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级上册第8课第2框《共圆中国梦》市优质课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级上册第8课第2框《共圆中国梦》市优质课课一等奖课件

农民栽种绿色,收获希望与幸福;教师立德树人,播撒智慧与关爱;医生救 死扶伤,迎接生命的诞生……劳动者的手,让我们自豪,让我们骄傲,更让我们 钦佩。
二、自信的中国人
1.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 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 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中国梦需要哪些条 件?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自信的中国人
传统文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 福避趋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中国人自信的表现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二、自信的中国人
文学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作 品在国际上获奖,证明中国 的文学水平在不断提升。
2.中国人自信的表现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文学家: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在国 际上获奖,证明中国的文学水平在 不断提升。
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年均增速远远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堪 称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自信的中国人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自信的中国人
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远远 超过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 堪称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2.中国人自信的表现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7课第1框《促进民族团结》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7课第1框《促进民族团结》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主备人同组人课题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促进民族发展本课题课时数1 总课时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知道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

能力目标:搜集整理少数民族的资料,区分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难点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本节预习检测1、用10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本81--84页,完成学案。

(后附学案)2、出示学案答案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说一说本地区知道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导入新课二、展示目标1. 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知识。

2. 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3. 增强自觉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三、新课讲授1、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民族大家庭(2)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3)是人民幸福之本,社会和谐之本。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4)维护和促进,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的任务。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材料体现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1)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载入宪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生活需要法律-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生活需要法律-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知识目标
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和学生资源
教学重点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
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解读
学生
初一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法律法规,但对于法律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法治的意义,则需要教师过情景与案例进一步点拨和引导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解读
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案例教学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
探究法、合作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导学案;对学生进行合理地分组。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导入
问题导入
通过食品安全的问题,引出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课题。
思考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正课
主题活动二:法治的脚步
继续以问题贯穿课堂,引发思考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创制法律目的是什么
3、什么是法治它的要求是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自主看书、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脚步及法治的要求、意义。
结尾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谈收获,提出新问题,老师再总结归纳。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课 题
《生活需要法律》(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第一框)
版 本
人教版
执教者
桂林市民族中学黄艳艳
解读
教材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今年秋季,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究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活动在9月28日至29日在市XXX隆重举行。

来自城区和乡镇的11位优秀教师经过充分准备,为全市品德课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视听盛宴,使广大老师深受启发。

综合11节课例,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之处有:首先,多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的理念,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研究为中心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变成“学堂”,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老师们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营造出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幸福、生活的美好。

其次,多数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实用。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体现,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学设计的优劣决定着学生研究效果的优劣。

多数教师都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使设计不仅新颖而且实用。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创设一系列的视频、歌曲、图片、情境材料或者游戏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研究。

例如,XXX、XXX、XXX等老师创设学生的系列故事,让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在系列故事中进行探究研究;XXX、XXX、XXX等老师通过创设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认知。

最后,多数老师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显,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研究、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7课第2框《维护祖国统一》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9年级上册第7课第2框《维护祖国统一》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主备人同组人课题[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框维护祖国统一本课题课时数2 总课时数1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反对分裂的要求;理解“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涵;明确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政策。

能力目标:收集材料了解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提高对“一国两制”意义的认识,能为实现全国统一建言献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家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共同心愿等方面,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对分裂,“一国两制”,维护统一难点“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

本节预习检测1、用10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本90--102页,完成学案。

(后附学案)2、出示学案答案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利用2018年4月我国南海阅兵导入新课二、展示目标1.了解反对分裂的必要性及其意义,“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完成祖国统一的政策。

2.通过本课的学习,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的义务。

3.充分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增强维护安全的情感,树立崇高的爱国理想。

三、新课讲授1、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反对分裂(1)反对分裂,就是维护、和。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活动,尤其是要坚决反对借和宗教之名搞爆裂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

2. 一国两制(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

“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主权和不容分割。

“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自治。

(2)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3)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维护、领土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1课《第1框 坚持改革开放》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第1课《第1框 坚持改革开放》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改革开放促发展
坚 持 改 革 开 放
中国腾飞谱新篇
改革开放的原因 改革开放的意义 中国腾飞的表现
中国腾飞的感悟
板书设计
坚持改革 开放
改革开放促 发展
中国经济的 腾飞
作出改革开放抉择的历史事件 促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 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腾飞的体现
中国经济腾飞在国内外的意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 化,了解了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理解中国中国 经济腾飞的表现及意义。我们要通过学习树立改革发展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 和创新能力,在将来的改革大潮中能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4%, 位居第一,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哪些成就? (腾飞的表现)
表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 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 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 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 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9年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8年度国家 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右) 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左)颁奖。
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创会造

始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
农村改革
城市的改
(革国有企业改革)
对外开 经济特区(始于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10课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10课第1框《感受生命的意义》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众多“感动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 ) A
①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我们都应崇尚和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④像“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一样生活,人
生才有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你是自己生命的导演。关于自己的生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思考: 钟南山在一线指导救治的同时,始终坚守在医学研究一线,,他这样 的一生值得吗?
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1047名考生中,829人达到本科线,其中270人上一 本线,本科上线率达到79.2%。而仅在4年前,台江民中还是 当地远近闻名的“差校”,问题学生多,高考本科上线率仅 10%。近4年来,学校共有超过2200名学生考上本科,走出 了贫瘠的大山。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第一课时 感受生命的意义
知识目标:了解人活着的理由,并从不同的回答中找 寻生命的意义,明确自己的生命意义,知道生命的意 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能力目标: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自己生 命的独特性,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并努力实现 自己的人生价值。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 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学会健康生活。
是什么人让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 中学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陈立群从教近40年,曾在杭州的一所名校担任校长,退休后他拒绝
了多家民办中学的百万年薪聘请,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 江县民族中学担任校长,分文不取,用爱与责任呵护贫困学子的求学梦。 2016年8月,已近60岁的陈立群从国家重点高中杭州学军中学的校长岗 位上退休,来到距离家乡1400公里外的贵州贫困山区,担任台江县民 族中学校长一职,开启了他分文不取的支教生涯。上任后,陈立群制定 了16项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教风,创新教学方法,短短两个月内学校 面貌就焕然一新。他还把所获得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杭州市杰出人 才奖的20多万元钱拿出来,设立了台江县民族中学陈立群奖教金,奖 励优秀教师。4年间,这所地处贫困山区的学校悄然蜕变。2019年,全 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有561人考取了本科。过去的2020年高考,台 江民中1047名考生中,829人达本科线,其中270人上一本线,本科上 线率达到79%。4年支教,他帮助超过2200名贫困苗族孩子走出大山, 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4年来,陈立群在贵州的支教不仅分文不取, 反而少则三五百元、多则上万元的自费资助贫困学生,奖励教师30万 余元。陈立群说,“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被人需要,是一件幸福的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省优质课⼀等奖教案第三课公民的权利第⼀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标:知识与能⼒: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权利是⼴泛⽽平等的。

过程与⽅法:了解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提⾼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认识和辨别侵害公民基本权利的违法⾏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我国公民享有⼴泛的基本权利,⾃觉培养权⼒观念,学会正确⾏使权利。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难点:我国公民的权利⼴泛⽽平等的三、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导⼊新课:(多媒体展⽰图⽚)思考:图⽚中的⼈物享有哪些权利?学⽣讨论回答。

教师点拨:图⽚中的⼈物分别享有被抚养、受教育和选举的权利。

可见,在家庭⽣活、学校⽣活、社会⽣活等各个⽅⾯,公民都享有⼴泛的权利。

教师引导:除了图⽚中呈现的权利外,我们还可以享有哪些权利?今天我们就⼀起学习本课的内容。

(⼆)、讲授新课⼀、政治权利和⾃由活动⼀:情境分析(多媒体展⽰材料)情境⼀:不识字的王奶奶在⼯作⼈员的指引下去村委会投票站参加县⼈⼤代表的投票选举活动。

情境⼆:⼈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博客、微博等渠道,在⽹上发表⾔论,就各种话题进⾏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情境三:⼩学⽣陈彦宏就保障进城务⼯⼈员⼦⼥读书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思考:以上信息体现我国公民积极⾏使什么权利?学⽣讨论交流。

教师归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项基本政治权利;公民享有⾔论⾃由;公民依法⾏使建议权。

活动⼆:⾃主学习(多媒体展⽰表格)请同学们阅读完教材第33-34页的内容后,完成表格。

教师提⽰:公民⾏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必须具备⼀定的条件;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作⼈员的违法失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诬告陷害。

⼆、⼈⾝⾃由活动三:请你评判(多媒体展⽰教材第35页案例)严某在⽹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占⽤村民⼟地,次⽇⼀⼤会早,乡政府⼯作⼈员破门⽽⼊,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带到乡政府“教育”了⼀整天。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延续文化血脉》【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一)中华文化的形成1.材料呈现: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记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由于有了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2.思考:中华文化是怎样形成的?3.教师总结: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

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内容1.指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相关链接”材料。

2.总结: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意义1.阅读教材第61页“探究与分享”,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精神联系。

2.共同总结: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四)中华文化的发扬。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悄悄变化的我》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悄悄变化的我》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第一课第一节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板书《悄悄变化的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青春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了解青春期特有的一些心理矛盾和心理特征。

过程与方法能从容面对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变化,自觉减少心理上的混乱与恐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摆脱不必要的烦恼和忧虑,正确处理自己的心理矛盾,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视自身存在心理卫生问题,学会解决矛盾,保持心理健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心理测试内容)心理测试:写序号,把符合自己的内容的序号写下了。

1.身体变化,使人骚动不安。

2.喜欢看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剧等。

3.变得爱顶撞家长。

4.对新鲜事物特别感兴趣。

5.对异性产生异常的好奇和兴趣。

6.有心里话不爱跟大人说了,但与好朋友谈起来却没玩没了。

7.在和他人争论时,明知自己错了,还是要撑下去。

8.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

9.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已经了解。

10.喜欢在家里或班级、需要表现自己想一想:为什么变得爱顶撞家长、身体变化使人骚动不安、对异性产生异常的好奇和兴趣……?教师总结: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的内心会面对一些新的问题,我们看待自然和社会的观点也会有所改变。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悄悄变化的我这个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悦纳生理变化(一)身体变化活动一:各组同学欣赏自己组员从小到现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关注他(她)变化。

比一比:(1)不同时期的我们有不同吗?这说明什么?提示:伴随着身体外形的明显变化,我们的内心世界也发生着变化。

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2)除了照片体现了身体外形的变化,阅读教材,这一时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学生阅读课本p3内容身体迅速长高、长壮;运动能力、消化系统等器官不断成熟;性器官发育和成熟。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初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道德与我同行”的第九课时“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2. 使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方法和品质。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关爱他人的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方法和品质。

3. 课堂讲解(1)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关爱他人的方法: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

(3)关爱他人的品质:善良、宽容、有爱心、乐于助人。

4.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情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并进行角色扮演。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关爱他人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关爱他人的意义2. 关爱他人的方法3. 关爱他人的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关爱的人,如家人、朋友、同学等。

关爱他人需要具备一定的品质,如善良、宽容、有爱心等。

这些品质让我们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

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他人,快乐自己!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在课后关注身边的人,尝试践行关爱他人的行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参与度如何。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年级下册《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等奖教案《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成长及参与公共⽣活中的作⽤。

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能⼒⽬标能够尊重他⼈合法权利,学会⾃觉规范⾃⾝⾏为。

三、知识⽬标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式。

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公民⼈⾝⾃由不受侵犯。

【导⼊新课】师⽣互动:今天,我给⼤家介绍⼀位新朋友,刘斐,⼀个很可爱的⼩姑娘,⼤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个⼥婴降临⼈间,⽗母给她起名叫刘斐。

⼩斐在⽗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

她6岁上⼩学,12岁步⼊中学校园。

刘斐喜欢绘画,升⼊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家出版社采⽤。

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

⾼中毕业的暑假,她参加勤⼯俭学,获得 1 000元收⼊。

在⼈民代表⼤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满意的代表候选⼈投下了庄严的赞成票。

提出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案提⽰: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权、选举权。

【讲授新课】⼀、政治权利和⾃由1.活动⼀:“投上宝贵的⼀票”针对刘斐趁假期回乡参加选举⼀事。

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答案提⽰:(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必须是中华⼈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项基本政治权利,⾏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教师:我国公民有⾔论、出版、集会、结社、游⾏、⽰威的⾃由。

公民享有政治⾃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充分表达⾃⼰的意愿。

3.活动⼆:探究监督权的⾏使阅读教材P33的第⼆个“探究与分享”及下图。

思考:罗先⽣实名举报是在⾏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提⽰:罗先⽣是在⾏使监督权。

初中《道德与法治》评课

初中《道德与法治》评课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本年秋季,七年级思惟品格课程改名为道德与法治,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讨新教材,进步教室教授教养程度,9月28——29日在市墨子中学盛大举办“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运动”.来自城区和乡镇的11位优良教师经由充分预备,为全市品格课教师呈现了出色的视听盛宴,使宽大先生深受启示.当然,教室教授教养是一门“出缺憾美”的艺术,不成能浑然一体,我们在听课中要不竭吸取教室教授教养中的长处,参考之资,可以攻玉;也要力图防止他人消失的一些瑕疵,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分解11节课例,值得我们进修和借鉴之处有:1.表现新课程教授教养理念.教授教养理念指点教授教养行动,新课程请求教师要建立“学生为主”的理念,从以教师讲解为中间改变成以学生进修为中间的教室,把教室还给学生,充分施展学生的主不雅能动性,把教室变成“私塾”,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办事.多半先生在教室教授教养中经由过程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运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讨,在运动中感触感染.体验,营造出积极愉悦的教室气氛,让学生感触感染到教室的痛苦.生涯的美妙.2.教授教养设计新鲜适用.教授教养设计是教师教授教养理念的外在表现,表现着教师的根本素养.教授教养设计的好坏决议着学生进修后果的好坏.多半教师都能在施展本身的愚蠢才干的基本上,施展集体教研的感化,精心设计教室教授教养流程,使设计不但新鲜并且适用.教室教授教养采取多媒体手腕,经由过程创设一系列的视频.歌曲.图片.情境材料或者游戏运动等教授教养运动情势,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激发学生的思虑和感悟,引诱学生进行自立.合作.探讨性进修.如刘焕敏.张发芹.孙雪春等先生创设学生的系列故事,让全部教室形成一个完全的系统,有利于学生在系列故事中进行探讨进修;李敏.李立伟.李莹等先生经由过程创设学生运动,让学生在运动中进行体验和认知.3.重视学生焦点素养的造就.“焦点素养”使“树德树人”的育人价值加倍凸现,它是课程“三维目的”的整合.学生的成长焦点素营养为文化基本.自立成长.社会介入3个方面,分解表示为人文底蕴.科学精力.学会进修.健康生涯.义务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多半教师在教室教授教养中经由过程系列运动,重视造就学生的焦点素养.4.创造性地应用教材.教材是学生进修的底本,教师在深入领会教材编适意图的基本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既直接应用教材供给的情境和运动,又创造性地进行填补鲜活的材料,使教室充满时期感和新鲜感.特殊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或许激发学生的思维.5.经由过程评价存眷学生成长.教室评价可以或许使教室充满“人文情怀”,实时适当的评价既能表现教师的教室机灵,又能让学生感触感染到教师的人文关心.多半教师在教室教授教养中存眷学生,实时扑捉学生的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合时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互评,使学生感触感染到教室是有温度.有情绪的.如孙雪春先生可以或许实时发明学生答复问题时消失的误差,并实时进行纠错;李敏.李莹先生不竭勉励.激发学生介入教室的积极性等.当然,在教室教授教养中,也吐露出一些问题,值得大家在往后的教室教授教养中留意防止.1.三维目的的达成度不敷.如个体先生进修目的的展现只表现常识目的而疏忽了情绪.才能目的;在教授教养进程中也只重视常识点的落实,而疏忽了情绪的晋升;在情境问题的设计时缺少思辨性的问题,晦气于学生才能的造就.2.对教材的掌控不到位,不克不及深入领会新教材的变更.如七年级“我们静静长大”,应让学生感触感染到成长的进程是静静进行的,成长的感到是快活的,但是一些教师却只存眷教材常识点,以及学生成长中的碰到的迷惑和懊末路,而疏忽了学生的亲身材会,显然晦气于学生健康快活地成长,与教材意图相违反.八年级“我们的同伙遍世界”,重要让学生熟悉到来往从“内圈”向“外圈”不竭成长的方法和意义,但是一些先生没有准确区分什么是“内圈”和“外圈”,或者对收集来往的熟悉消失误差,没有让学生准确掌控收集来往及国际来往的重要意义和做法.3.教授教养情境.运动的选择及设问科学性不强.教授教养情境和运动是为教授教养内容办事的,不是仅仅为了“吸人眼球”或者“别具一格”,而应当亲密接洽情境和运动进行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虑,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些教师拔取的材料或运动“跑偏”,不克不及更好地位教授教养办事,反而拔苗助长.听评课运动是教授教养运动的常态,我们必须庄重立场,虚心进修,既不克不及“盲目崇拜”.“照抄照搬”.“机械模拟”,也不克不及“文人相轻”.“互相诋毁”.我们应当虚心进修他人的教授教养理念.教授教养技能,防止他人消失的掉误和错误,在进修中晋升本身的教导教授教养素养.。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最新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伟大作用;了解构筑中国价值的意义。

能力目标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思考:“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高扬民族精神(一)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1.话题讨论:“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共同总结: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写下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优质教案精选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优质教案精选初中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优质教案精选初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2单元“法治伴我行”章节中,详细学习第4课“法不可违”。

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涵义、法律特征、违法行为种类及其法律后果,同时结合实践案例,使学生们深刻理解法律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法律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特征及其在生活中作用。

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能够识别一般违法行为,明确违法行为后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法律特征、违法行为种类及其法律后果。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案例,理解法律重要性,培养遵纪守法自觉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漫画,呈现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引发学生对法律思考。

2. 新课讲解:a. 法律涵义与特征b. 法律在生活中作用c. 违法行为种类及其法律后果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案例,详细解析违法行为法律后果,引导学生正确判断。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遇到违法行为,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法律涵义与特征2. 法律在生活中作用3. 违法行为种类及其法律后果4. 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法律特征及其在生活中作用。

b. 举例说明违法行为种类及其法律后果。

c. 谈谈你对遵纪守法认识。

答案:1. a. 法律具有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特征。

在生活中,法律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b.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如盗窃、抢劫、诈骗等,其法律后果包括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

c.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基本素质,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共同建设法治社会。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规》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评课反馈第一课:认识和履行道德义务这节课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并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教学设计很巧妙地融合了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道德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参与讨论,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整节课的氛围非常活跃和积极。

第二课: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这节课的目标是使学生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上采用了多媒体展示的方式,通过实际案例和生动的图片,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讲解方式也很引人入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内涵和实际应用。

第三课: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法治现象,并进行解读和分析,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法治对社会的重要性。

同时,课堂上增加了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合作探讨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进来。

整节课教学内容紧凑而富有启发,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研究状态。

第四课:模拟法庭审理这节课通过模拟法庭审理的形式,真实再现了法庭的场景和流程,让学生感受到正义的力量和法律的公正。

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轮流扮演法官、律师和证人等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审理的过程,并从中领悟到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非常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

总结与建议整体来看,这堂《道德与法规》的优质课例展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规的知识。

教学设计合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评课的基础上,建议教师可以进一步增加案例研讨等实践性的环节,加深学生对道德和法律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最新范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最新范文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最新范文【导语】教师要能够在日常教学中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在初中时期就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道德体系,并形成一定的基本法律体系,使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让友谊之树常青【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树立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能力目标:学会呵护友谊,能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冲突,能用智慧来维护友谊.知识目标:知道如何建立友谊,如何呵护友谊.【重点难点】重点:建立友谊.难点:呵护友谊.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导入新课.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2.只要真诚待人,我们就有找到朋友的机会.3.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地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4.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对所有人以诚相待.(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建立友谊探究一:教材P49运用你的经验,P50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1)你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你的回答是________.(2)交朋友,任何时候都需要主动吗?(3)交朋友,怎样做才算是主动?(4)我采取主动,但是对方不理我,这是不是很尴尬?(5)小强一直内向又安静,他能不能交到朋友?(6)学生分享教材P50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答案提示:交朋友,需要开放自己,需要主动一些,敞开心扉,主动表达,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在行动前要有恰当的期待,即使对方拒绝,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不好,不必难过尴尬,不要气馁,只要真诚待人就总有找到朋友的机会.知识模块二呵护友谊探究二:教材P51上面探究与分享(1)你以为哪种方式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2)如果你要对朋友好一点儿,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答案提示:(1)我认为倾听他的烦恼,关心支持他,帮助他学习能够使小鹏和朋友的友谊更长久.(2)我会关心、理解、支持、帮助他等.因为朋友之间应真诚相待、相互帮助,这样的友谊才会更才久.探究三:教材P51下面探究与分享(1)“我”该怎么做呢?(2)朋友之间需要保持距离吗?答案提示:(1)“我”应该尊重他,他不愿说的事,自己就不要问,同时“我”会暗中观察,尽自己之力帮助他渡过难关.(2)朋友之间应留适当的距离,这也是对朋友的尊重.探究四:教材P52探究与分享及方法技能(1)你和朋友发生过冲突吗?如果有,请写出自己的故事,不要写上自己的各字,然后请同学们一起讨论:在与朋友发生冲突时,应如何处理?(2)学生分享教材P52处理冲突的基本策略.答案略.探究五:教材P53探究与分享(1)左图中朋友的说法,你能接受吗?(2)右图中朋友的做法,你能接受吗?如果不能接受,你会怎么办?答案提示:(1)不能接受,这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对彼此友谊的伤害.(2)不能接受.我会制止他们这种不讲诚信、违背承诺、不讲信誉的行为,这是对友谊的伤害,我会慢慢疏远他们.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在人际交往中,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D)①接触更多的人②分享更多的经验和快乐③交到更多的朋友④被更多的人接纳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真正的友谊表现在(A)①能与朋友共享快乐②能为朋友排解烦恼,分担不幸③能坦率地对朋友进行批评④永远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属于与朋友友好相处的“金钥匙”的是(C)①主动给朋友提供帮助②向他们述说朋友的秘密③发生矛盾时,互相宽容④坦率地敞开自己的感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小风和小未是一对好朋友.他俩都是班干部,在班级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这时,你认为他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是(C)A.让老师来定夺B.谁的职位高听谁的C.相互协商,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D.通过抓阄来决定听谁的5.小丽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丽也感到似乎缺点什么.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小丽不愿与同学交往的心理.(2)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3)你认为小丽应该怎么办?答案提示:(1)小丽不愿与同学交往,这种心理属于闭锁心理,这种心理会影响她与同学的友谊,影响她的健康成长.(2)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不对.因为与同学进行交往,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加学习的动力;等等.(3)小丽应该在观念上,改变错误的认识;在行动上,积极与同学交往.深深浅浅话友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视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知识目标: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特质.难点:正确处理交友中存在的问题.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今天上课,老师要检查昨天布置的作业.小强由于昨晚只顾玩游戏而没有做作业,他非常焦急.他看到好朋友小亮后,让小亮把作业拿来给他抄一下,否则,作业完不成,肯定要被老师批评了.可小亮很为难,让他抄,自己违背了对老师的承诺;不让他抄,小强要挨批,小强也肯定会埋怨自己,他该如何做呢?学生讨论回答案提示:……师: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好朋友,小亮确实很为难,他到底怎么做才是对老师,对好朋友小强负责任的表现呢?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友谊的话题——深深浅浅话友谊.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4.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5.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6.友谊不能没有原则.(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友谊的特质探究一:教材P44上面运用你的经验(1)在友谊中,什么特质是重要的呢?请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三项,并将选中的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2)与同学分享后,你发现哪些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请把它们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答案提示:(1)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填涂.(2)如:理解、信任、忠诚、友善、平等、帮助、诚信、亲密等特质赢得的支持率较高.探究二:教材P45上面探究与分享及阅读感悟(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3)学生齐朗诵古诗《木瓜》,感悟友谊的特质.答案提示:(1)我帮助了李鸣,而李鸣却不愿帮助我,所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2)帮助朋友,并不意味自己会受到损失.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帮助自己,提高自己.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要共同分享,也要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探究三:教材P45下面探究与分享(1)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有人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2)分享和分担是对等的吗?答案提示:(1)我赞成“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友谊是纯洁的、不应带有功利性的.朋友确实可以帮助我们,但交友不应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这样的友谊并非真正的友谊.(2)分享和分担,并不是对等的.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但并非绝对的对等.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知识模块二友谊的澄清探究四:教材P46上面探究与分享(1)文中的“我”对友谊的期待是什么?(2)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变淡了?(3)淡了的友谊还有必要维持吗?答案提示:(1)文中的“我”期待一种纯洁的、心灵相遇的,超越物质条件、学习成绩等的真挚友谊.(2)因为小美常常有意无意地与我比这比那;小美没有正确对待参加歌咏比赛的竞争.(3)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对方变了,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探究五:教材P46下面探究与分享(1)竞争会伤害友谊吗?(2)如果朋友赢,是否意味着自己输?答案提示:(1)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只要是公平的竞争,就不会伤害友谊;反而,友谊在竞争中得到升华、深化.(2)朋友赢并不意味着自己输.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探究六:教材P47探究与分享(1)作为小川的好朋友,“我”应该怎么做?(2)答应小川的要求才算是他的好朋友吗?(3)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情吗?答案提示:(1)“我”应坚持原则,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而且还要劝阻小川也不做.(2)不是的,因为这样做只会使小川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3)不应该.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下列属于友谊特质的有(D)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③友谊是双向的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友谊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你认为什么样的友谊更能经得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B)A.两肋插刀,八拜之交B.志同道合,志趣相投C.海誓山盟,推心置腹D.甜言蜜语,各取所需3.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为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下列选项中,欢迎的同学是(C)A.小文:“学习那么差,我才不搭理你呢.”B.小洁:“就算我错了,我也不道歉.”C.小明:“教会你解这道题,我也很开心.”D.小新:“你们什么都不懂,还是听我的吧.”和朋友在一起【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在交友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能力目标:认识到交友的好处,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知识目标:了解交友的好处,认识友谊的力量.【重点难点】重点:友谊的力量.难点: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都曾给予我们关爱之情.不仅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更有同学朋友的关爱.哪位同学能讲一下朋友对自己关爱的事例.学生讲朋友关爱自己的事例.师:是呀,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步入初中,我们会想念小学的朋友,也会迎来新的友谊,今天,我们探讨有关朋友的话题——和朋友在一起.自学互研生成能力(一)自主预习1.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2.对友谊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3.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5.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二)合作探究知识模块一我的朋友圈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的星号☆里(可以多选).(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4)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答案提示:(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知识模块二友谊的力量探究三:教材P40下面探究与分享(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2)完成了“朋友影响力”图,你有什么发现?答案提示:(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图.(2)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探究四:教材P42探究与分享这些是真正的友谊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答案提示:场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谊,场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探究五:教材P43阅读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间(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答案提示:(1)体会到了友谊的力量.正是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2)同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种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1.从喜欢运动的朋友那里,我们爱上了运动;从乐观的朋友那里,我们学会了乐观.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B)A.朋友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C.性格相同,爱好相同的人才能成为朋友D.真正的朋友应该分享一切2.培根有一句非常富有哲理的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C)A.友情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B.友情能够使人分享更多的欢乐和幸福C.拥有了友情我们就将拥有一切D.友情有助于我们排解烦恼和忧愁3.在一次“你有知心朋友吗?”的调查中,72%的同学非常肯定地回答自己有知心朋友.这表明(D)A.中学生缺乏友情B.中学生交友不讲原则C.中学生出现滥交朋友现象D.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4.学校心理辅导站来了下面三位同学,他们的共同苦恼都是没有朋友,不受同学的欢迎.张超:十分健谈,他一进入交往圈,就打开话匣子,只要别人一开头,他便一直说下去.而对方说话时他要么时常插嘴,要么干脆不听.刘力:从来不说别人的好话,只要听到有人夸别人,他就插进去说自己,而且一说就没完没了,眉飞色舞,直到大家各自散去,才无趣地走开.小明:思维敏捷,在课堂上喜欢抢答问题,但他不会尊重别人,往往是别人还没有答完问题,他就急于发表看法,而且言辞激烈,这使班上许多同学都很反感他.(1)请你分析这三位同学不受欢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请分别给他们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帮助他们找到朋友.(3)日常交往中,我们应该如何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答案提示:(1)①在交往过程中,不懂得尊重他人;②贬低别人,抬高自己;③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等等.(2)张超应学会倾听,少说,即使要说也要等别人说完;刘力要学会赞美别人,这是一种最容易引起对方好感的人际交往形式;小明不应急于抢答,发表看法,要等适当的机会,语气要随和;等等.(3)①尊重朋友,维护朋友的自尊心,平等相待;②坦诚、积极的相互交流;③关爱朋友,尽自己所能帮助朋友;④真诚的赞扬朋友,给予对方激励;⑤对朋友的不同意见持宽容态度,容纳朋友的长处和短处,相互取长补短;等等.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教案精选3篇(初中).doc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7996字]编辑推荐:下载Word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举行市属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
评比选拔赛的通知
市属各初中:
我室定于4月10日(周一)举办市属初中思想品德优质课评比选拔赛。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地点:
镇江市外国语
节次时间班级
1 7:45—8:25 七6
2 8:35—9:15 七3
3 9:40—10:20 七9
4 10:30—11:10 七4
5 11:20—12:00 七10
6 13:40—14:20 七8
7 14:35—15:15 七11
8 15:25—16:05 七5
注:每节课40分钟
三、参赛课题:
参赛选手从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自选课题参加比赛。

四、相关事项:
(1)上课地点在各班级教室,教室内提供多媒体设备,请各人自带电脑。

(2)参赛选手在比赛当天需要至少提前1节课到达比赛现场,提前做好有关电脑调试等准备工作,不能准时参加比赛作弃权处理。

(3)为做好比赛抽签工作,请各位参赛教师加入抽签群(需实名,限参赛选手入群)
镇江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7年 4月6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