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银粉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超细银粉的制备及其粒径表征的研究

超细银粉的制备及其粒径表征的研究
新 能
源 研
I关 键 词 】:超 细 银 粉 ; 化 学 还 原 法 ; 粒 度 表 征
究 院
1 前言
由于 银粉具 有一 些特殊 的性 能 ,可以应用 在很 多领域 。片状 银粉本 身就
是 一种功 能材料 ,并且 为新 的功能材 料 的复 合与开 发展 现了广 阔的前景 ,在
国民经济 各个领 域有着 广泛 的应用 。片状银 粉可 以应用 于化工 、医药 以及 电 子 、军 事 、航 天航 空领 域等 『。 1 】 利用 超细银 石墨粉 电极 【 2 ] 制作锂 电池 是其重 要的应 用之一 。银石墨复 合 材料 电极 由石 墨与其表 面上沉积 的超细银粉 构成 ,这 种 电极具有 大的体 电量
属 的方法 制备 了 Ag Z O复 合纳 米粒子 , /n 并应用在 光催化 氧化气 相正庚 烷反
应 中。实验表 明 , Z O纳米 粒子 的表面 上沉积 适量 的贵金 属后 , 在 n 其催 化活
性 大幅度 提高 。超 细 Ag粉 还可 以作为 乙烯氧 化的催 化剂 。 刘维 良等 f 用液相 共沉 淀法 制得纳 米磷酸 锆载 Ag抗 菌粉 体材料 。其 7 采 突 出特点 是颗粒 尺寸小 、粒径分布 窄 、抗 菌谱广 、高效 、持久 、耐热和无 毒
备 Ag与 S O 纳米 复合材 料[, 米 Ag粒子 均匀分 布在 SO, i, 5纳 j i 基体 中 , 这种纳
米复合材 料具 有高 介 电常数 ,k 下介 电常数达 5 0 F m, l Hz 0 0 / 比常规 S O, i 提高 了1 个数量 级 , 2 0 ℃左右介 电常数 很高 。 在 10 井立 强等 采用光还 原沉积 贵金
2 0 / n。 并 用 该 方 案 对 银 粉 的 粒 径 进 行 表 征 ,同 时 样 品 进 行 了透 5 mi 6 r 射 电镜 表 征 。 结 果 表 明所 制得 的银 粉 的 形貌 为球 形 或 类 球 形 ,一 次粒

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

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
超细银粉独特的性能决定了它具有各种独特的用途,例如,在3He-4He稀释 冷冻机热交换器壁上涂布超细银粉,能大大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将超细银粉涂布 在医用绷带上,可以刺激伤口部位的细胞,使周围的细胞组织聚集,这样就增加 了蛋白质的产生,增进治愈过程;超细银粉用作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片上烧结的银 浆,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热交换效率;连续涂银子纺织纤维,用这种方法锖0成 的涂银纤维,可用作防止烦躁闪光的抗干扰覆层材料,还可用于制造清洁房间用 的抗静电干扰过滤嚣,隔离有害射线的电磁屏幕;超细银粉作为新的光热、光电 转换材料以及微波、光波吸收材料还可用于隐形飞机、战舰等的制造领域‘21。
第一章 前言
1.1超细银粉概况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材料的性能 和它的晶粒尺寸关系密切,当晶粒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材料的某些性能将会发 生突变,如在光、电、磁、热等方面显示出奇异特性。超细粉末通常是指平均粒 径小于0.5越m的微小固体颗粒,因其本身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和表 面效应,与普通大颗粒材料相比,呈现出许多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因而自二 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超细粉末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引起了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极 大重视。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都将其列入发展高技术的计划中,投入了 相当的人力物力。例如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各国的“尤里卡”计划,日本 1981年开始实施的“高技术探索研究”计划都列入了超细粉体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一些超细粉末如钛酸钡、氮化硅,氧化锆等已经实现了商品化…。
1770原料9995q85y675原料9995gb413584原料纯银粉ag一049999ybll770原料纯银粉ag051纯银粉ag05超细银粉fagc一1超细银粉fagc超细银粉fhgc一3超细银粉fagc99999xqb52280原料99999qshl1280原料999gbl77479厚膜线路999gbl77479厚膜线路999gbl77479厚膜线路gbl77379羞轰厚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太原天津电解铜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沈阳常州重庆冶炼厂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芜湖冶炼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太原电髌铜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西北铜加工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沈阳黄金专科学校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昆明贵金属研究所12常用制备方法超细银粉的制各方法有很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超细银粉加工工艺

超细银粉加工工艺

超细银粉加工工艺
超细银粉加工工艺是一种将银材料加工成超细粉末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银材料加工成非常细小的颗粒,其粒径通常在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

这种超细银粉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产品,如电子元件、导电油墨、导电胶水、导电涂料等。

超细银粉加工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银材料的选择、粉末制备、粉末表面处理、粉末分散和粉末性能测试等。

首先,需要选择高纯度的银材料,以确保制备出的超细银粉的纯度和质量。

然后,将银材料加工成超细粉末,通常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如球磨法、化学还原法等。

接下来,需要对粉末表面进行处理,以提高其分散性和稳定性。

最后,对粉末进行性能测试,如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导电性等。

超细银粉加工工艺的优点在于其粒径非常小,可以提高材料的表面积和反应活性,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

此外,超细银粉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也非常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各种产品中。

然而,超细银粉加工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成本高、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等。

总之,超细银粉加工工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超细银粉加工工艺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超细银粉的液相还原法制备及放大实验研究

超细银粉的液相还原法制备及放大实验研究

一、概述近年来,超细银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光电领域、生物医药领域以及传感器等领域。

传统的银粉制备方法存在着成本高、工艺复杂、粒径分布宽等问题,寻求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制备方法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液相还原法因其简单易行、可扩展性强、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并对其性能进行放大实验研究。

二、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1. 原料准备选取优质的银盐作为原料,溶剂选择优质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等。

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和纯度,确保后续反应的成功进行。

2. 反应条件控制在制备过程中,控制好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还原剂的用量等关键参数。

通过实验设计和参数优化,找到最佳的反应条件,提高银粉的产率和粒度分布。

3. 反应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测反应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变化,以及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确保银粉的制备质量和性能。

三、超细银粉的性能表征1. 形貌表征通过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观察银粉的晶体形貌、粒径大小等特征,为后续性能测试提供可靠的基础。

2. 结构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等手段对银粉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晶体结构、晶格参数等信息,为银粉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3. 性能测试对银粉的导电性、光学性能、抗氧化性等关键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四、超细银粉的应用放大实验1. 光电领域应用利用制备的超细银粉,制备导电膜、导电浆料等,用于太阳能电池、柔性电子器件等的制备,评估其在光电领域的应用效果。

2. 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将超细银粉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如抗菌材料、生物传感器等,评估其在抗菌、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效果。

3. 传感器领域应用将超细银粉应用于传感器的制备中,如气体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评估其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效果。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液相还原法成功制备了超细银粉,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性能表征和应用放大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银粉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应用潜力,为银粉在光电领域、生物医药领域、传感器领域等的应用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太阳能电池正极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

太阳能电池正极浆料用超细银粉的制备

液 p H 值对 银 粉 粒度 和形 貌 影 响 , 并 将 银 粉 调 制 成 太
结构及 形貌 的 影 响 。结 果表 明 , 随 着分散 剂 用 量 的增
大, 银 粉 颗 粒 粒度 先 减 小后 趋 于稳 定 。在 溶 液 p H 值
为 4, 抗 坏血 酸 浓 度 和 硝 酸银 浓 度 分 别 为 2 . 0和 0 . 5
小, 会 降低 银浆 中的 银 含量 。 目前 主要 集 中 研究 纳 米 银粉[ 2 ] , 发现 纳米 银粉用 于太 阳能 电池浆 料 中烧 结膜
的 方 阻 通 常 比亚 微 米 或 微 米 银 粉 的要 大 。 而 我 国 太 阳
能 电池用 银浆依 靠进 口 , 成本高, 不利 于太 阳能产 品的 国产 化 , 近年来 许多 工作 者对此 进行 大量 研究 , 但 是银 粉方 面报 道较少 , 工 作进展 不太 明显 , 因此获 得微 米 或 者 亚微米 的高 分 散球 状 银 粉 , 对 于 提 高太 阳能 电池 用
将 4 . 2 5 g Ag NO。和 1 3 . 1 2 5 g抗 坏 血 酸 分 别 溶 于 5 0 mI 去 离 子水 中 , 配成 A g NO。和抗 坏 血 酸 溶 液 , 并 将 0 . 4 2 5 g的聚 乙二 醇 4 0 0 0 溶 于 Ag NO。 溶液; 用 浓硝 酸或浓 氨水 将反应 液 的 p H值调至 3 ; 然后 在磁 力搅拌 条件下 将抗 坏血 酸溶液 缓慢 滴加 到硝 酸银 的混 合 溶液 中使 之 反 应 1 0 ~2 0 ai r n左 右 。反 应 完 全 后 , 沉淀、 过 滤, 用 去离子 水 和无水 乙醇分 别各 清洗 数次 , 最 后 放人 干燥箱 中恒 温 6 O - C干燥 2 h , 过 5 0 0目筛 , 得 到银 粉 。

超细银粉编制说明

超细银粉编制说明

超细银粉编制说明(预审稿)二OO七年四月超细银粉编制说明一、计划来源及计划要求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修订GB/T1774-1995国家标准的计划, 2006年4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下达该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060596-T-610,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玲、刘继松、黄富春、陈伏生、马晓峰。

二、编制过程国家标准GB/T1774-1995从发布至今已有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应用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开发研究出各类新型超细银粉,导致了原标准中所列出的平均粒径、松装密度等技术参数已不能满足现有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原国家标准GB/T1774-1995《超细银粉》表2中表明超细银粉的平均粒径越大,其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就越大,这恰恰与多年的应用结果不符合。

由于超细银粉的制备主要与还原温度和还原溶液的浓度有关,所制备出的超细银粉的形貌大不相同,长期应用结果表明超细银粉的粒径与其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之间没有任何的线性关系。

现将几种超细银粉主要技术参数列表如下:超细银粉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还按原国标GB/T1774-1995附录A中的方法进行,并在本标准中再次列出。

由于所制备的超细银粉无法做到全部单分散,所以原国家标准GB/T1774-1995附录中超细银粉平均粒径的测定及其说法本身就不准确,其估算方法复杂,误差较大,而且实用性差。

粒径的测定方法将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T10977.1-2003,即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定,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直观明了,可将粉末的粒径分布及粒度特征参数表示出来。

三、修订技术内容的说明修订本标准的原则是以国家标准GB/T1774-1995《超细银粉》为基础,既考虑到本标准的先进性,又注重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我国超细银粉的制备能力,分析水平等情况,力求使本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超细银粉的制备及在太阳电池的应用

超细银粉的制备及在太阳电池的应用

超细银粉的制备及在太阳电池的应用超细银粉的制备及在太阳电池的应用超细银粉是一种金属微粉体,具有独特的性能,如表面粗糙度、光泽度、热传导率等。

由于它具有柔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导热性,因此常用于制造各种电子产品的散热片、接触器、电池栅栏等。

而超细银粉的制备也是相当重要的。

超细银粉的制备主要是采用化学方式,如水热法、溶剂热法以及湿法等。

水热法是最常用的,主要是将银进行水热处理,以提高银的反应活性,并生成氧化银,然后加入盐酸、氯化钠等添加剂,使氧化银在溶液中出现分解而形成超细银粉。

溶剂热法是采用溶剂对银进行热处理,使银发生表面氧化,再添加盐酸、氯化钠等添加剂,使氧化银在溶液中出现分解而形成超细银粉。

湿法就是将银与多种添加剂混合,然后加热,使银发生氧化作用,最后形成超细银粉。

超细银粉在太阳电池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它可以作为太阳电池的载体,提高太阳电池板的光吸收效率,提高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改善其稳定性。

超细银粉可以作为太阳电池板上的贴片,可以改善太阳电池板的热管理系统,减少太阳电池板的温度,从而提高太阳电池板的效率。

此外,超细银粉还可以作为太阳电池板的导电层,以提高太阳电池板的电流密度,提高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超细银粉在太阳电池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太阳电池板的光吸收效率和输出功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太阳电池板的热管理效率,提高太阳电池板的电流密度,从而更好地保证太阳电池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因此,超细银粉在太阳电池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细银粉的制备和在太阳电池的应用表明,超细银粉是一种高性能的材料,具有柔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导热性,在太阳电池的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超细银粉的制备和在太阳电池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的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细银粉编制说明(预审稿)
二OO七年四月
超细银粉
编制说明
一、计划来源及计划要求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6年2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修订GB/T1774-1995国家标准的计划, 2006年4月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文下达该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国家标准计划号为20060596-T-610,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起草单位为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玲、刘继松、黄富春、陈伏生、马晓峰。

二、编制过程
国家标准GB/T1774-1995从发布至今已有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应用过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开发研究出各类新型超细银粉,导致了原标准中所列出的平均粒径、松装密度等技术参数已不能满足现有生产和使用的要求。

原国家标准GB/T1774-1995《超细银粉》表2中表明超细银粉的平均粒径越大,其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就越大,这恰恰与多年的应用结果不符合。

由于超细银粉的制备主要与还原温度和还原溶液的浓度有关,所制备出的超细银粉的形貌大不相同,长期应用结果表明超细银粉的粒径与其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之间没有任何的线性关系。

现将几种超细银粉主要技术参数列表如下:
超细银粉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还按原国标GB/T1774-1995附录A中的方法进行,并在本标准中再次列出。

由于所制备的超细银粉无法做到全部单分散,所以原国家标准GB/T1774-1995
附录中超细银粉平均粒径的测定及其说法本身就不准确,其估算方法复杂,误差较大,而且实用性差。

粒径的测定方法将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T10977.1-2003,即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定,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直观明了,可将粉末的粒径分布及粒度特征参数表示出来。

三、修订技术内容的说明
修订本标准的原则是以国家标准GB/T1774-1995《超细银粉》为基础,既考虑到本标准的先进性,又注重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我国超细银粉的制备能力,分析水平等情况,力求使本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有如下变动:
1、将原国家标准表1、表2中超细银粉的产品牌号删除,把超细银粉分为三
大类,即把产品牌号FAgH-1、FAgH-2、FAgH-3、FAgH-4改为编号1、2、3。

2、增加了粒径特征参数D
10、D
50
、D
90
,微粒尺寸分布中D
90
表示90%的微粒,
D 50表示50%的微粒,D
10
表示10%的微粒。

3、删除了原国家标准表2中的平均粒径尺寸。

4、对超细银粉的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进行了合理调整,见本标准表2。

5、采用国家标准GB/T10977.1《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对超细银粉的粒度进
行测量,并标明粒径特征参数。

6、另外根据电子产品无铅、无镉化的国际趋势,增加Cd为化学成份必测元
素,并在本标准表1中列出。

四、与现行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完全满足现行国家法规的要求,与现行标准相比,技术参数要求更合理,格式更规范,建议用修订后的标准代替GB/T1774-1995。

五、参考标准
1、GB/T1773 超细银粉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2、GB/T1774 超细银粉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3、GB/T10977.1 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4、GB/T5060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方法。

5、GB/T5162 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