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1.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天子所设大学,诸侯所设的大学,书上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1)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

(2)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礼:①“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

“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②《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

”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③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2.(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①“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

“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

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

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②“御”是指驾车。

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

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明代的教育)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明代的教育)

第7章明代的教育7.1 复习笔记一、明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文教政策(1)崇儒纳士,广设学校,培育人才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学校教育。

在中央,明朝便有南北两个国子监,同时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学校,从而从京师到郡县以及乡村地区,建立起了学校教育网络。

明初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2)创行八股取士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3)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明朝统治者广设学校,重视科举,是为了培养和选拔他们所需要的治术人才。

因此,在积极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也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重要的有以下三点:①推崇程朱,删节《孟子》;②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③屡兴文字狱。

2.学校教育制度(1)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明朝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中央设立的主要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

地方设立的主要有府学、州学、县学,以及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都转运司儒学、宣慰司儒学、按抚司儒学,此外还有武学、医学、阴阳学和社学等。

其中国子监属大学性质;武学、医学、阴阳学属专科学校性质;各府、州、县学和都司、行都司、卫、都转运司、宣慰司、按抚司儒学相当于中等学校性质;社学属小学性质;宗学是贵族学校。

在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国子监是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关,长官为祭酒,司业为其副,主管中央官学的政令。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上,在各直省设置儒学提举司,地方教育行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书院明初,书院极不发达,经过100多年到成化年间才逐渐发展起来,至嘉靖年间达到极盛。

明初书院长期不发达,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明朝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第二,官学待遇优厚,科举前程荣耀,一般士子不再热心于书院。

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科举越发腐朽,教育空疏,官学逐渐变成科举的附庸,一些理学家为救治时弊,多立书院以讲学,于是书院逐渐兴盛。

简明中国教育史

简明中国教育史

简明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②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③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④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的模仿为主2.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生产日益发展;社会事物日渐复杂;文字的产生.(1)五帝时代已有大学,名叫"成均",最初见于<诗书><礼记>二书,董仲舒认为其是五帝之大学. (2)虞舜时代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并且已有了大学,小学之分(3)总之,我国从原始公社制末期到奴隶制社会已经初步形成起专门的教育机构_学校,到了商朝已经有比较完备的学校,但学校的教育内容仍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宗教等活动结合在一起,一般文化知识的教育只有初步分化出来的趋势.3.西周的教育制度(1)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2)教育制度:官师一体、政教合一。

(学在官府)(3)教育内容——西周“六艺”:礼(类似政治伦理课)、乐(类似综合艺术课)、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文字)、数(计算、算法)其中,诗书礼乐称为“大艺”(4)重视家庭教育,但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严重。

(5)学校管理制度:嫡子13岁入小学,20岁入大学;余子15岁小学,18岁大学。

小学应为7年,大学为9年。

每年入学,隔年考查。

养老与视学结合。

4.稷下学宫它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

特点:学术自由;教师待遇优厚;学无常师;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影响:促成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5.私学产生的意义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6.孔子“有教无类”主张春秋末期,面对官学衰落和私学的兴起,“学在官府”变为“学在四夷”的社会现实,从“性相近习相远”的理论前提出发,激励主张扩大教育的对象,明确提出其主张。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3.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的教育对象的主张:有教无类(概念)3.《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4.《中庸》关于教育学的过程与步骤《学记》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及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学记》的概念及地位秦、汉教育秦代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汉代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及对汉代教育影响汉代的太学、鸿都门学的概念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选士制度家底教育代表人物、著作3.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4.颜之推及《颜氏家训》唐代学制的特点科举制度的概念3.文教政策唐代的文教政策(一)重振儒术1、尊孔2、提高儒士的地位3、皇帝亲临观释奠。

4、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二)兼重佛老1、崇佛2、大倡道教4.学校教育制度的主要特点隋代学校教育的三大特点:(一)教育管理方面,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行政长官:(二)专科教育得到了发展(三)教育政策的摇摆5.隋唐的科举制度6.韩愈的教育思想特点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文教政策特点王安石改革的主要内容3.宋代科举宋代书院,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朱熹的教育思想、教育阶段的划分,学习内容,读书方法第九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魏源关于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京师同文馆(概念)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癸卯学制(概念)中体西用(概念)第十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重点梳理)2..葵卯学制第十一章民国初期的教育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2.壬子葵卯学制“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922年的新学制“局限与进步性”(新学制概念)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教育:农民运动讲习所(概念)4.国民政府教育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活动与思想(了解)第十五章革命根据地教育抗日军政大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整理
教育对象的主张:“有教无类”
西周社会确立的教育,乃是一种官立教育,同时亦是一种贵族教育。从孔子以下,虽无教育制度,但有教育精神,其时乃是社会私家教育时代,亦可称为一种纯粹的社会教育或平民教育。其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孔子提出并实践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
“类”有二义。
一是指“族类”,即不同民族之间的区别。
2、促进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
“独尊儒术”,意味着统治者将教育视为有别于暴力的政治统治手段,所谓“教化立而奸邪皆止”。儒家思想一贯认为教育的政治作用,不在于以法教民,使民不敢为非,而在于以纲常名教化民易俗,使民耻于为非。因此,强调以人伦道德为教,比如敬老慈幼、诚实和睦、团结互助等,从而促成了教育的伦理化。这一文教政策,对我国教育政治伦理化特点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这条主张的核心思想是要确立儒学的主导地位,将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一指导思想。
(二)置明师,兴太学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从,对亡(无)应书者,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3、结束了“百家争鸣,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在教育上,采用儒经作为养士和取士的唯一依据,实现了教育的儒学化。
4、导致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畸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先秦百家争鸣、学术高度繁荣的局面,结束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各种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规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规定了以儒家思想、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文化格局。其实施后的一个明显的消极后果就是名、墨家之学中绝不传,中国因此丧失了一个把逻辑、数学、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比较注重科学理论的学术传统,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呈现了畸形。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教育的评价、内容(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评价:①目的原始: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而接受教育训练。

②内容原始: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③形态原始: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④方式原始: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男女教育的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

内容:生产劳动的教育(工具、取火、渔猎、种植、原始手工业);精神层面:生活习俗的教育(群体生活规范、两性交往、成年礼→早期生产劳动教育);原始宗教教育(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巫术占术崇拜);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教育。

2、夏商西周:“六艺”教育的特点:“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既是教育内容的总称,也是一个时代文化精华的集中反映。

它既强调了道德精神,也强调刚健体格;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包含有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因素。

3、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①学校教育由奴隶制的国家机器所控制和操纵;②学校教育只对贵族子弟开放;③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维护奴隶制的多种统治人才;④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和它们所需的武装。

4、春秋战国: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孔子:重视教育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好学与实事求是态度,主张自觉修养德行: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教师典范: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身教重于言教。

墨子:重视环境的作用;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方法:主动,创造,时间,量力;思想:以非攻、兼爱为核心,尚贤、节用为基本点。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必考】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必考】

【学校的产生】一、氏族公社末期的学校萌芽,经过了“成均之学”“虞庠之学”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萌芽。

二、学校的雏形。

“庠”:掌握在奴隶主贵族中的统治工具。

“序”武士的教育意义。

“校”十分严格的考核,军事体育性质的教育。

三、商代正式学校“庠序”发展,“学”“瞽宗”的创新,标志着我国学校正式形成。

【夏商周学校的特征】文化教育完全为奴隶主贵族垄断,奴隶根本无法享受文化教育权利。

具体特征如下:一、学校教育由奴隶制的国家机器直接操纵控制。

二、只朝奴隶主贵族子弟开放。

三、只培养维护奴隶制的各种统治人才。

四、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他们需要的武功。

【原始社会教育特点】1、教育权利平等2、生活教育紧密联系3、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4、教育是口耳教授。

【私学产生的原因、特点、意义】一、1社会原因:生产的发展和政治斗争的需要、直接原因:士阶层的出现和“文化下移”二、特点:自由讲学,学有所宗;教师教学以知道学生自学和组织研讨为主;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紧密结合;私学教学往往无固定场所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三、意义:1、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需要,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2、不仅是对西周旧教育制度的否定,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国家高度垄断教育的格局,而且使我国古代的学术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有力的推动了学术下移运动。

3、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学者、教育家等。

4、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这种私人办学的形式一直保持在我国学校教育之中。

【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这场不可多见、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的。

私学空前发展的标志。

(尊师重道、兼容并包、百家争鸣)【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思想:1、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

这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他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王炳照 简明中国教育史 第4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王炳照 简明中国教育史  第4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 含考研真题》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13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1 复习笔记
13.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 奴化教育...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1 复习笔记
14.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15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1 复习笔记
7.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8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8.2 课后习题详解
8.1 复习笔记Biblioteka 8.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9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 的教育
9.2 课后习题详解
9.1 复习笔记
9.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10章 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4.2 课后习题详解
4.1 复习笔记
4.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5.2 课后习题详解
5.1 复习笔记
5.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6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6.2 课后习题详解
6.1 复习笔记
6.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7章 明代的教育
第1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 的教育
1.2 课后习题详解
1.1 复习笔记
1.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2.2 课后习题详解
2.1 复习笔记
2.3 典型题(含考 研真题)详解
第3章 秦、汉教育
3.2 课后习题详解
3.1 复习笔记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中国教育史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成均——实施乐教之地庠——养老与教育(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

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

(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

(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 1 -6.春秋时期教育的变革(1)私学的特点(官、私学比较)自由办学自由就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 7.孔子的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在教育对象上,无论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宋元时期的教育)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6章宋元时期的教育6.1 复习笔记一、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1.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争霸称雄的教训,宋初诸帝均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实行以文制军的策略,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互相补充,相互为用。

由于统治者的积极提倡,为“理学”——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北宋的“三次兴学”北宋仁宗以后,曾有“三次兴学”之举,改革科举,振兴学校,对于宋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庆历兴学和胡瑗的“苏湖教法”①庆历兴学的主要措施北宋第一次兴学,即庆历兴学,是由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兴学的主要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a.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必先经过学校学习;b.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c.采用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改革太学。

②“苏湖教法”的主要内容苏湖教法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讲学时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

他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

经义斋学习六经经义,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学习一些应用学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学生可主治一科,兼治他科。

苏湖教法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北宋庆历兴学中得到推广,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王安石主持了北宋的第二次兴学,史称“熙宁兴学”。

其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根据考试成绩和日常“行”“艺”升舍和授予官职;②整顿地方学校,主要是设立学校,严格选置教官;③颁定《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④设置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⑤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

对进士科考试也做了改革。

(3)崇宁兴学崇宁兴学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扩大太学规模;②普遍设立地方官学;③添设宗学、天文学、医学、武学、算学、律学、书学、画学等多种专门学校;④全面实施“三舍法”,停止科举,通过学校取士;⑤建立县、州、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秦、汉教育)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秦、汉教育)

第3章秦、汉教育3.1 复习笔记一、秦代教育秦代的文教政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书同文”“行同伦”(1)“书同文”“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

秦统治者以小篆为文字形体的标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这样做不但为秦朝政策法令的顺利推行扫除了障碍,也为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行同伦”“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黔首改化,远迩同度”,进一步融汇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秦统治当局十分重视统一政令法度,并对各地不利于推行政令法度的陋风异俗进行纠正,从而达到“行同伦”的理想境界。

总之,“行同伦”是为了消除割据势力,从思想上规范人民,尤其是在原六国旧地实施教化,这对于形成全民族的民风习俗、道德规范有积极的作用。

2.焚书禁学、以法为教秦统一后,秦始皇听从采纳法家代表李斯的建议,颁布了“挟书令”,焚毁大量书籍,并禁止私学。

由于书籍被焚,言论被禁,私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惟一可以作为学业的就是法令了,而且只能以那些制定、执掌和解释法令的官吏为师,这就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

秦代的这一政策,严重地摧残了古代的文化教育,对于一般的学校教育采取了错误的全盘否定的态度。

“以法为教”实际上是以法代教;“以吏为师”实际上是取消了学校教育制度。

而以“焚书坑儒”为开端的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扼杀了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百家私学在全国范围内遭到了沉重打击,一些学派衰落了,大量的著作散失毁灭了,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至此遂告结束。

3.吏师制度与博士制度因此秦代的教育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吏师制度,二是博士制度。

(1)吏师制度为求得教育上的统一和对教育的控制,秦代实施了吏师制度,并以此作为秦朝基本的教育形式。

吏师制度的推行是以法家的政治、教育主张为思想基础的,是以在职官吏充当教师、以国家法令为中心教学内容的教育制度。

秦实行吏师制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造就一批刀笔小吏。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教史复习一,宋朝(一)北宋三次兴学,广设学校1,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庆历兴学(1)主要内容:其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其二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先策,次论,次诗赋,罢贴经,墨义;其三创建太学,推行“分斋教学”制度。

2,第二次兴学——王安石——熙宁兴学(1)主要内容其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①扩增太学校舍,保证工作生活用房。

②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保证教学质量。

③创立三舍法。

(A)主要内容: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等级,太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初入太学者经考试合格入外舍,人数不限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公试),一二等者结合平时行艺升入内舍→ →内舍人数规定300人,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优平等者结合平时行艺升入上舍→→上舍人数规定100人,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方式同科举的“省试法”,太学官员不参加,朝廷另委考官),平时行艺和考试都为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官—一优一平中等者免去礼部试,直接参加殿试—一优一否下等者免去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试。

(B)评价:其1:在太学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察和选拔力度力求做到与平时行艺与考试成绩相结合,学行优劣与其任职使用相结合,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太学教学质量。

其2:把上舍考试与科举考试相结合,融养士和取士于太学,提高太学地位。

其3:“三舍法”是中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上的一项创新,不仅对宋朝学校教育产生积极作用,对元明清的教育的影响也深远。

其二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重视地方教育。

其三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使北宋专科学校教育得到发展。

其四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统一思想。

3,第三次兴学——蔡京——崇宁兴学主要内容:(1)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2)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3)新建辟雍,发展太学。

(4)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法和画学等专科学校。

(5)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4,评价:(1)三次兴学是宋朝“兴文教”政策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体现。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国教育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记录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深入研究中国教育的过去对于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一、古代教育古代中国的教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部落社会。

在这个阶段,教育主要通过家庭和社会的传统文化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儒家教育开始兴起。

孔子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仁爱”、“礼仪”等价值观念,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在古代,士人教育成为社会精英的象征,科举制度也逐渐形成。

二、封建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统治阶级的子弟,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

官学成为封建社会中的主要教育机构,它们培养了大量的士人,为封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统治力量。

此外,宗教教育也在封建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道教等宗教机构成为教育的中心。

三、近代教育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在清朝末年,西方的近代教育开始传入中国,西方教育思想和制度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等教育家提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理念,他们主张“教育救国”,呼吁改革传统教育制度,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新式学堂、私塾等新型教育机构开始兴起,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现代教育20世纪初,中国的教育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被视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了全民教育制度,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了教育资源。

此外,高等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教育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改革、教育评价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实施,为中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同时,教育国际化也成为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中国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10.1 复习笔记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

从1898年6月11日进入高潮,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结束,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兴办新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取士制度,学习西方文化等。

这一切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双方展开尖锐的论战。

这场争论反映在文化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自1888年,康有为上第一奏折开始,维新派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

另外,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地制造舆论,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

(1)兴办学堂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①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

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

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

但这些学堂,也还存在一些封建主义因素,在课程上还有不少封建主义的内容,在道德训练的方法上,不少是出自宋明理学家的教育主张。

②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

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时期的教育- 1.1 官学与私学:在周朝,教育主要由官府控制,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同时,私学也开始出现,如孔子的讲学。

- 1.2 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是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二、秦汉时期的教育- 2.1 秦朝的法家教育:秦朝推行法家思想,重视法律教育和农业技术教育。

- 2.2 汉朝的太学:汉武帝时期设立太学,成为国家培养官僚的主要机构。

同时,儒家经典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3.1 私立学校的兴起:这一时期,私立学校逐渐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力量。

- 3.2 儒家经典的注释与讲学:学者们注重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注释,讲学活动盛行。

四、隋唐时期的教育- 4.1 科举制度的确立:隋唐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 4.2 教育内容的扩展:除了儒家经典,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也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五、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5.1 科举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这一时期,科举制度更加完善,成为教育的中心。

- 5.2 书院的兴起:书院成为学术研究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

- 5.3 教育内容的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儒、释、道教育,还出现了实学、西学等新的教育内容。

六、近现代教育的变革- 6.1 晚清的教育改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晚清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设立新式学堂,引进西方科学知识。

- 6.2 民国时期的教育制度:民国成立后,教育制度进一步西化,实行普及教育,推广新文化运动。

- 6.3 新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实施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

七、当代教育的特点- 7.1 教育法制化:教育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确保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 7.2 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和内容日益现代化,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新趋势。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一、中国教育史的学科特点时段划分:古代教育、近现代教育(一)古代教育——独立形成、发展1、教育制度:学校教育体制:官学(中央与地方)、私学、书院考试制度(选士制度与学校考试):察举制与科举制度2、教育思想与实践(1)儒家教育思想家(以孔子、孟子、荀子、朱熹、王守仁等五位主要代表)(2)道家教育思想家(3)墨家教育思想家(4)法家教育思想家(二)近现代教育——中西教育结合1、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1)洋务教育(2)留学教育(3)教会教育2、四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戍学制、戊辰学制3、国民政府的教育:教育方针、教育发展与管理措施4、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以干部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二、《大学》中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庸》中的“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记》: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建国君民”、“化民成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三、《学记》中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原则(4个):豫(预防)、时(及时)、孙(顺序)、摩(观摩)方法(4个):问答、讲解、练习、类比四、传说中的古代学校的萌芽1、明堂2、成均(教音乐的地方)3、庠(乡学)4、序和校(军事教育)五、商代的四种学校:1、庠:道德伦理教育、习射2、序:习射、武舞3、学:右学—大学;左学—小学4、瞽宗:原是宗庙,高等学校(同“右学”、“辟雍”:学习礼乐。

)六、西周小学入学年龄古代小学的年龄不是很严格,一般是八到十五岁。

(西周小学强调的是德行教育,重视以道德来教育贵族子弟)七、辟雍(太学)的概念:位置居中。

习射练武、举行盛典之所。

由三公(太师、太保、太傅)负责。

“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礼记·王制》八、西周学校制度的特点1.学术官守,也称“学在官府”。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的知识点)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笔记(代表性得知识点)一、有关常识:1.四书、五经: 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形成“学在官府”, “官守学业”得局面, 政教一体, 官师合一, 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 培养治术人才。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得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其学则《弟子职》就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

4.《史籀篇》就是著录于史册得最早得蒙学教材。

5.中国近代得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 最早提出建议得就是容闳。

6.1877年,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 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 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得“最重要”原则。

1890年,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 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得重点。

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7、古代官学名称:商代: 序、庠、学、瞽宗西周: 国学(辟雍、泮宫)与乡学(塾、庠、序、校)汉代: 太学(鸿都门学、宫邸学、邸第学)、地方官学(郡国学)隋唐: 儒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专科学校(律学、算学、书学、崇玄学、医学、兽医学、天文学、音乐学、工艺学)、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县学)宋元明清: 中央官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武学、画学、回回国子学、四译馆、俄罗斯学堂)、地方官学(府学、州学、军学、监学、县学、社学、卫学)。

(社学: 古代地方官学得一种。

元代首创, 各县村庄一般50家为一社, 每社立学校一所。

择通晓经书者为师, 利用农闲空隙时间, 使子弟入学。

明承元制, 农村普设社学。

)古代私学名称:高等私学(精舍、精庐), 初等私学(书馆、学馆, 村学、村塾、冬学, 坐馆、教馆、家塾、私塾、义学、义塾)8、墨、道、法家得教育思想:墨家得教育内容以“兼爱”得基本思想为主, 同时重视文史知识得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培养, 还注重实用技术得学习, 也重视武艺与自然科学技术得教育, 大大突破了儒家教学内容得范畴, 但忽视礼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与审美力方面所产生得作用。

简明中国教育史重点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重点笔记

简明中国教育史笔记第一章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

“成均”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一、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西周的学校: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

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有小学一级。

二、西周学校的老师和教育内容西周教师:教育宗旨主要通过老师来贯彻,通过教育内容来体现,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这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

古代的典章文物,有专官执掌,唯官有书、礼、乐、射、舞所用的器具,由典乐官执掌,唯官有器,欲学者必就官而学,因此学校老师都由官史兼任。

教育内容: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

西周“国学”与“乡学”的教学科目如下:(一)“国学”的教学科目1、乐教2、三德3、六艺4、六仪5、六舞(二)“乡学”的教学科目1、六礼2、七教3、八政4、乡三物三、西周的幼儿教育和女子教育幼儿教育:西周时代的幼儿教育极为重视,贾谊认为,中国很早就有“蚤(早)喻教与选左右”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第1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1. 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天子所设大学, 诸侯所设的大学,书上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1) 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

(2) 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 礼:“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

“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

”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2. (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

“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

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

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御”是指驾车。

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

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1. (什么是稷下学宫?)(P20)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 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1) 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1)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法律的关系;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 关于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①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② 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

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 关于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 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都向学生传授,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2) 孔子的教学思想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3.学思并重: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3)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德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关系。

1.立志乐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朝闻道,夕死可矣。

”2.克己内省: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自我约束,自我反省。

3.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

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4.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5.德育内容:仁爱、孝悌、忠恕、礼义、诚信(4) 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全力教诲;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 孟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43)盂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

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1)持志养气。

盂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尚志”、“持志”,要“养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反求诸已。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

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巳”。

(3)改过迁善。

孟子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他特别赞扬“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提倡“与人为善”。

(4)刻苦锻炼。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

孟子的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1)自求自得。

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

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

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

(2)专心有恒。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

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

(3)启发引导。

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4)循序渐进。

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4. 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0)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称为“渐”或“注错”。

另一方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称为“积”、"积靡"。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

在教育内容方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教学方面的主张:(1)积微见著,积善成德。

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

(2)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

虚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

(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

“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列开来。

“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

5. 墨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9)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染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第3章 秦、汉教育1. 秦代教育——焚书禁学、以法为教(P87)(什么是“挟书令”?)挟书令:即挟书律,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2. 汉代文教政策——“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P91)汉武帝即位后,开始重视儒家思想,且改弦更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建元元年,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

”这是首次在选拔贤才的标准中明确了学派方面的限制,即法家、纵横家人士不得参选,开始了罢黜百家的先声。

建元五年,汉武帝在尊儒方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置五经博士”。

这一举措,确立了经学整体在官方学术代表博士中的主导地位。

董仲舒《对贤良策》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其宗旨在于“更化”。

董仲舒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

他在对策中反复强调要“任德教”,教化必由贤才来实施。

董仲舒从理论的层面上阐发“独尊儒术”的意义,而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因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并且奠定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及模式。

3.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太学(P94)(1) 太学的兴办和发展太学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

从汉武帝创立太学,置博士弟子员开始,太学成为汉代国学的定制。

太学的兴办,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产物。

学术界一般都将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作为汉代创立太学的开端。

(2) 太学教育的特点太学的教师:汉代太学的教官由博士担任。

博士的地位十分优越,可用“秩卑而位尊”来概括。

太学的学生:汉代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或“诸生”。

太学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只是青年为“特别生”。

太学的教学特点:太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经书或两种经书以上;“行修”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观念。

1 太学有御定统一的教材。

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五经》是太学法定的教育课程。

2 太学博士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

“师法”即师承关系,其核心在于辨明师承关系。

“家法”即学术流派,侧重于传经内容。

3 汉代太学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

太学建立之初,汉武帝规定用“设科射策”的方法每年考试一次,成为“岁试”。

所谓“射策”,即抽签口试问答,所谓“设科”是按试题的难易分甲乙两科,后来还有丙科。

汉代太学教育与汉代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对于巩固封建大一统的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它使孔子的“学而仕则优”思想逐步得到制度上的落实,儒家经学从此成为士人做官的“敲门砖”。

4. (什么是鸿都门学?)(P97)鸿都门学: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时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一所新型的中央官学。

鸿都门学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5. 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P108)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1) 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建立太学,改革人才选拔机制”。

(2)兴教化,正万民:王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和教化。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制思想。

6. 董仲舒的教育原则方法(P113)(1)教师的“圣化”:要求以身作则,进而论及教学。

(2)节博合宜: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