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风险因素分析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ERCP(经内窥镜胆道、胰管造影)是一种常用的检查和治疗胆道、胰腺疾病的方法。
该技术不仅可以直观地观察胆道、胰管及其周围的病变,而且能够进行胆道结石取出、胆管扩张、胆管镜下胆囊切除等治疗操作。
但是,ERCP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危险。
为此,我们需要对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防。
一、常见ERCP术后并发症类型1. 异常出血:ERCP术后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1%-5%。
出血部位主要位于肝、胆管、胰腺、十二指肠等处。
2. 胆道炎症:ERCP术后可能导致胆道感染和胆管炎症的发生。
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腹痛、黄疸等。
3. 胰腺炎:ERCP术后引起的胰腺炎常见于ERCP治疗时胰腺出现了炎症。
胰腺炎的症状包括腹痛、发烧、胃肠道症状等。
5. 胆囊结石漏出:ERCP术后胆囊结石漏出的症状包括腹痛、黄疸、恶心、呕吐等。
6. 全身过敏反应:ERCP术后可能引起全身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7. 插管位并发症:ERCP术后可能发生插管位并发症,包括气胸、气腹、血肿、腹膜刺激症状等。
为了预防和处理ERCP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1. 须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病史、药物过敏史、出血风险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操作方法。
2. 术前应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如注意禁食禁水、避免某些药物、注意休息等。
3. 采用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措施,降低术后感染和炎症的发生率。
4. 术中注意标记好出血点,及时掌握术中出血量和排出的颜色、性状等情况。
5.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白蛋白等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6. 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加强术后监测,避免过度活动和进食刺激等行为,防止术后出血。
7. 术后加强营养补充,调整好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利于术后恢复。
总之,ERCP术后并发症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较大威胁,我们需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术中严格控制操作技巧和处理手法,术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胆管和胰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术,它通过内窥镜逆行进入十二指肠乳头,然后对胆管和胰管进行X线造影和治疗。
尽管ERCP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在术后进行相关并发症的分析和预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常见类型、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常见类型1.出血:ERCP术后出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在术中可能会因为操作不当或者器械损伤导致胆管或者胰管的破裂,出现出血的情况。
而在术后的患者中,因为术后胆管或者胰管的损伤、炎症等原因也可能导致出血的发生。
2.胆管穿孔:术后胆管穿孔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
它可能会导致胆汁外溢,甚至引起腹膜炎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3.胰腺炎:ERCP术后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胰腺炎可能会出现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胰腺坏死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4.感染:由于术中工具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相关器械的感染,术后患者也可能因为感染而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
5.胆道梗阻:因为手术操作不当或者胰头肿大等原因可能导致胆道梗阻,使胆汁排泄受阻,从而引起黄疸等症状。
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1.操作不当:ERCP手术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器械对胆管或者胰管的损伤,从而引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2.器械损伤:术中逆行引流等器械的损伤也是导致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3.术后保护护理不当:术后患者可能由于术后休息不好、饮食不当等因素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4.患者自身情况:患者自身可能存在有胰腺疾病、炎症等因素,也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三、预防措施1.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和医生:患者在进行ERCP手术前应该选择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同时医生的资质和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格的医生和医疗机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患者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患者在进行ERCP手术前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包括了解手术相关的知识、排除禁忌症等。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ERCP是一项诊断和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技术,具有准确、迅速、少创伤等优点。
虽然ERCP的组织损伤性较小,但由于ERCP具有一定的风险,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
因此,对ERCP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将对ERCP 术后可能出现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1.胰腺炎ERCP后引起的急性胰腺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约为1%-10%,严重者可能导致肺部感染、休克等严重后果。
ERCP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可能与括约肌过度收缩、胰管再开通、胆道梗阻、胆道镜检操作失误、括约肌梗阻或痉挛、胰腺导管畸形、以及胰腺结石进入胆管或胆道蛔虫进入胰管等有关。
预防措施:术前谨慎选择适当的患者,如手术前应做好术前准备,尽量避免术中和术后造成对胰腺的创伤。
对于患者家族中有胰腺疾病、存在胆囊结石、肠胃道梗阻、全身性炎性疾病等需要慎重。
治疗措施:一旦患者出现胰腺炎症状,应立即停用ERCP相关药物、加强支持治疗,并积极针对胰腺炎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由于胰管损伤和胰液外渗引起的胰腺疾病。
其特征是在胰腺周围形成一个液性肿块,表面有一层厚薄不均的胰液膜覆盖。
预防措施:手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胰管、胰管周围组织,避免超度气压,减少胰液的外渗。
治疗措施:根据假性囊肿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胰液引流和预防感染,少数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治疗。
3.胆管出血ERCP后的胆管出血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
出血可能是由于切割或刺穿胆管壁引起的,或者与毛细血管破裂、溃疡、血小板减少病、血屑或慢性迷走神经刺激等有关。
预防措施:术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考虑,避免手术中胆管切割或刺穿失误等操作,减少操作过程中可能引起的胆管壁损伤。
治疗措施:如出现较大出血量,并快速进行支持治疗、输血,必要时应尽早手术。
胆总管结石ERCP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中外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内镜下Vater 乳头的插管初次报道于19世纪60年代。
经过50余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现已成为融诊断、治疗于一提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在胆胰疾病临床诊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内镜下十二指肠球囊扩张术(EPBD)及乳头切开术(E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大量研究显示,ERCP 术后胆总管结石存在复发,ERCP 取石术后存在一定复发率[1],增加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该研究对该院2009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共276例经胆总管内镜取石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胆总管结石ERCP 治疗后的复发率,并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该院行ERCP 胆总管取石患者。
共随访276例患者,有25例复发,平均随访时间22月,剔除2人复发时间小于6个月,有23例复发时间≥6个月。
复发次数28次。
平均复发时间21个月。
复发率8.3%。
1.2排除与纳入标准排除标准:①因胆总管明显狭窄,于取石后放置胆DOI:10.16662/ki.1674-0742.2019.13.073胆总管结石ERCP 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施惠海,周春晓,杨柳,张金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消化科,江苏苏州215000[摘要]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经ERCP 取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09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进行ERCP 胆总管取石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采用χ2检验筛选出胆总管结石ERCP 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统计分析胆总管结石ERCP 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276例患者,有23例复发,复发率8.3%。
胆总管结石ERCP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胆总管结石ERCP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施惠海;周春晓;杨柳;张金坤【摘要】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经ERCP取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方便收集该院2009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进行ERCP胆总管取石患者的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x2检验筛选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76例患者,有23例复发,复发率8.3%.提示胆囊切除术后、多发结石与结石复发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胆囊切除术后为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术后为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9(038)013【总页数】4页(P73-75,78)【关键词】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结石;回顾性研究;危险因素【作者】施惠海;周春晓;杨柳;张金坤【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消化科,江苏苏州 215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消化科,江苏苏州 215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消化科,江苏苏州 215000;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消化科,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674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诞生于20 世纪60 年代末,内镜下Vater 乳头的插管初次报道于19 世纪60 年代。
经过50 余年的不断发展完善,现已成为融诊断、治疗于一提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在胆胰疾病临床诊疗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成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内镜下十二指肠球囊扩张术(EPBD)及乳头切开术( E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大量研究显示,ERCP 术后胆总管结石存在复发,ERCP 取石术后存在一定复发率[1],增加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
ERCP术后复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诊治现状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作息、饮食方面的坏习惯等多 重因 素 影 响,致 使 胆 总 管 结 石 (commonbileductstones, CBDS)变成了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 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胆固醇结石为胆固醇含量超过 50%的胆结石,胆色素结石是胆 固醇 含 量低 于 30% 的 胆结 石,且可细分为黑色素胆结石和棕色素胆结石[1]。相对于胆 囊结石多为胆固醇结石和黑色素结石,而胆总管结石多为棕 色素结石,有文献指出棕色素结石是胆汁淤积和胆道感染所 致[2]。随着医学的发展,CBDS的治疗已经越来越微创化、可 视化,如 内 镜 逆 行 胰 胆 管 造 影 术 (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以 及 在 此 基 础 上 开 展 的 内 镜下取石治疗已经不断完善成熟,但是治疗后仍有 CBDS复 发的可能。文献报道,ERCP治疗 CBDS的清除率达到 92% ~100%[3],但另 有 研 究 报 道 ERCP治 疗 CBDS的 复 发 率 为 4% ~24% 。 [4] 复发性 CBDS一般指在 CBDS治疗后六个月 以后出现的症状性 CBDS。有文献定义在 ERCP术后一年内 CBDS的复发 为 早 期 复 发,而 在 一 年 以 后 的 复 发 为 晚 期 复 发[5]。为了对 ERCP术后复发性 CBDS有一个较全面的 了 解,本文就复发性 CBDS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随访策略及 相关检查方法、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
有研究显示单独口服 PPI是增加 CBDS复发风险的独立 危险因素[21]。
分析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系再发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作用

分析E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系再发病变的诊断与治疗作用【摘要】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后,肝胆系统再次病变的发生原因,使我们临床一线医生,尽量降低胆囊切除术后,诱发胆系病变的不利因素。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度12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胆系病变的患者,予以ERCP检查,展示残留的胆囊管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对胆囊管的残留长度、汇入方位、再发疾病的病理特点予以分析。
结果通过ERCP及病理检查,很好的展示了残留的胆囊管及其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确认了再发疾病与胆囊切除术后残留的胆囊管的因果关系。
结论发现残留的胆囊管过长、先天性胆囊管与肝外胆管的异位畸形;特别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由于手术视野的局限性,致使胆囊管内残留结石、炎症病变等,诱发了胆囊切除术后的胆系病变。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后胆系再发病变;ERCP检查;胆囊管的解剖类型胆囊切除术患者,如出现以下症状:右上腹痛、腹胀、发热、黄疸。
均应采取ERCP检查,明确致病原因。
最近几年,胆囊结石的患者数量逐年升高,胆囊切除术已经作为常规术式被广泛推广,由此而出现的术后再发结石、炎症、癌变的患者也在逐年上升。
而再次手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折磨与身体痛苦。
因此,当患者首发以上症状时,及时进行ERCP检查,对减少术后胆系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地临床意义。
1、2方法1、2、1ERCP检查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超或CT检查,证实胆囊管内残留结石11例,胆总管内结石21例。
造成胆道扩张、梗阻的7例。
1、2、2ERCP检查,常规术前准备,施行静脉麻醉,插管成功后经导管注入显影剂,首先充盈胆囊管以上的肝内胆管、肝总管,待显影明确后进行多角度拍片。
然后充盈胆囊管、胆总管,再次多角度拍片,避免直接进行所有肝内外胆管显影,而造成的显影误差。
1、4ERCP表现①胆囊管残留的长度大于1、0cm,本次研究病例长度在1、0-3、0之间。
②大多数患者残留的胆囊管内径小于胆总管,少数胆囊管增粗、囊性扩张。
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原因分析及防治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61 期2019 Vol.6 No.6121ERCP 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原因分析及防治张所山(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消化科,江苏 宿迁 223600)【摘要】目的 探究ERCP 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2018年于我院实施ERCP 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35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结石残留发生情况。
结果 入选者接受ERCP 后,有32例残留胆总管结石,其中,胆总管多发结石占21例(65.6%);胆总管结石大于2 cm 行碎石患者4例(12.5%);胆囊及胆囊管结石滑落胆总管4例(12.5%);肝内胆管结石滑落胆总管3例(9.4%)。
残留结石患者中27例给予再次ERCP 取石(84.4%);3例患者随访无临床症状(9.4%);2例接受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6.3%)。
结论 ERCP 术后预防胆总管结石发生的关键在于做好术前评估及术中规范操作,有效降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如果发生残留,需要给予及时的治疗,以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ERCP 术;胆总管结石;残留原因;防治【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61.21.01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是临床治疗胆总管结石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把十二指肠插至十二指肠降部,顺利找出十二指肠主乳头(简称乳头),通过活检管道插入导管直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适量的造影剂后予以X 线摄片,更好的展现胰胆管。
基于此,患者可接受EST 等方法治疗。
近些年,随着内镜器械设备日益改进,内镜医生操作技术得到明显的提升,多数复杂的胆总管结石均可利用ERCP 取石即可治愈[1]。
《2024年探讨ERCP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范文

《探讨ERCP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篇一一、引言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的微创手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ERCP 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对于无症状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否采用ERCP治疗以及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问题仍需深入探讨。
本文旨在探讨ERCP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二、ERCP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难度1. 解剖结构复杂性:胆总管结石可能位于胆总管的任何部位,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如胆囊、肝内胆管等。
这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特别是在处理多发性结石或较大结石时。
2. 技术要求高:ERCP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对于无症状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医生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清除结石,这需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精准的操作。
3. 并发症风险:虽然ERCP是一种微创手术,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如胰管损伤、胆道穿孔等并发症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
对于无症状患者,这些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患者往往对病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难以配合医生的治疗。
三、术后并发症1. 胰腺炎: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胰腺炎的发生与手术过程中胰管损伤、胰液引流不畅等因素有关。
对于无症状患者,由于对疼痛的耐受度较低,术后胰腺炎的症状可能更加明显。
2. 胆道感染:术后胆道感染是ERCP治疗的另一常见并发症。
这可能与手术过程中胆道损伤、细菌移位等因素有关。
为预防术后胆道感染,医生需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严格的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3. 其他并发症:除了上述两种常见并发症外,ERCP治疗还可能引发其他如消化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需引起重视。
四、结论ERCP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具有一定的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风险。
医生需要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胆道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种特殊的内窥镜检查和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胆道和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随着ERCP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术后并发症也相应增加。
尤其是在一些风险因素存在的患者身上,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需要对ERCP术后的相关并发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防治,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ERCP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 出血:术后出血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来自胰胆管的黏膜损伤或血管损伤所致。
出血的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能自行停止,重者可能需要局部止血或输血处理。
2. 胰腺炎:ERCP术后可能会导致胰腺炎的发生,尤其是在ERCP过程中胰腺造影或取石的操作中。
胰腺炎可能导致患者腹痛、发热等症状,需要及时处理。
3. 感染:ERCP术后,特别是在引流和支架植入术后,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甚至脓肿形成。
严重的感染可能会引起败血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4. 胆道穿孔:在ERCP过程中,胆道镜可能会穿破胆道壁,导致胆道穿孔。
这种并发症需要尽快进行胆道修补术或手术治疗。
5. 胆道狭窄:在ERCP术后,由于胆道造影和支架植入可能会导致胆道狭窄,影响胆道引流和排石。
需要及时处理。
6. 胰腺损伤:在ERCP过程中,操作不慎可能会损伤胰腺,导致胰腺分泌功能紊乱,甚至胰腺坏死。
7. 其他罕见并发症:包括肝脏损伤、肝外胆道损伤等。
1. 术中操作技术要求高:在进行ERCP操作时,医生需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避免操作不慎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2. 术前评估严谨:对于需要进行ERCP的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定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3. 术后观察及时: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密切观察,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
对于出现明显的并发症者,应立即进行相应的处理。
4. 术后使用抗感染药物:在ERCP术后,如支架植入、引流等手术操作后,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避免发生感染并发症。
《2024年探讨ERCP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范文

《探讨ERCP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已经成为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无症状胆总管结石患者通常无需立即治疗,但需密切关注。
当病情进展或出现相关症状时,采用ERCP进行治疗是常见的选择。
然而,ERCP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ERCP 治疗无症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
二、ERCP手术难度分析1. 解剖结构复杂性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复杂,尤其是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处,这增加了ERCP手术的难度。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需准确判断胆道与胰管的解剖关系,以避免误伤胰管或胆道。
2. 技术操作要求高ERCP需要医生具备高超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通过内镜插入十二指肠,进行精确的胆道造影、结石取石等操作。
这些操作对医生的技能和经验要求较高。
3. 结石大小与位置胆总管结石的大小和位置也是影响ERCP手术难度的因素。
大结石或位于胆总管狭窄部位的结石会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三、术后并发症分析1. 急性胰腺炎ERCP术后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其发生原因多为术中损伤胰管导致胰液外渗或胰腺组织水肿等。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恶心、呕吐等,需及时处理。
2. 胆道感染术后胆道感染是ERCP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由于手术过程中可能破坏胆道黏膜屏障,细菌易乘虚而入导致感染。
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等症状,需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3. 术后出血及穿孔术后出血及穿孔是ERCP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由于术中操作不当导致胆道或十二指肠壁损伤。
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四、预防与处理措施1. 术前评估与准备为降低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风险,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胆道结石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
同时,术前准备包括肠道准备、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2. 精细操作与严格消毒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精细操作,尽量避免损伤胆道及胰管。
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研究进展

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研究进展【摘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治疗晚期胆结石最重要的微创手术之一。
晚期胆结石的复发是 ERCP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目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是取石手术后产生的导管结石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因素,但是又有研究者的实验反驳了这一点,导致目前的研究很难去明确胆道病症的诱发因素。
而不同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会影响对胆结石的治疗。
因此,本文总结了取石手术后胆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一线临床工作人员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胆结石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治疗方法是胃肠镜和手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在 1970 年代被引入用于临床实践中。
出现胆管结石复发是大多数胃肠病患者在切除结石后的常见并发症[1]。
以前的研究表明,胆管结石的复发率为 4%至 24%。
因为复发性胆管结石的病因众多且复杂,需要尽早确定影响发病的因素,及时筛查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做好早期预防、术后密切随访和诊断后早期治疗等工作,这样才可以降低胆管结石的风险,减少复发的频率[2]。
因此,本文系统回顾了近年来相关研究的进展,以指导临床实践。
1ERCP取石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发病机制结石切除后,胆管结石复发的具体病因仍是研究热点和难点,尚未完全研究明确。
据文献报道,引起胆总管反复肾性胆汁淤积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和肠道胆汁反流引起的生理变化[3]。
首先,胆管中的胆汁淤积会导致胆汁增厚,从而导致胆结石的形成,甚至可能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影响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功能障碍,以及造成纤维蛋白沉积。
同时,胆汁浓度也可能增加胆红素、糖蛋白和钙离子的浓度,增加自由基活性,并有助于胆结石的形成。
如果停留的时间过长,更有可能接触到胆汁细菌发生感染[4-5]。
引起胆汁反流的胆总管细菌感染是结石复发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结石是常见的复发性胆管结石的主要形式,通常在胆管中形成,并且通常与胆管的细菌感染有关。
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的研究进展

ERCP 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的研究进展*韩 旭 夏培晨 朱 宏#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210029)摘要 目前,胆总管结石(CBDS )的常用取石方式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但其有一定的复发率(4%~25%)。
复发性CBDS 的定义为内镜取石术后≥6个月再次发生的CBDS 。
ERCP 术后CBDS 复发的危险因素十分复杂,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
本文将从个体、结石、生物、药物、手术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ERCP 取石术后CBDS 的复发因素。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逆行; 复发; 危险因素Advances in Research on Recurrence Factors of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After ERCP HAN Xu, XIA Peichen, ZHU Ho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Correspondence to:ZHUHong,Email:*******************Abstract Currently, the preferred mode of stone removal for 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 is 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 is 4%⁃25%. The recurrence of CBDS is defined as 6 months after the complete removal of primary stones. The recurrence factors of CBDS after ERCP are complicated and have no uniform conclusion currently.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latest advances in recurrence factors of CBDS after ERCP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individuals, stones, biology, drugs and operation.Key words Choledocholithiasis;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ndoscopic Retrograde; Recurrence; Risk Factors DOI : 10.3969/j.issn.1008⁃7125.2022.08.007*基金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WSN⁃030);江苏省“333”工程项目(LGY2016010);南京市科技局项目(201715003)#本文通信作者,Email:*******************胆石症是社会经济成本最高的消化疾病之一,全球发病率为10%~20%,其中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 )的发病率占5%~30%[1]。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的介入性操作。
ERCP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胆道损伤等。
为了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必须认真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感染是ERCP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感染可能涉及胆道及胰腺的部分,导致胆道炎或胰腺炎等。
由于ERCP术中需要插入内镜,且正常胆汁和胰液可能被污染,因此也可能发生感染。
预防感染的关键是术前和术中保持良好的无菌操作。
在ERCP术后,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抗感染治疗。
二、出血是ERCP术后的另一个常见并发症。
术中可能因为黏膜损伤而导致出血,术后可能因为黏膜和血管损伤而继续出血。
为了防止术前出血的发生,必须确保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
术中和术后,必须严格控制内镜的操作力度,避免黏膜和血管的损伤。
在术后,应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三、胆道损伤是ERCP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在内镜插入胆道和胰管时,可能会造成黏膜撕裂、穿孔、梗阻等损伤。
术中还可能发生导管的断裂和滑脱等情况。
为了避免胆道损伤,必须精确评估ERCP操作的适应症,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在术中,必须注意避免过度扩张和力度过大的操作,减少黏膜的损伤。
术后,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如发热、腹痛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还有其他一些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如胰腺炎、胆道狭窄、肠梗阻等。
在ERCP术后,患者必须密切监测自身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应更加关注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ERCP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医生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ERCP术后胆管支架置入对结石复发的影响

-292-宁夏医学杂志2021年4月第43卷第4期Ningxia Med J,Apr.2021,Vol.43,No.4Doi:10.13621/j.1001-5949.2021.04.0292•论著.ERCP术后胆管支架置入对结石复发的影响王峰s刘明奇2,王钊1,王波1,杨勇2[摘要]目的研究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情况,评价胆管塑料支架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率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胆管支架组和鼻胆管组,比较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数量等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通过电话随访、制订问卷等方式了解患者结石首次复发情况。
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结石数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極计学意义(P>0.05);胆管支架组患者复发率为24.59%,鼻胆管组复发率为10.53%,放劃旦管支架术后结石复发率高于鼻胆管组(P<0.05)o结论胆管塑料支架置入术后结石复发率要高于鼻胆管引流组。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胆管支架;复发[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识码]AEffect of bile duct stent placement after ERCP on the recurrence of calculusWANG Feng'1,IU Mingqi2,WANG Zhao'1,WANG Bo1,Y ANG Yong1.1.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L anzhou730000,C hina;2.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Y inchuan750002,C hinaCorresponding author:YANG Yong,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currence of choledocholithiasis afte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lastic stents on the recurrence rate of choledocholithiasis.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118patients with choledocholithiasis admitte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biliary duct stent group and nasobiliary duc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procedure,and the age,gender and the number of ston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follow一up by telephone and the formulating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first recurrence of stones.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gender,age,the number of stones and other indicators(P>0.05).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biliary duct stent group was24.59%,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nasobiliary duct group was10.53%,and the stones recurred rate after biliary stent place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sobiliary duct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recurrence rate of calculus after biliary plastic stent place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asobiliary drainage group.[Key words]Common bile duct stones;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Biliary duct stent-Recurrence胆总管结石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胆石症的20%[1],易引发急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分析

前合并胆道感 染 。
1 . 手 术 方 法 先 行 E C , 患 者 取 俯 卧 位 或 侧 卧 2 R P
3 讨论
E C R P是诊断胆 胰疾病 的重要手段 , 以清楚地 可 显示胆 管 、 石形 态 、 位及 胆管 本 身病 变 , 别 是 结 部 特 对胆管 结 石 、 胆道 术后 残余 结 石 、 管损 伤 、 道新 胆 胆 方法 , 也有决 定性 意义 。 中 E C 术 R P可直接 看到病变 所在 部位 、 性质 、 程度 , 还可 作活检 . 少 了漏 诊或误 减
为治疗胆囊 炎 、 胆囊结 石的首选 术式 。 内镜 下逆行 胰 1 术 后观察 及 处理 _ 3
胆 管 造 影 术 f d so i rt g d hlni p n r e ocpc e or ec o g a ce n r a a o 法 , 随 着 内 镜 下 括 约 肌 切 开 术 ( d so i e ocpc n
E CP联合腹腔镜治疗胆 囊结石合并 R
胆 总管 结石 的 临床 分 析
林 水泉 詹银 初 徐 建光 姚 宏宇 姜仁 鸦
C, 抬 用 开腹治疗 胆囊结 石 、 总管结 石手 术创 伤大 , 胆 残 行 L 患者 取仰 卧 位 , 高头 部 , 开放 法 建气 腹 , 解 a 三角 , o 先行 处 理胆 囊 留结 石发生 率高 , 院时 间长 , 别是 对伴有 其他 重 常规 四孔 置 人器 械 . 剖 C lt 住 特 要 脏器严 重疾患 的老年 患者存 在一 定风险 。腹 腔镜 管 , 防止 小结 石 落入 胆 总管 , 果 胆囊 管 较粗 , 圈 如 用 胆囊 切除 术( p rs o i h lcs c m .C 已经 成 套器结 扎 , 除胆囊 。 1 ao pc o yt t y L ) a c c e e0 切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ERCP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检查和治疗胆道、胰腺疾病的介入性手术,常见于胆道结石、胰管结石、胆道狭窄、胆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虽然ERCP术在治疗上有很高的成功率,但其术后并发症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了解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来了解一下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一、 ERCP术后胰腺炎ERCP术后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的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其发生主要原因是ERCP过程中引起胰腺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胰液潴留及胆道内细菌感染,引起胰腺炎的发作。
ERCP术中的胆道括约肌扩张器的使用也会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二、 ERCP术后出血ERCP术后出血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发生率较高。
出血的原因可能与ERCP术中造成黏膜损伤、溃疡形成、血管损伤等有关,临床上可表现为呕血、便血、贫血等症状。
三、 ERCP术后感染ERCP术后感染常见于胰腺炎患者,主要是由于ERCP过程中引起的胆道内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热、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严重感染可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四、 ERCP术后胆道穿孔ERCP术后胆道穿孔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却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胆道穿孔的原因可能与ERCP术中的器械操作、病变的解剖结构异常等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持续性腹痛、黄疸、腹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
针对以上常见的ERCP术后并发症,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呢?一、专业的医疗团队在进行ERCP术前,首先要确保医疗团队的专业性和经验。
医生应具有丰富的内镜手术经验,对于各种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应具备丰富的经验,护士应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能,能够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操作。
二、严格的操作规范在ERCP术中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减少机械性损伤和感染的可能。
医生在操作时应尽量减少组织损伤,避免误伤器官和血管,尽可能地减小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
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季科;覃月秋;潘静;徐晨阳;冯巍巍;周喜汉;黄赞松;尹毅霞【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胰腔管造影(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胆道感染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胆总管结石并行ERCP取石术的3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性别、年龄和人体质量指数(BMI)等17个可能影响因素.各个影响因素亚型组中,按术后是否发生胆道感染细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并比较各因素亚组间感染发生率,对相关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49例患者中,出现术后胆道感染38例,感染发生率为10.8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HGB)水平、术前白蛋白(ALB)水平、操作时间、是否预防使用抗生素、Oddis括约肌切开等8个因素各亚组组间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胆道手术史、吸烟史、外周血白细胞、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A199、甘油三酯、术前住院日等9个因素各亚组组间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有统计学差异的8个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P=0.028,OR =3.648)、术前血红蛋白水平(P=0.028,OR=2.584)、术前白蛋白水平(P<0.001,OR =8.297)、操作时间(P=0.003,OR =4.518)、未预防使用抗生素(P<0.001,OR=10.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未预防使用抗生素、操作时间、Oddis括约肌切开等8个因素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术后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操作时间、未预防使用抗生素为独立危险因素.【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6页(P213-218)【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术后胆道感染;危险因素【作者】季科;覃月秋;潘静;徐晨阳;冯巍巍;周喜汉;黄赞松;尹毅霞【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 533000;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百色 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7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式,其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术具有操作简单、对身体创伤小、康复快、疗效确切等优势[1-2],已被临床医师广泛认可。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ERCP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内镜检查和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虽然ERCP术能够为患者带来许多益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正确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以及患者康复质量至关重要。
一、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类型1. 感染ERCP术后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胰腺炎、胆囊炎和胰腺包裹炎等。
这些感染通常是由于ERCP术中引起的胰腺液体渗漏、胆囊内感染和胰腺局部炎症等原因导致的。
2. 出血ERCP术后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常出现在术后24小时内。
出血的原因包括黏膜损伤、血管损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3. 胆囊损伤在ERCP术中,由于操作不慎可能会导致胆囊破裂或穿孔,从而引起胆汁泄漏和胆腔感染等并发症。
4. 胰腺损伤ERCP术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器械引起的胰腺损伤可能会导致胰腺炎、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5. 胃肠道穿孔ERCP术中穿透胃肠道壁的风险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导致严重腹膜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6. 胆道梗阻ERCP术后可能出现胆道梗阻的情况,导致胆汁淤积、黄疸等症状。
1. 严格术前评估在进行ERCP术前,医生应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筛选出不适合进行ERCP术的患者,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 术中操作规范在进行ERCP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器械清洁、无菌操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病原菌侵入,减少感染风险。
3. 术后护理照料术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精心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4. 术后随访和指导ERCP术后患者在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复诊,并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指导,避免术后饮食不当、过度用力等引发并发症。
5. 术后并发症的治疗一旦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止血处理、外科手术清除病灶等,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

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ERCP(内窥镜逆行胆管胰管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内窥镜检查和治疗胆管和胰管疾病的器械操作。
尽管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诊疗方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了解和预防这些并发症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非常重要。
ERCP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1. 出血:ERCP术中可能会出现出血,特别是针对患者存在的病变进行治疗时。
大多数情况下,出血是局限性的,可自行停止,但也可能需要介入治疗。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和穿刺物,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并及时观察和处理出血的情况。
2. 胰腺炎:ERCP术后发生胰腺炎的概率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胰腺炎可能会导致较严重的疼痛、发热和腹部不适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病人、适度扩张和保护胰导管、限制造影剂注射速率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3. 感染:ERCP术后的感染通常是由于器械操作引入细菌或其他微生物进入胆管或胰管所引起的。
感染的风险可以通过正确的消毒和无菌操作来降低。
对于存在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4. 胆道穿孔:ERCP术中可能会发生胆道穿孔,通常是由于内窥镜或其他器械损伤了胆管壁导致的。
预防措施包括谨慎选择穿刺点和穿刺物,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以及在发现并处理穿孔风险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急性胆管炎:ERCP术可能导致急性胆管炎的发生,特别是在治疗胆道梗阻或胆管结石时。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掌握操作的技巧和时间,尽量减少胆管内的压力和滞留。
针对上述并发症,预防措施是关键。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器械和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以减少手术相关的风险。
术中操作应谨慎,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控制好操作时间,切忌急躁和拖延。
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出血、胰腺炎和感染等。
ERCP术是一种重要的诊疗方法,但也不是毫无风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风险因素分析背景与目的:随着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广泛应用,ERCP取石后远期并发症如胆总管结石复发率逐年增高。
此课题研究目的是研究分析内镜下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风险因素,为今后内镜下取石后防止结石复发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份至2014年12月份首次因胆总管结石住院行ERCP取石并造影明确胆总管结石完全取尽的6221例患者进行随访。
其中281例患者胆总管结石复发。
在胆总管结石未复发的患者中选取281例作为对照组。
回顾性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再将有统计学学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6221例患者中有281例复发,复发率为4.52%,平均随访时间25.51个月。
单因素分析提示胆囊结石、内镜下机械碎石术(endoscopic mechanical lithotripsy,EML)、胆管支架置入、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ion,EPBD)、十二指肠乳头憩室(juxtapapi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JPDD)、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管十二指肠瘘、胆总管切开术史、胆总管直径≧1.5cm、结石数量、结石大小≧1.0cm、ERCP次数≧2、年龄≧50岁、胆管角度<45°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胆管支架置入
(OR=3.311,95%CI:1.865-5.878,P=0.000),EPBD(OR=2.326,95%CI:1.312-4.123, P=0.004),JPDD(OR=2.233,95%CI:1.451-3.436,P=0.000),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OR=3.008,95%CI:1.813-4.988,P=0.000),胆总管切开术史
(OR=3.669,95%CI:2.035-6.618,P=0.000),ERCP次数≧
2(OR=1.949,95%CI:1.263-3.008,P=0.003),年龄≧50岁
(OR=1.219,95%CI:1.036-1.435,P=0.017)是结石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胆管支架置入、EPBD、JPDD、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切开术史、ERCP次数≧2、年龄≧50岁是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