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记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庙会记忆

庙会记忆本期内容

【内容简介】

虽说上海没有秦砖汉瓦,缺少晋祠唐柏,但上海却有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上海曾有静安寺庙会、真如庙会和龙华庙会等。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是龙华桃花盛开的季节,到龙华赶庙会、赏桃花成了当年上海人的一个节日。早期的上海庙会仅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求,庙会逐渐地演变成集敬佛、商贸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

【同期声】潘麟发原文艺工作者

小时候到庙会去的时候,一进庙会,耳朵里面只听见唱的,“往里那个看嘞,往里那个瞧嘞,”咚咚锵咚咚锵,这个什么东西?拉洋片的,上海人叫看西洋镜。

片名《庙会记忆》

【解说】

如今的上海是一片高层建筑的森林。但您知道嘛?上海最高寿,年代最久远的高层建筑是哪一座?是国际饭店还是徐家汇的天主教堂?都不对,答案是这座高超过40米,有7层的龙华古塔。

相传,龙华古塔是三国时期所建,唐朝末年毁于战火,在北

宋年间又进行了重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而龙华的出名并不仅仅是因为龙华古塔和龙华寺,更有龙华的庙会。

【同期声】庙会实况

【同期声】吴永福龙华镇原住民

一开始三日庙会,大家亲戚朋友都通知,在庙会的时候,人挤得走不通了。

【同期声】何杏花龙华街道居民

男人头上顶了一个像匾一样的东西,卖香豆腐干,那么叫起来嘛,香豆腐干,在那儿叫,对吧,然后喊大家买一下。【解说】

上海的老人,特别是从小生活在龙华塔边的人,说到龙华庙会,个个都很来劲。

【同期声】吴永福龙华镇原住民

在庙会期间,各方面的人都来做生意,有牵着猴子,耍猴的,来卖梨膏糖的,无奇不有,比方走钢丝,走钢丝也是外地人走钢丝。还有三上吊,一个小姑娘弄一根头发吊起来,还有拉洋琴的,看西洋镜的,当时情况,龙华相当热闹。

【同期声】陆人伟原群文工作者

我记得我小时候呢去参加庙会,是我妈妈领着我去的。我一看出会啊,那个精彩了,前面有龙灯啊,各种民间的艺术表演,后面呢就抬着佛像走出来了。

说起庙会,那肯定和寺庙有关。最早期的庙会就是起源于佛教和道教的一种祭祀活动,相传龙华庙会开始于唐朝,龙华寺里供奉的是弥勒佛,民间称他为布袋和尚,

【同期声】蔡丰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因为他挑着一根棍子,棍子后面老是挑着一个布袋,他这个布袋非常厉害,他这个布袋是可以掌控乾坤,所有的世界上一切物象都可以装在他那个袋子里。【解说】弥勒佛,他总是那么笑容可掬,十分快活。

【同期声】蔡丰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他很有意思,就是到处地游走,而且呢,也很乐意帮助人,很乐意施舍。

【解说】

在传说中弥勒菩萨是在农历三月初三那天圆寂的,于是每年的这一天龙华寺都要做法事,而四周的佛教信徒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烧香拜佛,这就是最初和最本质意义上的龙华庙会。【同期声】潘麟发原文艺工作者

我只不过也是六、七岁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带我到这个龙华庙会去。首先要到庙里面去烧香,那么我们不要烧香啊,我们就拖着不肯走,爸爸妈妈就硬是要拖了你朝前走,那么我们不肯走怎么办呢?那时候那个地方还有小人书,小书摊,老早小书摊一分钱一本啊,一分钱借一本好看半天呢。

人们来赶庙会,其实也是在追赶着欢乐。而龙华庙会就是上海人的嘉年华和狂欢节。而这些老年人,笑逐颜开地回忆龙华庙会,是否也是受了那个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的感染呢?【同期声】潘麟发原文艺工作者

再过一会呢,只看见一个小手风琴,“乌啊乌里旷呀,要吃梨膏糖呀”,这干什么呢?卖梨膏糖。

小标题:白相龙华采桃花

【解说】

江南一带商品经济繁荣,赶龙华庙会的不仅有虔诚的香客、还有四周乡镇的百姓们以及小商小贩和民间艺人。原本只是烧香拜佛的庙会也逐渐演变成了集敬佛、商贸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

【同期声】蔡丰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人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发达的市镇中间,他就希望自己的生意做得好呀,他就希望自己子孙有更多的财富啊。所以他就会经常到庙里去求神拜佛,那么也希望有一些比较大型的这种群众性集会活动。

【解说】

每年的农历三月中旬,又是龙华桃花盛开的季节,为了把赶庙会和赏桃花结合起来,于是人们把庙会从最初的农历三月初三推后到农历的三月十五举行,由此,龙华庙会从寺庙的

节日转变成地方性的节日,从宗教的节日转变成民俗的节日。

【同期声】周璇唱:上海没有花,大家到龙华,龙华的桃花也涨了价。

【解说】

这是当年金嗓子周璇去龙华赏桃花唱的流行歌曲。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为了顺应上海城市化的发展,龙华庙会也从乡村庙会转型为都市庙会,那个年代,每年的春天,人们都会去龙华赶庙会,赏桃花。

【同期声】王镇福龙华文化中心

三月初三游龙华,白相龙华采桃花,你也采桃花,他也采桃花,桃花树上结着疤,你嘛在笑,花嘛在哭,望大家爱桃花,来年再来游龙华。

【同期声】吴永福龙华镇原住民

所谓的龙华镇庙会,主要以竹器为主要,交通是通过船,一路上从那个漕河泾那边的船,一直弄到龙华,都是撑船来的。【同期声】王镇福龙华文化中心

船上的人本事也老大的,特别庙会的时候。比如说他是做凳子的,做这个匾,这个匾就是晒东西的一种东西,他这一个人,这个扁担上面,两边都装满,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你这个人就看不出他人在这个当中,只看见一担凳子就这样子在马路上移动,一直挑到这个马路边上,摆一个摊位。

【同期声】蔡丰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上海的以前就是说它有很多河流,所以那个时候人们赶庙会往往是坐船来的,一家老小就坐在一条船上,那个船划啊划啊,就划到那个庙会周边来了,利用赶庙会时间,他们会买很多东西,比如说一些生活用品,一些农具等等。那么城市里面的人呢?更加注重的是这种餐饮啊,饮食啊、玩乐啊这一类的东西。

【同期声】庙会实况【解说】

龙华古塔,屹立千年,它就像一位历史老人,看过了多少年多少代的龙华庙会,阅尽人间这一抹春色。在春天里开龙华庙会,赶会的人就像决堤的春潮。

【同期声】潘麟发原文艺工作者

行街队伍跑出来了,那个时候好了,这时候人山人海,人都朝中间挤,挤的话,我们小孩就看不见了,那个时候怎么挤得过大人呢?我爸爸就这点好,我爸爸把我朝肩膀上一骑,坐在肩膀上面。我骑在肩膀上,我看得见他看不见呀,他前面都是人啊,那么他怎么办呢?看见点什么?他问我,那么我就给他汇报,一会儿看见蚌壳精了,一会儿看到什么打莲湘了,一会儿又看见江南丝竹了,我爸爸就像自己看见一样。【同期声】陆人伟原群文工作者

我还记得70年前我妈妈领着我看庙会的情景。那一天啊,我妈妈很早地就和我走在那个庙会的前面看出会。看出会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