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荔枝蜜》(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1.1 背景介绍1.1.1 《荔枝蜜》是一篇描写中国南方乡村生活的短篇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杨绛。

1.1.2 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阿蜜与荔枝的故事,展现了乡村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1.3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南方乡村的生活风貌,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情节理解2.1.1 学生需要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包括主人公阿蜜的生活环境、劳动过程以及与荔枝的关系。

2.1.2 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阿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

2.1.3 学生通过讨论,探讨小说情节中的象征意义,如荔枝蜜的代表意义。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阅读与理解3.1.1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1.2 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阿蜜的形象描写和对乡村环境的描绘。

3.1.3 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表达,培养对自然和劳动的热爱。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4.1.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象征意义。

4.1.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创作自己的短篇故事。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理解和把握。

5.1.2 学生对作者情感表达的感悟和理解。

5.1.3 学生对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技巧的掌握。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6.1.1 制作包含课文内容、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的教学课件。

6.1.2 课件中插入相关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1.3 课件中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2.1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重要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6.2.2 学生准备课文文本,用于阅读和参考。

6.2.3 学生准备自己的短篇故事草稿,用于课堂练习和分享。

荔枝蜜教案

荔枝蜜教案

荔枝蜜教案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荔枝蜜的起源、特点和功效。

2. 学习制作荔枝蜜的方法。

3. 引导学生体验荔枝蜜的口感和香气。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黑板。

2. 荔枝蜜的样品和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工具/材料时长导入介绍荔枝蜜是一种受欢迎的甜点,然后向学生展示荔枝蜜的样品。

感兴趣地观察和讨论荔枝蜜的样品。

荔枝蜜样品5分钟知识传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荔枝蜜的起源、特点和功效。

认真听讲并记笔记。

PPT或黑板 15分钟制作荔枝蜜演示制作荔枝蜜的步骤,并提供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按照教师的指导制作荔枝蜜。

荔枝、砂糖、水、锅、搅拌勺 30分钟品尝体验最后,品尝制作好的荔枝蜜,并讨论口感和香气。

享受荔枝蜜的美味,并讨论感受。

制作好的荔枝蜜 10分钟总结总结学习到的荔枝蜜的知识和制作方法。

参与讨论。

PPT或黑板 10分钟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荔枝蜜的短文,描述其起源、特点和功效,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认真听取作业要求。

书面作业 5分钟拓展活动: 邀请学生制作其他水果蜜,如苹果蜜、柠檬蜜等,并且进行品尝比较。

评估与反馈: 教师评估学生对荔枝蜜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制作荔枝蜜的技能。

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黑板设计:荔枝蜜教学学习目标:1. 了解荔枝蜜的起源、特点和功效。

2. 学习制作荔枝蜜的方法。

荔枝蜜起源:xxx特点:xxx功效:xxx制作荔枝蜜的步骤:1. xxx2. xxx3. xxx4. xxx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荔枝蜜的短文,描述其起源、特点和功效,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荔枝蜜3[中学语文课件 PPT课件 教学课件]

荔枝蜜3[中学语文课件 PPT课件 教学课件]

思考7
怎样理解“蜜蜂是渺小的, 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渺小”是从蜜蜂的体形而言 的,“高尚”是从它辛勤劳动、无 私奉献的品德而言的,它们看似矛 盾,实则有机统一,在反差强烈的 对比中,赞美了蜜蜂的美德。
思考8
删去第18自然段而直接把 第19自然段紧接在第17自然段 后是否可以 ?为什么?
画龙点睛, 意境开阔升华, 深化了主题。
关于作者
杨朔:我国当代著 名作家,原名杨毓缙, 在散文界有“南秦(秦牧) 北杨”之誉。
代表作:《雪浪花》《樱 花雨》《茶花赋》《海市》
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掌握下列字词
啖(dàn)
中(zhōng)看
酿蜜(niàng) 蛰(zhē)
提(dī)防 渺(miǎo)小
掐(qiā)
蠕(rú)动
大厦(shà) 黑黝黝(yōu)
思考4
参观“养蜂大厦”,直接写蜜蜂的 词语和句子有哪些?这些词句说明了 蜜蜂的什么特点?
“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 进”、“飞来飞去”、“沸沸扬 扬”、“每只工蜂都愿意用自己分 泌的王浆来供养”蜂王等。这些语 句说明了蜜蜂的辛勤、无私。
思考5
作者与老梁的问答,从那几个方面 说明了蜜蜂的什么品质?
劳与酬 善与恶 生与死
辛勤劳作 无私奉献
思考6
第十七段:此时作者对蜜蜂是什么感情? 作者如何抒发这种感情的?画出抒情段 中的主要动词和形容词,加以体会。
此时作者是由衷的赞美蜜蜂。第一句话, 作者直接抒发感情,一个“颤”字表明我内 心震撼之深。二、三句话从蜜蜂和人的关系 上说明。第四句又进一步赞颂它“多么高尚” 的品德。此时,作者已经把蜜蜂人格化了, 并且运用了三组对比赞美蜜蜂。
作者由蜜蜂联想到劳动 人民,这种联想合理吗? 为什么?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荔枝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荔枝蜜》,使学生感受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荔枝蜜》是人教版必修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对荔枝蜜的描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2.3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对荔枝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荔枝蜜》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3.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3.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4.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荔枝蜜》5.2 相关资料:荔枝的生长过程、蜂蜜的制作过程等。

5.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荔枝和蜂蜜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荔枝蜜》的兴趣。

6.2 引导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深入探究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3 培养鉴赏能力: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荔枝蜜》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杨朔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荔枝蜜》,学生能够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荔枝蜜》是现代著名作家杨朔写于1959年的一篇散文。

作者以荔枝蜜为线索,从儿时对荔枝蜜的喜爱,引出对勤劳的蜜蜂的赞美,进而联想到工地上的劳动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优美的文字。

难点:理解作者从荔枝蜜写到劳动者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所传达的深刻哲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杨朔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5 课堂练习学生口头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作业内容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2 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要求书写工整,答案准确。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对学生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5.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5.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定。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语文 荔枝蜜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 荔枝蜜课件 新课标 人教版
5、“我不觉动了情”原稿是“我不觉发 生了兴趣”,作者为什么这样改?
6、“我不禁一颤(想)”,用括号中的 词取代“一颤”好吗?
欣赏品味
找出课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 然后按下列句式说说理由。
我最喜欢课文中“————”一句,因为——
背诵巩固
……蜜蜂是在酿蜜, 又是在酿造生 活;……
……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 里,辛勤地分秧插秧。……
……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反馈练习
说出由下列事物,你联想到哪些人?为什么?
1.松树 3.蜡烛
2.梅花 4.小草
迁移拓展
通过学习本文,你对父母亲一 定有了新的认识,请向大家谈谈。
根据反馈练习,用借物喻
人的方法写一篇短文,表现人 物的某方面的崇高品质。
3.作者抒发感情,借助了联想的方法, 找出课文中运用联想的地方,说说作者 是怎样联想的?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作者原先对蜜蜂是_总_不_大_喜_欢________ 2、到了从化看到满野荔枝树,喝了甜香的荔枝蜜
作者_不_觉_动_了_情_,_想_去_看_看_一_问_不_大_喜_欢_蜜_蜂_。 3、来到养蜂场,见到成群结队的蜜蜂,作者觉得
第一部分(1段)从回忆小时被蜜蜂蛰引 出不大喜欢蜜蜂。
第二部分(2——5段):喝了甜香的荔 枝蜜,想去看看蜜蜂。
第三部分(6——17段):了解了蜜蜂的 生活习性,赞赏蜜蜂。
第四部分(18段)赞美农民的辛勤劳动。 第五部分(19段):梦见自己变成一只 小蜜蜂。
精点导读
1.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 2.说说是哪些事情使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无私奉献,辛勤劳动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组织全文,为什么标题却用“荔枝蜜”?而不

《荔枝蜜》ppt课件

《荔枝蜜》ppt课件

动物的肌肉,注入毒素。蜜蜂是采用刺蜇人注入毒
素的,故“蜇”比“叮”更准确。
back
第一段小结:
作者先写到花鸟草虫这些能上得画的,原 物往往叫人喜爱。“往往”表示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不是绝对的,全部的。紧接着作者用一个“却” 字来个转折,说出相反的意思,自己“不大喜欢”, 而后面就接着说到不喜欢的原因。
荔枝蜜
杨 朔 (shuò) (1913— 1968),现代作家,原名杨毓(yù) 瑨( jìn),山东蓬莱县人。
《荔枝蜜》是选自 《杨朔散 文选》,写于20世纪50年代,当 时知识分子戴着“资产阶级”的 帽子,他们最大的愿望是通过辛 勤的劳动摘掉这顶帽子,能够成 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作者“梦 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就是 反映了这种愿望。
下一页

考 问题三、作者笔下的荔枝林是茂盛的,荔枝果 是鲜美的,荔枝蜜是香甜的,他是怎样写的?
荔枝林:“满野的荔枝树”、“叶子密得不透缝” 、像“黑黝 黝的小山” 、“汪洋大海” 。
荔枝果:引述苏东坡的词句作证明,“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例证法。
荔枝蜜:“成色纯,养分多”,“香甜里带着股清 气”,CONTENTS来自01 添加标题 作者简介
02 添加标题 生字难词
03 添加标题 问题思考
04 添加标题 课文讲读

考问题一、作者为什么总不大喜欢蜜蜂? 析:小时候被蜇。
问题二、第一自然段第三句中的“蜇” 是否可换为“叮”,为什么?
析:不行,因为“叮”是指用针形口器插入人或动物
皮肤吸取血液(yè);“蜇”是指用有毒腺的刺刺入人或
3. 完成练习一。
生字词



嘤嘤
蠕蠕 小

八年级语文下册 4.20《荔枝蜜》课件2 人教版(新疆专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 4.20《荔枝蜜》课件2 人教版(新疆专用

作者简介
他的作品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 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 《雪浪花》、《樱花雨》、《香山红叶》、《泰 山极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 市》、《铁骑兵》等。杨朔是当今文坛一再精辟 阐述散文诗化理论,并认真实践,卓有成效的形 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
• 掐( ) • 中看( ) • 酿蜜( ) • 渺小( )
开始 封面 目录




















退出
作朗重课思 者读点文考 简课字分练 介文词析习
作者简介
杨朔
• 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人。 原名杨敏瑨,字莹叔。现、当代著 名作家、散文家。抗日战争时期写 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 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 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 千里江山》。解放后写了大量散文。 “文革”开始后写了,惨遭造反派 迫害,1968年8月3日吞服安眠药自 杀。
第一部分( 2-4自然段 ):荔枝的茂盛与鲜美,荔枝蜜的甜香。
第一部分( 5-18自然段):蜜蜂采花酿蜜的情景以及对蜜蜂的 赞美。
第一部分(19自然段 ):产生联想,梦见自己变成蜜蜂。
文章的线索: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 小时候被蛰,不大喜欢 • 我不觉动了情,想取看看 • 我不禁一颤,赞美蜜蜂 • 梦见自己变成蜜蜂
课文小结
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借助联想,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活” 的人们的奉献精神。“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 欢,又由喜欢到赞美,再由赞美到“梦见自己 已变成一只小蜜蜂”。

《荔枝蜜》课件

《荔枝蜜》课件

地理分布
分布地区
荔枝蜜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地区,其中广东省和福建省的荔枝蜜最为 著名。
地理特点
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荔枝树的生长和蜜蜂的采蜜,并且山地丘陵地带较多,空气清新 ,自然环境优美,为蜜蜂提供了良好的采蜜环境。
03
荔枝蜜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
糖类
荔枝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 、果糖等糖类物质,能够 快速补充能量,维持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
02 采摘技巧
采摘时要连同荔枝蒂一起摘下,避免破坏果皮, 保持荔枝的新鲜度。
03 采摘后的处理
采摘后的荔枝应尽快放入冷库中保存,以保持其 新鲜度。
蜜蜂酿蜜过程
01
02
03
采集花粉
蜜蜂从各种花朵中采集花 粉,这是酿蜜的原料。
酿蜜过程
蜜蜂将采集来的花粉带回 蜂巢,在蜂巢内经过多次 消化、分泌、发酵等过程 ,最终酿成蜂蜜。
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仙人,在荔枝树下修行,他发现蜜 蜂在荔枝花上采蜜,便尝了一口,发现这种蜜香甜可口 ,于是便将其分享给周围的百姓,自此以后,人们便开 始采集和食用荔枝蜜。
历史发展
古代
荔枝蜜在古代就已经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 ,被广泛用于制作甜品、饮料和酒类等。
现代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荔枝蜜的生产规模逐 渐扩大,品质也得到了提高,成为了国内外备受 追捧的食品之一。
《荔枝蜜》ppt课件
目录
• 课程介绍 • 荔枝蜜的来源与历史 • 荔枝蜜的营养价值 • 荔枝蜜的生产过程 • 荔枝蜜的市场与品牌 • 荔枝蜜的文化意义
01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01 介绍《荔枝蜜》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的生活经
历、时代背景等。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荔枝蜜》,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散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2. 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荔枝蜜》2. 相关资料:关于荔枝蜜的背景知识,作者的简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 讨论: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

4.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描写,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荔枝蜜的认识。

6.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写一篇关于荔枝蜜的短文,可以是描述、议论或抒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等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荔枝蜜实地观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邀请蜜蜂养殖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蜜蜂和蜂蜜的了解。

3. 开展关于大自然主题的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以确保教学效果。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 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

《荔枝蜜》教案(人教版必修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课文《荔枝蜜》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杨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文学评论。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协作能力。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3. 学会对比分析,从文章的结构、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荔枝蜜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2. 引导学生关注农村生活,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荔枝蜜》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杨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协作能力。

2.2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性格和情感倾向的方法。

2. 对比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表现手法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简介作者杨朔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提问:“荔枝蜜”在文中象征着什么?引发学生思考。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荔枝蜜的相关知识。

3.3 课堂讨论1. 小组内讨论: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

2.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4 教师讲解1. 讲解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人物性格和情感倾向的方法。

2. 对比分析文章的结构、内容、表现手法等。

3.5 课堂练习1. 学生按要求进行课文仿写。

2. 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1.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协作能力。

最新人教版《荔枝蜜》公开课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荔枝蜜》公开课精品课件

1、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 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 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 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 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 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 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 的,总不怎么舒服。
3、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 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 妙处。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 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新发的嫩 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从开 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 是等不及在从化温泉吃鲜荔枝了。
5. 学习3自然段,作者在这段中引用了北 宋著名诗人苏东坡的两句诗。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5、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 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为什么第一段作者还“不大喜欢”蜜蜂, 到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就“我不觉动了情, 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直接的原因是喝了香甜的荔枝蜜。吃蜜想蜂,动 了情,因而想去看看。默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 题:
4、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有人也许 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 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 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 花酿蜜。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 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 神。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一开 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 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 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 是甜的呢。
思考有关荔枝的其他典故故事。
(读)唐朝杜牧《过华清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枝蜜
杨朔
杨朔(shuò ) (1913—1968), 现代作家,原名杨毓(yù )瑨(jì n), 山东蓬莱县人。 《荔枝蜜》是选自 《杨朔散 文选》,写于 20 世纪 50 年代,当 时知识分子戴着“资产阶级”的 帽子,他们最大的愿望是通过辛 勤的劳动摘掉这顶帽子,能够成 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作者“梦 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就是 反映了这种愿望。
2 .十二个字——怨蜜蜂、 看蜜蜂、 赞蜜蜂、 学蜜蜂。
请做笔记
第二段(2~5)
第一段(1)
第四段(18~19)
第三段(6~17)
3.第一段(1), 第二段(2~5), 第三段(6~17), 第四段(18~19) 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如第三段为(6~18)或第18自然段单
独为一段。在课本旁标出来
目录
也就是四个小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作者笔下的荔枝林是茂盛的,荔枝果是鲜
美的,荔枝蜜是香甜的,他是怎样写的?
下一页

思 考
问题一、作者从“总不大喜欢”到变成“不觉 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的原因是什么?
析:直接原因是喝了香甜的荔枝蜜。吃蜜 想蜂,“动了情”也就是对蜜蜂产生向往之 情和想去看看的念头。
(一).默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 全文具体记叙了 几件事?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要求至少能说出五件以上) 2. 用尽量少的字概括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过程(四个 变化过程)。 3. 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即可如何划分段落)。
1.小时被蜜蜂蜇的经历;看荔枝林;想荔枝果;喝荔枝蜜; 参观“养蜂大厦”;农民在田里辛勤劳动;梦见自己变成蜜 蜂。组织这些材料的线索是作者对蜜蜂的思想感情变化。
下一页
思 考

问题二、作者的目的是要写蜜蜂,那他为 什么还要在第二段中写到荔枝树、荔枝果、 荔枝蜜呢?也就是四个小自然段之间有什 么关系?
下一页

思 考 问题三、作者笔下的荔枝林是茂盛的,荔枝果
是鲜美的,荔枝蜜是香甜的,他是怎样写的?
荔枝林:“满野的荔枝树”、“叶子密得不透缝” 、像“黑黝 黝的小山” 、“汪洋大海” 。 荔枝果:引述苏东坡的词句作证明,“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例证法。 荔枝蜜:“成色纯,养分多”,“香甜里带着股清 气”, 色味俱佳。
生字词
掐 蠕蠕 蜇 啖 酿蜜 中看 提防 嘤嘤 渺小
黑黝黝
疙 疙瘩瘩
掐 (qiā) 蜇 (zhē) 啖 (dà n) 中(zhōng)看 嘤嘤(yīng) 蠕蠕(rú )
酿(nià ng)蜜
提(dī)防 渺(miǎo)小 疙(gē)疙(ge)瘩瘩(dā) 黑黝黝(yǒu)
返回
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思 考
下一页
在课本上划出相关句子
第二段小结:
按先后顺序写了荔枝林,荔枝果,荔 枝蜜,三者相互铺垫,为下面的写蜂 抒情作充分的渲染。
返回
作业:
1. 熟读第一、第二段,预习第三、第四段,并 思考,本篇开头与结尾颇有特色,是怎么安 排的,你能说说吗? 2. 划出第三、第四段中赞颂蜜蜂的语句,思考 这些语句是否达到作者通过赞颂蜜蜂来颂扬 劳动人民的立意? 3. 完成练习一。
作者简介
生字难词 问题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文讲读

思 考 问题一、作者为什么总不大喜欢蜜蜂?
问题二、第一自然段第三句中的“蜇” 是否可换为“叮”,为什么?
析:小时候被蜇。
析:不行,因为“叮”是指用针形口器插入人或动物 皮肤吸取血液(yè );“蜇”是指用有毒腺的刺刺入人或 动物的肌肉,注入毒素。蜜蜂是采用刺蜇人注入毒 素的,故“蜇”比“叮”更准确。 back
第一段小结:
作者先写到花鸟草虫这些能上得画的,原 物往往叫人喜爱。“往往”表示是一种普遍现象, 但不是绝对的,全部的。紧接着作者用一个“却” 字来个转折,说出相反的意思,自己“不大喜欢”, 而后面就接着说到不喜欢的原因。
第一段落
内 容 理 解
第二段落 第三段落 第四段落
一、作者从“总不大喜欢”到变成“不觉动了情, 想去看看蜜蜂”的原因是什么? 二、作者的目的是要写蜜蜂,那他为什么还要在 第二段中写到荔枝树、荔枝果、荔枝蜜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