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知识二年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熊华(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将于2013年秋季起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始使用。这册教材是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为依据,在总结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实验
教材)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着力体现《标准(2011)》倡导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参考实验过程中教师的经验和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编写体例作了适当调整。使教材结构更加合理,既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助于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和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下面就这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编写特点作一简要介绍。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初步认识角,表内乘法,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认识几时几分,数学广角,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长度单位”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
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认识线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根据实验教材的反馈意见对原来的一些探究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比如对“统一长度单位”的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得新知识的呈现更具逻辑性,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并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实验教材一样,这
部分的编排还是将加、减法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情境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需要说明的是与实验教材相比,本单元不再单独安排加减法估算,只在练习中初步渗透。
“角的初步认识”在初步认识角的概念及直角的基础上,增加了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表内乘法” 主要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表内乘法口诀。本套教材仍采用分别集中教学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方式编排。即本册安排表内乘法的教学,“表内乘法(一)”教学乘法的意义和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教学7~9的乘法口诀;二年级下册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以正文形式突出地呈现“几个几”,很好地沟通了加法和乘法的关系,更利于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的编排方式沿袭了实验教材的做法,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样便于学生自主探索、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也便于学生记忆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仍采用“小九九”。和实验教材相比,变化的是将有关“倍”概念的教学内容后移至三年级上册,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再进行教学。
“观察物体(一)”在原来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的基础上,增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将原实验教材的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后移,删去了广大教师普遍认为“难教难学”的“镜面对称”的内容。
“认识时间”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反馈的意见,认识几时几分对于一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同时日常生活中人们精确地表达时间(精确到几时几分)的机会并不多,所以现在后移到二年级上册。并且只要求学生能认识半时、认识分针走到每个数所表示的时间,即几时5分、几时10分、几时15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数学广角” 对原内容进行了调整,本册教材介绍了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思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表内乘法(二)”之后,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让学生通过各种测量活动,积累丰富的测量及表示长度的经验,形成长度单位的清晰表象;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操作活动,将抽象的长度或高度的数据与自我的感知和认识结合起来,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增强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同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除上述内容外,本册教材和一年级教材一样,继续强调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各单元内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的板块,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编排特点
(一)加减法笔算重视算理算法的教学。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达到要求。实验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让小学生很好地理解加减法笔算的算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教材提供的算法的必要性?根据《标准(2011)》的理念和实验教材的反馈意见,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笔算算理算法的教学。
一方面仍采用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编排思路设计例题;另一方面结合具体算式突出笔算的要点,让学生经历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例如,在“加法”小节的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笔算,例题的设计体现了这样的思路:例1的教学要点是竖式的写法,例2的教学要点是“相同数位对齐”,例3的教学要点是“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同时,根据学生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设计学习内容,呈现教学过程。教材细节上的变化是教学经验的提炼,追求的是恰当与合理。例如,加法的例1(见图1)改用35+2(原为36+30),教学竖式的写法和对位。在这里学生要结合小棒图思考:“2”应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要与第一个加数的个位对齐?这就提高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真正地去理解算理。又如,学习减法时,例1的教学之后安排了“个位相减得0”和“十位相减得0”竖式对照出现的练习(见图2),使学生体会当竖式的得数是0时应该如何处理,进而更好地理解算理和算法,等等。
图1 图2
2.重视“笔算计算法则”的概括与呈现。
根据实验教材使用反馈的意见与建议,我们对“笔算计算法则”的处理有了一定的变化。一是随着某一计算内容教学的进展,紧密结合算式,分步出现所学习笔算的计算法则。例如,笔算加法结合“不进位加”“进位”的3个例题,分别出现“个位与个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为后面讨论并概括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打好基础。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计算法则的确定性和必要性,感受数学规律形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二是在提示让学生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