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谁躲起来了》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含反思教案背景和目标这份教案是为小班的语言教学准备的,针对年龄在3岁左右的儿童。
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和故事的方式,教导孩子们掌握最基础的语言能力。
在这个案例中,将以游戏“谁躲起来啦” 为主题,小朋友们将通过玩游戏,一边锻炼语言能力,一边增强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如下:1.提高学生的听取讯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2.帮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词语和句子组合来表达自己的意思;3.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引入以询问的方式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如“大家喜欢玩躲猫猫吗?”“你们有没有躲过?”等等。
2.游戏规则介绍简要介绍游戏规则,如“我们现在要玩一个游戏,叫做“谁躲起来啦”。
今天,我们有一个小动物藏在了班里,而我们要找出来。
它可能躲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但不能藏在椅子或其他可移动的物品里,也不能太难找。
”3.游戏执行教师要确保游戏过程有趣和掌握好时机。
游戏中,老师可以给出指令,如“找找看它有没有藏在某个色彩明显的角落里?”或者“谁想来帮忙找?”等等。
4.游戏结束当最后一位同学找到小动物时,游戏结束。
它可以当做一种庆祝的活动,庆祝小朋友们的成功。
教学反思1.本次课程清晰明确,难度适中,创造了一个既有趣又充满内容的学习环境。
2.数组管理整齐,教师和小朋友们的沟通互动良好。
3.针对小朋友们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地给出指令和提醒,确保每个小朋友都参与进游戏中来。
4.教学方式尽可能互动和感性化,能够激发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他们学会动手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份教案不仅让小朋友们学会了新的语言技能,而且也为他们们的成长创造了一个欢迎而有趣的学习环境。
谁躲起来了(语言——游戏)-幼儿园语言教案
谁躲起来了(语言——游戏)-幼儿园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指令:•“谁躲起来了?”•“你在哪儿?”•“来找我!”•“我在这儿!”2.能够积极参加游戏,配合老师及同伴进行游戏。
3.培养学生的调节注意力和听觉注意力,提高听辨能力。
4.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学生的交际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一块黑板。
2.活动区域的设计。
3.课件及教具。
教学过程1. 游戏引入老师与幼儿在活动区域中,先由老师同学生进行互动,唯互动方式自定,如搏击拳,棒球击球,互相投掷球,评论对方衣着等。
之后老师宣布,我们今天要玩一个新游戏(喊出语言游戏),但一些小朋友躲藏得太好了,我们找不到他们,谁愿意来帮助我们找他们?以此引出本次游戏。
2. 游戏规则老师跟学生讲解游戏规则:今天我们玩的游戏是叫“谁躲起来了”(若干学生可能现即刻认知到此游戏),小朋友们,你们在这个较为开阔的区域内,普通玩家将选定一名同学成为“躲藏者”,“躲藏者”需要在商定时间内找到一个可以躲藏的地方,而其他所有学生则会进行寻找他的试验。
老师会定每轮游戏的时间(1-3分钟),老师可以叮嘱加入“躲藏者”的学生们不得随时在居所透露自己的隐形作用。
所有游戏玩家在游戏进行期间不得“出界”(学生们需要知道哪些地方是玩耍区域的范围,若有区域限定)。
3. 游戏过程1.随机选择一名同学作为“躲藏者”,其余学生成为普通玩家,开始寻找“躲藏者”。
2.游戏时间结束后,老师会告诉所有玩家是否成功找到躲藏者。
3.如果“躲藏者”被找到,他/她将成为下一轮的“躲藏者”,如果“躲藏者”没有被找到,他/她可以保留这个秘密。
4.重复进行游戏,每一轮游戏可以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躲藏者。
4. 游戏结束当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扮演“躲藏者”时,老师指导大家进行一个团结的总结,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如何玩游戏,以及提供反馈和建议,以帮助提高下一轮游戏的质量。
教学评价1. 教学效果测评为了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老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流畅程度和学生的参与度进行测评。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了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了教案名称:谁躲起来了教学年龄:3-4岁的幼儿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通过游戏提高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准备:1. 图片或卡片:各种动物,包括猫、狗、兔子、鸟等。
2. 盖子或桌子布:用来遮挡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给幼儿讲述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猫,它喜欢躲起来,你能猜到它躲在哪里吗?教学主体:2. 师帮助幼儿将带有动物图片的卡片放在桌子上,然后让他们一起猜测猫躲在哪里。
3. 师在猫图卡片上放上盖子,然后请一名幼儿上来掀开盖子,看看猫躲在哪里。
4. 掀开盖子后,师可以引导幼儿询问一些问题,比如“猫躲在哪里?”、“我们能看到它的哪些部分?”等,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接着,师将隐藏猫的方式换成其他物体,比如用树叶盖住,用盖子盖住等,让幼儿重新猜测动物的位置。
6. 师可以引导幼儿自行选择物体来隐藏动物,鼓励他们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巩固活动:7. 根据幼儿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可以适当加入更多的动物图片和隐藏方式,增加难度。
8. 可以分成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最快找到隐藏的动物。
9. 可以邀请幼儿自己设计隐藏动物的方式,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结束活动:10. 每个小队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最喜欢的隐藏方式。
教学反思:1. 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和观察力。
2.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难度,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有所收获。
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了
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了教案名称:谁躲起来了适用对象:小班幼儿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 帮助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描述词汇。
教学准备:1. 图片或绘本《谁躲起来了》。
2. 一块较大的布。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们一起坐在一起,向他们介绍今天的活动将会是一个有趣的寻找游戏。
2. 展示图片或绘本《谁躲起来了》,简单介绍故事梗概,并提出问题:“谁躲起来了?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吧!”活动一:谁躲起来了?1. 将一块较大的布铺在地上,邀请一个幼儿做游戏的开头。
2. 将一个小玩具或图片藏在布下面,告诉幼儿们有一个东西躲在布下面了,他们要用眼睛观察和记住。
3. 让所有幼儿合掌眼睛,数到三后,揭开布让他们看到躲起来的东西。
4. 将布放回原位后,让幼儿开眼找回躲起来的东西。
当他们找到时,表扬他们的观察力。
活动二:描述躲藏的物品1. 选出两个或更多的幼儿,让他们轮流躲藏物品。
其他幼儿则负责寻找。
2. 当一个幼儿躲藏好后,其他幼儿合掌眼睛并数数,然后开始寻找。
3. 当幼儿们找到躲藏的物品时,回到集合地点,描述藏物的位置和特征,并说出“我找到了!”4. 鼓励幼儿使用简单的描述词汇,如“在椅子下面”、“在桌子旁边”等。
活动三:变换位置1. 将活动升级,让躲藏的幼儿在其他幼儿眼前找一个位置藏起来。
2. 让其他幼儿转身或合掌眼睛,数数后,躲藏幼儿改变位置并尽量融入环境中。
3. 其他幼儿回过头来后,开始寻找躲藏的幼儿。
4. 当寻找者找到了躲藏的幼儿后,轮换躲藏的角色。
结束活动:1. 与幼儿回到集合区域,问他们喜欢今天的游戏吗?为什么?2. 向幼儿展示绘本《谁躲起来了》,鼓励他们将游戏中描述躲藏位置的经验和词汇运用到故事中。
3. 提醒幼儿们,平时也可以玩这样的寻找游戏,增加观察和记忆的机会。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幼儿对活动的参与度和兴趣。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能够积极观察和记忆。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教学目标:1.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2.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内容:本节课将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利用互动的方式增强幼儿们对语言、音乐和身体协调等方面的认知,提升幼儿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游戏名称:《谁躲起来了》1.游戏介绍: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他们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躲起来,其中一个小朋友是“躲起来了”,其他的小朋友要一起找到他,并且一起躲在相同的位置。
2.游戏规则:•抽签决定谁是“躲起来了”。
•“躲起来了”的小朋友到隐蔽的角落躲起来,不可以被其他小朋友看到。
•其他小朋友开始找“躲起来了”的小朋友,当找到时,一同到他所在的地方躲起来。
•一旦有两个或以上人找到“躲起来了”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就可以寻找下一个“躲起来了”的小朋友。
•这个过程中,小朋友能够自由自在地运动,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当所有小朋友都找到“躲起来了”的小朋友,课程结束。
3.教学重点:•了解游戏的规则,与小伙伴合作一起寻找“躲起来了”的小朋友。
•通过游戏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
•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4.教学方法:•游戏为主,互动为辅。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老师进行引导和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
•以幼儿的身心特点为基础,采用互动、参与和游戏式的教学方式,吸引幼儿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本节课游戏设计受到了广大幼师的好评和支持,不过还是存在一些可以完善改进的地方:1.游戏难度控制的问题:在游戏刚开始时,如果抽到的第一个小朋友躲得太难,就会导致游戏进行得比较缓慢,甚至卡住整个教学进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控制好游戏的难度。
2.游戏引导问题:有的小朋友在游戏中可能会感到迷茫,或是暂时找不到小伙伴,这就需要老师适时地进行引导,提供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指导,让他们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
3.游戏氛围控制问题:教师需要营造积极、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调整整个游戏过程,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冲突和不愉快的情绪。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教学目标•听、说、读、写普通话音节“躲、啦”;•了解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通过游戏体验,感知自己的参与价值和感受他人的乐趣。
教学内容学习新词汇•躲:duǒ•啦:la学习新句型•谁躲起来了?•我躲起来了。
•跑啊,跑啊,谁会是下一个?游戏规则•指定一位同学为“躲藏者”,让其藏身于教室内某处且不发出声音;•其他学生找到“躲藏者”后,一起大喊“找到你啦!”或“xxx(“躲藏者”名称)你出来了!”;•“躲藏者”被找到后,轮流由他/她来做下一轮的“躲藏者”。
教学过程导入•师生热身,跟着音乐做动作,活跃课堂氛围。
学习新词汇和新句型•教师以卡片形式呈现“躲”字和“啦”字,教授学生读音及意义;•教师模仿口型,读出新句型“谁躲起来了?”并询问学生是否明白句型含义;•应用新词汇和新句型进行连读,让学生模仿跟读并反复练习。
游戏环节•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教师指定一名同学为“躲藏者”;•同学们开始寻找“躲藏者”,并大喊“找到你啦!”;•“躲藏者”被找到后,轮流由他/她来做下一轮的“躲藏者”。
总结•教师与学生一同回顾游戏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提问“你们喜欢这个游戏吗?”“找到‘躲藏者’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巩固练习•学生关注老师口型,跟读老师读过的新句型;•学生按照游戏规则进行多轮游戏练习,加深对句型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选择对学生的游戏表现给予评价,表扬学生积极参与和表现出色的同学。
课后作业•结合本节课学习,带家长练习本课会话。
•在课堂回忆本节课游戏过程中的快乐时刻,并记录他们的感想。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一款经典的盲人“躲避球”游戏为原型,对幼儿园小班的语言能力进行衔接性拓展。
在游戏环节中,学生们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并通过寻找“躲藏者”、大喊“找到你啦!”的游戏方式,达到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加强认知力和想象力的效果。
学生在游戏体验中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也感受了别人参与的价值。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3.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事物变化的过程。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三、教学难点1.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能够自主创新游戏情节。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四、教学准备1.教具:小动物玩偶、布袋、小箱子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游戏场地。
五、教学过程1.游戏导入教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谁躲起来了》。
你们知道躲起来的意思吗?(幼儿回答)对,就是藏起来不让别人看到。
那你们猜猜看,今天我们要找谁躲起来了呢?2.游戏过程(1)教师将小动物玩偶放入布袋,让幼儿猜测布袋里是谁。
教师:现在,我要把一个神秘的小动物放到布袋里,你们猜猜看是谁呢?(幼儿猜测)好,我们现在来验证一下,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
(2)教师逐个展示小动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特点。
教师:这个是谁啊?(幼儿回答)对,是小兔子。
那你们知道小兔子有什么特点吗?(幼儿回答)很好,小兔子有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还会跳来跳去。
(3)教师将小动物玩偶放入小箱子,让幼儿猜猜看谁躲起来了。
教师:现在,我把小动物们放到这个小箱子里,你们猜猜看,谁躲在里面了呢?(幼儿猜测)(4)教师逐个展示小动物,引导幼儿发现小动物们躲起来的过程。
教师:好,我们现在来揭开谜底。
谁躲在这里了呢?(幼儿回答)对,是小老鼠。
那你们知道小老鼠是怎么躲起来的吗?(幼儿回答)很好,小老鼠是偷偷地躲进箱子里的。
3.游戏互动(1)教师邀请幼儿参与游戏,让幼儿尝试躲起来。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躲起来的游戏吧!你们可以躲到小箱子、小床下或者窗帘后面,也可以请好朋友帮忙一起躲起来。
(2)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寻找躲起来的朋友,并分享躲起来的乐趣。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谁躲起来了》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谁躲起来了》一、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谁躲起来了》是小班社会教材中的一篇故事,主要内容是讲述小动物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时,追找到藏在面包箱里的小老鼠,却发现它们的食物不见了,于是打开箱子查看,结果发现食物都被小老鼠藏在了箱子里。
通过这个故事的讲解,让小班幼儿了解到捉迷藏游戏的规则,并培养孩子们勇于认识自己的错误的品德。
2. 教学目标1.让小班幼儿了解捉迷藏游戏的规则;2.建立幼儿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3.学会在游戏过程中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精神。
3. 教学方法1.观赏故事画,了解故事情节;2.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并讨论;3.玩捉迷藏游戏,让幼儿互相寻找;4.教师引导幼儿回忆“谁躲起来了”的故事结尾,并对游戏和故事进行总结。
4. 教学内容与方法具体安排第一步:故事观看教师播放故事画,并陪伴幼儿观看。
第二步:故事回忆教师让幼儿回忆故事中出现的动物,以及它们在游戏中躲起来的地方。
第三步:游戏体验教师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捉迷藏游戏,在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加入故事中的内容,让幼儿体验游戏和故事情节的联系。
第四步:反思总结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和故事的总结,梳理故事情节和游戏规则,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二、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将故事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故事情节中的内容和精神,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本次教学活动着重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思考、自主行动、团队合作和互相尊重的品质,帮助幼儿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到一些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对于这些幼儿,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加以抚慰安慰,并在游戏结束后进行了积极的评价和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和参与意愿。
另外,教师还注意到幼儿们在游戏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如互相碰撞、说话声音过大等,教师及时对其进行引导、提醒,让幼儿意识到错误行为的影响,从而提高团队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教学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教学内容为《谁躲起来了》。
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游戏方式学习发现环境中的事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通过游戏促进幼儿与他人的互动和沟通。
4.了解背后的道理,“有始有终,各得其所”。
教学准备1.《谁躲起来了》相关道具。
2.幼儿音乐器材。
教学过程步骤一:游戏介绍介绍游戏规则:老师藏起物品,让幼儿找出其中的物品,并辨认是谁藏起来的。
步骤二:幼儿分组老师根据人数将幼儿分组,每组5-6人,并按顺序进行玩游戏。
步骤三:开场教育讲解游戏中,要注意的问题:找到物品的同时最好顺便把藏物人员也找出来。
步骤四:开始游戏老师藏起物品并指定幼儿进行寻找。
步骤五:游戏结束找到物品的孩子需要指出物品藏于何处,称赞其鼓励之后,以同样的方式让新的孩子开始游戏,一直轮流找物品。
步骤六:关于游戏体验的反思在游戏结束以后,老师需要与孩子们交流,并讨论以下问题:1.在游戏中找到物品的孩子一般都会先高兴地尽快拿出物品,再来寻找藏物人员,这是有什么原因的?2.在幼儿中,一般有哪些人藏东西被找到后会更容易和大家交流?3.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从什么方面来判断物品藏起来的地方?步骤七: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孩子们的经验以及表现行为,解答和引导孩子们找到问题答案。
教学反思引入:教学是否似乎有些平淡?是否有必要考虑引入一些元素以使教学更生动有趣?概述:这堂课的成果是非常好的。
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和热情完成了游戏。
这种深思熟虑的游戏需要孩子们有好的耐心和仔细观察的能力,这对日后他们的正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游戏,幼儿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大量的知识,还能加强他们的情商。
优点:1.让孩子们知道如何发现隐藏在周围的东西。
2.通过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学习到实际的生活经验。
3.游戏过程中需要学生与伙伴合作,增强了互动和沟通的能力。
4.游戏体验中,孩子们可以自我激励,使其兴奋,增强了他们的兴趣。
5.发挥了孩子们寻找的能力,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活动设计《谁躲起来了》
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角色特征。
2. 能够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3.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能力。
4. 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谁躲起来了》2. 动物卡片3. 动物玩偶4. 背景音乐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动物模仿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引入故事(5分钟)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做什么?”3. 讲述故事(5分钟)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在讲述过程中,邀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叫声和动作。
4. 互动提问(5分钟)教师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如:“谁躲起来了?它是怎么躲起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1. 动物卡片游戏(5分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邀请幼儿找出故事中出现过的动物。
让幼儿模仿这些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2. 角色扮演(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角色的特点和心情。
3. 家园共育(5分钟)教师向家长提出亲子阅读建议,如: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模仿故事中的动物叫声和动作,增强亲子间的互动。
五、活动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对幼儿进行积极的评价。
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模仿动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角色模仿的能力。
2. 评估幼儿在观察、比较和表达方面的表现,看他们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回答问题。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进行亲子阅读的情况,以及他们对于动物模仿的兴趣和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故事课件:《谁躲起来了》2. 动物卡片3. 动物玩偶4. 背景音乐5. 亲子阅读建议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前,教师应充分熟悉故事内容,确保能够生动地讲述故事并引导幼儿参与。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教案名称:《谁躲起来啦》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3.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故事《谁躲起来啦》的图片或绘本;2. 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地点卡片或图片(如房子、树、花园、操场等);3. 学具或玩具动物;4.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绘本《谁躲起来啦》的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中有哪些角色?他们在干什么?我们接下来要听一个什么故事呢?”引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
2. 讲故事(1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绘本,生动地讲述故事《谁躲起来啦》。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停顿,问一些问题,让幼儿思考:“第一个到了很远的地方,他在哪里躲起来了?”、“第二个找到了第一个,他在哪里?”、“第三个到了没有找到任何人的地方,他在哪里?”等等,激发幼儿的思考和回答。
3. 感受故事情节(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中的情节,并询问他们对故事中角色的感受:“你们觉得第一个角色是什么感觉?”、“第二个角色找到第一个角色后是什么感觉?”、“第三个角色找不到任何人是什么感觉?”等等。
通过谈论角色的感受,培养幼儿的情绪表达能力。
4. 角色扮演游戏(15分钟)教师安排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
教师发放地点卡片或图片给每个小组,并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幼儿讨论并决定自己要躲藏的地点。
然后,一名幼儿担任“找人员”,其他幼儿躲藏在自己选择的地方。
找人员尽量早地找到其他幼儿,并鼓励大家互相合作帮助找到其他躲藏的幼儿。
游戏结束后,幼儿可以换角色再次进行游戏。
5. 整理游戏经验(5分钟)游戏结束后,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游戏经验,提问:“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有什么乐趣?你们喜欢扮演哪个角色?为什么?”等等。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帮助幼儿总结并认识到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词汇:谁, 躲, 起来。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具:图片或幼儿园玩具。
2. 翻转图片或教具:拳头、书、杯子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老师出示一张关于“谁躲起来”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询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片吗?”2. 引导幼儿回答:“这是谁躲起来的游戏。
”鼓励幼儿发表对游戏的感受和想法。
新知讲解:1. 通过展示图片或玩具,教授新单词:“谁”、“躲”和“起来”。
2. 老师可以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新词汇。
示范游戏:1. 老师示范游戏规则:“我们一起玩谁躲起来的游戏。
我会让一样东西躲起来,然后你们猜是谁躲起来了。
谁猜对了,就可以去躲藏。
”2. 老师先将一件物品(如拳头)躲藏在身后或底下,然后让幼儿猜是谁躲起来了。
猜对的幼儿可以躲藏,继续进行下一轮。
小组合作游戏:1. 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幼儿作为“躲藏家”。
2. 每个小组的“躲藏家”躲藏在教室的一个角落。
3. 其他小组的幼儿轮流去找出“躲藏家”,找到后两人一起返回,下一轮由找到的两人中选择一位下次躲藏。
总结活动:1. 老师与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学习了‘谁躲起来’这个游戏,还学会了新的单词‘谁’、‘躲’和‘起来’。
”2. 老师可以借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用所学的单词造句或进行问答练习。
拓展活动:1. 让幼儿在家中或课堂上找出物品并躲藏,其他幼儿进行猜测。
2. 通过教具或故事书引出与躲藏有关的词汇和游戏,扩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词汇,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
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增强了幼儿的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需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便更好地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动机。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谁躲起来了》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谁躲起来了》一、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通过动手实践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和乐趣;2.理解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3.发散思维,学会通过对图画的观察来提问,发问。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2.《谁躲起来了》绘本;3.游戏道具(黄色卡片、红色圈圈);4.小礼物。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和学生打招呼,介绍故事《谁躲起来了》,准备开始游戏。
•教师鼓励学生发问:“你们知道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有哪些事物适合躲起来呢?”“我们怎么把他们找出来呢?”创造性思考,学会向老师提问。
•向学生介绍游戏用具,黄色卡片代表躲藏的事物,红色圈圈代表找寻的地方。
将黄色卡片随机放置在教室,将红色圈圈派糖果作为诱饵,配上友好的笑容感染学生的热情。
2.游戏体验(15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一名代表,一名学生拿着红色圈圈,另一位学生拿着黄色卡片。
代表通过闻声辨位,找寻并轻声问道:“谁躲起来了?”持有卡片的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事物,协助代表找到正确位置后,可以获得小礼物。
•学生尽情享受游戏带来的感受,经过几轮学生们逐渐适应游戏规则,越来越快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同时,老师鼓励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发掘藏匿之处的独特视角。
3.讲故事(10分钟)•观看开头的图和读故事名字,引领学生思考“故事是讲什么的?一起猜!”•接下来,老师朗读故事《谁躲起来了》,带着不同的语音和表情,让学生感受到故事情节并听懂每一个词。
4.问答环节(10分钟)•以图画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根据躲藏的人物形象和藏匿之处,观察照片,用句子回答问题:“在哪里藏着动物?”“动物是哪种?”,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图画提高思考、提高合作交流的技能。
5.教学反思(5分钟)•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人甚至提出了自己游戏时的一些想法,如何在其中设定游戏难度等。
•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自己反思本次课堂中存在的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地去探索。
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含反思
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含反思教学目标:1. 培育同学的听力和口语本领;2. 让同学了解和把握描述“躲藏游戏”场景的基本词汇;3. 培育同学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同学能够听懂并理解躲藏游戏场景的基本词汇2. 同学能够运用所学词汇描述躲藏游戏场景教学难点:1. 同学在听懂并理解所学词汇的基础上,把握描述场景的本领;2. 同学能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课件、游戏道具(比如障碍物)。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老师跟同学们介绍今日要学的新词汇——“躲藏游戏”。
给同学呈现几张图片,告知他们躲藏游戏的规定和玩法。
二、讲解新词汇(10分钟)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关于躲藏游戏方面的词汇,如“躲藏”“找寻者”“隐匿者”等。
老师让同学们先跟着老师说,然后激励同学们本身说。
三、听力训练(15分钟)老师播放一段描述躲藏游戏场景的录音,然后让同学们试着回答老师的问题,检验同学的听力理解本领。
四、游戏环节之角色调配(5分钟)老师选择几个同学作为找寻者,其它同学做隐匿者。
讲解好规定和玩法后,开始游戏。
五、游戏环节之实战把握(30分钟)老师放开手让同学们自由进行躲藏游戏,并在游戏中引导同学们积极发言,相互协作。
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扮演巡逻员的角色,查看全部的隐匿者是否到位,或者通过语言导引隐匿者们重新找寻到他们的藏身之处。
由此来激励孩子们理解信息的表述和处理,以及通过坐标语言交流信息。
六、反思(5分钟)通过同学们的表现和游戏过程,引导同学回顾今日的学习内容,并帮忙他们总结本身的收获和问题,真正把今日的学问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扩展:假好像学们已经比较谙习和了解了躲藏游戏的规定和技巧,那么可以扩展出更多多而杂和多样化的障碍物。
这样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加添更多的挑战性,让同学们在玩中更好地体验到语言的实际运用价值。
教学反思:作为一次成功的班级语言教学,我们首先要夸奖孩子们呈现的美丽表现。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把握了描述场景的本领,并磨练了合作意识和协作本领。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谁躲起来了》含反思教案标题:谁躲起来了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理解并遵从老师的指令和规定。
2. 感知并发觉身边人和事,加强察看和发觉本领。
3. 表达出本身的想法和看法,加强语言表达和沟通本领。
4. 培育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本领。
教学重点:1. 加强察看和发觉本领。
2. 培育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本领。
3. 加强语言表达和沟通本领。
教学难点:1. 同学的沟通和表达的本领。
2. 同学的认知和思维本领。
教学准备:1. 玩具。
2. 白板笔、擦子。
3. 盲人板。
4. 外套、毛巾、枕头。
5. 各类小东西。
教学过程:1. 老师先和小伙伴们一起聊聊躲猫猫的游戏,问问小伙伴们玩过没,喜不喜爱,规定是什么。
2. 让同学先选择出一个人来,让这个人去蒙上本身的眼睛,然后其他孩子们躲藏起来,让盲人板上面的手摸一下找到一位小伙伴,问问是谁?让小伙伴们相互介绍,加添一下同学之间的谙习程度。
3. 带领小伙伴们一起做一些眼部保健操,放松眼球。
4. 让三个小伙伴呈现本身喜爱的一样与大家共享,加添一下语言表达和沟通的机会。
5. 老师为同学编排一个游戏活动:摆放多个玩具,在老师指令下让同学们躲好,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比如找到某一个颜色或形状的玩具在哪里,同学们一个一个回答。
6. 让同学自由活动,同学可以找树、地上、桌底下等地方躲起来,老师在找寻的时候可以提示其余同学关注他。
找到后并不是惩罚而是关注。
7. 老师指定一个小伙伴躲起来,其他小伙伴们通过提问,发觉这个小伙伴躲在哪里。
8. 让小伙伴们拿出本身喜爱的一本书,一起看故事。
教学反思:1. 老师编排的游戏活动要有肯定的难度,这可以让同学更好的发觉和解决问题。
2. 教学中要多注意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可以让同学之间更加和谐,削减冲突。
3. 教学中要照料到每一个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加感。
小班语言教案活动设计《谁躲起来了》
小班语言教案活动设计《谁躲起来了》第一章:活动背景与目标1.1 活动背景《谁躲起来了》是一本适合小班幼儿阅读的绘本,通过简单的画面和重复的语言,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
本活动旨在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活动目标(2)帮助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究欲望。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物质准备(1)绘本《谁躲起来了》若干册,分别用于集体阅读和小组阅读。
(2)动物卡片若干,用于游戏环节。
(3)白板或大纸一张,用于记录幼儿的观察结果。
2.2 环境准备(1)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确保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
(2)室内光线充足,便于幼儿观察绘本和动物卡片。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环节(1)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谁躲起来了》,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隐藏的动物,激发幼儿的兴趣。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认识的动物,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3.2 集体阅读环节(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重复绘本中的句子,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
3.3 小组阅读环节(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本绘本,让幼儿在小组内自由阅读和讨论。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特征。
3.4 游戏环节(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特征。
(2)邀请幼儿上台,用手指指出卡片中的动物,并重复绘本中的句子。
(3)将卡片放在白板或大纸上,让幼儿尝试画出自己认识的动物。
第四章:活动总结与反思4.1 活动总结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幼儿总结动物的特征和观察方法。
4.2 教师反思教师回顾活动过程,思考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幼儿观察和表达。
第五章:活动延伸5.1 家庭延伸教师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共同观察和描述动物特征,培养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3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精选3篇(一)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啦》教学目标:1. 学习并认识动作词和形容词;2.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1. 《谁躲起来啦》游戏道具(可自行设计,如面具、毛绒玩具等);2. 彩色图片或卡片(包含动作动词和形容词,如跑、躲、高兴);3. 实物或图片展示故事中的场景(如果园、花坛、树林等);4. 彩虹笔或彩纸等可用于绘制游戏地图。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几个常用的动作词,如走、跑、跳等,鼓励幼儿们进行模仿;2. 展示几个形容词的图片或卡片,如高兴、困惑、紧张等,让幼儿们猜测词语的意思。
故事教学:1. 给幼儿们讲述《谁躲起来啦》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们来描绘故事中的果园、花坛、树林等场景;2.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展示的形容词图片或卡片,选择对应的场景进行贴在教学板上,扩展幼儿对形容词词义的理解。
角色扮演:1. 将几个幼儿选作故事中的角色,给他们戴上面具(或让他们握着动物玩具),让其他幼儿们猜测他们是谁;2. 幼儿们可以编排一些动作来展示自己扮演的角色,如跳跃、伸展等;通过观察幼儿的动作,其他幼儿们猜测他们是谁。
游戏活动:1. 利用教学板上的场景图片或卡片,教师与幼儿合作创造一幅游戏地图;2. 幼儿们轮流扮演“躲”者和“寻找”者,进行一轮轮的躲猫猫游戏;3. 每个幼儿在轮到自己扮演“躲”者时,可以选择一个地方躲藏,其他幼儿则负责寻找;4. 游戏结束后,教师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在游戏中使用的动作词和形容词。
总结反思:1. 教师与幼儿们一起总结动作词和形容词,复习故事中的场景与角色;2. 幼儿们展示自己使用动作词和形容词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简单评估;3. 鼓励幼儿们对今天的课程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制作手偶或面具,幼儿们自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编排小剧场;2. 制作卡片或绘制画册,幼儿们在图画中用形容词描述自己喜欢的场景。
谁躲起来了(语言——游戏)-幼儿园语言教案[001]
谁躲起来了(语言——游戏)-幼儿园语言教案[001]
课程目标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表达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
游戏道具:一张大纸板、一块彩笔,一个小玩具或卡片。
教学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
在一张大纸板上用彩笔画出多个小圆圈,并将其中一个圆圈涂黑,表示藏在里面的小玩具或卡片。
步骤二:规则说明
教育者说明游戏规则:幼儿围成一个小圆环,其中一个幼儿会把小玩具藏在其中一个圆圈里,在大家合力游戏的过程中,需要依次猜测哪一个圆圈藏着小玩具。
步骤三:开始游戏
游戏开始,每个幼儿轮流猜测哪个圆圈里藏有小玩具。
当有幼儿猜对时,教育者用彩笔将黑色圆圈清除,然后另选一个幼儿藏起小玩具再进行下一轮游戏。
步骤四:语言表达
当幼儿猜测的时候,教育者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猜想,例如:“我猜它在这个圆圈”,或者“我想在这个圆圈里面”。
教育者可以鼓励幼儿尽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进游戏中来。
步骤五:总结和评估
在游戏结束后,教育者可以通过提问或观察幼儿的表现来进行总结和评估。
例如,可以问:“大家觉得这个游戏怎么样?你们喜欢吗?”或者“谁能告诉我你们都猜了多少次?”
这样可以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并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到幼儿的表现和掌握情况。
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游戏,“谁躲起来了(语言——游戏)-幼儿园语言教案[001]”,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到如何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
并且通过猜测、观察和判断,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谁躲起来了》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谁躲起来了》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情操;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她们的生活经验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课文阅读:《谁躲起来了》2.生词教学:雾、凉亭、遮住、扶梯3.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描述画面、表达思想感情、观察力训练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的意思和基本语言表达方式;2.理解小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心灵的成长。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2.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意义上的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与学生打招呼,让学生明白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什么,并对于本课的主题给出提示。
- “我们今天要一起讲一个小故事《谁躲起来了》,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小女孩和爷爷在公园散步时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给你们一个提示,本课的主题是:关于认识世界。
”第二步:课文阅读(20分钟)老师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
- “现在请大家听我读一遍课文,大家跟我一起读,注意语音语调,你们可以学着模仿我。
”第三步:课文理解(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听到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利用学生自身的经验和感受帮助学生在情感上进行体验,引导她们学会感受故事中的情感,吸收故事中的思想成分。
- “小女孩看见了什么?她本来在爷爷身旁,为什么会彷徨呢?她最后是怎么发现爷爷的?” - “大家有没有过在公园玩的经历,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验、经历及所理解的情感来进行自由表达。
可以依照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引导: 1. 观察画面: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观察故事所描述的情景、景色等。
2. 体验感情:请大家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的情感体验和理解。
3. 分享经历:请大家分别分享一下自己在公园、在外面玩耍时的经历和感受。
4. 思想意义: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语言《谁躲起来了》教案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
第二层次:能正确说出部分同伴的姓名;
第三层次:在教师语言提示下说出个别同伴姓名。
2.学说短句:“×××躲起来了!”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认识同伴,知道他们的姓名。
2.漂亮的动物图案小贴花若干。
活动过程:
老师导语,引起幼儿的兴趣,请幼儿说一说班上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和他是好朋友,鼓励幼儿说的越多越好。
如:我和妞妞是好朋友,因为妞妞她能吃饭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我要向她学习吃饭好等等。
一.点名游戏,巩固认识同伴姓名
1.教师点名,被点到名的幼儿迅速起立答“到!”,其他幼儿要求注意听和看。
2.出示漂亮的动物图案小贴花给幼儿欣赏,告诉他们能在游戏中说出别的小朋友的姓名就可以得到贴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请幼儿在我们班制作的互动式墙饰我和我的好朋友中,让幼儿分组进行找朋友的活动。
4.鼓励在活动中找对朋友的幼儿,鼓励胆小的幼儿勇于尝试。
二.新授游戏:谁躲起来了
1.教师讲解游戏的名称、玩法和游戏的规则。
⑴游戏的名称叫“谁躲起来了?”
⑵游戏玩法:请两位幼儿上前,各自作自我介绍,“我叫×××”,讲完后请全体幼儿闭上眼睛,请其中一位幼儿藏进来,接着叫大家睁开眼睛。
老师问:“是谁躲起来了?”(请一幼儿回答)然后再请躲起来的幼儿出来给大家看,猜对后,全体幼儿再说一遍:“是×××躲起来了”。
2.幼儿游戏,先请2名幼儿上前,玩2-3遍后,请3名幼儿上前,视班上幼儿情况逐步增加人数,增加难度。
幼儿反复游戏,教师给猜对的幼儿身上贴动物贴花,以示鼓励。
活动中加强幼儿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鼓励班上胆小的孩子进行尝试。
3.学说短句:“×××躲起来了!
(我的朋友是谁,我的朋友躲起来了,每位孩子尝试大胆进行表达)。
三.提出交友要求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认识更多的朋友,并说出他们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