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第三课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导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第三课第二框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导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学新知】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_____、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_________的过程。

2、文化传播的途径(1)重要途径①商业贸易: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________交流蕴含在商品中的丰富文化,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交流文化。

②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___________③教育: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_________。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________的文化传播方式(2)总结: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提醒: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1)全称:传播媒介。

(2)发展形态:大体经历了口语、______、印刷、电子和_____等发展形态。

2.大众传媒(1)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2)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______的推广为标志的(3)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_____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_____、沟通、_______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________。

提醒:文化传播途径≠文化传播手段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1)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_________的传播和________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和进步。

2.促进中外文化交流(1)我们倡导__________,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2)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__________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__________提醒:各国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文化,我们倡导交流互鉴。

高中政治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 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学案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识记:文化交流(传播)的含义、途径。

2.理解:大众传媒的含义和特点。

3.分析:通过中外文化交流的人物分析,我们不但要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更要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文明使者。

4.知识梳理(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

2.文化传播的途径(1)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2)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一次大规模的,都意味着大规模的,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3)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那个获得不同的。

各国之间互派和访问学者,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的含义传播媒介,简称为。

传媒大体经历了、文字、、电子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的含义、出现标志、优越性(1)传媒开始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的推广为标志的。

(2)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电视、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

(3)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日益显示出、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中国是世界古代的发祥地之一。

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向外。

而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的发展和进步。

2.今天,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又更加主动地推动走向世界,做传播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

【精讲点拨】1.文化传播与传媒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必要性:文化交流,是学习和借鉴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

高中政治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学设计方案一、授课类型:讲授新课二、授课时间:40分钟三、授课方式:多媒体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①文化传播途径有哪些。

②文化传播的传播媒介的过程及作用。

(2)、理解①现代传媒的产生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中法文化交流的作用。

(3)、分析通过所学内容,分析传媒的演变过程。

2、能力目标(1)能例举史实说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结合实际,运用知识分析中法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3)通过观看不同图片、不同视频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能准确寻找信息的能力;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小组竞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文化传播的作用,提高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讲授、提问、小品表演、小组竞赛等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互相聊天,交流着各自的思想、观点、知识等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实现了文化的传播。

这也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二)、讲授新课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提问)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人进行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示图片)永嘉之乱(两晋)安史之乱(唐朝中期)靖康之乱(南宋)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是------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的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联系小品)2、大众传媒的标志及方式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中政治必修3《⽂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中政治必修3《⽂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标 1.知识⽬标:能够说出⽂化传播含义、途径和主要⼿段。

能够把握以茶⽂化为载体,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化传播的深刻影响。

能够感受中外⽂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2.能⼒⽬标:通过材料理解把握,形成归纳知识、回答问题的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在知道⽂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和主要⼿段的基础上,感悟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学习和推动⽂化传播的重要意义,理解中外⽂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中外⽂化,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化使命,争做传播中华⽂化的使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众传媒及其作⽤。

难点:如何做传播中华⽂化的使者。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树叶的故事 今天我们的课从⼀⽚树叶开始,西⽅⼈称其为“神奇的东⽅树叶”,同学们喜欢喝茶么? 接⼊视频短⽚,通过短⽚了解茶的种类。

这⽚树叶不仅散发着醇⾹,还蕴含着⽂化。

⼤家了解么? 在中国,它是闲云野鹤的洒脱;在英国,它是午后⾼贵的优雅;在印度,它是街头民众的消遣;在⽇本,它是严谨细致的仪式。

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国家茶⽂化的多姿多彩,那他的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活动2【活动】材料铺设,构建全课情境 故事⼀: 有这么⼀群⼈,他们⽤脚⽤肩膀在崎岖的⼭路上连接了世界,他们被称为茶背⼦。

西藏险峻的⼭路马匹⽆法通过,于是雅安的⼈们扛300多⽄茶袋,住着拐杖,慢慢的穿过喜马拉的沟⾕,不仅将茶叶贸易带到印度,也开启了欧洲茶⽂化的序幕。

现如今这些⽼⼈已经渐渐消失在历史中,⼭路上只留下了当初拐杖压出的⼀个个凹坑。

教师设问:这些⼈⾛的路你们知道么? 学⽣回答:茶马古道。

简单介绍。

教师总结:可以看出,茶马古道不仅促进了贸易的往来,还实现了⽂化的沟通。

故事⼆: 有些⼈同样的留在了历史⾥,我们甚⾄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19世纪,钟爱红茶的英国⼈觉得中国茶太多昂贵,于是决定在其殖民地印度种植茶叶。

高中政治必修3精品学案1: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高中政治必修3精品学案1: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第三课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一、目标导读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并能说出各自的特点。

2、理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特点,对大众传媒的作用学会辩证分析。

3、了解文化交流的方式,理解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4、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二、知识梳理(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信息、、情感和,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口迁徙和。

温馨提示:文化传播的途径并非只有以上三种,文化传播的途径有着丰富的形式: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即,它大体经历了口语、、印刷、和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的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大众传媒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超越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日益显示出文化、、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温馨提示:文化传播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

依次递进和叠加,也就是新的传媒开始出现,并不是取代旧的传媒,而是共同起作用。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的传播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也促进了的发展和进步。

2、文化交流的态度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增强中华文化。

温馨提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应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

从中华文化角度看,有利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从世界文化角度看,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要点突破知识点一文化传播方式与手段的关系的手段鸿雁传书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古代的各种文化传播手段。

高中政治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在沟通中流传》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流传及其门路;明确现代文化流传的主要手段,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教育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认识中外文化沟通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感觉文化,增强理论联系实质的能力;学生经过课堂活动,参加教课过程,提高展现、沟通和分享的能力。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经过对中国茶文化的认识,感觉生活到处有文化的真实,增强做流传中华文化使者的骄傲感和责任感。

教课重、难点1.教课要点:学生明确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流传的主要手段。

2.教课难点:学生增强做流传中华文化的使者的骄傲感和责任感。

教材助读(一)生活中的文化流传1.含义:文化沟通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人们经过—定的方式传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__________活动,都可视为文化流传。

2.文化沟通的重要门路:( 1);( 2)人口迁移;( 3);总之,小到亲友聚会,出门旅行,大到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流传的门路,文化流传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流传的手段1.文化流传的手段传媒 : 流传媒介 , 经历了口语——>文字—— >——>电子——>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流传的手段( 1)标记:传媒真实开始面向大众传达信息,是以为标记的。

(2)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种传媒被称为。

( 3)长处: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限制,齐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趋显示出文化传达、沟通、共享的强盛功能,已成为文化流传的。

( 三) 文化沟通:做流传中华文化的使者1. 文化沟通的意义:(1)利己:有益于中华文化的流传;外域文化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高中政治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2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记文化传播含义、途径和方式。

理解世界个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明确不同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能力目标:说明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做文化传播的使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重点难点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三、预习提纲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2)文化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2. 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文化传播媒介,简称传媒(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表现(2)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四、基础知识梳理(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阅读教材34页,思考并分析探究与共享问题:(1)旅游归来,介绍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奇闻趣事;阖家团聚,高谈阔论各自的所见所闻;独居一室,打开收音机收听节目……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阅读教材的35页的综合探究,想一想: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2)人口迁徙(3)教育阅读教材第35页的综合探究材料,思考一下综合探究的题目:我同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 第2单元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政治学案

第2课时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预习检测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①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②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③、④和⑤。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文化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⑥的推广为标志的。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⑦。

2.大众传媒的功能和地位: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⑧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⑨、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⑩。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的发展和进步。

2.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走向世界,做传播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选择题1.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加上各个国家的2500余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是( )。

A.商业贸易B.人口迁徙C.教育活动D.大众传媒2.客家人是汉族的独特群体,客家先民经过历次大迁徙,将中原文化带到岭南,岭南文化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客家人在岭南也创造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围屋和方言就是见证。

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②商业贸易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④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3.下列关于大众传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高中政治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达标测试】
1.“传道、授业、解惑”体现了( )
A.思想运动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的进步C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D远程教育活动对文化传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
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
重点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难点
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教法及教具
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内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导学引领】
1.,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三种重要途径是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3.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大体经历了、、、和等发展阶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眼光回答(1):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2)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么做?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4.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5.每次,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师:文化传播还有哪些途径呢?
(2)人口迁徙——重要途径之一(板书)
自有人类以来,人类的迁徙活动就没有停止过。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说,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堂探究(P35)(PPT出示):
◇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得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东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难点
如何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启发、学生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
教学进程
预设
即时
点评




师: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秦统一中国后,为了戍边和开发新区,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最著名的北戍五原、云中,南戍五岭,人数近百万,对长城沿线和华南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请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从世界文化交流史看,印度文化传播到东南亚,在很大程度上靠印度商人;古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古希腊商人功不可没。
课堂探究(P35)(PPT出示):
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织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熬糖法、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器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知识梳理导学案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知识梳理导学案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知识梳理导学案2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学习重难点1、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三、知识准备(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及其发展: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传媒大体经历了、、、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为标志的。

(2)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3)大众传媒的优点:能够最大程度地,汇集,日益显示出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要求:既要更加,又要更加。

四、学习内容1、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是否一致?2、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是什么?3、什么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的特点?五、学习小结学习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同样须把握三点:一是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二是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体和手段,三是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在把握以上内容的同时,还要把握两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文化的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23-2《文化在交流中3新人教版必修-传播》导学案.2.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文化传播及其途径;明确现代文1教育和学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认识中外文化交流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的影响;的意义。

.能力目标: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感受文化,2参与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过程,提升展示、交流和分享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中国茶文3增强做传播化的了解,感受生活处处有文化的真实,中华文化使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难点教学重、.教学重点:学生明确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1 主要手段。

.教学难点:学生增强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的自2 豪感和责任感。

教材助读2(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人们通过—定的方式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___________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1);(2)人口迁徙;(3);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文化传播的手段传媒:传播媒介,经历了口语——>文字——>等发展阶段。

——>电子——>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1(为标志的。

)含义: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2( 3称被类种形式,这传媒络网等多为。

)优点: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3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限,的传播成,已为文化享沟通、共的强大功能。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三)( 1.文化交流的意义:外域文化传人利己: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1)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2)利人: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互利:增强各国了解、增进友谊,有利于相互尊重与政治、经济、文化往来。

2.要求: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_____________,在中国传播,__________________,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_______________走向世界,做____________交流的友好使者,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阅读教材第34、35页,回答问题,时间5分钟。

讨论时,请各小组派一位代表记录讨论内容并发言, 4其他小组成员作补充。

1、文化传播的含义是什么?2、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请列举出相应的事例。

3、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如何推动文化的传播?请结合事例说明。

4、《一片叶子的故事》中的人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文化的?探究点二:大众传媒阅读教材第36、37页,了解传媒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时间5分钟。

1、传媒的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3、大众传媒的形式4、大众传媒的优点/作用55、大众传媒的地位6、新的传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跟踪训练:1.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C、广播的出现D、网络2.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局限,具有文化 6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技术推广3.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传媒的发展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A、口语印刷文字网络电子B、口语文字电子印刷网络C、口语文字印刷网络电子D、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4.邮票不仅是一国的“艺术名片”,也是文化交流的手段,其作为文化交流手段()A属于商业活动方式B属于教育方式C属于人口迁徙D处于印刷阶段注意: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的手段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探究点三:文化交流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茶文化、喜欢中国茶文化?这样做的意义何在?7我的知识网络——归结总结、串联整合习题练习一、选择题的发布使苹果公司备受关71.近一时期,苹果系列,更是一种iPad注。

苹果公司卖的不仅是iPhone、文化。

文化是“苹果”的卖点,也是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科技企业的灵魂。

这表明(②文化与经①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交融不断加深济的④要重视提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高商品的文化含量 D.①②③④ C.①A. B.①②①②③强烈的感官刺激,》以丰富的艺术形式,2012影片2.《引发人们对世界未来和人类生存的思冲击人的灵魂, 8考,引起社会的反响。

这表明,影片《2012》()①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②是对人类生存状况歪曲的反映③推动人类同舟共济价值观的传播④推动了世界气候变化的好转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3.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新的人文思想、艺术等,主要是经过日本传人的。

当时留日学生之众,不亚于今天的留美潮。

这说明()A.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C.今天的日本文化已落后于美国文化D.日本的文化属于西方文化4.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有()①古代商旅活动②网络互动③教育④人口迁徙⑤红色旅游⑥科考队南极考察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5.“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B.中华 9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汉语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越来越重要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6.互联网出现后,人们常常通过博客、BBS 等来表达、交流思想。

这表明科技进步()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旧传媒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7.近些年来,在拜年方式的选择上,电话和手机短信位列榜首。

随着先进的通讯工具和技术的普及,人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在方式上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①文化传播的手段是不断发展的②人们青睐便捷、快速、人性化的文化传播手段③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④旧的传媒不适应时代潮流,应全部淘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故宫博物院与ffiM合作历时3年开发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正式启动。

今后,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足不出户免费“游览”虚拟故宫全貌。

这一事实说明()10A.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B.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C.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D.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传媒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9.2012年5月13日是母亲节。

母亲节最早始于希腊,而真正流传开来则始于美国,并很快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20世纪末,随着中国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母亲节在中国各地日益推广开来。

这表明()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世界各国文化正走向融合、趋同③文化交流与传播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④国际交往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

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文化年,是两国()①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两国文化的趋同③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④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11②③ D.③④①③ A.①② B. C.日月12 于11.2016年土耳其中国文化年”2016年2中国文化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在安卡拉开幕,向土耳其人民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发。

中年将在中国举办“土耳其文化年”展成就,2014两国加强人文交流,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土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友谊起到了积进不同文明对话、极作用。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中土两国进行文化交流(1).的理论依据。

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促进中土两国的(2) 文化交流。

课后反思《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答案2.3.2 12DBBCC AACCD)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111(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

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和特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可缺少的色彩。

③中土两国文化不断交流,一方面使本民族文化不面,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断得到丰富,另一方。

荣,因此“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①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2(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步。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要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尊重差异,理解其优秀文化化的繁荣。

③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土耳在我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国际影响力。

增强中华132.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导学案答案DBBCC AACCD11(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同文化之间需要交流。

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③中土两国文化不断交流,一方面使本民族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因此“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

(2)①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 14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土耳其优秀文化在我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