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姜瘟病的防治技术
姜瘟病最有效的方法法
姜瘟病最有效的方法法
姜瘟病(生姜黄化病)是由姜黄单胞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响姜类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叶片枯黄、干枯、倒伏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姜瘟病的方法:
1. 良好的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通风、排水良好,每次浇水前要先让土壤表层干燥。
2. 使用无菌种苗:从可靠的来源购买无菌种苗,确保它们没有携带病原体。
3. 合理的施肥:不要盲目施肥,要按照姜类植物的需要进行科学的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酸化。
4. 防治虫害:要及早发现并防治白粉虱、蚜虫等虫害,以减少它们对植物的损害和病原体的传播。
5. 喷施药剂:使用有效的杀菌剂对病情加以控制,例如金露散、多菌灵、百菌清等,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繁殖,缓解病情。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药剂,防止产生抗药性。
综上所述,防治姜瘟病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综合使用上述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姜病虫害防治历
生姜病虫害防治历一、生姜病害防治1.姜瘟病(1)症状:姜瘟病是生姜的主要病害,主要为害地下块茎。
发病初期,姜块表面出现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不明显,病健交界处明显,后期病斑表面产生白色霉层。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销毁。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姜腐病(1)症状:姜腐病主要为害地下块茎,发病初期,姜块表面出现淡黄色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不明显,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黑色霉层。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同姜瘟病。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3.姜炭疽病(1)症状: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病斑边缘呈紫红色,中央灰白色,后期病斑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同姜瘟病。
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二、生姜虫害防治1.姜螟(1)症状:姜螟是生姜的主要虫害,以幼虫为害叶片、茎秆和地下块茎。
叶片受害后,出现孔洞、缺刻,严重时整株叶片被食光。
(2)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清洁田园,减少虫源;适当调整播种期,避免幼虫盛发期与生姜生长旺盛期重叠。
②药剂防治:在幼虫发生初期,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姜蚜(1)症状:姜蚜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生姜叶片背面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曲、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
姜瘟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
姜瘟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介绍姜瘟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姜类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防治和治疗姜瘟,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和治疗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姜瘟综合防治和治疗技术,以帮助农民提高姜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病害预防地块选择选择种植姜类作物的地块时,要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土地,避免选择在积水较多或者排水不良的地方种植。
病害防治1.合理轮作:姜类作物不宜连作连种,要合理轮作,如与豆类、玉米、蔬菜等作物轮作,以减少病害传播和发生的可能性。
2.种植健康种苗:选择健康的种苗,避免使用带有病害的种苗,以防止病害传播。
3.清除病害源:在种植前要清除地块上的残渣和病害植株,避免病害源重新感染作物。
4.施肥合理: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5.定期修剪和清洁:定期修剪病害植株和清洁田间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病害监测定期进行病害监测是及时发现姜瘟病害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监测: 1. 目测观察:定期巡视田间,对作物的叶片、茎部和根系进行目测观察,发现异常症状及时采取措施。
2. 样本检测:及时采集病害样本,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病原菌检测和病害种类鉴定,以确诊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害防治技术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剂来控制姜瘟病害是一种环保、有效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防治剂包括: -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与病原菌竞争、分解代谢产物或产生抑制物质来抑制姜瘟的发生。
- 紫便桃花孢Sin75:具有抑制病原菌生长和复制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姜瘟。
土壤病害防治对于土壤病害,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 - 翻耕消毒:在种植前翻耕土壤,并施用有效的土壤消毒剂,如石硫合剂,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 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有机质含量,增强作物的抵抗力,减轻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防治方法,但应谨慎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生姜姜瘟病及茎基腐病防治方案
生姜姜瘟病及茎基腐病防治方案一、病害说明生姜茎基腐病(又叫“烂脖子病”)是由真菌危害,主要为害茎基部,病斑环绕茎基部一周,导致茎基部组织逐渐腐烂,无臭味,危害季节集中在生长前期。
生姜姜瘟病是由细菌危害,主要危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
姜瘟病原菌潜伏期长,发病条件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一般是因使用带菌种姜或种姜被土壤中病菌侵染开始至在生姜膨大期后逐渐致害。
二、传播途径姜瘟病病菌在土壤及种姜内越冬,并可在土壤内存活2年。
播种病姜后,在田间零星发生病,通过流水和地下害虫传播,造成全田发病,蔓延十分迅速。
病菌自伤口侵入,也可由茎、叶侵入维管束,向下扩展至根茎,并进入薄壁组织,造成组织崩溃和腐烂,全株死亡。
温度高湿度大的粘质土壤发病重。
茎基腐病病菌以菌丝体潜伏在病姜及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条件适宜即可发病。
一般5月开始发生,收获后带有病菌的种姜仍可继续发病,一直延续到翌年3月播种时。
三、发病条件姜瘟病(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2)环境:高温多湿,时晴时雨,土温变化激烈易发病,形成流行。
6~9月份,每降大雨后1周左右,田间即出现1次发病高峰。
(3)栽培:植地连作、低洼、土质黏重、无覆盖物、多中耕锄草和偏施氮肥的发病重。
茎基腐病高温高湿有利于生姜茎基腐病的发生,适宜的发病温度为20℃-25℃.生姜属喜光耐旱植物,通风和透光不良的地块易发病。
黄泥壤土、黏性重的土壤易发病重。
重茬连作地块田间菌源量累积,发病较重。
四、防治现状及用药分析上述病害多发生于连续种植多年的重茬地块,具有发病迅速、猛烈、致害严重、抗药性强、防治成本高、难度大等特点,制定方案时应选择不易产生抗药性的新型生物制剂,早防早治、综合管理。
近年来很多生姜种植区,采取“熏地”方法防治姜瘟病及线虫,采用的药剂一般是高度剧毒药剂,连续使用多年的用药量越来越多,抗药性越来越强,需要逐渐增加药剂用量才能取得一定效果,致使病害防治系数增大。
生姜姜瘟病怎么办?这七大预防措施需重视!
生姜姜瘟病怎么办?这七大预防措施需重视!生姜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调料,并且受到现代养生人群的喜爱,很多农户也有种植。
但是有些农户们在种植生姜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姜瘟病,姜瘟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多,会有腐烂,清枯的症状,在7月中旬到9月中旬是发生和流行的高峰期,在防治上比较困难,那么该如何预防呢?生姜姜瘟病怎么办?这七大预防措施需重视!1、轮作姜瘟病属于土传病害,病菌在土壤之中可以生存2年以上,对于已经发病的地块,建议间隔3年再种生姜,中间可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建议种植番茄,辣椒等作物。
2、土壤处理建议使用石灰氮(氰氨化钙)进行土壤处理,在生姜种植的前一个月,一亩地建议使用50公斤石灰氮配合腐熟的农家有机肥(猪粪,秸秆等),混合掺匀,撒施到田并且浇水,一定注意要用塑料薄膜覆盖20天以上,再进行整地播种。
3、生姜种消毒处理在无病的生姜地块选择种姜,种姜收获以后,先晾晒3天,再进行储藏,种姜可以用64%恶霉灵粉剂400倍液浸种30分钟,或者蘸草木灰进行消毒处理。
4、整地建议起垄种植,因为有些年份雨水大,姜田排水不畅,容易积水,造成生姜腐烂,姜沟建议不超过20米,并且每亩使用石灰80公斤。
生姜姜瘟病怎么办?这七大预防措施需重视!5、施肥和浇水千万不能用病姜或者病植株沤制农家肥,农家肥必须经过腐熟发酵后才能使用,建议配合微生物菌剂一起使用。
生姜属于喜肥和耐肥的作物,一亩地建议腐熟农家肥900斤,尿素15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硫酸钾25公斤再配合1公斤硼砂+1公斤硫酸锌。
浇水千万不能大水漫灌,防止串垄,以避免病菌传播。
6、病株处理如果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处理,每隔7天浇灌一次,连用2次,或者使用异菌脲+春雷霉素灌根处理,也是每隔7天灌一次,连用2次。
当在田间发现带病植株后,应该立即拔除,并且将周围50cm内的健康植株也要进行拔除,在拔除的植株穴撒石灰0.5公斤,用土掩埋,防止病害蔓延。
姜瘟病及防治方法
姜瘟病及防治方法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为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种植地区都常年发生,以南方种植区发病严重。
一般病株10%-30%,严重地块发病率可达60%-80%,常造成植株成片坏死腐烂。
[症状]此病主要侵害地下茎及根部,发病后肉质茎初呈水浸状,灰黄色至黄褐色,以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表皮,挤压病部即可渗出污白色菌液,散发臭味。
根部受害亦呈淡黄褐色坏死,最后腐烂。
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最后仅残留丝状维管束。
叶片染病,叶色淡黄,边缘卷曲并逐渐萎蔫,终至全株下垂枯死。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随种姜越冬,成为远距离传播和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也可随根茎及其他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
种植带菌种姜,苗期即可发病,成为大田发病的中心病株,通过浇水、雨水、田间流水和地下害虫传播扩散。
病菌由根茎伤口侵入,经薄壁组织进入输导组织,迅速致全株发病。
时晴时雨、高温高湿、地温变化剧烈有利发病。
寄主生长期降雨多、雨量大病害严重。
通常每次大雨或暴雨后5-10天即出现发病高峰。
此外,土壤黏重、地势低洼、多年连作或地下害虫重和管理不当造成根伤和偏施氮肥等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1.种窖在贮姜前喷洒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40%福尔马林80倍液消毒灭菌。
选用无病姜留种,种姜单收单贮,贮前适当晾晒。
2.重病地区轮作换茬,最好实行水旱轮作。
或在盛夏深翻整地后分别施生石灰和碎稻草4500-7500千克/公顷,耕翻均匀后灌水覆地膜10―20天进行高温灭菌。
3.选择地势高燥,易排易浇的地块,采用高垄或高畦配合地膜种植。
增施磷肥、钾肥,有条件的在行间覆盖遮荫,控制发病。
4.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品种,可选用浙江铁杆青、临平小型姜、新昌小型竹边姜、义鸟首姜、广东细肉姜等品种。
5.种姜消毒灭菌,种植前可选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盐酸溶液浸种24―48小时后晾干播种。
姜瘟病怎样防治
姜瘟病怎样防治姜瘟病怎样防治姜瘟病又称腐烂病或青枯病,主要为害根部及姜块,染病姜块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内部逐渐软化腐烂,挤压有污白色汁液,味臭。
茎部染病,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叶片凋萎,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死亡。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该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
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①无病地留种并要精选健种,单收单藏,贮窖及时消毒。
②轮作换茬,选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起高垄种植,并要增施磷钾肥,生长前期进行遮阴。
③姜种消毒,用600倍氟派酸+600倍天达2116浸拌种专用型浸种。
④注意观察,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并随即浇灌600 倍氟派酸药液或500倍50% 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药液或500倍23% 络铵铜药液,每穴200毫升以上,杀灭土壤残留病菌,防止继续传播。
⑤注意预防,用2000倍世高水分散粒剂液,或用6000倍20% 龙克菌(噻菌铜)悬浮剂液,分别掺加600 倍天达2116地下根茎专用型,每10~15 天喷洒1 次,每次每667 平方米用药液75 千克,连续喷洒2~3次,防治效果可达98% 以上。
生姜斑点病如何防治生姜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病斑黄白色、长圆形或梭形,易破裂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似星星点点,故又称白星病。
斑点病是由叶点霉菌侵染引起。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随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传播,田间湿度大、连作发病重。
防治方法:①轮作换茬,避免连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起高垄种植。
②注意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避免偏施和过量使用氮肥。
生长前期进行遮阴。
③发病初期喷洒1000倍百菌清+1000倍70% 甲基硫菌灵,或25% 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 倍液,或30%爱苗乳油4000~5000倍液,以上药液需掺加600倍天达2116 地下根茎专用型,提高药效和生姜植株的抗病性能。
姜瘟病防治技术原理解析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姜瘟病也被称为腐烂病,这种病的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生姜、土豆等许多农作物都是它的受害者。
青枯假单胞杆菌与一般病菌不同的是可以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在土中可存活2年以上。
姜瘟病的发生与蔓延是与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巨大关系的。
姜从种植的开始,到生姜成熟进入市场,成长期要在六个月以上。
姜瘟病会导致几天之内绝收,相当的严重。
因此,预防和治理姜瘟病的方法是直接关系的生姜等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姜瘟病的症状姜瘟病是一种危害生姜茎部与根部的一种病害,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发生,其症状会导致生姜的地上茎与地上茎产生水渍状,初期有黄褐色的症状,生姜根部及茎部产生软化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腐烂发臭,最终姜瘟病会导致生姜地下茎除表皮外的组织发生病变消解,转化为乳白色、黏稠状、发臭的液体。
而生姜地上茎的部分由于感染了姜瘟病,茎部会逐步呈暗紫色,除纤维外其他部分逐渐变为褐色进而腐烂。
在姜瘟病后期,整株生姜作物叶片萎烂进而枯死。
二、姜瘟病的发病规律姜瘟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病害,该病害的病菌可以感染将近三百种植物,是严重影响作物生长的严重病害。
姜瘟病的致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存活温度较低,为5-10℃,病原菌是由土壤进行传播的,由于姜瘟病病原菌的存活温度较低,因此病菌可以在土壤种、生姜内进行过冬,是一种极易传播的病害。
姜瘟病的发病高峰期是每年的8-9月,感染性极强,一株完好的作物在感染了姜瘟病后,一天之内就能发现病症显露。
三、姜瘟病的发病原因姜瘟病作为一种病原菌寄生于土壤中的病害,其发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水源。
姜瘟病的发病时间与密度是与该地区降水量有直接关系的。
就一般地区来说,其温度越高、降水量越高,姜瘟病的传染蔓延就越高,当某一地区出现高温降水天气密集时,极易出现姜瘟病的大规模传染,导致短时间内有大量的作物出现发病症状。
反之,如果某地区气温普遍不高,没有接近于姜瘟病的适宜生长温度,且当年降水量较小,降水密度不大,则该地区的姜瘟病发病较轻。
生姜姜瘟病和姜螟发生及防治
生姜姜瘟病和姜螟发生及防治汇报人:2024-01-11•生姜姜瘟病的发生及防治•生姜姜螟的发生及防治•生姜姜瘟病和姜螟的综合防治目录•生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生姜姜瘟病和姜螟防治的实践与展望01生姜姜瘟病的发生及防治姜瘟病的病原和症状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
症状生姜叶片出现暗绿色病斑,茎部变软、腐烂,地下块茎表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严重时地下块茎内部腐烂,且有白色粘稠物。
传播途径通过土壤、水、昆虫和农具等传播。
发病条件高温多雨、排水不良、肥料不足、植株生长衰弱等条件下容易发病。
姜瘟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选择无病地块种植,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发病初期及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姜瘟病的防治方法化学防治农业防治02生姜姜螟的发生及防治姜螟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姜螟成虫体长14-24mm,翅展30-32mm,灰黄色,触角锯齿状,前翅灰褐色,后翅比前翅略小。
卵长1.2mm,扁圆形,白色透明。
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30-42mm,头部赤褐色,身体灰白色。
蛹长14-24mm,黄褐色。
生物学特性姜螟在亚热带地区每年可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姜田土壤中越冬。
成虫有趋光性,喜在浓绿、阴凉的高杆作物叶背产卵。
幼虫孵化后钻入心叶取食,造成枯心和死苗。
老熟幼虫在受害株附近入土做茧化蛹。
姜螟幼虫蛀食生姜叶片和茎部,造成叶片出现黄白色条斑或穿孔,严重时叶片枯黄死亡。
幼虫还会蛀食姜块,影响生姜的产量和品质。
危害姜螟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幼虫迁移和成虫飞翔。
此外,带虫土壤和姜种调运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传播途径姜螟的危害和传播途径选择健康无病的姜种,合理密植,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病残体。
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
农业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姜瘟病综合防治技术
姜瘟病综合防治技术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或青枯病,属于一种细菌病害,学名为Pseudomonas solanacearcnn即青枯假单孢杆菌。
治理姜瘟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途径。
(1)轮作换茬及土壤消毒:轮作换茬是解决土壤带菌的重要措施之一。
轮作必须4~5年以上,以水旱轮作方式效果好,前茬以新茬地或水稻田最好,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
对偏酸性土壤667㎡施生石灰100~150㎏,或用2~3㎏氯化苦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2)建立无菌留种基地,繁育无菌姜种,精选健种:单收单藏,单阁贮存。
选留无病姜种,每年9月下旬,进行田间调查观察,选留绝对无病感染的地块,包括周围和上游的高地势的地块,均未出现病株的田块,作为留种地。
(3)姜种消毒:解决姜种带菌的问题,试验表明,应用甲醛进行姜种消毒效果好,在无病菌田块中,防效在80%以上。
方法是采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泡30分钟,再闷种3~6小时。
(4)浇净水施净肥:浇灌未被病菌污染的井水,山间泉水,河流水,不用有病田流过的田沟水。
出现中心病株后,严禁大水漫灌、串灌。
以喷灌、浅水沟灌或沷浇为好。
施净肥仍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姜田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得到充分腐熟,以堆放沤制高温杀菌再使用。
肥和水消毒方法,可使用杀菌强的漂白粉进行消毒。
(5)农业防治措施:基肥中要增施磷钾肥,可使生姜增强抗性。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以减少虫咬伤口。
不剥老姜,以减少机械伤口,减少了病菌侵入的通道。
冬季要深翻土壤,进行土壤冻垡熟化,且以生压熟等措施均有减轻病害的作用。
(6)铲除田间中心病株:挖除中心病株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减轻为害。
关键要及时,彻底,完全,干净的铲除。
挖除中心病株,包括邻近的几株健株也要一并挖除,带出田外,深埋处理。
同时,病穴内施5%漂白粉或新鲜生石灰,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淋灌。
(7)发病初期及时药剂防治:6月下旬至7月初进入高温,高湿多雨季节,姜瘟病进入发病期,有可能暴发成灾,经常到田间观察,一旦发现零星发病,均要实施全田用药。
生姜姜瘟病如何防治?
生姜姜瘟病如何防治?
【常见问题】生姜生产中常见病害轻则减产重者绝收的姜瘟病如何防治?
姜瘟病单靠药剂防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病害发生蔓延。
2.整地施肥。
选择地势高燥、地面平整、排水良好、肥沃的沙质壤土地。
耕深25-30厘米,整平地面后开种植沟。
为便于排灌,种植沟不宜过长,并设置排水沟。
使用不带病菌、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做基肥。
生姜喜钾,适当增施钾肥,可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科学排灌。
水量要适当,切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早排除田间积水。
6.土壤消毒。
棉隆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土壤消毒剂,能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线虫、地下害虫及一年生的杂草。
亩用量25-40公斤。
播种前20-25天,结合整地,将药剂与耕层湿土(耕层深度25-30厘米、土壤含水量60%)混合均匀后用地膜盖严。
依据温度的高低,覆盖10-20天后揭膜、松土换气,让残留药剂挥发净后播种。
因棉隆在杀灭病菌的同时,会导致有益菌消退,所以它不能与生物菌肥同时使用。
生姜姜瘟病发生根源及预防措施剖析
生姜姜瘟病发生根源及预防措施剖析一、生姜姜瘟病概述生姜姜瘟病是一种重要的生姜病害,属于真菌性病害。
病菌主要通过生姜种子、苗、土壤和残留植株传播。
该病害病程长,病菌生长温度在12-34℃之间,湿度大,以50-70%为宜,空气流通性较差的环境易形成病害。
生姜姜瘟病严重影响了生姜的产量和质量,给种植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病害发生原因生姜姜瘟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含水量过高生姜姜瘟病病菌需要较高的湿度条件才能生长繁殖,土壤含水率过高会加重病害发生的风险。
特别是在种植生姜前,如果土壤湿度过高,会极大地增加生姜姜瘟病的发生率。
2. 植株状况不佳土壤养分不足、植株生长不良、缺乏养分等原因都会导致植株体质较弱,抵抗病害的能力下降。
在此情况下,生姜姜瘟病病菌更容易进攻植株,引发病害。
3. 生姜姜瘟病病菌侵染生姜姜瘟病病菌存在于土壤中,一旦侵染到生姜根茎地下部位,就会引发生姜姜瘟病,长时间存在于土壤中的菌丝体还会使病害越来越严重。
4. 换作不轮作为了有效地管理无法避免的病害问题,及时更换土壤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在经常种植生姜的土地上,素土中的病菌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在适当时间内进行轮作。
三、预防措施针对生姜姜瘟病的预防,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1. 增施基肥充分施肥是生姜生长的重要保障,而基肥用量和施肥方法对生姜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生姜成长期,要及时增加给药量,保证生姜的健康生长。
2. 孕灌保水水分是生姜生长的重要保障,在治疗生姜姜瘟病时需要减少水分的蒸发。
特别是在孕灌时,要注意保水,保证生姜的水分供给。
3. 开展轮作为了避免生姜病虫害的危害,需要根据地面生长环境、作物生长时间、气象条件和土壤性质等因素,进行适时轮作,避免植物长时间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
4. 使用防治灭菌剂在生姜姜瘟病侵染之后,使用防治灭菌剂是一项有效的手段。
防治灭菌剂的种类繁多,而且具有诱杀、防治、治疗和提高生长质量等多种作用,可以有效的保护生姜免受病害的侵袭。
生姜姜瘟病的防治
本文格式为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第 1 页 共 1 页 生姜姜瘟病的防治 姜瘟病是土传病害,在姜块膨大期最简单发病,导致植株枯死,并快
速扩散。
姜瘟病要以防为主,一旦染发病,就很难掌握,也很难治愈。
可实行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一、姜种消毒。
在种植之前,用600倍80%多菌灵水溶液浸泡姜种2--3
小时,捞起晾干水分后再种植,以杀死吸附在姜种上的病菌。
二、土壤消毒。
种姜的土地,在种植前挖穴时,用600倍80%敌磺钠水溶液,淋种植穴内的土壤。
每穴淋1—1.5千克左右。
在种植后培土掩盖姜种时,再用1000倍80%代森锌水溶液喷洒所掩盖的土壤。
以杀死吸附在土壤中的病菌。
三、药液灌根。
在姜苗露土后,用600倍50%五氯硝基苯灌根每株灌2千克左右,匀称灌在姜苗根部四周的土壤中。
四、施生物菌肥。
结合培土施肥,在每次施肥时加入生物菌肥同施。
每次每株施50克左右。
能提高植株抗姜瘟病的力量,有效地抑制姜瘟病的发生和为害。
五、叶面喷药、叶面追肥。
在姜生长发育过程中,老发病区每15--20
天叶面喷药一次。
可用1000倍0.5%二甲基二硫醚、1000倍80%代森
锰锌、1000倍自然 芸苔素、1000倍氨基酸糖磷脂混合液等,匀称喷
湿全部的茎叶,以开头有水株往下滴为宜。
既能杀虫防病,又能补充
养分,增加植株抗病力量。
姜瘟病防治技术
姜瘟病防治技术
(1)精选种子及种子消毒:认真挑选姜种,不能从姜瘟病重灾区购种和调种,也不能从已感染姜瘟的田间选留姜种。
挑选姜种时要选择块状饱满、肉质新鲜、皮色光亮、质地硬、没有明显病害特征的健康块茎做种。
姜种消毒:用0.5%的石灰水澄清液浸种5―6小时;用草木灰拌种,用少量清水将干燥纯净的草木灰湿润,然后用来拌姜种,待姜种沾满草木灰后尽快播种;用“多菌灵”、“代森锌”、“北农绿亨”等杀菌剂浸种,时间5―6小时
(2)坚持轮作:由于姜瘟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三年以上,所以最好选择三年以上没有种过生姜的地块种植,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忌与茄科作物轮作,因姜瘟病菌可以在茄科作物上相互侵染传播。
(3)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必须在轮作年限达到和没有连作茄科作物的前提下才有价值。
①犁地前每亩用5―10千克的爆石灰撒入田间,通过翻犁使石灰充分与土壤接触;
②用“北农绿亨”土壤杀菌剂兑水直接对土壤喷雾。
(4)切断再次侵染途径:①实行高墒种植,选择姜地时要选择地势高燥、易排水的地块,并作高畦种植;②实行区域化轮作;③在分蘖期施“多菌灵”、“代森锌”等化学药
剂作保护剂;④及时清除感病株,并带离姜地后深埋,病株周围1米范围内用生石灰处理土壤。
姜瘟病防治
推广新型防治技术。
农民培训
02
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提高农民对姜瘟病的认知和防治技能,
培养农民的综合防治意识。
合作交流
03
鼓励农民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和解决姜瘟
病防治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技术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THANKS FOR WATCHING
土壤传播
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通过土壤传播给健康 植株。
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
昆虫、农具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媒介,将 病菌带到健康植株上。
02 姜瘟病的识别与诊断
姜瘟病的典型症状
叶片枯黄
受姜瘟病影响的姜叶会出 现枯黄,逐渐扩展到整个 叶片。
茎部腐烂
姜的茎部受害时,初期呈 水渍状,后期逐渐软化腐 烂。
根部褐变
未来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
研究和应用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手段 ,对姜瘟病进行生态调控。
精准施药技术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无人机等,实现精 准施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
抗病育种
加强抗病育种研究,培育抗姜瘟病的优良品种, 从根本上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农民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与培训
感谢您的观看
病株清除
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深埋或烧毁 ,减少病害传播。
生物预防措施
生物农药
选用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生 物农药进行防治,如枯草芽孢杆
菌等。
生防菌剂
应用生防菌剂增强姜植株的抗病 能力,提高生姜的免疫力和抵抗
力。
土壤改良
通过添加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环 境,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生姜姜瘟病病发身分与防治和治疗措施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化学药剂 处理,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喷雾防治
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化学药剂 进行喷雾防治,控制病害的扩 散和蔓延。
灌根防治
对发病严重的植株进行灌根处 理,直接杀死病原菌并防止病
害扩散。
04
生姜姜瘟病的治疗措施
早期发现与诊断
观察症状
注意观察生姜植株的叶片、茎和根部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如发黄、软化、腐烂 等。
诊断工具
使用显微镜等工具对病株进行镜检,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和特征,以确定是否为 姜瘟病。
隔离与消毒处理
隔离病株
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将其与健康植株隔离,防止病害扩散。
消毒处理
对病株周围的土壤、水源和工具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残留的病原菌。
药物治疗与补救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针对性的杀菌剂对病株进行喷洒或灌根处理,以控制病害的发展。
通过防治和治疗生姜姜瘟病,可以减少病害对生姜生长的影响,提高生
姜的品质和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0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姜姜瘟病的防治和治疗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
合理的防治和治疗措施,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加强病原菌鉴定和生物学研究
生姜姜瘟病病发身分与防治 和治疗措施
汇报人: 2023-12-21
目录
• 引言 • 生姜姜瘟病病发身分 • 生姜姜瘟病的防治措施 • 生姜姜瘟病的治疗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姜瘟病概述
01
02
03
定义
姜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 的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 生姜的根茎部。
姜瘟病防治技术
田园清洁
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叶 ,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场所 。
生物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生物农药:选用对姜瘟病有防 治效果的生物农药,如枯草芽 孢杆菌等,进行田间喷雾。
生防菌剂:应用生防菌剂进行 种子处理或土壤处理,增加有 益微生物数量,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
诱抗剂:使用植物诱抗剂激发 植物的自身免疫系统,提高植
02
姜瘟病的预防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经过鉴定,对姜瘟病具有较高抗 性的姜品种进行种植,降低感染风险 。
品种轮换
避免连作,采用轮作制度,有助于减 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
农业防治措施
01
02
03
施肥管理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用 氮肥,增施磷、钾肥,提 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水分管理
适当控制田间湿度,避免 长时间积水,降低病原菌 的传播和侵染。
土壤处理
在种植前,可以使用一些化学消毒剂对土壤进行处理,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降低姜瘟病的发生概率。
生物治疗方法
引入拮抗菌
通过引入与姜瘟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益生菌,如根际促生菌 、生物防治菌等,能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达到生物防治 的目的。
增强植物免疫力
通过施用某些生物制剂,如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诱抗剂等 ,能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其对姜瘟病的抗性。
术成果的共享和推广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姜瘟病防治技术
汇报人: 2023-11-20
目录
• 姜瘟病概述 • 姜瘟病的预防 • 姜瘟病的治疗 • 姜瘟病的监测与预警 • 姜瘟病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01
姜瘟病概述
姜瘟病的定义与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 生原 因:主要 原 因为地 温低 于 1 ,造成植 0℃ 株 的根 系 吸收磷 肥 困难 ,则 出现 花青 素 。露地 栽培 或大棚 秋 延后栽 培 ,多在 晚秋 气温 降低 时 发生 。
预 防措 施 :选择 用早 熟 、耐 低 温 的品种 ,在棚 内采取 措施 , 把地 温提 高 至 1 0℃以上 , 般 不再产 一 生花青 素 。同
3 ~5次 。
3 %氧氯 化铜 80 液 ,或 1: 10波尔 多液 ,或 0 0倍 1:0 5 %琥 胶肥 酸铜 可湿 性粉 剂 50 液 ,每 6 7 喷 0 0倍 6 m。 7 ~10L,每 隔 5 5 0 ~7d喷 1 ,或 用上 述 药剂灌 次
根 ,连 续 2 ~3次 。固
1 5℃ , 或根 系发 育不 好 , 或水 肥不 足 、 光照 不 良等 ,
3 花青 素果
该 症状 主要 发生 在果 实 或 叶片上 。果实 表皮 下
面 出现分 布 不 均匀 的 紫 色色 素 ,但 表皮 光 滑 凹 陷 , 多在 顶 部 叶片 上 沿 中脉 出现 扇 形 紫 色 色 素 ,后 扩
5 施净肥净水
按 照配 方施 肥 技术 ,所 用 肥料 应无病 菌 ,有机
病 株
温 多 湿 、 时晴 时雨 的 天气 有 利于 病 害 的发生 蔓 延 。 对 于 姜瘟 病 防治 目前 尚无 理 想 的 杀 菌 药剂 ,因 而 要 采用 多种 农业 防治 措施 ,以切 断传 播途 径 ,控制 病 害 的发 生 与 蔓延 。
: } 也,再 过 2 播 无 病姜 种 。 0d
严 重制 约生 姜生 产 的关键 问题 。目前 没有理 想 的杀 菌 药剂 ,防治 办法 是提前 采 用多种 农业 措施 ,辅 以
药 剂 防治 ,使病 害得 到有 效控 制 。
4 选 地整 地
选择 地 势高 燥 、排 水 良好 的砂壤 土地 块 ,地面 : ,姜 沟 不宜 过 长 ,一般 以 1 ~2 要平 5 0m为 宜 。姜
V g tb e 0 26 e e a l s2 1 .
植 物 保 护
生 姜 姜 瘟 病 的 防治 技 术
石 艳 ,代聪和 2 ,刘金 霞
( . 省沂水县姚店子镇农 技站 ,2 6 0 ;2山东省沂 水县农业局 ,2 6 0 ) 1山东 740 . 7 4 0
摘 要 :姜 瘟 病 又 叫姜 腐烂 病 ,是 一 种 发 生 普
现 扭 曲 、皱 缩 、僵小 、畸形 等 ,横 剖果 实 可见果 实
里 种 子 很 少 或 无 ,有 的 发育 受 到严 重 影 响 的部 位
发生原 因:在花芽分化 阶段 , 幼苗受 不 良环境条 件, 如苗床 内土壤 干旱 、 温度高 于 3 0℃或低于 1 5℃、 病 害等影 响 ;或 正常花 在温度 过低 时 ,不能正 常授
无 菌 土掩 埋 。
主要 采取 的预 防措 施有 :
1 轮 作 换茬
已发病 地块 ,间隔 3年以上 才可种姜 ,最 好选用
灌根 用 9 % 姜瘟 宁 30倍液 ,或用 3 0 0 %克 菌 康 可 湿性 粉剂 6 0 0 倍 液 ,或用 康 发可 湿性 粉 剂 0 ~8 0
:
新茬或前茬为粮食作物的地块, 菜园地以葱蒜茬较好。
2 种 姜 消毒
严格 选用无病 姜种 。收获前 ,先在姜 田选无病健
每 6 7m 4 0 0 对 水 ,或用 7 % 农用 链 霉 6 用 0 ~8 0g 2 蔸灌根 ,每 穴 05 .~1 L,隔 7~1 0d灌 1 ,连 灌 次
.
素可 溶性 粉剂 或硫 酸链 霉素 3 0 ~40 0 液等 淋 0 0 倍 0
3 7.
植 物 保 护
V g t b e 0 2 6 e ea ls2 1
.
辣椒 畸形果产生的原 因及预 防措施
金新华 ,高 农
( 江苏省南 通市通州 区农 委园艺站 ,2 6 0 ) 2 3 0
摘要 :介绍了辣椒畸形的几种主要类型,详细
阐 述 了各 类 型 的发 病 原 因及 预 防措 施 ,为 指 导 生
间为 1 ~1 5 8℃,空 气相对 湿度 以 6 %~7 % 为宜 , 0 0 适 时追 肥 浇 水 ,整 枝 打 顶 。
蟠桃状 、扁 圆形 、无规 则形 状 或顶端 变尖 、或双 子
房果 实 、或 裂 瓣果 实 、或 脐部 突 起 果 实等 。
发生 原 因 :由于 开花 期 温度 高于 3 0℃ 或低于
2 僵 果
果 实坐果 后 不久 ,就停 止 生长 发育 ,早 期呈 小 柿 饼状 ,后期 呈草 莓状 ,果 实不膨 大 ,果 实皮 厚 肉 硬 ,果 内无 种子 或少 籽 ,果柄 长 。
产 提供依据。
关 键 词 :辣椒 ;畸 形 ;产 生 原 因 ;预 防措 施
辣椒 畸形果与正常果实果型相比有差异,如出
护地辣椒在 1 月至翌年 4月易发生 僵果 。 2
1 变 形 果
主要 表 现 是果 实 形 状 生 长不 正 常 ,如 柿饼 状 、
预 防措施 :选择 适宜 品种 ,合 理密 植 。避 免分 苗过 迟 ,在 幼苗花 芽分 化 阶段 和开花 结 果期 ,要采 取 多种措 施 调控 环 境 ,气 温 白天 为 2 ~3 5 O℃ ,夜
发 家致 富的 特色产 业 。 姜瘟 病 又叫姜 腐烂 病 ,是一 种发 生普遍 、流行 性 强 、传播 速度 快 的毁灭 性病 害 ,已成为 不少地 方
: 土壤消毒 3
将 9% 的氯化 苦原液用 注药器 按 株行距 3 9 0c m,
注入 深 2 土层 中 ,覆地 膜 以防挥 发 ,1 0c m 5d后翻
肥 应 充分腐 熟后 才可施 用 ;最好 用井水 或无 菌水 灌
溉 ,不要 将 病 株扔 入 水渠 或 井 内 ,不 可大 水 漫灌 。
6 控 制 蔓延
发现 病株 及 时铲 除 ,并将 病 株 四周 05m 以 内 . 的健 株一 并去 除 ,挖去 带菌 土壤 。在 病 穴 内及 其 四 周 每 穴撒 施 消石灰 1 g或漂 白粉 015 g k . ,然后 用 2k
粉 ;或 种植 过密 , 植株营养 不 良,夜温偏 低 、光照不
内侧 变 褐 色 ,失 去 商 品价 值 ,该 病 属 于 生 理 性 病 害 ,由于环 境气 候条 件变 化和 管理 不 当 ,而 导致 果
实 发育 畸形 ,发生 畸形果 的种 类 主要有 以下类 型 :
足 、干 旱等均诱发僵果 。露地辣椒在 7 中下旬 ,保 月
田要 设 排 水 沟 , 防止 雨季 田 间积 水 。
姜瘟病 是 细 菌性 病 害 ,一般 从 6月 下旬 始 发 ,
7— 8月盛 发 ,一直 到 采收 结束 均 有发 生 。高 温多
雨 易 流行 ,地 势低 洼 、排 水不 良的黏质 土 ,田问易
积 水 ,发病 重 。该病 是通 过带 菌土壤 、带 菌姜 种及
密 封 6h后再排 种 。
遍、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 的毁灭性病害 ,目前没 有理想 的杀菌药剂 ,防治办 法是提前采用 多种农 业措施 ,辅 以药剂防治,可 以得到有效控制。 关 键 词 :姜 瘟 病 ;防 治技 术
生姜 是沂水 县 特色 农产 品之一 ,发展好 生姜 产 业 ,对促 进 沂水 农业增 效 、农 民增 收具 有重 要 的意 义 。近 年 来 ,沂 水县 生 姜种 植 面积 逐 步形 成 规模 , 2 1 年全 县生 姜 面积达 到 660多 h ,成 为 农 民 01 7 m
展 成 紫斑 。
易诱 发畸 形果 。而植株 生 长过 旺时 ,或结 果 期遇冬
季低 温易 出现 变形 。
预 防措 施 :根据 当地 气候条 件 及保 护地设 施 的 保 温 l ,选 择适 宜 的种 植茬 口,培育 适 龄牡 苗 。 生能
采取 措施 ,促进 根 系 发 育 。在施 足基 肥 的 基础 上 ,
壮植株留种 , 收获后单窖贮藏, 年催芽前再严格选 第2
种 。掰姜前用 1: 10的波尔多液浸种 2 mn 1:0 0 i,或硫 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或卡那霉素 50m / 0 gL浸种 4 8h, 或 3 % 氧氯 化铜 8 0 液 浸种 6h 0 0倍 :掰 姜后 将掰 口 蘸 新鲜 、清洁 的草 木灰 封伤 口,然 后排 种 ;或 种植 前 用 1: O 10的福 尔 马林 浸 种 1 n 0mi,用塑 料 薄膜
7 药 剂 防治
发病初 期 ,叶面喷 施 2 %叶枯 宁 1 0 倍 液 , 0 0 3 或
..
38 . .
进入 开 花结 果 期 适 时追 肥 浇 水 ,酌情 喷 施磷 酸 二 氢 钾 叶面 肥 ,在保 护地 的辣 椒开 花结 果期 ,采取适
宜措 施 ,维 持 所 需 的气 温 和 地 温 、光 照 及 空气 湿 度 ,协调 好坐 果与 茎 叶生 长之 间的关 系 ,采取 措施
减少 落 果 ,以 防植 株 营 养生 长过 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