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介绍

合集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
信息经过加工 价值上升 信息有真有假 一传十,十传百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 雷特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
小练习: 1、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 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这反映了信息的哪一方
面的特征(D )。
A.时效性 B.共享性 C.真伪性 D.依附性
2、红灯停,绿灯行。这反映了信息的哪一方面的 特征
1.1 1.2
信息及其特征
1.
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
2.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1
1.2.1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
1.2.3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2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u/vw/4690261
信息技术的地位日益重要
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信息技术。
1.2.1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 语
第二次
言 的
第三次 使
用 第四次
第五次
它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1.2.1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 文 第二次 字
的 第三次 创 第四次 造
第五次
甲骨文
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它使信息的储存和传递首次 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无处不在,你能说说生活当中,有哪些信息吗?
1.1.1 丰富多彩的信息
“信息”概念综述
《辞源》:信息,指消息。 目前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定义是:“信息是客观存在的 一切事物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 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

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2

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2

2.3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是《信息技术基础》(粤教版)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始终渗透着如何鉴别与评价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的纷繁复杂也很容易扰乱人们的注意力。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深受其益,也深受其害。

虚假信息、过时信息、诈骗信息等垃圾信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时刻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因此提高学生对信息的鉴别与评价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本节主要通过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案例,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信息的时效性三个发面,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刻掌握信息鉴别和评价的基本方法,并衍生出借助工具、权威部门等外力来帮助鉴别信息。

在一节课中很难让学生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从而形成敏锐的洞察力,教师应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及其特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然而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系统而准确的鉴别和评价信息,是学生信息知识的薄弱环节。

通过几个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分析,让学生从中体会并掌握信息鉴别与评价的方法,提高对有害信息抵御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到垃圾信息的危害性,以及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必要性;(2)学会从信息的来源、价值取向、时效性对信息进行鉴别评价;(3)养成借助百度等网络工具、权威部门、身边高手等外力来对信息进行鉴别评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信息的来源、价值取向、时效性三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评价,使学生初步形成对信息鉴别评价的系统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鉴别策略,形成抵御有害信息的严密防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形成一套比较严密的信息鉴别方法策略。

(2)、养成借助网络等外力来提高自身对信息的鉴别评价能力,使网络不再是学生的娱乐空间,更是学生鉴别评价信息和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3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3

超链接——多媒体作品的集成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3.3.5作品集成”的一课,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教材上,设置超链接只是一小点内容,只涉及到了在幻灯片内部进行超链接一个知识点,属于比较简单的教学,并没有着重讲述,课时安排较少。

但我认为可以将设置超链接的课时安排拓展到一课时,所讲授内容不仅包括原教材的在幻灯片内部超链接,而且还延伸到了原教材未涉及的外部链接(原有文件或网页的超链接、新建文档超链接和电子邮件地址超链接)以及其他链接方法(动作按钮等)的学习,以此来实现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交互性。

因为超链接的知识点,在今后制作网页时会经常用到,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可能,将内容进行拓展,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多媒体作品的排版、规划和简单设计,对修饰、完善自己创作的幻灯片具有很高的热情。

平时教师课堂贯彻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探究,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意识也较强。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超链接的含义和作用。

2、让学生熟练掌握文本、图片、动作按钮等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3、学会链接目标的选择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熟悉现象理解超链接的含义与功能。

2、通过自学课本和小组合作,掌握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练操作超链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学习愿望和能力,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人文风貌,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2、超链接的类型。

难点:链接目标的选择方法。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半成品加工的教学策略,教师事先制作好有关家乡人文风貌的幻灯片,但留下“超链接”加工的技术空白,在幻灯片中设置了待完成的文字和图片,将文本、图片、动作(按钮)的超链接蕴涵于家乡名人、景点、美食的设计之中,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学习超链接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掌握设置超链接的方法,并让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2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2

2.4.4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教材分析】本节课所使用教材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是第二章的综合活动,学生根据任务的主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选择适当的方式获取信息,通过已经学习的网络搜索策略和技巧,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本节课是对前三节内容的巩固、提高和综合运用,课程设计既源于教材的内容与理念,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案例的创新。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针对高一年级的学生。

由于我们这边的初中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不统一,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环节的掌握程度上相当薄弱,大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各类软件的使用,对网络的使用不熟练。

同时学生的视野较窄,接触的社会环境较简单,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获取信息的方法,并掌握了一些信息获取的策略与技巧,学会了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引导启发,激发学生兴趣。

但是,由于学生的水平有差异,为了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有层次、有选择地采用学生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安排尽量多的操作时间环节,让学生从实践中归纳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选择信息来源,并获得信息;(2)能够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方法下载并使用信息;(3)利用自己熟悉的软件(如word、powerpoint)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编辑。

2、过程与方法(1)在设计旅行计划的过程中,学习整合信息的方法,同时对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方法有初步了解;(2)通过展现有代表性的小组成果展示,根据活动评价表,学习如何正确评价所获取的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探究的热情;(2)体验利用网络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3)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伦理道德,合法地获取信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利用网络检索信息,并能合法地获取信息2、以小组的形式整合资料、展示作品难点:1、准确、快速地获得信息【教学过程】1.引入(1)首先复习本章节的前三小节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得信息。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2)量化。量化是把样值信号的无限多个可能的取值,近似地用有限 个数的数值来表示。国标声音量化等级分为256个,即28 个。
第1章 数据与信息\数据编码
26
1.2.2 编码的基本方式
(3)编码。编码是将量化后的采样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并转换为由 二进制编码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模拟信号采样后可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 最高位表示符号,正数为0, 负数为1。例如,采样值48的二进制编码为 00110000,-100的二进制编码为11100100。
15
1.2.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例】 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MODEM时,它的功能是(
)。
A、实现数字信号的编码
B、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C、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D、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解析】在远距离传送时,为防止信号畸变,一般采用频带传输,即将数字信号变
换成便于在通信线路中传输的交流信号进行传输。此时在发送端由直流变成交流称为调
30
1.3.1 信息
【了解】信息呈现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信息呈现的基本方法: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呈现
方式,以满足信息接收者的实际需要.最常用的信息呈现方式有: 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和形体动作等。
第1章 数据与信息\信息及其特征
31
1.3.1 信息
信息呈现的过程:为了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信息呈现要遵照 一定的标准,以避免引起交流双方的误解。比如利用计算机进行信 息交流时,事先必须对各类信息制定统一的“编码“标准,使得通 过计算机以及网络交流信息成为可能。
第1章 数据与信息\信息及其特征
32
1.3.2 信息的基本特征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信息不是虚无缥缈的事物,只要有事物运动, 有数据存在,就会有信息存在。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 会发展的始终,可以被人们感知、获取、传递和利用。 (2)传递性。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卫 星电视,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到精彩的世界杯比赛。

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数据及其特征》教案

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数据及其特征》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据及其特征》对应教材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数据及其特征》姓名学校授课年级高一课程学时1学时教材分析《数据及其特征》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的开篇,为学生构建了数据科学的基础框架。

本节内容涉及数据的基本概念、类型、特性以及数据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数据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数据特征的探讨,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价值,为后续深入学习数据处理与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

然而,学生对数据科学的认识尚浅,对数据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数据模型,逐步建立起对数据科学的认识。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数据的定义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数据,并理解其特征。

3.学生能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核心素养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其能够敏锐地捕捉和理解数据信息。

2.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通过编程和算法解决数据相关问题。

3.增强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数据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数据的定义和分类。

2.数据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难点:1.数据抽象思维的培养,从具体实例中提炼数据模型。

2.数据分析方法的掌握,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教法学法在教授粤教版(2019)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数据及其特征》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我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数据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接着,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和视频,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数据及其特征,以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此外,我还设计了小组讨论和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

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a版

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a版

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a版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A版的相关问题。

以下是对该教材的简要介绍和部分内容的回答。

首先,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A版是一本面向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使用、办公软件应用、网络技术基础、信息安全等。

该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重点内容,如计算机系统组成和操作系统的使用,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另外,该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办公软件应用部分,教材介绍了多种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如Word、Excel、PowerPoint 等。

通过这些软件的介绍和应用,学生可以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实践操作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网络技术基础和信息安全部分,教材介绍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如TCP/IP协议、IP地址和域名系统等。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学生可以
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介绍了常见的网络攻击和防护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

总的来说,粤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册A版是一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的教材。

通过该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如果您有关于该教材的更多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说课稿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说课稿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3.确保清晰简洁:我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区分重点和次要点,用简洁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复杂的概念,确保板书内容一目了然。
(二)教学反思
1.预见问题与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学生对信息系统概念理解不深、实践活动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此外,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平衡理论讲解与实践活动也是一个挑战。
2.应对策略:针对理解问题,我将通过增加实例分析、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对于实践活动,我会优化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时间分配上,我会尽量精讲精练,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评估教学效果: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反馈和知识点测试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4.反思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我会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互动的引导等。针对这些问题,我将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信息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1)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和活动: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参与度;
3.实践操作: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搭建简单的信息系统,增强学习体验;
4.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册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教材p11-p16 课件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册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教材p11-p16 课件
云计算将服务器集中在云计算中心,统一调配计算和存储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台服务 器变成多台服务器,能高效率 地满足众多用户个性化的并发请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云计算和网络服务的需求,未来计算机研制的主要目标是“算 得多”, 即在用户可容忍的时间内尽量满足更多的用户请求。
➢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 3.以数据为核心
➢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随着技术的成熟,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 的人们开始更深入地接触信息技术,接触数据,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有用的信息。在以数据为核心 的发展中,人们发现数据的价值,更在于其后期的加工处理所生的"增值"
➢ 探究活动
➢ 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所处理的内容、所依赖的设备设施均具有阶段性特征,与小组中的同学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分 析提炼,填写表1-3。
➢ (2)通信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通信传输也向高速、大容量、 长距离不断发展。 波分复用技术已经进人成熟应用阶段,光放 大器代替光电转换中继器已经实用;相干光通信、光孤子通信已经取得重大进展。无线通信网络和基于无线数据服务的 移动互联网逐渐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电子务、社区交流、信息传播、知识共享、远程教育等领域发挥着大的 作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发展创新活动的引擎。
➢ 3.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
➢ (1)虚拟计算。
在计算机领域,虚拟化这种资源管理技术,是将计算机各种实体资源,如服务器、网络、内存等,予以抽象、转换后呈现 出来,打破实体结构间不可切割的障碍,使用户能以比原本的组态更好的方式来使用这些资源。通常所说的虚拟计算, 是以虚拟化、网络、计算等技术的融合为核心的一种计算平台、存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共享管理技术。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1: 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 粤教版 必修1: 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 教案
也叫符号语言。
·【案例讲解】同样的是
把加数9送到累加器中,汇编语言用到指令码‘mov’代表数据的传递,比较容易读懂并理解程序,纠错及维
护也变得更加方便了。
·计算机需要语言翻译程序将汇编语言语句翻译成用
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与特定的机器及微处理器相关,效率很高
但移植性不好。
5、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接近于数学语言和人的自然语言,简单又
●学生综合情况:对编程有挑战欲望,对信息技术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能够主动思考,乐于探究,积极尝试。
三、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在实际问题中体会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三类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思维:加强对算法、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认识,将知识建构、技能
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中。
● 运用教学的直观性原理,将课程知识用实例联系在一起,层层深入推进。
o 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o 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o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教学难点
o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五、教法及学法
●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 学法:学思结合、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播放视频讲解为什么0和1会
2、机器语言
·由“0”和“1”所表示的二进制代码指令组,通常被成为“机器语言”,是第一
代计算机语言。
·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操
作和被操作对象。
·【举例】图片展示把加
数9送到累加器中的机器指

2024版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课件

2024版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必修课件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信息技术概述课程目标与要求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概念和原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和道德观念教材结构与内容教材内容概览教材整体结构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方面教材重点与难点02计算机基础知识Chapter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于二进制数的运算,通过输入设备输入信息,经过中央处理器的处理,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计算机系统组成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常见操作系统030201操作系统简介文件的概念文件的类型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命名规则文件管理与操作03网络基础知识Chapter互联网发展历程及现状互联网起源互联网发展阶段互联网现状网络协议与标准TCP/IP协议族01HTTP与HTTPS协议02DNS协议0301020304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与路由选择。

路由器局域网内数据交换与设备连接。

交换机提供各类网络应用服务,如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

服务器保障网络安全,防止非法访问和数据泄露。

防火墙常见网络设备与功能04编程基础知识Chapter编程语言分类及特点高级语言低级语言解释型语言编译型语言编程逻辑与算法初步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算法概念算法特性编程实践:简单程序编写编写Hello World程序编写简单的计算器程序编写判断闰年的程序编写求阶乘的程序05数据分析与处理基础Chapter01020304数值型数据日期和时间型数据文本型数据多媒体数据数据类型及表示方法1 2 3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操作数据库基本概念及操作数据可视化方法与应用数据可视化定义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法数据可视化的应用06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Chapter信息安全概念及重要性信息安全定义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常见网络攻击手段及防范策略常见网络攻击手段防范策略信息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信息伦理道德原则信息伦理道德原则包括尊重知识产权、保护隐私、维护信息安全、尊重他人权益等。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PPT课件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PPT课件
32
2.选择教学内容
(1)从学生主体出发,“技术•人文• 生活”三位一体来选择适合的教材内 容。
注意范例的人文性和生活性,以贴近学 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提高学习效 率,并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
33
2.选择教学内容
■ 《信息技术基础》选择学生学习与生 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倍感亲切。如:
■ 《数据管理技术》的体系结构:
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实践到理 论的认知规律,并结合数据管理技术的 特点,以软件开发应用的思想方法为主 线,按照“分析问题——建立数据库— —使用数据库——开发应用数据库系统” 的线索组织教学内容。
.
30
各模块体系结构
■ 《人工智能初步》的体系结构: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本模块 的特点组织教材内容。
.
37
.
38
.
39
2.选择教学内容
(2)照顾差异,进行弹性设置。
教材充分考虑校际差异和学生起点 水平与个性差异,教学内容的形式和 要求多层次、多样化,供不同学校和 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
40
2.选择教学内容
例如,在学习“认识信息资源管理”的 活动中,教材提供了5个活动项目(并 且鼓励学生自拟活动及项目),而且这 些活动项目要求的条件不同,学生可以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一个或几 个合适的项目开展活动。
.
11
特点:注重过程与方法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 “认知” •“技能” •情感”
•新课程的教育目标(新在哪?):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在)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目标)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2010-07-31 18:16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1.以国家课程改革有关文件为依据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充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

2.教材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校际差异和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延伸或拓展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注意内容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教材内容力图科学、客观、准确,语言表达要严谨且通俗易懂;选择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4.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要注意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并有意识地设计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5.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流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并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能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3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3

3.3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PPT遮罩动画的制作【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内容为依据拓展开来讲授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PPT的“遮罩动画制作”。

作为拓展课,着重于学生对遮罩动画的原理理解以及制作简单的遮罩效果动画,进一步提升学生动画制作技能水平。

【学情分析】由于新教材上没有专门安排遮罩动画的这一章节,但是学生前面已了解了四种基本动画类型,但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拓展需要,学生在掌握了解PPT动画分类之后,渴望创新应用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效果。

本课学生通过学习PPT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及基本应用,培养学生深入学习PPT动画的兴趣以及动手探究实践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明确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利用遮罩知识,学会遮罩动画的制作。

过程与方法借助两个实例对比以及两张纸模拟遮罩过程,分析遮罩动画的基本原理,掌握遮罩制作的步骤。

通过制作遮罩实例,加深对遮罩原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遮罩效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作品创作,让学生体验运用PPT软件创造动画作品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深入学习PPT动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遮罩动画的原理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遮罩的原理,明确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

【教法分析】抛锚式教学法:通过两种探照灯效果的实现方法的问题分析,深入理解遮罩动画原理。

任务驱动:通过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递进的实践,学会遮罩动画的制作。

分层教学法:通过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参考选题和主拟题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适合自己的实践探究活动。

学案导学+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法分析】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展示遮罩实例,创设一个探究情境——联系生活中遮罩“原型”并重现,让他们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实现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通过微课视频和学案导学实现个性化学习。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

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粤教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总体介绍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朱光明/李文郁摘自:《蚌埠教育网》一、教材编写指导思想1.以国家课程改革有关文件为依据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充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有关要求。

2.教材要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高中校际差异和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延伸或拓展课程内容;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注意内容的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教材内容力图科学、客观、准确,语言表达要严谨且通俗易懂;选择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方法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适当选择能反映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及其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4.注意贴近生活,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的顺利开展;要注意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并有意识地设计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5.注重“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学习流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交流、协作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并设置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形成交流与评价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能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由广东省教育出版社出版。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强调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拓展。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它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如计算机编程、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等,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同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的教材中,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大量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这些案例和实践操作都是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设计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同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安全意识,通过讲解信息安全知识、网络安全案例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在教学方法上也很有特色。

它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供丰富的学
习资源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学习。

总的来说,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教材,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强调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拓展。

通过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介绍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介绍
——强调教与学的可操作性
教材介绍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 第六章 信息安全
课标-教材-教学
第一章扼要 信息
传播要素


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教学目标:
5.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章法
的方法获取信息。
2.2获取网络 (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
信 信息的策略 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息 与技巧
(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
2

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取 2.3信息的鉴 (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
别与评价
别与评价信息。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表达(上)
重点: 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2.利用恰当的图表形式表达结果。 3.利用多媒体信息表达创意。
难点: 1.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图 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2 怎样使用图文混排、多媒体信息的组织 形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主体内容。


对应课程内容标准
课 时
报电话、音像制品、广播电视、 网络等 接收方式: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味觉…… 产生作用:形成印象、产生判
断、引起行动、无作用……
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表达
信息的发布 与交流
信息资源管 理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课件 粤教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材分析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1、教学理念的转变
2、教师角色的转变
三、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 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环境中教与学活动 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概述
目标模式:强调以教学目标为基点对教学活动进 行系统设计,以达成教学目标为基本目的,其基 本过程如见图1。 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设计 步骤是非直线型的,设计者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 向前或向后。具体设计过程见图2。 WebQuest模式:以探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模型。 该活动中部分或者所有能够让学生进行学习、进 行交互的信息都来源于Internet。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三、教学评价
本章学习评价主要针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水平,引导学 生对知识技能和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对一些概念 加深理解,例如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对信息技术 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要有所 了解,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懂得养成健康使用信息 技术习惯的必要性。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历程要 有所了解,对发展趋势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另外,促使学 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2) 信息的应用价值。如何从实际应用例子中 探讨信息的基本特征,从中体会并关注到信息 的应用价值问题。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教学建议
1、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性格渐趋稳重,逻辑思维趋于严密,他 们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只是对所学内容尚 欠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因此,对于必修模块的内容, 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技术含量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注意从 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其中 的方法和思想,通过亲身体验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方式, 在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信息文化的 形态和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他们对 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做好心理准备及提高适应能力, 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粤教版高中《信息和技术》必修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粤教版高中《信息和技术》必修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说课稿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粤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一、说教材《信息及其特征》,这课是高一必修《信息与技术》必修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教材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主线,按照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与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的编排。

所有这一切都围绕信息而展开,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此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了解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为后面围绕信息的一切学习奠定基础。

所以本节是基础的基础,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仅由老师讲,学生会觉得枯燥,所以我采用教师引导下举出现象,学生进行探讨,归纳获得知识。

不足之处由教师与同学们进行补充,这样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即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习惯。

(说重难点及三维目标)本节的重、难点是信息的一般特征,本节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了解丰富多彩的信息,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发现身边多种多样的信息及他们的共性。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并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二、说学生我任教年级是高一,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中等偏下。

对于信息技术,仍然停留在感性的程度,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总结。

在教学中,我通过有效的设置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精神。

三、说教法初看《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知识与概念介绍,没有技能方面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的教学目标。

因此我根据《信息及其特征》教学内容,参考了其他老师的教学设计,适当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采取了列举法、问答法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信息的重要意义。

时间约10分钟。

教师展示“生存实验”。

用屏幕投影显示“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介绍
第二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介绍
已经通过审查教材的特点
教科社: 讲文化 浙江社: 讲科学 地图社: 讲活动 上海社: 讲教法 广东社: 讲任务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的结构
必修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是学习各 选修模块的前提,具有普遍价值:“人人学有价值”。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教学目标:
5.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 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强调问题解决落实信息素养
教材总体思路
2.内容选择注重技术与人文、生活相结合,让 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 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体验信息技术所 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形成与信息化社会 相适应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
反映“科学技术社会STS”
报电话、音像制品、广播电视、 网络等 接收方式: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味觉…… 产生作用:形成印象、产生判
断、引起行动、无作用……
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表达
信息的发布 与交流
信息资源管 理
信息安全

获取信息的 确定信 确定信

过程与方法 息需求 息来源

采集 信息
保存信 息
事物本身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表达(上)
重点: 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2.利用恰当的图表形式表达结果。 3.利用多媒体信息表达创意。
难点: 1.如何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图 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2 怎样使用图文混排、多媒体信息的组织 形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主体内容。


对应课程内容标准
课 时
第一章是全书其他各章的总领
1.1信息及其特征 对信息展开多角度讨论 –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使用者) – “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作用影响) –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也就是事物内部结 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客观本体)
– 信息的传播过程:(大众传播,填表分析得出)
1

信 1.2 信息 (一)(1)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
息 技术及其 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与 影响
(四)(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

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1

(四)(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

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需要说明的是:
上述表格中的章节与课程内容标准对应的只是 大致的关系,课标中有些内容标准要历经几节、几 章甚至全书的学习才能完成(其他章节情况类似, 后面不再赘述)。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建议:
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使用经验, 但是对所学内容尚欠系统提炼、重组和内化。所以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从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提炼其中的方法和思想,使 其逐步养成理性看待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意识。
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差 异和学习内容设置多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 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 实际问题;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 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 相适应的价值观。
教材总体思路
1.以信息处理与交流为主线,围绕学生的 日常学习与生活需求,强调在信息技术 应用基础上信息素养的提升,强调信息 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 亲身体验中培养信息素养。
章法
的方法获取信息。
2.2获取网络 (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
信 信息的策略 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息 与技巧
(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
2

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取 2.3信息的鉴 (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
别与评价
别与评价信息。
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教学建议:
在本章的教学中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主体活动,引导学生从问 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要先获取一定的信息,让学生沿着“确定 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 信息”的流程开展探究、交流活动、探索、归纳获取信息的一般 规律。从而掌握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和常用方法。
第 3.1文本信 (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

息的加 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

工与表 图。

(二)(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 2
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息 的
3.2 表格信 (二)(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
加 工 与 表
息的加 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
本章第一节强调的是获取一般信息的思想和方法;第二节是 在第一节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在获 取信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信息鉴别和评价的能力,这也是第三节 的学习内容。在本章教学中要注意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扼要
文本信息的 加工与表达
日常文本的 报刊类文本 加工要点 的加工要点
版面设置 正文样式 文字效果 添加图片 页面设置 输出文本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重点: 1.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并了解其 影响。 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难点: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2.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


对应课程内容标准
课 时
第 1.1 信息 (一)(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 及其特征
——强调教与学的可操作性
教材介绍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第五章 信息资源管理 第六章 信息安全
课标-教材-教学
第一章扼要 信息
传播要素


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
(四)(4)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2.4 综合活动:(一)(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
设计一个旅 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行计划
(一)(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
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一)(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 1
别与评价信息。
(四)(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
字的工作流程
话的简单原理
过程
下 ) 信息的发布
信息发布的方式
信息发布效果的评价
与交流
信息发布的各种方式
网上发布信息
信息交流的方式 信息发布的道德规范
第四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2.通过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体验其基 本功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3.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4.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 负责人地参与信息实践。
观察/实验/体 验/调查
信 息
他人
访问/讨论/交 流/调查

获 取
媒体
读书/看报/听 广播/看电视/
上网
获取网络信息 的策略与技巧
信息的鉴别与 评价
网络信息检 索的方法
合法下载网 络的信息
从信息的来源判断 从信息的价值取向判断
从信息的实效性判断
直接访问网页 使用搜索引擎 查询在线数据库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重点: 1.能根据信息的需求确定信息的来源, 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并有效保 存信息。 2.掌握搜索引擎的分类查找、关键词查 找方法。
难点: 能鉴别和评价信息。


对应课程内容标准
课 时
第 2.1获取信息 (一)(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二 的过程与方 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 1
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
多 媒 体 技 术 应 用
网 络 技 术 应 用
数 据 管 理 技 术
人 工 智 能 初 步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选修模块: 支持个性发 展的平台
储备、前提 (对于选修模块) 疏理、重组、提升 (对于义务教育)
必修模块的培养目标:
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 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确定主题
收集与选 择素材
设计版面
制作作品
评价修改
用通用工具软件 加工与表达信息
表格信息的 加工与表达
表达什么信息 加工信息给谁看 加工成什么样子 选择什么工具
多媒体信息的加 怎样加工 工与表达
明确任务 需求
建立表格
利用数值计 算分析数据
利用图表分 析结果
形成报告
1.需求分析 2.选择合适 的工具软件
编制计算机
编制计 算机程
算机和 机程序的 程序 执行过程
机程序的 基本要素
程序解决问 题的过程
序解决
信 问题 息 的
分设 编 调检 析计 写 试测 问算 程 运结 题法 序 行果

工 用智能工具 信息智能处理 信息智能处理 信息智能处理
与 处理信息
工具的使用
的工作过程
工具的使用

达 (
用手写板输入汉 网络机器与人对 机器翻译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