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教案

合集下载

三下古诗三首教案

三下古诗三首教案

三下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 识字写字,背诵古诗。

- 理解诗句的意思。

2. 难点。

- 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1. 同学们,咱们今天要开启一场古诗之旅啦。

古诗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宝藏,藏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呢。

今天咱们要学习三首古诗,就像要打开三个神秘的宝盒一样。

2. 先简单给大家透露一下,这三首古诗啊,每一首都有它独特的韵味,有的写景色美得不像话,有的表达的情感能直直钻进咱们心里。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12分钟)1. 初读古诗,解决字词(4分钟)- (板书古诗题目)来,同学们,先跟着老师读一遍这首诗。

(教师范读)- 现在大家自己试着读一下,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学生自读)- (出示生字词)好啦,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生字词。

这个字啊(指着某个生字),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很容易读错呢,大家跟着老师多读几遍。

(讲解生字读音、字形、字义)2. 再读古诗,理解诗意(4分钟)- 生字词都认识了,咱们再把古诗读一遍,这次要读得更通顺一些哦。

(学生读)- 那这首诗到底讲了啥呢?咱们一句一句来看。

(逐句讲解诗句意思,尽量用口语化的方式,比如“这句啊,就是说在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地方,看到了什么什么东西”)3. 品读古诗,体会情感(4分钟)- 诗的意思咱们懂了,那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心里在想啥呢?(引导学生从诗句中的字词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从这个词啊,咱们就能感觉到诗人特别高兴,就像你们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 来,咱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一遍这首诗,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学生有感情朗读)(三)学习第二首古诗(12分钟)1. 初读古诗(3分钟)- (板书第二首古诗题目)第一首古诗咱们学得很不错呢,现在咱们来看看第二首。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5.完成课后练习题,针对课堂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巩固。
6.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一起阅读三首古诗,讨论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鼓励家长记录下孩子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作业要求:
1.作业需按时完成,字迹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赏析作业要注重个性化表达,充分体现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3.小组合作作业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确保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
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通过对古诗的吟咏、背诵、默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并欣赏古诗所表达的意境美、情感美,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古典文学,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关爱自然、热爱生活,从古诗中汲取人生智慧。
2.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并正确书写。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首古诗的讨论。
2.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有哪些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3.各小组整理讨论成果,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四)课堂练习
1.教师针对三首古诗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如填空、选择、简答等,检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课堂练习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三首古诗的意境、情感、修辞手法等特点。
(二)讲授新知
1.对三首古诗进行逐个讲解,分析古诗的背景、意境、韵律和修辞手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径、斜”等生字,会写“寒、径”等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很多古诗了,谁能来背一首给大家听听?(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三首古诗,看看诗人笔下的美景和他们的情感是怎样的。

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古诗。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教师指导书写,学生观察后练习书写。

理解古诗(1)逐句讲解古诗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2)结合图片和诗句,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朗读感悟(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2)分组朗读古诗,比一比哪一组读得好。

(3)配乐朗读古诗,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古诗的意境。

背诵古诗(1)学生自由背诵古诗。

(2)指名背诵古诗。

(3)全班齐背古诗。

拓展延伸(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古诗。

(2)教师推荐几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让学生课后读一读。

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教师总结:这三首古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色,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同时,要结合图片和诗句,让学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 精选1篇

五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三首 精选1篇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三首,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背诵古诗三首,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讲述古代诗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向学生展示古诗三首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三首诗的主题。

2. 学习诗歌内容(1)朗读古诗三首,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包括诗人、创作背景、诗歌主题等。

(3)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诗的主题,以及诗歌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古代诗人,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古代诗歌的内容。

4. 诗歌背诵与默写(1)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背诵。

(2)全班一起朗读古诗,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3)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默写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古诗的心得体会。

(2)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2. 结果评价:通过诗歌背诵与默写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一:秋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二、重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二)新课讲授1、解诗题,知诗人。

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

师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

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

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二:泊船瓜洲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词典、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与这首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交流积累,引入诗文。

老师:古往今来远离故土的游子总会思念魂牵梦萦的家乡。

他们往往把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古诗中,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

18课《古诗三首》教案

18课《古诗三首》教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古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通过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它是我们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三首具体的古诗。《登高》、《望岳》和《春望》分别展示了杜甫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表达,以及他如何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无法积极地投入到讨论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古诗朗读环节,虽然大多数学生能够投入其中,但仍有个别学生因为害羞、紧张等原因,朗读效果不佳。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课堂上多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古诗的当代价值、分析其艺术魅力并探讨如何传承。
18课《古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古诗三首1.《登高》——唐代杜甫
副标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诗句内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望岳》——唐代杜甫
副标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句内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品味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三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一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暮、瑟、缘”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瑟”(课件出示4)2.学习会写字“暮、吟”(课件出示5)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2)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2)学会通过诗句描绘画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会对比分析三首古诗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祖国山河的壮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2. 理解古诗的大意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学习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 学会通过诗句描绘画面,提高想象力。

3. 对比分析三首古诗的异同。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巩固记忆。

(2)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三首古诗《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望洞庭》。

2. 朗读感悟:(1)学生自读三首古诗,理解大意。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3. 理解赏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意境,解释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描绘画面:(1)学生尝试通过诗句描绘出画面,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5. 对比分析:(1)学生对比三首古诗的异同,分析其主题和表现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6.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2课 古诗三首 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2课 古诗三首 教案

《古诗三首》创新教案第一课时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人们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前同学们学过不少好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揭示诗:《示儿》《题临安邸》)2.师配乐范读《示儿》、《题临安邸》3.同学们,你知道这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吗?板书:陆游林升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诗。

现在,我们首先学习第一首诗《示儿》4.简介作者及背景:(课件展示)陆游是宋代大诗人。

他的诗大多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现在你知道题目“示儿”是什么意思吗?这么好的诗,同学们想自己来读一读吗?林升:南宋爱国诗人。

他看到南宋朝廷沉迷声色,不发愤图强,非常气愤,写下了这首诗。

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二、学习《示儿》(一)自由读这首诗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2. 指名读诗句;再齐读诗句。

(二)学习这首古诗现在我们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

(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4.赏析。

这首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

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三、我们用学习第一首古诗时学到的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古诗《题临安邸》。

(一)自由读这首诗1.自由地读诗句,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精选10篇)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精选10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一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5个生字。

2.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1.了解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重点学习《游园不值》,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赏析《游园不值》中“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写法,以小见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学习三首描写春夏不同景色的诗。

板书课题:《游园不值》《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二)检查预习1.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三首古诗。

(读出诗的节奏,读准确)注意这些字的读音:屐齿扣潋滟亦抹3.简要交流三首古诗的作者资料。

(三)指导学习《游园不值》1.指名读课文。

(读准、读熟)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划出不理解的问题。

3.在小组里讨论,解决质疑。

4.交流:按小组向全班汇报,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教师适时点拨:看图(或出示相应的课件)展开想象,说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美好风光的赞美和喜爱)5.反复吟诵。

(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背诵古诗。

提问:诗人向我们描述园子里的景象了吗?为什么?让学生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着画龙点睛之笔,这比那一览无余、面面俱到描写春天景象,不知要高妙多少倍。

因而能发挥读者的形象,使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咀嚼。

6.开拓联想,激发创作。

我们已经充分感悟古诗所描述的意境的了,同学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学生绘画,自由创作。

(四)作业你还能背一背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吗?附:板书《游园不值》屐齿扣潋滟亦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处净慈寺送林子方》第二课时一、教学目的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句,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5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5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5篇中班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同学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同学根本无法体验。

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同学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以下是我为大家细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1、同学沟通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熟悉(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仔细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诗,沟通。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杜牧(唐)同学用课外学问沟通对杜牧的熟悉,加深记忆,更便利的理解诗意。

(3)沟通: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同学发觉沟通,在结合同学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季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模糊约可以观察几户人家。

C、由于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欣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沟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娴熟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完成课后的习题2.部编版三班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山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宠爱之情。

2、学习诗中消失的生字。

会写“于、枫”这两个字。

3、培育同学对古诗的宠爱之情,鼓舞同学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三篇四年级《古诗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案一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第一节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三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三上《古诗三首》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2)课件出示正确停顿。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3)学生自由练读。

全班齐读。

(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圈画的描写秋天的景物。

预设:
4.再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教师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再次朗读古诗,试着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想象画面,和小组成员交流。

(1)解诗题。

①引导学生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赠”的意思是“赠送”。

②结合注释了解“刘景文”是诗人的好朋友。

③明确“赠刘景文”就是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2)交流“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①引导学生借助“擎”的注释,联系生活,理解“擎雨盖”的意思。

②课件出示荷花凋谢、荷叶枯败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荷尽”是指荷花凋谢、荷叶枯败,“已无擎雨盖”与“荷尽”意思相。

《古诗三首》教案5篇

《古诗三首》教案5篇

《古诗三首》教案5篇《古诗三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二、基本部分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圆形提问:这是什么呢?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1)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冬天会怎么样?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千山鸟飞绝)(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万径人踪灭)(3)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谁呢?他穿着什么?带着什么呢?(孤舟蓑笠翁)(4)他在干什么?(独钓寒江雪)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这是几拍子的节奏?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1、总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古诗三首》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梅花的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通过手指点画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基本形态。

3、感受古诗所表现的意境美,体会梅花不畏酷寒、凌霜傲雪的品格。

活动准备:1、古诗《梅花》挂图1幅、课件、语言CD。

2、古筝《渔舟唱晚》音乐。

3、颜料、彩纸活动过程:一、以谈话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请幼儿猜一猜:在冬天里,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零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这是什么花?二、欣赏梅花图片,了解梅花。

1、出示梅花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欣赏。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上册统编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理解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3)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通过分析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美景和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古诗三首》。

2. 理解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3. 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2. 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古诗《古诗三首》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古诗《古诗三首》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古诗《古诗三首》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和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古诗三首》,注意停顿和韵律。

(2)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加强记忆和理解。

3. 生词和诗句解释:(1)解释古诗《古诗三首》中的生词和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注释理解句子。

4. 韵律和修辞分析:(1)分析古诗《古诗三首》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

(2)引导学生识别和欣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讨论和表达:(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古诗《古诗三首》的理解和感受。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古诗的感受和思考。

(2)提供相关的古诗或背景资料,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朗读、讨论和表达等。

2. 知识掌握情况:评估学生对古诗《古诗三首》的生词和诗句的理解程度。

3. 技能运用情况:评估学生对古诗韵律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12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2古诗三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古诗三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共包含三首古诗:《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掌握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和运用。

(2)古诗意境的深入体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主题和作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2)学生合作探讨,深入剖析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重点词语,解释生僻字的意思。

(2)学生尝试运用重点词语到实际情景中,体会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4.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集体背诵古诗,巩固记忆。

5.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抄写古诗,加强记忆。

(2)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示例: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七、作业设计1. 抄写古诗,加强记忆。

2. 选择一首喜欢的古诗,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4《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4《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古诗三首》(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表达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二、教学内容1. 课题:《古诗三首》2. 课型:讲读课3. 课时:2课时4. 教学内容:三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三首古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三首古诗,注意字音、停顿、语气,初步感知古诗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写法、意义。

4. 理解诗意:通过讲解、讨论、想象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

5. 背诵古诗:学生分组背诵古诗,互相纠正,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古诗,了解古诗的作者、背景、风格等,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2. 课型:讲读课3. 课时:2课时4. 教学内容:三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5.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学会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三首古诗,家长签字。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精选3篇)“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希望大家喜欢!四年级《古诗三首》教案篇1《暮江吟》:《暮江吟》这首古诗,是白居易在前往杭州赴任途中所写,展现了一幅色彩绚烂的秋江暮景图。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设计如下的学法步骤:知诗人,破诗题;懂字义,解句意;体诗境、悟诗情。

大部分同学通过学习理解了诗意,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节课从总体上讲我还比较满意,自己觉得有以下几个地方做的不够好:一、在破诗题、介绍完作者后应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二、学生回答问题后应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

这节课上我的评价方式有些单一,缺乏激励性,有时还不及时。

三、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四、朗诵古诗的时间不充足,应采用多种方式诵读。

《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课前先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以便于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

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语文教案
教师:张立娟
班级:培智七八年
第四单元古诗三首
主题名称:山行教师:张立娟时间:12月9日至12月13日
生活语文教学方案
生活语文教学方案
主题名称:江雪教师:张立娟时间:12月23日至12月27日
之画。

1.出示古诗。

画中有诗,诗中也有画,你能从这
首诗中读到怎样的画面?(板书:画)
a.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那些景物?默读课文自由练说,
b.指名读师点拨,相机理解“千山万径”的意思,连绵起伏的群山,纵横交错的山路,了解夸张是古诗常用的一种方法。

c.细细读一读古诗,从字里行间找一找,画面中一定还有什么?(雪大)追问,从哪里发现的?
(“独钓寒江雪”,“蓑笠翁”可以看出雪很大。


(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可以看到当时是雪天,因为鸟都不飞了,人都不出来了,说明雪很大,鸟儿找不到食物,人也害怕寒冷不出来了。


你是从哪两个字中看出漫山遍野全是飞雪。

随文点红绝:绝迹。

灭:消失。

板书:漫天飞雪
原来这两句虽没有直接写雪,但“绝”“灭”仍告诉我们鸟儿绝迹,人迹消失。

谁能读好这两句,读出这漫天的飞雪。

d.出示课件“蓑笠翁”:你看,他身上穿的是——蓑,头上戴的是—A组
能完
成基
本学
习内

B组
会在
提示
下完
成部
分学
习内

C组
能按
照老
师的
要求
遵守
课堂
纪律
课件
—笠,整个词的意思是——一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

2.(出示:寒江钓雪图)生口述画面内容,意译全诗(语言训练)。

3.绝唱,雪景如在目前。

——顾璘齐读,再次感受漫天飞雪。

四、抓住文眼,读出诗中之情
1.过渡:读诗我们不仅要读出画面,还要读出诗情。

下面让我们来听录音读,听着诵读,看着画面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同学们,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行人消失,在这样空旷而凄凉的背景之下,却有一位鱼翁,独自一人,默默垂钓,此时,你能感受到鱼翁的心情吗?(孤独寂寞)你是从哪体会到的?
a.“凄凉”千山万径,一片雪白,飞鸟绝迹,人踪消失。

“绝”和“灭”: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盖,没有了飞鸟,没有了行人,没有声音,除了鱼翁,再也没有别的生命。

如果没有“绝”和“灭”两个字,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热闹繁华,生机勃勃。

可是诗人笔锋一转,“绝”、“灭”两个字使这一切刹那间无影无踪,多么空旷凄凉啊!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指名读。

这么寒冷的天气,鸟无处觅食,躲在巢中避寒;这么寒冷的天气,人们无法劳作,呆在家中取暖。

千山万径多么荒凉!齐读。

b.“孤独”你从哪里感受到,——其实这份孤独就藏在诗中,能找到吗?把四句诗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读看,你们新的发现?(点红“千
万孤独)鱼翁可不是一般的孤独,是千万孤独于一身啊!请你用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孤独。

板书:千万孤独)
2.一首诗一份情,如果说这漫天飞雪是这首诗的基调,那么这万千孤独是这首诗的诗情。

齐读:板书“情”。

五、意境探寻,读出诗中之志
1.同学们,学到这大家对渔翁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要提吗?(鼓励学生提问,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指名质疑:那么冷的天,那个鱼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难道他不怕冷吗?
2.请大家设想一下原因,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师板书学生猜想的原因,如捕鱼为生,独享清净,排解忧伤,喜爱钓鱼等。

3.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究竟哪一种比较吻合作者的心境呢?
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5.这首诗是他所处的寒冷凄凉境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所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再现。

《江雪》正是他志向的表达。

观赏《江雪》视频朗读。

6.情境朗读。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画外音
培智七九年()月生活语文教学评量表评量对象:培智七八年评量教师:张立娟
评量标准:
A:很好/独立完成,5分;
B:较好/教师简单口头提示完成,4分;
C:一般/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完成,3分;
D:薄弱/教师示范引导下,仅完成少部分2分;
E:困难/基本不能完成,1分。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