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 研究报告
化学趣味课堂实验报告
![化学趣味课堂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0f54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6d.png)
实验名称:神奇的水中烟花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 学习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将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加入水中,再加入少量白醋和小苏打,观察产生的化学反应,形成五彩斑斓的“水中烟花”。
实验材料:1. 烧杯若干2. 食用色素(红、黄、蓝、绿)3. 白醋4. 小苏打5. 滴管6. 水适量实验步骤:1. 准备好实验材料,将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分别滴入四个烧杯中,每个烧杯加入等量的水,搅拌均匀。
2. 用滴管向每个烧杯中加入几滴白醋。
3. 再用滴管向每个烧杯中加入少量小苏打。
4.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在加入小苏打后,每个烧杯中的水都迅速产生了大量气泡,气泡逐渐上升并爆炸,形成五彩斑斓的“水中烟花”。
其中,红色溶液产生的气泡爆炸后,周围的水变为淡红色;黄色溶液产生的气泡爆炸后,周围的水变为淡黄色;蓝色溶液产生的气泡爆炸后,周围的水变为淡蓝色;绿色溶液产生的气泡爆炸后,周围的水变为淡绿色。
实验结论:1. 本实验中,小苏打与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气泡的产生。
2. 食用色素在气泡爆炸的过程中,随着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而扩散到周围的水中,形成了五彩斑斓的“水中烟花”。
3.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化学反应的现象,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白醋和小苏打溅入眼睛或口中。
2. 实验操作要规范,避免污染实验材料。
3. 实验现象的观察要仔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本次化学趣味课堂实验,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化学趣味印像实验报告
![化学趣味印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c17f3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5.png)
实验名称:化学趣味印象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0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化学现象,展示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烧杯、玻璃棒、镊子等。
2. 实验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指示剂、锌粒、氢氧化铁等。
实验步骤:一、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 取一试管,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2. 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3.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变为蓝色沉淀。
二、酚酞指示剂变色实验1. 取一烧杯,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
2. 分别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3.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酚酞在稀盐酸中无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变为红色。
三、锌粒与稀盐酸反应1. 取一试管,加入少量锌粒。
2. 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3.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锌粒表面产生气泡,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无色。
四、氢氧化铁沉淀实验1. 取一试管,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2. 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3.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褐色沉淀。
实验结果分析:1.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2. 酚酞在酸性溶液中无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红色。
3. 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4.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
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得到提高。
3. 趣味实验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实验反思:1.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实验纪律教育。
趣味化学实验实验报告
![趣味化学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64ea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3.png)
1. 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化学反应中颜色的变化。
3.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化学反应中,颜色的变化往往与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有关。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化学反应中颜色的变化,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器材1. 试管若干2. 烧杯3. 滴管4. 试管夹5. 氢氧化钠溶液6. 稀盐酸7. 酚酞指示剂8. 石蕊试液9. 硫酸铜溶液10. 氯化铁溶液11. 氢氧化钠固体12. 稀硫酸13. 氯化钡溶液14. 硝酸银溶液15. 稀氨水16. 硫氰酸钾溶液1.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2. 将稀盐酸滴入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
3.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4. 将氯化铁溶液滴入试管中,加入几滴硫氰酸钾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5. 将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6. 将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观察颜色变化。
7. 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
8. 将硝酸银溶液滴入试管中,加入几滴稀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
2. 稀盐酸滴入试管中,无明显颜色变化。
3.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变蓝,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
4. 氯化铁溶液滴入试管中,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硫氰酸铁。
5.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溶液变红,说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液。
6. 稀硫酸滴入试管中,无明显颜色变化。
7. 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变白,说明生成了硫酸钡沉淀。
8. 硝酸银溶液滴入试管中,加入稀氨水后,溶液变黄,说明生成了银氨溶液。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通过观察化学反应中颜色的变化,我们了解了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3. 本实验激发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普趣味化学实验报告
![科普趣味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3584a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f.png)
实验名称:变色龙液体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
2. 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3. 学习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器材:- 烧杯(2个)- 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酚酞指示剂- 柠檬酸- 紫色石蕊试液- 滴管- 记号笔- 白纸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酚酞指示剂、柠檬酸、紫色石蕊试液分别倒入不同的烧杯中,并在烧杯外侧用记号笔标记好溶液名称。
2. 观察酚酞指示剂变色:- 用滴管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第一个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用滴管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第二个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观察柠檬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用滴管取少量柠檬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 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色:- 用滴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用滴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滴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1.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 稀盐酸滴入酚酞指示剂后,溶液颜色无变化。
3. 柠檬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4. 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蓝色。
5. 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后,溶液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
实验结论:1. 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酸性溶液中无色。
2. 柠檬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使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3. 紫色石蕊试液也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
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们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基本原理,并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让我们对化学反应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同时,这个趣味实验也激发了我们对化学的兴趣,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化学知识。
注意事项:1. 进行实验时,请注意安全,避免溶液溅入眼睛或皮肤。
2. 实验结束后,请将剩余的溶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不要随意丢弃。
厨房中的化学研究报告
![厨房中的化学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a9718acc7931b764ce156e.png)
厨房中的化学研究报告厨房化学,化学趣味小实验研究重庆市涪陵实验学校高XX级14班庞欣胡兴荣冉苒张珀箐文扬付林春赵美容指导老师:xx厨房就像一个化学实验室,每一样东西都是化学物质。
在厨房中,发生得最多的便是化学反应。
关注厨房里的化学,就是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让我们能更好的去工作和学习。
依照自己平时所学的化学知识和积累的生活常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了解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
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一)准备阶段11月5日——6日,将组员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对三种小课题的研究。
各小组上网查找资料,将资料进行整理。
制定好可实施的实验方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指导老师修改。
(二)实施阶段11月7日——8日,各小组分别准备自己的实验器材,做好实验准备,进行实验。
11月9日——11月12日,邀请指导老师参与,观摩实验过程。
1、1小组通过将食醋与锅垢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锅垢的成分。
2、2小组通过将大理石与各种调料混合产生的现象得知大理石的成分。
3、3小组通过查资料得知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认真做好试验,记下实验数据,多实验几次已达到结果精确的目的。
整理数据,得出初步结论。
指导老师进行点评。
11月13日——11月14日,组员应反思自己的实验,得出不足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或同学的帮助下改进实验方法,在进行本实验,从而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11月15日——11月17日,小组讨论,结合实验数据,网上资料,老师的点评,得出精确的结论。
整理资料,写成初步的实验报告。
11月18日,整理资料,撰写实验报告,准备结题。
1、水垢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2、大理石成分主要是碳酸钙。
3、天然气的燃烧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氧气浓度越大,天然气燃烧越充分。
在这次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小组的组员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
我们在充实了自身的学业的同时,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团队,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成功。
当然,化学的课题研究当然也丰富了我的化学知识,让我了解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1bee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5.png)
引言概述化学趣味实验是一种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和实践性的实验活动。
通过参与化学趣味实验,学生可以在游戏和娱乐中学到化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文将介绍化学趣味实验的概念、其在学习中的价值以及一些有趣的实验内容。
正文内容1.化学趣味实验的概念1.1什么是化学趣味实验化学趣味实验是一种以趣味性为主要特点的实验活动。
它通过设计和组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化学的魅力,从而培养他们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化学趣味实验的目的化学趣味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愉快和有趣的实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2.化学趣味实验在学习中的价值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趣味实验通过游戏和娱乐的形式,让学生对化学充满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化学趣味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趣味实验中,学生需要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法,以及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化学趣味实验通过直观和有趣的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化学趣味实验的实验内容3.1气体的制备与观察通过制备和观察不同气体的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气体的特性和性质。
3.2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学生可以学习化学反应的平衡和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3.3酸碱中和反应通过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学生可以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3.4物质的溶解与结晶通过溶解和结晶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结晶性,以及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5电化学实验通过进行电化学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和探索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4.化学趣味实验的小点阐述下面将从实验步骤和学习点出发,详细介绍每个实验内容的小点阐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和理解化学知识。
标本化学趣味实验报告
![标本化学趣味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b019b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8.png)
一、实验名称:趣味化学标本制作二、实验目的:1. 通过化学实验,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学会使用简单的化学试剂和工具,制作趣味化学标本。
3.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化学反应,使化学物质发生颜色、形状、质地等变化,从而制作出具有趣味性的化学标本。
四、实验器材:1. 烧杯若干2. 玻璃棒3. 试管若干4. 移液管5. 酒精灯6. 滴管7. 滤纸8. 氯化铁溶液9. 硫酸铜溶液10. 氢氧化钠溶液11. 稀盐酸12. 硝酸银溶液13. 硝酸钾溶液14. 硫酸铵溶液15. 碘化钾溶液16. 氢氧化铵溶液17. 氢氧化钙溶液18. 氯化铵溶液19. 氯化钡溶液20. 碳酸钠溶液五、实验步骤:1. 制作蓝色氯化铁溶液:将氯化铁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 制作绿色硫酸铜溶液:将硫酸铜溶液倒入另一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制作白色氢氧化钠溶液: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制作黄色稀盐酸: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 制作白色硝酸银溶液:将硝酸银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6. 制作紫色硝酸钾溶液:将硝酸钾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7. 制作红色硫酸铵溶液:将硫酸铵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8. 制作黑色碘化钾溶液:将碘化钾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9. 制作棕色氢氧化铵溶液:将氢氧化铵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10. 制作白色氢氧化钙溶液:将氢氧化钙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11. 制作白色氯化铵溶液:将氯化铵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12. 制作白色氯化钡溶液:将氯化钡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13. 制作无色碳酸钠溶液:将碳酸钠溶液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六、实验现象:1. 蓝色氯化铁溶液:呈深蓝色。
2. 绿色硫酸铜溶液:呈亮绿色。
化学趣味科普实验报告
![化学趣味科普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b8f67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b.png)
化学趣味科普实验报告引言化学实验是体验化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式,而趣味实验则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们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和反应,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实验材料- 瓶子A:氢氧化钠固体- 瓶子B:盐酸溶液(浓度为3M)- 瓶子C:漂白粉(含漂白剂)- 瓶子D:氢氧化铜溶液- 瓶子E:醋酸溶液(浓度为5%)- 瓶子F:碘酒- 烧杯- 滴管- 实验台实验一:醋酸溶液与碘酒的反应1. 先准备两个小烧杯,分别放置适量的醋酸溶液和碘酒。
2. 取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碘酒中。
3. 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在滴入醋酸溶液的同时,碘酒的颜色逐渐褪去,最终变为透明。
实验原理:醋酸溶液中的乙酸与碘酒中的碘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无色的碘化乙醇。
![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二:紫色石膏的制备1. 取一个小瓶子,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
2. 慢慢加入瓶子B 中的盐酸溶液。
3. 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固体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强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伴随着大量的气体产生。
观察到瓶子中产生了白色的气雾。
实验三:铜的出现1. 取一个透明玻璃烧杯,倒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铜溶液。
2. 慢慢加入瓶子B 中的盐酸溶液。
3. 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氢氧化铜溶液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水。
同时,还产生了红棕色的沉淀,这是由于铜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溶解度较小,从溶液中析出的。
实验过程中可以注意到,当加入盐酸的速度越快,生成的沉淀越细腻,颜色越红棕。
实验四:重现交通警示标志的颜色1. 取一小烧杯,倒入瓶子E 中的醋酸溶液。
2. 用滴管滴入适量的碘酒至醋酸溶液中。
3. 观察反应现象。
实验结果:滴入碘酒后,醋酸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色,与交通警示标志中的黄色相似。
实验原理:醋酸溶液中的醋酸与碘酒中的碘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无色的碘化乙醇,溶液呈现黄色。
实验五:小苏打与醋的反应1. 取一个小烧杯,加入一小勺漂白粉。
最新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71ab1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b.png)
最新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趣味性,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实验材料:
- 食用色素
- 醋
- 碳酸氢钠(小苏打)
- 热水
- 试管
- 滴管
- 漏斗
- 滤纸
- 铁架台
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倒入适量的醋。
2. 使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食用色素,观察颜色变化。
3. 将碳酸氢钠倒入热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
4. 将含有食用色素的醋倒入另一个试管中,并滴加少量的热水溶解的
碳酸氢钠溶液。
5.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颜色的变化等。
6. 使用漏斗和滤纸对反应后的液体进行过滤,观察滤液的颜色和纯净度。
7. 将过滤后的液体分别滴在不同颜色的花瓣或纸巾上,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实验中,醋和碳酸氢钠的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了气泡。
食
用色素的加入使得反应过程更加直观和有趣。
过滤后的液体颜色与原
始醋的颜色有所不同,显示出化学反应后物质性质的变化。
花瓣或纸
巾上的颜色变化则展示了化学实验的美学价值。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趣味实验,我们不仅观察到了化学反应的直观现象,还体验
到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
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简单的家用物质,也
能产生有趣的化学变化,这有助于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此外,实
验还展示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着色和清洁剂的制备等。
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
![趣味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结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701a1a14791711cc79176b.png)
化学实验趣味化结题报告内容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通过趣味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通过综合实践课和美育的渗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观察、思考、讨论,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以获得理智能力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构建知识,形成各方面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本课题2013年1月正式开始进入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经过钻研和探讨,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作结题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当下高新技术的出现,媒体工具的繁荣发展,文化呈现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获取信息的面和量都有了质的突跃,越来越多的新奇事物以多种形式“侵占”了学生的注意力,相比较,课本试验的单一和死板对于学生却失去了吸引力,要保持化学课堂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就需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在保证实验科学准确的基础上使之趣味化,利用趣味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化学实验趣味化教学,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唤醒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
2.对课本实验的改进。
3.化学趣味实验对化学教学的影响。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准备阶段(2013.1----2013.3)1.复习课本实验。
2.对可本实验做出一些改动,使其更加趣味化。
3.收集或设计一些趣味化小实验。
实施阶段:(2013.3-----2013.10)1.把学生分组,按小组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设计试验并完成试验,各小组交流实验结论,完成实验报告。
2.收集每次试验方案和结论完成阶段:(2013.10----2014.1)1.对学生问卷调查。
2.收集材料。
3..分析每次实验的方案和结论,和做课本实验的平行班级对比成绩完成研究论文。
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19784e26c85ec3a86c2c593.png)
张愿41107102 化学二班化学兴趣实验一、实验目的认识并掌握本实验兴趣实验的原理及其操作;试试并娴熟各仪器的操作以及此中各样技术手段的的运用;认识控制化学反响条件的作用;经过察看亚甲基蓝和亚甲基白在不一样条件下的互相转变,学习察看方法,体验对照实验法。
二、实验原理1.蓝色振荡实验亚甲基蓝是一种暗绿色晶体,溶于水和乙醇,亚甲基蓝的水溶液呈蓝色,在碱性条件下,蓝色亚甲基蓝很简单被葡萄糖复原为无色亚甲基白。
振荡此无色溶液时,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溶液中氧气溶解量就增加,氧气把亚甲基白氧化为亚甲基蓝,溶液又呈蓝色。
能够表示为:亚甲基蓝溶液亚甲基白溶液亚甲基蓝构造式:H N N+C 6H 12O 6+H 2OOH+C 6H 12O 7NSNNSNHH NN2+O2OH2+2H 2OSNHNSNNNN SN2C 6H 12O 6+O22C 6H 12O 7OH假如有酚酞试剂滴加的话,我们会发现颜色变化中还会多了红色与紫色。
原由是当溶液在碱性条件下时,滴加酚酞试剂滴加后溶液显红色。
所以:①当葡萄糖可把亚甲基蓝复原为无色时,因为溶液显强碱性,此时溶液呈红色;②搅拌或稍微震荡条件下空气会把部分无色产物氧化为蓝色,因为紫色与蓝色相混,因为颜色的混淆效应,我们将看到此时溶液显紫色;③激烈震荡后,将会有更多的无色产物被氧化为蓝色的亚甲基蓝,这时因为蓝色过深,将会遮盖酚酞的红色, 结果我们将会看到溶液呈蓝色。
2.固体汽水固体汽水与液体汽水所不一样的是:液体汽水中的 CO 2一般是经过加压的方 法使其溶解在水中;而固体汽水中的 CO 2是借助于原猜中的碱性物质小苏打 NaHCO 3),与可食用的有机酸柠檬酸反响而产生的。
可是酸和碱混放在一同极易发生作用,所以,为了提升储藏的稳固性,往常是先将小苏打用天然胶进行包结,使其在固态是不与固态的柠檬酸反响;当放入水中,因为天然胶的溶解,即可与酸反响,迟缓开释CO 2出来。
其制备主要原理是将碳酸氢钠分别在明胶溶液中,而后烘干,接着于各样所需药品(香精,蔗糖,柠檬酸,色素)混淆,饮用时取其部分,置于饮水器皿,倒入水溶解时柠檬酸会与碳酸氢钠反响,从而放出CO2。
化学趣味实验研究报告
![化学趣味实验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a2e79e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e.png)
化学趣味实验研究报告1. 引言在化学教学中,趣味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趣味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反应的奇妙之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实验技巧。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一系列趣味实验,让学生了解和探索不同化学反应的特性,并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机制。
3. 实验器材和药品•烧杯•试管•实验管夹•高锰酸钾•碘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氢钠•碳酸钠•硫酸•氨水4. 实验步骤与结果4.1 紫色火焰的秘密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和少许水。
2.用火柴或酒精灯点燃高锰酸钾溶液。
实验结果高锰酸钾燃烧时会产生紫色火焰,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4.2 碘液与淀粉的奇妙反应实验步骤1.取一个干净的烧杯。
2.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碘液。
3.将少量淀粉粉末撒入碘液中。
实验结果当淀粉与碘液接触时,溶液会立即变为深蓝色。
这是因为碘分子与淀粉分子之间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了深蓝色的化合物。
4.3 硫酸铜溶液中的奇迹实验步骤1.取一个试管,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将试管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加热。
实验结果在试管中加热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我们会观察到颜色的变化:初始为蓝色,然后逐渐变为无色。
这是因为在加热过程中,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导致溶液中的硫酸铜浓度增加,从而改变了溶液的颜色。
4.4 碳酸氢钠的神奇效应实验步骤1.在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
2.用酒精灯或火柴点燃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结果当点燃碳酸氢钠溶液时,会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伴有爆炸声。
这是由于碳酸氢钠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热能和气体。
4.5 酸碱中的色彩盛宴实验步骤1.取两个干净的烧杯,分别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
2.用滴管将硫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
实验结果在滴入硫酸溶液后,我们会观察到溶液的颜色迅速变化:由无色逐渐变为橙黄色。
这是因为硫酸溶液与碳酸钠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了一种具有橙黄色的化合物。
趣味化学研究报告
![趣味化学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08714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e.png)
趣味化学研究报告引言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常常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的。
然而,通过将趣味因素融入化学研究中,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本篇报告将介绍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和现象,展示趣味化学研究的魅力。
1. 糖果雷达实验目的通过简单、有趣的实验,介绍雷达原理和糖果结构。
实验材料•一个小碟子•一些糖果(硬糖、巧克力豆等)•一个塑料薄膜袋实验步骤1.在小碟子上放一些糖果。
2.将塑料薄膜袋覆盖在小碟子上。
3.轻轻拍打塑料薄膜袋,观察糖果的变化。
实验原理塑料薄膜袋可以类比雷达的天线,糖果则相当于远离的物体。
当我们用手指轻轻拍打塑料薄膜袋时,声波会传播到糖果上,并反弹回来。
因为不同种类的糖果在结构上有所不同,它们对声波的反射和吸收也不同。
这就好比雷达通过接收返回的信号来推断目标物体的性质和位置。
实验结果不同种类的糖果会产生不同的声音。
硬糖产生清脆的声音,而巧克力豆则可能会产生沉闷的声音。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且以趣味化的方式展示了糖果的结构在声学上的不同表现。
##2. 筷子魔法 ### 实验目的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索化学反应的魔力,并介绍引发化学反应的常见因素。
实验材料•一双普通的木质筷子•一个小瓶子•一些醋•一些小纸片实验步骤1.将一些醋倒入小瓶子中。
2.将小纸片插入木质筷子的两端,使其悬空于小瓶子之上。
3.用手将筷子快速搓动几次。
实验原理木质筷子表面的纤维在搓动的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纤维之间的分子结构会发生改变。
在摩擦力的刺激下,纤维之间的化学键会被打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实验结果在搓动木质筷子时,我们可以看到筷子的两端出现火花,甚至可以听到微弱的爆炸声音。
结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引发学习者对化学反应的兴趣。
同时,通过探索引发化学反应的常见因素,我们可以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结束语趣味化学研究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颖而有趣的学习方式。
通过将实验和现象娱乐化,我们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332b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4.png)
化学趣味实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趣味实验,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且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在实验过程中,重点关注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以及实验现象的解释,让学生们从实践中更好的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
引言:化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可以解释物质的组成、属性和变化。
化学实验作为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理论,并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化学趣味实验通过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旨在吸引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
实验材料和方法: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试管、试剂、酒精灯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实验一:彩虹燃烧剂实验a. 准备好试管和所需的化学试剂。
b. 按照比例将试剂倒入试管中,并点燃。
c. 观察试管中火焰的颜色变化,并解释其原理。
2. 实验二:气体火焰颜色实验a. 准备好试管、烧杯和所需的化学试剂。
b. 将试剂倒入烧杯中,并点燃。
c. 用试管将火焰放置在试剂中,观察火焰的颜色变化,并解释其原理。
3. 实验三:魔术牌实验a. 准备好试管、酒精灯和所需的化学试剂。
b. 将试剂倒入试管中,并加热。
c. 将试管弯曲成特定形状,观察封闭试管内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4. 实验四:变色实验a. 准备好试管、试剂和水。
b. 将试剂和水倒入试管中,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1. 在彩虹燃烧剂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火焰的颜色变化,从蓝色到紫色,再到橙色,最后变为红色。
这是由试剂中不同元素所产生的光谱导致的。
2. 在气体火焰颜色实验中,观察到不同试剂的火焰颜色不同情况。
例如,氯化钠产生黄色火焰,硫化氢产生蓝色火焰。
这是由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特征颜色所引起的。
3. 在魔术牌实验中,观察到加热后的试管封闭,试管内产生真空现象。
这是由试剂加热后产生的气体蒸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所导致的。
4. 在变色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从原来的无色变为有颜色。
化学趣味教学实践(3篇)
![化学趣味教学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dbe9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c.png)
第1篇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和制备的科学。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往往以理论为主,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将介绍一种化学趣味教学实践,通过趣味实验、游戏和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
二、趣味实验1. 气球爆炸实验实验材料:气球、小苏打、白醋、滴管。
实验步骤:(1)将小苏打倒入气球中,绑紧气球口。
(2)用滴管向气球内滴入白醋。
(3)观察气球爆炸现象。
实验原理:小苏打与白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球内气压增大,导致气球爆炸。
2. 水中开花实验实验材料:水、酒精、硫酸铜、棉签。
实验步骤:(1)将硫酸铜溶解于酒精中,制成硫酸铜酒精溶液。
(2)用棉签蘸取硫酸铜酒精溶液,轻轻滴入水中。
(3)观察水中开花现象。
实验原理: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铜离子,使水呈现蓝色。
三、化学游戏1. 化学元素连连看游戏规则:将化学元素卡片打乱顺序,玩家通过找出相同元素的卡片,消去卡片。
2. 化学知识问答赛游戏规则:选手轮流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化学问题,答对加分,答错扣分。
四、化学竞赛1. 化学实验操作竞赛比赛内容: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学实验操作,评委根据操作规范、实验结果等因素评分。
2. 化学知识竞赛比赛内容: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回答主持人提出的化学问题,评委根据答案的正确性和速度评分。
五、实践效果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趣味教学实践将化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趣味实验和化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化学游戏和竞赛等活动,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趣味教学实践将化学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六、总结化学趣味教学实践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趣味实验、游戏和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趣味印象实验报告
![化学趣味印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db1e5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f.png)
实验名称:彩虹糖溶解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学校化学实验室实验目的:1. 通过观察彩虹糖溶解过程,了解溶解现象。
2. 探究不同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3. 体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实验器材:1. 彩虹糖若干2. 烧杯3个3. 温度计4. 热水5. 冷水6. 量筒7. 秒表8. 记录本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标记为A、B、C。
2. 使用量筒量取相同体积的冷水、热水和温水(温度在25℃左右),分别倒入A、B、C三个烧杯中。
3. 分别将5颗彩虹糖放入A、B、C三个烧杯中。
4. 同时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每个烧杯中彩虹糖溶解的时间。
5. 使用温度计测量三个烧杯中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6. 观察并记录每个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1. 彩虹糖在冷水、热水和温水中溶解速度不同。
2. 在热水中,彩虹糖溶解速度最快,颜色变化也最为明显。
3. 在冷水中,彩虹糖溶解速度最慢,颜色变化不明显。
4. 随着溶解时间的推移,溶液颜色逐渐由淡变深。
实验结果:1. 在热水中,彩虹糖溶解时间为30秒;在温水中,溶解时间为45秒;在冷水中,溶解时间为60秒。
2. 在热水中,溶液颜色变化最快,颜色最深;在温水中,溶液颜色变化次之;在冷水中,溶液颜色变化最慢,颜色最浅。
实验分析:1. 彩虹糖在水中溶解是物理变化,溶解速度受温度影响。
2.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溶解速度越快。
3. 彩虹糖溶解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与溶解速度有关。
实验结论:1. 彩虹糖在水中溶解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
2. 温度对溶解速度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
3. 通过观察彩虹糖溶解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实验心得:1.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化学实验的趣味性,使我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
3. 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为以后学习溶解度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趣味化学实验 研究报告
![趣味化学实验 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e6753687c24028915fc375.png)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学会仪器的规范操作。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2、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检验等。
3、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高中化学课程需要多种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相互配合,应充分考虑到实验课程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例如,对于必修实验,应综合使用实验表现,学习档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选修实验课程应提倡开放性、应用性,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身边化学现象和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提倡通过开展辩论、展板设计、小型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研究课题的学习评价应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
趣味化学实验 研究报告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淀粉趣味化学实验报告
![淀粉趣味化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8f5f5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0.png)
淀粉趣味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淀粉的趣味化学实验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趣味的化学实验,探究淀粉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主要包括淀粉的蓝黑反应、淀粉的漂白反应以及淀粉与酵母的发酵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具有显著的化学性质,并且在食品、制浆造纸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
1. 实验目的:(1) 观察淀粉与碘液的反应特点,了解淀粉的化学性质;(2) 探究淀粉与漂白粉的反应原理,研究淀粉的漂白性质;(3) 研究淀粉与酵母的发酵反应,了解淀粉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2. 实验原理:(1) 淀粉与碘液的反应:淀粉与碘液反应时会形成淀粉-碘化物,产生蓝色或黑色的复合物,称为蓝黑反应。
(2) 淀粉与漂白粉的反应:漂白粉中的次氯酸可以与淀粉发生反应,使淀粉褪色,实现漂白效果。
(3) 淀粉与酵母的发酵反应:淀粉可以被酵母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醇类物质,从而实现发面的效果。
3. 实验步骤:(1) 蓝黑反应:取一小量淀粉,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用滴管滴入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2) 漂白反应:将一小段透明塑料袋剪下,将淀粉溶液倒入袋中,加入适量漂白粉,轻轻搅拌,观察淀粉的漂白效果。
(3) 发酵反应:将一小量淀粉溶液和酵母放入发酵筒中,用热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发酵筒中的气体变化。
4. 实验结果与讨论:(1) 蓝黑反应:观察到淀粉溶液滴入碘液后,颜色由透明变为蓝色或黑色,说明淀粉与碘液反应形成了淀粉-碘化物。
(2) 漂白反应:观察到加入漂白粉后,淀粉溶液逐渐变得越来越浅,说明淀粉具有漂白性质。
(3) 发酵反应:观察到发酵筒中产生了大量气泡,表明淀粉与酵母发生了发酵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淀粉是一种多聚糖,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
实验结果表明,淀粉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能够与碘液形成复合物,具有漂白性质,并且可作为酵母的营养源参与发酵反应。
这些性质使得淀粉在食品加工、制浆造纸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烘焙食品中,淀粉可以起到增稠、黏合和保水的作用;在制浆造纸中,淀粉可以作为加固剂、润湿剂和胶粘剂;在医药领域,淀粉可用作片剂的包衣材料等。
最新趣味实验实验报告
![最新趣味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1fc28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5.png)
最新趣味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彩色火焰魔法实验目的:探索不同化学物质燃烧时产生不同颜色火焰的原理,并进行趣味展示。
实验材料:- 九个小型烧瓶- 硫酸镁(MgSO4)- 硫酸铜(CuSO4)- 氯化钴(CoCl2)- 氯化铁(FeCl3)- 氯化锂(LiCl)- 氯化钠(NaCl)- 酒精- 滴管- 防护眼镜- 火源(如酒精灯或打火机)- 实验手套和围裙实验步骤:1. 穿戴好实验手套和防护眼镜,确保实验安全。
2. 将九个烧瓶分别标记,并在每个烧瓶中加入少量的化学物质:硫酸镁、硫酸铜、氯化钴、氯化铁、氯化锂、氯化钠各一烧瓶,剩余三个烧瓶分别加入这六种化学物质的不同组合。
3. 使用滴管向每个烧瓶中加入少量酒精。
4. 点燃酒精灯或准备好火源。
5. 逐一点燃每个烧瓶中的酒精,观察并记录不同化学物质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6. 确保在成人监督下进行实验,并在实验结束后妥善处理所有化学物质。
实验结果:- 硫酸镁燃烧产生蓝绿色火焰。
- 硫酸铜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 氯化钴燃烧产生粉红色火焰。
- 氯化铁燃烧产生金黄色火焰。
- 氯化锂燃烧产生橙红色火焰。
- 氯化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 化学物质组合产生的火焰颜色为组合成分颜色的混合。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化学物质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
这种现象是由于物质中的金属离子在高温下激发电子至高能级,当电子回落至低能级时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所致。
本实验不仅展示了化学的趣味性,也向参与者介绍了火焰颜色变化的科学原理。
趣味实验的实验报告
![趣味实验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3ed6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2.png)
实验名称:神奇的紫色液体实验目的:探究紫色液体的神奇性质,了解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实验时间:2021年11月10日实验地点:学校实验室实验器材:紫色液体、烧杯、玻璃棒、试管、酒精灯、火柴、温度计、pH试纸、蒸馏水、NaOH溶液、HCl溶液、氢氧化钠固体、盐酸固体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紫色液体放入烧杯中,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2. 用玻璃棒搅拌紫色液体,观察其变化。
3. 将紫色液体加热至沸腾,观察其变化。
4. 将紫色液体冷却至室温,观察其变化。
5. 将紫色液体滴在pH试纸上,观察其酸碱性质。
6. 向紫色液体中加入蒸馏水,观察其变化。
7. 向紫色液体中加入NaOH溶液,观察其变化。
8. 向紫色液体中加入HCl溶液,观察其变化。
9.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紫色液体中,观察其变化。
10. 将盐酸固体加入紫色液体中,观察其变化。
实验结果:1. 紫色液体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明显气味。
2. 搅拌后,紫色液体仍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明显变化。
3. 加热至沸腾后,紫色液体开始冒气泡,颜色逐渐变浅。
4. 冷却至室温后,紫色液体颜色恢复,无明显变化。
5. pH试纸显示紫色液体为碱性。
6. 加入蒸馏水后,紫色液体颜色变浅,无明显变化。
7. 加入NaOH溶液后,紫色液体颜色变深,出现沉淀。
8. 加入HCl溶液后,紫色液体颜色变浅,无明显变化。
9.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紫色液体颜色变深,出现沉淀。
10. 加入盐酸固体后,紫色液体颜色变浅,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1. 紫色液体加热后会产生气泡,颜色变浅,说明其在加热条件下分解。
2. 紫色液体冷却后颜色恢复,说明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 紫色液体为碱性,加入酸或碱后会发生颜色变化和沉淀反应。
4. 紫色液体加入固体后也会发生颜色变化和沉淀反应。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了解到紫色液体的神奇性质,以及在加热、冷却、酸碱条件下发生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从中总结出实验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知道些元素的检验。
5、懂得一些生活常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学会利用已学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见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查找资料,调查研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主动获取有用信息;
2、了解化学研究的初步方法,知道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根据课程模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
高中化学课程需要多种评价方式和策略的相互配合,应充分考虑到实验课程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策略。例如,对于必修实验,应综合使用实验表现,学习档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选修实验课程应提倡开放性、应用性,密切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对身边化学现象和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提倡通过开展辩论、展板设计、小型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研究课题的学习评价应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予以考察。
同时,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在设置选修课程模块时应充分反映现代化学发展和宜昌地域的优势。
2.课程模块选择建议
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阶段完成6个必做实验后可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做一个实验,并获得学分,可达到校本课程的结业要求。
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团结合作探究“长江水的净化”。
3.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4.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思路
高中趣味化学实验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
3、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建立于他人的合作探究精神。
4.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高中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在高中化学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于解释生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实施学分管理,进行综合评定
高中趣味化学实验课程设有6个必修实验课程,共2个学分。对化学实验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再选学1-2个化学选修实验。
应根据学生在相应课程学习中的纸笔测验、学习档案记录和活动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以此决定学生是否获得相应课程模块的学分。
要建立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机制,全面反映学生的选课情况和学业发展过程。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四、评价建议
高中趣味化学实验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高中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又要有利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
高中趣味化学设置内容丰富的实验,使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学会仪器的规范操作。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2、懂得运用已学化学知识。如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检验等。
3、了解某些各类食物主要成分的营养作用,以及可能的特征反应。
趣味化学实验 研究报告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新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体系。
一、课程性质
趣味化学实验课程是与高中教育阶段《化学》相衔接的实验教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实验内容,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