孔雀东南飞》)、七言诗(《琵琶行》)和杂言诗(《蜀道难》)。
高二语文 春江花月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用典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
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
遥寄相思不可达, 增添愁怨和无奈
思 妇 怀 远 图
游子思归 合作探究:
昨夜闲潭梦落花, 1.这些诗句中用了哪些意
可怜春半不还家。 象?你认为哪个意象最能 江水流春去欲尽, 表现游子思归的感情?
花 月下之思 人生无尽
月 夜
(9——16) 宇宙永恒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17——36)
画意 哲理 诗情
品读诗歌
月下之景
意象 江 花 月
意境
空明澄澈 空灵迷离
幽美恬静
江、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
➢借助联想,还原画面。
(提示:选择相互关联的诗句,描述你欣赏 的画面,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
齐读全诗,读出情感意蕴,读出画面感。
作业:背诵全诗
闻一多说:“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 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 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 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李泽厚说:“其实,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 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 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 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上与魏 晋时代人命如草的沉重哀歌,下与杜甫式的饱经 苦难的现实悲痛,都绝然不同。它显示的是,少 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 莫名惆怅和哀愁。春花春月,流水悠悠,面对无 穷宇宙,作者深切感受到的是自己青春的短促和 生命的有限。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 生、宇宙最初醒觉的‘自我意识’:
古诗词诵读之《春江花月夜》(教师版)-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上册)

古诗词诵读之《春江花月夜》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语言建构与运用2、思维发展与提升3、审美鉴赏与创造4、文化传承与理解1、反复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哲理美、情感美,体会景、情、理的完美融合。
2、培养学生感受诗歌意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品读经典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通过置身诗境的方法,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情景理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
4、感受春江花月夜的美,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宇宙的联想与感慨,体会诗中表现的游子思妇的相思相爱之情;引导学生品味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知识点01 鉴赏意境之美【即学即练1】春江花月图中,前八句描绘了哪些景物?使用了什么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答案】美景: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 白沙不见。
手法:开篇八句,诗人入手擒题,就题生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幅壮丽高远、静谧幽美、空灵梦幻的春江花月图。
自然美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纷至沓来,它们因为一轮明月的映照,达到了美的极致,而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意境:空阔纯净、幽美静谧、朦胧恬静。
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识点02 鉴赏情感之美【即学即练2】“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四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请简要分析。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答案】抒写游子和思妇的两地相思之情。
白云:其飘忽比喻游子的萍踪不定;青枫浦:两水分流之所,暗示离别之意;明月:引发相思之情的景物,有月圆人不圆之意;明月楼:思妇望月怀人之所。
【解析】这些意象都是表现相思之苦的具体意象。
学习鉴赏诗歌要学会积累这些意象,能够补充列举相关的诗句,并能在阅读鉴赏中灵活理解这些意象以及抒发的感情。
知识点03 鉴赏标题之美【即学即练3】文章标题包含了五个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本诗展现了它的哪几种状态?【答案】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世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一种恬静、幽美的艺术境界。
高二语文春江花月夜知识点

高二语文春江花月夜知识点春江花月夜,苏轼创作于宋代的一首千古名篇。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咏史之作,以壮丽的山水和宁静的夜晚为背景,展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本文将对《春江花月夜》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解读和分享。
一、作品背景《春江花月夜》是苏轼于北宋元丰四年(1071年)创作的一首诗歌。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北宋虽然政权强盛,但朝廷却陷入了权臣专权的黑暗时期。
苏轼在政治上受到排挤,被贬谪至黄州。
黄州山水秀美,启发了苏轼的灵感,创作了这首描绘春江花月夜景色的诗作。
二、诗歌结构《春江花月夜》共有四十四个句子,为七律诗。
每句四字,平仄相间,通顺流畅。
整首诗形式规整,韵律优美,充满了音韵之美。
三、描写春江花月夜的山水意境作者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景色和时空之美。
诗中给予了中国传统山水意境的最高评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悠闲生活的向往。
四、辩证思想的运用在《春江花月夜》中,苏轼运用了辩证思想,表达了人生苦乐、荣辱无常的观点。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洞悉,表达了一种超脱情感的宁静和平静。
五、语言技巧的运用苏轼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比如,他运用对仗、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六、人文思想的表达《春江花月夜》中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山水景色的赞美,还融入了人文思想。
作者通过春江、花月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反映了对人情世故的洞悉与痛感。
七、影响与价值《春江花月夜》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它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诗歌才华,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苏轼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描绘春江山水景色的佳作,通过诗中的意象和语言,勾勒出壮丽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篇章。
知识讲解-春江花月夜(1)

知识讲解-春江花月夜(1)《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名篇,被称为“千古绝唱、天下文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诗歌形式。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共979个字,分为254句,每句五言。
这种五言律诗的诗歌形式,是唐代最为普及的一种诗歌形式,它有很好的节奏感,使得读者通过读取此诗,在情感交流上更加顺畅自然。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从标题便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江边的花月夜景色。
整首诗围绕“春江花月夜”展开叙述,通过对宋代门阀林和靖、梅尧臣的故事,殷切描绘了春江边的百花争艳,明月高悬、清风拂面的美妙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深切感受和内心虚无的苦闷。
在整首诗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那串温暖感人的对联:“江花无数,还得上春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对联深刻地表现出了春江花月夜的魅力所在,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愿望和追求,也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在春江花月夜中的内心世界。
江花无数,是形容春江边花开花落的盈满景象,还得上春风,则是对事物因世态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一种无奈悲凉的感叹。
而明月的颜色和光芒与抑郁的内心情感形成了强烈对照,表现出诗人想脱离尘世,逃离、追求现实的愿望。
把酒问青天,是诗人对自己心灵的震撼,是一种内心解放的呐喊。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意义。
《春江花月夜》不仅是一首诗歌佳作,还是一个富有哲理思想的艺术品,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它不仅展示了唐代文人雅士的审美爱好和心灵世界,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脆弱和对现实的矛盾和无奈。
整首诗唯美唯静,音画意象相互交融,富有意蕴,给读者留下很多美好的想象和回味,也拓展了我们对美的认识和对人类的思考。
中职语文(高教版)《春江花月夜》知识清单

古诗词诵读必备知识清单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基础知识(一)字音滟(yàn)滟芳甸(diàn)霰(xiàn)汀(tīng)砧(zhēn)碣(jié)(二)词句注释〔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
甸,郊外之地。
〔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此处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
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此处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水边平地,小洲。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望〕一作“只”。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地名,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意,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文〕同“纹”。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教师文档:第2单元7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知识梳理]一、读准字音滟.滟(yàn)砧.(zhēn)芳甸.(diàn)霰.(xiàn) 皎.皎(jiǎo) 碣.石(jié)汀.(tīnɡ) 徘徊.(huái)二、词语释义(1)滟滟..随波千万里(波光荡漾的样子)(2)江流宛转绕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3)月照花林皆似霰.(雪珠)(4)汀.上白沙看不见(沙滩)(5)青枫浦上..不胜愁(水边)(6)谁家今夜扁舟..子(小舟)(7)愿逐.月华流照君(追随)三、名句默写(1)《春江花月夜》中,形容月光照耀着江面,随波闪动的阔大景观的两句诗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2)《春江花月夜》中,诗人仰望明月,遐思冥想,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进行探索的两句诗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3)《春江花月夜》中,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春江花月夜》中,合写离人怨妇,总领下文的两句诗是: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5)《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梦中神游故乡无着无落的离情的两句诗是: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6)《春江花月夜》中,能体现“月华摇晃,树影婆娑,人心起伏,月摇,树摇,人心亦在摇”意境的两句诗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资料链接][识作者]《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相传为陈后主所创,隋炀帝、温庭筠等都曾作此曲。
最为出名的《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代表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以孤篇盖全唐”,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已无具体文字资料可考,但根据诗歌内容可作如下推测:作者创作此诗时,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步江边,他仰望挂在天边的一轮皎月,沐浴着湿润的江风,面对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不禁在景色中沉醉,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江花月夜》知识梳理
多音字
扁⎩
⎨⎧(piān )扁舟(biǎn )扁平 纤⎩
⎨⎧(xi ān )纤尘(qiàn )纤夫
一词多义
(1)已⎩⎨⎧人生代代无穷已.(停止)脱身独去,已.
至军矣(已经) (2)胜⎩⎨⎧青枫浦上不胜
.愁(能承受)鱼鳖不可胜.食也(尽)予观夫巴陵胜.
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词类活用
落月摇情满.
江树(形容词作动词,洒满)
古今异义
(1)江流宛转..
绕芳甸 古义:曲折。
今义:说话温和曲折;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2)可怜..
楼上月徘徊 古义:可爱。
今义:怜悯。
(3)人生..
代代无穷已 古义:人类。
今义:人的生存和生活。
名句积累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6)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7)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8)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9)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