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一、常规护理按内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测量脉搏和呼吸必须准确计数1分钟,并注意脉率、脉律、脉搏的强弱及呼吸次数,如脉搏不规律,应数同1分钟内的脉搏与心率。

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其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以及氧饱和度的变化,有无心率过快、脉搏缓慢、咯血、呼吸困难、胸闷、憋气、腹痛、咽喉部疼痛、肢体疼痛等不适症状,记录病情变化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四、呼吸困难采取半卧位,抬高床头,给予氧气吸入,一般用氧每分钟2~4升。

对于严重缺氧者,使用面罩吸氧,氧流量每分钟6~8升;对于急性肺水肿者,可在湿化瓶内盛入20%~30%乙醇吸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功能。

五、饮食给予易消化的低盐、低脂饮食,忌烟、酒、咖啡、浓茶及其他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每餐进食不宜过饱。

对于水肿和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准确记录其出入量,每日清晨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程度和治疗效果。

六、注意保持排便通畅切忌排便时用力过度,增加心脏负担。

七、药物使用的观察护理(一)服用抗凝血药阿司匹林和波立维饭后服用,以减轻对胃部刺激,如有胃部不适感觉,可增加胃黏膜保护药,同时留取粪常规,密切观察排便性质,检查隐血结果。

(二)服用华法林药物抗凝血治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为1.5~2.5,同时观察有无出血,如皮肤出血点、淤斑,牙龈出血、鼻出血。

(三)使用洋地黄1.严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脉搏缓慢、复视、黄绿视等中毒现象。

2.服药前,数脉搏,如脉搏<60次/分或发现不规律,或脉搏骤然增快的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师,做心电图,观察有无心律失常。

(四)使用利尿药1.长期服用利尿药通常在上午服用,应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2.静脉注射利尿药后,通常在15~30分钟内排尿,准确记录尿量,观察用药效果。

(五)使用降压药1.观察患者的血压,有无头晕、头痛症状。

2.服用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时观察有无牙龈肿胀、下肢踝部的水肿。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心脏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神志、面色、精神状态、心理反应;2.观察病人进食、睡眠、排泄情况;3.注意观察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有无口腔黏膜及皮肤破损;4.观察病人有无水肿及水肿部位,正确测量记录体重、尿量;5.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有无毒副作用。

护理错施1.根据病人病情,决定病人卧床休息或下床活动。

2.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3.遵医嘱测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尿量、体重并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予心电监测。

4.给予低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宜吃得过饱过快。

5.注意病人口腔、皮肤清洁,保持床铺整洁,预防褥疮。

6.使用洋地黄及降压药的病人,注意观察其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映。

7.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8. 巡视病房,了解并满足和帮助病人生活所需。

病人教育1.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常规治疗方法。

2.指导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的副作用,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3.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

4.根据病人病情,家庭支持能力制定适宜的活动计划,并说明意义。

5.做好病人心理疏导,角色调整。

(一)高血压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变化;2.对于血压急剧增高的病人应注意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的症状;3.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1.遵医嘱予降压药物或镇静剂。

2.血压急剧升高,应立即卧床休息取舒适卧位,改变体位要慢。

3.保持病室内安静、光线柔和,保持睡眠充足。

4.病人如厕或外出检查时安排人员陪伴。

5.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体育活动方式,适量活动。

6.做好心理护理,保持健康心态。

病人教育1.讲解坚持服药的意义,自身病变的程度及治疗的意义;2.讲解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3.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做好记录;4.指导病人选择正确的活动方式如:散步、骑车、慢跑、太极拳等;5.指导病人合理饮食搭配,低盐低脂,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6.告之高血压急症处理方法及措施;7.合理安排生活,保证足够的睡眠;8.指导病人定期复查,告知复诊时间,地点,联系方式(二)慢性心衰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脉压的变化;2.病人呼吸情况,有无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气促发绀等症状及听诊肺部湿啰音的情况;3.周围血管灌注不良的症状:出汗、脉搏细速、皮肤发凉、失眠、头晕、毛细血管充盈度差等;4.右心衰竭产生的体静脉充盈增强的征象:水肿、颈静脉怒张、腹水、眼眶水肿、肝肿大;5.肾灌注减少的特征:尿量、体重、水肿情况;6.电解质紊乱症状:头晕、乏力、口渴、ECG改变;7.应用强心药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

心内科 常见病护理常规

心内科 常见病护理常规

心肌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 休息轻者适当休息,明显心脏扩大,严重心律失常,伴心力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

2 呼吸困难时,给予半卧位,并给予氧气吸入。

三、病情观察1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及时配合抢救。

2注意有无栓塞症表现。

如肺栓塞时可出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紫绀等;脑栓塞时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及运动障碍;肾栓塞时可出现血尿、腰痛;肢体动脉栓塞时可出现皮肤温度下降、色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3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心律失常者按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四、药物护理1 观察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2 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严密观察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

3 应用洋地黄药物时观察有无毒性反应。

4 应用抗凝药物时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五、健康教育1限制体力活动,避免劳累,预防各种感染和毒素对心肌的损害。

2 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

3 保持大便通畅。

4 坚持药物治疗,注意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 定期复查。

风湿性瓣膜病护理常规一、按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1 休息心律失常伴有心功能三级以上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做肢体主动和被动活动。

2 饮食给予低盐、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三、病情观察1 观察患者有无神志改变,注意疼痛程度及部位、四肢活动度,以判断有无栓塞。

2 注意体温、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及瘀斑,应警惕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

3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应注意有无中毒反应,使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尿量及定期监测电解质的变化。

4 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四、二尖瓣狭窄行球囊扩张时按球囊扩张手术护理常规五、健康教育1 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上呼吸道感染等。

2 预防风湿热发生,控制风湿活动。

3 坚持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4 育龄妇女注意避孕。

5 定期复查。

心脏电复律术护理常规一、目的心脏电复律是利用电能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变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分同步和非同步电复律。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

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版1.重点观察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要进行密切监测,以及相关的体征和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等。

-观察心电图,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征象。

-监测血液检查结果,包括心肌酶谱、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等。

-注意尿量的监测,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观察眼结膜、皮肤黏膜的颜色和湿度,以评估患者的循环状况。

2.保持患者安静:-在心内科疾病急性发作或恶化期间,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控制患者的情绪,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患者过度激动或情绪波动,以免诱发心血管事件。

3.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患者在卧床休息期间,应经常改变体位,防止分泌物积聚导致呼吸困难。

-鼓励患者咳嗽,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根据医嘱给予吸氧治疗,维持良好的氧合状态。

4.严密观察药物的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给药,避免漏服或重复用药。

-监测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内毒素反应等。

-密切关注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避免使用过敏原和禁用药物。

5.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态给予适当的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物质。

-鼓励患者多饮水,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饱餐和暴饮暴食。

-监测患者的体重变化,密切关注营养不良和水肿等情况。

6.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表示关心和体谅。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态度。

-鼓励患者参加心理疗法和康复训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总之,在心内科疾病的护理中,重点是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变化,给予及时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提供良好的心理护理。

此外,合理安排休息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心内科是医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整个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胸闷、压榨样疼痛。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并及时记录;-保持患者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教育患者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心功能的评估和药物的调整。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监测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无法从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氧供而导致的疾病,其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重等;-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给予适当的氧疗;-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体液的平衡;-帮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提高心脏的功能;-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合理饮食等。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造成的心跳规律紊乱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患者的情绪激动;-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定期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心内科护理常规范文

心内科护理常规范文

心内科护理常规范文心内科护理是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的全面护理,包括了病情评估、药物管理、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测、心理护理以及病情教育等方面,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和保障患者的康复。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常见心内科护理常规,详细介绍心内科护理的具体内容。

1.病情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是心内科护理的首要任务。

包括了患者的主诉、病史、家族史的了解,全身状况的检查以及心肺听诊、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病情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药物管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疾病稳定和控制症状。

护士需要掌握和了解常用的心血管相关药物及其用法用量,包括抗高血压药物、抗心绞痛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在药物管理方面,护士需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药物清单,确认患者是否按时按量服药,并及时观察和记录药物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

3.生命体征监测生命体征监测是心内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了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监测,以及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尿量等。

护士需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对于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还需要定期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

4.心电监测心电监测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

护士需要熟悉心电图的操作和解读,能够进行心律失常的判断和处理。

对于需要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检查等特殊检查前后的心电监测,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5.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需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对于行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还需要进行术前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手术恐惧感。

6.病情教育心内科护理还包括了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病情教育。

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疾病的原因、病情发展和治疗方案等,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理解疾病,增强合作意识。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二、CCU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道1-2条;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5、及时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6、保持病室安静,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坠床及压疮的发生;7、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适时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8、保证急救器械及急救药品处于完好齐全的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三、高血压护理常规概念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压的波动范围;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用药的依从性;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用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严防高血压危象的发生;4、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和副作用;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等;2、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如出现血压急剧上升、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需立即就地休息,尽快到医院就诊;四、心绞痛护理常规概念心绞痛是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2、监测生命体征;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有无心肌缺血、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患者胸痛时给予吸氧;4、心绞痛严重时,遵医嘱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用药时注意滴速和血压的变化;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绞痛的因素,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告诉患者疼痛发作时的处理方法,随身携带“保健盒”,学会正确服药和疗效观察;3、指导患者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护送就医;五、心肌梗死护理常规概念心肌梗死是心肌长时间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发作时有无大汗或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观察抗心绞痛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3、监测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肌缺血程度、有无心律失常;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7天,严格限制探视,落实患者的生活护理;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4、控制疼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或开塞露塞肛;6、溶栓治疗时应观察有无出血倾向;7、行心血管介入治疗者按介入治疗术护理常规护理;8、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酒,不饮浓茶和咖啡,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长时间洗澡和沐浴等;2、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指导患者自我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就医;4、无并发症的患者,心肌梗死6-8周后无胸痛等不适,可恢复性生活,并注意适度;六、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概念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低下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护理评估1、评估诱发因素;2、评估血压、呼吸、心率、脉搏及脉压的变化;3、评估有无恶心、呕吐、水肿、尿少、体重增加等症状;4、评估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3、给予吸氧,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4、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静脉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监测血压的变化;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出现心率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等,应暂停用药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5、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6、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因,如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劳累、饮食过咸等;2、合理安排休息,恢复期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促为宜;3、嘱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4、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并发症;七、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概念心律失常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类似发作病史;2、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等,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了解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注意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搏骤停;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特点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遵医嘱给予吸氧;4、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5、急性心律失常者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6、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易导致心律失常发生的诱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戒烟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2、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脉搏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八、心肌病护理常规概念心肌病是由遗传、感染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心肌结构及功能异常为主的一组心肌疾病;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疾病;2、评估患者有无心衰、心律失常;3、评估患者对活动的耐受程度;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注意休息,限制体力活动;并发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绝对卧床休息;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呼吸困难、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防猝死的发生;4、遵医嘱给药,注意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5、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活动;戒烟酒;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3、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九、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概念病毒性心肌炎指嗜心肌性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1-3周内是否有病毒感染的病史;2、评估患者有无心脏受累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前区隐痛等;评估有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评估患者活动耐受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受限;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探视;病情恢复后3~6个月逐渐恢复轻体力劳动;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促进心肌细胞的恢复;3、严密监测心律、心率,急性期给予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4、协助做好生活护理;5、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以免加重病情;2、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脉搏,心率,心律等,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十、心脏介入护理常规概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是否做好术前准备,以及饮食、休息和睡眠情况;2、评估术区皮肤情况;3、了解术前常规检查是否完成,了解脏器功能;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术前简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操作过程,训练病人深呼吸、憋气、咳嗽,便于术中配合;2、配合医师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必要时遵医嘱给药;3、术前应备好各种抢救药品、抢救器械;4、左侧肢体使用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5、术前禁食或食少量流食,排空尿液,术前30分钟肌注10毫克安定;6、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术后护理:1、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尿潴留、出血、冠脉急性闭塞、心包填塞等并发症;2、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出血;经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手部皮温及颜色;经股动脉穿刺应注意观察术侧肢体皮温及颜色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3、经桡动脉穿刺者:需静腕12小时,为避免其他并发症及便于观察病情,建议患者卧床休息;4、经股动脉穿刺者:动脉鞘管撤除后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绝对卧床24小时后方可下地活动,避免承重或用力;5、术后即可进食,但勿过饱;鼓励病人多饮水,术后4-6小时尿量达1000~2000毫升,以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健康指导1、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如感觉肢体疼痛难忍或发现伤口渗血,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嘱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多饮水;4、服抗血小板药物者,观察有无出血征象;5、出院后定期复查;。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心内科ccu疾病护理常规症状护理常规

第一章:一般护理常规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护理人员妥善安置新入院患者,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做好入院介绍及安全防护措施的宣教;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2、急症患者入院后立即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客观、准确、及时做好护理记录,随时做好抢救准备;3、根据医嘱宣教饮食内容;对进食无盐或者低盐、低脂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根据所患疾病,做好饮食指导;严重水肿的患者限制摄水量;冠心病患者应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多食新鲜蔬菜;禁烟、限酒,禁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测量脉率、心率应测量1min;有脉搏短绌时,需2人同时测心率和脉率,并做好记录;注意观察体重、咳痰量及性质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观察意识的变化,一旦出现意识丧失等猝死的表现,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5、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病情稳定者逐渐增加活动量;6、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7、做好皮肤护理,长期卧床患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床单位平整,干燥,无渣屑;严重水肿患者使用气垫床,避免压疮的发生;8、备好急救所需的物品、药品;仪器定点放置并确保性能良好,药品随用随补;9、对留置各种管道的患者严格执行告知程序及管道护理常规;10、做好患者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护理11、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有便秘时切勿用力排便,应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肛注等;12、对恢复期患者做好保健知识指导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的宣教,并告知办理出院手续的流程;第二章:症状护理常规便秘的护理常规1、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维持正常排便习惯的意义,获得有关排便的知识;2、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指导其选择合适自身的排便时间,理想时间为饭后早餐后最佳;3、合理安排饮食:多摄取促进排便的食物和饮料;应多食含纤维素高的蔬菜与水果;如蔬菜中的茭白、韭菜、菠菜、芹菜、丝瓜、藕、西红柿等,水果中的柿子、葡萄、杏子、鸭梨、苹果、香蕉等:餐前饮用开水、柠檬汁等热饮料,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反射:适当提供轻泻食物如梅子汁等促进排便;多饮水,病情许可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少于2000ml;适当食用油脂类食物;4、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按个人需要拟定规律的活动计划,并协助患者进行运动,如散步、做操、打太极拳等;卧床患者可进行适当的床上运动;5、提供适当的单独隐蔽的环境及充足的排便时间;如拉窗帘或屏风遮挡,避开查房,治疗和进食时间,以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情绪,利于排便;6、选择适宜的排便姿势:床上使用便盆时,除非有特殊禁忌最好采取坐姿或抬高床头,利于重力作用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病情允许时,嘱患者到厕所排便;对手术患者,术前应有计划地训练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7、腹部环形按摩,排便时用手自右沿结肠解剖位置向左,环形按摩,可促使降结肠的内容物下移,并可增加腹内压,促进排便:指端轻轻按压肛门后端也可促进排便;8、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缓泻剂可刺激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的运行,起到导泻的作用,如番泻叶、酚酞果导、大黄等缓泻剂;9、使用简易通便剂:常用开塞露、甘油栓等,其作用是软化粪便,润滑肠壁,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发热的护理常规1、卧床休息,降低机体的代谢和氧耗量,有利于机体康复;2、物理降温:选用25%~35%酒精或温水擦浴,通过散发热达到降低体温的目的,减少身体各器官氧的消耗;还可选用冷湿毛巾、冰袋或冰盐水灌肠等进行降温;3、严密观察病情,每日4次或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及黄疸等;观察大小便、呕吐物的量及颜色;4、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超过3000ml;补充发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除;5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6、当患者寒战时可给热饮料及保暖措施,如加盖棉被或毛毯,必要时给予热水袋;出汗时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被褥,防止患者着凉感冒;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发生;7、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好口腔护理;保持患者清洁卫生,避免发生感染;8、加强沟通,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紧张及焦虑情绪;9、慎用退热药,避免产生虚脱或休克;腹泻的护理常规1、去除原因,如为肠道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2、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对不能自理的患者应及时给予便器,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3、膳食调理,鼓励患者饮水;酌情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高纤维食物,严重腹泻时可暂禁食;4、注意补充水电解质,防止水及电解质的紊乱;遵医嘱给予止泻剂、口服补盐液或静脉输液;5、维持皮肤完整性,特别是婴幼儿、老人、身体虚弱者,每次便后用软纸擦肛门,温水清洗,并在肛门周围涂油膏保护局部皮肤;6、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病情危重者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疑为传染病按肠道隔离原则护理;7、粪便异味及玷污的衣裤、床单、被套、便盆均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因此要协助患者清洗沐浴、更换衣裤、床单、被套,使患者感到舒适;便盆清洗干净后,置于易取处,方便患者使用;8、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腹泻的知识,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常规1、遵循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和安全的原则;2、告知患者留置尿管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3、评估患者病情、导尿留置的时间、尿液颜色、性质、量、膀胱功能,有无尿频、尿急、腹痛等症状;4、尿管型号适宜,以利引流;5、尿管妥善固定,尿袋低于耻骨联合,及时排放尿液,避免脱落;6、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阻塞,应以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清除管内血渣、血块等沉淀物;7、注意观察尿量、颜色与性质,遵医嘱认真统计尿量,并按要求填写在体温单上;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8、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会阴护理,每日两次擦洗尿道口或冲洗会阴,集尿期每周更换一次,每月更换一次尿管,避免泌尿系感染;9、每日定时开放尿管;长期留置尿管者,尿道口有分泌物时应及时清除;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2000ml以上;协助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10、在尿管末端标记留置或更换尿管的日期、时间;11、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遵医嘱行膀胱冲洗;12、拔管后根据病情,鼓励患者多饮水,观察患者自主排尿及尿液情况,有排尿困难及时处理;留置胃管的护理常规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妥善固定胃管,防止松动和脱出;保持胶布清洁,更换固定用胶布时,应确保胃管位置固定正确;2、保持胃管通畅;进行持续胃肠减压者,要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及量等,如胃液出现咖啡色或鲜红色,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倾倒引流液;3、给予鼻饲者,每次鼻饲完毕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胃管避免鼻饲液积存于胃管腔中而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4、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更换胃管时应于当晚最后一次喂食后夹紧管口,将胃管拔出,到咽部处快速拔出,以免液体流入气管;次日早晨再由另一侧鼻孔留置新胃管;5、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二次,清醒患者协助漱口;注意保护鼻腔黏膜,每日应清洁鼻腔;6、在胃管末端标记留置或更换胃管的日期、时间;失禁的护理常规1、遵循消毒隔离和安全的原则;2、保护皮肤,床上铺一次性中单,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必要时,肛门周围涂擦软膏保护皮肤,避免破损感染,并注意观察骶尾部皮肤变化;3、护理人员应尊重理解患者,主动给予心理安慰与支持;帮助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4、根据病情,遵医嘱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小便失禁给予留置导尿,对男性患者可以采取尿套技术,女性患者可以采用尿垫等;5、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及盆底肌的训练;指导患者取立、坐或卧位,试做排尿排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秒左右,连续10遍,每日数次,以不感到疲劳为宜;6、护理过程中,与患者沟通,清洁到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7、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除去不良气味;第二章:疾病护理常规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概念急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某种病因使心排血量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征;主要病因有:急性弥漫性心肌损伤、严重心排血量不足、严重心律失常、重症高血压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引起的急性肺水肿;临床特点1、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有窒息感并且极度烦躁不安、恐、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皮肤湿冷;2、呼吸频率可达30—40次/分钟,吸气时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内陷,心率增快,动脉压早期可升高,随后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3、听诊两肺布满湿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护理评估1、一般情况: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精神状况,询问其过敏史、家族史,了解对疾病的认识;2、专科评估:1咳嗽的严重程度,痰液的量、颜色及性质,是否有白色泡沫样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2是否被动坐起,评估呼吸困难程度;3有无出汗、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或发绀;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听诊:两肺布满湿罗音和哮鸣音;心脏听诊有心尖部舒张期奔马律;2痰液检查: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1、观察病人的咳嗽情况、痰液的性质和量,协助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深度,意识、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湿度,肺部啰音的变化,监测血气分析结果和血样饱和度结果,以判断药物疗效和病情发展; 3、严格掌握输液速度,滴速维持在20-30滴/分为宜,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重要性,避免随意调快滴速,诱发急性肺水肿;4、观察肾灌注减少的指征,测量并记录尿量;如果尿量少于30ml/小时,通知医生; 二症状护理1、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而减轻肺水肿;2、给予20%--30%的酒精湿化吸氧,流量6—8升/分钟,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之破裂,改善肺泡通气,使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血气分析值正常,患者放松、舒适、呼吸频率在12-16次/分;注意浓度勿过高和吸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乙醇中毒;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镇静、强心、扩血管、利尿剂等、4、留置导尿,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5、保持病室安静,对烦躁的患者做好约束,以防止坠床及出现其他安全问题;三用药护理1、镇静剂:吗啡5-10mg皮下注射,或3-5mg静脉注射,5-15分钟可重复使用;可用于任何原因引起的肺水肿;应用吗啡时应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2、利尿剂:常应用呋塞米等强效利尿剂静脉推注,因使用剂量较大注意观察利尿剂效果及不良反应,有无电解质紊乱,记录尿量,排尿困难者应进行导尿;3、平喘解痉剂:多采用氨茶碱静脉滴注,以缓解支气管痉挛;4、血管扩张剂:硝普钠25mg加入5%GS50ml微量泵泵入,血压低者合用多巴胺,或选用硝酸甘油微量泵泵入;注意输液速度和血压的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硝普钠应避光现用现配;5、强心药:西地兰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5-20分钟,注意心率的变化,低于60次/分应停药通知医师;四一般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应低盐或无盐,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以免加重心脏负担,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劝戒烟、酒;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暖、安静;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及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心衰;病情危重者进行监护;4、严重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或端坐位;5、医护人员在抢救时,保持镇静、操作熟练、忙而不乱;避免在病人面前讨论病情,以减少误解;6、简要介绍病室环境、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救治措施及使用监测设备的必要性,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五心理护理1、急性左心衰患者因严重呼吸困难而烦躁不安、发生焦虑或恐惧,护士应多陪伴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可向其简要解释检查和治疗的目的,告诉患者医务人员正积极采取措施,不适症状会逐渐得到控制;2、指导病人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如深呼吸、放松疗法等,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 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注意心率变化,心率<60次/分,应停止用药;注意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出现中毒症状,如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2、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血钾情况及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血症的表现,以免出现低血钾;低血钾时应指导患者进食含高钾的食物,如橘子、橙汁、香蕉等;3、鼓励患者做下肢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4、水肿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无渣屑,经常变换体位,长期受压部位垫软或海绵垫,防止发生压疮;健康教育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积极治疗原有的心脏疾病;2、嘱病人在静脉输液前主动告诉护士自己有心脏病史,便于护士在输液时控制输液量和速度;3、指导病人注意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等;育龄妇女应避孕;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5、戒烟酒6、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从事轻体力工作,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诱发心力衰竭;建议病人可做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适当活动有利于提高心脏储备力,提高活动耐力,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7、告知严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增减或撤换药物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识别服用洋地黄中毒的反应:用血管扩张剂者,改变体位时不宜过快,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8、嘱病人定期门诊随访,防止病情发展;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概念各种不同病因的循环系统疾病逐渐发展到心脏功能受损时,均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病因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居首位,其次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扩张型心肌病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诱因有感染,劳累,精神紧张,妊娠和分娩,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特点1、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的综合症;1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表现;严重时病人可出现端坐呼吸,采取的坐位越高说明心力衰竭的程度越重;2咳嗽、咳痰和咯血:常发生在夜间,痰常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中带血丝,当肺淤血明显加重或有肺水肿时,可咳粉红色泡沫状痰;3低心排血量症状:如乏力、头晕、嗜睡或失眠、尿少、心悸、发绀等,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心、脑、肾及骨骼肌等脏器组织血液灌注不足所致;4体征:可表现为呼吸加快,交替脉,血压一般正常,有时脉压减小;皮肤粘膜苍白或发绀;多数有左心室增大,心率加快,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两肺底可闻及湿啰音;此外,还有原有心脏病的体征如瓣膜疾病的杂音等;2、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的综合症;1由于各脏器慢性持续性淤血,病人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尿少、夜尿等症状;2体征:可见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大、水肿、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听到舒张期奔马律等;3、心功能分级:正确评价患者心功能,对于判断病情轻重和指导患者活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活动受限制的程度可将心功能分为四级1928年纽约心脏病协NYHA分级,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标准委员会1994年修订I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以上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以上症状,休息后较时间症状才可缓解;IV级: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时也有症状,稍活动后加重;护理评估1、一般情况: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询问有无过敏史,评估其心理状态及家属的关心程度;2、专科情况1询问病人有无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等病史;1询问病人有无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劳累过度等诱发因素;2询问病人是否有夜间睡眠中憋醒,有无日常生活或体力劳动后心慌、气短,甚至休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有无由于肺泡淤血,支气管粘膜淤血所引起的白色泡沫痰或粉红色泡沫痰的现象;3了解右心衰竭的病人是否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痛、体重增加及身体低垂部位水肿;4生命体征的监测:如呼吸状况、脉搏快慢、有无交替脉、心率有无增快、血压有无降低、心脏有无增大及颈静脉充盈情况;3、实验室及其检查1X线检查:心脏的外形和各房室的大小有助于原发性心脏病的诊断;肺淤血的程度可判断左心衰竭的严重程度;当有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阴影呈蝴蝶状;2心电图:可有左心室肥厚劳损,右心室增大,V1导联P波终末负电势增大等;3超声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舒张功能减弱;护理措施一病情观察1、密切监测心电监护、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尿量及心、肾功能变化;2、密切观察病人口唇及末梢发绀情况;3、嘱病人穿柔软、宽松的衣物,保持床单位平整、洁净,保持皮肤清洁,经常按摩骨隆突处,预防压疮的发生;必要时可使用气垫床;4、观察水肿消长情况,每日测体重,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将其重要性告诉病人及家属,取得配合;适当控制液体入量;摄入量根据患者情况不同指导不同,一般在1500ml左右;负平衡1000左右;5、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症状有无减轻;二症状护理:1、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时,应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两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高流量20%--30%酒精湿化吸氧,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酒精吸氧时间不宜过长,应间歇采用;遵医嘱给予吗啡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尽快缓解缺氧和呼吸困难;2、洋地黄中毒及其处理: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为室性期前收缩;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发生洋地黄中毒时应立即停药;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自行消失;对于快速心律失常,血钾不低者可用利多卡因: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三用药护理:1、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使用洋地黄时应注意病人用药前后心率,注意洋地黄的毒性反应;使用扩血管药物时应注意血压变化,酌情调节液体滴速;使用利尿剂时应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防止出现电解质紊乱;静脉给药时应控制输液总量及滴注速度,避免造成血容量增加过多而诱发心力衰竭加重;2、电解质紊乱的护理:长期使用利尿剂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高血钾或低血钾;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较强的保钾作用,与不同类型的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对于血钠过低者应谨慎,应区别是由于血液稀释还是体内钠不足;前者水钠均有潴留,病人尿少而比重低;体内钠不足多因利尿过度所致,病人血容量减少,尿少而比重高,此时应给与高渗盐水补充钠盐;四一般护理1、Ⅰ级心力衰竭不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Ⅱ级心力衰竭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增加休息,可进行轻体力的工作和家务劳动;Ⅲ级心力衰竭严格限制一般的体力活动,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Ⅳ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2、给予易咀嚼、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勿用力大便,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限制钠盐摄入,每日少于5g,服利尿剂者可适当放宽限制含钠高的食品;如发酵面食、腌制品、罐头、啤酒、碳酸饮料等,可用糖、醋、蒜调味以增进食欲;3、合理给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4、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安静休息,鼓励病人多翻身,尽量做缓慢的深呼吸; 五心理护理病人常因病情反复而易烦躁不安,紧张多虑甚至悲观失望,故对病人多行安慰和鼓励,增强其治愈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给与适当的镇静药,并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防止呼吸道感染;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服用洋地黄类药物时,注意心率变化,心率<60次/分,应停止用药;注意观察洋地黄的毒性反应,出现中毒症状,如黄绿视、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2、应用利尿剂时注意观察血钾情况及有无乏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低钾血症的表现,以免出现低血钾;低血钾时应指导患者进食含高钾的食物,如橘子、橙汁、香蕉等;3、鼓励患者做下肢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肺栓塞;4、水肿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无渣屑,经常变换体位,长期受压部位垫软或海绵垫,防止发生压疮;健康教育1、指导病人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避免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输液过多过快等;育龄妇女应避孕;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每餐不宜过饱,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根据病情及心功能状况,采取合适体位,为病人制定活动计划并督促执行,观察活动中反应。

活动受限者给予生活护理。

二、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少食多餐,进食不可过饱。

禁烟、限酒。

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天未解大便者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三、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安全、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四、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并记录,必要时测体重、记尿量。

如需吸氧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和给氧方式。

五、按时按量服药,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六、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做好心理护理。

七、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心血管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常规一、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协助翻身、生活护理。

二、给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急性肺水肿时予高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三、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特征、伴随症状,有无发绀。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类、ß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咳嗽、心动过缓等)。

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

心悸护理常规一、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给氧。

二、病情观察:评估引起心悸的原因,必要时做心电图、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判断有无心律失常,观察血压变化。

注意有无低钾血症等诱发室早、室速的因素。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必要时做好准备好抢救器材与药品,保留静脉通道。

心源性水肿护理常规一、饮食:低盐饮食,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水分摄入,用排钾利尿剂者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二、病情观察: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皮肤是否完整,遵医嘱记出入量或尿量、称体重。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疗效及副作用(有无电解质紊乱)。

四、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卧位舒适安全,床单元平整干燥;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使用便器时勿擦伤皮肤。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目录第二章专科护理常规第三节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病史:患病及诊治经过、目前状况、相关病史、心理社会状况及生活史。

2.身体评估:一般状态(包括生命体征、面容及表情、体位、营养状况等)、皮肤黏膜、肺部检查、心脏血管检查、腹部检查。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影像学检查、心导管术和血管造影。

■修订【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呼吸困难所致能量消耗增加和机体缺氧状态有关。

3.心排出量减少:与心脏前负荷改变,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动过速有关。

4.疼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5.焦虑:与健康状况和角色功能改变,损伤性检查有关。

【护理措施】1。

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变化和洋地黄制剂的副作用,严格遵守给药时间,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

扩血管药物严格调节用量,监测血压变化。

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

2.根据患者病情决定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次数、异常脉搏应测一分钟.3.根据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发生的原因选择正确的给氧方式。

4。

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过饱,少食多餐。

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与家属一起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病人情绪,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减轻呼吸困难.6.制定病人活动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在活动耐力可及的范围内,协助和指导病人生活自理.【健康指导】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与急救知识。

2。

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避免各种诱因。

3.根据疾病指导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饮食,少量多餐,忌烟酒.患者应该按时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

二、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评估和观察要点】1.一般状态:评估呼吸状况,脉搏快慢、节律,意识与精神状况以及是否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

2.心肺:两肺是否有湿罗音或哮鸣音,心脏是否扩大,心率是否加快。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运动过程监护
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运动反应 ,确保运动安全。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心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 保健意识和能力。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作息,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04
心内科护理中的常见问 题与对策
护理中的沟通问题与对策
问题总结:在心内科护理中,沟通问题常常出现 在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可能导致误解 、不配合甚至医疗纠纷。
心内科护理的职责与任务
01
任务
02
03
04
•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及其家属应对疾病带来的 压力。
• 执行医嘱,确保患者按时 服药、接受相关治疗。
• 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 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功能锻 炼。
心内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专业化发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心内科护理将越来越专业化,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以适应新的治疗技术和护理理念。
信息化应用
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心内科护理也将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如电子病历、远程监护等。
个性化护理
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心内科护理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提高 患者满意度。同时,也将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护理,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02
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
对策总结:为解决沟通问题,医护人员应提升沟 通技巧,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 沟通问题可能来源于医护人员的专业术语使用 不当、信息传递不准确不及时,以及患者和家 属的情绪波动等因素。
• 医护人员可以学习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医 学术语,及时准确地传递病情和治疗信息,同 时关注患者和家属的情绪需求,给予必要的心 理支持。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1.病情评估: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以确定患者的病情稳定程度和风险等级。

2.重点观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以及心电图、心音、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察觉异常情况。

3.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嘱托,正确给予患者用药,包括抗心绞痛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凝血药物等,需注意药物的剂量、途径和给药时间。

4.心电监测:对于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病情较重的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心电图。

5.氧气治疗:对于患有心力衰竭、严重心肌缺血等患者,给予氧气治疗,以改善氧合情况,缓解心脏负担。

6.血液制品管理:有需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置换等治疗,注意输血的血型配对和安全性。

7.病情观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持续观察,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况、心跳、血压变化等,及时向医生汇报。

8.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心力衰竭等患者,注意控制液体摄入量和排尿量,监测血电解质水平,避免出现水中毒或低钾等电解质紊乱。

9.食物控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限制高油脂、高盐饮食,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

10.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特点,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如药物镇痛、热敷等,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11.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面对疾病治疗及恢复过程。

12.出院教育: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防治、合理用药、饮食控制、生活方式改变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时需要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沟通技巧。

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进行好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

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6、焦虑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护理措施】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

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位、侧卧位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

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06
CATALOGUE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血管疾病的成因、常见症状、治疗方 法及预防措施,以增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意识,减少不良 生活习惯对病情的影响。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 患者及家属选择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食物,控制 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特点
心内科护理常规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它基 于医学知识和专业实践,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标准 和流程,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全面、有效的护理。
心内科疾病分类
心血管疾病
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律 失常等。这些疾病通常与心血管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关。
01
02
心肌病
如心肌炎、心肌病等,这些疾病主要 与心肌的炎症或功能障碍有关。
心内科护理常规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30
目录
• 概述 • 常见心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特殊心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01
CATALOGUE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心内科护理常规是指在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评 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一系列护理操作和流程。它 是心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预后效果。
03
心脏瓣膜疾病
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狭窄等,这些 疾病涉及到心脏瓣膜的结构异常。
心律失常
指心脏的节律出现异常,包括心跳过 快、心跳过缓或心律不齐等。
05
04
冠心病
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缺 氧而导致。

心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细分疾病版)

心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细分疾病版)

心内科护理常规****年**月修订目录(一)心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3)(二)心绞痛护理常规 (5)(三)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8)(四)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11)(五)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15)(六)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20)(七)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 (23)(八)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护理常规 (26)(九)脑梗死护理常规 (28)(十)冠脉介入诊疗术护理常规 (30)(十一)安置起搏器护理常规 (33)(十二)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 (37)(十三)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护理常规 (39)心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症状观察: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含硝酸甘油等。

2.体征观察:定时监测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与血压,对危重患者应使用心电、呼吸、血压监护。

3.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患者,协助生活护理4.休息及卧位: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病情稳定者,鼓励逐渐床上或下床活动。

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

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5.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

6.氧疗护理:非严重缺氧患者,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2~4L/min,严重缺氧者6-8L/min。

急性肺水肿患者,用20%~30%乙醇湿化,交替吸氧。

7.排泄护理: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解便习惯。

对便秘患者,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如长期便秘者,可给缓泻剂或低压灌肠。

对危重患者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定时测体重。

8.用药护理:准确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如用洋地黄类药前后密切注意心率、心律变化;用利尿剂时注意尿量及电解质变化;用扩血管药时应定期测量血压,并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浓度与使用速度;抗凝药物使用时应注意有无出血现象;用胺碘酮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心内科专科护理-常规大全

心内科专科护理-常规大全

心内科专科护理-常规大全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用于治疗由于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在进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时,需要进行评估和护理措施。

评估方面,需要评估患者的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况。

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情况和进行常规备皮,以及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伤口情况。

护理问题包括舒适的改变、焦虑、自理能力下降、知识缺乏以及潜在并发症猝死。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术前护理方面,需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及手术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需要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并进行术区备皮。

此外,还需要少食但不禁饮食,遵医嘱用药,并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

在术中护理方面,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变化,以及关注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在术后护理方面,需要嘱患者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术侧肢体制动24h,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

此外,还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以及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最后,还需要监测伤口局部的情况,观察有无出血或血肿,局部有无疼痛等。

心脏起搏器护理常规:1.保持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清洁干燥,穿着宽松,避免摩擦和撞击。

2.告知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和使用年限,避开强磁场和高电压的环境,并在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时立即离开该环境或停止使用电器。

3.教育患者每天自测脉搏2次,及时就医,避免抚摸起搏器植入部位。

4.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用力或大幅度动作,避免用力揉搓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以免影响起搏功能或使用电极脱落。

5.妥善保管起搏器卡,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6.定期随访,出院后半年内每1~3月随访1次,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1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诊时间,在电池耗尽前更换起搏器。

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护理常规: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1.观察神志、面容、精神状况、营养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内科疾病常规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既往史及个人史、生命体征、意识状况、伴随症状、合作程度、心理状态。

2.评估自理能力、皮肤情况。

3.评估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性状、量。

4.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1.卧床休息,按医嘱给予饮食。

2.按要求测生命体征,对于发热患者,按要求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

3.按分级护理标准进行护理。

4.每周测体重一次。

5.根据医嘱记录出入量,记录大小便。

6.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7.病房保持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8.定期病房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及时正确留取标本,做好各项检查前准备。

2.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压、血糖。

3.用药指导及饮食指导。

4.定期复查,门诊随访。

呼吸困难(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史、发生时间、起病缓急、诱因、伴随症状、活动情况、心理反应和用药情况等。

2.评估患者神志、面容与表情、口唇、指(趾)端皮肤颜色,呼吸的频率、节律、深浅度,体位、胸部体征、心律、心率,给与的氧流量,痰量,颜色等,。

3.评估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检查、CT、肺功能检查等。

(二)护理要点1.提供安静、舒适、洁净、温湿度适宜的环境。

2.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避免刺激性强、易于产气的食物,做好口腔护理。

3.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不易咳出者采用辅助排痰法,协助患者有效排痰。

4.根据病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改善通气,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原则。

5.根据不同疾病、严重程度及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氧疗或机械通气。

6遵医嘱应用支气管扩张药、抗菌药物、呼吸兴奋药等,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7.呼吸功能训练。

8.定期病房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呼吸困难的常见诱因,指导患者识别并尽量避免。

2.指导患者进行正确、有效的呼吸机功能训练。

3.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调整日常生活方式。

4.指导患者配合氧疗或机械通气的方法。

恶心、呕吐(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频率、原因或诱因,呕吐的特点及呕吐物的颜色、性质、量、气味、伴随的症状等。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营养状况,有无脱水表现,腹部体征。

3.了解患者呕吐物、毒物分析或细菌培养等检查结果。

4.呕吐量大者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二)护理要点1.出现前驱症状时协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预防勿吸。

2.清理呕吐物,更换清洁床单。

3.必要时监测生命体征。

4.剧烈呕吐时暂禁食,遵医嘱补充水份和电解质。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恶心及呕吐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紧急护理措施。

2.告知患者避免直立性低血压、头晕、心悸的方法。

3.呕吐停止后进食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逐渐增加进食量。

抽搐(一)评估要点1.评估抽搐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次数、诱因、过程、部位、性质及既往史等。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有无舌咬伤、尿失禁等。

3.了解患者头颅影像、电解质、脑电图检查结果等。

(二)护理要点1.立即移除可能损伤患者的物品,放入开口器以防要上舌头,如有义齿取出,解开衣扣、裤带。

2.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打开气道,备好负压引流器,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与呕吐物。

3.加床挡,必要时约束保护,吸氧。

4.遵医嘱注射镇静药物,并观察用药疗效。

5.抽搐时勿按压肢体。

6.避免强光、声音刺激,保持安静。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及家属抽搐的相关知识,寻找并避免诱因。

2.告知患者及家属抽搐发作时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告知患者避免危险的活动或职业。

4.告知患者单独外出时,随身携带注明病情及家人联系方式的卡片。

5.告知患者及家属切勿自行停药或减药。

6.如有病变定期门诊随访。

疼痛(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及持续时间,疼痛的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既往史及患者的心理反应。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3.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4.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二)护理要点1.根据疼痛的部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2.给予患者安静、舒适的环境。

3.遵医嘱给予治疗或药物。

4.合理饮食,避免便秘。

5.给予心理安慰,减少焦虑。

(三)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及家属疼痛的原因或诱因及减轻和避免疼痛的方法。

水肿(一)评估要点1.评估水肿的部位、时间、范围、程度、发展速度,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患者的心理状态,伴随症状,治疗情况,既往史及个人史。

2.观察生命体征、体重颈静脉充盈程度,有无胸腔积液征、腹水征,患者的营养状况。

3.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4.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二)护理要点1.轻度水肿患者限制活动,严重水肿患者取适宜体位卧床休息。

2.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3.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根据病情摄入适当蛋白质。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或其他药物。

5.观察皮肤完整性,发生压疮及时处理。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

2.指导患者合理限盐限水。

(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头晕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因、伴随症状,与体位及进食有无相关,治疗情况,心理反应,伴随症状,既往史及个人史。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

3.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4.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低钾血症(一)评估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情况。

2.观察有无咳嗽无力、面色灰暗、口唇发绀、出汗、呼吸浅快。

3.了解相关的检查化验结果。

(二)护理要点1.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拍背吸痰并清除鼻腔分泌物。

给予氧气吸入。

3.给营养丰富饮食,昏迷或吞咽困难患者应鼻饲。

保持大便通畅。

4.按医嘱正确执行输液补钾。

肢体疼痛严重,按医嘱给镇静止痛剂,禁用杜冷丁。

5.做好皮肤护理;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受凉。

.6.瘫痪肢体要保持功能位置,病情恢复后,给予被动运动。

(三)指导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

2.指导患者对瘫痪肢体要坚持功能锻炼,以减少后遗症。

过敏性休克(一)评估要点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

2.观察用药后效果。

(二)护理要点1.立即停用或消除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平卧位,吸氧,并注意保暖。

2.立即遵医嘱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1ml。

3.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

5.遵医嘱给予组织胺药物,如肌肉注射异丙嗪25-50mg。

(三)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使用药物前,详细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

2.如有过敏药物,告知患者禁用。

急性左心衰(一)评估要点: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变化。

2.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不良反应。

3.观察用药效果。

(二)护理要点1.患者取半坐卧,两腿下垂。

2.立即给于氧气吸入,对神志不清或意识模糊以及严重缺氧及呼吸衰竭者给予气管插管。

3.根据医嘱用药,观察用药效果,根据病情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心电监护(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胸部皮肤状况。

2.评估仪器性能是否完好。

3.检查周围环境、光照,检查是否存在电磁干扰。

(二)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各项监护指标,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准确记录。

2.保证各导线固定,防止脱落,报警及时查看处理。

3.夹血氧探头,每1-2h更换一次部位,尽量测量指端,病情不允许时测趾端。

血压监测与探头不在一侧肢体为佳。

4.用生理盐水棉球擦电极粘贴部位,确保皮肤与电极片的完全接触。

5.电极片应3-4d更换一次,并注意皮肤的清洁、消毒。

6.连续监测血压的患者,每班放松1-2次。

病情允许时,最好间隔6-8h更换监测部位一次。

7.保证心电监护仪性能完好、正常使用。

8.记录护理干预。

(三)指导要点1.向患者及(或)家属解释心电监护的目的和方法,取得配合。

2.指导监护过程中注意事项。

3.嘱咐患者及其亲属不要擅自应用、调节监护仪。

NU-PR-03-08、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脉搏、心率。

2.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

3.评估患者进食、睡眠、排泄情况。

4.评估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有无口腔粘膜及皮肤破损。

5.观察洋地黄类药物使用后的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二)护理要点1.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定期消毒病房,避免不良刺激、充分休息。

2.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3.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防止便秘。

4.做好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预防交差感染,全身浮肿患者加强皮肤护理。

5.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

6.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器械、仪器。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等级护理的内容及意义,认知遵医嘱的重要性。

2.疾病知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

3.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基本状况及活动能力。

2.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呼吸困难的程度、发绀情况、血氧饱和度及血气等。

观察患者水肿消长程度、尿量。

3. 观察使用药物后的疗效、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二)护理要点1.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2.遵医嘱吸氧。

3.按医嘱给药,控制输液速度,限制液体入量,根据病情记录出入量。

4.根据患者心衰程度限制食盐及含钠食物,少食多餐。

5.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定期消毒,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6. 做好晨晚间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加强皮肤护理,。

7.给予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三)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

2.向患者讲解心衰的诱发因素,指导患者合理休息与活动。

3.告知患者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指导患者及时准确测量并记录尿量,每日定时称体重。

4.告知患者定期检查,复诊时间、地点、联系方式。

急性心力衰竭(一)评估要点1.评估患者基本状况及活动能力。

2.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4种表现:晕厥、休克、急性左心衰、心脏骤停。

3.观察急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每分钟30~40次)、吸气时肋间隙和锁骨上窝内陷、频繁咳嗽、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4.监测尿量、血气分析结果、心电图的变化。

5.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心律和心率、呼吸困难程度、意识。

6.观察痰液的量及颜色。

7.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二)护理要点1.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加床挡,防止坠床。

2.高流量吸氧,20%~30% 的乙醇湿化。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正确给药。

4.定时叩背,协助患者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控制输液量及速度,根据病情记录出入量。

6.做好基础护理、皮肤护理。

7. 加强心理护理。

(三)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掌握相关用药知识。

2.教会患者观察心功能的情况,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3.让患者了解常用食物的含水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

4.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予缓泻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