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如何挣脱“功利化”的枷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诗文教学如何挣脱“功利化”的枷锁

发表时间:2011-02-16T11:17:13.387Z 来源:《时代学习报》2010年第7期作者:荣小明

[导读] 要求读出情感滋味;讲后朗读,是为积淀内化铺垫,要求读熟,烂熟于胸。

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初级中学荣小明

对古诗文名句名篇,很多学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众多学生能够答出一些名句的作者,或能列举一些名家的名篇,但是对这些名句所在诗文中的其他词句,或是名句名篇的背景意义却一片茫然,无以应答。细细分析:这是因为他们中‘快餐文化’的‘毒’太深,对于他们,学习古诗文就意味着背诵那些薄薄的《名句赏析手册》和《文言文知识手册》等。抛开学生的原因,我们教师也难辞其咎,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是不是也存在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问题——对于备受考试青睐的名句、重点段落讲解详细,而忽略了看似非重点的内容?更不要说课外延伸了。可以这么说:教师的这种功利化的教学方式是导致以上现象的发生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古诗文教学才能挣脱功利化的枷锁,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才更有实效?下面笔者谈谈个人的见解。

首先,教学古诗文,关键是朗读。只有反复朗读,烂熟于心,才能前后联系,浑然一体,真正领悟文本,对文本才有发言权。如何使朗读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呢?

(一)善于营造情境

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要做到境与情谐,才能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

(二)善于把握时机

阅读鉴赏课往往是朗读、讲解、赏析、讨论、问答等多种活动方式交错运用的,对于朗读时机的选择,概言之,主要有讲解前的朗读,讲解中的朗读,讲解后的朗读三种。讲前朗读,是为进入文本预热,要求将字句读通,音节读准;讲中朗读,是为深度阅读加温,要求读出情感滋味;讲后朗读,是为积淀内化铺垫,要求读熟,烂熟于胸。

(三)善于运用范读

范读是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专家范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是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方式。学生范读在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它是专家范读、教师范读的一种延伸,而且具有更强的平行影响作用。教师遴选班级集体中普通话素质好、朗读技巧较高的同学来示范朗读,在班集体中树立起一个小老师的形象,更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四)善于变换方式

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师要善于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古诗文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采用领读、接龙读、分组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

教学古诗文,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诵。每篇古诗文都要反复朗读,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这样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古诗文的阅读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其次,诗歌鉴赏比较侧重意境的赏析。简言之,意境是情与景、虚与实、形与神的不同层面的有机融合。诗词的意境至少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机结合。此外,比兴、用典、比喻、数字、衬托、对比、炼字、通感、叠词、渲染、对仗、象征、拟人、夸张等手法,都有助于营造诗词的意境。

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时,一定要弄清楚:①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抒发了什么情、志?②怎样写?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③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这三步缺一不可。找出作品中的形象,确定形象在作品中的特点,思考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特点,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全面把握作品。

古诗文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学生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要扩大学生古诗阅读的信息量,必须对古诗教学进行拓展,使课文信息量更加丰富,学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以期达到丰富学生古诗文积淀之目的,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中僵化了的课堂教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再次,教学中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拓展阅读,达到丰富学生古诗文积淀之目的。

1.从作者出发选择拓展阅读材料。可以补充作者生平经历及所著作品,以供学生阅读。如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时,我在课前先引导学生了解了“唐宋八大家”,然后请学生查找有关他们的资料并且阅读他们的作品,又把这些作品带到课堂与同学们分享。这样的环节设计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时代背景出发选择史实阅读。为学生提供与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习诗词作知识铺垫。

3.从诗词的体裁出发进行类比阅读。实践证明:教材与阅读材料有机结合的古诗词教学,是能够实现耗时少、效率高、开开心心学语言的理想境界。

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在课外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一开始在量上有保底要求,继而,在质上有所提高,定期检查评比,利用一切零散的时间和学生一起积累、学习、竞赛,以保证他们的学习热忱,使他们“爱阅读”“会阅读”,为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古诗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将在古诗文的“朗读”艺术、古诗文的“鉴赏”艺术、古诗文的“拓展”艺术三方面继续进行探索,以期自己的古诗文教学挣脱功利化的枷锁,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更有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