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概述质量控制程序是一种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预定质量标准的系统性方法。

它是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全面评估、监控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质量控制程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实施过程。

质量控制程序的定义质量控制程序是一套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来评估、监控和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通过质量控制程序,组织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并尽可能消除缺陷,以满足客户需求。

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性质量控制程序对于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质量控制程序的几个重要方面:1. 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通过设定标准和采用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组织可以减少产品或服务的缺陷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竞争力。

2. 减少成本和资源浪费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浪费。

通过对质量进行监控和改进,组织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减少废品和返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遵守法规和标准要求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遵守法规和标准要求。

通过建立合规性检查机制,组织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避免法律纠纷和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

4. 持续改进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实现持续改进。

通过对产品或服务的指标进行不断监控和分析,组织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质量控制程序的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程序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质量标准,组织需要确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应基于客户需求、法规要求和组织自身的目标,包括产品的外观、性能、可靠性等方面。

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在确定质量标准后,组织需要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及责任和时间表等信息。

,还需确定适当的测量和监控工具,以便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

3. 实施质量控制活动根据质量控制计划,组织需要实施质量控制活动。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质量控制程序是一套用于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管理系统。

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通过监控、评估和改进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关键部份,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标准、质量检测、质量改进和质量培训。

一、质量计划1.1 设定质量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是质量控制程序的首要任务。

这些目标应与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和客户需求相匹配,例如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

1.2 制定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

它包括确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制定质量检测的流程和标准,以及规划质量改进的措施。

1.3 分配责任和资源:质量计划需要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任务,并确保所需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分配和支持。

二、质量标准2.1 确定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衡量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依据。

它应基于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并结合客户需求进行制定。

例如,产品的尺寸、外观、材料和性能等方面都应有相应的标准。

2.2 编制质量规范:质量规范是对质量标准的详细说明和解释。

它包括了具体的测试方法、检测设备和评估标准等,以确保质量标准的可操作性和一致性。

2.3 更新和改进标准:质量标准应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相适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同时,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或者服务,应及时改进标准以提高质量水平。

三、质量检测3.1 确定检测方法: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特性,确定适合的质量检测方法。

例如,对于电子产品可以采用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和环境测试等方法。

3.2 设计检测流程:制定质量检测的具体流程和步骤,包括样品的选取、测试的频率和检测的标准等。

同时,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进行质量检测:按照设定的检测流程进行质量检测,并记录和分析检测结果。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或者服务,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质量问题的扩大。

四、质量改进4.1 分析质量问题:对于浮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调查,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质量保障控制程序及措施

质量保障控制程序及措施

质量保障控制程序及措施质量保障控制程序及措施质量保障控制是指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下面是一个针对产品生产的质量保障控制程序及措施的例子。

一、质量保障控制程序1. 设定质量目标:明确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关键指标和标准。

2. 制定质量计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计划、质量风险评估等。

3. 设计质量保障措施:确定具体的质量保障措施,包括原材料采购控制、生产工艺控制、产品检验控制等。

4. 实施质量保障措施:按照质量控制计划和程序落实质量保障措施。

5. 监控质量执行情况:通过日常监控和抽样检测等方式,对质量保障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6. 分析和处理质量问题: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寻找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7. 持续改进:基于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在质量保障控制程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水平。

二、质量保障控制措施1. 原材料采购控制: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严格把关原材料的质量,采用合格供应商的产品,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

2. 生产工艺控制:建立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产品各环节操作规范,遵循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3. 产品检验控制:制定产品检验标准和方法,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验和抽样检验,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4. 设备维护管理: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产出的产品质量稳定。

5. 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6.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制度,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防止不良品流入市场。

7. 客户投诉处理: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客户的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保障客户满意度。

以上仅为一个例子,具体的质量保障控制程序及措施应根据具体行业和产品的特点进行制定和执行。

质量保障控制程序和措施的目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

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一、引言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质量控制流程是指在产品或者服务的生命周期中,从设计到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监控、评估和改进,保证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流程的各个环节和步骤。

二、质量控制流程的环节和步骤1. 设计阶段在产品或者服务的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流程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和预期质量要求。

具体步骤包括:- 定义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目标和指标;- 制定产品或者服务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进行设计评审,确保设计方案满足质量要求;- 制定设计验证计划,进行样品测试和验证。

2. 采购阶段在采购阶段,质量控制流程的目标是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具体步骤包括:-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 制定采购合同和质量要求;- 对供应商进行质量审核和评估;- 对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入厂检验。

3. 生产阶段在生产阶段,质量控制流程的目标是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符合质量要求,生产出符合规格的产品。

具体步骤包括:- 制定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 进行生产设备的校验和调试;-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进行中间检验和成品检验;- 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和追溯。

4. 销售阶段在销售阶段,质量控制流程的目标是确保产品在交付给客户之前符合质量要求。

具体步骤包括:- 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和测试;- 制定产品交付标准和程序;- 进行产品包装和标识;- 制定产品售后服务计划。

5. 售后服务阶段在售后服务阶段,质量控制流程的目标是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客户满意度。

具体步骤包括:-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进行产品质量跟踪和评估;- 提供产品维修和技术支持;- 采集客户反馈,进行质量改进。

三、质量控制流程的监控和改进为了确保质量控制流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需要进行监控和改进的措施。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简介质量控制管理程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方法,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期质量要求的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目标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通过提供一致的质量管理流程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流程质量控制管理程序一般包括以下流程:1. 规划阶段:确定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的目标、范围和资源需求。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指标、质量检查点和评估方法。

2. 实施阶段:按照质量控制计划执行质量控制活动。

这包括质量检查、质量测试、质量评估等。

3. 监控阶段:对质量控制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估,并进行必要的纠正措施。

这可以通过质量审查、数据分析和监测指标来实现。

4. 改进阶段:根据质量监控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这包括修改和优化质量控制程序,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方法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标准化:通过制定和遵守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或服务具有一致的质量。

2. 过程控制:通过定义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控制点,确保产品或服务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数据,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

4. 培训和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具备进行质量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5. 团队合作:建立跨职能的质量控制团队,促进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

重要性和好处质量控制管理程序的重要性和好处包括:1. 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2. 降低生产成本:质量控制管理程序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次品率和损失,降低生产成本。

3. 改善客户满意度:通过提供符合预期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客户忠诚度。

4. 建立企业声誉: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声誉,提高市场竞争力。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是保障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为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程序和采取预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以及常用的预控措施。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起点,包括制定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在这一阶段,需明确项目的质量要求、质量目标和控制指标,并编制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

质量计划应包括质量控制组织和职责、工程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质量控制点和质量检验方法等。

2.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计划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各道工序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同时,应设立质量控制点,采取必要的质量检验和抽样测试,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 检验评估阶段:检验评估阶段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阶段。

项目竣工后,应进行全面的工程质量检验和评估,包括实地检查、抽样测试和实验室分析等。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评估项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4. 整改和持续改进阶段:如果在检验评估中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同时,应总结和分析引起质量问题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以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持续改进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要通过总结经验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不断改进质量控制程序,提高施工质量稳定性。

二、预控措施:1. 设计预控:在工程设计阶段,要注重预控,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符合质量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加强专业技术交流和评审,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的质量审查,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和缺陷。

2. 材料采购预控: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质量。

采购前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供应商签订质量协议。

对采购到的材料要进行质量检验,对不合格材料要及时退货或重新采购。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标题: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质量控制程序是一种管理和监控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系统。

它旨在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符合特定的标准和要求,以满足客户的期望。

本文将介绍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其四个主要部份。

一、质量目标的设定1.1 确定产品或者服务的关键特性:质量控制程序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或者服务的关键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是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或者是服务的准确性、响应时间、客户满意度等。

通过明确这些特性,可以为后续的质量控制活动提供明确的目标。

1.2 设定质量目标:在确定了产品或者服务的关键特性后,质量控制程序需要设定具体的质量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可量化的,例如减少产品缺陷率、提高服务准确性等。

设定质量目标可以为质量控制活动提供具体的方向和标准。

二、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2.1 确定质量控制活动:根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程序需要确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产品或者服务的检验、测试、评估等。

通过明确这些活动,可以确保所有的质量控制工作都得到充分的考虑。

2.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在确定了质量控制活动后,质量控制程序需要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每一个质量控制活动的具体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

通过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可以确保质量控制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三、质量控制的实施和监控3.1 实施质量控制活动:根据质量控制计划,质量控制程序需要实施具体的质量控制活动。

这包括产品或者服务的检验、测试、评估等。

通过实施这些活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

3.2 监控质量控制活动:在实施质量控制活动的过程中,质量控制程序需要不断监控质量控制的效果和发展。

这可以通过采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监控质量控制活动,可以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控制计划,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四、质量改进和持续优化4.1 分析和改进质量问题:质量控制程序需要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为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该程序包括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创造、产品检测、质量监控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旨在保证产品或者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符合客户需求。

一、质量控制程序的目的和范围质量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其范围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采购: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并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2. 生产创造: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质量要求。

3. 产品检测:建立检测标准和方法,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4. 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5. 售后服务: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问题,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二、质量控制程序的具体步骤和要求1. 原材料采购:a. 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b. 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其具备稳定的质量保证能力。

c. 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入库检验,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份等方面的检测。

d. 对不合格的原材料进行退货处理,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改进。

2. 生产创造:a. 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范,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质量要求。

b.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c. 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中的问题。

d. 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3. 产品检测:a. 建立产品检测标准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方面。

b. 对每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c.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

4. 质量监控:a. 建立质量监控指标和评估体系,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改进。

b.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c.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和问题。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一、引言质量控制程序是指在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步骤,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的一种管理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程序的标准格式,包括程序的目的、适合范围、定义、程序步骤、责任与权限、记录与报告、术语解释等内容。

二、目的本质量控制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适合范围本质量控制程序适合于所有涉及产品或者服务生产的部门和人员,包括设计、采购、生产、检验、包装、储存、销售等环节。

四、定义1. 质量控制: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步骤,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的管理方法。

2. 质量标准:产品或者服务在设计、创造或者提供过程中应达到的规定要求。

3. 质量问题:产品或者服务在设计、创造或者提供过程中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

五、程序步骤1. 质量计划制定a. 确定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b. 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措施。

c. 分配质量控制的责任和权限。

2. 质量控制的执行a. 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执行产品或者服务的生产过程。

b. 采集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c. 定期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质量标准的达到。

d. 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或者服务,采取纠正措施并记录。

3. 质量问题的处理a.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问题的原因。

b. 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c. 对已纠正的问题进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4. 质量记录与报告a. 对质量控制活动进行记录,包括生产数据、检查结果、纠正措施等。

b. 定期编制质量报告,对质量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c. 根据需要,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质量信息和建议。

六、责任与权限1. 部门经理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计划,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2. 生产人员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及时发现和报告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是指为了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措施。

该程序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控制再到最终产品检验的全过程,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一、质量控制程序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

2. 原则:a. 预防为主: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

b. 持续改进:通过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改进措施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c. 管理参预:各级管理人员要积极参预质量控制活动,提供资源和支持。

二、质量控制程序的步骤和流程1. 原材料采购控制:a. 制定明确的原材料采购标准,包括质量、数量、交货期等要求。

b. 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供应商评估和审核。

c. 对每批次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2. 生产过程控制:a. 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要求和质量控制点。

b. 建立生产过程监控机制,通过定期抽样检验和自检自控,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控。

c. 实施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质量意识。

3. 最终产品检验:a. 制定产品检验标准和抽样方案,确保每批次产品都经过全面检验。

b. 建立产品检验记录和档案,追溯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和责任。

c. 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退换货等,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4.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a. 采集和分析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原材料和产品的检验结果、质量问题的发生率等。

b. 建立质量控制指标和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质量绩效评估和内部审核。

c.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实施效果,不断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质量控制程序的责任和监督1.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程序,包括制定相关标准、培训操作人员、组织内部审核等。

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是制造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质量控制流程是一系列步骤和措施,旨在监测、评估和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流程的各阶段,并说明其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第一阶段:需求分析与设计质量控制流程的第一阶段是需求分析与设计。

在这一阶段,我们与客户进行密切合作,了解其需求和期望。

我们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确保我们理解客户的要求。

在设计产品或服务时,我们考虑到关键功能、性能指标以及符合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立一个清晰的设计框架,为后续的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质量计划制定接下来的阶段是质量计划的制定。

在这一阶段,我们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控制措施。

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检验方法、抽样方案、测试工具和设备的选择,以及关键检测点和评估指标的制定。

我们确保质量计划与需求分析和设计一致,并与各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保证计划的成功实施。

第三阶段:原材料和供应链管理原材料和供应链管理是质量控制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与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并确保他们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

我们制定供应商评估标准,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评估。

在原材料收货环节,我们执行严格的检验程序,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以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四阶段:过程控制与监测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过程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我们制定详细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培训员工并确保他们严格遵守。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我们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自检,以确保各环节的合规性和质量可控性。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避免质量问题的产生。

第五阶段:质量检验与测试质量检验与测试是质量控制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运用各种检验和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估。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是一种关键的管理工具,旨在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该程序涵盖了一系列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

通过有效实施质量控制程序,组织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客户满意度。

一、质量策划:质量策划是质量控制程序的起点。

在质量策划阶段,组织需要明确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

这包括确定质量标准、制定质量控制指标、规划质量控制活动等。

例如,一个创造公司可能设定产品的尺寸、外观、功能等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检验和测试计划。

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程序的核心环节。

它包括一系列活动,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标准。

这些活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和测试、数据分析。

1. 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通过监控和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例如,一个食品加工厂可能会监控食品的温度、湿度、pH值等参数,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过程控制可以通过设立控制点、制定工艺规程、实施操作规范等方式实现。

2. 产品检验和测试:产品检验和测试是通过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和测试,以评估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这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检验和测试可以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例如原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

组织可以制定相应的检验和测试计划,并使用合适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验和测试。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通过采集、整理和分析质量相关的数据,以评估产品的质量状况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数据分析可以匡助组织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例如,一个电子产品创造商可以通过分析产品的故障率和客户反馈数据,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控制程序的关键目标之一。

通过持续的改进措施,组织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生产过程的效率。

质量改进可以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和客户反馈的意见,采取措施来消除质量问题、减少缺陷率、提高产品性能等。

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质量控制流程是企业为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到最终交付的全过程,旨在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控制流程的四个关键部分。

一、产品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1.1 确定产品规格和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规格和要求,包括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

通过与客户沟通和市场研究,确定产品的关键特性和目标。

1.2 设计验证和验证测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设计验证和验证测试是确保产品符合规格和要求的重要步骤。

通过使用模型、原型或模拟器,验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同时,进行验证测试以评估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预期。

1.3 设计评审和改进:在产品设计阶段,定期进行设计评审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措施。

通过团队成员的评审和反馈,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并及时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改进,以确保产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2.1 制定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程序:在生产过程中,制定生产工艺和标准操作程序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

通过详细描述每个生产步骤的操作要求和工艺参数,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2.2 进行过程控制和监测: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过程控制和监测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时监测和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3 进行产品检验和测试: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产品检验和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终保障。

通过使用合适的检验设备和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规格和要求。

三、产品交付前的质量控制3.1 进行最终产品检验:在产品交付前,进行最终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通过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3.2 进行产品包装和标识:在产品交付前,进行产品包装和标识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是组织或企业为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一定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它可以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将介绍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主要步骤和实施方法。

一、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性质量控制程序对于组织或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组织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以下是质量控制程序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 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通过质量控制程序,组织可以识别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这有助于减少产品或服务的缺陷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2. 降低成本: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通过降低产品或服务的缺陷率,组织可以减少退货、维修和重工等成本。

3. 提高工作效率:质量控制程序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和浪费的时间。

通过优化生产过程,组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产能力。

4. 符合法规要求:质量控制程序可以确保组织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

这有助于避免法律风险和法律纠纷,保护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质量控制程序的主要步骤质量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 确定质量标准:组织需要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包括性能、可靠性、外观等方面的要求。

这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客户需求分析等方式来确定。

2. 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根据质量标准,组织需要设计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方法和步骤。

这可以包括质量检查、测试、监控等措施。

3. 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根据质量控制计划,组织需要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这可以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产品测试等环节。

4. 监督和测量:组织需要对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测量,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这可以通过抽样检验、数据分析等方式来实施。

5. 纠正和改进: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组织需要及时纠正和改进。

质量控制流程和文件

质量控制流程和文件

质量控制流程和文件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流程和适当的文件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品牌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个成功的质量控制流程,并探讨相关文件的重要性。

一、质量控制流程1.需求分析与规划阶段在产品开发的初期阶段,企业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与规划,确定产品的质量要求和目标。

这一阶段包括与顾客的沟通,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确定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2.开发测试阶段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这包括对原材料的检测、对不同阶段的产品进行测试和评估,以及验证所有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都得到满足。

3.供应链管理阶段供应链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行供应商审核和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可靠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仓储和物流管理系统,确保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质量得到保证。

4.生产控制阶段在生产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生产控制措施,包括员工培训、设备维护、工艺流程控制等。

通过不断监控和纠正异常,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5.质量监测与改进阶段质量控制流程中重要的一环是质量监测与改进。

企业应该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包括对产品和过程的实时监测、对不良品和客户投诉的处理,以及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二、质量控制文件1.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一个全面而详细的文件,描述质量控制流程和准则。

它包括对质量目标、政策和程序的描述,以及对质量控制组织和职责的说明。

质量手册是公司内外沟通的重要依据,对于保证质量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起到关键作用。

2.工作指导书工作指导书是指导员工执行质量控制活动的文件。

它详细描述了各项质量控制活动的要求和程序,包括检验、测试、纠正措施等。

工作指导书可以确保员工在实施质量控制活动时遵守规范,保证质量的一致性。

3.检验记录和报告检验记录和报告是记录质量控制活动结果的文件。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

质量计划控制程序引言概述:质量计划控制程序是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组织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流程。

该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期质量标准,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改进。

本文将详细介绍质量计划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质量目标设定、质量计划编制、质量控制实施、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

一、质量目标设定:1.1 确定质量目标: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

这些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组织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1.2 制定质量指标:根据质量目标,确定关键的质量指标来衡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这些指标应具备可量化性、可比较性和可追踪性。

1.3 建立质量目标追踪机制:制定追踪质量目标的机制,包括设立定期评估和监控的程序,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得到有效监控和反馈。

二、质量计划编制:2.1 确定质量计划内容:根据质量目标和组织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措施、质量资源需求、质量风险评估等内容。

2.2 制定质量控制流程:明确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步骤,包括质量检查、测试、验证等环节。

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2.3 制定质量培训计划:为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制定相应的质量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知识、操作规程、质量工具和技术等。

三、质量控制实施:3.1 质量控制措施执行:按照质量计划的要求,执行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包括质量检查、测试、验证等。

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3.2 质量记录和数据分析:记录和分析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包括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和纠正措施。

3.3 质量反馈和改进:建立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客户反馈和意见,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四、质量评估:4.1 内部质量审核: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评估质量计划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为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流程。

它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旨在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质量风险。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质量控制程序,详细描述了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步骤。

1. 质量目标和政策:- 公司制定质量目标和政策,明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目标。

- 目标可以包括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客户满意度达到90%等。

2. 质量计划:- 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 包括质量检测的频率、抽样方法、检测标准等。

3. 质量控制组织:- 成立质量控制部门或者委派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工作。

- 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4. 原材料采购:-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

-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

5.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 对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和控制,如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测。

6. 检测和测试:- 建立质量检测实验室,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

- 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测和测试,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

7. 不合格品处理:- 建立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包括不合格品的判定、记录和处理措施。

- 对不合格品进行追溯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8. 客户投诉处理:-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客户的投诉。

- 对客户投诉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9. 内部审核:-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 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和修正。

10. 培训和提升:- 对员工进行质量控制相关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

- 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

11. 绩效评估:- 设立质量绩效评估指标,定期评估质量控制的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质量控制程序。

12. 文件和记录:- 建立质量控制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质量手册、检测报告等。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介绍质量控制程序是一个组织系统,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这一程序旨在识别潜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来预防和纠正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质量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目标质量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客户满意度,同时减少缺陷和错误的出现。

以下是该程序的主要目标:1. 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并进行预防。

2. 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3. 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4. 保证客户满意度并增强组织声誉。

5. 通过持续改进来推动质量增长和卓越。

步骤质量控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设定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并将其作为参考点。

2. 指定质量责任:明确质量控制程序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角色。

3. 建立检查点:在生产过程中设置检查点,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

4. 管理检查过程:记录和跟踪检查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5. 实施纠正行动:当发现质量问题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以防止再次发生。

6. 进行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审查质量控制程序,查找改进的机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测和测量监测和测量是质量控制程序的关键部分,用于衡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和对质量标准的符合程度。

以下是常用的监测和测量方法:- 抽样检查:通过从批次中随机选择样本并检查其质量,来推断整个批次的质量水平。

- 测试和评估:使用特定的测试方法和评估工具来测量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质量。

- 数据分析: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识别趋势和模式,以确定潜在的质量问题。

培训和意识提高为了确保质量控制程序的有效实施,组织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意识提高活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培训和意识提高方法:- 内部培训:向员工提供有关质量控制程序的培训,以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相关的流程和要求。

- 意识提高活动:定期组织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以提高员工对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意识。

结论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过程。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引言概述:质量控制程序是企业为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规程。

它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的要求,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详细阐述质量控制程序的五个部分,包括质量目标设定、质量计划制定、质量检测与测试、质量分析与改进以及质量文件管理。

一、质量目标设定:1.1 确定质量目标: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制定明确的质量目标。

这些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1.2 制定关键绩效指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企业应制定关键绩效指标来衡量质量绩效。

这些指标应涵盖产品或服务的各个方面,如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客户满意度等。

1.3 建立质量目标追踪机制:企业应建立质量目标的追踪机制,定期监测和评估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二、质量计划制定:2.1 制定质量计划:企业应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质量计划应包括质量检测和测试的方法和标准,以及质量改进的措施和责任人。

2.2 分配资源:为了有效实施质量计划,企业应合理分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同时,还应培训和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以确保质量计划的顺利执行。

2.3 定期评估和更新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质量计划,以提高质量控制的效果。

三、质量检测与测试:3.1 确定检测和测试方法:企业应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确定适合的检测和测试方法。

这些方法应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3.2 制定检测和测试标准: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检测和测试标准,以便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估和判定。

这些标准应基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符合客户的要求。

3.3 实施检测和测试:企业应按照质量计划和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和测试工作。

同时,还应建立检测和测试记录,以便追溯和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源。

四、质量分析与改进:4.1 进行质量分析:企业应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和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1.目的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防止其非预期使用和交付。

2.围适用于产品实现全过程及产品交付后的不合格品的控制3.职责3.1生产技检科归口管理不合格品的控制。

4.工作程序4.1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和通知经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检验员应负责对其进行标识做好相关记录并填写《不合格品报告单》通知责任部门对其确认。

4.2不合格品的隔离责任部门收到《不合格品报告单》时,应立刻核对标识,实施隔离,隔离方法主要为加挂不合格品标识、区域隔离。

4.3不合格品的评审方式和时机4.3.1授权评审:由检验员直接审理不合格品。

3.2相关部门配合实施。

(1)轻度不合格品:一种既不影响安全性、使用性,也不影响其功能的不合格品;(2)不合格品的数量较少或价值较小;(3)直接可判断为报废或拒收的不合格品。

1 / 304.3.2组织评审:生产技检科会同相关部门审理不合格品。

(1)严重不合格品:一种既影响产品的安全性、使用性,也影响其功能的不合格品;(2)不合格品的数量较大或价值较大。

4.4.4经评审确定认为改作它用的不合格品由责任人员及时搬至不合格区,并加挂标识予以隔离。

4.4.5 对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予以调换或退货,并对不合格所造成的后果给予适当赔偿4.4.6对不合格品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与不合格品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详见《纠正措施程序》。

4.4.7生产技检科应保存不合格品的性质及采取措施的记录。

5.相关文件《纠正措施程序》6. 相关记录《不合格品报告单》2 / 30材料零部件的控制程序1. 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压力容器制造工程中对材料、零部件的采购、验收和复验、标识、存放和保管、领用和使用以及材料代用的控制。

2. 职责2.1 物资供应部A) 负责分供方/分包方评价和资格认定工作;B) 编制采购文件,按采购文件组织采购人员进行材料、零部件的采购;C) 配合材料检查员检验进厂材料、零部件;D) 对采购进厂材料、零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记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负责。

2.2 技术质量部A)负责提供材料、零部件的材料计划表;B) 参与分供方/分包方资格评定工作;C)负责进厂材料、零部件的检验和复验。

2.3 生产厂A)负责外协件工件的控制;B) 配合验收人员检验外协件,办理验收后的入库手续和材料保管。

2.4 材料质控责任人A)审核分供方/分包方评价和资格认定工作;3 / 30B)负责批准采购文件,对所采购材料、半成品、配套件应符合图样及有关标准,对其正确性及产品质量负责。

C) 配合材料检验员检验进厂材料、零部件;D) 审核并确认进厂材料、零部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记录并将材料提交质量检验部。

2.5 检验质控责任人A) 负责组织进厂材料、零部件的检验,判定其是否合格;B) 审核所采购外协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对其完整、正确性负责。

2.6 焊接质控责任人A) 负责组织焊材的采购申请和进货检验,判定焊材是否合格;B) 审核所采购焊材的质量证明文件,对其完整、正确性负责。

3. 管理要求3.1 材料、零部件的采购3.1.1 分供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鉴按照《合格分供方/包方评定程序》执行。

3.1.2 采购文件的编制采购文件包括“材料采购单”和“采购合同”。

3.1.2.1 技术质量部根据图样及技术要求编制“材料计划表”,“材料计划表”至少包括以下容:A) 工程说明;B) 标准、规、设计文件或合同的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C) 材料变更说明;D) 材料名称、规格、材质、数量等。

3.1.2.2 物资供应部根据“材料计划表”经库管员核对库存后编制“材料采购单”和“采购合同”。

“材料采购单”中至少应包括4 / 30材料名称、规格、材质、数量、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等容,“采购合同”中的分供方必须是按照第3.1.1条评价的合格分供方,必要时“采购合同”增加合同技术要求等容。

3.1.2.3 焊材订货的品种和数量由产品的工艺人员编制“材料采购单”,焊接质控责任人,送库管员核对库存,经材料质控责任人批准后实施。

3.1.2.4 “材料采购单”和“采购合同”经材料质控责任人批准后实施。

3.1.3 采购实施3.1.3.1 采购员接到批准的“材料采购单”后按要求具体组织实施,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必须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合同中药将采购文件中的各项要求填写清楚,受压元件材料必须符合压力容器用材的相关标准;其它材料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3.1.3.2 采购活动必须在公司的合格分供方/分包方名录中实施。

3.2 材料、零部件验收(复验)控制3.2.1 质量证明文件验收3.2.1.1 压力容器用材料必须具有材料制造单位的质量证明书,并符合《容规》第2.1节的规定。

钢板、钢管、法兰等质量证明文件应有品名、规格型号、材质、生产批号、数量和执行的标准等,并与实物相符。

管子及管件等证明文件还应注明材料的性能、化学成分等。

3.2.1.2 从经营单位或顾客处取得的压力容器用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应是原件或加盖供货方的质量检验专用印章及经办人名章复印件。

3.2.1.3 质量证明文件应字迹清晰,不得模糊不清和涂改。

3.2.1.4 设计文件要求进行低温冲击试验和晶间腐蚀试验的材料应有相应的试验结果报告。

3.2.1.5 材料质控责任人对质量证明文件进行审核和确认。

3.2.1.6 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带)的制造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材料采购人员应在采购前对此予以确认。

3.2.2 材料检验和复验5 / 303.2.2.1 材料到货时,材料质控责任人会同质量检验部材料检查员进行验收、核查材料质证还应与材料实物的炉批号、材料牌号、规格标记相符合;材料数量、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合格,在合格产品上进行标识,并将该标识移植在材料的材质上,合格后材检员填写“材料验收入库通知单”交采购人办理入库手续。

3.2.2.2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材料应进行复验:①对性能有怀疑时;②质量证明书真实性有问题时;③存在缺项或超标;④材料标准不符;⑤炉批号不清。

材料复验由材料质控责任人决定取样位置,取样应保证试件有取双倍试样的长度。

车间配合材检员取样送检,材料复验后应取回分包单位的复验报告,交材料质控责任人和理化质控责任人签字确定该材料是否合格,焊接质控责任人对焊接材料的正确与否作出判断。

3.2.2.3 材料检查员负责组织材料检、试验的委托,材料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材料责任人质量证明书、复验报告等。

3.2.2.4 材料责任人负责审核材料质量证明书、复验报告并归档,将复印件交给库管员,原件交材料检查员,库管员负责建立材料登记台账。

3.2.2.5 未经验收或者不合格的材料、零部件不得投入使用。

3.2.3 外购标准件、配套件的验收外购件、配套件到货后,由采购员向校验员交检,检验员依据相关标准或技术条件进行检验,核对质量证明文件和实物标记、规格、材料、数量,检验外观质量,验收合格后填写“外购件(外协件)验收入库通知单”交采购人办理入库手续。

3.2.4 外购标准件、配套件的验收3.2.4.1 外协加工件返回后,由生产厂审核数量后将外协件单位提供的检验报告、原始记录(等质量证明文件)交检验人员进6 / 30行进厂检验,检验质控责任人的进厂检验结果为最终认定供方所供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的最终结论;3.2.4.2 外协件涉及主要受压件的,如封头、铸件、锻件,应保持钢号的可追溯性标记的完整、清晰,封头及其他受压元件交验时,除了检查外观质量,还应检查几何尺寸、材质证明;核实是否达到外协任务单和图纸要求;封头的进货检验应记录于《封头尺寸检查记录》中;3.2.4.3 铸锻件毛坯的质量检验必须按图样(技术要求)或有关技术标准进行;3.2.4.4 外协件验收合格后填写“外购件(外协件)验收入库通知单”,交采购人办理入库手续。

外协单位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视为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的一部分。

外协加工件如检验不合格,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处理;3.2.4.5 热处理外协,检查人员应检查相应报告、热处理自动记录及报告有关容是否填写齐全,交热处理质控责任人认可。

3.2.5 焊接材料的验收3.2.5.1 焊接材料符合有关材料标准,有制造厂质量证明书且包装完好的焊接材料,原则上不再进行复验。

焊接材料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容至少包括下列项目:焊材牌号、规格、批号、制造日期,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份或焊丝/焊剂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检验公章,由焊接质控责任人核对质量证明书及实物并确认。

3.2.5.2 焊接材料验收中有怀疑的项目应按批进行复验。

焊条复验项目:外观检查、工艺性试验、焊条熔敷金属的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检测;焊丝复验项目为化学成份。

3.2.5.3 焊接材料验收合格后,由材料员填写“焊材验收入库通知单”后交采购人入库。

3.2.6 不合格材料的处置3.2.6.1 与订货合同要求不符的材料或验收不合格的材料由材料检查员负责隔离存放,作清晰标识。

3.2.6.2 采购材料发现的问题经材料责任人认可,由采购人员负责与供货商联系进行退货或换货。

3.2.6.3 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3 材料标识的可追溯性钢材上标记用油漆书写或钢印打记在端部边角区,不锈钢材料用龙胆紫书写,不打钢印。

对于不能在实物上标记的小直径管子和7 / 30圆钢,采用挂牌的方式标记,具体按照公司标准《材料标记和可追溯性标识管理办法》执行。

3.4 材料、零部件的存放与保管3.4.1 验收合格的材料入库时,在材料端部涂验收合格的标记,并将材料验收记录上的材检号书写在钢板端部边角区域;3.4.2 材料入库由采购员根据材检员的“材料验收入库通知单”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后保管员应建立“压力容器材料台账”,记录出、入库情况,要求做到账物一致;3.4.3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入库保管:必须与碳钢金属材料分离放置在干燥、清洁场地。

不锈钢材料下垫木质材料或橡胶板,以防表面损伤。

3.4.4 材料、零部件的存放与保管详见《材料、零部件存放和防护管理规定》3.5 材料、零部件的领用和使用控制3.5.1 生产厂作业人员依据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在库房领料。

3.5.2 生产厂按技术部编制的“产品材料明细表”签发领料单,作业人员领材料时,领料人、保管员要认真核对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材质证明书、数量、材料标识等,并由双方填写领料单。

发放受压元件材料时,材料检验员应到现场进行监督。

3.5.3 产品一经投料,各工序均应保证材料标记的完整性,任何一道工序不能完整保留标记时,经工序检验员同意,实行标记移植后,方可损坏掉原标记,以确保材料标记的可追溯性;3.5.4 剩余材料要及时回收,回收时库管员检测标记是否齐全。

下料回收的余料必须保留原材料的标记,否则按废料处理,不可再作受压件材料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