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旁观者效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招远惨案”

——旁观者效应分析

班级:社会学1301班姓名:张晏郡学号:U201316931 摘要:“招远惨案”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微博上到处都写满了对招远惨案中遇难孕妇的悼念,然而,从后来传出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见,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围观者,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上前施以援手。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对当时围观者的谴责,民众们不断拷问着社会的道德底线。继“小悦悦事件”后,国人脆弱的道德神经再次被触动,更有甚者,疾呼这个社会的道德已经濒临瓦解。虽然“招远惨案”所涉及的道德因素确实存在,但是我们更应该去深入思考隐藏在这背后的社会心理作用。这并非是为“无德者”开脱,而是希望能从心理过程来分析救助行为的发生和不发生,让我们能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社会事件。其实,那些“围观”者之所以冷漠,是因为他们都在等待别人先伸出手,而最先出手的那个人必将承担所有的责任,即大众口中“惹上麻烦”。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围观者”越多,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就越差,会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即“旁观者效应”。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旁观者效应招远惨案社会道德

正文:

一、招远惨案简述

2014年5月28日晚9点多,在山东招远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内发生了一起命案,一名就餐的女子遭到6名男女的疯狂殴打,最终不治身亡。然而,当现场视频在网上迅速流传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就在施暴者的背后有着一大群的围观者,却无一人伸出援手。中华大国,是礼仪之邦,自秦汉之后,就有着优秀的思想和良好的传统美德。然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泱泱大国却失去了它原有的灵魂。当民众们将矛头对准但是得围观者时,我们更应当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当时自己也在场,你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么?或许你会有那么一点点犹豫。然而,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却变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犹豫,也就是这一点点犹豫导致一个孕妇惨死在暴徒手下,一个脆弱的生命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就已经转身离开。两条生命的消逝,除了带给我们巨大的道德冲击,更让我们深深疑惑,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呢?难道这仅仅是道德因素导致的吗?其实不然,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社会心理学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旁观者效应”,即“责任分散效应”。

二、相同案例

回顾以往的新闻,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案例并不只有一个。事实证明,“旁观者的冷漠”并非偶然,反而屡见不鲜。

1、1988年,黑龙江一级飞行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一名歹徒刺死。数十人围观,却始终无人出手制服歹徒,最终飞行员由于受伤过重不治身亡。

2、1993年,四川达竹矿务局一名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28分的韩姓男同学,戏水不慎滑入深水区。结果围观者甚众,且其中不乏青壮年,却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终于使小韩溺水而死。

3、1993年夏,在云南昆明,一位农村姑娘被一群歹徒压迫裸体游街。街道

旁,无数市民围观,却无一人上前劝说,制止歹徒的行为。

4、去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5、2012年5月4日晚,东莞东城海雅百货门前的斑马线上,一女子被小偷偷包,一巴西籍男子出手阻止,不料遭小偷团伙报复群殴。其间,数十名路人在现场,没人设法施救。

三、案例分析

在事发后,很多人纷纷谴责当时在一旁围观的人们。然而,也有些人认为现场旁观者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面对突发情况,尤其在那些突发的恶性暴力事件面前,人们可能一时间无法战胜自己内心强大的恐惧感,即使后来会良心不安,人们也会选择不上前制止。

虽然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人多力量大”的故事,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向我们证明:人多,力量却并不一定大。相反,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力量分散,力量反而显得小了。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心理活动可能是不同的。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而给予受难者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便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但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称之为“责任分散效应”。

四、旁观者效应概述

何为“旁观者效应”?心理学家认为,旁观者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指在紧急情况是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害者提供帮助的情况。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旁观者效应的根源,在于责任的分散。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始于美国纽约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这件谋杀案倍受注意的原因与凶手、被害者或其他谋杀手段都没有什么关系。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件持续了30多分钟,遇害者的38个邻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被歹徒杀害的30多分钟里,没有一个人去援救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事实。

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新闻评论人认为,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而社会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人们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的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

五、旁观者效应理论分析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旁观者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选择无动于衷呢?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有很多人在场足以成为比感情冷漠和情感上的疏远更重要得多的制约介入行动的决定因素。

让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具体分析一下旁观者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有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恐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他人在场会起到抑制作用,造成评价恐惧,使旁观者害怕得到别人的评价,即“评价恐惧”,也被人称之为“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其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于是,当面对他人的求助时,旁观者会将自己同其他旁观者相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就是,当别人都不采取行动时,便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

第二,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的看法来评估某一行为,而且还会在行为举止方面模仿他人的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境中更为明显。其他旁观者的无动于衷会对个体产生“别人不管,我为什么要管”的暗示。于是,个体在面对求助时,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提供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第三,错误判断。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对陌生情景的判断。人们都对突发的情况缺乏心理准备和足够了解。于是,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表现,以澄清自己模糊的认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也从他人的行为上找出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所以,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他人的冷漠就会造成一种“事情没什么危急的”错误暗示,从而导致人们做出了错误判断。于是,也就没人会伸出援手了。

第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他人的在场,会使个体的责任相对减少。见死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也会扩散到在场所有的身上,这就导致了个体不去救助受害者的代价减少。个体之所以向受害者提供救助,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有责任,必须采取行动。但是,他人在场也会“削弱”个体自身的责任感,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当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时,每个个体提供帮助的责任就会减少,从而出现等待别人伸出援手或是相互推诿的情况。

六、总结与反思

研究群众心理学的古斯塔夫·黎鹏认为,群众具有神经质的感染因素,去个性化、感情作用大于理智作用、失去个人责任感是群众的三大特征。社会心理学家从做过关于“自然现象”或者说救助行为的“责任分散”的自然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在此类事件中,道德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心理作用,即“旁观者效应”。

“招远惨案”给了我们很多道德良知的反思,旁观者效应在生活中的运用严重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社会需要的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事实证明,旁观者效应会带来很多的悲剧,会引发更多道德、法律、良知等一系列问题。旁观者效应,从社会心理学上讲,存在“责任扩散”;但是,从道德学上看,是道德力量的匮乏。故而,我们不能因为将其看为心理学上的问题就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沦为旁观者效应的俘虏。

我们能够且必须去做的是解救心灵,突破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应该忍住观望别人“旁观者效应”的冲动,果断采取行动,担起责任,人人争先创优;并且在需要他人进行协助的时候应具体指定旁观的某一人,因为这将有助于打消人们的推卸心理。当我们作为受害者的情况下,需要别人帮忙,此时,我们应当主动的让周围的群众明晰自身情况,并积极寻求帮助,与其大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