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新型聚合物光催化材料的研究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光催化材料是一种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化学反应的材料,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使得光催化材料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光催化材料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以及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光催化材料的基本原理是指在光照条件下,通过材料表面的光催化剂吸收光能,产生电子-空穴对并引发化学反应。
这种原理的实现依赖于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和表面反应活性。
光催化剂一般由半导体材料构成,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在光照条件下,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使得光能被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和空穴的迁移能够促进氧化还原反应、光解水等化学反应的发生。
因此,光催化材料具有高效、可控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净化、能源转换等领域。
其次,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研究者通过改变光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和光催化活性。
例如,通过掺杂、合金化和修饰等方法,可以调控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和表面反应活性,从而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另一方面,研究者还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二维材料等。
这些新型材料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能够实现更高效的光催化反应。
通过这些研究进展,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最后,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净化、能源转换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环境净化方面,光催化材料可以通过光催化氧化、光催化还原等反应,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废水和废气。
例如,利用光催化材料可以将有害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水和空气的净化。
在能源转换方面,光催化材料可以通过光解水反应、光催化还原反应等方式,实现太阳能的转化和储存。
例如,利用光催化材料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从而满足能源需求和减少环境污染。
这些应用前景使得光催化材料成为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光催化材料作为一种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化学反应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机理研究
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机理研究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治理、能源转化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光催化材料,可以使这些材料表面吸附的有害物质发生光催化反应,最终降解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在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和光催化机理的研究过程中,发展高效的光催化材料和深入理解光催化机理成为关键问题。
一、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是光催化技术的基础。
常见的光催化材料包括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锌(ZnO)、氧化铋(Bi2O3)等。
这些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但其制备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物理化学性质等因素。
制备光催化材料最常用的方法是溶液法。
通过在溶液中加入适当浓度的前驱体,如金属盐等,再经过溶剂蒸发或热处理,使前驱体析出并形成密集的薄膜。
此外,还可以利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微波合成法等方法。
这些制备方法有着相对简单的步骤和高的制备效率,能够满足不同材料制备的需求。
二、光催化机理的研究深入理解光催化机理对于合理设计光催化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光催化反应主要包括光生电池效应和光生半导体效应两种机制。
光生电池效应是指在光照的条件下,光催化材料表面吸附的目标物质被激发成活化状态,而后经过光生电子的转移和传递,最终发生催化反应。
这种机制主要应用于金属和合金材料的光催化反应中。
例如,以银纳米颗粒为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就是基于光生电池效应。
光生半导体效应则是指光照的条件下,光催化材料表面的能带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光激发态,从而导致表面催化活性的变化。
传统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就是通过光生半导体效应实现光催化反应的。
在光照下,光子激发了二氧化钛材料中的电子,使其能够与水分子或有机物发生催化反应。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通过对光催化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光电化学实验等手段,可以深入揭示光催化反应的机理,为制备高效的光催化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三、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光催化材料在环境治理、能源转化、光电子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近年来,新型催化材料在广泛领域得到了应用,尤其是在环保、能源、化工等领域,掀起了一股新的科技革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日益重要的趋势。
催化是指通过某种物质使反应形成过渡态并加速其发生的一种技术,而催化剂则是催化反应中的关键物质。
新型催化材料不但具有高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同时具有可再生性和可循环性,具备良好的环保性。
因此,新型催化材料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环境保护、化学工业、生物医学等领域。
一、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新型催化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纳米催化材料纳米催化材料是指粒径小于100nm的催化材料。
纳米催化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强磁性及较好的可控性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纳米材料的制备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溶剂热法、胶体法、热氧化还原法等。
(二)非晶态催化材料非晶态催化材料是指在非晶态状态下制备的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无序性和高活性,表现出比传统晶态催化材料更好的催化性能。
非晶态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气相淀积法、液相淀积法、离子束淀积法和熔融深冷法等。
(三)复合催化剂复合催化剂是指由多种催化剂组成的一种杂化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不仅可以弥补单一催化剂的不足,而且还能够发挥各自的催化作用,大大提高了催化反应的效率。
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有毒性还原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
(四)生物催化剂生物催化剂是指通过微生物、酶等生物催化剂来加速催化反应的一种催化技术。
与传统催化剂相比,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容易获得等优点。
生物催化剂常见的制备方法有固定化技术、酶工程技术等。
二、新型催化材料的应用新型催化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
(一)环保新型催化材料在环保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污染物的处理和净化。
例如,光催化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的降解和水的净化领域。
这种材料利用其高效和高选择性,使得光照时,光催化剂能够产生电子和空穴,通过氧化、还原等反应来降解污染物,同时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二甲基吡嗪_聚合物_光催化_概述及说明
二甲基吡嗪聚合物光催化概述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甲基吡嗪聚合物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高效、经济、环保的光催化材料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二甲基吡嗪聚合物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光催化性能的材料,其在有机污染物降解和水分解产氢等领域展示出巨大潜力。
因此,该聚合物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和能源开发中。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针对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详细介绍。
接下来,第二部分将阐述二甲基吡嗪聚合物的定义与特性、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第三部分将讨论光催化原理与机制,包括光催化的基本概念、反应机理以及光催化剂的分类与特点。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重点探讨二甲基吡嗪聚合物在光催化中的应用,包括其在材料开发与进展、有机污染物降解以及水分解产氢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阐述其意义,同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改进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二甲基吡嗪聚合物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通过对二甲基吡嗪聚合物定义与特性、合成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详细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优点和潜力。
同时,我们将重点关注二甲基吡嗪聚合物在光催化反应中的表现,并深入探讨其材料开发与进展、有机污染物降解以及水分解产氢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重要参考,并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 二甲基吡嗪聚合物:2.1 定义与特性:二甲基吡嗪聚合物是一种由二甲基吡嗪(DMAP)单体通过化学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
该聚合物具有很多特性,如高分子量、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等。
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电荷转移率、较低的带隙能量和优异的光催化性能等。
2.2 合成方法:二甲基吡嗪聚合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得到。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自由基聚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控制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并且可以实现对其光电性能的调控。
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在光催化领域,半导体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光催化原理、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种类以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光催化原理光催化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生电化学反应的过程。
在光照下,半导体表面吸收到足够的能量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些电子和空穴对能够参与各种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光催化反应。
二、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种类随着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半导体材料被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中。
其中常见的新型半导体材料有:1. 二氧化钛(TiO2):作为最常用的光催化材料之一,二氧化钛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
其在UV光照下能够有效地进行光催化反应。
2. 二氧化硅(SiO2):相较于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具有更宽的光吸收范围,在可见光范围内也能够实现光催化反应。
3. 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锌(ZnO)、氧化铁(Fe2O3)等,这些金属氧化物材料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很强的光吸收能力,因此在光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色。
4. 纳米材料:如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等,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量子尺寸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性能。
三、为了详细了解不同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实验研究。
首先,常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方法包括光电流测试和降解率测试。
光电流测试是通过测量在光照条件下半导体材料产生的电流来评估其光催化活性。
而降解率测试则是通过检测光照条件下某种污染物的降解情况来评估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催化效果。
其次,为了提高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者们还进行了多种改性探索。
例如,通过结构调控、掺杂或修饰等手段改变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和表面性质,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活性。
最后,为了理解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光催化机制,研究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分析。
例如,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可以观察材料的形貌和粒度分布,X射线衍射(XRD)可以分析材料的晶体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可以研究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等。
光催化材料的性能研究及优化
光催化材料的性能研究及优化光催化材料是一种利用光能转化化学能的新型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光催化材料的性能并寻找优化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光催化材料的性能评价指标光催化材料的性能评价指标包括吸光性能、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光催化活性、稳定性等。
其中,吸光性能直接影响着光能的利用率,而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则决定着光催化反应的速率。
光催化活性则是衡量材料在光催化反应中的表现,而稳定性则关乎材料的使用寿命。
二、提高吸光性能的方法为了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吸光性能,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优化。
首先是调整材料的带隙结构,使得其吸收更多波长的光线。
其次是引入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增强材料的光吸收能力。
此外,合理设计材料的形貌和结构,也能够有效提高其吸光性能。
三、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的策略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是实现高效光催化反应的关键。
为了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可以采用一系列手段。
例如,引入半导体异质结构,构建p-n结等势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此外,调控材料的缺陷态和表面能级,也能有效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四、提高光催化活性的途径提高光催化活性需要兼顾材料的吸光性能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一方面,通过调控材料的电子结构和表面反应活性位,增强光催化反应的速率。
另一方面,优化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提高光催化活性。
五、提高光催化材料的稳定性光催化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光照、溶液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发生退化。
为了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可以采用一些方法。
例如,引入稳定的包覆层或者引入共敏剂,增强材料的抗氧化性。
此外,优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生长过程,减少缺陷和杂质的产生,也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六、结语光催化材料的性能研究及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
通过不断的优化,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吸光性能、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将会推动光催化技术的发展,为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新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新型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光催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环保的化学反应方法,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化学合成、能源利用等领域。
传统的光催化材料主要是半导体材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的需求,新型光催化材料涌现出来,它们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为光催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一、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是一种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金属簇构成的晶体材料。
MOF具有大孔径、超高比表面积、可调结构和多功能性等特点。
这些特性使得MOF成为一种优秀的催化剂和吸附剂。
在光催化领域,MOF可以作为一种光催化材料被应用。
例如,MIL-68(Al)MOF材料可以将CO2转化为甲酸,DUT-49(Cr)MOF材料可以将光转化为电能。
二、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纳米材料组成的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多种性质,如强度高、稳定性好、导电性能好等。
在光催化领域,纳米复合材料也是一种优秀的光催化材料。
例如,石墨烯复合二氧化钛纳米管就是一种优秀的光催化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CO2和水。
三、三维介孔结构材料三维介孔结构材料是指具有大孔径、高孔隙度和连续的介孔结构的材料。
这些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强反应效率。
在光催化领域,三维介孔结构材料也是一种有前途的光催化材料。
例如,三维介孔碳材料可以光催化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
四、纳米光催化剂纳米光催化剂是指由纳米粒子组成的光催化剂。
这些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和光敏性能。
在光照条件下,纳米光催化剂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CO2和水。
例如,纳米金光催化剂可以光催化将废水中的亚硝酸盐转化为无害物质。
五、量子点量子点是指尺寸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微晶体。
量子点具有可调谐的带隙和发光性能,其使用范围较广。
在光催化领域,量子点也是一种优秀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
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寻找高效、环保的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已成为科研领域的重要任务。
在众多技术中,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其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化学反应而备受关注。
氮化碳聚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金属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潜力日益凸显。
本文将对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的研究现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概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概述氮化碳(C3N4)作为一种新兴的半导体材料,近年来在光催化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氮化碳聚合物不仅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而且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使其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通常是由碳和氮元素通过特定的化学键合方式形成的聚合物网络结构。
这种材料结合了碳和氮两种元素的优点,既保留了碳材料的高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又利用了氮元素的独特电子特性,从而实现了在光催化反应中的高效电荷分离和传输。
在光催化过程中,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可见光部分,并通过激发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
这些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驱动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由于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具有合适的能带结构和良好的电荷传输性能,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实现高效的光催化反应。
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还可以通过调控其组成、结构和形貌等方式进一步优化其光催化性能。
例如,通过引入缺陷、掺杂其他元素或构建纳米结构等手段,可以调控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光吸收性能和电荷传输性能,从而提高其光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氮化碳聚合物半导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能带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以及优异的电荷传输性能使其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新型光催化剂是指通过光照作用下,能够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
光催化剂具有高效、环境友好、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在环境治理、能源转化、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研究进展1.二维材料光催化剂:二维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化学反应位点以及优异的光电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反应中。
例如,二维过渡金属硫属化物(TMDs)如MoS2、WS2等在水分解、二氧化碳还原等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
2.非金属碳化物光催化剂:非金属碳化物如氮化碳、磷化碳等也是研究的热点。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光吸收性能,而且还能够通过调节其结构和组分来调控其催化性能。
例如,氮化碳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有机污染物降解、水分解、氧还原等反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3.共价有机骨架光催化剂:共价有机骨架如金属有机骨架(MOF)、共轭有机聚合物(COP)等也是研究的热点。
这些材料具有多孔结构、丰富的官能团以及良好的催化活性,可用于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二氧化碳固定和转化、氢能产生等反应。
4.界面调控光催化剂:界面调控光催化剂可以通过修饰催化剂表面,改变其光电性质以及表面氧化还原性能,从而调控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常见的界面调控方法包括共沉淀法、浸渍法、溶胶凝胶法等。
这种调控方法可以显著增强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二、应用前景1.环境治理:新型光催化剂可用于大气和水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如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重金属的去除等。
光催化技术与传统的吸附、氧化、还原等方法相比,具有高效、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2.能源转化:新型光催化剂在能源转化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例如,光催化剂可用于光电催化水分解产氢,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和利用的氢能源。
同时,光催化剂还可用于二氧化碳的固定和转化,实现CO2资源化利用。
3.有机合成:新型光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也有广泛应用。
光催化技术可以用于光催化还原、光催化氧化、光催化偶联等反应,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合成。
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光催化材料是一种能够利用光能进行化学反应的材料,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它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如高效的光吸收能力、卓越的光致电子传输、优异的光催化活性等。
本文将探讨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及其在环境治理、能源转化等方面的应用。
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是评价其性能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光催化反应中,光照能够激发材料中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活性自由载流子,从而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因此,光催化性能的好坏取决于材料的光吸收能力、电子传输效率和反应活性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首先,研究人员通过合成和改性来改善光催化材料的光吸收能力。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掺杂或复合材料的制备。
例如,在二维材料中引入杂原子可以调控其能带结构,同时增强其光吸收能力。
此外,将金属纳米颗粒引入光催化材料中也可以增强其吸光性能,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
这些方法的实施可通过光谱测试来验证光吸收性能的提升。
其次,电子传输效率是影响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催化材料通常需要通过导带传输活性电子来进行催化反应。
因此,提高电子传输效率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研究人员通过控制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调控其电子传输性能。
例如,利用纳米粒子薄膜的设计和制备可以提高电子的传输速率,提高光催化活性。
此外,材料的表面修饰以及掺杂杂原子也能够提高电子传输效率。
最后,反应活性是评价光催化材料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可以通过控制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来实现。
例如,设计合理的载体结构和导向晶面的选择可以提高光催化剂的有效反应面积,从而提高光催化活性。
研究人员还通过改变光催化反应体系中的溶液条件和反应温度等因素,优化反应条件,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反应活性。
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其工作机制,还为其在环境治理、能源转化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例如,光催化材料可以在光照下将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具有很好的环境治理潜力。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与进展洛阳理工学院 吴华光 B08010319 摘要 :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节能、高效的绿色环保新技 术.它在去除空气中有害物质 ,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 ,废水中重金属污 染物的降解,饮用水的深度的处理,除臭,杀菌防霉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但是 作为新功能材料,它也面临着很多局限性:催化效率不高,催化剂产量不高,有 些催化剂中含有有害重金属离子可能存在污染现象。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他巨大 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利用价值,作为处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方式,它以零二次污染, 能源消耗为零, 自发进行无需监控等优势必将居于污染控制的鳌头。
本文介绍了 一些关于光催化研究的制备与发展方向的思考,光催化正在以 TiO 2,ZnO 为主 导多种非重金属离子掺杂,趋于多样化的制备方法方向发展。
关键字 :光催化 催化效率正文:光催化 (Photocatalysis )是一种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光化学反应,是光化学与催 化剂的有机结合,因此光和催化剂是光催化的必要条件。
“光催化 ”定义为:通过 催化剂对光的吸收而进行的催化反应 (a catalytic reaction involving light absorption by a catalyst or a substrate 。
) 氧化钛(TiO 2 )具有稳定的结构、优良的光催化性能及 无毒等特点,是近年研究最多的光催化剂,但是,TiO 2具有大的禁带宽度,其值为 3.2 eV ,只能吸收波长 A ≤387 11111 的紫外光, 不能有效地利用太阳能, 光催化或能量转换效率偏低, 使它的应用受 到限制。
因此, 研制新型光催化剂、 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仍是重要的研究课 题 [1] 。
复合掺杂不同半导体, 利用不同半导体导带和价带能级的差异分离光生载 流子,降低复合几率,提高量子效率,成为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2-5] 。
材料科学中的光催化材料研究
材料科学中的光催化材料研究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光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光催化材料通过利用光能进行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环境净化、能源转换、抗菌杀菌等领域。
本文将着重介绍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方法、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光催化材料研究方法在光催化材料研究中,制备不同类型的材料是首要任务。
常见的光催化材料包括二氧化钛、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如二氧化锌、二硫化钼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等。
制备这些材料的方法一般包括溶剂热法、凝胶法、水热法、溶剂挥发法等。
其次,研究者需要对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电化学测试、光电流检测等。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评估材料的光吸收能力、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以及电子传输性能等重要特性。
最后,需要进行催化性能测试以验证光催化材料的应用潜力。
这些测试一般包括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水分解制氢、光催化CO2还原等。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效率、稳定性以及选择性等性能。
二、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净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二氧化钛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降解领域。
通过光催化反应,二氧化钛可以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环境净化的目的。
此外,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也可用于空气净化和水处理领域,有效去除有害气体和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光催化材料还在能源转换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太阳能光催化水分解制氢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制氢方法,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研究者通过开发高效的光催化材料,能够有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从而实现清洁能源的生产。
此外,在光催化CO2还原领域,研究人员也利用光催化材料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合物,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光催化材料还具有抗菌杀菌的潜力。
利用光催化反应生成的活性氧物种和自由基,可以破坏细菌和病毒的细胞结构,从而实现高效的杀菌效果。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光催化材料是一种能够通过吸收光能将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材料。
光催化材料最早由日本学者于1972年首次报道,之后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在环境保护、新能源、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光催化材料的原理光催化材料的原理是在吸收光能后,激发材料表面的电子,产生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其他化学反应,从而消耗有机物和污染物。
它的光催化机制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光解机制,即吸收光能后直接断裂化学键,另一种是间接光解机制,即利用光催化剂在物质表面的电子转移,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这种机制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和水的治理中。
二、光催化材料的分类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光催化材料可分为有机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两类。
有机催化剂依赖于金属有机配合物或某些有机大分子表面的光催化反应,适用于溶液中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催化研究。
而无机催化剂本质上是固体,其催化效率较高,主要应用于光催化反应领域。
目前,常用的光催化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TiO2、ZnO 等)、半导体材料(SiC、GaAs等)、复合材料(TiO2-CNT等)等。
三、光催化材料的应用1、环境保护由于光催化材料能有效降解和分解有机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保领域。
以TiO2为例,它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形成活性氧,这种活性氧能直接将污染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大气、水和土壤的目的。
目前,光催化技术已经应用于光催化除臭装置、VOCs治理、光催化净水等多个环保方面。
2、医学光催化技术在医学方面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光催化材料能够快速的杀死细胞和病毒,又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利用光催化杀灭病原体和波长选择性,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和治愈,同时能够避免传统药物的副作用和抗药性。
3、新能源光催化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也可以不容忽视。
利用太阳能作为光源,采用光催化氢气生产法,利用光催化材料分解水,将其制为氢气。
这种技术可以解决传统燃煤或汽油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作为新的能源来源。
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性能研究光催化材料是一种通过光能将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他形式能源的材料。
它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能源转换和光化学合成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原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一、设计原理光催化材料的设计旨在提高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并优化反应界面的结构。
基于能带理论,通过控制能带结构和光吸收特性,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光催化反应。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设计原理:1. 能带结构调控通过调节材料的禁带宽度、能带位置和带隙结构,可以实现光催化材料的能级匹配和光吸收特性的优化。
例如,禁带宽度较窄的材料可以吸收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能,增强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2. 光吸收增强通过引入缺陷、表面修饰或纳米结构调控,可以增强材料对光能的吸收。
例如,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可以将入射光能量集中在材料的表面,提高光吸收效率。
3. 反应界面优化光催化反应通常发生在材料的表面或界面上。
通过调控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活性位点和界面结构等因素,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例如,合理设计纳米颗粒的形貌和晶面,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暴露度,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二、性能研究光催化材料的性能研究是评价其催化效果和机理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性能评价方法:1. 光催化活性测试通过将光催化材料与特定的反应物暴露于光照条件下,测量反应速率或产物转化率来评价光催化活性。
常用的测试反应包括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水分解产氢等。
2. 光电特性表征通过光电化学实验,可以获得光催化材料的光电流-电势曲线、光电转换效率等信息,评价其光电性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光致发光光谱、光电子能谱和等离子共振等表征手段,探测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
3. 反应机理研究通过瞬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电化学等技术,可以揭示光催化反应的机理。
研究反应中的中间体和活性物种,可以深入理解光催化材料的作用机制。
三、展望随着对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日益关注,光催化材料正在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新型聚合物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新型聚合物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高,对于净化空气、水
质等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光催化技术以其高效、环保等优势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光催化技术将光照射物体表面,利用固体催化剂对污染物进行催化降解,从而
实现净化空气、水质等的效果。
其中,催化剂的性质对于光催化的效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研究新型催化剂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十分必要。
相比金属和无机半导体催化剂,聚合物催化剂具有成本低、易制备等优点,因
此逐渐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在研究新型聚合物催化剂的同时,探索其光催化性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显示,聚合物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聚合物的结构特
征如有机功能团、分子大小、体积分数等均会对催化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不同结构特征的聚合物催化剂的分解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聚合物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外部环境相关。
例如,光照强度、污染物浓度、环境湿度等将会影响光催化的效率。
因此,在研究聚合物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时,需要对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的催化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目前,对于新型聚合物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研究者
需要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在探索新型催化剂结构的同时,系统性地研究其光催化性能。
这将为新型聚合物催化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挑战
第47卷第4期燕山大学学报Vol.47No.42023年7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July 2023㊀㊀文章编号:1007-791X (2023)04-0307-12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挑战赵㊀锐,张森林,屈年瑞,谷建民∗,王德松(燕山大学河北省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秦皇岛066004)㊀㊀收稿日期:2023-03-27㊀㊀责任编辑:王建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2278349)㊀㊀作者简介:赵锐(1999-),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光子学;∗通信作者:谷建民(1984-),男,吉林乾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光子学,Email:jmgu@㊂摘㊀要:通过半导体催化剂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太阳能转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㊂然而,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其带隙较宽,大部分仅对紫外光有响应㊂与无机半导体相比,共轭聚合物半导体不仅具有较宽的可见光(占据了太阳光谱的主要能量)吸收范围和较高的吸光系数,而且易于进行分子设计和调控㊂本文首先综述了共轭聚合物材料的种类及其相应的优异特性;其次,对共轭聚合物材料被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废水净化㊁水裂解析氢和CO 2还原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该类材料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㊂关键词:替代能源;共轭聚合物;光催化性能;光催化应用中图分类号:X93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 :10.3969/j.issn.1007-791X.2023.04.0040 引言太阳被称为超级 能量仓库 ,可以不断地将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平均每小时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足以满足人类一整年的能源需求[1-2]㊂尽管太阳能具有价廉㊁丰富和清洁的优点,但由于其能量密度低㊁稳定性差和时区依赖性高等问题,很难被高效地投入应用㊂利用光催化的相关反应将清洁㊁可再生的太阳能转化成具有高能量化学能是一种有效的新能源获取方式㊂由于半导体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光催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废水的处理,是一种强有力的环境修复策略㊂此外,光催化裂解水生产清洁氢燃料有望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整个过程可达到清洁㊁环保和可再生效果[3-9]㊂最后,合理运用光催化技术可以将CO 2(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成分)转化为增值化学品(一氧化碳㊁甲烷和甲醇等),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解决当前由于CO 2过量释放引起的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10-14]㊂到达地球表面接近一半的太阳光能量都是来自可见光(其范围约400~800nm),怎样高效地利用可见光成为了光催化领域研究的最大挑战㊂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能够利用光能催化分解水和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光催化活性高㊁稳定性好㊁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15],成为光催化领域降解污染物中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类光催化材料㊂然而,由于该类材料带隙较宽,只能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光,故使得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较低,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率慢,而且受激发后产生的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又很容易复合,从而导致了其较低的光催化性能[6-7,15-16]㊂在对大量无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即使经过了设计㊁调控,依然难以有效地利用太阳光[17-18]㊂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可直接通过分子设计和控制聚集等策略对材料的相关属性进行改良,这是无机半导体材料无法比拟的㊂共轭聚合物材料现已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19-20]㊁有机发光二极管[21]和光电化学器件[22]等308㊀燕山大学学报2023领域㊂然而,将共轭聚合物半导体作为光催化剂,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一大重点㊂本文基于共轭聚合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所体现出的突出优势,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㊂进一步地,总结了该类材料在污染物光降解㊁光催化制氢㊁光催化CO2还原三个方面的光催化机理及应用㊂最后阐述了该材料在实际应用和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㊂1㊀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1.1㊀共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最早关于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的报道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科学家证明了聚对苯在紫外光下可以驱动析氢反应,在特定空穴牺牲剂的存在下产生微量的氢气[23-24]㊂2008年,河北科技大学王德松教授团队开创性地通过原位聚合法选用聚苯胺(PANI)对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进行改性,少量PANI引入可以有效增强TiO2纳米颗粒的分散性,提高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的光催化活性[25];基于以上工作该团队在同年申请发明专利 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AgBr/ PANI/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6],将共轭聚合物材料聚焦于光催化领域,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基于王德松团队的工作展开了对共轭聚合物材料的研究㊂2009年,王心晨教授课题组发现非金属聚合物石墨相氮化碳在可见光和不同牺牲剂的条件下完成析氢反应和产氧反应㊂这一突破性发现引发了相关研究人员对氮化碳及其衍生聚合物替代金属氧化物作为光催化剂的大量关注[27]㊂2015年,D.J.Adams和A.I.Cooper等人制备得到光学带隙在1.94~2.95eV范围间的可调多孔有机聚合物,将该类材料应用于光催化水裂解析氢反应[28]㊂以上系列突破性的工作吸引了大量学者关于共轭聚合物用于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㊂1.2㊀共轭聚合物基光催化剂1.2.1㊀石墨相氮化碳及其衍生物石墨相氮化碳(g-C3N4)材料因其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高效的可见光吸收而引起广泛关注㊂共轭层结构中碳和氮原子之间的强共价键,使其具有较高的化学和热稳定性[29-30]㊂石墨相氮化碳是由廉价的含氮前体,如双氰胺㊁氰胺㊁三聚氰胺㊁尿素和硫脲等聚合形成的[31-32]㊂g-C3N4中的碳氮原子通常是sp2杂化,结构单元通常是由三嗪环或七嗪环(如图1)组成的[15,20]㊂两个环用σ键连接,垂直于σ键的p轨道形成共轭大π键㊂Kroke等人通过密度泛函数理论得出以七嗪环为单元的g-C3N4结构更稳定[33]㊂π共轭体系的石墨相结构使得g-C3N4高效地传输光生载流子[34]㊂g-C3N4具备特殊的物化性质和一定的光催化活性,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和环境领域中㊂图1㊀g-C3N4的结构示意图Fig.1㊀Structure diagram of g-C3N4然而,由于g-C3N4的高电子-空穴重组率㊁可见光吸收不足(仅限460nm以下)㊁低比表面积(10m2/g)等特点,使得其作为光催化剂面临着很大挑战[35]㊂现今已经有多种策略可以增强g-C3N4的光催化性能,主要包括掺杂㊁缺陷控制㊁尺寸与结构调整和异质结构建等[33,35-36],其中通过构建异质结的策略可有效提高g-C3N4半导体的光催化活性㊂Liu等人通过使用微波马弗炉加热均匀分散的二硫化锡(SnS2)纳米片和g-C3N4纳米片,得到了SnS2/g-C3N4异质结[37]㊂通过透射电镜(TEM)进一步观察g-C3N4和SnS2/g-C3N4的形貌㊂g-C3N4具有多个堆叠层的褶皱层结构(图2(a)),而SnS2为单层片状,由图2(b)中可清晰观察到SnS2/g-C3N4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㊂虚线为g-C3N4的边缘,虚线外为SnS2,说明SnS2纳米片能够被均匀地负载在g-C3N4纳米片的表面,形成有效的SnS2/g-C3N4异质结构㊂当SnS2沉积在g-C3N4纳米片表面时,H2生成速率约是纯g-C3N4的3倍,证实了异质结的形成可以促进g-C3N4中光电电子空穴分离,从而潜在地提高H2产率㊂第4期赵㊀锐等㊀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挑战309㊀图2㊀样品g-C 3N 4和SnS 2/g-C 3N 4的TEM 图Fig.2㊀TEM image of g-C 3N 4and SnS 2/g-C 3N 4Katsumata 等人[38]通过简单的煅烧方法制备复合光催化剂WO 3/g-C 3N 4㊂三氧化钨(WO 3)负载量达到10%,WO 3/g-C 3N 4复合材料H 2生成速率达到110μmol㊃h -1㊃g -1(图3),约为纯g-C 3N 4的2倍,实现了g-C 3N 4基复合材料析氢速率的进一步提高㊂图3㊀g-C 3N 4和WO 3/g-C 3N 4的析氢效果Fig.3㊀Hydrogen evolution effect of g-C 3N 4and WO 3/g-C 3N 4基于g-C 3N 4材料优异的物化性质,Hua 等人将磷化亚铜(Cu 3P )纳米颗粒有效负载在了g-C 3N 4表面上,成功合成了Cu 3P /g-C 3N 4复合光催化剂[39],在可见光下(λ>420nm),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如图4)㊂Cu 3P是没有光催化活性的,但当仅质量分数为1.0%的Cu 3P 颗粒负载到g-C 3N 4纳米片后,其复合材料CC-1.0的光催化活性得到成倍的提高,析氢量达到808μmol㊃g -1㊃h -1,约为纯g-C 3N 4的75倍㊂接下来,当继续增大Cu 3P 的负载量后,复合材料的析氢量逐渐降低,这可能是由于g-C 3N 4表面多余的Cu 3P 对光吸收的屏蔽作用而导致的㊂光催化剂的稳定性是评定其光催化性能的一项主要的参数,因此该团队对Cu 3P /g-C 3N 4复合材料进行了进一步地稳定性测试㊂由图5所示,在连续循环4次后,Cu 3P /g-C 3N 4的光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表明Cu 3P /g-C 3N 4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催化反应稳定性㊂图4㊀g-C 3N 4和Cu 3P /g-C 3N 4的析氢效果Fig.4㊀Hydrogen evolution effect of g-C 3N 4and Cu 3P /g-C 3N 4图5㊀Cu 3P /g-C 3N 4的稳定性测试Fig.5㊀Stability test of Cu 3P /g-C 3N 41.2.2㊀线性高分子早在1985年,线性高分子聚对苯首次应用于紫外光下的光解水产氢反应[23];该材料作为最早的线性高分子光催化剂且最早应用于光催化析氢反应㊂紧接着,研究证明了以双吡啶为结构单元的线性高分子可以有效实现光催化水裂解析氢反应[40]㊂近年来,共轭聚合物材料多被用作光催化剂㊂特别地,从线性结构的角度出发,聚苯胺310㊀燕山大学学报2023(PANI)具有共轭大π键体系,其中π或π∗键轨道可以形成电荷迁移复合物而产生电荷迁移,因此该种共轭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环境稳定性,又基于其易制备的特点使得PANI 聚合物受到众多科研人员的大力关注[41]㊂无机半导体/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广受关注㊂王等人[25]首次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TiO 2/PANI 复合材料,即先通过化学氧化法将在TiO 2纳米颗粒表面将苯胺(ANI)原位聚合生成聚苯胺(PANI ),得到TiO 2/PANI 纳米复合材料㊂一般纳米TiO 2的表面能较高,其颗粒间易聚集,导致该材料较低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这限制了其在许多领域的应用㊂但经过线性共轭聚合物PANI 改性后的TiO 2纳米颗粒相比于TiO 2纳米颗粒的团聚效应有了明显的缓解(图6)㊂这表明PANI 能够有效抑制TiO 2纳米颗粒的聚集,对提高纳米材料分散性和复合材料光催化性的相关工作有重要借鉴意义㊂图6㊀TiO 2和TiO 2/PANI 的TEM 图Fig.6㊀TEM image of TiO 2and TiO 2/PANI特别地,除了微观形貌上的变化,经过PANI改性后得到的TiO 2/PANI 复合光催化剂对光的吸收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㊂如图7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所示,TiO 2纳米颗粒只能吸收紫外光(λ<400nm),而PANI 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导致其复合材料TiO 2/PANI 样品的光吸收强度得到提高的同时,其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也大幅拓宽至近红外光区(λ>760nm)㊂基于以上工作的启发,R.Sasikala 等人先采用沉淀法得到硫化镉(CdS),再使用原位复合法制备了MoS 2-PANI-CdS 三元复合材料[42]㊂该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能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它的析氢速率可以达到0.57mmol㊃h -1㊃g -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图8),进一步拓宽了无机半导体/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㊂图7㊀TiO 2和TiO 2/PANI 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Fig.7㊀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ofTiO 2and TiO 2/PANI图8㊀MoS 2-PANI-CdS 的稳定性测试Fig.8㊀Stability test of MoS 2-PANI-CdS1.2.3㊀有机共轭骨架材料根据化学组成㊁组成单元的共轭程度㊁是否呈多孔结构和结晶度,可以将聚合物网络光催化剂分为共轭微孔聚合物㊁共价三嗪基骨架和共价有机骨架(COFs)等[43]㊂2015年,D.J.Adams 和A.I.Cooper 等人通过调节共聚物的组成,采用Suzuki-Miyaura 偶联反应合成了带隙连续可调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将共轭微孔聚合物用作光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下的光催化裂解水的析氢反应[44]㊂自此,共轭微孔聚合物得到了大家的持续关注,一些各具特点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催化剂相继被开发㊂共价三嗪骨架是以三嗪单元为基础结构,与其他单元结构交叉共轭形成的一种高含氮量㊁化学结构稳定的多孔材料[45]㊂不同于热解获得的氮第4期赵㊀锐等㊀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挑战311㊀化碳材料,共价三嗪骨架既可以通过高温熔盐法制备,也可以通过低温下的偶联反应获得[46]㊂合成方法对于共价三嗪骨架作为光催化剂的活性有着重要影响[47]㊂共价有机骨架(COFs)材料是由有机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新型高分子材料,COFs 是基于共价键有序连接的一类晶态高分子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结构㊁稳定的骨架结构㊁较高的比表面积㊁较高的孔隙率以及易于被功能化修饰等优异的特点,现已成为功能有机材料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㊂2014年,B.V.Lotsch 课题组开发出以腙(hydrazone)为单元的共价有机骨架光催化剂,实现光解水析氢反应[48]㊂图9为一系列B.V.Lotsch 团队制备得到的二维(2D)氮联COF(N x -COF)(x 表示为其含有的N 原子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析氢性能结果,N 0-COF㊁N 1-COF㊁N 2-COF㊁N 3-COF 的析氢速率依次为23㊁90㊁438㊁1703μmol㊃h -1㊃g -1(插图为N x -COF结构图)㊂随着N 原子数量的增加,N x -COF 的结晶体提高,电子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光生载流子的分离能力变强,进而导致其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得到逐渐增强㊂基于COFs 共轭聚合物材料优异的结构特点和制备优势,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COFs 材料在光催化方面的应用获得了快速的发展㊂图9㊀N x -COF 的析氢效果Fig.9㊀Hydrogen evolution effect of N x -COF2㊀聚合物基材料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2.1㊀光催化降解污染物2.1.1㊀降解机理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物释放,在许多水生生物中检测到了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POPs),其浓度因污染源而异,给地球的水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可逆的破坏[15]㊂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无法完全去除持久性有机污染,需要先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㊂利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可以清洁且高效地解决以上的科学问题,因此,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是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的一个重要应用㊂染料分子可以吸收可见光成为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染料分子的氧化还原电势通常低于相应的基态电势(表1)㊂电子从激发态的染料分子转移至半导体的导带上,导带上的电子和水中的氧气结合,将生成超氧自由基,生成的超氧自由基进一步反应可得到羟基自由基[49-50],这些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团可以将污染物氧化成无污染的物质,如CO 2㊁水和一些中间体小分子㊂表1㊀不同染料在激发态下的还原电位Tab.1㊀Reduction potentials of different dyes in excited states染料E 0/V vs.NHE茜素红-1.57荧光素乙酯-1.33伊红-1.11罗丹明B -1.09亚甲基蓝0.53甲基橙0.722.1.2㊀有机染料的降解由于罗丹明B㊁甲基橙㊁亚甲基蓝(MB)等常见的有机染料都含有苯环结构,可以与有机共轭聚合物光催化材料发生π-π共轭,从而增强其对有机染料分子的吸附性能,使得光生电子-空穴以更高效的速率分离与迁移,可以显著提高光催化剂的光降解活性[51-53]㊂Li 等人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氧化石墨烯(P25-GR)纳米复合光催化剂,氧化石墨烯(GR)和二氧化钛(P25)通过化学键紧密相连接[54]㊂因石墨烯中含有苯环结构,它可以与MB 分子发生π-π共轭作用,使得MB 能够被大量吸附并迁移至二氧化钛表面㊂在可见光照射下,二氧化钛-碳纳米管(P25-CNTs)降解染料的效率优于P25,但其整体光催化活性仍较低㊂基于GR 优异的吸附性能,相比于CNTs 而言,制备得到的P25-GR 的吸附性能得到312㊀燕山大学学报2023明显的优化,因此,基于吸附和超氧自由基的强氧化性的协同作用,图10所示P25-GR 复合光催化剂光催化降解MB 的效率约是P25的5倍,光催化性能有了显著提高㊂图10㊀光催化剂的降解性能Fig.10㊀Degradation properties of photocatalysts2.2㊀光催化析氢氢气是重要的能源载体之一,基于该物质具有清洁㊁环保和高效的特性,近年来,研究人员致力将氢能转化为各种可再生能源,应用于零排放汽车㊁加热源和燃料电池等[55]㊂自Fujishima 和Honda 在1972年首次使用TiO 2光电极实现光催化水裂解制氢以来[56],光催化水裂解析氢策略成为目前发展的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制氢技术㊂2.2.1㊀析氢原理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尝试了各种类型的半导体材料用于光催化制氢,如金属有机骨架材料㊁金属氧化物(TiO 2㊁Cu 2O 和BiVO 4等)㊁金属硫化物(SnS 2㊁MoS 2和Znln 2S 4等)和g-C 3N 4及其衍生物等[57]㊂然而,这些材料存在带隙宽㊁有毒㊁不稳定和制备成本高等一系列缺点而难以投入到光催化领域的实际应用中去㊂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㊁较多的活性位点和制备条件温和等特点,能够有效分离光生载流子[58],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㊂光催化裂解水制氢的机理反应分为3个阶段(图11):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会吸收来自紫外线/阳光的光能,促进电子/空穴传导,其中以光的形式接收到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半导体材料的带隙能量[11,59-60];2)光生电子由聚合物半导体的价带(VB)被激发到导带(CB),此时质子被导带上的电子还原生成H 2(式1);3)留在价带上的空穴通过水分子的光氧化过程生成O 2(式2)㊂4H ++4e -ң2H 2(1)2H 2O +4h +ң4H ++O 2(2)图11㊀负载产氢和产氧共催化剂的半导体光催化剂上的水分解机理示意图Fig.11㊀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water splitting mechanismover a semiconductor photocatalyst loaded with hydrogen andoxygen generation co-catalysts2.2.2㊀析氢应用Jiang 等人[61]制备了一种新型给-受体结构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光催化剂(图12),该团队使用四苯基乙烯或二苯并[G,P ]稠二萘作为电子给体,所制备的共轭微孔聚合物光催化剂(TPE-BTDO 和DBC-BTDO)均含有二苯并(-[B,D]-b,d)噻吩-S,S -二氧化物㊂与扭曲空间结构的四苯基乙烯相比,基于二苯并[G,P ]稠二萘的π共轭平面分子结构,DBC-BTDO 更有利于光生电荷传输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因此聚合物DBC-BTDO 光催化剂在无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可见光析氢速率高于TPE-BTDO,且经过10次循环析氢实验,持续20h 后其析氢活性仍未有明显下降㊂图12㊀两种聚合物的合成路线和概念结构Fig.12㊀The synthetic routes for the two polymersand the notional structures2.3㊀光催化还原CO 2多年来,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导致大气中的第4期赵㊀锐等㊀共轭聚合物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潜在挑战313㊀CO2水平上升,这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安全问题[62]㊂利用太阳能,将CO2转化为碳燃料的这项光催化技术可以在减轻温室效应的同时突破能源短缺窘境[63]㊂然而,CO2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线性分子,活化能达到728kJ/mol(2000ħ时仅有1.8%被分解),这使得CO2的转化非常具有挑战性㊂在典型的CO2光还原过程中,光催化剂对CO2的吸附和活化是其能够被高效转化的前提[64],且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电位必须足以驱动反应[65]㊂2.3.1㊀CO2还原机理表2(pH=7)可以看出在水的体系中CO2的相关还原反应,由于还原电位为-1.85V(相对于一般氢标电势,NHE)仅通过单电子转移产生CO2㊃-是不可行的㊂系列还原反应生成甲酸㊁一氧化碳㊁甲醛㊁甲醇和甲烷所需的还原电位分别为0.61㊁0.53㊁0.48㊁0.38和0.24V,而在CO2光还原过程中,水还原生成H2需要的理论电势为-0.42V,与CO2还原反应为竞争关系㊂因此,根据所采取的反应途径和光生电子转移的数量, CO2光还原可能产生许多不同的产物,很难通过给定的光催化剂实现良好的选择性和高效率[63]㊂表2㊀CO2的还原电位与NHE的比较Tab.2㊀The reduction potentials versus NHE for CO2reduction 序号反应E0/V vs.NHE 1CO2+e-ңCO㊃-2-1.852CO2+2H++2e-ңHCOOH-0.613CO2+2H++2e-ңCO+H2O-0.534CO2+2H++4e-ңHCHO+H2O-0.485CO2+6H++6e-ңCH3OH+6H2O-0.386CO2+8H++8e-ңCH4+2H2O-0.24 72H++2e-ңH2-0.42 2.3.2㊀光催化CO2还原应用大多数应用于CO2还原的光催化剂是无机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如TiO2㊁Cu2O和CdS 等[64,66],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类材料的光催化效率较低,产物的选择性不高且易造成二次的重金属污染㊂基于共轭聚合物优异的物化性质,该类有机聚合物半导体已被开始应用于非均相的液-固或气-固光催化还原CO2体系㊂一般地,在气-固体系中较为简单,水蒸气作为电子供体,光催化剂均匀地分散在反应器的底部,水蒸气和CO2首先通过物理或化学吸附的方式附着在共轭聚合物活性位点上,接着在光照下进行CO2还原反应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开发更高CO2光还原性能的共轭聚合物材料,还需要考虑一些关键的影响因素,如聚合物的带隙㊁比表面积㊁CO2吸收能力㊁电子能带结构和光生电荷分离效率等,以获得更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目标产物的选择性[67-68]㊂此外,外部环境和操作条件,如催化剂用量㊁溶液pH值㊁压力和温度等,也可能影响催化反应的活性与效率[69]㊂为了解决CO2在液-固体系中溶解性较差这一科学问题,Wang等人[70]通过将尿素和巴比妥酸(BA)共聚的策略成功合成了巴比妥酸改性的g-C3N4纳米片(CNU-BA),并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技术对改性后的CNU-BA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㊂如图13(a)所示,所有样品的XRD特征衍射峰均与CNU样品相似㊂有趣的是,随着BA添加量的增加,属于CNU(100)晶面的特征衍射峰减弱变宽(13.0ʎ),属于CNU(002)晶面的特征衍射峰强度明显减小(27.4ʎ),以上结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在CNU层状结构中插入BA对其石墨相结构的扰动造成的,且在最佳的BA用量下,CN-BA0.03复合材料生成CO和H2的速率均有显著的提高,分别为31.1μmol㊃g-1和4.89μmol㊃g-1㊂进一步地,基于以上对一系列含氮类聚合物前驱体改性的策略,Guo等人通过在酒石酸存在下使用双氰胺热聚合的策略制备了含有氮缺陷的g-C3N4纳米片(DCN-x,x表示酒石酸的质量(g))[71]㊂一般而言,缺陷的引入可以提高材料对可见光吸收和光生电荷转移的能力,因此,DCN-0.05的CO产量达到了284.7μmol㊃g-1,比原始g-C3N4(35.5μmol㊃g-1)的析出量高了近8倍(图13(b))㊂所以,可见光的吸收和光生电荷转移能力显著影响材料的光催化性能[72]㊂3㊀总结与展望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环境和能源危机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效的策略来缓解这一现状㊂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可作为一种314㊀燕山大学学报2023新兴光催化材料,近十年来,其在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拓展㊂不仅如此,聚合物材料在电化学领域应用也较为广泛,聚合物材料用于电池领域,它可以有效地将电荷进行分离㊁储存,可作为可持续㊁环保的电池材料[73-75]㊂将聚合物材料作为正极材料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用作正极材料的电池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76]㊂导电聚合物在构建电化学传感器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用于相应的环境监测以及药物监测等领域[77-79]㊂聚合物材料对构建电化学传感器以及检测分析领域的研究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80]㊂图13㊀石墨相氮化碳的改性Fig.13㊀Modification of g-C 3N 4本文综述了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的显著特点及其在废水净化㊁水裂解和CO 2光还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㊂相比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光催化剂,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更好[81],使用范围更广[82],能够有效地分解有机染料[83]㊁裂解水产氢[84]㊂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和障碍,限制了共轭聚合物基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应用上大范围生产和使用㊂目前仍有待解决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共轭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水分散性的纳米结构,具有降解能力㊂但共轭聚合物材料的催化活性较差,为了获得更好的催化活性,进一步的研究应致力于优化共轭聚合物的光物理性质,以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㊂2)共轭聚合物材料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析氢方向,其析氢速率远高于一般的金属基半导体光催化剂㊂然而,与传统过渡金属配合物相比,其应用的反应类型和底物范围仍然有限㊂因此,对于多相聚合物光催化剂,需要探索新的有机分子转化机理㊂3)迄今为止,用于光催化还原CO 2的共轭聚合物光催化剂较少,且该类材料的活性或稳定性相对较低㊂基于对CO 2减排的反应途径的不确定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的研究不够全面[74]㊂为了提高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地对该类材料在分子单元和聚集体单元结构上进行优化㊂由于共轭聚合物材料具有多种分子结构和易于调整的固有优势,开发用于各种光催化应用的共轭聚合物材料存在着无限的机会和挑战㊂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预计共轭聚合物材料的关键创新将在光催化领域应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 BARBER J.Photosynthetic energy conversionnatural andartificial J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0938 1185-196.2 CARRILLO A J GONZALEZ-AFUILAR J ROMERO M et al.Solar energy on demanda review on high temperature.thermochemical heat storage systems and materials J .ChemicalReviews 2019 119 7 4777-4816.3 CHEN X SHEN S GUO Let al.Semiconductor-basedphotocatalytic hydrogen generation J .Chemical Reviews 2010110 11 6503-6570.4 HISATOMI T KUBOTA J DOMEN K.Recent advances insemiconductors for photocatalytic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water splitting J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14 43 227520-7535.5 WILLKOMM J ORCHARD K L REYNAL A et al.Dye-sensitised semiconductors modified with molecular catalysts for。
碳三氮四光催化
碳三氮四光催化
碳三氮四光催化是一种新型的光催化材料,能够利用可见光进行催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其基本结构为三苯基胺(Triphenylamine,简称TPA)和三氮杂环(Triazine,简称TZ)所构成的聚合物。
相较于传统的光催化剂,碳三氮四光催化在结构上更加复杂,因此也具有更为优异的催化性能。
碳三氮四光催化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聚合反应制得,其中TPA和TZ分别作为基础单元,通过交联反应组装成聚合物,形成具有复合结构的光催化剂。
同时,通过调节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可以有效地调控其催化活性和光电化学性质。
碳三氮四光催化的催化性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对特定反应的催化活性;②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其中,碳三氮四光催化对染料的光催化降解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有机废水的污染程度。
另外,由于碳三氮四光催化能够利用接近全波段的可见光进行催化反应,其光电转换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速度。
碳三氮四光催化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利用碳三氮四光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抗菌剂和农药等有害物质,提高水质的纯度和质量;此外,碳三氮四光催化剂还可应用于光电池、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降解和除臭等领域。
总体而言,碳三氮四光催化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光电转换效率,可望在环境治理、新能源研究和其他相关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光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光催化剂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光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利用光能将化学反应转化为有用产物的材料。
它在环境保护、能源转换、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光催化剂的设计原理和目前的应用研究。
一、光催化剂的设计原理1.1 光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光催化剂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其晶体结构和表面特性可以在吸收光能的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光催化剂通常由催化剂和光敏剂两部分组成。
1.2 光催化剂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光催化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能带结构:光催化剂的能带结构应该具有适当的能隙,能够吸收可见光或紫外线光谱范围内的光能。
(2)光吸收能力:光催化剂应具备较高的光吸收能力,以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3)电子传输:光催化剂应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以实现光生电子和空穴在材料内部的有效传输。
1.3 光催化剂的设计方法目前常用的光催化剂设计方法包括材料的调控、结构的改变以及添加协同催化剂等。
材料的调控能够改变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从而提高光活性。
结构的改变可以通过控制晶格缺陷和孔结构来提高光催化剂的表面积和光吸收能力。
添加协同催化剂可以增强光催化剂的电子传输性能,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二、光催化剂的应用研究2.1 环境领域光催化剂在环境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
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光催化剂能够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具有高效、无污染等优点。
2.2 能源转换领域光催化剂在能源转换领域中被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汇鲜果等方面。
通过光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化学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3 有机合成领域光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以实现有机物的高效合成和选择性反应,减少副反应的生成。
三、光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光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挑战。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光催化材料的创新设计与合成:通过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提高光催化剂的效率和稳定性,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概况
光催化材料的开发现状与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外光催材料的研究多数停留在二氧化钛及相关修饰,尽管这些工作卓有成效, 但是在规模化利用太阳能方面还远远不够。光催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发展能够 在太阳光下高效工作的稳定、低成本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为了与传统的TiO2 ,SrTiO3等仅具有紫外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相区别,人们称具 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为新型光催化材料。
举个例子
异质结利用内建电场使得载流子传输具有定向性, 以物理或者化学吸附方式与半导体氧化物相互作用,建立电性耦合有效地进行电荷转移,形成有机一半导体复合型光催化材料。 目前,新型光催材料设计方法主要以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为主。 导体与宽带隙半导体形成异质结可以有效地拓宽光响应 由于pn结内存在内建电场(从n区指向P区),结两边的少数载流子向相反方向运动:P区电子穿过pn结进入n区,n区空穴穿过Pn结进入P 区,这样就实现了光致电荷的分离,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催化活性 提高光催化材料性能的途径 实验证明1% 纳米二氧化钛浓度,自然光照射下作用24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抗菌率分别为97. 实验证明1% 纳米二氧化钛浓度,自然光照射下作用24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抗菌率分别为97. 导体与宽带隙半导体形成异质结可以有效地拓宽光响应 影响光催化反应的关键因素
具 备 条 件
附:低于420nm左右的紫外光能量大概只占太阳光能的4%,如何利用可 见光乃至红外光能量,是决定光催化材料能否在得以大规模实际应用的先 决条件。常规 TiO2 只能在紫外光响应,虽然通过搀杂改性,其吸收边得 以红移,但效果还不够理想。 因此,开发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材料是 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当然还有……
光催化材料的基本原理
光催化材料的原理与应用
光催化材料的原理与应用光催化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光电催化材料,具有很高的光照响应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环境治理、光催化水解制氢、太阳能电池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光催化材料的原理与应用。
一、光催化材料的原理光催化材料是一个由光催化剂和催化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
光催化剂负责吸收光子,形成带电子-空穴对,光生载流子,而催化材料则可以将这些光生载流子转移到反应物表面,从而催化光化学反应发生。
光催化剂通常为半导体材料,如TiO2、ZnO、Cu2O 和Fe2O3等。
其中,TiO2是最常见的光催化剂,具有化学惰性、生物相容性和高光催化活性等特性。
它的光催化机理主要有以下两种:1. 光生电池机理当TiO2暴露在光线下时,光子会将其激发,从而形成空穴和电子。
这两个载流子会被各自前往TiO2表面的OH-离子和H+离子表面反应,释放出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进而催化有害污染物降解。
2. 氧化还原机理TiO2表面的电子可以被污染物氧化还原,进而发生光催化反应。
光催化反应最重要的影响参数是光照强度和催化剂质量。
通过调节催化剂的光吸收能力和光照强度,可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速率和光催化效率。
二、光催化材料的应用场景在环境治理方面,光催化材料可以降解污染物,例如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NOx等。
光催化材料以其绿色、无害、对环境友好而受到广泛关注。
光催化材料被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化工脱臭、医疗材料、食品保鲜、应急救援等领域。
1. 光催化水处理光催化技术可以直接将有毒有害的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如将污染物转化为CO2和水,同时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
光催化水处理可以减少对人民健康和环境的损害,适用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 光催化氢氧化在光催化氢氧化制氢的过程中,使用太阳能为光源,利用光催化材料催化水分子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它是一种分子分解方法,因此不会产生一些传统方法中存在的污染物。
3. 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被用作二极区,可以吸收太阳光,产生光电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泡模板法制备多孔C3N4
硫脲含量对形貌的影响
• 气泡模板法:以硫脲 和尿素为发泡剂,单氰
胺、双氰胺和三聚氰胺 作为聚合前驱体
• 多孔g-C3N4 呈絮状和 片状,表面有气泡状突 起及凹陷,厚度薄;
• 具有多孔结构和高比表 面积家;
• 制备方法简单、环保、 不会残留其他杂质;
内容提要
• 纳米结构提高C3N4光催化活性
多孔结构、纳米片,纳米棒,量子点
• 价带调控提高C3N4光催化矿化能力和活性
C60,P3HT,TCNQ
• 核壳结构及掺杂提高C3N4光催化性能
C3N4@Ag,K掺杂
• 表面杂化结构提高光催化性能
C3N4@ZnO、C3N4@Bi2WO6、C3N4@BiPO4
纳米结构提高光催化性能
• 多孔结构 • 单分子层纳米片结构
• 纳米棒结构 • 化学剪切量子点
普通 g-C3N4
形貌调控
纳米结构 g-C3N4
➢比表面积小 ➢粒径大 ➢量子产率低 ➢光催化性能差
➢几何尺寸小、比表面积大
➢光生电子空穴从体相内迁移
到表面的时间短
➢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的几率低
➢光催化性能好
11
▪ 染料废水:主要工业废水之一,其毒性大,色泽深,严重危 害了生态环境。
▪ 农药污染:我国每年农药产量大约20万吨,还从国外进口农 药75万吨。通过喷施、地表径流及农药工厂的废水排入水体 中
▪ 洗涤剂污染:每年大量的洗涤剂进入水体,并难以降解; ▪ 工业污水:煤化工、石油化工、化工废水、矿山废水等;
多孔结构提高 C3N4的光催化性能
Langmuir, 2013, 29, 10566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2014, 147,229
多孔g-C3N4研究进展
Fukasawa Y, et al. Chem Asian J, 2011, 6, 103. Park S S, et al. J Mater Chem, 2011, 21, 10801. Jun Y S, et al. Adv Mater, 2009, 21, 4270. Lee E Z, et al.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 9706. Chen X, et al. Chem Mater, 2009, 21, 4093. Groenewolt M,et al. Adv Mater, 2005, 17, 1789.
0
0.000
0.0 0.2 0.4 0.6 0.8 1.0
P/P 0
2 10 30 50 70 90 98
孔 径/nm
样品名 比表面积
孔体积
(m2g-1)
(cm3g-1)
4:1-8
29.5
0.170
4:1-6
25.7
0.148
4:1-4
23.6
0.125
4:1-2
23.1
0.123
升温速率越快,比表面积越高,孔体积越大
Ref: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
清华大学环境与能源催化实验室
光催化技术的优势
1. 常温省能源:仅需低功率UV光源,不 需要加温;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
2. 杀菌广普和能力强,无耐药性 3. 有毒有机物的彻底矿化,均可降解 4. 效率高,寿命长 5. 维护简单,运行费用底 6. 无污染,无毒,卫生安全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V /cm3 g-1 ads
孔 体积/cm3g-1nm-1
光催化制氢 降解污染物 有机反应
提高g-C3N4的光催化性能
如何提
贵金属 沉积
高光催 化性能
形貌 调控
半导体 复合
元素 掺杂
Wang X C, et al.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680. Maeda K, et al. J Phys Chem C, 2009, 113, 4940. Liu G, et al. J Am Chem Soc, 2010, 132, 11642. Liao G Z, et al. J Mater Chem, 2012, 22, 2721.
2020/7/18
Langmuir, 2013, 29, 10566
14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V /cm3 g-1 ads
孔 体积/cm3g-1nm-1
(a)
100 75 50 25
4:1-2 4:1-4 4:1-6 4:1-8
(b)
0.006
0.004
0.002
4:1-2 4:1-4 4:1-6 4:1-8
清华大学环境与能源催化实验室
光催化的应用前景
家居内部
窗帘 、镜子、室内建材
居房外部
日光灯
太阳能利用
瓷砖, 玻璃, 涂料, 帐篷
光解水制氢
铝面板
CO2 的光还原
医疗器械及外设
医用导管
光催化剂
手术室 空气净化
+ 光照
汽车业
汽车镜、外涂料
空气净化器
二恶英降解
公路行业
6
水净化 环境激素降解 有机氯化物的降解
• 光电协同催化提高C3N4光催化降解性能
2020/7/18
清华大学化学系
8
石墨结构C3N4的光催化应用
类石墨相化碳(g-C3N4)
共轭材料g-C3N4 优异半导体特性
可见光响应
载流子传输能力强 光生电子-空穴的 快速分离和迁移
Wang X C, et al. Nat Mater, 2009, 8, 76. Chen X, et al.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1658. Goettmann F, et al. Angew Chem Int Edit, 2007, 46, 2717.
(优选)新型聚合物光催化 材料的研究
室外空气污染的严重性
清华大学环境与能源催化实验室
制约健康的室内污染
• 我国每年由室内空 气污染引起的非正 常死亡人数达11.1万 人
• 有68%的疾病是室 内污染造成的。
• 建筑材料 • 装饰材料 • 人的活动 • 室外污染物
清华大学环境与能源催化实验室
难以寻觅到清纯的流水
农残家水业留禽培农饲室药养净降场化解所除臭隧公隔NO道路音x照上墙的明用清灯镜除
光催化环境应用的关键问题
光催化应用于环境净化 存在问题
太阳能利用率低 电子空穴复合几率高
低浓度、难降解污染物
Fox M A, et al. Chem Rev, 1993, 93, 341. Hoffmann M R, et al. Chem Rev, 1995, 9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