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_傅守祥

合集下载

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_傅守祥

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_傅守祥

·现代性问题·大众文化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傅 守 祥一、多元现代性的内在张力当现代性作为一种同质性、整一性的理念作用于现代世界的历史叙事时,一元论的价值体系的生成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进步、变革、求新是现代性理念所拟设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诚如本雅明指出的那样:“这些趋势越是经久不变,它们的过程所涉及的一切标志着`全新'的东西便越发显得陈腐过时”(本雅明,第110页)。

作为现代性的这一悖论,求新与变革因此成为一把双刃剑,它总会反过来刺伤自己,使得“现代性的知识体系最终显现出理论的深刻矛盾、范式危机和自我解构的因素”(汪晖,第13页),其结果必然是导向现代性理论体系的开放性,而“审美现代性”尤其构成了现代性的知识体系自我解构的重要力量。

美国学者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首先把现代性定义为一种对时间的线性体验,一种对历史发展进步的信仰。

他把这一现代性称之为“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其理想包括了理性、实用、科学、进步等观念;同时,他认为还有一种现代性,可以称之为“审美的现代性”,代表着上一种现代性的反面,是对它的反动,表现出工业文明的危机和人类对它的反抗。

在“审美的现代性”中,非理性、非实用、历史循环、审美感觉构成了它的主要内容(C a l i n e s c u ,p p .3-10)。

而马歇尔·伯曼则在《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中,把现代性的核心思想表述为“以浮士德精神为象征的发展的观念”。

现代世界为人类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类终于在破除了来自宗教、政治的束缚后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力量。

然而正是在这个不存在上帝的世界里,人类也面临着一个虚无的深渊:传统的崩溃带来的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价值空白,一种“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B e r m a n ,p p .15-16、22-23)。

对于这种体验,尼采称之为“虚无主义”,马克思称之为“烟消云散”,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称之为“启蒙辩证法”。

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

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

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傅守祥2012-12-10 15:40:19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网作者简介:傅守祥(1970-),男,山东东营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浙江行政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批评与艺术哲学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与哲学批判研究》(批准号:06BZX01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

然而,最具根本性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日渐暴露和凸显出的工业文明的隐患、技术理性的统治以及功利主义的膨胀,而其内在的核心就是自近代确立起来的崇尚理性、张扬主体的现代性价值观念濒临严重的危机。

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世纪末情绪之成为20世纪普遍而时髦的文化心态,人本主义、反理性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之成为西方现代哲学的主流,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人性至上以及对精神性和自我个体的强调之成为文化理想、理论追求,皆与人所面临的这种危机和困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为至高的追求,而追逐个人的利益也正是工具理性的生活表现,这正是20世纪西方社会的症结。

对这一症结,本世纪所作的揭示、批判、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尼采诊断了西方文明对生命和艺术的敌对本质,克尔凯郭尔证实了物欲的社会造成人类精神家园的迷失,胡塞尔宣告了欧洲科学的危机,斯宾格勒、汤因比等则预言了西方的没落,弗洛伊德批判了文明、文化对本能需求的压抑,齐美尔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的金钱崇拜和全面异化,而韦伯则详细地阐发了理性化进程所造成的对人的全面统治。

一、大众文化批判:对技术理性与物欲至上的反省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是对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的文化危机和人的存在困境的一种理论上的回应,这种回应及其方式正是在西方社会这个总体的文化批判背景和氛围中得以可能并具体实现的。

由此不难看出,大众文化批判与席卷西方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潮是直接相关的,因为大众文化正是技术理性和经济力量侵入文化领域的结果,因而意味着理性化和物欲化对文化的一种侵占与渗透。

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

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

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前言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来自电影、音乐、电视剧、游戏等领域的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具有普遍性,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大众文化的繁荣,也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

比如,一些大众化的文化产品缺乏深入思考和审美精神,出现了许多商业化的陈腐作品。

本文将着重探讨大众文化的美学批判,从审美角度讨论大众文化应该如何发展,切实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指广泛传播、流行于社会各个层面并能够被大众接受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如音乐、电影、电视剧、网络游戏、文学等。

大众文化源于现代城市化的发展,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主流文化。

大众文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崛起。

在这之前,文化产品的生产都是手工制作,由于成本过高,以致无法普遍传播。

而工业革命的爆发也使得文化产品的制作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大众文化得以发展壮大。

大众文化制造了大量的娱乐产品,满足了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的消遣需求。

大众文化的美学问题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与壮大后,大众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其中最突出的便是美学问题。

大众文化的美学弱化是指文化产品过分追求受众的娱乐性,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深层要求。

这种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具有强文化消费特征的大众化文化产品上。

比如一些电影、电视剧和游戏等文化产品,因为追求观众的“呼声”,在叙事、情节和造型上都出现了充满套路化的陈旧模式,这种模式弱化了审美上的创新和个性化,使大众在短暂的娱乐消费之后忘记去思考这个产品中潜在的文化内涵,进而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和审美能力。

解决大众文化的美学问题在大众文化美学批判的发展过程中,业界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解决途径,这些途径包括:强调专业性专业化是提高美学品格以及美学能力的关键,在大众化文化生产中,应该注重培养专业的节目创作者,也应该发掘那些有潜质的青年人,为这些青年人提供创作大众化娱乐文化产品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深入探讨这一领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深层意义并实际实践。

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批判和中国语境的规范

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批判和中国语境的规范

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批判和中国语境的规范傅泽
【期刊名称】《资料通讯》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随着当代世界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特点,即:经济和文化越来越密不可分,物质产品的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长.许多消费品需要附着一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而文化也通过批量复制的方式在市场大规模传播。

正是在这种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过程中,文化产业日趋兴盛起来。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傅泽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3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4
【相关文献】
1.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批判与中国语境的规范 [J], 傅守祥
2.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批判与中国语境的规范 [J], 傅守祥
3.理论超越的再语境化与娱乐批判的后人文化——论后革命时代的大众文化批评与中国文化语境 [J], 傅守祥
4.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批判与中国语境的规范 [J], 傅守祥
5.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J], 刘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美育“陶冶论”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美育“陶冶论”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古代美育“陶冶论”及其当代启示摘要:中国以“ 陶冶论”为核心的中国传统诗教美育观源远流长,但这种教育思想重视社会政治与伦理道德功能,要求通过道德情感的培养来规范个性情感,在 20世纪初屡被王国维、蔡元培等中国现代美育的倡导者所批判。

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推动着人们精神领域的现代转型,文化的片面发展以及由此出现的人格危机逐渐显露,因而探讨美育当代意蕴及其理念、原则、方法,从而实现个体人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陶冶论;当代;美育;启示一、“陶冶论”与传统美育美育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传入中国,但关于美育的思想确由来已久,而且相比于西方席勒的美育理念中国的美与理念更倾向于探究人生的问题,即通过艺术与审美等活动来对人的情操进行陶冶,这边是我们所提到的以伦理道德为内涵核心的“陶冶论”。

中国的传统美育体系和伦理学在理智意志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了伦理的情感。

所以这种美育思想和其富含的精神内涵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与探究的。

在中国数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特别是古时候在对于伦理的问题上是十分看重的,这也就使得“人性”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为人的基础。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言人孔孟之道即“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的伦理之道。

而传统对于人性虽有“性善论”、“性恶论”和“无善无恶论”这些观点,但总体上这些观点对于人性的审视和观察都在伦理的范畴。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对于人性的教育都以人格道德的培养为基础,并且认为这样才能使人走上正确的成长之路。

由于伦理道德被理解为“仁爱”,理解为情与理协调的内心修养,并由此来规定伦理行为,所以,伦理教化又取情感陶冶与行为规范的双重道路,于是,就形成了注重内心的“乐教”和注重行为的“礼教”。

两个教派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却具有相同的目的,那就是对于人的道德人格的培养。

正是因为如此美育这个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建立的过程注重的是教育者由外而内的向学生教授一些道德准则等规范性的东西,并非注重个性情感的创造和升华。

大众文化的勃兴:泛审美中的“生产快乐”原则

大众文化的勃兴:泛审美中的“生产快乐”原则

作者: 傅守祥[1];应小敏[2]
作者机构: [1]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2]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出版物刊名: 探索
页码: 131-135页
主题词: 大众文化;唯审美;泛审美;审美文化
摘要: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到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当代美学逐渐走出了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进入到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

大众文化的审美实质是一种以“欢乐”为核心理念、以新型技术拓展想象时空的自由体验,在价值上它走出了两千多年来的形而上学迷雾,给感性的艺术化生活以较高的地位,完成了文化与审美从单一纯粹的、神性体验的精神圣祭到多元共生的、世俗生活的日常消费的巨大转换,形成了艺术(审美)与生活(现实)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大众文化审美存在与哲学批判(一)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大众文化审美存在与哲学批判(一)

审美文化视野中的大众文化审美存在与哲学批判(一)摘要:美学研究的审美文化路向与大众文化的审美化生存是当前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

审美文化概念产生于西方,其特定历史内涵经历了从乐观主义到悲观主义的现代性视点转换,却始终未曾抛却理想原则和精英意识;译介进中国后尤其是世纪之交以来,审美文化在语义学上复杂化,发生了明显的泛化倾向和大众文化转向,社会学维度的大众文化迅速融入美学维度的审美文化,形成了具有浓厚时代意味的大众文化审美化现象。

大众文化的时兴与审美化生活的时尚,有其正面价值和探索意义;然而,当今的审美化生活承诺给人们的欢乐神话与身体解放,却往往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形象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的意义追索,消费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内蕴着莫大的吊诡,审美正义与文化伦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审美文化;大众文化;审美化;美学冒险;娱乐至死;审美正义;精神超越。

一、寻根溯源:审美文化的大众文化转向美学研究的审美文化路向与大众文化的审美化生存是当前学界的关注焦点之一。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西方,德国美学家席勒在1793-1795年间撰写的《美育书简》中首次出现。

席勒从自己的现代性启蒙理想和美学思想体系出发,将“审美文化”列为与道德文化、政治文化相对的一种文化形态。

他认为,在审美文化中,人以美的形象(席勒所谓“活的形象”)为感受对象,并以自由想象的方式与之游戏,从而使人摆脱了对自然物的实在需要,也摆脱了道德或政治原则的强制性,进入想象力对形式的自由游戏状态中。

总之,席勒是把“审美文化”作为实现人类理想文化的基本途径,并认为“审美文化”将会把人类文化带入最高理想境界,这也就是席勒所谓的“审美王国”。

在《美育书简》的最后,席勒清醒地申明:作为一种需要,“美的国度”存在于每个优美的心灵中;作为一种成就,它只存在于少数精英的圈子中1]。

稍后的英国文艺家阿诺德以“美的文化”学说,继承和发展了席勒式“审美文化”的理想原则与精英意识。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究的学科 视野 经受 到强大 冲击 , 传统 的经典艺 术 的创造 方式 和 审美批 评 理念 不再 完 全适 用于 新兴 的大
众 文化或 者大众 艺术 。② 人类 生产 技术 的不断 提高 和飞跃 发展 , 使专 属于 人类 的文化 不断泛 化 , 人类 文 明成果 日新 月异 。 在 新 近发 生 的这 场数 码技 术 革命 中 , 信息 技 术 的高度 发 展 和资 本 主义 的全 面渗 透 , 使人 类 文 化走 向彻 促 底泛 化 , 人类 的文化 重心也 由思 想精 英型 走 向消 费大众 型 , 物质 世界 极其 丰 富却 又极 不均 衡 , 文化 影响 极其 广 阔却 又极 不 厚重 ; 单一 性 的工 业 文 化独 霸世 界 , 多大 众被 巨大 的生存 压 力 和快 速 的流 行 时 尚 许 所左 右 , 沦为工业 化 和市场 化的奴 隶 , 为无 思 想 、 主 见 、 个性 的精 神 盲 流 , 日沉 浸 于替代 性 和虚 成 无 无 整 拟性 的满 足之 中而不 能 自拔 。法 兰克 福学 派 的诸多 思想 并非 耸人 听 闻 , 是 一味抵 制 和反 对也 是 不切 但 实际 的唐吉 诃德行 为 , 像十 九世纪 的浪 漫 主义 和唯美 主 义 B 的审美 避世 论更 是 一种 虚幻 的 、 样 一厢 情 愿 的审 美乌 托邦 ; 只有认 真彻 底 的分析 和解 剖 , 以批 判性 的引领 , 加 才有 可 能在 适 当 的时机促 成 现行 被 资本异 化 了的“ 化工业 ” 文 转变 为代 表大众 的“ 民间文 化 ” 即真 正含 义上 的 “ , 大众 ” 化 。因此 , 文 阿多诺 、 马尔 库塞 等人所 提倡 的 审美主义 的精 神救 赎理 论有相 当大 的价值 和参 考 意义 。 竟 审美趣 味 的转 向已 毕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作者:来源:《中国德育》2009年第04期课题类别:教育部重點学科分类:德育课题负责人:傅守祥工作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310012(一)选题意义搭乘媒介快车的大众文化,受到青少年的热烈追捧,不仅成为他们耳熟能详的生活行为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思维。

引导青少年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参与青少年流行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遏制其消极影响,是学校德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

青少年流行文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存在并借助媒介迅速传播,和社会主流文化在某些方面相似,但更多地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内在的紧张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作为“青少年文化”中的特殊类型,大众文化主要表现为易变性、同伴群体性、相对封闭性、非反抗性等方面。

青少年中流行的大众文化正负面因素双重交织。

一方面,流行文化丰富了青少年的生活空间,有助于青少年开阔思维、增强自信;有助于青少年个性的解放;有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

另一方面,沉溺其中,影响学业与健康成长;过分追求娱乐,诱发道德问题;混淆价值标准,导致认同危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引发安全问题。

总之,大众文化追踪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心理,迎合青年的消费口味,强烈地冲击着以风格清新、品位高雅著称的青少年文化,致使青少年文化向商品化倾斜。

人文精神的失落深深地改变着青少年文化的方向和内容,导致部分青少年淡化了对高尚精神的追求。

大众文化诱惑青少年文化与之合流。

面对越来越多新的时尚与潮流,我们应该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价值进行合理定位。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从外在制度健全和内在主体培育两个层面帮助青少年鉴别大众文化的良莠,提高媒介素养,提升审美修养。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组将以问卷、访谈、事件剖析、政策分析等具体措施,选取典型文本,分析青少年参与文化创造的程度以及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程度;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关政策部门和文化公司,探讨大众文化的流行趋势,进一步探讨经典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紧张关系与转化关系。

审美文化研究的创新成果——《审美化生存》评介

审美文化研究的创新成果——《审美化生存》评介

析“ 艺术终结” “ 与 哲学终 结” 内在 背景 , 的 确认 日常
生 活 审 美化 的 转 型 意 义 与 普 遍 价 值 尤 其 是 对 当代 文
是难能 可贵 , 令吾 辈肃 然起敬 。我衷心 地祝 愿他 终 生坚 守住
化生态平衡 的长远 影响 , 调整视 角从传统的形而上 学
作 者 简介 : 呈 祥 ( 9 6一 ), , , 仲 14 男 汉 中国 传 媒 大 学 影 视 艺 术 学 院 院 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国传 媒 大 学 艺术 学 博 士后 科 研 流 动 站 合 作 导 教 博 中 师, 先后任 国家广播 电影 电视 总局副总编辑 , 研究员 , 中国 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 , 中国文联党组成 员、 书记处 书记、 副主席 , 国务院参 事室参事 , 国
我 作 为 他 的 博 士 后 合 作 导 师 , 幸 先 睹 为 快 , 仅 深 受 启 有 不
邃 的理论 眼光 旗帜鲜明地指 出这种受制 于市 场逻辑 的大众审 美文化 “ 加剧了急功近利的价值取 向, 留了主客二分 的精神 延
困惑 , 消解了人文价值与审美意识的传统影 响” 。他 主张进行
2 7l 3
全 国中文核心期刊 艺术百 家 20 年 第 5 总第 10 09 期 1 期
HUNDRED SCH00LS I ARTS N

文 章 编 号 :0 3— 14 20 5—0 3 0 10 9 0 f0 9J 0 2 7— 2
审 美 文 化 研 究 的 创 新 成 果

场“ 审美观念的探险” 目标是建设“ 的美学范式与审美理 , 新
念 ” — —
发, 而且感慨万端 。在 物欲 横流 、 风 浮躁 , 世 学术 规 范也 受到 猛 烈冲击 的当下 , 能如守祥者一方 面 以学 子之孜孜 求学态 度 ,

傅守祥: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

傅守祥: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

傅守祥:审美化生活的隐忧与媒介化社会的陷阱标签:文化伦理● 傅守祥摘要: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正逐步成为当下日常生活的基础,日常生活的意义被放大为文化的中心并被神圣化,而昔日的现代性美学的神圣价值则被日常化。

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与消费性艺术的出现并广受关注,标志着曾经边缘的大众文化已占据中心,取代往日的精英文化并引领着文化时尚。

然而,当今的审美化生活承诺给人们的欢乐神话与身体解放,却往往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形象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的意义追索,消费时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内蕴着莫大的吊诡,审美正义与文化伦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消费主义;媒体化生活;消费性艺术;大众文化;文化时尚;文化伦理。

在当今时代,消费正逐步变成人们生活的理由——在消费中个人才能够获得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够获得某种自我想像,消费还划定了人的阶层地位,可以说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已成为当下日常生活的基础。

与消费主义的合法化相同构,日常生活的意义被放大为文化的中心并被神圣化,而昔日的现代性美学的神圣价值则被日常化;日常生活的欲望被合法化,并成为普通大众生活的目标之一。

在此基础上,消费甚至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神话,它不仅可以用性和暴力满足人们的欲望,同时也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对象;而市场成为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正是源于消费时代技术的专制与市场逻辑的横行,使早先谦卑的人类接连宣布“上帝之死”、“人之死”和“作者之死”;从物质丰盈、思想平面化和艺术划归生活的部分现实参照及理论臆想出发,有些人又不断探讨“艺术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甚至“宗教的终结”和“哲学的终结”等问题,将高高在上的一个个精神圣像掀翻在地。

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的经典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1]。

大众文化批评

大众文化批评

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的批判理論,一直被視為大眾文化與文化產業的一個理論支點。

在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表述B,大眾文化成為文化產業的主要支撐;因此,文化產業的所有弊端,尤其是內容上的粗鄙、平庸及媚俗,也就是大眾文化本身的毛病。

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文化產業本質上是一種工具理性的表現,是工具理性對主體及其真理的一種勝利;它對大眾意識形態的塑造和控制,消解了任何反叛和顛覆的可能性。

然而,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936年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中卻對以電影為代表的大眾文化大加讚賞,看到了它所包涵的技術進步和商業價值,認為是文化的革命和解放、是文化「共享」時代的開端1。

不過,在那個年代,肯定大眾文化理論的力量太單薄,在周圍一片喊打聲中常常會被人忽略和遺漏。

一批判理論的超越:精英論的偏執與多元化的張力英國學者斯特里納蒂(Dominic Strinati)曾對歷史上強大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進行過總結和反思。

他寫道2:在這種理論看來,大眾文化是一種標準化的、公式化的、重複和膚淺的文化,它讚美淺薄的、多愁善感的、當下的和虛假的快樂,犧牲了嚴肅的、理智的、時代賦予的和本真的價值標準。

⋯⋯大眾文化缺乏智力的挑戰和刺激,偏愛一無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現實的舒適。

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創造了自己的情感反應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眾運用自己的頭腦進行努力,作出他們自己的反應。

在這個意義上,它開始為大批公眾解釋社會現實。

它因而有意把現實世界簡單化,掩飾其中的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被認識到了,它常常通過提出圓滑和虛假的解決辦法而在表面上來應付。

它同樣鼓勵商業精神,讚美消費主義以及利潤和市場的好處;正像它否定智力的挑戰一樣,它有意壓制其他反對聲音,因為它是一種使人顯得愚蠢和馴服的文化。

斯特里納蒂認為,多年來,對大眾文化的非難,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和自以為是的「精英統治論」。

在「精英大眾文化批評●傅守祥斯特里納蒂認為,多年來對大眾文化的非難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和自以為是的「精英統治論」。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_傅守祥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_傅守祥

65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范式与身体美学傅守祥(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上海201620) 摘要:20世纪美学从以美的本质为重心转向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重心,在关注艺术美的同时强调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本身的意义。

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和审美化弥散,使当代美学进入新的理论整合期,并形成与生活世界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审美风尚偏重功利性,世俗性的审美趣味基本取代了崇高与理想,严格自律的审美观念被一种泯灭了界限的泛审美观念取代。

日常生活意志的感性需求持续高涨尽管与精神崇高性的失落不是绝对对立的,但这其中潜藏着的审美文化超越性消退的危机值得关注。

审美范式的转换与当下关怀的世俗性、身体美学的可能与审美体验的纵深性、大众文化的张力与审美观念的生成性,成为现代性转向后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大众文化时代;审美范式;身体美学;艺术哲学;世俗化;超越性中图分类号:B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9)09-0065-07 从社会行为学视角考察,以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为突出表征的大众文化,借助于现代传播媒介和商业化运作机制,不仅事实上已不容置疑地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潮,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闲暇活动本身,改变了当代文化的走向。

大众文化的兴起,意味着当代文化从传统的文字的、印刷的时代进入了影像的、视觉的时代。

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传统社会地域文化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文化从特殊地域中凌越出来,成为不同地域居民可以共享的文化;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也意味着生活与艺术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同时还使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变得界限不清。

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高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笼罩下,传统艺术与高科技、时代风尚结合,衍生出更多的变种,经典美学的许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工艺美术、流行音乐、卡通制品、通俗影视剧、各种装饰性的时尚艺术以及身体彩绘、行为艺术等等甚嚣尘上,生理欲望的传达和表述、功利思想的追逐和贯彻更是不亦乐乎。

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构与审美风尚的改变

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构与审美风尚的改变

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构与审美风尚的改变傅守祥
【期刊名称】《探索》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和审美生活化图景的弥散,使当代美学走出经典美学的认识论路径、本体论路径和心理学路径,进入新的理论整合期,艺术哲学的视野明显扩大并形成与生活世界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审美风尚逐渐偏重功利性,世俗性的审美趣味基本取代了崇高与理想,但是这其中潜藏着的审美文化超越性消退的危机值得关注.随着人们对大众文化内在特征的体认加深,一个多元文化形态协调发展的文化新格局必将到来.
【总页数】4页(P128-131)
【作者】傅守祥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3-0;G02;I01
【相关文献】
1.马克思艺术哲学的"关系"哲学重构 [J], 刘方喜
2.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 [J], 马新媛
3.审美范式嬗变下楹联元素在当代景观中的重构 [J], 王璇;王怀昭
4.风景园林视野中的传统山水审美范式的迷失与重构 [J], 高伟;刘音
5.风景园林视野中的传统山水审美范式的迷失与重构 [J], 高伟;刘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化泛化中崛起的大众文化:从神性体悟到世俗消费

文化泛化中崛起的大众文化:从神性体悟到世俗消费

文化泛化中崛起的大众文化:从神性体悟到世俗消费
傅守祥
【期刊名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06(022)001
【摘要】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是学术界最近的一个热点话题,文章从分层解剖角度对文化、从系统论的具体层面上对大众文化分别进行了梳理与框定.认为大众文化审美化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观照,突现了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因此,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与审美之间相互渗透的状况是促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是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既着意于审美愉悦的"欢乐"性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并以此制衡生活的表面化、形象化、感观化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在世俗化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空洞"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
【总页数】5页(P121-125)
【作者】傅守祥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5
【相关文献】
1.世俗化的文化: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性取向 [J], 傅守祥
2.大众文化的世俗化崛起与审美化生存 [J], 傅守祥
3.2003年电影中的“大众文化现象”——从《周渔的火车》的世俗读解说起 [J], 桂青山
4.融入世俗:大众文化生态中的新生代小说 [J], 王杰
5.大众文化语境中“英雄”的崛起及审美趋向 [J], 刘淑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从一元独霸到多元纷呈

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从一元独霸到多元纷呈

西方大众文化理论:从一元独霸到多元纷呈
傅守祥
【期刊名称】《重庆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大众文化理论肇源于西欧,雏形见于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利维斯派”的文学研究,成形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的英国“伯明翰学派”和其后的后现代主义诸派文化理论丰富和开拓了当代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实践,继而影响世界,使文化研究和大众文化批评迅速普及于许多国家,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成为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理论领域。

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带有鲜明文化革命色彩的传统批判理论曾盛极一时,是伯明翰学派与后现代主义诸家为大众文化批评带来的反拨和突破使其步入了多元共存的文化“后革命”时代。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傅守祥
【作者单位】浙江行政学院文化学教研部,浙江杭州31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反拨与突破--批判理论的批判与理论多元的开放
2.走向"后革命"时代的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文化主义的拓展与后现代理论的纷呈
3.西方大众
文化理论的反拨与突破--批判理论的批判与理论多元的开放4.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单向度倾向与二元对立格局研究——以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为例5.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艺生态改善的文化自觉与审美正义

文艺生态改善的文化自觉与审美正义

文艺生态改善的文化自觉与审美正义傅守祥【期刊名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16)3【摘要】文艺绝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文艺生产中的\"三俗\"之害败坏社会风气、腐蚀精神品质,消费市场上的\"劣胜优汰\"更是助纣为虐,亟需国家治理的有效干预和人文思想的深度滋养.低俗与通俗、欲望与希望、感官娱乐与精神快乐完全不同,当前的大众文化传播出现盲目、低俗和过度娱乐等特性.\"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助推中国社会的审美风尚发展同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和满足日益联系,而初级市场经济社会的不规范与漏洞却驱动其走向低端,因此务必要警惕和防范其中潜藏着的文化超越性消退的危险.文艺生态的改善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工程,保持清醒、理性而全面的\"文化自觉\"仍是首位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历史的\"辩证统一是评判文艺价值的最高准绳.美关乎人的精神生活,引导人去追求崇高价值;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既能给人带来感官体验的愉悦,又能给人带来思想引领的快乐,并对文明教化的重塑有积极作用.【总页数】7页(P113-119)【作者】傅守祥【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温州325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1【相关文献】1.文艺审美学要重视研究新的网络文艺和手机文艺 [J], 王世德2.主流文化自觉引领文艺的伟大尝试——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文艺思想及其意义 [J], 刘淑青3.提高国人文艺审美素质建立中国学派文艺鉴赏学--《文艺鉴赏学》出版座谈会综述 [J], 张文刚4.弘扬民族精神的文艺审美-走向新世纪文艺审美探索 [J], 王新勇5.从塑造审美理想来看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价值 [J], 贾永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众文化的消费逻辑

大众文化的消费逻辑

大众文化的消费逻辑
傅守祥
【期刊名称】《杭州:生活品质》
【年(卷),期】2008(000)001
【摘要】<正>"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形态,最早产生于西方社会,兴盛于20世纪3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也是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

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大众文化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要消费内容;而且,从大众文化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闲暇时间的大量增加,社会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傅守祥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试论大众文化的消费观念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及对策 [J], 杨海
2.大众文化的消费逻辑 [J], 傅守祥
3.创造一个健康的大众文化审美氛围--大众文化消费的法治与道德观照 [J], 曾晓林;高小华
4.大众文化的市场逻辑——后革命氛围中的中产趣味与消费想像 [J], 傅守祥
5.大众文化消费与文学(经典)再生产的文化逻辑 [J], 周依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傅守祥(1970— ),男,山东东营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浙江行政学院“浙江省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

主要从事文化批评与艺术哲学研究。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与哲学批判研究》(批准号:06BZX 018)阶段性成果之一。

大众文化批判与审美化生存傅守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24) 摘 要: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霸权性的理性化进程,造成对人的全面统治与异化。

作为人类整体反思的一部分,大众文化批判是针对技术理性和物欲至上思潮的一种文化哲学思考与辨析;而大众文化内蕴的审美化生存,即现代人感性存在的快感体验与大众向度,又是大众文化内在活力与文化市场机制外的民间智慧的体现,“感性、愉快、当下”应该是大众文化审美品格的起点。

可惜的是,无信仰的繁盛与无原则的喧哗成为当今时代大众文化的普遍性样态,崇高品格的匮乏与英雄人格的稀缺成为消费时代文化被金钱和功利普遍“钙化”的后遗症。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化生存;文化哲学;审美品格。

在20世纪,人类的生存与文化的发展是危机四伏、困境重重。

然而,最具根本性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日渐暴露和凸显出的工业文明的隐患、技术理性的统治以及功利主义的膨胀,而其内在的核心就是自近代确立起来的崇尚理性、张扬主体的现代性价值观念濒临严重的危机。

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世纪末情绪之成为20世纪普遍而时髦的文化心态,人本主义、反理性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之成为西方现代哲学的主流,唯美主义、浪漫主义、人性至上以及对精神性和自我个体的强调之成为文化理想、理论追求,皆与人所面临的这种危机和困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为至高的追求,而追逐个人的利益也正是工具理性的生活表现,这正是20世纪西方社会的症结。

对这一症结,本世纪所作的揭示、批判、声讨之声不绝于耳。

尼采诊断了西方文明对生命和艺术的敌对本质,克尔凯郭尔证实了物欲的社会造成人类精神家园的迷失,胡塞尔宣告了欧洲科学的危机,斯宾格勒、汤因比等则预言了西方的没落,弗洛伊德批判了文明、文化对本能需求的压抑,齐美尔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社会的金钱崇拜和全面异化,而韦伯则详细地阐发了理性化进程所造成的对人的全面统治。

一、大众文化批判:对技术理性与物欲至上的反省 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也是对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的文化危机和人的存在困境的一种理论上的回应,这种回应及其方式正是在西方社会这个总体的文化批判背景和氛围中得以可能并具体实现的。

由此不难看出,大众文化批判与席卷西方的技术理性批判思潮是直接相关的,因为大众文化正是技术理性和经济力量侵入文化领域的结果,因而意味着理性化和物欲化对文化的一种侵占与渗透。

大众文化批判首先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批判,主要是针对文化工业和传媒技术所造就的商业型文化、媒体文化、娱乐文化对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之影响而进行的批判;同时,大众文化批判也是一种经济批判、政治批判以及社会批判,主要体现于文化理论、哲学理论、审美理论、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以及社会理论等理论形态之中,表现为一种文化价值论或文化哲学。

法兰克福学派及其他一些大众文化批判者所针对的大众文化,是与一种民间习俗性的大众文化极为不同的文化类型。

这种大众文化是指依托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技术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供大众进行消费的商业型文化或商品性文化。

这种类型的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不同在于,前者不是从大众中自发产生和主动接受的文化,而是由统治阶级主动开发和制造,并施与普通大众的,具有功利主义价值和意识形态功能的消费型文化。

因而,在这种大众文化中,大众并不是真正的主体,毋宁说是被动的客体。

“民间习俗型”的大众文化体现的是民众的生活经验和自发性的文化心理,是民众对传统的习惯性的认可与遵从;而“消费型”的大众文化注重消费者的趣味选择,强调表现最浅层的普遍性生命体验或游戏经验,在文化市场动向的揣测中为消费者搭建一个宣泄情感或者实现梦幻的个性化舞台或虚拟空间,蕴含着与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共谋性关系。

消费时代文化的重心由思想精英型走向消费大众型,文化影响极广却不厚重,造就了许多沉浸于替代性与虚拟性满足的精神盲流;同时,人们又借助大众文化带来的感性欢乐与影像冲击实践着新型的审美解放和意义生产。

总之,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它也许是趋时媚俗的却为文化消费者欣然接受,所以在这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感官享受取代理性反思的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发达是必然的。

有鉴于此,美国学者卡林内斯库指出:“在一个资产阶级社会中,以及更一般地说在一个贵族社会中,穿越媚俗艺术的通道是达到真正艺术的正常通道……媚俗艺术对于大众社会的成员来说是令人愉快的,而通过愉快,它允许他们达到有较高要求的层次,并经由多愁善感到达感觉。

艺术与媚俗艺术之间的关系因而特别含混……媚俗艺术本质上是一个大众交流的美学系统。

”[1]媚俗艺术的“审美幼稚病”尽管存在,但是它毕竟为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认识的可能、教育的可能、休闲的可能、猎奇的可能及搞笑的可能。

从传统的哲学美学视角审量,大众文化及其审美意蕴都没有合法性,它是典型的审美麻醉品,在瞬间快感和暂时满足好奇之后钝化了人们的艺术感觉力和审美想象力,并导致审美疲劳与心灵疲惫;但从当代的社会学美学视角分析,大众文化及其审美意蕴的合法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新技术带来的视觉冲击和想像新时空、大众文化蕴含的身体性解放以及经典艺术的复现都为经典美学带来了新活力。

从经典艺术的“人”之代言到大众文化的当下体验,从经典艺术的文字想像到大众文化的图像复现,从经典艺术的观念幻象到大众文化的身体喜剧,从唯审美的精英文化启蒙到泛审美的大众文化狂欢,经典美学走出审美自律的内聚模式,投入新的学科建构与理念调整。

处于现代性悖论中的大众文化是复杂和矛盾的,如何调整视角从传统的形而上学范式转入新型的社会行为学范式、从封闭的本质论诗学走向开放的体验论诗学,如何以灌注价值理性的审美批判制衡技术理性与市场逻辑导引的轻薄与狂嚣、将现代高科技带来的新型审美想像力元素和文化民主化元素发掘培育成型,是大众文化审美研究中的难点问题。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社会摆脱了一百多年的革命战争心态,在“后革命氛围”里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模式与全面开放的社会发展格局;孕育已久的大众文化便在政治体制的默许及市场逻辑笼罩下异军突起,取代精英文化的支配地位和美学趣味影响着广大民众。

遵循市场逻辑、依靠数码技术的大众文化却加剧了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压力,消解了人文价值的传统影响。

大众文化的审美化促成了审美与生活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但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同时,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

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该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既着意于审美愉悦的欢乐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

毋庸讳言,当前中国大陆的大众文化生产是被市场逻辑控制的消费主义主导着,其产品内在的精神纬度几近丧失而唯存一种表象,其商品性从其生产到销售甚至包括所谓的售后服务都与其他质量不稳定的物质商品无异;可以说,当前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而精神属性则被高科技的包装和工艺性的装潢所取代。

许多地区的大众文化水平就更让人担心了,短、平、快甚至庸俗化、色情化的产品比比皆是,致使由大众文化产品担当主角的中国文化产业明显处于劣势。

由竞争促成的市场自身的发展表明,大众文化自身也能产生解毒剂,抑制消费主义独霸天下,因为文化市场的生成需要的是“叫好”支撑下的“叫座”,否则必不长久。

大众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的内情转变,又正好契合了审美主义者对单一向度的消费主义的批判,内外结合促使大众文化加大精神容量,降低人性异化的可能。

但是,因为市场的资本控制性质没有从根上消除,所以期待市场的自身净化是徒然的,外在的冲击与良性批判仍是具有关键作用的。

二、审美化生存:感性体验的快感与精神超越的愉悦 这是一个奢谈大众文化的时代,离开审美论大众文化将始终言不及义。

重新审视人类审美活动的精神特征和文化功能,审美其实是最世俗的人类精神活动,美学则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因此,新的美学之思当从此开始。

审美作为精神性活动,与宗教、伦理、科学活动一样属于人类生命的拓展形态、发展性环节,是对人类物质生活、动物性存在的超越与提高;与人的吃喝拉撒相比,它是人类更高级的生存形式,是人生的高境界。

审美何为?审美能让人在吃喝拉撒之外超越物质需求,过一种精神生活,有一种精神享受,让人活得比动物更丰富、更精致,能切实地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这并非人类审美活动的独特功能,乃是人类一切精神文化生活的共同文化使命。

审美能干什么?大部分人活一辈子,只知道整天奔波于衣食住行;会审美者则要活得更丰富些,他会忙里偷闲地顾及到许多别人看不见的事情。

在审美者眼里,这个世界并不单调,而是五彩缤纷:他会分辨各种花的色彩,会静心地感受流水的声音,会随一片闲云而神思飞场、心游万里、浮想连翩;会在一只小鸡面前停下来,长时间地欣赏它的各种神态动作,会从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生灵身上感受和赞美自然生命造化的奇迹;他会在一个纯属虚构的故事里为古人担忧,也会动种种小聪明废物利用,化腐朽为神奇,搞些小手工、小制作打扮自己的居室。

所有这些,都是些无关宏旨的闲情小弄,可是它以精神感性的独特方式豁亮了你的耳目、愉悦了你的精神、丰富了你的生活、增加了你的生活乐趣。

在人类精神生活的范围内,审美是一种高雅、精致的生活情调和趣味。

审美是谋求物质利益之外的感性精神生活,是消遣娱乐。

一切消遣娱乐从根本性质与主观意图上讲,都是为了调剂生活,为了精神愉快,但并非所有消遣都能真正达到这一目的。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嗜于饮酒、赌博、吸毒甚至搞些破坏,其本意也是找乐或娱乐,但这些活动的实际效果并不限于精神愉快,还会对娱乐者本人和他人,甚至整个社会造成身心伤害,因此不是健康的娱乐,不能算精神生活。

尽管审美说到底也只是人类的娱乐消遣行为,但它是一种健康无害的娱乐,因此也就是一种高尚的娱乐、高雅的精神生活。

每个人都追求人生幸福,但人们并非总是处在幸福之中。

相反,由于人是种极有限的存在,满足每一种生命欲望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一欲未了新欲又起,其欲望与能力、想像与现实间总有不小距离,劳累、缺失、挫折实际上是每个成年人现实生活经验之大部分,并因此而有精神痛苦。

审美是什么?审美是人类追求即时感性精神愉快的活动。

就审美主体而言,审美快感当然是精神性快感,与食色快感大为不同;然而,审美之精神性快感又不能抽象、独立地产生,它必须经由生理快感之成全与引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